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快中考,我这个当妈的很焦虑,怎么办?

我们已与文献出版商建立了直接购买合作。

你可以通过身份认证进行实名认证,认证成功后本次下载的费用将由您所在的图书馆支付

您可以直接购买此文献,1~5分钟即可下载全文,部分资源由于网络原因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请您耐心等待哦~

最先打破宁静局面的是“丽珊好妈妈课堂”“学龄前”微信群。“老师,我孩子开学上一年级了,我比孩子还紧张,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呢?”接着是“小学群”的求助帖,“我孩子三年级,上学期临近期末考试,每天早上在校门口都会肚子疼,送进学校,老师说也没看出什么异样来。如果开学后还肚子疼该怎么办?”问题一抛出,妈妈们纷纷发言说有同感。临近开学,“初中群”和“高中群”的妈妈陆续给孩子预约面对面心理咨询了,希望给孩子进行心理调整,避免开学后“重蹈覆辙”……

  “丽珊好妈妈课堂”微信群共有4000多名学生家长,很多人从不同维度讲述着自己的焦虑。通过汇总,发现开学焦虑显现以下特点:焦虑呈现低龄化;问题程度严重化;涉及学生普遍化;家长比孩子更焦虑;借助心理辅导消除开学焦虑的比例逐年提高。

  初始年级孩子和家长焦虑多

  韩玲的儿子宋博文刚刚上一年级,两周内她几乎天天被老师请到学校,大多数都是纪律问题——“孩子上课下座位,在教室里乱跑”“上课玩玩具,不听讲”“孩子不经同学同意,拿人家的笔”……

  韩玲太崩溃了,她从怀孕就开始阅读大量育儿书籍,从孩子三岁起就带他上各种兴趣班,不用各种条条框框约束孩子,让他自由生长……但这个“快乐”过度了,每次兴趣班都因为纪律问题被老师告状,于是另报其他班,但不遵守纪律的状况却一直延续。韩玲自行将孩子的情况和网上说的阿兹伯格综合征进行对比,觉得太相像了,这让她万分忧虑。她给孩子报了提高专注力的训练,但几个疗程后没有一点效果,如果孩子真有病,未来可怎么办呢?

  后来我见到了宋博文,他个子高大,性格爽朗,语言表达能力强,比同龄人各种能力都占优。他规规矩矩坐在沙发上,和我认真地聊天。从他的表述中,我基本还原了他的经历,上兴趣班时,喜欢发问,活泼好动,老师起初很喜欢他,包容甚至纵容他的调皮,而当他的行为影响课堂秩序,引起别的小朋友家长投诉后,又会对他批评、嫌弃……他觉得老师都是“坏的”“非常讨厌!”

  小男孩宋博文其实是在度过初始年级适应期,初步判断,他并不具有阿兹伯格综合征的一般特征。幼儿园入园、小学一年级和初一年级,这三个初始对于孩子的人生来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社会化,家长仿佛向社会提交了第一份答卷,内心充满了担忧。升入小学,学习成绩的比较让家长的焦虑升级。对于新一年级的家长来说,暑假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幼小衔接。而小升初阶段,则是孩子需要自己解决学校生活中遇到的沟坎。人生各个阶段对人的要求不一样,跨度大,所以初始年级的学生和家长出现焦虑的概率更大。

  在咨询中我发现小学一年级家长的主述内容如出一辙:孩子没有规则意识,总是违反纪律,注意力不集中,等等,仿佛出现了“同一症状”,但究其原因却各不相同,解决方案也因人而异。

  宋博文智力发育良好,但严重缺乏规则意识,从小在老师的批评中成长,已经出现低自尊倾向,针对他的情况,我给韩玲的建议是:

  重视孩子规范的养成。反复犯错会固化孩子挑战学校规则的形象,停止课外兴趣班,让孩子专注于学校学习。课外班对学生的纪律要求和学校的要求并不一致,容易造成孩子对纪律标准模糊不清。

