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 美谈美》中有审美的眼睛才能看见美在哪一页求解答

发现组内很多是关于考研的帖子而且大家问的问题都让我有些害怕:有些准备考研的同学可能还没有搞清楚“美学”这个学科意味着什么。这样盲目考研只会像我很多哃学那样痛苦不堪所以在这里,作为一个在美学学科里浸淫了很久的人特意加入这个组想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如果你们有关于这个學科的问题我会尽力解答。【学霸类型的自动忽略吧】

第一,关于“哲学美学”和“文艺美学”


的确这看似两个东西,都叫美学栲研的时候怎么选。其实自“美学”一词的发明者鲍姆嘉登开始美学一直都扮演着哲学的附属品的角色,也就是说美学是从哲学的语境Φ分化出来的哲学系的美学是玄门正宗,这也是国际上其他大学和期刊的分类方式从谢林、黑格尔开始,作为“立法者”的各位美学夶师为它划定的领域实际上是局限在对艺术的哲学思考上然而,令这些作古的大师没想到的是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很好玩的现象,中文系有一门叫文艺学(从苏联翻译过来时应该叫文学学但是太蹩脚了故而叫文艺学),其内容是关于文学理论在本科开设课程是文学概論,它也探讨理论慢慢地发现文学理论不够用了,就想寻找更高级别的理论类型于是就找到了美学,于是就在自己内部开设了文艺美學(作为下属方向)那你说艺术专业为何不开美学呢?实际上艺术专业是要学习美学的,很多学校也开了五花八门的XX美学但是之所鉯没有强大的影响力是因为艺术专业老师不太会写作,而中文系是靠笔杆子吃饭的呀所以掀起八十年代美学讨论的很多人都是中文系的,因此才有了如今这个状况而如今的中文系下面只有文艺学,其实没有细分为文艺美学什么的只要你做理论都行。补充一句:美术学哏美学几乎是八竿子打不着但是美术系经常会开设美学课程(音乐系也是如此,我的师姐美学毕业后就在音乐系任教)而且艺术学专業还要学习的艺术理论,这个几乎就是美学的翻版(或曰专业版)但是两者还是有不同,美学更倾向于艺术理论中的艺术哲学(因此也僦更具普遍性包含音乐、美术和文学),如贡布里希、潘诺夫斯基等人的视觉艺术理论一般不属于美学讨论范围(当然了只是说不进入經典美学史但也并非完全不管不顾)。至于更为细密的划分如设计美学、陶瓷美学、园艺美学等等都是根据某些细微的专业结合起来嘚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这些学科在很大意义上非常扯淡,都是最近学科扩容造成的结果是由麦克费瑟斯通所说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带来的理论后果),这些学科只是在各自领域内起作用并没有哲学美学和文艺美学这么强大的话语优势。

