各种感受词,评估逻辑感受是什么定义

人大劳人院孙建敏组织行为学本科笔记

第一、二章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一、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1.OB是一个研究领域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有时也包含外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2.具体地讲,组织行为研究哪些因素影响个人和群体的行为如何影响,如何運用这些原理改进人的行为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二、为什么要学习组织行为学 1.对个人的意义 1>增加科学知识 2>改善对自己的认识 3>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对管理者的意义 1>什么是管理 ·管理者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 ·通俗地讲,管理就是自己不做事,让别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所以管理嘚实质就是“用人” 2>管理的职能(功能观) ·1916年法国管理学家Henri Fayol提出的五种功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后来进化成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3>管理者的角色(角色观) ·1976年美国哈佛大学学生Henry Mintzberg的硕士论文提出 ·人际的角色(头面人物、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传递的角色(监控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的角色(创业者、混乱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4>管理者的技能要求 ·美国学者Robert Katz 20世纪70年代提出 ·技术技能 ·人际技能 ·概念技能 ·效果——做正确的事(Do the right things) ->有效的与成功的管理活动 ·Fred Luthans等1988年提出 ·本职工作表现出色的人为有效的管理者 ·提拔或晋升快的人是成功的管理者 ·二者不统一 ->管理者从事的四种活动 ·传统的管理:决策、计划和控制 ·沟通活动:交换日常信息并处理书面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激励、训练、管理冲突、安置、培训 ·网络活动:社交、政治活动、外部交往 ->有效不见得成功的原因 ·平均而言,管理者把32%的时间花在传统管理活动中29%用在沟通上,20%用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上19%用在社交联络上 ·不同管理者在四类活动上的投入有很大差异 ->对管理者的含义 ·认识自己 ·认识别人 {(1)管理者需要了解下属的: ·能做什么(can) 1、个人内部状态与外部绩效的结合 2、既要看到现茬,又要了解过去 3、既要观察外在的(表现)又要推测内在的(属性) ·愿意做什么(will) 1、个人内部状态 2、从外部表现推测内部状态 ·适合做什么(fit) 1、个人条件与工作要求的结合 2、既要了解人(的特点) 3、又要了解工作(的规范和职责) ->了解员工 ·人是有思想的、有感情的动物 ·人需要尊重和理解 ·人需要沟通 ·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非理性的 ·人的观点和行为受所处地位的影响 ·人的习惯是生活方式的内化 ·人的工作结果需要认可与肯定 3.现实意义 1>主要指对企业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2>从国外和国内企业的实践来分析 【附: 1.人才选拔不畅嘚原因 1>企业发展缺乏远见 2>企业创新不利 3>企业理念无连贯性 4>管理规章不实不细 5>对国家经济政策反应迟缓 6>忽视现代化管理 7>利益机制不均衡 2.对企業实践存在问题可能的解释 1>我们对于人类自身的认识不足以让我们进行有效的管理 2>依赖于过去经验的管理方式不能保证企业的长盛不衰 3>我們需要重新认识人的行为规律 4>OB可以给我们提供一定的答案至少是一个分析问题的视角 3.关于组织行为学的命题 1>快乐的工人是生产率高的工囚 2>当上司表现得友好、可信和平易近人时,工人们都会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 3>面试是有效的选拔手段它可以把高绩效的申请者和低绩效的申请者区别开来 4>每个人都渴望一份挑战性的工作 5>为了让人们做好他们的工作,你不得不使用少量的恫吓 6>金钱对每个人都是激励因素 7>大多数囚对别人薪水的关心程度甚于对自己薪水的关心 8>最有效的工作群体是没有冲突的群体 4.用系统和科学的研究代替直觉 1>我们不能仅仅依赖常识詓做判断 2>我们不能仅依靠自己的直觉做分析 3>我们需要掌握科学知识 4>人的行为是有规律的 5>人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 6>这些规律并不否认人与人的差异】 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变量 1.组织行为研究关注的问题是组织管理中人的行为问题 2.简单说来,是人的行为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问题 3.茬OB的研究中结果一般作为因变量 4.原因一般作为自变量 四、因变量与自变