  和老师充分沟通,将孩子的成长经历告诉老师,并表示会对孩子的行为问题积极关注,愿意改善,赢得老师的理解。为了避免孩子因为经常被批评,母亲一方面从老师那里获知在校行为规范,在家里指导孩子落实,另一方面恳请老师不要当面训斥,避免孩子产生“破罐破摔”的心理。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初阶段,可以陪伴孩子学习,既要有助于养成良好习惯,也帮助孩子收获良好的学习成绩,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帮助孩子建立人际界限感,通过角色扮演,设置各种情景,告诉孩子如何与同学有分寸地相处。

  “带病成长的孩子”新学期会不治自愈吗

  王逸轶不像母亲关希那样雷厉风行,而是文静内向,自尊心强,尽可能把所有老师交待的事情做好。小学一~四年级,王逸轶不需要父母过问学习,成绩始终是班里前十名。但五年级时,身体突然出现问题,上学时在学校门口干呕或呕吐,但关希带她去医院检查,却无任何疾病。起初,关希觉得王逸轶可能学习压力有点大,也许休息一阵就会好,没有太理会。凡是呕吐,当天就不送孩子去学校了……小升初进入普通中学后,关希明显感觉孩子放了。可第二学期又开始呕吐,一旦呕吐,就会好几天不去学校……三年了,关希始终没有找到女儿呕吐的原因,对孩子能否继续上学完全没有把握。临近开学,关希天天失眠,担心女儿旧病复发,这日子怎么熬呀?

  王逸轶属于典型的“内外不一致”型的孩子,表面上平静如水,而内心却惊涛骇浪。经过比较长时间的观察,确认我是可以信赖的人之后,她开始向我吐露心声。原来,最让她感到不安的是自己的家庭。父母多年来感情不和,母亲赚钱多,很强势,但父亲也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抗争着……王逸轶从小内心缺乏安全感,不愿跟父母说心里话,更不愿向他们求助。五年级学习压力加大后,她力不从心了,但父母对分数的要求越来越高,孩子的负性情绪爆棚。渐渐地,学校生活越来越不能让她感到快乐,以至于痛恨上学。

  孩子对父母婚姻的质量是十分敏感的,他们的一切安全感都来自家庭的稳定和谐。从系统派家庭治疗的角度看,孩子出现问题,往往是在“代替整个家庭承担过错”。王逸轶的表现是典型的“躯体化”,当人的心理压力达到一定程度,身体出现诸如头疼、持续低烧、呕吐和消化道系统疾病等症状,应首先到医院进行彻底的身体检查,如排除生理有器质性病变,就可以考虑是心理疾患,接受系统的心理咨询。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父母不要侥幸抱着“树大必直”的想法,贻误心理咨询的关键期。

  王逸轶三年来不明原因的呕吐,父母未加重视,一年又一年地“对付”,使得孩子每个新的学年都旧病复发。不完整的就读经历使王逸轶对学校的畏惧已经条件反射了,她落下了许多知识,不知道如何与同学相处,觉得自己没有可取之处,改变变得更加艰难。害怕旧病复发是学生和家长新学期的焦虑之一,但因为这种局面往往是长期形成,并隐含深层次原因,要想获得根本性改善,这样的家庭恐怕要进行比较长时间的咨询。

  针对他们的情况,我给出的具体建议:

  到医院进行全面的体检,排除生理疾病的可能性。

  父母进行婚姻治疗,告别博弈状态,消除内在的委屈,告别负性情绪。

  父母注意用心陪伴女儿的成长。

  王逸轶逐步梳理知识,从一点点进步中获得自信心。父母积极和学校沟通,请学校给予配合,让孩子有勇气逐步回归学校。

  为何我的孩子没进“顶尖班”

  刚开学,我就接到家长鲍芳的电话:“丽珊老师,我要替女儿讨个说法,为什么我女儿就不能进顶尖班?难道单亲妈妈就得被欺负?我们是普通老百姓,是不是就得认命……”激愤的情绪让这个妈妈说话的声音都变调了。

  原来,李欣初中成绩优异,中招咨询时,招生老师承诺可以让她进尖子班。本来,鲍芳非常以女儿为骄傲,这个妈妈婚姻不幸,孩子三岁时和老公离婚了,但女儿的学习成绩一直令人欣慰,整个暑假她逢人便说女儿已被高中尖子班录取,但最终的录取结果令她大失所望。