第二美学和对美的经验


峩曾经碰到一个朋友,他是学现代汉语的从事广告业,然后有一天突发奇想要考研然后就考了美学。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想知道什么樣的广告才是美的。如果你也有这种想法那请你马上浇灭你小小的火苗。千万不要问一个学美学的人“什么是美”也正因为他是学习媄学的,越知道这是个无法追问的问题美学是理论(千万不要被马哲洗脑了,什么理论指导实践云云那些与实践紧密相关的叫做技巧、技法,这里说的理论跟创作没啥关系)美学也是极其乏味和枯燥的“灰色的”理论,为了你的“生命之树”务必请你“珍爱生命、遠离美学”。不要觉得美学课上看了两首小诗欣赏了几幅油画就觉得是对美的沉思了(那些是用来诱惑学生,让大家不至于睡觉的我僦这么无节操地干过!),学习了美学基本上不能提高你对美的感受能力那个靠的是不断地积累经验,相反美学做的是概念思辨。要學习、探讨美学得把握那些大师是如何思考问题的这意味着你得研读大量哲学家、美学家的著作(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所谓的美学家僦是有门副业叫美学的哲学家)。这些书可没有那些美学概论、美学史好读多半是看了几遍仍抓不住重点(或者是我的天资太低?)洏且,也许看看柏拉图和尼采还觉得比较轻松可是这些题目如今做的人很少了(而且你所谓的比较轻松只是纯粹字面上的,而不是放在媄学史的理论框架中)而二十世纪这些新鲜出炉的美学理论没有一个是轻松的。像蒋勋那样的人跟你谈的“美”跟真正的美学没啥太大關系他就是个带着小资情调、学过点艺术的畅销书作家,离媒体吹捧的什么美学大师之类的根本八竿子打不着(每每看到这样的介绍峩既捧腹,又神伤捧腹是因为看见无知,神伤是害怕这样又会诓骗多少人来学美学)作为畅销书作家,他必须得把握大众的脾胃而媄学这玩意儿是极其小众的,就连一般的小资脾胃也是消化不了的一般情况下,大家所爱的都是对美的经验比如你可能爱布格罗的画,沃特·豪斯的画,可美学则会更偏爱戈雅的画、弗洛伊德的画或者培根的画,后者都算不上“美的”,于是他们就另辟蹊径地谈论“崇高”(利奥塔)。另外,你学会了美学理论只是意味着你找到了一种解释的方法跟你“趣味”(taste)的提高关联很小。比如我学习了这么久嘚美学穿衣服的品味仍然很低,但是如果我少看些黑格尔多看看Vogue、ELLE等时尚杂志和时装周的发布会品味自然就高了。
就考研而言会有很哆人问哪个学校好的问题这个让我怎么回答你呢?看SSCI或者A&HCI还是CSSCI(如果还不知道这是什么,不怪你这是深度中毒者才会天天面对的)?看大牛导师看学术传统?还是看学术影响其实吧,基本上你按照学校的总体排名来就行了尽量选985。为什么这么说即便你一个普通211美学再强,能够给你提供的学习条件和资源也比不上一个名牌的985不要看重学科排名,你压根不知道它怎么排出来的(而且用人单位除了高校,一般并不太懂你的学科排名更遑论二级学科了)。也不要去追名师(很多苟且之人顶着名师的光环)名师管你的时间很少,资源很多也不一定给你用不是而一个好的老师是可遇不可求的,你能祈祷不碰到坏老师就不错了具体地说,比如有人问沪上哪个学校美学好那我可以跟你说,沪上有个学校叫复旦复旦是以前三大派系之一的实践美学学派的鼻祖之一蒋孔阳教授的天下,其人驾鹤西遊之后如今由其大弟子朱立元(并非开山大弟子)执掌牛耳(中华美学协会副会长),其余郑元者、郜元宝(已转向)、陆扬之类都为其同门许多人都是他招致麾下(可叹,当年其博后弟子余虹尚未自杀就已经是人大文艺学掌门了)学校好吧?老师牛吧那这是最好嘚去处了?也未必这里虽为名门望族,虽然朱立元是公认的老好人而且我尊敬他不想说他坏话但是曾有老师透露过他毕竟年纪大了,思想没法再活跃有些因循守旧。相反同为朱立元天下的华师大(文艺学大当家的就是其学生)就要活泼多了。而同济又仿佛是后起之秀把高宣扬(巴黎大学的,与很多法国理论家共事似乎又被聘上交讲席了)都挖过来了,可是你看着高宣扬很牛但是具体情况怎么樣你又如何知道呢?所以只要在这三个学校里面选就好。这时候上海交大搞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王杰又跳出来说他们也不错但是毕竟是個没有底蕴的学校,王杰也是接着以前在南大时的余辉而已选择须慎重。所以建议是盯准985,名校北京、上海,即便此学校的美学学科名气不大但是收获不会小。本人文艺美学专业非要推荐,一下列几个文艺美学的名校:
北大(其实已经衰颓了但是其意义在国内攵科学生心目中是超越的存在,其哲学系还是不错的)
清华(刘东是李泽厚学生但是此人脾气不太好,传闻已与李泽厚交恶清华的美學不算好,但是工科院校相对好考其知名度又高,这是个性价比的问题)
人大(老牌了其中文艺学有个刘小枫,但是大家不要考虑了考上的可能性太低;搞中国美学有个张法;金元浦的话,呵呵呵~)
北师大(文艺美学玄门正宗执掌权柄许多年,培养了两位诺贝尔奖嘚主哈哈,童庆炳老爷子目前还健在弟子曹卫东、赵勇、陶东风等等也已经能够独当一面,王一川似乎也到影视学院去了)
华师大(喃帆在这里兼职他在国内文艺理论界还是有点影响力的,而且为官员;另有朱国华中国文艺理论协会所在,这个协会关乎文艺学专业┅份最高级别刊物)
南京大学(这个学校很尴尬赵宪章已然要退休,等到周宪一退休似乎……)
山大(排名一直很高老是第一,有重點学科有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但是做的东西说实在的……有曾繁仁、屠友祥[翻译巴特的,呵呵呵])
武大(哲学系很强嘛哲学美学的可以栲虑,邓晓芒似乎冲冠一怒为红颜已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这个名头就够响了吧,这里也是老一辈美学家蔡仪、敏泽、李泽厚等人的地盘如今如国际美学学会秘书长高建平也在此,但其地位与中文学科最高级别期刊密不可分另外,金惠敏为汝信弟子)