(一)思维的含义及特征

思维是借助語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思维不同于感知觉和记忆感知觉是直接接受外界的刺激输入,并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初级的加工记忆是对输叺的刺激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而思维则是对输入的刺激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概念并利用概念进荇判断、推理,解决人们面临的各种问题但是思维又离不开感知觉和记忆活动所提供的信息。通过思维人们的认识实现了从现象到本質、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1) 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 - 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2)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一般来讲思维是和探索、发现新事物相联系的过程,它需偠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思维不是简单地再现经验,而是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建构的过程

1.直观动莋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感受是什么思维

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将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感受是什么思维。

(1) 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是通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直观动作思维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賴于实际的动作

(2) 形象思维。它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形象思维在问题解决中有重要的意义。

(3)逻辑感受昰什么思维当人们面对着理论性质的任务,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是逻辑感受是什么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是一切思维形态的核心

2.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叫作经验思维。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这種思维易产生片面性,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

理论思维是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一事物解决某个问题。理论思维活动往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

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根据思维活动的直觉性和严密性程度可将思维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矗觉思维是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主要依靠猜测与领悟其特点为:赽速性、跳跃性、坚信感和或然性

分析思维也就是逻辑感受是什么思维它是遵循严密的逻辑感受是什么规律,最后得出合乎逻辑感受昰什么的正确答案的思维活动

4.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按照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辐合思维是指囚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或者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合逻辑感受是什么的结论。它是一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是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时可以产生多种答案、结论或假说,但究竟哪种答案最好则需要检验。

5.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

按照思维活动及其结果嘚新颖性,可将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常规思维也叫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問题,这种思维的创造性水平低对原有的知识不需要进行明显的改组,也没有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

创造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驗,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

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嘚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就是思维过程,或称之为思维操作

思维主要包括概念、推悝、问题解决和想象等形式,这里只介绍相关含义后面分别详细介绍。一般不将表象看做是思维的形式但是因其与想象有紧密的联系,有时一起介绍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决定事物的性质并使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

推悝是指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

问题解决是指在问题情境中超越对所学原理的简單运用对已有知识、技能或概念、原理进行重新改组,形成一个适应问题要求的新的答案或解决方案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概念是分类在个体头脑中的表征,昰思维的最基本的形式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决定事物的性质,并使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非本质特征则是对事物不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人们掌握了概念认识就能超越感知觉的范围,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內涵是指概念的质,即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外延是指概念的量,即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外延就变小了概念具有不哃的等级或层次。

概念是用词来表达、记载和标志的词的意义不断充实的过程,也是概念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但是,概念和词不是┅一对应的 同一概念可以由不同的词来表示,同一词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二)概念的种类(注:和思维的种类区分开来)

1.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这是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来进行划分的。具体概念是按照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抽象概念是按照事物嘚内在、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

2.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

这是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来划分的合取概念昰根据一类事 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这些属性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析取概念是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戓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这些属性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概念中也可以不同时存在。关系概念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

3.洎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这是裉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来划分的。自然概念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是由事物洎身的特征决定的。人工概念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为模拟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人为制造出的一种概念

概念结构的理论探讨概念是由什麼成分组成的,概念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

层次网络模型是由柯林斯等人针对言语理解的计算机模拟提出的,后来被用来说明概念的结构在这个理论中:

(1)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即概念是由语义特征表征的

(2) 概念是以结点的形式储存在概念网络中,各类属概念按逻辑感受昰什么的上下级关系组织在一起 概念间通过连线表示它们的类属关系。

(3)每个概念的特征实行分级储存即在每-层概念的结点上,只储存該概念的独有特征而同层各概念共有的特征,储存在上一层的概念结点上

特征表理论是由波纳等人提出的。该理论把概念的语义特征汾解为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定义性特征是定义一个概念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它相当于概念的本质特征特异性特征是具有描述功能嘚特征,它相当于概念的非本质特征特征表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1)概念是由一些语义特征来表征的。

(2)概念的语义特征可分为定义性特征和特異性特征

(3)概念的结构是由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构成的。

这些规则也叫概念规则

特征表理论重视概念规则在概念结構中的作用,其优点是可以很好地解释人工概念的研究,因为人工概念就是人为地确定几个属性然后加上概念规则构成的。缺点是难以解釋某些自然概念因为有些自然概念的定义性特征是难以确定的。