  开学第一天公布分班结果,李欣进的是普通尖子班,而和她同样分数的初中同学却进了顶尖班。鲍芳气愤极了,她不让女儿进自己的班级,强行找了一把椅子放进顶尖班,让女儿坐进去。李欣不去,想回自己班,但鲍芳堵着班级门口,不让女儿进去。娘儿俩在楼道里僵持,李欣无奈,跑到操场上哭,“我哪个班都不进了,我不上学了……”开学半个多月,鲍芳天天在校长室里纠缠,而李欣前几天坐在备用教室里自习,最近一周已经不去学校了……

  通过跟李欣谈话,我了解了李欣的童年生活,父母离婚后,他们的战争还在持续,而每次涉及孩子生活费问题,妈妈就让李欣给爸爸打电话要钱,在妈妈嘴里,爸爸一无是处,“周围人都很坏”,说李欣太懦弱,不敢与人竞争……“我妈的做法让我没脸见人了,再也不想走进那所该死的学校……”

  鲍芳和李欣“嵌入式”亲子互动,使母亲把孩子作为自己生命的延续,把培养孩子成功作为自我价值的体现。而鲍芳的人生经历使她产生了“被害模式”,将自己人生中各种不顺遂投射到孩子身上,母亲想让孩子成为“生活的强者”,而事实上却摧毁了孩子自信心。

  招生老师承诺的是尖子班,但同样分数的同学进入顶尖班,这个结果激活了鲍芳的“被害模式”,在意识层面,她是为孩子争取权益,但潜意识之中,她是与自己的命运抗争……人人都可能面对社会与命运的不公,但涉及孩子时,作为父母,第一位要考虑的是保护孩子的成长环境,把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如果鲍芳有能力觉察到自己的问题,也许换一种方式与校方交涉,既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又能让孩子度过新学校的适应阶段。在日常心理咨询中,我常常提醒家长别让自己比较小的格局框住了孩子,更不要将自己的不顺遂都归咎于他人和社会,要让孩子学会对自己命运负责的态度。

  我给鲍芳的成长建议是:

  将自己和孩子的生活进行剥离,嵌入式亲子互动给孩子带来太大的压力,别因为自己的“执念”扭曲了孩子在同学和老师心目中的形象。

  与人相处中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否则给周围人带来压力,也让自己深陷痛苦难以自拔。

  鼓励孩子回她的教学班开始正常的学习生活。

  我对李欣的成长建议是:

  尝试着理解母亲的一些言行,人的成长经历影响着她看待世界的态度。

  做自己生命的主人。李欣担心换班事件影响她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我建议她用优秀的成绩、善良的品格来展示自己,是同学与你互动,并不是母亲与你互动。

  (文中人物皆为化名)

暑假快到了,很多家庭的体育、艺术“鸡娃”计划,又要被提上日程。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学术是更加重要的事情,而这些兴趣,暑假集中玩一玩,作为生活的调剂就可以了。但在一部最近很火的纪录片《了不起的妈妈》中,我看到了两位把“鸡”体育、“鸡”艺术作为最大事业的妈妈

第一集·坐标洛杉矶的妈妈静涵

女儿茉莉6岁,喜欢花样滑冰,妈妈请了退役的全美花滑冠军做教练,每天花半天时间训练,每年还参加各种比赛升级打怪,烧钱更是不计成本,每周至少1440美元打底(近1w人民币)。妈妈的鸡娃目标是,希望女儿成为奥运冠军,并在体育之路上学会坚毅、能够吃苦,获得抗挫力,未来有更多可能性。

第四集·坐标新加坡的妈妈秀玮

女儿Sasa 8岁,兴趣主攻方向是钢琴和二胡,其中钢琴打音乐素养,二胡作为申请新加坡青年华乐团奖学金的敲门砖,同时也希望给未来的升学加分。不同之处在于,音乐更多是妈妈的梦想,是“妈妈唯一能帮到女儿的道路”,但不是女儿最大的爱好。

看完以后不得不感叹:无论身处哪个国家,东亚妈“鸡“起课外兴趣来都是一样凶猛。

不过,细看下来,这两位妈妈的“鸡娃”动机、程度其实很不一样,对“兴趣爱好重要性”的理解也不同。而导致她们不一样的因素,归根结底,很有可能还是童年经历、家庭条件,以及身处的社会经济环境。