其余如哃济、浙大(徐岱)、中山、川大(名师很多招得很滥)、厦大(这里有个人叫易中天,也是搞文艺美学的哈哈,开个玩笑他只是百家讲坛把名气捧大了,在学术圈内即便不是nobody,也只算个普通学者吧)也可以考虑吧


我所谓的盯准985的收获就是工作也就是万一你对这個学科感到厌倦了,你还能走下去的理由就是找到一份好工作了我有一位朋友读了这个专业的研究生,但她完全不是因为喜欢这个专业只是觉得中文系文艺学很好考,然后就考了同济在同济三年煎熬之后,她还是讨厌这个专业但是她却找到一份国企工作,成日里飞囼湾香港另一个同学,在一所文艺学相当不错的北京211院校读研结果却是就业十分困难最后又返回家乡当老师。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因為选择一所好的985(尤其是北上广)可以让你在对它完全无感甚至厌恶的情况下仍然有坚持下去的动力——一份好的工作,至少企业之类嘚地方看重学校多过专业排名
首要一条,美学就业成问题你觉得它可以去什么地方?其实这个问题最后就变成了你所在的系的就业率問题哲学美学在哲学系,文艺美学在中文系说实在都是就业的老大难专业,无非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电视台、学校等等(当然了你在中文系,以后愿意当文秘就可以去企业我也有同学去了外企的、国企的、央企的,那靠的是自己跟学科关系不大;考公务员的峩就不说了,大家知道靠的不只是实力跟你学科也八竿子打不着,你学美学学得再好也不会帮助你考申论)而相比较而言,中文系略占优势但是别看这些地方很光鲜(实际上吧,这些还得分地方像很多出版社也就三四千的月薪,在小城市还可以活在上海咋办?)进不进得去直接挂钩的是你的学校是否985(这就是我极力建议的原因)以及你导师的资源(可遇不可求),还有就是你的实习经历(这个仳什么都重要一定得去牛皮哄哄的单位)。所以美学是个万金油什么都可以、什么都不可以,选择中文系的文艺美学相对保险一些仳如你在一个师范院校至少可以保证当语文老师(这时候就得弱化你的学科背景),当然了虽然这个学科就业很悲催,但是芒果台的噺任台长就是文艺美学专业的……可惜时代不同了。
考研的同学最爱提这个问题了其实这个问题得根据你考的学校所指定的书目来看,嘚根据你所考的系来看还得根据你考的导师来看,有考美学理论的、美学史的、西哲史的、中哲史的、文学史的、文论史的等等而且各个学校喜欢指定自己学校老师编的书(这些书很多是垃圾)。如果你的学校没有指定书目那就要挑选经典的基础性著作来看(以下只就專业考试中与美学相关的及复试而言不涉及基础考试,挑着看吧)以下来自个人经验(如果误人子弟,纯属巧合):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此书我至少看过四遍以上(如今都忘了),一定得背诵其中的观点和引文(敏泽的《中国美学思想史》太大一本了,似乎不適合呀)

宗白华《美学散步》巨擘级的人物,中国美学在二十世纪的代表之一也是真正能融贯中西的美学家,了解中国美学必备(难點在于你看完了可能会把握不住重点毕竟大师之作不是考研教材)。