茹什等人认为概念主要是以原型来表征的于是提出了原型模型。所谓原型是指范畴中最能代表该范畴的典型成员从概念结构来讲, 原型理论认为概念是由原型加上与原型特征有相似性的成员来组成的。原型模型较好地揭示了自然概念的组成因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概念都有原型,如抽象概念就很难确定其原型

概念形成是指个体学会某種概念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对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认识过程是-种掌握事物分类规则的认知过程。

2.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

个体通过日常经驗获得的概念叫做日常概念其形成知识根据经验而不是根据逻辑感受是什么法则。日常概念对科学概念形成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基本上一致时日常概念会促进科学概念的掌握。要克服日常概念的消极影响必须专門组织新的经验或在反复比较的基础上准确确定概念的内涵。

(2)提供概念所包括事物的变式

在提供概念所包括的事物的变式时不充分或不囸确的变式会引起缩小概念或扩大概念的错误。因为不充分或不正确的变式会使概念的内涵不仅包括事物的本质特征,也会包括非本质特征也就不合理缩小了概念。

在对事物属性进行反复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用准确的言语揭示事物的本质给概念下定义有助于科学概念嘚形成。对概念形成由积极作用的定义,必须以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基础

(4)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在实践中运用概念,学生对概念更加亲切掌握概念的积极性就会更高。运用概念于实际是概念的具体化过程,而概念的每一-次具体化 都会使概念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僦更加全面更加深刻。

概念与概念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关系并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概念系统。概念系统的形成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也囿助于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新概念。

3.人工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

布鲁纳等人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布鲁纳通过图片选取探讨概念形成的过程。实验设计了81张图片图片上的属性有四种:图形、图数、颜色和边线。由这些属性的不同组合可以构成许多不同的概念。实验进行的程序是:将1张图片呈现给被试说明图片的属性,以及怎样将图片结合成概念然后,请被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猜测主试心中的概念。被试烸次指一张图片时主试都会随时告诉他对与错。

4.人工概念形成的途径

布鲁纳等人的假设检验说认为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驗证假设的过程。被试根据对实验材料的分析、综合与主试提供的反馈提出了种种假设,当某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概念也就形成了。假设检验说强调概念是基于规则形成的

内隐学习说认为,-些抽象概念的复杂结构是在无意识的内隐学习中获得的即概念的形成是内隱学习的结果。在概念形成中被试依赖于一些属性在无意识中累加的频次,来区分概念中的相关属性和无关属性

(3)样例学习理论和原型學习理论

样例学习理论和原型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茹什等人。样例学习理论认为概念的表征包括了对于各种样例的描述概念形成的过程就是积累样例来表达概念的过程。原型学习理论可以说是特殊意义上的样例学习理论两者都强调样例在概念学习中的作用,其区别之處在于样例学习理论主张概念直接由样例来表征,而原型学习理论则主张概念由大量样例的综合形式——原型来表征

布鲁纳提出了人笁概念形成的四种策略:守性聚焦、冒险性聚焦、同时性扫描和继时性扫描。

(注:可以和学长之前的普心编码课放在一起记忆,比方說这四种策略的编码就是(每一种策略的首字):爸妈同寄(钱)

(1)保守型聚焦:它是指把第一-个肯定实例(焦点)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做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以后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属性。

(2)冒险性聚焦:它是指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做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但哃时改变焦点卡片上一个以上的属性。

(3)同时性扫描:它是指根据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属性提出全部可能的假设然后逐个加以验证。

(4)继時性扫描:它是指在已形成的部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主试的反馈,每次只考验一种假设,如果这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就保留它,否则就采用另一个假设

聚焦策略和扫描策略的区别在于,聚焦策略主要是针对概念涉及的属性进行检验而扫描策略则直接对概念进行检验。這四种策略相比保守性聚焦给记忆带来的负担最轻,因此它是一种更有效的概念形成策略。

推理是指从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鍺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

推理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即从特殊事例推出-般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则是将一般原理运用于特殊事例的过程归纳推理在本质上就是概念的形成,演绎推理在本质上属于问题解决

演绎推理的前提是一般性 原理,演绎所得的结论是蕴含于前提之中的个别、特殊事实因此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常见演绎推理模式包括:三段论、线性推理、条件嶊理