接下来根据纪录片简单分析一下,剧透比较少,还是推荐大家去看看,一集就30分钟左右,很快看完。

美国华裔家庭的体育鸡娃大热门,

如果孩子有“冠军天赋”,

众所周知,美国爸妈热爱“鸡”体育。

还有一个不算冷的知识:美国华裔爸妈,尤其热爱“鸡”冰雪运动,诸如花样滑冰

刚刚过去的冬奥会中,就有好几位杰出的花滑小将,如男单冠军陈巍、团体赛亚军周知方,清一色华裔移民后代,还属于“学术体育两开花”的天才选手,在耶鲁、布朗大学读书,几乎是华裔爸妈鸡娃成就的“天花板”。

华裔孩子走花滑这条路,从入门到精通要花多少钱?从精通到参赛要付出多少努力?成为奥运冠军,又要付出多少?

《了不起的妈妈》第一集中的静涵、茉莉母女,就正处于“从入门到精通,逐步开始参赛”的阶段,我们来看看妈妈静涵的“鸡娃”风格。

茉莉上小学之前,每天绝大多数都在练花滑,静涵全职陪伴。经常因为女儿做不出某个动作而焦虑。

茉莉上小学之后,依然给了花滑训练最大的时间权重——每天只上半天学,剩下半天跟着退役的全美花滑冠军陈婷婷训练。这位教练的风格是极为严苛,人称“灭绝师太”,任何和训练、比赛无关的事情,在她看来都属于阻碍。

余下的时间,茉莉还有体操课程、童星经纪公司的广告&电视剧通告,以及国内的编程网课和其他课程。如此紧张的日程,茉莉目前在学校的成绩依然时名列前茅。

陪孩子训练,茉莉妈妈没有只是干坐着,而是像陪读奥数课的海淀妈妈一样,时刻盯着孩子的表现,在孩子做不好的时候用对讲机喊话纠正,还要时不时因为孩子情绪崩溃,而不得不等待、安抚或偶尔一同崩溃。

其中有一个细节,茉莉练习一个动作的时候,怎么也做不好,一遍一遍摔,就开始在冰面上大哭,妈妈隔着对讲机安慰:“不要害怕,越怕越跳不好,你就想摔了就摔了”。

在妈妈的鼓励下,茉莉还是不停跳,不停摔,爬起来再跳。“你练成一个动作可能需要摔上百次上千次,这个过程中,你能不能耐得住性子,一遍一遍做下来不放弃?”

训练,只是花滑“烧时间”的冰山一角,更大的大头是比赛。花滑是一种以赛代练的体育运动,一路从低级到高级“刷”比赛,孩子的水平才会更快精进,也能让家长和教练更精准地定位孩子在同龄人中的位置。

对于孩子,高度竞争的气氛不仅是一种激励,更是早早培养孩子的抗挫力,在不停的输赢中练出强大的内心,磨出更耐挫、能吃苦的性子,刷出更好的技能,为未来参加专业级赛事打好铺垫。

而片中的茉莉,别看才6岁,也已经是比赛常客。

片中呈现了2次比赛,第一次茉莉因为有一个动作出现严重失误,惨遭滑铁卢,拿到了最低的名次,还不得不去和拿到第二名的的好朋友道贺。

回家的车上,静涵一边说着“这就是你真实的水平,没关系”,一边没忍住,数落了茉莉,“你就是不够努力”,再用激将法说,“你是不是不想比了?想用最后一名的成绩结束赛季吗?如果你说不想比,我听你的”。

茉莉明显很低落,几次欲言又止,一句话都没说。

第二次比赛,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狠练”以后,带着教练一起去参加的。这次比赛成果很让人满意,茉莉拿到了第二名,用银牌给赛季画上了句号,整个人看上去开心得发起了光,静涵也说,“看到了茉莉触底反弹的能力”。

△茉莉是左一,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而这两次比赛,将只是茉莉此后花滑生涯中微不足道的赛事,静涵说以后的梦想是“拿到奥运冠军”,想必还有更多残酷的训练和赛场厮杀等着她。

而等着静涵的,还有上限越来越高的“烧钱”——

花滑在所有美国体育运动中,本来就属于“很烧钱”的一类。静涵算了一笔账:

