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怎样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力?说话是以句子为单位的,光积累词汇恐怕不行。一句话有多种表达,如何训练句子呢?

1、骄傲是可怕的,它会慢慢毁掉英才和天才。

2、这样的鼓励,还会促使孩子的问题源源不断。

3、孩子如果不能学会忍耐,将来也不会有大的作为。

4、出于对孩子的疼爱,很多人认为这种养育方式过于严格了。

5、在孩子的视觉发展起来后,我们就要培养他的观察能力了。

6、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变得容易管教,故意让孩子害怕自己。

7、父母有责任和义务让孩子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8、为了更有效地实施这一方法,父母有必要将孩子的情感与行为明确区分开。

9、如果强行对孩子的这些行为加以纠正,孩子在各方面的创造力就会不断消失。

10、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榜样,父母的言谈举止、行为作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11、而孩子正是由于头脑里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所以创造力才会那么大胆丰富。

12、应经常陪妻子到户外去散步,到田野去享受大自然的美丽,以保持开阔的心胸。

13、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赞誉他的书是儿童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

14、酒后受孕,胎儿往往发育缓慢,智力也较为低下,特别是妇女饮酒,后果尤为严重。

15、婴儿的小手,是他们用来打开大脑感知功能、认识世界的重要器官。尽量让小手学会

16、两三岁的孩子就萌发了究理精神:他们开始向大人提问,且问题越来越多,千奇百怪。

17、这种教育最好在游戏中进行。为了加深记忆,要让孩子适度地、反复地练习一段时间。

18、自尊心对孩子非常重要,在教育中要格外重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19、要想把孩子教育好,父母必须对事物的好坏评价坚持始终如一的定见,无定见是教育的最忌。

20、自由教育造就了伟大的雅典时代希腊文明,相反,清规戒律也造成拜占庭时代希腊文明的贫乏。

21、虽然孩子年龄小,力量弱,但不要因此而怀疑他的能力,他们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22、奢华易使人沉溺于享乐之中,很难做到神清气爽,所以在衣、食、住上都要尽量做到朴素、节俭。

23、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天赋,父母要及时夸奖,给予鼓励,使孩子的天赋被强化并得以继续发展下去。

24、在父母的压力下,孩子逐渐失去做事做人的信心,认为自己无能,永远只会犯错,直到自尊心完全消失。

25、孩子的游戏不能太过离奇,不切合实际的游戏会使孩子感到无聊,一旦没了兴致,游戏也就失去本意了。

26、父母和孩子玩的时候,要用孩子的节奏,放下大人的身份,仔细去观察孩子,尽量去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27、鼓励孩子多动手、多思考、多提问题,耐心地应对孩子们提出的各色问题,是保护孩子创造力的最好方法。

28、因此,要从小让孩子知道哭闹不是获取东西的好方法,不管当时情况是什么样的,都不能用哭闹来解决问题。

29、在教育时对孩子进行灌输,就像给花木浇水,只把水洒在叶片上,而不浇在根部,花木怎么能吸收到水分呢?

30、如果孩子为了引起我们的注意,或因为某件事不顺他的意而与我们作对,必须采取一定的方式制止或惩罚他。

31、尊重是相互的,父母首先应该尊重孩子,才能够要求孩子尊重自己。必须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

32、我们的教育要使孩子能既轻松愉快又学到丰富的知识,我的秘诀就是:唤起孩子的兴趣和让孩子学会提问题。

33、刚出生的婴儿并不能分辨人的面孔,只有等他长到五个月的时候,才能辨别出母亲和别人的面孔,出现认生的现象。

34、孕期不要饲养宠物。因为有一种对胎儿危害特别严重的弓形寄生虫,就常常出现在猫狗的粪便及其他动物的生肉中。

35、许多父母心中被许多条条框框所限制,他们也用这些条条框框去封杀孩子的创造力,所以很难理解孩子的大胆想象。

36、父母俨然成了一个专制的君主,孩子就是一个忠顺的奴仆,哪里还有平等而言?这样的教育注定只能培养出一个懦夫。

37、奉劝那些好饮酒的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夫妻双方至少应在受孕前三个月开始戒酒。孕期一定要放弃饮酒的习惯。

38、仿佛是一种天性,小孩子都是利己的。他们对他人的要求远多于对自己的要求,也很少为他人着想,他们简直是个小暴君。

39、在回答孩子的提问时,父母要充分考虑孩子现有的知识和思维能力,考虑孩子的接受程度,给孩子一个能完全接受的答案。

40、坚韧不拔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美德之一。那些缺乏忍耐、不能自我克制的人是没有修养的,这些行为常常会令人瞧不起的。

41、如果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就成为了一种玩,一种有趣的游戏,再怎么用功也感觉不到累,而是越玩学习劲头越强。

42、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讲过一个寓言,说的是毫无二致的两匹小马,一匹让一位农夫饲养,另一匹让一位有头脑的人饲养。

43、我们要毫不吝惜体力和金钱,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行万里路远胜于读万卷书,让现实世界教给我们的孩子

44、夸讲和鼓励常常被用在教育上,用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在各方面的学习兴趣。同样,批评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

45、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想要求父母对孩子所需的食物加以限制,只是想提醒那些疼爱孩子的父母:凡事都有个度,包括吃东西。

46、对孩子的教育,要既不娇惯,又不打骂斥责,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引导,才能培养出孩子的善行以及在未来社会做事的能力。

47、当孩子做出正确的行为时,要给予表扬,但不可太过。随便的表扬会失去表扬的作用,过分的表扬会让孩子变得自满而难以纠正。

48、但是,这种性格却可以通过教育来矫正。父母们要从小教孩子学会为他人着想,学会怜悯他人,这样才不会成为—个利己主义者。

49、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至为重要的时段——从出生到3岁之前。孩子在这段时间的学习方式与他以后的学习方式完全不一样。

50、我认为,饮食不理智会对孩子造成许多负面影响,但很多父母却没有注意到,实际上,这是一个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很严重的问题。

51、事实告诉我们,拥有良好的记忆力将会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而且孩子进行思考的深浅程度往往与他掌握的词汇量有着直接关系。

52、育儿日记还可以随时约束父母的行为:努力按照预期计划实施对孩子的教育。当然日记里记录下孩子的成长,字里行间里也会充满了喜悦。

53、虽然多数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但却不懂得如何疼爱孩子。一个健康的人需要的是自由而不是束缚,尽管有时候这种束缚看起来很舒适。

54、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孩子,应从妻子未怀孕之前就着手准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拥有健康的体质是最重要的,为此,夫妻必须和睦相处。

55、父母应该培养孩子敢于尝试的勇气。既然孩子和成人一样会犯错,那他也同样有能力去纠正和改正错误,敢于尝试和改正错误都是很可贵的。

56、为了避免孩子成为上述所谓的学者,我们应该在教导孩子学习书本知识之外,注意培养他的辨别能力、求知欲望以及对美术、文学等的欣赏能力。

57、对孩子真爱就要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孩子曰后有太多的路需要自己去走,现在对孩子的娇宠与过分的呵护只会让他们在将来的生活中吃尽苦头。

58、很多人认为孩子只有处于某一个年龄段时,才能做某一件事情,我不认同这个观点。相比而言,我更看重孩子幼小的心灵中逐渐建立起的自信心。

59、我们身边有许多人,总是在磨蹭很久之后才开始工作,这种磨蹭的习惯实际上是自幼养成的。他们在磨蹭之中白白地虚度和浪费了许多宝贵时间!

60、所以,我们的教育,要想办法让孩子始终处于快乐和开朗的情绪中。这种乐观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成才和未来在社会上所取得的成就。

61、有些父母出于某些原因,强迫孩子接受自己错误的观点和思想,虽然有时候这种做法迫不得已,但正是这些迫不得已才最容易损害孩子的判断力。

62、俗语说:从小时候就可以看到你成人以后的样子。孩子模式时期结束时,成人后的基本素质就已经基本形成了,所以,3岁以前决定着孩子的一生。

63、孩子小时候总是会犯许多错误,父母有必要通过批评的方法使他改正错误,不断进步,但是,对孩子的批评一定要正确,一定要让他感到心服口服。

64、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引导他在多方面获得乐趣,让生活内容丰富多彩,不至于单调乏味。文学和音乐的修养是必需的。

65、我注意平衡孩子发展的多个方面,注意让他们在身体和精神上齐头并进,所以每当我看到孩子过于热衷于某一方面时,就会立即纠正这种倾向的苗头。

66、父母要仔细观察孩子的所作所为,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这样,当就某件事情对孩子进行批评时,孩子才更容易接受。

67、智力游戏的开发,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水平进行选择和编制。游戏的内容要难易适中,太难,孩子接受不了;太容易,起不到开发智力的作用。

68、柏拉图认为,任何坏人都不是出于本人意愿成为坏人的。每个孩子的意愿都是向好的方面发展,那些变坏的孩子是由于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正确引导。

69、父母要积极参与孩子的角色游戏,帮助孩子体验和认知他人的生活。鼓励孩子多观察日常生活,了解各种人物的活动,特别要注意观察父母本身的生活。

70、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游戏开始前,都要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将游戏规则向孩子讲清楚,必要时还可以进行示范或演示,以帮助他更好地把握和玩好游戏。

71、父母应该给孩子记成长日记,记载孩子的点滴进步和身体发育情况等。这是父母留给后代的宝贵财富,使他们在教育后代时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

72、有个恶贯满盈的人曾经在法庭上说:我自打降生起就不知道书本是什么东两,也不知道劳动是什么滋味。所以,人身上的毛病多源于无知、懒惰和不劳动。

73、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以身作则地尊重孩子,不靠大人的蛮力强行让孩子依从自己,更不要无故地对他施加暴力,他尊重我们也就是极自然的事了。

74、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一种天性,他们会不厌其烦地要求父母不断讲述同一个故事,并且经常在父母讲故事的过程中查漏补缺,或者接着原来的故事继续讲下去。

75、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所以,对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应从小开始。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克制自我,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76、帮孩子获得读书的乐趣。在孩子掌握一定词汇量后,父母要引导他养成读书的习惯。幼年时书籍的选择往往能左右一个人的一生,必须选择对孩子有益的好书籍。