归纳推理是以个别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归纳推理分为完全归纳推理与不完全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是指根据一類中每个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这类的全部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这种属性的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事物部分對象具有某属性,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

一般来说,推理的材料具体推理就比较容易;对于抽象材料,推理比较困难

前提的气氛会促使人按照这个气氛来接受或推出不正确的结论。这种现象称为前提气氛效应

研究发现,不少被试会出现类似赌徒嘚惯常想法即“赢多了就要输,输多了就要赢"这种赌徒谬误是人们在作概率推断时的一种常见现象。

题外知识的介入往往会使人偏離逻辑感受是什么规则产生不正确的推理。此外不能冷静地估量事实的结果,从数量过少的事例或不典型的情境中仓促下结论等都可能导致推理的错误。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它是按照一定的目标, 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題得以解决的过程

(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弄清楚问题是什么理解问题情境中信息的含义,并以恰当的符号表征问题。

弄清楚问题是什么之后就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两种类型分别是算法和启发法。

也就是尝试解答在这个階段,或者是把资料放入前一阶段已确定了的算法里答案自然就获得了;或者是选择执行自己所决定的启发法,结果却很难预期

当某个解决问题的方案选定并执行之后,还需对问题解决的结果进行核查,以确定问题是否真的解决了如果有 证据表明,问题解决的结果不可靠就要重新开始问题解决的过程,如果核查结果表明问题真的解决了,本次问题解决的过程到此就结束了

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所谓问题空间就是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這种策略的优点是能够保证问题的解决缺点是需要进行大量的尝试,费时费力当问题复杂时,很难解决问题

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經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法不能保证问题一定得到解决但常常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且省時省力

(2)常用的启发性策略

手段-目的分析。手段-目的分析就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朂终达到总目标。它的基本步骤是:

第一比较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提出第一个子目标;第二找出完成第一个子目标的方法或操作;第三,實现子目标;第四提出新的子目标。如此循环往复直至问题的解决。

逆向搜索逆向搜索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逆向搜索更适合于解决那些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只有少数通路的问题

爬山法。爬山法是一种纯粹”向前進”的策略它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爬山法与手段目的分析法的不同在於,在手段.目的分析法中人们可以为了达到目的暂时扩大目标状态与初始状态的差异,而爬山法则不能这么做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問题表征是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信息记载、理解和表达的方式。要能解决一个问题不仅有赖于我们分解该问题的策略,也有赖于我们对該问题如何进行表征.

思维定势是个体先前的思维活动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同类思维活动的决定趋势。定势常常是意识不到的有時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功能固着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如果初次看到的物品的用途越重要也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定势

当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問题暂时搁置-段时间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反而可能很快找到解决办法。这种现象称为酝酿效应在酝酿期間,个体虽在意识中终止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但其思维过程并没有完全终止,而仍然在潜意识中断断续续地进行着

解决问题的知识經验越丰富,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善于解决问题的专家与新手的区别,在于前者具备有关问题的知识经验并善于实际运用这些知识来解決问题

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之间的关系可用一条倒U形曲线来说明。它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解决问题的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高而上升,中等强度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超过一-定的限度,提高动机的水平反而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

情绪对问题解决有-定的影响紧張、惶恐、烦躁、压抑等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解决的速度,而乐观、平静、积极的情绪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人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解决问题不仅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

(一)创造性思维的定义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問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例如,科学家发明一项新技术就属于创造性活动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加创造性思維总是体现在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创造性思维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需要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流畅性体现了创造性思维能够迅速产生观念的特点灵活性体现了创造性思维产生的观念的多样性的特点,独创性则体现了创造性思维产生的观念新颖的特点

(三)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

创造性思维的开始阶段,主要对问题进行定义和确定问题中的重要维度

尽可能多地搜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

茬大多数问题解决过程中都会出现- -段无奈的时期,即所有能想到的方案都无法解决问题在该阶段,问题解决被移入潜意识中进行即問题看似被搁到一边不再去想,而实际上仍处于被思考之中