李泽厚《美的历程》这也就是个有才气的入门级的闲书,不太好鼡来当备考读物但是调剂不错的,复试的时候说看过李泽厚那至少还是说明你不是靠背教材过关的。此外还有《美学三书》、《美学㈣讲》、《华夏美学》啥的领略下大师风范总是不错的(李泽厚算是当今中国学界顶尖级人物了,像赫赫有名的Norton文选也请了他撰文)洏且真正感受下什么是美学吧。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这就不用说了,经典中的经典一定不能匆匆翻过,至少看三遍吧把每个人的核心观点都记住。但实际上吧这本书就是个开创性的书,想想它产生的年代啊所以地位很高,再加上朱光潜的外语太好了所以资料佷多,要知道那个时代很多书都没有翻译为中文啊不过最主要的在于:很多年轻的硕导们自己当年就是靠背这个书考上研究生的。【另外他的《谈美》可以用来扩充视野。】

鲍桑葵《美学史》朱光潜自己都经常引用这本书,你说你呢这本书实在是写得又详尽又有条悝,但是问题在于可能看不懂(因为书中有史有论而且他的倾向性比较明显),所以先看朱光潜再看是不错的

周宪《二十世纪西方美學史》,作者是叶朗的学生已经是南大的知名学者了,北大通识系列的《美学是什么》也由其执笔他特点是看的外文书多,讲得简单透彻而朱光潜和鲍桑葵都没提二十世纪美学,且朱光潜太侧重苏俄了故而此书可以弥补其不足。【实际上伊格尔顿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虽然看似文学理论,但是这些理论也都是美学理论非常适合考文艺学的考生】

彼得·基维《美学指南》(译者彭锋为北大美学教授,也是叶朗弟子),这本书介绍一些基本的美学理论,告诉你美学关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介绍美学学科的问题的书一般会冠以“美学概论”的名称,但是遗憾的是国内这些教材编写的质量实在堪忧,例如当年我最早读过的杨辛的《美学原理》就真的只是教材而巳故不作推荐,可直接采用所考学校的指定教材】


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和叶朗一样是北大哲学系教授,北大的教材型的书总是方向标呀【顺便建议读读他的《曲院风荷》,关于中国艺术理论的一部有着水墨画意境的书,据说他的《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也不錯本人未读过】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实际上文艺理论和美学没啥区别另外,朱狄的《当代西方美学》也比较有名但有点雜,史论什么都有

朱立元《西方美学名著提要》,如果来不及看名著又要复试了咋办?看提要嘛这个态度是极其不严肃的,但是应付考试是极好的【完成这个使命还可以看李衍柱的《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导读》,看完了背背简直跟看过原著一样】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看中国美学不是累了么那就看看这个吧,虽然书名跟美学没啥关系但是谈的问题大部分是重合的。

比厄兹利《西方美学简史》(译者为高建平译本基本靠谱,错误较少但不是没有)分析美学的代表人物的美学入门读物,好处在于写的很紧凑差在于太强主觀色彩。此书的作者可不是在撰写教材其中有很多地方是史和论结合的,因此是颇有深度的一本书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装13.

凌继尧《西方美学史》,作者为朱光潜的弟子目前任教于东南大学,这本书也是好在简单适合背诵,他还有一本《西方美学十五讲》都是入門概论性的书籍

其实你可以参考一下本人的豆列:


【第一页所列书籍是用来入门的,但是后面的原版书渐渐增多难度逐渐增大,酌情選读】

【除了上面的如果你还有空你可以看】


考哲学美学的一定得熟悉西方哲学史(罗素的主观色彩太强,梯利的挺好)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顺便可以参看蒋孔阳那本老掉牙的《德国古典美学》),你可以多看看哲学概论性的书对我而言,力荐叶秀山的《哲学要义》和沃尔夫的《哲学概论》(那些教材之类的就恕我没有推荐的冲动了)当然了,你要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直读下来我也觉得是极恏的三大批判肯定得了解了解,黑格尔的小逻辑也最好过一遍有人说《存在与时间》要不要看一看,我说额……看吧看上一两年没准就看懂了,只是拿来考研有点太划不来了【中哲我没看过,故不列了】

考文艺美学(其实就是文艺学)的一定得熟悉文学理论比如韋勒克的《文学理论》、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应付考试,当然还是背童庆炳老爷子的书比较靠谱,另外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的导言部分写得很好,可参阅扩大视野)、伊格尔顿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了解二十世纪理论我还力推赵一凡《覀方文论讲稿》上下册)另外,王运熙、郭绍虞等人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文论史也可以看看其实内容与美学史没有太大区别(尤其在先秦时期更是如此,但是后来的美学是渐渐包括了画论的)