77、许多人不明白教育孩子最关键的是什么。我认为,虽然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涉及很多方面,但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蒙蔽了孩子的理性,损害了孩子的判断力。

78、父母的言行一致、赏罚分明,会对孩子的教育产生积极的效果。不对孩了采取欺骗吓唬的手段,那么孩子就学不会说谎;事先与孩子定好的制度,父母要认真对待。

79、一些所谓的学者,所学知识仅限于自己的一点专业,但却自认为高人一等,一味地卖弄自己的学识,而对自己专业之外的东西却一无所知,因此常常成为人们的笑柄。

80、一旦孩子有所表示,比如微笑、踢脚或摇手,父母应该马上给予鼓励,及时回应。孩子一旦开口叫爸爸、妈妈,父母就应全力鼓励孩子说话,为孩子创造说话的环境。

81、为此,必须在孩子幼年时就打下良好基础,从孩子两三岁起就培养各方面的兴趣,他便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孩子在10岁左右所获得的能力就不次于大学毕业生了。

82、当孩子犯错误时,责备他的语气要缓和,我们要给予他帮助,这样他会越来越聪明,当他们战胜了困难而得到父母的表扬时,他们会很高兴,同时自信心也会大大增加。

83、掌握了丰富词汇量的孩子,对其以后的有益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孩子熟悉并能准确地认识文字,他就不需要我们的帮助而能自己阅读书籍,并亲身体验其中的乐趣。

84、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吃得越多越好,越有益于健康。然而,事与愿违,给孩子吃过多的食物,却对孩子大脑的发展造成了影响,从小形成了吃能解决一切问题的错误概念。

85、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体验做父母的滋味。尽管孩子体会到的滋味比较肤浅,但他还是能体会到父母的辛劳,从而加深对父母的理解,总体来说这种体验是有益的。

86、很多父母不太在意孩子的谎言,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些谎言的危险性,甚至还认为他们很可爱。当撒谎成为一种习惯,就会成为成年后罪恶的源泉,那时想改变都来不及了。

87、爱是这个世界上一切存在的源头,爱是亲人间无私的付出给予,爱是友人间互相的传递,所以教育要努力培养孩子的情操和情感,使他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虔诚的爱憎好恶。

88、吃东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餐桌永远应该是愉快的,虽然用餐的气氛过于活跃会带来一些麻烦,但即使让餐桌一塌糊涂也强于将用餐变成死气沉沉的坟墓或教训孩子的课堂。

89、对孩子的惩罚必须让他觉得心服口服,否则就起不到惩罚的教育作用了。惩罚之前,要先给他警告,并且在他犯错之后说到做到,但要对他讲明原因,告诉他惩罚他的原因。

90、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孩子提出问题时,不管多忙多烦,都要对孩子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同时,向孩子传播的知识和方法,一定要真实、合理,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潜力。

91、一个人如果拘泥于书本知识,他就会变得目光短浅、头脑狭隘,这样的学者不可能会有创见。而且,如果不走进生活,仅仅停留在书本,对书本知识也不会很好地领会和掌握。

92、老卡尔·威特是德国哈雷洛赫村的一名牧师,他坚信通过父母科学的早期教育,普通孩子也能成为天才。他的教育理念,在他的儿子小卡尔·威特身上获得巨大的成功。

93、幼年时期是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这时养成的习惯将会影响孩子一生。所以,如果小时候不对他们严格要求的话,坏习惯就会伴随他终身,等稍大后再纠正,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94、要从小教育孩子养成讲卫生的习惯,餐前便后洗手;每日清晨睡前洗脸、刷牙;用手绢擦鼻涕,不随地吐痰等好习惯。只要我们精心培育,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健康活泼的好宝宝。

95、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要多种能力共同培养,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观察力在孩子的智力和心理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父母可利用游戏对其进行有效训练,使其观察力得到迅速发展。

96、大脑得不到新鲜血液供给营养,这时对孩子做任何早期教育,都是白费。很多父母用他们如此之爱心对待孩子,在我看来是一种愚蠢透顶的做法,他们的爱心实际上是在残害孩子。

97、对孩子进行任何训练时,绝对不要强迫,训练都要建立在机体成熟的基础上。虽说训练能够挖掘潜能,但拔苗助长,只会伤害孩子,所付出的代价必将是阻断挖掘孩子潜能的通道。

98、研究发现,人从一出生就具有一种特殊的本领,这种本领神秘地隐藏在我们的体内,我们将其称为潜在能力。比如一棵橡树,如果条件理想,它可以长到30米,甚至更高。人也一样。

99、愉快的心情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阴郁的气氛会导致孩子消化不良,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所以,一定要把孩子周围的环境布置好,保证孩子的房间从最初起就是令人心情愉快的。

100、教给孩子丰富的语言知识,对他们明辨事理很有帮助。当孩子具备了丰富的词汇、理解能力很强时,对他的教育就会一点就透。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的孩子就会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101、孩子从生下来就开始学习,逐渐表现出他在各方面的能力,父母有责任对孩子的这些能力扬长避短,优先发展有天赋的能力。比如,如果发现孩子有音乐天赋,父母就应该为孩子提供

10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令人尴尬的场面。此时,如果孩子在场,父母就需注意,自己的态度一定不要专制,这样就不会使孩子的理性被蒙蔽,判断力被损害了。

103、教育的理想就是要使儿童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只有让孩子的这种潜能淋漓尽致地发挥,他们才能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所以,我们要尽早开发和挖掘出孩子的这种潜能——天才。

104、一些父母总是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处处帮孩子做主,既不信任孩子,也不鼓励孩子树立自信心。他们不许孩子干这个,不许孩子干那个,有时还像担心孩子做坏事一样对他时时监视。

105、一味地纵容不是对孩子的尊重。父母应首先以身作则,自己先具备良好的品德,然后才能把良好的品德传授给孩子。父母首先要明辨是非对错,知道当孩子有过失时采取什么方式去对待。

106、面对孩子如此丰富的想象力,父母要及时对其进行鼓励,即使孩子说的不对,接的不合理,也千万不要打击他的积极性。巧妙的夸奖和诱导,会使孩子的想象力越来越发达,越来越精妙。

107、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好奇心,父母要小心呵护,不要感到厌烦,而且要善于引导它步入正轨。父母的夸奖,能将孩子带进知识的海洋,孩子会在读书、做手工、搞实验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108、如果父母不考虑这些而随便给孩子一个答案,孩子可能会因为答案过于深奥而不能理解,心中的谜团仍没有解开,他还会一直追问下去,许多父母就是这样被孩子没完没了的问题给问烦了的。

109、教孩子在音乐中寻找快乐。有人说,善于唱歌的人寿命长于不善于唱歌的人,这是由于善于唱歌者心情总是快活的。我们不是一定要使孩子成为音乐家,但不会唱歌的孩子则注定不会很幸福。

110、许多父母为了培养天才儿童而剥夺了孩子的童年,他们不许孩子这样,不许孩子那样,孩子只能按照自己设定的模式行事。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快乐的,天才的诞生与孩子快乐的童年并不矛盾。

111、这种潜在本领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才。所以,天才是每个人体内都具有的、隐藏着的,而不是有些人认为的那种只有少数人才具有的禀赋。因此,对儿童的教育一定要和他的智力发育同步进行。

112、对孩子的教育,除了开启他们的大脑智能外,还要把培养他优良的性格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为了让他们拥有更加稳定完善的个性品质,父母要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上对他进行长期的性格培养。

113、我们应该清楚,对一件事情的失败只能说明孩子的经验不足和缺乏技巧,埋头苦干不能证明一·个人的能力,也不能看出他做事的意愿。父母有责任耐心地给予孩子指导,伴随孩子一起成长。

114、同那些带有个人功利色彩教育者的目标不一样的是,我的教育目标并不是造就一个非凡的学者,或是培养一个一鸣惊人的神童。幸福的孩子应该是健全的、活泼的、快乐的、充满了信心和勇气的。

115、孩子含糊地叫出第一声爸爸、妈妈,都会让父母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喜悦,这无疑是孩子们成长的一个鲜明标志。然而,许多父母在这种激动之后并未对如何让孩子们的发音更纯正做过谨慎的思考。

116、老卡尔.威特开创了影响了东西方几个世纪的教育方法——全能教育法,造就了无数的天才。他相信俗物与天才仅一水之隔,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早期教育得法,也一样能够成为天才。

117、当孩子出现坏行为的时候,许多父母会对孩子进行惩罚,这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惩罚只能起到表面的、短期的作用,孩子迫于父母的权威而不敢再做坏事,但并未从内心深处将这些不良行为铲除。

118、辨别真伪善恶的能力,是大人必须教给孩子的一件利器。因为如果没有这种能力,知识将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不能培养孩子辨别能力的学校,只会成为庸人汇集的场所,更别说培养出完美的学生了。

119、服从是孩子要学会的重要品德之一。对于正确的事,只要是对孩子成长有益的,父母都应该坚持。如果孩子面对正确的事物而不接受,或者由于无法克服自身的惰性不听从,父母就有必要让他学会服从。

120、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教会他如何去发现、辨别、对比、选择、拒绝,使他的大脑时刻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这就相当于他的大脑提前被开发,这样,他就会比一般的孩子提前四五年学会用脑思考的方法。

121、注意力是伴随一个人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心理特征。很难想象,一个漫不经心、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能取得多大的成就。为了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游戏的选择一定要有趣一些。

122、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发音不准、用词不当时,千万不要讥笑他,要在孩子无意中对他加以引导,给予鼓励。要知道,孩子说错话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说错话才是怪事。只要孩子开口说话就应该给予鼓励。

123、面对孩子的哭闹,父母不应该迁就他。虽然对小孩子的迁就恶果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但这种迁就已经种下了不良的种子。如果孩子长到十四五岁的时候,我们还对他迁就的话,他就会变得蛮横无礼。

124、我们教育孩子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完美的人,这也是父母和老师的责任。完美的人一定是心胸宽广、富有献身精神,充满仁爱之心。他们具有极强的辨别力,能够看到事物的矛盾和缺陷,并下定决心去解决它。