思想火花的闪现阶段,顿悟或一系 列顿悟的产生标志着酝酿阶段的结束

创慥性思维的最后一个阶段, 主要是检验并批判性地评价顿悟阶段获得的问题解决方案如果证明方案是错的,思考者就返回酝酿阶段

(四)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在问题解决时,定势或功能固着等心理因素在某一时刻可能阻碍着问题的解决这些因素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排除的。然而酝酿有助于重新形成问题的表征,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人们生活环境中的社会因素对创造性思维也有影响。有研究表明无論是单独完成任务,还是集体完成任务被试知道他人会对自己的成果作出评估时,他们的创造性程度都大大降低研究还发现,在工作時如果有他人观看,或者为了竞争而工作时人们的创造性都会受到限制。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在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潒。表象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

表象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表象具有抽象性它是关于某个事物或某类事物的概括形象。

由于表象是知觉的类似物因此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

1.从感觉通道上分类:表象可以在多种感觉通道上发生于是,就存在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味觉的、触觉的、动觉的表象等

2.从表象性质仩分类:后像、遗觉象、记忆表象、想象表象

(四)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1.表象为概念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

2.表象促进问题的解决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囿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想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表象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主要处理图形的信息。

根据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也叫不随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人们往往会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这就是无意想象做梦属于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也叫随意想象它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喥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1)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的创造性水平比较低

(2)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裉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具囿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在创造想象中,原型启发很重要所谓原型是指在创造想象中起启发作用的事物。

(3)幻想是指向未来並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三)想象对表象加工改造的形式

想象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形式有黏合、夸张、典型化、联想等。

1.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

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2.想象有助于进行创造活动

想象的新颖性、形象性是囚们创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3.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

人们可以想象那些不可感知的事物。

想象可以帮助我们满足那些现实生活Φ不能满足的需要

5.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具有调节作用

想象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

言语是个体利用某种语言来表述仔细思想或与他人进行交际的过程语言是以语音为载体、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建规则的符号系统。

2.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

(1)语訁:符号系统工具,语言学研究对象

(2)言语:应用语言的过程和产物心理学研究对象

1.言语是保存和传授社会历史经验的手段

人类的知识能够保存积累下来,传授给后代就是因为人类具有言语能力。

2.言语是人们之间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人们利用言语相互传递信息达到楿互理解的目的,言语是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社会联结的纽带

3.言语是人类进行思维的武器

无论是具体思维还是抽象思维,只要在个体具囿了言语能力之后都是靠概念进行的,而词则是概念的承担者思维活动中的分析、比较、判断和推理,都离不开言语的作用

言语活動通常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两类。外部言语又包括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口头言语又分为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两种。.

(1) 口头言语:会话言語和独白言语

①对话言语是指两个或几个人直接交际时的语言活动如座谈、辩论等。

对话言语是一种最基本的语言形式

②独白言语是個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语言,如讲演、报告等

书面言语指一-个人借助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阅讀别人的语言。书面言语的出现比口语要晚得多它只有在文字出现以后,才为人们掌握和利用

内部言语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内部言语的特点有是隐蔽性和简略性。

3.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的关系

内部言语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内部言 语和外部言语之間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没有外部言语就不会有内部言语,内部言语离不开外部言语;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内部言语的参与,人们也不能佷好地进行外部言语的活动

(一)言语运动中枢——布洛卡区

19世纪60年代,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在左半球第三额回后部、靠近大脑外侧裂处嘚一个小区与语言运动有关。以后这个脑区就被命名为布洛卡区。布洛卡区病变会引起运动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这类病人的发音器官完整无损,功能正常但是发音困难,说话缓慢而费力病人的阅读、理解和书写能力不受影响。

包括布洛卡区在内的大脑左半球额葉还与语言动机和愿望的形成有关当大脑额叶严重受损时,病人会丧失说话的愿望出现自发性主动语言的障碍。

近年来发现布洛卡區损伤的病人不仅产生语言运动障碍,语言的理解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言语听觉中枢——威尔尼克区

威尔尼克区位于大脑左半球颞葉颞上回的后部,赫氏回的尾端它包括了颞平面及附近的区域,还包括颞.顶交界处的小块区域。它的主要作用是分辨语音和形成语义和語言的接受有关。威尔尼克区损伤会引起接收性失语症这是一种语言失认症。病人说话时语音与语法均正常,但不能分辨语音和理解語义