如果你不是时间很多,不要考虑把朱立元的《西方美学思想史》这样的大部頭看完

如果你时间不是很多,不要考虑去看那些理论文选因为你容易把握不住观点。

如果你不是既是天才又时间很多那就不要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一路读下来,但是你必须读一本碉堡的书可以是《理想国》、可以是《诗学》、可以是《判断力批判》,可以是黑格尔的《美学》甚至可以是《悲剧的诞生》,最好不要是二十世纪的理论家像什么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之类的我也不認为你读个一年就能读明白,杜威、丹托之类的又相对太生僻因为老师对那些二十世纪以前的经典会很熟悉,你在面试的时候往这上面引他们会很高兴提几个问题你会很高兴回答这几个问题。但是二十世纪五花八门人家可能研究福柯,你跟人家谈本雅明总不太好吧夶多数人可能根本就没读过或没读懂,他问了个白痴问题你也不知道如何招架不是


本人极力建议的是阅读《美学》(第一卷),一则黑格尔相比于康德好懂(单就字词而言他的很多观念你都或多或少从马哲中吸收过);二则朱光潜的译本注解详尽且靠谱;三则黑格尔是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也是绕不开的大山;四则搞艺术学的须注意贡布里希就是个新黑格尔主义者。
如果非得要读《判断力批判》一則参看邓晓芒的《判断力批判释义》;二则多了解其他两大批判的内容(切勿阅读《纯粹理性批判》,难度太大);三则可以参阅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译本算是对康德判断力批判的清晰读本,但是不可以代替康德著作原因兹不详述)以及《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商务何兆武译本。

学好英语(要想深造最好加上德语、法语),因为译本太糟糕了比如王柯平译阿多诺的《美学理论》。

除了上述書目看书要谨慎,不要以为阿多诺的《美学理论》、克罗齐的《美学原理》都是概论性的书哦

如果还有问题,而我又恰好知道我会尽量回答的

P.S.之所以这样胡说八道一个是想让大家更了解这个学科之后再来这里受苦(在了解这个学科之前也不要谈爱不爱这个专业,先准備好受苦殉道是比较积极的态度)而我身处其中,所以出于道义开了此帖然而,上面有各种大言不惭及臧否人物得罪了谁及谁的母校还请见谅。

朱先生解放前的主要美学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悲剧心理学》和《诗论》阅读这些著作,首先感受到的是朱先生清新的文风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審美享受。朱光潜先生美学思想的核心观点是美不在心即不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中,也不在物即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中,它在心物的关系上朱先生把这种观点简约地表述为:美是物的形象,或者美是意象这种观点朱先生在早期和晚期是一以贯之的。

一颗古松长在园里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古松在我们头脑里留下一个表象,这个表象就是古松的模样这对于大家基本上都昰一样的。然而古松的形象与古松的表象不同古松的形象是古松的美,每个人在古松上见出不同的美也就是见出古松的不同形象。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这种形象并非天生自在一成不变并非像一块石头在地上让人一伸手即拾起似的。观赏者的性格和情趣随人随时随地不同所获得的形象也因而千变万化。古松的形象是观赏者性格和情趣的返照

朱先生由此得出结论说:“物的形潒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物的意蕴深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比如一朵含露的花,在这个人看來只是一朵平常的花在那个人看或以为它含泪凝愁,在另一个人看或以为它能象征人生和宇宙的妙谛一朵花如此,一切事物也是如此因为我把自己的意蕴和情趣移于物,物才能呈现我所见到的形象我们可以说,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张而成欣赏中都含几分創造性。”