125、结果,农夫贪得无厌,在小马还没有长大之时就让它拉货物、干农活,使这匹小马成了他劳动的工具。然而那位有头脑的人,却对自己的小马百般呵护、悉心饲养,把小马**成了马中精品——千里马。

126、人们只看到了我对孩子进行的知识灌输,却没有注意到我选择的这些教育材料对孩子德育上的培育。我不希望孩子成为聪明却没有爱心的人,他是不是神童不重要,重要的是全面、完善、有人类的美德与情操。

127、我深信,只有通过锻炼和闯荡的孩子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当孩子的经验还不足以做好每一件事的时候,犯错误是必然的,当孩子做一件事没有成功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用语言和行动向他们证明他们的失败。

128、对一个记忆力好的幼儿来说,可能掌握2000个词语没有多大问题,但对于普通的孩子而言可能会困难些,这就需要我们教会孩子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而不能靠死记硬背来解决。好的记忆方法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129、需要注意的是,在周六统计之后也不要让孩子将这个品德表扔掉,这样做可以使孩子下决心,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消灭黑星,从而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否则,长期保留黑星,会使孩子感到沮丧,对自己丧失信心。

130、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前提下,我们也要对他进行必要的管束,让他知道,他的行为不能没有制约,不能为所欲为。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懂礼貌,说话要客气,即使面对自己的父母。懂事的孩子才会受到人们的称赞。

131、记忆力在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孩子通过记忆感知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留下印象,从而促进心理发展。记忆对于孩子个性、情感、意志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也很重要。

132、他和那些年少成名,成年后便失去后劲的神童不同,他一生都在德国著名的大学授教,大家对他的授课有口皆碑,他一直到1883年逝世前都还站在讲台上。至此,我们不得不说老卡尔·威特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教育。

133、在我的家庭中,受伤后的眼泪绝不会从我这里换来过分的安慰和同情。时间长了,孩子渐渐地就会明白,不管是哪种痛苦,都不应该依靠别人,而应该学会自己忍耐。日复一日,孩子逐渐就会形成一种坚韧不拔的性格。

134、孩子们的想象世界是没有界线的,被成人视为垃圾的木片、纸盒、石子、碎砖,都承载着孩子们的想象力。成人往往视这些简单的物品为无用,总是轻易地摧毁孩子的精神世界,也往往因为父母轻率的举动而毁掉天才。

135、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夸奖,应该是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而不是孩子的情感。父母应该注意的是孩子的具体行为而不是抽象或分析出来的行为。那些说不清的行为,就像孩子的情感,父母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也无法控制。

136、为了使孩子养成服从的习惯,父母应该给孩子讲清道理:让他怎样做,让他这样做的原因;不让他怎样做,不让他这样做的原因。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这样做是在为他着想,以理服人,不要平白无故的强迫孩子服从自己。

137、婴儿最难以忍受的除了生病之外就是饥饿,如果婴儿一饿我们就给他大量的食物,让他吃得太饱,就会使他认为吃东西、填饱肚子是换来身体满足感的唯一途径,久而久之,这种由吃转化来的满足感会形成对食物的依赖。

138、对孩子的奖励与惩罚都不要太过频繁,但一定要让孩子体会到它们的重要作用。奖励要起到效果,起不到效果的奖励是徒然的。另外,对孩子的奖赏不应仅限于物质方面,重要的是让他体会到奋斗与创造带来的真正喜悦。

139、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受到父母的影响,这是教育的规律。生活中存在许多典型案例:母亲爱慕虚荣,女儿也会这样;父亲喜欢喝酒,儿子也会这样;父亲品德败坏,儿子的行为也不好。

140、孩子的天赋表现在方方面面,父母要善于从生活的细节中发现孩子的特长,并为之提供良好环境。只要父母能够发现并及时加以关注,孩子一定能大有作为。孩子的潜能是否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关键在于父母而不在孩子。

141、父母进行自我教育,也是对孩子教育的一部分。在管教孩子之前,先管好自己。想让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父母自己应先懂得内省和自我约束。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不要让自己错误的、不良的习惯潜移默化地传染给孩子。

142、另外,让孩子参与到艺术学习中来。各种艺术形式所表达出的人文内涵,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人生的美,抒发情感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当孩子们全身心地沉浸在欣赏或自娱中,尽情享受艺术的乐趣时,是多么的幸福啊!

143、孩子天天坐在书桌前学习却不能取得好成绩,多是由于不能专心所致。他们常常捧着书本发呆,或者望着天空想人非非,或者心早就跑到了别处。这种状态,怎么会取得好成绩呢?与其这样,还不如到外面去痛快地玩耍一番。

144、孩子第一次用哭闹的方式就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等他下次想要某种东西时,他还会哭闹。等他长大后,他获取东西的方式就不仅限于哭闹了。他的无礼也不再只是针对父母,他同样会为了满足自己的要求而采取无礼的方式。

145、阅读和劳动可以帮助父母改变孩子身上的许多毛病,书本中的知识和道理让孩子明白事理,劳动让孩子认识到一切来之不易,从而懂得珍惜和尊重他人。孩子养成了阅读和劳动的习惯,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进而变得有教养。

146、要让孩子学会怎样去爱别人。具有爱心的孩子从不会轻视别人的存在,在这些孩子眼里一切都是美好的,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热情。这些善良、助人的孩子更能得到社会和大人的喜爱,无论在学校还是在日后的工作中会有

147、俄国科学家谢切诺夫说:一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用进废退的原理告诉我们,早期教育可以大大提高人的记忆力。尤其是婴儿时期,每天重复输入相同的词汇,就可以不断地刺激孩子的大脑皮层,促使孩子的记忆力迅速发展。

148、对孩子好奇心的夸奖,有利于培养其创造力。夸奖可以让孩子的好奇心更强。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引导他去观察花鸟草虫,遥望满天繁星;电闪雷鸣、阴晴雪雨,会引起他的兴趣;日出月落,昼夜交替,会引起他的思考。

149、事情还没有完结,他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学习,13岁出版了《三角术》一书,14岁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发表《但丁的误解》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

150、同情心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的心理共鸣,似乎是人的一种天性。很小的孩子就知道主动关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看到小动物流血就会想到受伤的小动物一定很痛,就连看到花花草草被踩踏时都会担心它们会不会疼痛。

151、在日记里可以记录,今天都教了孩子说哪些话,孩子已经懂得了什么,还不知道什么,等等,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教育。通过这个办法,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防止染上恶习,也更利于教育设想按照计划正常实施。

152、语言潜能的开发有益于孩子明辨事理。一些父母见到自己的孩子在某种场合表现不好时,要么当面训斥,要么拳脚相加,怪孩子不懂礼貌,却不知道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许多孩子由于词汇量的限制,影响了合理教育的实施。

153、培养孩子的善行要下工夫让他以此作为一种乐趣,享受做好事和克制自己之后的喜悦,千万不要强迫他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就像培养他其他方面的习惯一样。只要耐心教育,孩子一定能体会并记住做善行和克制自己之后的乐趣。

154、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从弱小逐渐变得强大的,刚出生的婴儿,由于他们弱小,对周围的一切感到束手无策。尽管他们是那么弱小,但他们仍然有勇气进行各种尝试,学习各种方法,使自己适应周围环境,让自己融人到世界之中。

155、与孩子玩游戏时,必须注意游戏的选择,否则,就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智力游戏的选择必须浅显易懂,孩子可以接受,选择的东西或事物必须见得到。尽量让游戏显得具体、直观、形象。还可以让孩子亲自在实验中去发现一些东西。

156、只有这样的鼓励才能帮孩子树立自信心,培养出孩子的独立能力。所以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父母要尽量鼓励他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遇到困难、独自解决困难,正是积累经验的最好时机,所以要让孩子尽力想办法自己解决面对的问题。

157、只要有心,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可以作为我们教育孩子的素材,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可以成为孩子认识与注意的对象。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老师,它教给人们丰富的知识,可是,多数父母却没有正确认识和充分利用好这位伟大的老师。

158、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感觉器官是我们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生理基础。如果能够频繁地刺激孩子的各个感觉器官,就会促使他大脑的各部分积极活动,并充分发挥出各个功能区的最大效能,他就会成为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

159、从小教育孩子有自己的主见,不盲目依从于别人,做事情要认真,这会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让孩子有自己的主见,那么家长的态度一定不要左右摇摆,家长的意见前后矛盾,刚刚不允许的事,很快就被允许,这样会混淆孩子的视听。

160、父母是人而不是神,所以有的问题不知道也很正常。但是有些父母在回答不出孩子的问题时,常常会为了不在孩子面前丢掉面子而随便给孩子一个错误的或似是而非的答案,甚至用对孩子的大声斥责来掩盖自己的尴尬。我们不应该这样做。

161、虽然贪婪是小孩子的本性,但也不能随便责打他们,要注意教育方法,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如果一个孩子经常忍受父母的斥责和打骂,时间长了就会习以为常,父母的威信也会荡然无存,父母与孩子间必然会产生隔阂,这是教育的悲哀。

162、要从小培养孩子爱洗澡的天性,一开始就要注意调好水温,因为水温太高或太低会影响孩子洗澡的愿望。每天都要坚持给孩子洗澡、按摩身体、舒展四肢,这既能发展他的触觉,又能促进他的血液循环和肢体灵活度,还能增近亲子间的感情。

163、要多带孩子接触人和事,如走访亲友、买东西、参加音乐会等,让他从小就接触到身份各异的不同阶层的人,这样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避免出现怯生和怯场的现象,孩子的临场发挥能力就会随着人数的增多和场合的重要程度而提高。

164、但是如果从小就对孩子进行习惯培养,一旦养成了习惯,就不会感到有任何痛苦。我们要将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变为他发自内心的一种力量。父母有责任让孩子从小形成这种美好的心灵,干万不要让孩子因为年幼没有得到良好的指导而失去方向。

165、告诉孩子诗歌、文学、绘画、音乐等都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语言文字是只有人类才具有的,对不同语言的掌握,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域的文化。让孩子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和幸福,是一个人能够学有所成的前提。