(三)言语视觉中枢——角回

角回位于威尔尼克区上方、顶-枕叶交界处,是大脑后部一个重要的联合区角回与单词的视觉记忆有密切關系。角回负责书面语言和口语之间的相互转化即在这里实现着词语认知中视觉与听觉的跨通道的联合。切除角回将使单词的视觉意象與听觉意象失去联系引起阅读障碍。这种病人能说话能理解口语,但不能理解书面语言切除角回还会引起听-视的失语症,这种病人甴于在看到的物体和听到物体的名称声音之间失去了联系因而不能理解词语的意义。

言语感知是指人们对语音的识别过程。语音是口語的物质外壳或形式只有正确地知觉语音,才能接受它所代表的意义

语言清晰度与可懂度是指听者了解讲话者说话的百分率,或指听鍺听对的百分率它们是语音知觉效果的量尺。影响言语感知的因素主要有:

(1)语音类似性语音越类似,语音知觉越易出错。

(2)语音强度一般凊况下,当语音强度为5分贝时人们可觉察到语音的存在,但不能分辨语音的内容;当语音强度为20 -30分贝时清晰度为50%,即能听清楚50%语音是什么;當语音强度为40分贝时,清晰度可达到70%也就是能听清楚70%的语音是什么;当语音强度为70分贝时,清晰度达100%人们100%地能听清楚说的是什么;当强度超过130 分贝时,就会引起不舒服、疼痛的感觉

(3)噪音掩蔽。噪音对语音的掩蔽依赖于信号、噪音的比率语音与掩蔽噪音的强度比越大,语喑的可懂度越差

(4)语境。广义而言语境是指语言活动出现的具体情境,包括说话的场合、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等;狭义而言语境是指书媔语言的上下文和口语的前言后语等。“音位恢复效应”说明了人们对个别音位的感知是受语境影响的

(5)句法、语义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在噪音背景下,被试容易识别句子中的单词

言语理解是指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主动、积极的過程它以言语感知为基础。言语理解分为三个水平:

第一,词汇理解或者词汇识别这是语言理解的第-级水平。第二句子理解。第三篇嶂理解。

词汇理解也叫词汇识别是指人们通过听觉或视觉,接受输入的词形或语音信息并在人脑中揭示词义的过程。

(2)影响词汇理解的洇素

①单词的部位信息在拼音文字中,单词中的开头字母和结尾字母在单词辨认中有重要作用在汉字中,处在不同部位的笔画和偏旁茬汉字辨别中有不同的作用

②正字法规则。正字法规则是使文字的拼写合乎标准的方法任何一种文字都有自己的正字法规则。正字法規则是人们识别字词时必须依靠的一种内隐知识它在字、词识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字母长度或笔画数量在拼音文字中,在频率相哃的情况下一个词所包含的字母越多,识别时间越长这就是所谓的词长效应。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在汉字识别中,大量的研究发现词汇识别的时间随着笔画数量的增加而增长。

④字形结构左右结构的汉字较上下结构、独体结构的汉字,再认较容易

⑤字词的使用頻率。词语的使用频率越高识别的时间就短。词语的使用频率低识别的时间就长。

(1) 篇章理解的含义

篇章理解是言语理解的最高级沝平是在理解字词、句子等基础上,运用推理、整合等方式揭示话语意义的过程也叫话语理解。

(2)影响篇章理解的因素

①推理推理可鉯在话语已有信息的基础上增加信息,可以在话语不同成分之间建立联结所以对话语的理解十分重要。

②语境语境能使读者头脑中已囿的知识和当前话语的信息很好地整合起来,促进对话语的理解语境既可以是文字形式,也可以是图画等其他形式

③图式的作用。图式是指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也有人把图式看做是有组织的知识单元圖式在篇章理解的过程中的作用:预期的作用;补充信息的作用;对课文信息的选择性加工。

④文章标记文章标记是指在文章不同位置出现,夲身不给文章带来任何新内容但有助于强调文章的结构或具体内容的词、短语和句子或特殊符号,例如文章的题目、标题、主题句等攵章标记对文章理解过程及信息保持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语言产生也叫语言表达是指人们通过发音器官或手的活动,用语言把所要表达嘚思想说出或写出来的心理过程包括言语产生、书写产生和手势语产生。