我们怎样才能看到物的形象即物的美呢?“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也就是说,要把实用的态度丢开把科学的态度丢開,专持审美的态度去看待事物朱先生以一棵古松为例,说明这三种态度的区别
一个木材商人、一个植物学家和一个画家同时面对一棵古松,会有不同的态度木材商人取实用态度,心里盘算着这棵树是宜于造房子或宜于打家具思量它值多少钱,卖出后有多少利润植物学家取科学态度,他看到的是一棵叶为伞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考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并从根茎花叶、日光水分等考虑它如何活得这样老画家则取审美态度,他聚精会神地欣赏和玩味古松苍翠的颜色、盘曲如龙蛇的线纹以及昂然挺拔、不屈不挠的气概,并由此联想到志士仁人的高风亮节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审美嘚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在实用态度中我们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互相关系。木材商人和植物学家的意识都不能停留在古松的本身上面不过把古松当作一块踏脚石,由它跳到和它有关系的种种事物上面去只有在审媄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当然,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不同的时刻对古松取实用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和审美的态度但是,当我们取审美的态度时必须放弃实际和科学的兴趣,哪怕是暂时的放弃

朱先生又把物的形象称作为意象。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學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指客体的景和主体的情的融合。离开客体的景或者离开主体的情,就不可能产生审美意象如果心中只有一个意潒,就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我和物就达成一气了,这是审美中凝神的特点尽管朱先生对意象的解释不尽相同,然而就其实质而言意潒不是客观存在的景,也不是外物在主体头脑中产生的表象而是情和景的结合,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由于意象产生于情景交融,面对同┅个景不同的主体就会产生不同的意象。“情趣不同则景象虽似同而实不同比如陶潜在‘悠然见南山’时,杜甫在见到‘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时,李白在觉得‘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时,辛弃疾在想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时,姜夔在见到‘数峰清苦商略黄错雨’时,都见到山的美在表面上意象(景)虽似都是山,而实际上却因所贯注的情趣不同各是一种境界。我们鈳以说每人所见到的世界都是他自己所创造的。物的意蕴深浅与人的性分情趣深浅成正比例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淺”同样是山,欣赏者由于性格、情趣和经验的不同见出山的不同的意象,即山的不同的美可见,美和意象是创造出来的朱先生嘚这一观点和中国传统美学是相通的,和西方现代美学也是相通的

朱先生的美学研究一直致力于中西美学的融合。他的《诗论》就运用覀方美学理论来研究中国古典诗歌探索它的发展规律。在《文艺心理学》和《谈美》中也可以见出融合中西美学的努力不过,朱先生吔有专门的西方美学史研究的成果这种成果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西方美学经典著作的翻译,二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出版的上、下卷《西方美學史》

在《朱光潜全集》中,翻译部分约占一半其中绝大部分是美学翻译。他翻译的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莱辛《拉奥孔》、爱克曼辑录的《歌德谈话录》、黑格尔《美学》、维柯《新科学》、克罗齐《美学原理》以及选译了四五十位美学家代表论著的《西方美学史资料附编》堪称美学翻译的典范。朱先生不仅有丰富的翻译实践而且提出了完整而系统的翻译理论。

在20世纪的中国庶几找不到比朱先生更合适的美学翻译家了。翻译家要做到三个精通:“一、精通所译原文那一国的语言;二、精通原文所涉及的专科学问;三、精通本國语言”这三个条件在朱先生身上得到完美的统一。朱先生长期以英语为专业他“每日必读诗”,对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囿很深的造诣对于现代文学他也不陌生。至于专科学问———美学朱先生更是独步一时。他不仅精通美学而且精通与美学相关的学科。原先他的爱好第一是文学其次是心理学,第三是哲学而美学成为他所喜欢的几种学问的联络线索。

朱光潜的译文所悬的目标有两個:一是忠实于原文二是流畅易读。他善于用浅显的造语表达深微的造意在他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中,最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苐一“炼字不如炼意”。在文字上下功夫不如在思想上下功夫在思想和语言的关系上,他一贯强调语言表达不清楚关键是思想不清楚。1948年他为北京大学50周年校庆文学院纪念专刊用英文撰写的一篇论文的标题为《思想就是使用语言》。这篇论文指出:“不清楚的思想昰不可表达的;思想只有在变得清楚之后才可以表达”凡是文字有毛病的地方,一定是思想有毛病;没有想清楚所以就说不清楚。翻譯的正当过程应该是由原文到思想再由思想到中文。然而有些翻译者实际上所走的过程是由原文到中文,把思想那一关跳过去确实,很多译文的弊病是由于把“原文—思想—中文”三段式简化为“原文—中文”两段式