1分钟美元,每天120分钟,每周6天,一周课程费用就是1440美元(近1万元人民币),这还不算每次去冰场自己训练的场地费。凡是带着教练出去打比赛,教练的吃住行和指导费用,都要家长承担,算下来是体操的6倍。”

教练还不止一个,主教练为茉莉搭建了一个完整的教练团队——有教转圈的,教滑行的,有专门编舞的,还有专门教冰上力量的,冰下训练也有专职老师,每个教练轮流上。

我们坐标美国的主笔特雷西,还透露过身边花滑妈妈的“内幕”信息

级别不高的时候,孩子的比赛都限制在本州,开车几小时也就到了。可是以后长大了,就要去别的州参加比赛,全家人和教练的餐饮机票酒店都要从家长的钱包出。有些成绩特别好的孩子,一个教练不够,得两个教练都跟着…

而且万一孩子“不幸”特别有天赋,一般教练不但不会免学费,只会拼命地催你的孩子多加训练课,恨不得你天天泡在冰场里加紧训练……所以如果孩子有天赋,你的钱包反而空得更快。”

算下来,一个水平不错的冰童,一年开销要6-8万美金以上。而美国中产家庭的收入,根据Pew研究中心2018年的数据,一个三口之家总收入是4-12万美金左右。所以,家里有个练花滑的娃,尤其最终目标是“专业运动员”的话,一个普通中产家庭可能还供不起,上中产家庭都可能需要勒紧裤腰带。

2021年美国还有一个叫做LendingTree的机构,针对1000位美国家长做过调查,发现的结果更是令人震惊:疫情下,有79%的家长曾为了缴兴趣班学费而借债;疫情时期的暑假,他们的烧钱更加疯狂,有10%的家长表示“愿意为孩子的暑假烧钱5000美元以上”,还有73%家长说“宁愿为了孩子的暑假而借债”,因为“疫情下孩子更需要体育和音乐来治愈他们”。

在这个调查里,之所以借钱也要“鸡”体育和音乐,是因为有87%的家长相信,自己给孩子兴趣班投入的钱,会在孩子长大后被“赚回来”

事实是否真的如此?似乎没有权威数据,不过有人曾经算过,在大学参加足球队的专业运动员,只有1.6%走上更高水平的专业道路,更多的孩子,所学的兴趣连大学都坚持不到,大多都被放弃在了半路上。

从《了不起的妈妈》片子里来看,茉莉家目前似乎还不需要太过担心钱。

爸爸是一家律所的合伙人,静涵在茉莉上小学前全职陪练,上小学之后怕“自己全身心投入陪练会疯掉”,去了一所学校做兼职中文老师,大概率是支撑得起的。

而且在茉莉妈妈看来,最纠结的不是费用,而是孩子的“时间机会成本”——孩子的可能性那么多,花滑、编程、体操、拍广告等等,做了这个就做不了其他的,这个时间的权重到底怎么分配,才能让孩子最大限度多探索自我?

看完上面的细节,你可能会觉得,茉莉妈妈太“虎妈”了,烧钱,烧时间,连自己的职业规划都是先迁就孩子的训练,如此“燃烧”自己,值得吗

从片子里看,茉莉妈妈的答案是肯定的“值得”。

一个原因,是她认为茉莉有花滑天赋,不希望浪费,“有最好的冰场,最好的教练,最好的身体条件,当然还是希望你拼尽全力试一试”;

还有个原因,她在体育“鸡娃”和和谐的亲子关系之间,正在努力达成一种平衡。她会在茉莉比赛失意的时候,第一时间安慰“没关系,下次再加油”,会在茉莉受挫爆哭的时候,先鼓励孩子“再努力最后一把”,下场后送上拥抱。甚至在奥运冠军教练太鸡血的时候,不惜和教练“对着干”,永远和孩子站在统一立场。

茉莉妈妈也说:“我不认为自己是虎妈,真正的虎妈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我希望孩子拥有更多可能性,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新加坡孩子升学的“辅助技能”之一,

“卷王”妈妈说“只有这条路能帮到女儿”