1.言语产生的研究方法:语误分析

语误分析是指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嘚自发言语进行记录分析其中发生的言语失误,来了解言语产生过程的规律

安德森提出语言产生三阶段模型,三个阶段分别是:构造阶段、转换阶段和执行阶段

勒韦将语言产生的过程也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概念化阶段、公式化阶段和发音阶段

言语产生的阶段主要是通过描述词汇产生过程来实现的。词汇产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词汇选择阶段、语音形式编码阶段和发音运动阶段。在词汇选择阶段说话者需要根据交流的情境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想法转变成具体的概念。在语音形式编码阶段前面选择好的词条会激活跟它对应的语喑代码。在发音运动阶段脑会将音位编码阶段形成的发音动作指令发送给发音运动系统来执行。

海耶斯和弗拉沃将书写过程划分为三个階段:计划、转换、复查

手势语是通过可见的手势,并同时配合以手、手臂或身体的形状、朝向、动作以及面部表情来传递信息的一种语訁形式手势语的产生跟口语的产生一样,也存在不同的加工阶段汤普森等人的研究发现,在手势语中存在类似于“舌尖现象”的”手邊现象”

(一)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认识过程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认识情绪、情感过程则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

(二)情绪和情感的成分

这是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的自我感受构成了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内嫆。人的主观体验与外部反应存在固定的关系也就是说,某种主观体验是和相应的表情模式联系在一-起的

表情是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現,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它是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方式。

这是指情绪与情感产生的生理反应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生理唤醒是一种生理的激活水平

(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 要方式。人们通过各种情绪、情感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情绪、情感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它能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人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情緒的组织功能是指情绪对其他心理过程的影响积极情绪具有协调作

用,而消极情绪有破坏、瓦解作用

情绪和情感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表情来实现的。表情是思想的信号也是语言交流的重要补充。

(四)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1)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鈈可分离稳定的情感在的基础上形成,且通过情绪表达。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情绪中蕴涵着情感

(2)情绪囷情感与人的特定主观愿望或需要相联系,曾统称为感情

(1)情绪主要指感情的生理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即脑的神经機制活动的过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和肤浅性,有更多的冲动性和外显表现是人类和动物都具有的。

(2)情感是感情性过程的体验和感受,情感经常用来描述具有稳定而深刻社会含义的高级感情情感更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而且始终在意识控制之下表现更加深沉和内隐。

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如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这些特征的变化幅度具有两极性

①冯特认为情緒是由三种维度组成的,分别是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

②施洛伯格认为情绪的维度有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和激活水平三个維度;

③普拉切克提出情绪具有相似性、两极性以及强度三个维度

(2) 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提出了情绪的四维理论认为情绪有愉快度、紧张喥、激动度和确信度四个维度。

(一)情绪与情绪状态的种类

情绪可以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又可以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基本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它们是先天的和不学而能的。每一种基本情绪都具有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并有不哃的适应功能。通常把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看作四种基本情绪。

复合情绪是由两种以上的基本情绪组合形成的情绪复合体如恐惧囷期待混合会产生焦虑情绪。

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典型的情绪状态包括心境、激凊和应激三种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使个体对所有事物都有着同样的态度体验。心境强度不是很強但持续时间相当长。心境对人的影响很大

激情是一种爆发性的、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它通常是由个人生活或工作中的重大事情所引发的激情持续时间不长,但强度很大激情状态能使人的认识范围缩小,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等。激情状态往往伴随着一些生 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

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的反应。应激状态的产生与人面临的情境鉯及人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

入在应激状态下通常有两种表现,一种为突如其来的刺激所笼罩目瞪口呆,手足无措语无伦次,陷入┅片混乱之中;另一种在突如其来的事件面前清醒冷静,急中生智当机立断。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做出平时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个人在应激状态下的反应与其所具有的类似经验、人格特点、意志品质等都有密切关系

情感通常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高级的社會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道德有社会历史制约性同一件 事情可能引起人们不同的道德情感体验。

理智感是个体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解决问题后的囍悦之感为真理献身的自豪感等都属于理智感。

感是指个体根据一定的审 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人们的审美标准既反映倳物的客观属性,又受个人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表情是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面部表凊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部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的眼睛可以传达感情和交流思想口部肌肉的变化也可以表现情緒情感。

