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当兵后的出路毕业后当兵有什么出路?

来源:作者:商自波 李振游 孙章敏责任编辑:乔梦

优秀大学生士兵退伍就业有什么优势?请看来自山东省淄博军分区的报道——

淬火后发展之路更加宽广

■商自波 李振游 孙章敏

“退伍后能做什么?”“就业时能干什么?”……面对是否参军的人生选择时,大学生头脑显得格外冷静,他们有自己的“算盘”,到部队锻炼提高无需质疑,但脱下军装后的出路问题怎么办?一连串的问号道出了他们的顾虑,也道出了大学生当兵这条路亟须破解的一些问题。

在山东省淄博市,征兵人用政策和行动拉直了大学生心中的问号。他们在全国首创本科大学毕业生带着事业编制入伍的做法,经验在全国推广; 2014年至今,每年拿出300个以上的事业单位指标,定向招录从淄博市入伍的本科以上学历的退伍士兵,安置做法进入常态化、法制化轨道。

高青县旅游局办公室主任崔玉磊给笔者讲述了一段他的故事。2011年,崔玉磊服满兵役后,脱下军装回到了地方。看着别的大学生都在部队当干部转士官,崔玉磊的父亲曾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心想白当两年兵,到头来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在亲朋好友面前,都觉得没有面子。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当崔玉磊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市里统一考试后,竟然收到了高青县旅游局上班的通知,身份还是正式在编人员。这让崔玉磊一家喜出望外,没想到大学生士兵在部队干有奔头,回地方参加工作一样有干头。

“从当兵冷、征兵难到高学历士兵踊跃参军的华丽转变,大学生士兵的最终归宿成了最大的引擎。”淄博军分区政委曹晓明一语中的,政策有保障、素质做铺垫,大学生士兵成为军地建设的宝贵财富。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笔者了解到,博山区白塔镇武装干事阚兴浩2015年参加区专武干部集训考核取得第二名,年底被区里表彰为“优秀专武干部”;石马镇武装干事马勇被评为2016年征兵工作“形象大使”;2015年6月,大学生士兵贾兴参加淄博军分区组织的专武干部大比武,获得个人总分第三名。几年来,淄博各企事业单位形成了这样的共识:退伍大学生士兵令行禁止、踏实肯干,平时工作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

畅通进入军营的入口,必须拓宽退伍安置的出口。2008年12月,淄博市张店区结合事业单位招考,在征集30名本科大学毕业生进藏服役时,将30名进藏服役的大学生士兵退伍后,全部安置进张店区事业单位。

未进军营先落实事业单位,超前的思路,优惠的力度,大大激发了适龄青年的应征热情。短短几天,包括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在内的173名大学生踊跃报名,通过体检政审、文化考试等激烈角逐,30名莘莘学子如愿以偿。一次征集30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藏服役,淄博市创造了全国征兵史上多个第一。

思路一变天地宽。近年来,淄博军分区与市人社局敲定了按照“双考”成绩定向招录、择优选岗的意见,开通了大学生士兵部队建功、地方立业的绿色通道。每年拿出300个事业单位指标,为退伍大学生士兵敞开了安置之门,满足了大学生士兵对未来就业、发展空间的期盼,实现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没有提干或不转士官,就退伍回家安置。”淄博市的做法等于为大学生士兵安上了就业的“双保险”,让退伍大学生士兵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荣誉感。

数据显示,淄博市7年共征集1500余名大学本科毕业生入伍,截至2015年底,300余人在部队提干或转士官,500余人退伍后安置进市县所属事业单位,构建了部队、地方、个人三方共赢的良好格局。

值得,现在大学生参军非常普遍,能够参军的基本上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国家征兵的重点已经开始转向大学毕业生,进入军队的本科毕业生如果通过体检和政治考试,就会被优先考虑,对本科生加入武装部队也有政策支持。详细内容小编已经整理好了,请接着往下看吧。

现在大学生参军非常普遍,能够参军的基本上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目前,研究生参军的年龄已经写进了兵役法,将年龄放宽到26岁,这对学生和家长来说都是一个"双赢",首先,本科生在招聘中被优先考虑,国家征兵的重点已经开始转向大学毕业生,进入军队的本科毕业生如果通过体检和政治考试,就会被优先考虑,对本科生加入武装部队也有政策支持。