166、很多父母以为用打孩子的方法就能规戒孩子,将孩子教育好,这种观念极为错误,它不仅误导了很多年轻的父母,也对孩子造成了伤害。有些父母就养成了打孩子的习惯,以为这样就不会把孩子惯坏,但却使孩子变得顽固、粗暴、冷酷和残忍。

167、老卡尔·威特将小卡尔·威特14岁前的教育过程,写成了一本书《卡尔·威特的教育》。但是,该书问世后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几乎绝版。直到20世纪,他的教育理论才开始重新被世人推崇,一经推出在全球的销量就超过了一亿册。

168、孩子应该随着知识的增多更好地适应社会,而不是变成一个满腹经伦、知识丰富却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父母应该对孩子的未来负责。如果我们培养出的孩子不能深入到生活中去,对其他的人有所帮助,有所贡献的话,我们一定会为他感到难过。

169、岁前属于孩子的模式时期,此时,父母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对其进行模式教育。具体方法是:首先指着画册上的猫让孩子看,同时告诉孩子猫的发音,然后指着墙壁上的猫字,反复发猫的音给孩子听。在孩子学习时,父母要在旁边给予表扬和鼓励。

170、然而对孩子的培育不是从孩子降生之后开始的,而是从选择一个身体健康、内秀、善良的女人做妻子开始。为了自己和后代的幸福,一定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妻子。在排除掉家族病史和令人侧目的身体缺陷之后,千万不要带有某种目的去选择配偶。

171、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父母,他们制定了禁律,却出尔反尔,不能始终如一地贯彻下去,有时说行,有时却又说不行。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父母的禁律是可以打破的。试想,父母对自己的言行都那么草率,那么不负责任,怎么去教育孩子认真呢?

172、但婴儿在这阶段对人的识别,不是通过对人的外貌特征进行分析之后才记住的,而是把母亲整个面孔像模子一样,原原本本地刻进了自己的脑海中,婴儿的这种能力就是模式记忆。3岁以前就是婴儿的模式时期,此时对他进行的教育就是模式教育。

173、不要以为自己比孩子懂得多,就在孩子面前充当权威。当孩子提出我们不懂的问题时,我们要勇于承认,并与孩子一起翻阅书籍,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一起把问题搞明白,和孩子共同进步。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高兴,感谢孩子让我们又学到了新知识。

174、人类的潜能犹如被困河堤内的洪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一旦被激发出来,那种力量将势不可当。即使有重重困难和千般障碍,在它强壮的力量面前也会不堪一击。这就是为什么那些虽然经历了坎坷、历尽磨难的人,却能做出轰轰烈烈的事业的原因。

175、小卡尔·威特1800年7月出生,是19世纪德国非常著名的天才。他在八九岁时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特别擅长数学。写到这里,大家肯定都已经开始惊呼——天才!

176、有的孩子每天都坐在书桌前努力学习,成绩却丝毫没有长进,父母们常常对此感到困扰不已。他们怀疑是不是自己孩子太笨,或者别的孩子太聪明。虽然影响一个孩子成长的因素很多,但是造成孩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大多是没有从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177、给孩子们讲故事时,当讲到精彩的部分时当即打住,达到评书中且听下回分解的效果,鼓励孩子对后面的情节做出各种大胆的猜想。在下次接着讲故事前,先让孩子说出他的想法。如果没猜中,也要夸奖他大胆创想。在这样的训练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178、人类的幸福生活主要来自丰富的想象力,不会想象的人是体会不到幸福的。想象给人们带来了无限乐趣,若是家中的圣诞老人、仙女、各式钢铁大侠被不懂情趣的父母从孩子们的世界中赶走,就如同撵走孩子们生活的伴侣一样,对孩子来说是残酷无情的。

179、孩子能独立阅读后,就会主动从阅读中汲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并能掌握一些好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当他把阅读形成一种习惯的时候,丰富的知识就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他的大脑中,使他稚嫩的头脑逐步成熟起来,从书本上积累的知识也会远远超过我们。

180、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的适应能力各不相同,同样他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也不一样。同样是荡秋千,有的孩子开怀大笑,有的则吓得大喊大叫;有的对催眠反应灵敏,有的则毫无反应。所以,父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看哪种游戏适合他。

181、一个书呆子似的人物不可能在这个社会取得什么成就,所以要尽量让孩子到生活中去学习知识,抓住一切机会丰富孩子的知识。如,看到建筑物,就告诉他这个建筑里面都有什么东西,分别放在哪里;看到古城什么的,就给孩子讲述这个城市的历史,以及

182、孩子的情感变化,如爱、高兴、生气等,常常是自己都无法控制的,父母对此更是鞭长莫及。但是,孩子的行为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他自己能控制的。孩子虽然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但可以控制自己打人等行为。父母应该着重对孩子的行为施加影响。

183、想让孩子说话时使用文明的语言,父母在说话时就应该有礼貌。知识在小时候学不好,成人后可以补,但是,习惯和教养若不在幼年时养成,以后就很难具备了。我们周围一些人虽然知识渊博,但举止言谈却不合教养,就是在幼年时没有养成好习惯的缘故。

184、提高孩子记忆力的方法有很多种:讲故事能将抽象的文字变得更加生动;或把繁复故事写成押韵的顺口溜也能够帮助孩子记忆;和孩子一起用戏剧形式演绎出历史上的事件。另外,把文字图片编成纸牌,采用游戏的方式教孩子,能够大大提高孩子的记忆力。

185、每种动物的潜在能力都有着各自的发达期,并且这种发达期是固定不变的。如果不让它在这期间发展,就永远也不会再发展了。比如小狗将吃剩下的食物埋藏在土中的能力就有一个发达期,如果这段时间它所处的环境不能埋藏食物,则它的这种能力就会消失。

186、热爱游戏是动物的本能,所有动物都喜欢游戏。如,小猫为了发展它将来捕捉老鼠的能力而摆弄老猫的尾巴,小狗为了发展它将来咬死野兽的能力而互相咬架。可见,动物都是通过游戏方式来训练下一代的技能的,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也要尽量采取游戏的方式。

187、许多父母生气时会毫无顾忌地打孩子,以此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恨。但等怒气消失,心情平静下来之后,又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对打疼的地方又是吻又是抚摸,或者给孩子糖果吃作为补偿。这种教育方法只能造就出懦夫和蠢材,绝不会培育出优秀的人才。

188、还有一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变得听话,经常讲些恶魔和幽灵的故事来吓唬孩子,这种教育方法非常有害。孩子在这种吓唬中变得怯懦、胆小怕事,即使以后走上了社会,做事也会畏首畏尾。由于小孩子对父母都是极端迷信的,在他们看来,父母的话就是真理,所。

189、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高兴,我们的孩子开始对周围世界进行思考了。但是,许多父母却为孩子无休止的乱七八糟的问题感到厌烦不已,所以,他们对孩子的问题随便敷衍,不给予耐心解说。这是非常错误的,是在压抑孩子的究理精神,使孩子刚刚萌发的究理精神枯萎。

190、父母要充当孩子最早的教师,而不应该是一个保护神。当孩子有了独立意识时一定要放手让他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当孩子不慎摔倒在地时,不要轻易扶起他,让他自己站起来。点滴小事正是独立教育的最好时机,让他们明白,任何事要靠自己,父母不是永远的依靠。

191、当孩子趴在床上能够抬起头时,我们就可以用手推着他的小脚,训练他爬行了。父母一定要尽早训练孩子学会爬行,因为婴儿的身体发育状况决定了俯卧是最适合他的活动姿势。而且,婴儿在爬行过程中,可以加速颈部肌肉的发育,头部的抬起,可以自如地看到周围

192、一个人有很多的知识却缺乏想象力,那这诸多知识也如一堆烂砖碎瓦,无法盖成雄伟的建筑。那些诗人、小说家、数学家、法学家,那些古圣先贤们,无不有着过人的想象力。这些充分发展了想象力的人,即使遭到不幸时也会感到幸福;当他陷于贫困时也会感到快活。

193、还可以把一些卡片贴在餐厅、厨房、客厅和孩子卧室的墙壁上,这样孩子就可以经常看到,便于加深印象。还可以利用这些卡片和孩子做游戏,编故事。在外出散步或游玩的时候,也要随时告诉孩子看到的东西怎么念。坚持这样的教育,孩子认识的字一定会越来越多。

194、细细地深度思考,反复琢磨,然后用他的教育原则作为育儿实践的指明灯,指导自己的育儿活动。如果只是囫囵吞枣,是无法真正掌握卡尔·威特的教育精髓的。每一则箴言,将似一枚枚橄榄,唯有反复咀嚼,将之真正刻印于心,才能成为父母育儿路上的指路明灯。

195、从小让孩子学会规划自己的生活,要很早就有意识地锻炼他过一种有规律的生活,让他学会周密地计划自己的时间,自己安排好一天的起居,安排好学习生活。这么做并不是要把他限制在条条框框之中,而是要让他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从而实现真正的自我完善。

196、虽然有些孩子爱说谎,但打孩子并不能解决问题,要认真思考孩子说谎的原因。由于孩子年龄小,缺乏经验,又富于想象,有时候明知道说谎是坏事却还是说谎,父母对此不应过分指责,而要时刻注意帮孩子矫正这一坏习惯。因为说谎从无害到有害,中间只有一步之遥。

197、如果孩子拿着玩具或某种东西聚精会神地玩,不要阻止他们的热情,而应启发他们玩的方法,还要鼓励他多想几种方法来并和他一起玩。如果孩子用了一种出人意料的方法玩玩具,或孩子把新买来的玩具拆得七零八落,千万不要呵斥他们,要鼓励他们把拆散的玩具拼装好。

198、我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父母没有掌握到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只要方法得当,孩子完全可以被教育得很好。我们可以经常向孩子讲述某人做了坏事而遭到报应的案例或故事,并表明自己对这些人的否定态度,通过这些反面的典型案例达到对孩子劝诫从善的目的。

199、孩子的体能、智力、适应能力、反应速度比父母所想象的要慢得多,特别是在做游戏的时候。父母陪孩子玩的时候,要根据孩子的反应速度来进行,否则,当孩子跟不上大人的步伐时,就会失去和大人一起玩耍的兴致。父母要有耐心,和孩子一起玩,就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