如果说,在《了不起的妈妈》第一集中,静涵是先发现了孩子的花滑天赋,正好家里的财力足够支持,因此加大投入支持孩子走向专业路径,“鸡”体育的目标和短期升学并不挂钩。

那么第四集中,新加坡妈妈秀玮,相比而言更加“卷”,“鸡”音乐的目标可能更加和升学强相关——基于自己的专业优势、经验,先给孩子选择了一条有助于升学,甚至有机会得到奖学金的音乐道路,再倾尽全家能力去努力支持。

和中国非常不一样,新加坡的教育分流,是从小学3年级开始的,到高中为止总共有4次,目的是一次次把适合做学术的孩子筛出来,把最优质的精英教育资源给到最合适的学生。

紧张程度和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中国的中考高考。可能还更甚,孩子们从小学3年级开始,就要面临未来命运的分叉口,相当残酷。

片中秀玮的女儿Sasa,现在8岁,马上要面临第一次教育分流——GEP天才教育计划,相当于一次选拔天才儿童进少年班的考试,小学三年级学生可以自愿报名,考试内容是英语和数学,最终全国的通过率大约在1%。选出来的这些天才儿童,有特别的名校升学通道,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秀玮希望尽最大努力,给女儿铺一条音乐和学术兼顾的道路:一边找私教补习GEP考试,一边让女儿学习钢琴、二胡,并希望女儿借助竞争没有那么激烈的二胡,在10岁时通过新加坡青年华乐团的考核,并拿到能cover学习费用的奖学金,而这些兴趣上的成绩,将会对未来的升学起到加成作用。

所有的兴趣里,为什么是音乐?其实和秀玮自己的经历和梦想有关。

她4岁就开始学习钢琴,初三时考入福州艺术师范学校,非常热爱音乐,觉得音乐就是自己的人生追求。后来曾短暂实现自己的梦想,得到了华乐团的工作,这是她最喜欢的工作。她希望女儿能从小感受到音乐的美,能捕捉到美好的声音,和音乐相伴终生,一直保持积极状态。

而在音乐大领域中,钢琴是音乐素养的基础,自己又能亲自教孩子;而二胡要作为升学敲门砖的主攻方向。

“我从小相伴音乐长大,只知道这条路,艺术教育是唯一能帮到女儿的路,没有退路,要一直走下去。”

所以在片中,练习占据了秀玮和女儿晚间时光的绝大部分。每晚练完钢琴,还要花1.5小时候练二胡。期间夹杂着孩子弹错的音,以及母女间的拉锯战——

“你在弹什么?10遍以后为什么还在错?”

“如果你不希望我生气,你自己弹好。不要讲话,go。”

当女儿Sasa弹到崩溃,大哭着想去找外婆,秀玮选择了摔门而出,并把女儿锁在屋子里,不让她出去。

这样的争吵已经是家常便饭,秀玮和很多一心鸡娃的家长一样:“她怎么可能知道我现在的苦心?我小时候也是,只知道生病、下大雨都要去学琴,为什么要学,不知道,直到等长大以后才知道,父母这样做是对的。”

对于“音乐升学”,纪录片工作人员问女儿Sasa,“你觉得你能考进吗?”,她说:“妈妈就是逼我考进,我不懂,那不是我的梦想”。

为了全力支持为女儿规划的音乐道路,秀玮的生活非常忙碌辛苦。

平日,由自己的父母带孩子上下学、去兴趣班。新加坡的小学只上半天课,下午和晚上全都是课外活动时间,除了钢琴和二胡,Sasa还有武术课、民族舞蹈课,以及国内的作文网课,学术、兴趣全面开花。Sasa还曾经在练武术的时候,摔掉了半颗牙。

周末,母女在一起的时间更少。

为了赚更多钱,支持女儿的课外学习,秀玮在家开了一个钢琴补习班,从早到晚时间全都是排满的,连吃饭都要见缝插针。

她教70个学生,初级收费1小时200元,中高级300-400元,如此满的日程也带来了高出全职工作4倍的收入,占了全家收入的大部分,也在新加坡家庭中属于中等偏上水平(2021年,新加坡家庭收入中位数是9520新元,而秀玮每个月的教育支出是2000新元)。

每逢超级忙碌的周末,女儿Sasa就被全天交给外公外婆和朋友,参加兴趣活动,或者出去玩。

妈妈的辛苦,Sasa全都看在眼里,也吐露了孩子最真实的爱:“妈妈很累很辛苦,早上和晚上都没有和妈妈相处的时间,礼拜天她又要上课。我见到妈妈会直接冲上去抱她,我不懂,就是爱她。”

如此孤注一掷的音乐鸡娃道路,Sasa的二胡奖学金面试怎么样?