本科毕业生当兵优势和劣势对比分析

有机会直招军官入伍。这是最近这两年才出现的一种新的入伍方式,如果自己是“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符合部队的岗位发展需求,直招军官入伍的概率比较高。

直招军官入伍的年龄条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年龄分别不超过24周岁、29周岁、34周岁(截至毕业当年6月30日),其中,工作急需的博士研究生,以及少数民族和曾经服过现役的毕业生,年龄可以放宽1岁。进入部队就是军官的身份。

本科毕业去当兵年龄偏大一些,体能方面肯定会吃些苦头。通常情况下本科毕业去当兵,年龄基本在22岁左右,相比18岁就入伍的在校大学生来说,年龄肯定要大好几岁。参军入伍之后,体能方面需要多下功夫才行,因为体能是一切的基础。

  去年,浙江省温州市一名高校领导动员学生报名参军时遭遇了不小的尴尬:他召集10多名家长座谈,详细列举大学生参军可补偿学费、退伍后落户创业的种种优惠政策。没想到,家长们并没为这些优惠政策心动,甚至还有个别家长说家里“不差钱”。
  这种尴尬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浙江大学生参军入伍的现状。
  浙江经济富庶,教育发达,各类高校遍布全省。近3年,征集到的大学生分别占兵员比例的37.8%、40.3%、53.4%。连续几年,大学生比例都位列全国省市前列。
  然而仔细研究一下兵员数据,就会发现,征集到的大学生数量较多,“含金量”却并不高。以去年为例,全省征集的16000多名大学生中,一、二本大学生只有687人,有的名牌大学无一人入伍。
  重点高校为何一兵难征?带着这个问题,今年初,浙江军地成立联合调研组,决心找出影响大学生积极应征的阻梗,拿出有效措施办法实现“弯道超车”。
  “征集重点高校学生入伍,关键靠政策吸引,现行的优惠政策中,靠经济刺激的多、软件指标多,刚性措施不够,落实起来弹性较大,难以从根本上吸引优秀大学生入伍。”在浙江大学,一名校领导的话让调研组有拨云见日之感。
  “高校征兵难,领导靠前主抓就不难。”台州市椒江区人武部部长吴宏林向调研组直言。一直以来,各级征兵工作领导小组主要由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军事机关组成,教育行政部门均是成员单位,高校尚未纳入,一些征兵工作的事宜协调起来比较难。
  调研组先后用了3周时间,走访了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15所高校,与50多名人武部干部进行座谈,影响大学生征集的主要矛盾问题明白无误地显现出来:现有法规制度,对党政领导和高校传导压力不足;现有的优惠政策,对大学生和家长吸引力不够。
  对此,他们从规范组织领导、明确征集指标、完善保障激励等方面入手,探寻破解之策。历经3个多月的起草制订,一份既给党政领导和高校传导压力,也给大学生和家长制造磁力的《浙江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实施办法》成型,并摆上了今年省委议军会的会议桌。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高校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纳入所在县(市、区)征兵工作领导小组,并规定高校党委书记为本校征兵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尽管《办法》还没有以红头文件正式下发,但文件传递出来的信息,在浙江省高校已荡起涟漪。在杭州市已有多名高校领导主动到武装部查找相关国防法规,提前做好功课。
  “每年公务员至少安排100个指标,事业单位至少安排100个工作岗位,用于面向从本省入伍后退伍的本省籍大学生士兵招录(聘);国有企业招聘职工由各设区市统筹,至少安排5%的工作岗位招聘退伍大学生士兵。”
  《办法》中的优惠政策,如磁铁两端的强大磁力,吸引优秀学生走向军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名校毕业,正准备当“创客”的学子们,得知参军入伍可享受银行提供小额贷款、跨行转账免费手贷费等优惠政策时,正调整人生规划,先参军再创业。
  大学生入伍时可优先选择军种,退伍复学后允许转专业,贫困生可优先享受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大学生入伍颁发一次性奖金,标准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重点本科和毕业生在对应标准上各增发10%……
  压力与磁力并存,浙江军地领导对今年征集更多优秀大学生充满信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当兵后的出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