200、孩子非常希望父母能跟他一起玩游戏,为人父母,必须有这份闲情逸致。有的父母不明白这一点,嫌孩子们的要求太烦或是太过幼稚,要么粗暴地拒绝孩子的请求,要么轻易中止正在进行的游戏。使得父母与孩子应有的情感交融受到影响,而且孩子玩游戏的积极性也遭到打击。

201、有些父母对待孩子过于苛刻,他们认为这是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但却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这是教育的悲哀。严格教育虽然是为孩子的前途着想,但也应该有个限度,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一个自尊心受到伤害的孩子,会很快成为一个懦夫,一个无能的人。

202、有的孩子可能生下来就在某方面有很高的天赋,而有的孩子可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所受到的教育一样,那么天赋比较高的人命运可能就会好一些,而现实生活却并非如此。我们的孩子绝大部分受到的是一种非常不全面的教育,他们的天赋甚至连一半都没发挥出来。

203、孩子做坏事的责任在于大人,而不是孩子。在孩子做坏事时,父母对其放任不管,没有及时把孩子的精力引导到好的方面,这是导致孩子继续做坏事的一个重要原因。让孩子尽早对工作和劳动产生兴趣,是把孩子的精力引导到好的方面的前提,也是培养孩子健康内心世界的前提。

204、幼儿在模式时期,即使同一事物反复出现他也会不厌其烦,所以3岁以前也是硬灌时期。这时期的幼儿凭借动物本能,有快速掌握整体的模式识别能力。这时期的教育就是要给孩子反复灌输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基础模式,以及人生的基本准则和人生态度。

205、此时幼儿的大脑虽然处于白纸状态,不像大人那样复杂,但他却具有一种不需要任何理解或领会的吸收能力。在幼儿的这一时期,如果我们不把正确的、好的事物及时通过有效的途径灌输到他尚无辨别能力的大脑中,他也会毫无选择地吸收大量不好的东西,形成不良的习惯或性格。

206、父母在与婴儿说话时,要用纯正的标准的语言,用简单易懂的词表达复杂的内心情感,放慢语速,大声而清晰地说出我们的话,在语音语调上也要避免让婴儿听后产生任何歧义。别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婴儿语言、方言或人们自创的词语,这样他长大后就不存在重新学习标准话的烦恼了。

207、孩子顺从上帝的意愿来到这个世界。在这个奇怪的、陌生的世界,这个弱小的生命感到软弱和无力,不安全感与生俱来。父母有责任给予孩子安全感,让孩子变得坚强有力,顺利地成长,尽情地享受生活的乐趣。为此,父母必须在孩子成人之前,使他尽量具备人性的美德和健康的体魄。

208、也许孩子一开始会说得很慢,但不要着急,也不要强迫他说快,只要求他发音准确就可以。还应该要求他,在张口说话之前先考虑自己要表达什么意思,并选择最合适的词来表达。我就是这样要求小卡尔的,所以在别的孩子还吐字不清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就已经能流利地拼读许多词语了。

209、撒谎会腐蚀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损坏彼此的信任。说谎是对对方不尊重的表现。谎言一旦被揭穿,换回的只能是怀疑、猜忌与不信任,所以,与经常撒谎的人在一起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孩子稍大一点,就可以把这些道理告诉他,让他幼小的心灵从小形成撒谎不对,会遭到惩罚的观念。

210、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如果对他表现出来的好的行为不断夸奖,就会刺激他的这种好行为不断重复,从而形成好习惯。但是,许多父母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认为孩子的好习惯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夸奖。其实,孩子的好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夸奖,就不会得到强化,良好行为也会慢慢停止。

211、每个人每天、每时、每刻都会做很多事、有许多想法,这些想法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为了鼓励孩子多做善事,我们可以将孩子做的好事记录下来,做一个行为录,这样就可以帮孩子随时反省自己,使其思想和行为不断朝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帮助孩子在幼儿时期就立志坚持做好事。

212、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做错事时,当众批评会让他觉得羞耻,促使他为挽回自尊而改正。但是,当众的贬低却使孩子产生极度的负罪感和心理上的自我贬低,变得自卑、敏感,丧失努力进取的信心。被父母当众羞辱之后,有些性格倔强的孩子很容易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和叛逆心理。

213、孩子的智力可以在玩中得到开发。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操作能力等都可以通过游戏开发出来。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要尽量将知识融人孩子的游戏中,着眼于认识事物、传授知识和巩固知识。孩子自然会在游戏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智力游戏就是这种用玩开发孩子的智力。

214、还要多带孩子见物。只要有时间,就要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动物园、植物园、工厂等,这有助于开阔孩子的眼界,增长见识,而且这样的教育也最自然有效。当然,每次参观归来,都要求孩子详细叙述见到的一切,以此来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倾听讲解的能力,从而提高记忆东西的能力。

215、通过扮演角色、模仿人生各种活动的游戏、建筑的游戏等,可以让孩子体验人生的真谛。这些游戏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训练孩子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提高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判断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还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和组织能力。

216、首先,唤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然后再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的建议是,不要按照书本对孩子进行系统教育,这与孩子的习惯不符。比如在散步时孩子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我们就教给他相关的知识。这样,当孩子以后阅读相关书籍时,就已经对书上的内容不再感到生疏难以理解了。

217、他在早期教育上的成就和地位,让我们希望把他的教育精华代代相传,我们通过这套书将老卡尔·威特最精华的教育理念,用漫画加箴言的形式呈现,以飨中国时下最年轻的父母们。当下的父母们处于忙碌、节奏快、压力大的大环境中,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吸取卡尔·威特教育中最精华的东西呢?

218、故事或童话是孩子的智慧源泉,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把这些故事表演出来。这些游戏不仅能帮助孩子加深对故事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开发孩子的创造力。孩子在游戏中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用不同声调或动作去演绎一些优秀作品,会对孩子的许多方面都产生有益的影响,尤其是能对孩子的心灵产生美的启迪。

219、人也如此。即使一个人生来就具有100度潜能,如果放弃教育,到5岁时就会减少到80度,到10岁时就会减少到60度,到15岁时就会只剩下40度了。所以,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杜绝孩子的潜能递减。早期教育就是要抓住时机给孩子以发展的空间,让孩子尽早发挥其能力。我认为,从孩子一出生就要让他接受教育。

220、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具有同样天赋的两匹小马由于受到不同的环境影响,其结果是大相径庭的。对孩子的教育不也是如此吗?即使某些孩子有很高的天赋,如果忽视后天良好的教育,那他也不会成为天才;而天赋一般的孩子,如果给予良好的教育,也会取得卓越的成就。所以说,好的教育胜过好的遗传基因。

221、幼儿在3岁以前,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尽早教孩子语言这一点非常重要。3岁时,婴儿基本能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词汇量迅速发展,能达到1000个左右、基本掌握母语语法规则,能够使用完整语句。若孩子能在6岁以前掌握准确的语言,那么这个孩子的发展就一定会很快,而且其智能发展速度将超过其他孩子。

222、许多父母为孩子出现的不良行为而发愁。我认为,孩子之所以出现这些不良行为,是由于不知道将这些充沛的精力用在何处,这是对精力的一种浪费。我建议父母们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去,精力有地方释放,他们就没有时间去做坏事了。而且,大自然还可以净化孩子的心灵,给予孩子健壮的身体,旺盛的精力。

223、父母的关注会形成孩子的好习惯,为此,父母一定要多关注孩子好的一面。当孩子出现好的行为时要及时给予奖励,当孩子出现不好的行为时则采取漠然处之的态度。对孩子的这种关注和夸奖实施得越早效果越明显,也越容易。当孩子进入少年时期,由于反抗期的出现,再对孩子进行这种夸奖,就有一定难度了。

224、孩子能开口说话,这证明孩子语言学习的先天因素已经成熟。此时,教孩子纯粹的发音就是这一阶段的头等大事。在生活当中,不难发现许多成年人操着一口方言,这些不标准词汇和不准确发音都是在婴幼儿时期没有得到正确培养的结果。应该注意的是,作为被模仿者的父母,语言一定要准确、清楚、缓慢、标准。

225、对孩子来说,食物应该只是用于充饥的,不能被赋予任何附加功能。家长不能用食物来讨好孩子,更不能用禁食当成惩罚的手段。父母完全没有必要把食物和奖励、惩罚或威胁等建立起条件反射。家长应注意的是把管教孩子和食物分开,给孩子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进食气氛和环境,让孩子独立自主、轻松愉快地进食。

226、教育应该发展孩子的天性,培养他们的独特见解和首创精神,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教育出的孩子才会有鲜明的特点,才能使他在成年之后拥有新的观点和思想,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作贡献。要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一个人没有创造力,即便他能懂得全世界的各种语言,看完了世E所有的书,那也没有任何价值。

227、有些家庭不允许孩子在吃饭时说话,父母的表情也严肃得吓人,孩子的用餐过程就像是受刑。还有些父母一到用餐时就开始指点孩子的缺点,这也不对,那也不对,俨然把餐桌当成了课堂。孩子吃饭的乐趣被剥夺,食欲也受到伤害。更为严重的是,孩子在父母的暗示下,真的以为自己一无是处,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228、其次,鼓励孩子提问题。当孩子提出问题时,父母要给予鼓励,并根据孩子的接受程度和思维能力耐心解答,不要因为自己不懂就胡编答案或者给孩子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欺骗孩子。在教育上,再没有比教给孩子错误的东西更可恶的了。如果孩子提出了我们也不懂的问题,就要承认,然后与孩子一起查阅资料,把问题弄懂。

229、孩子的绘画才能开始于对各种颜色的分辨。如果发现孩子对颜色有兴趣,并且经常在地上、墙上涂画各种东西,说明这个孩子有绘画方面的天赋,父母要及时鼓励孩子的绘画兴趣,为孩子购买画笔、颜料、纸。还要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这既是对孩子的一种夸奖,也有利于开阔孩子视野,对于培养孩子绘画天赋十分有益。

230、要经常在晴朗的天气带孩子到田野去,让他在绿色的原野里尽情眺望,自由地活动身体,千万不要用厚厚的衣裳将孩子包裹起来,也不要给他围围巾,以免妨碍他的自由活动。天气好时,让孩子在屋外睡觉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接受阳光的沐浴。孩子在室内睡觉时,要让孩子的手脚自由活动,千万不要像布娃娃一样把他包裹得紧紧的。