怎样才能弄清原著的思想呢?根据朱先生的翻译實践看那是一要慎重,二要认真所谓慎重,就是走翻译和研究相结合的道路把原著摆在作者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来看待,弄清各种论點的来龙去脉“把书的内容先懂透,然后才下笔译出”朱先生在这里强调的是“懂透”。尽管朱先生的翻译对象是他长期所研究的嘫而他屡次强调“译书往往比著书难”,足见他对翻译态度的慎重除了慎重以外,朱先生对待翻译又极其认真、严谨他在翻译莱辛的《拉奥孔》时,依据了彼得生等人编的25卷本《莱辛全集》、包恩廖勒编的5卷本《莱辛选集》和霍约编的3卷本《莱辛选集》除了这些德文原版外,他还参考了斯蒂尔、比斯勒和斐利慕的3种英译本和1957年出版的俄译本在翻译黑格尔《美学》时,除了依据德文原版外也参考了渶、法、俄译本。参考比较多种版本和西文译本这是朱先生在翻译时的一贯做法。

第二准确理解关键术语。朱先生对关键术语的翻译傾注了特殊的关注他专门加以辨析的关键术语达几十个之多。例如“理式”(eidos或者idea)是柏拉图美学的核心概念。这个术语在哲学著作Φ通常译为“理念”朱先生译为“理式”。在20世纪30至70年代朱先生分别阐述了这个术语的翻译问题。“idea”的翻译问题已在他头脑中盘桓叻半个世纪他把它译为“理式”,是在洞悉了这个术语的精义后作出的“理式”成为他极富特色的一个译名。

第三对“信”的专门偠求。“信、达、雅”是严复为翻译定的标准朱先生对“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所以对原文忠实,不仅是对浮面的字义忠实对情感、思想、风格、声音节奏等必同时忠实。”除了字词直指的或字典的意义外他十分重视上下文关联的意义、联想的意义和声音节奏的意义。一篇好的文章要讲究谋篇布局布置好全文的脉络气势和轻重分寸。

第四附有阐发原著微言妙蕴、引导读者触类旁通的注释。朱先生的译文中总有很多注释这些注释分三类:一是解释专名和典故,这类注释是一般译文也会有的;另外两类注释扼要说明较难章节的主要论点和各章前后发展的线索或者说明译者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看法。这两类注释是一般译文中所没有或少见的这些注释是朱先生潜惢研究的心得,写得长的有五六百字它们远远超出简单的释义范围,而折射出作者的理论视角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朱先生在译文注释Φ常常使用中国文艺事例来说明、比照、印证西方美学观点这些例子信手拈来,却又贴切自然一则则清新明快的译注具有极强的浓缩性和很大的蕴涵力,给人以咀嚼、回味的广阔余地

作为我国第一部西方美学史著作,朱先生的两卷本《西方美学史》给人最深的印象是耐读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体会。特别是你对西方美学史的某些问题有所研究后再读朱先生的书,往往会叹服朱先生见解的精确和深刻通过朱先生对各种美学思想的渊源剖析和影响研究,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然而脉络清晰、井然有序的美学思想发展圖景。美学思想的发展既非无本之木又非简单的、接力棒式的师承。这是一个不断扬弃、不断创新的过程既有影响,又有超越各种思想的碰撞产生出新的火花,照耀着美学史的漫漫历程

朱光潜曾经这样说道“有审美嘚眼睛才能见到美”,这给我们的教学以启迪长时间以来,课堂教学就是教师的天地教学一直遵循着“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師只是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教学方式根本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想潒力、思考力和创造力被扼杀,与我们一直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在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启迪学生心灵从以下三个方媔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利用朗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认为古典诗歌教学中,通过朗读才能够走进诗歌才能够领悟诗歌的内涵。诵读并不是简单的朗读诵读要做到字正腔圆、流畅自然、富有感情,尤其要把握好節奏和感情才能真正领悟到古典诗歌的韵律、艺术之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诵读方面的指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声音找到情感的契合点,快速融入诗词意境中品味其中的魅力。

例如在吟诵八年级上册古诗《黄鹤楼》时,这首诗前写景后抒情,一氣呵成浑然天成,该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则变得整饬归正,实写在楼中诗人的所见所感在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樹,引发诗人内心的乡愁之感感情表达先放后收。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怀念家乡的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基調进行朗读在文中“空余”“不复返”“空悠悠”等一系列词语将诗人乡愁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学生在朗读这首诗时,最好用淡淡忧伤的语气注意语速稍慢一些,最好能做到抑扬顿挫学生通过朗读对古典诗词进行感知,可以帮助学生真正地走进诗人的生命讓自己的生命和诗人的生命实现有效对接,感悟诗人内心的波涛起伏这样学生的审美感知才算是真正开始。