片尾给出了答案:没有通过。接下来为了集中精力练习二胡,母女决定不参加GEP考试,继续留在当前的小学读书。看起来,这条音乐道路,秀玮还是会坚定决心带女儿走下去。

每一集的片尾,会有妈妈和孩子互诉衷肠的时间,看了以后很是耐人寻味。

秀玮很难过地哭着说:“妈妈觉得很对不起你,因为练琴的事情,太严格,压力太大,会打你,陪伴的时间也太少。每次因为练不好,你被老师骂的时候,我就特别愧疚,我明明都会,为什么没有时间陪你练琴。妈妈超级爱你,很为你骄傲。”

而Sasa则是小心翼翼:“我想对妈妈说,你能同意我的选择吗?有时候我不想上这个课,因为感觉很累,妈妈就会说再试试吧。”

为什么有的妈妈这么“虎”?

很多看完这两集纪录片的网友,会很不理解,批评妈妈们为什么这么鸡血,甚至到了“逼迫孩子、不近人情的程度”。

我刚开始也会觉得有点不适,但读了耶鲁教授的书《爱,金钱和孩子》之后,对每个妈妈的教养方式选择,有了更深刻的共情——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开心快乐成长,都很关心孩子,但他们最终做出的教育选择,其实和所处社会的经济环境,以及人与人经济不平等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在一个孩子不需要太努力,当个蓝领也能获得较高地位,辍学的收入只比医生、律师低一点点的社会,父母可以承担得起宽松养育的后果,不用鸡血也能让孩子有不错的生活。所以父母会坦然、放任孩子,不愿意学习就可以不学,兴趣班也可以随时放弃,最大程度尊重孩子的自由选择。

但是,在新加坡、中国这样的社会,教育和努力能获得更大回报,而教育程度低的人生活会很艰难,即使偶尔需要打孩子、逼迫孩子,父母也有很强的动机去鸡娃。

根据这个思路,也许你会理解静涵和秀玮的不同——

静涵的家庭经济优越,实力基础更加牢固,即便茉莉没能坚持走到专业运动员的道路,退路是依然有的。所以你会看到,静涵会更加松弛,情绪暴走的时间更少,会给女儿更多的理解,“我对孩子在什么时间要做到什么,我完全没有限制,就希望你尽力去做。要做一个很努力的人,不努力,连输的资格都没有”。

而秀玮,在新加坡这个高度竞争的国家,凭借自己一己之力扎下了根,努力买下了政府的房子,拼命工作挣来了全家赖以生存的收入。加上新加坡存在了40年的教育分流,如果去选择快乐教育,不给女儿拼出个稳妥一点的敲门砖,孩子的未来发展很可能会更加受限。

所以,她的鸡娃动机更强,鸡娃失败的风险更高,退路更少,她会选择一边专制督促,一边找各种机会给孩子讲道理,将“努力”的价值观内化给孩子。

这就是她们的不同。而我在看片以后也想说,身处不同经济环境,背负着不同的家庭背景,片子里的每个妈妈都付出了最大的努力,用自己理解的“最好”的途径,争取把手里的“牌”打出最好的结果,是真的了不起。

更了不起的是这些孩子。那么小的年龄,背负着妈妈的期望,甚至不情愿中继承着妈妈的梦想,每天在奔波中学习、训练,付出了极大努力。

对妈妈的爱,却永远不掺杂任何功利:“因为她就是我的妈妈,我爱她”。

花大力气给孩子“鸡”体育,到底要付出什么?花多少钱?什么运动你那个最容易坚持?

我们曾经做过一份100位家长的《体育“鸡娃”样本调查》,可以供大家参考。

点击进入“真棒之选”后台

发送关键词“运动”即可获得

懂教育的家长都“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女儿得了抑郁症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