231、许多名人在回忆他们幼年经历时都说过,他们幼年曾经被父母极度催逼,从而留下了终生的创伤。英国哲学家约翰·斯网尔特。穆勒在自传里也痛心疾首地控诉了幼年时被父亲压制的情景。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教育方法的正确与否非常重要,如果教育方法错了,别说禀赋一般的孩子,即使禀赋高超的孩子也会被扼杀掉。

232、有时候孩子在学习中会迷失方向,不知道学那么多知识有什么用。父母一定要帮他们解开心中的疑惑,让他认识到:知识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如果对力学没有起码的理解,怎么知道支撑一座房屋需要多大的木材呢?不知道数学,怎么计算出需要多少木材呢?没有审美意识,怎么可以建造出漂亮的房屋呢?对这些道理的讲解,一定要活泼有趣。

233、当孩子在襁褓中时就要开始教他学习知识了。比如我们要经常给孩子念叨房间、楼梯、庭院、水井、马厩、谷仓等这些经常见到的东西,并且尽量鼓励孩子说出每一样物品的名称。当孩子能清晰准确地说出这些词的时候,父母要适当给予拥抱、抚摸和赞赏的目光作为对他的鼓励;当孩子说错时,也要明确告诉他,这个词他说错了,应该如何说。

234、有些孩子天生就禀赋高超,如果再对他实施理想教育,那么他的发展潜力将是不可估量的。但遗憾的是,多数天才并没有取得瞩目的成就,这是教育的失败。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天赋,而不注意对其进行全面培养,过高的要求,以及条条框框的限制,最终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感觉压抑,心生怨恨。许多天才正是在父母的强大压力下半途而废的。

235、在孩子的味觉训练方面,除了要给他各种味道的刺激外,还必须坚持吃清淡的食物。吃清淡的食物可以使孩子的味觉保持灵敏,还可以避免孩子养成多吃糖和盐的坏习惯,因为食物中的糖和盐多了对身体并不好。我的儿子卡尔喝牛奶时,我就注意不在牛奶里加太多的糖。我们给他做蔬菜汤时,里面不添加任何作料,只让孩子品尝蔬菜原来的味道。

236、尊重孩子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前提。在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给他讲某些他能够接受的道理。当孩子做错事或由于某些原因受到惩罚时,千万不要当着众人的面嘲笑和奚落他。要让孩子时刻都感受到父母是真心实意地关心我。每当要求孩子必须做一件事时,都要向他讲明白为什么必须做这件事,让他明白这是他分内的事,而不是别人对他的强迫。

237、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造就身体和精神全面发展的人才,让孩子在智力、品德、身体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陷入只注重智力教育的怪圈中。这样的教育造成一些人无知、愚昧,甚至变得凶狠、残暴,还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为了孩子的一生幸福,丰富孩子的生活,父母有必要使他们在品德、体能与智育等方面保持平衡。

238、如果在这时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即使禀赋一般的孩子,也会优于禀赋较好而未接受有效教育的孩子。当然,如果两者都被施以同样有效的教育,则前者肯定赶不上后者。但是我们完全不必因此而放弃教育,因为禀赋高超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多数孩子禀赋水平还是相当的。如果采取上述教育方式,孩子的禀赋一定不会低于那些所谓的天才。

239、当你看到一个孩子正用蓝色画一个大大的苹果时,请不要惊讶孩子为什么不将苹果画成红色。我们应该为孩子丰富的想象感到高兴,谁能确定以后不会培养出蓝色的苹果呢?现在苹果的真正颜色,孩子在吃苹果时自然会注意到。孩子的创造力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想象中发展起来的。如果用成人世界的标准和规矩去约束孩子,你会发现孩子的许多行为都不合乎规矩。

240、如果对一个人实施催眠术,给他消极的幻觉暗示,那么,即使人和物在他面前他也看不到。我们的教育要避免这种催眠术式的教育,不要使孩子陷入这种催眠术式的幻觉中。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孩子开启一扇智慧的天窗,可以使他敏锐地观察到社会百态,洞察出社会上的各种矛盾和缺陷。为此,必须重视孩子最初对世界的每一次探索,并认真对待他的每一个问题。

241、让他们的手有事可做,可以提早让婴儿发现自己小手的用途。当孩子醒着的时候,用些色彩鲜艳的小玩具,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主动用手去抓握;大人经常帮助孩子活动他们的手指,摸东西、拍手掌、点手心、转手指,这些简单的动作都能让婴儿大脑活动起来。心灵手巧说的是心手是相辅相成的,随着婴儿手的动作丰富起来,他们的大脑智能也飞速地发展着。

242、人的性格会影响他的社交能力,外倾型的人活泼、开朗、好交际,社会适应能力强;内倾型的人沉静、孤僻、不擅长交际,社会适应能力弱。那些性格开朗直爽的人,容易被人接受,往往容易走向成功之路,而那些性格孤僻的人在他们狭窄的社交范围中,很少与人交流,结果做事往往是半途而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性格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性格就是能力。

243、炫耀就是一种过分的表扬。有些父母喜欢在众人面前炫耀自己孩子某方面的与众不同,这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自满情绪。这种做法有毁掉孩子潜质的危险。没有早期教育而纯粹依靠天赋而产生的神童,只是一种病态的暂时现象,很容易夭折。十岁神童,十五岁才子,过了二十是凡人的谚语就是对这种现象的表述。骄傲自满、狂妄自大毁掉了许多潜质很好本来可以成为栋梁的孩子。

244、很多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吃得太少或者担心孩子会缺乏某些营养,特意让孩子多吃某种食物,少食其他的食品,或是由着孩子的性子吃东西,无形中让孩子养成了一种错误的饮食习惯。父母们要知道,饮食的作用只是为了避免挨饿。只要孩子不太贪吃,就应该让他觉得吃东西是一件重要和愉快的事情,一件自己想做和能做的轻松自然的事情。千万不能让他养成贪吃、偏食、挑食等错误的饮食习惯。

245、我们不应用清规戒律去束缚孩子,更不应用家长的权威去压抑孩子。在权威压抑下的孩子,会失去对事物的辨别能力。没有辨别能力的人,怎么会有独特的见解和首创精神呢?而且,权威的压抑还会导致孩子病态地受他人暗示的影响。久而久之,孩子在精神上就会出现种种缺陷。所以,为了保护和培养孩子的辨别能力,无论在教育中,还是在行为指导方面,父母都不要用反驳的权威去压抑孩子。

246、让婴儿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抚,这是你对他教育的开始。也是尽早让孩子能力发挥出来的有效途径。这种训练需要从细小而繁琐的事情开始:孩子渴了要给他喝水,孩子饿了要给他喂奶,孩子尿布湿了要马上更换……父母必须敏锐地去感知孩子的需要,及时解决孩子的烦恼和不愉快。能够做到这些,是父母成功的开始,也是与孩子建立起的第一条纽带,会为今后的教育和训练打下感情基础。

247、我们都希望孩子拥有良好品德,所以不妨给孩子画一张品德表,品德表上包括如F内容:服从、礼节、宽大、亲切、勇敢、忍耐、诚实、快活、清洁、勤奋、克己、好学、善行等,当孩子的行为与这些项目相符时,就在那天的相关栏中贴上一颗金星,否则,则贴上一颗黑星。到周六时数一下,如果获得的金星多,下周内就可得到和金星数相等的书、鲜果、点心等,如果黑星多,他就与这些奖品无缘了。

248、但是,要想让儿童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橡树虽然有长30米高的可能性,但一般只能长到15米左右。如果环境恶劣,可能不会超过10米。当然,如果对它精心培养,它就能长到18米、20米,甚至24米、27米。同样,即使生来非常优秀的儿童(假如他的潜能有十成),如果放任不管,充其量他的潜能能发挥出两_一成。但是,如果好好教育,他的才能就会发挥出六七成,甚至八九成。

249、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不解或烦恼时,可能会因为某些人不恰当的评价而产生自卑感,此时,父母的处理方式是否恰当就显得很重要。当孩子产生不良情绪时,我总是给孩子讲清道理,打通他的思想障碍,解开他的心结,帮孩子重新找回他的自信,不让问题的种子埋在他的心里。带着心结成长的孩子常常与烦恼相伴,坏情绪还会影响性格,或许一个原本开朗的孩子因心中的郁结而变成孤僻、消沉的人。

250、在感觉器官中,发展听力尤为重要,因为婴儿的听力比视力发展得要早,听歌曲、朗诵诗歌都是训练听力的好方法。有效地训练眼睛,也是开发孩子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用各种颜色鲜艳的小布偶来刺激孩子的视觉。训练孩子的味觉,要用各种味道刺激他,但饮食一定要清淡。还要尽早训练孩子学会爬行,这不仅会刺激他颈部肌肉的发育,还会扩大他的视野,使大脑受到的刺激增多,从而促进其大脑发育。

251、要设法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让他体会到行善的快乐。当孩子悄悄拿走别人一块糖果时,就要告诉他: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拿走他的东西,是一种偷盗行为,是可耻的。从本质上说,偷一块糖果与偷一袋金子是一样的。幼小的孩子由于缺乏对周围事物的判断力,不能正确认识一些行为的本质。对于偷盗,他们认为拿得多叫做偷,拿得少就不叫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帮孩子认清事物的本质。

252、语言能力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具有语言天赋的孩子常常表现为喜欢背诵、说话、讲故事等。婴儿说话特别早说明他天生具有语言天赋,父母对此要予以重视。后天的训练对孩子语言天赋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婴儿还不会说话的时候,父母就要经常与婴儿说话,这可以激起他对语言的兴趣。父母的经常夸奖,是对孩子说话的一种鼓励。孩子小时候说话多了,语言能力就能加速发展,成人后一定能言善辩。