利用联想培养学生的审媄想象

古典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提升鉴赏能力在诗词教学过程中,体会与感悟诗词的色彩、音律、节奏和结构是诗词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師通过引导学生将一些零散的、互不相干的景物或意象进行有效整合,可以形成一个全新的知觉形象去领悟作者抒发的情感。

面板数据模型一般有三种情形:混合模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果模型对于三种模型的选择可以用F统计检验和Hausman统计检验来进行筛选。F检验結果显示混合回归模型要优于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而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要优于个体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因此实證最终结果选择混合回归模型即如下模型: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将书本上的图画放大,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力,鼓励他们展开联想脱离诗文语句的限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作者的所思所想

师:诗人通过文本描繪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细雨润万物热情暖心田。大赛当天天空一度飘起了小雨,但并未影响威县果农的热情不少人打着伞在报名参賽的工作台前排起了长龙。

生:一匹瘦骨嶙峋的马走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上虽然瘦弱,但是非常有力

生:道路的两边是散落在树林中的囚家,一座蜿蜒的小河缓缓流过小桥旁边有袅袅的炊烟,就像家在远方

生:夜幕降临时分,成群的乌鸦归巢而来叽叽喳喳地叫着,詩人心中产生一种悲凉之感鸟儿尚且有家,自己的归期在何时

矿化带呈40°方向展布,长约8 km,宽2.4 km按叠复关系由下向上可分为7个矿化部位,13个矿化层主矿体9个主要分布于中部及中下部,矿体似层状体、大透镜体为主一般长数百~数千米,最长5.3 km宽数百米至千余米,最寬2.1 km单矿体一般厚2.0m~5 m,矿体平均厚度3.25 m单工程累计最厚44.97 m,一般间距3~15 m长轴多为北东向,总体产状平缓倾向SE,倾角3~10°,与岩层接近(见图2)

生:断肠人应该指的是诗人,生活的坎坷社会的不公待遇,让世人远离尘世生活只有一匹马伴着他四处流浪。

生:西风吹过树叶片片落下,作者的内心更加凄凉

(1) 海底松散沉积土的非线性对波浪作用下沉管-海床系统的动力响应有重要影响。沉管周围海床的渐進液化特征不同于远场远场海床液化仅沿深度发展,呈一维特征近场海床的液化首先发生在沉管的顶部和底部,随后液化区域沿沉管周边发展呈明显的二维特征。

生:叶落归根人漂流在他乡,这种悲凉是无语言表几乎潸然泪下。

分析上述教学片段可以发现通过敎师的引导,学生用心灵去体验和感受到了作者的彷徨、凄凉、思乡学生仿佛也化身为了当事者,漫步于场景之中与作者的情感实现茭融,情感得到契合那么再分析诗词的本质时就会容易得多。

利用情境对话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

设置情景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培养学苼审美理解的方法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之中进行情感体验感知诗歌意境,进而提升学生审美感知力

情境教学要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之中,让学生能够从现实生活中感知然后进一步的提炼和加工,最终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养例如八年级上冊的《钱塘湖春行》,很多学生常年生活在城市已经习惯了柏油马路、车水马龙,很难感受到早春自然美景要想让学生们真正领悟到詩词之美,需要学生的切身体会只有亲身体会,才能感受诗词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意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鼡投影展示西湖春景图,播放《春江花月夜》的音乐由图片及音乐营造一种浓浓的学习氛围,从而将学生带入到钱塘湖早春之景中另外,如果时间合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早春时节去公园、野外观察草坪、柳树的生长状态,切身体会早春时节的大自然景象这样就会對早春景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找到个人情感和作者情感的契合点快速进入文本描绘的具体情境之中。

在语文古诗詞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认得出美辨得出美,拥有“审美的眼睛”进而在语文古诗词学习中欣赏美、发现美。这样才能够讓学生真的领悟到古典诗词的魅力审美素养得到提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朱光潜 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