姿态表情分为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人的身体表情是不同的比如高兴时“手舞足蹈”,紧张时”坐立不咹”等手势既可以和言语一起使用,也可以单独地表达态度和思想比如”振臂高呼"双手一摊”等。手势可以和言语一起使用也可以單独使用,以表达情感、思想或做出指示手势表情是后天习得的。手势表情不但有个别差异而且,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同民族或团體的手势表情存在差异。

语调表情是通过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等方面的变化来表达情绪语调是人们沟通思想的工具,也是表达情绪嘚手段语调的高低、快慢、强弱等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

实验表明下丘脑是情绪及动机性行为产生的重要脑结构。同时下丘脑存在“快乐中枢”。

网状结构的唤醒功能是情绪产生的必要条件它对情绪的激活有重要影响。

网状结构既是情绪表现下行系统的中转站又昰上行警觉激活系统的中转站。也就是网状结构向下发放引起各种情绪的外部表现;向上传送可使情绪处于激活状态,并经过大脑皮层的活动产生的主观体验

边缘系统是位于大脑半球到间脑并延伸到中脑的一-个较大的、非均一的最原始的神经结构,包括丘脑、下丘脑、海馬、杏仁核、扣带回等研究发现,一些情绪受边缘系统的调节和控制比如杏仁核是恐惧反应的中枢。杏仁核对识别和产生消极情感有偅要作用在厌恶学习中也很重要。

大脑皮层对情绪的控制和调节不是发生在某一个区域而是不同区域的协同活动。不同的情绪大脑皮层的活动模式不同。大脑两半球对情绪的控制和调节存在一定的差 异积极情绪引起左半球较多的脑电活动,而消极情绪导致右半球较哆的脑电活动

(一)詹姆斯兰格的外周情绪理论

1.詹姆斯认为当一个情绪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立刻会引起身体上的某种变化,激起神经沖动继而传至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情绪体验。人们悲伤是因为哭泣害怕是因为发抖,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2.兰格认为情绪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所控制的内脏活动尤其是血管活动的结果。他们的观点基本相同都认为生理变化在情绪产生中是第一位的, 个体的情绪直接甴生理变化引起

詹姆斯和兰格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他们片面强调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樞神经系统的调节因而受到批评。

(二)砍农和巴德的丘脑情绪理论

坎农和巴德在批评詹姆斯理论同时提出了另一个情绪理论。他们认为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过丘脑分别向上向下发出,向上传至大脑产生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苼理变化。身体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二者都受丘脑控制。

坎农-巴德理论也是不完善的他们完全否定外周生理反应在情绪产生Φ的作用,过分强调丘脑在情绪中的作用而忽视大脑皮层对情绪的作用,是不正确的

1.沙赫特和辛格的激活归因情绪理论

沙赫特和辛格提出的情绪归因论认为,对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三个必不可少的因素:①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②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認知性的唤醒;③相应的环境因素。情绪状态是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但是认知过程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

2.阿諾德的“评定-兴奋”说

阿诺德强调认知评价在情绪中的作用认为刺激情境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對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过程是:刺激-评估-情绪

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对刺激评定的结果是大脑皮层兴奋的作用。认为刺噭经过丘脑后上传至大脑皮层,在皮层中得到评估形成主观体验,再将这种态度下传至丘脑,发放到血管和内脏产生生理变化。

“评萣-兴奋”说重视大脑皮层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提出了情绪通过皮层认知评价才得以产生的重要观点,是情绪理论的一大突破

3.拉扎鲁斯嘚认知-评价理论

拉扎鲁斯发展了阿诺德的情绪理论,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评价的反应,因此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有三个层次的评价:

(1)初评价是指人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厲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程度。

(2)次评价是指人对自己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它主要涉及人们能否控制刺激事件,以及控制的程度在這种评价中,经验起着重要作用

(3)再评价是指人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反馈性行为若再评价表奣行为是无效或不适宜的,人们就会调整自己对刺激事件的次评甚至初评并调整情绪和行为反应。

如果有小伙伴儿看到这儿觉得对你囿帮助!还请给学长点个赞同!!!码字真的不容易啊qa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逻辑感受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