253、当食物在胃里被消化时会有大量的血液流向胃部,当胃部常期处超负荷运转时,大脑会因供血不足使其功能减弱,所以贪吃会使人变得蠢笨。历史上很多伟大思想家、哲人都非常注意这一点,特别当他们需要积极用脑时更不会让食物扰乱了大脑的工作。但父母过于溺爱孩子,经常无规律无限制地让孩子进食,当父母的好心紊乱了孩子的消化系统之后,婴儿的身体大部分精力仅仅用于消化,大脑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254、父母通常会抱怨孩子:我的孩子为什么要说谎?我的孩子为什么这么任性?为什么他这么小,就那么残忍地对待小动物?他们在这些问题面前束手无策,只是痛苦地哀叹:早知道这样,真不如不让他来到这个世上。他们被这些问题困扰,怀疑自己是否还能教育好这些小机灵,面对孩子身上那些明知错误却不容易改变的坏行为束手无策。还有些父母为孩子倾尽全力,而孩子却一点也不善良,也不懂得体贴人,固执、粗鲁,还经常抱怨。

255、很小的孩子就会撒谎,孩子撒谎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善意的,有的是恶意的。但是,幼儿的这些谎言善意的居多。当他们做错事情的时候,为了不让大人生气、为了不让大人失望,他们常常会用谎言来减轻大人的怒气。针对这种情况,父母应该设法走进孩子的内心,弄清他撒谎的原因,然后采取合理的方式对他进行教育。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太小不懂道理,不要小瞧他,其实他懂。要想孩子成为诚实而正直的人,从小就要对他进行严格的教育。

256、其实,婴儿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就已经有了听觉反应,此时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是可行的。那么早到什么时候呢?我主张从孩子15天大就开始灌输词汇,在孩子刚对语音有反应时就教他说话。在襁褓中的婴儿对人的声音和物品的响声非常敏感。只要孩子醒着,我们或者跟他说话,或者轻声给他唱歌。如果正在做事,也要用亲切的语调对他说话,告诉他正在于什么。婴儿对人的语音十分敏感,尤其偏爱母亲的声音,母亲的声音能够加速婴儿的吮吸活动。

257、许多父母在和婴儿的沟通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做法——喜欢使用婴儿语言。婴儿语言就是被大人们说得不准确、有些儿话音或者一些自造的词语。比如说牛的时候不说牛这个词,而是模仿牛的叫声哞哞。把狗说成汪汪,用咩咩代替羊,喵喵代替猫,等等。这是一种不准确的教育方式。要让孩子学习小狗的概念,首先要让他知道什么是狗,然后再让他领会小这个概念。让孩子了解小狗就是很小巧、不凶猛、不会大声叫等特点的一种动物。

258、所以,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敏捷灵巧的做事习惯。首先,要让孩子做事专心,提高效率,这就要求他们必须从小养成敏捷灵巧、雷厉风行的习惯。其次,要让孩子学会珍惜时间,人的一生就只有几十年,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睡觉、休息,如果不能在剩下的时间里抓紧时间做一些事,那么宝贵的时间就像水一样悄悄流走,生命也就像天上的流星那样转眼即逝。最后,要时常告诫孩子:一个人应该做事果断,行为灵巧,如此方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成就一番事业。

259、我们的教育要避免把孩子培养成这样的人。因为这样的学者即使把他全部的精力放在他的那点专业上,也不会有所成就,而且,他总是将他所仅知的外人不知所云的学术用语生硬的用在别的方面,用装腔作势的令人头昏脑涨的句子胡诌出一篇文章。对那些具备些常识却爱好广泛的凡夫俗子,他们很是瞧不起,还喜欢贬低那些善于交际、极具有生活情趣的人。但对于那些写文章味同嚼蜡,只会罗列晦涩的学术用语、玩弄谁也不用的词汇的青年,他们则是大加赞赏。

260、一股脑儿的知识灌输,只会让孩子的感知功能变得越来越迟钝,他所接受的只是大量抽象的原理与公式,没有真正吸收而形成自己的东西。就像全家人围着一只宠物,大家争先恐后地给它喂食,但是宠物吃得慢,且食量有限,于是,大家只好将它的嘴撑开,然后把东西一古脑送进它的嘴里。教育如果采取这种填鸭的方式,就会使我们的孩子既难受,又学不到什么有用的知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成了死板的知识接收器。而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把孩子培养成这样的人。

261、历史上的伟大人物都是在合适的教育和良好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不论他们天生是聪明的还是愚钝的。比如亚历山大大帝、查理曼大帝、美国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和温斯洛·泰勒这些蜚声海外的人物,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但经过特殊的教育方式,他们最终都成了伟人。所以,我相信一个在良好的环境下接受过合适的教育的人,一定会变得更坚强、更美丽、更坦荡、更崇高、更勇敢、更机智、更博学、更认真、更节制、更理智……总之,他将更接近伟人。

262、儿童虽然天生具备潜在能力,但是这种潜在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遵循着一条规律:递减法则。比如一个生来就具备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从一出生就给予他非常完美的教育,那他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100度能力的成人;但如果从5岁再开始教育,即使教育非常出色,他也只能成为具备80度能力的成人;而如果从10岁再开始教育,教育得再好,他也只能成为具备60度能力的成人。也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早,儿童的潜在能力发挥得越充分;反之,儿童潜在能力实现得就越少。

263、对孩子的夸奖有两种方式:情感方式、物质方式。我认为,情感方式比物质方式更有效。情感方式表现为表扬、亲吻、拥抱等口头的或身体的行为。这种方式主要受之于父母。物质方式是情感方式的补充,比如当孩子表现好时,父母给他一块点心,等等。孩子得到奖励后会欢欣鼓舞,和奖励的多少无关。只要及时对孩子的某一行为给予夸奖,就会使这种行为在孩子身上不断重复出现,从而使得良好的行为在孩子身上得以及时巩固和强化,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各方面的良好习惯。

264、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道德规范不应只作为顺口溜被背诵下来,还要让这些道理规矩影响孩子们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遵照这些家训规矩去做。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带着些许的艰苦,他们比别的孩子付出努力多些,但随着年龄增长,他们慢慢体会到,做一个高尚的人是最大的幸福。这些人能够更理解别人,体会别人的情感,并能克制自己,减轻他人痛苦,替他人分忧。如果你希望孩子长大后具备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那么现在就开始吧,遵循高尚人足迹行走的孩子终将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265、成人都能够意识到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体质,婴儿期的孩子也需要锻炼身体,用来保证身体健康。生物学的理论说:个体发育是整体发育的短暂重复。在孩子出生两三周大的时候,就可以有意识地让他在光滑的木棍上作悬垂运动了。婴儿完全可以像猿猴那样在木棍上作悬垂运动,当然,这种运动不能勉强。由于婴儿与生俱来的把握反射,也可以让孩子抓住大人的手指,他就会像吊单杠一样用力拉起自己的上身,这样的训练跟在木棍上做悬垂运动的效果一样,还能锻炼孩子上臂的力量,为接下来的爬行训练做好准备。

266、随着认知能力的成熟,孩子们渐渐能区分他人精神痛苦的不同表现,并用行为表达自己的关心。一些大点的孩子不再关心他人,他们的行为开始带有邪恶或残忍色彩,大多是家庭的不幸和早期教育的不足造成的。虽然大多数父母都很关心孩子的成长,但由于父母自身对别人淡漠的态度,而难以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时间长了,耳濡目染,孩子会形成自私自利、不顾他人感受的坏习惯,缺少了必要的同情心。所以,如果父母们希望孩子更加关心和爱护他人,必须给予孩子正确的家庭教育,并注意自己的品德和行为。

267、激发孩子的爱心及对社会的责任感极为重要,这种爱心与责任感是需要从小培养的,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承担这项任务。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然而孩子对别人却越来越冷漠。孩子是家庭的重心,父母将太多的爱心投入在孩子的成长和学习上,却没有注意对孩子爱心的教导,使他们变得一切以自己为中心,对他人漠不关心。有些家长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们对孩子的爱心进行培养,通过饲养小动物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从而培养孩子对事业和社会的责任心。这种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68、让孩子在学习中寻找乐趣,在游戏中享受美好的童年,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接近完美的人,这样可以使他的一生在充满情趣和幸福中度过。对孩子表现出来的艺术才华,如绘画、音乐等,给予支持和鼓励,这些爱好可以增强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然,这并不是要求孩子非要朝这方面发展。通过给孩子讲有趣的故事,培养孩子阅读兴趣,这样当孩子有阅读能力时,我们就可以给他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了。引导孩子一起朗诵诗歌,扮演戏剧里的角色,就某个问题展开争论,等等。让孩子在快乐中度过自己的童年,在快乐中走向成功。

269、首先,通过丰富的色彩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画在孩子观察能力的开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善于绘画,他们的孩子一定是非常幸福的。我们也可以用五颜六色的小球或木片,或者穿着鲜艳衣服的布偶,和孩子玩游戏。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他观察花朵、树木、天空以及各种建筑物的颜色和形状。其次,训练孩子专心注意某一事物,锻炼他敏锐观察事物的习惯。有一种留神看的游戏,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还有助于发展他的记忆力。根据婴儿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我们可以采用运动着的颜色鲜艳的物体,如颜色鲜艳的气球来吸引他。

270、面对孩子提出的疑惑,父母应该耐心解答。当孩子在学习中出现某种行为时,不去思考而仅仅依靠片面的理解,不仅不会对孩子有所帮助,反而会产生严重的负面效果。例如,如果孩子在学习时出现走神的现象,父母不是关心和帮助他,而是责骂,不但会失去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而且对孩子的自尊心也会造成伤害,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一个极为恶劣的印象。他会形成学习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的印象,他的学习目的变成了讨好父母的一种方式。孩子的求知欲在顷刻间被抹杀,这种教育怎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得自私、凶恶、虚伪、懦弱,正是这种低劣教育的后果。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集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新课标在这一单元中要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1、《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写的是化石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科学家通过它,能给我们展示出亿万年前地球上的奇异画面它以诗的形式写科学的内容,也正是许多学生所喜欢的课文以诗歌的形式,传达科学的内容兼具科学与文学之美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

  2、学习这一课时,为了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有必要联系生物学的内容,就文中涉及的如鱼类的进化、鸟类的进化、两栖类的进化、被子植物、恐龙、猛犸等内容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讲解过多,不能上成生物课。

  3、本单元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而《化石吟》作为第一篇课文,应是引导学生走进科学宫殿的前奏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科学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热情

  4、《化石吟》也是一首语言优美的诗歌,节奏鲜明,声调和谐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品味体会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激发学生热爱文学的热情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幽雅、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词语

  2)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2)学习快速阅读、筛选、概括要点的阅读方法

  情感目标:认识到科学的美,培养对生物世界的兴趣和对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教学难点: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诗歌教学首先应重在朗读吟诵,诗歌节奏鲜明,声调和谐,富有韵律美,同时运用拟人手法,以第二人称“你”称呼化石,亲切自然,字里行间流露出赞叹之情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情感之美和音乐美

  科学的探索同样需要丰富的想象依据现存的化石推测逝去的世界,依据科学的分析想象神秘的故事,在合理的联想想象中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3、讨论点拨法: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的探究诗歌的内容和首尾呼应的结构美

  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创设适宜诵读的情境活动,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诵读中来读中见意、读中品词、读中悟情,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进一步发挥,参与意识不断加强,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依据化石推测上古的生物世界,打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充分联想想象,探究未知世界的秘密在发言中主动思考,在表达中善于探究,逐渐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

  1、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

  2、结合生物课了解生物的进化,化石的形成

  六、教学设想:预计用两课时

  投影电脑中的关于古生物恐龙的图片,从“侏罗纪公园”开始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掌握生字词

  (3)教师指导阅读:

  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诗歌

  例: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理清层次,明确结构全诗可分为发问、抒写、回应发问三部分分析结构,让学生对诗的结构作以了解

  ③体会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把握思想内涵,体味诗歌韵律,能有感情的朗读本诗从而达到本节课预期的教学目标

  (1)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引导学生揣摩品味诗歌语言的形象、精炼

  展示古代生物猛犸的资料,推测猛犸的死因鼓励学生勇于探究,合理想像,生动描述

  面对这幅猛犸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呢?请用一两句诗来表达

  在这首诗中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让学生去想、去说、去读,不只局限于语文这一小的知识圈子中,使语文知识和自然、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会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科学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诗人张锋以一首科学诗《化石吟》,饱含感情的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引领我们去遨游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在自然面前,生命是何等的脆弱;在科学面前,生命又是何等的神奇!同学们,愿这首诗不仅给你们带来文学的享受,也给你们带来探索科学世界的动力

  (1)收集有关化石的文字资料、图片等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马》,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顾,二者皆可抛。”这是人类追求自由的呐喊,更是成群的野马在广漠的草原上奔腾恣肆的魅力展现。

  1。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马》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的一篇自读课文,这篇课文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体现本单元的一个“关爱动物世界”的学习重点,课文内容与环保联系紧密,可指导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选材非常好,有如下特点:

  (1)课文体现了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文章关注动物世界,也就是关注人类本身,有利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2)课文适应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创新合作精神。

  我设计教学目标的依据是: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运用祖国语言,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根据教学目标,从认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设计。我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目标:通过整体感知马的形象及特征,了解布封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表现他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超越,启发学生领会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品位积累优美的词句,体会语言的生动形象,培养个性化的感悟能力;通过了解对比手法及其作用,培养学生描摹动物的技巧;通过“野生意义”和知识竞赛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德育目标:理解作者对野马的赞美,反思人类应善待动物,珍视生命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我依据贾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既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形成良好的个性的教学目标,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领会文章内容;积累优美词句,体会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倾向。

  教学难点;设计“动物园中的野生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野生”专题活动和“马”的知识竞赛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习,增强学生善待动物珍视生、的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

  教材处理要符合教学实际,教学的总体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堂课首先要考虑学生,“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仔细研究教学对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设计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关于教法,魏书生老师的一句话对我的启发很大:“真正的阅读是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如果读书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中学生,或者是世界、人类的大师和巨匠,那麽这样的读书实际上是一个文化传递、精神传递的过程,要能形成作者――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联系。”所以教师应当设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兴趣领会、认同作者的感情、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采用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教学容量;帮助学生走进作者、理解作者、感悟生活;并采用激发兴趣法来激活学习思维、启迪学生智慧。

  教师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创设情景,组织教学,把学生强弱搭配分成几个四人学习小组,这样便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团结互助,共同提高。

  这篇课文可以拓宽学习领域,开展“保护野生动物”的跨学科学习,这节课我要领学生到微机室去上,运用微机对关于“马”的成语、俗语、谚语搜集和整理,语文教师也要指导学生上网,进行资料的搜索。

  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并进行适当点拨。采用了激发兴趣、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

  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据新《标准》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时间活动,指导认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教师可以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具体做法是:

  (1)指导学生用圈点批注法自由读课文。

  (2)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体现自学辅导法、主体思维法。

  (3)指导学生上网搜索有关野生动物的资料。

  (4)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运用对比手法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我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规律、思维发展规律并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根据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就是有目的的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逻辑性、综合性。还要突出体现学生的主题活动。所以确定一下教学步骤: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欣赏有关“马”三种字体的书法作品,随着社会的发展,马的

  生存方式及命运也在发生着变化。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布封的文章去了解关注人类忠实而高贵的朋友,去感受被赋予人性光彩的马儿吧!(板书:马布封)结合注释请学生介绍作者及作品(多媒体显示)后师补充。

  ⑴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自由地、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在读的过程中把你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划出来。

  ①学们在读时,遇到哪些不认识的字词请说出来。

  ②师帮助解决疑难字词。(多媒体显示)要求同学们齐读,整理识记。

  ⑵欣赏精彩的语段,领略文章的真谛

  谁能选择文中你最欣赏的一段大声地、有感情地来读其他同学认真欣赏,听后,说出你认为他哪读的最好?谁再来读你最欣赏的一段?

  ⑴、我们已对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认为课文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

  ⑵两种马在作者布封的笔下各有千秋,请同学们来欣赏现实生活中有关“马”精美图片,(多媒体显示)请同学们再结合文中作者对马的生活描绘,论说你喜欢家马还是野马?给大家一分钟的准备,喜欢家马到这两组,喜欢野马到这两组,请按照句式“我喜欢马,因为”来陈述理由,自由论说现在开始:

  ⑶、请喜欢家马的同学用一个两个字的词概括你喜欢家马的最主要的原因?(驯良)同样要求,请字欢野马的来概括?(自由)(师板书)这也是家马和野马的最突出的特点。

  ⑷、刚才,我们对马谈了自己的喜爱之情,那么,我们再来看课文,作者对这两种马又持怎样的态度呢?(同情、赞美)(师板书)这里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社会政治理想,表达了他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和超越。

  ⑸、文中作者在介绍家马和野马特征时运用了怎样写法?(对比)有什么作用?(突出事物的特征)

  ⒋、品读赏析,揣摩语言。

  请你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你认为作者用得最好得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并用“我发现用得好,好在”的句式来回答?

  5、指导合作探究“我们的身边也出现了供人观赏的一些野生动物园,其“野生”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野生呢?”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从而进行思想教育,完成教学重点,并本着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发展、激励学生进步。

  6、拓展迁移(突破难点)

  教师组织开展一个“马”的知识竞赛活动。

  ⑴座位分成两大组为平安队和普通队,并推选出各组队长。

  ⑵选两名工作人员,一名记分员,一名监督员。

  ⑶师宣布比赛规则:①、我这有一个幸运箱中装有一黄一白两个幸运球,请队长站在两边,每题轮流摸取幸运球,摸到黄色为先答题,摸到白色为后答题。

  ②、一般答题为10秒,特殊题为60秒。

  ③、在规定时间内未答出,倒计时5秒后由对方答。

  ④每题的内容由摸到白球的队长为对方读题。

  ⑷多媒体显示关于马的成语、俗语、诗词的知识竞赛题。

  ⑸宣布比赛结果,同时送给学生一幅对联(多媒体显示)以激励学生。

  以上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搜集资料,然后按学习小组总和,完成小论文或调查报告,这也是这节课的课后活动的展开,我相信一定可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7、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尽管目前减负的呼声很高,但我认为必要的作业布置还是必需的,语文课毕竟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终归姓语,因此,我要求学生学习本课,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去感受人类与动物的相伴而生,生趣盎然。

  一、教材地位及教学目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童年趣事。通过学习让同学们不仅能够体会作家笔下各种童年的酸甜苦辣,引起学生的共鸣,本文作为这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起着引导学生理解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反映身边景物的兴趣,本文通过对百草园自由快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记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熟教育的若干侧面。

  因此,我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1)认识目标: 识记本课生字;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景物的能力;(3)情感目标:感受课文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儿童情趣。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童年的乐趣集中在百草园里,百草园主要是景物的细致描绘,所以我把课文描写百草园确定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百草园的思想感情作为难点。

  通过接力的形式,对课文进行朗读,培养学生语感,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咀嚼,感受课文的内涵。

  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精心设问,以促进学生主体活动由易到难、循序渐出,引导学生一步步研读课文,思考释疑,逐步达标。

  让学生点出景物描写的词语,感受语言用词的形象。

  在整个教学过程,以综合训练学生听、说、读、写、析为目的,采用不断质疑,不断训练读写,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根据课文特点,着重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发现,去探索,关键在第二自然段和捕鸟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走入作者的生活去感受百草园的趣味盎然。

  1、导入课文 设计让学生说自己童年的乐园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3、感知课文 为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接力朗读,一个接一个各读一段。这一步环节的朗读目的是了解熟悉课文,字词正音。

  ① 从课文标题看作者写了哪两个地方? 那我们刚说的作者的乐园在哪?

  ②作者“我”的乐趣表现在哪里?(读百草园部分)

  ③哪件事觉得最乐,为什么?

  ④这乐按什么顺序写、写了哪些景物?

  ⑤这部分除了写乐还写了什么?这是属记叙中的插叙,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

  ①那你们现在的乐园在哪儿呢?与鲁迅先生的相比谁最乐。(教师出示写作背景)。

  理解文章主要 内容 挖掘主题

  乐园 乐闻 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 乐事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

  一、《在沙漠中心》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以探索为主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练习快速阅读,提高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为目标。《在沙漠中心》主要描写了飞行员作家圣埃克絮佩里在飞机坠毁沙漠,濒临死亡之时的心理活动。王老师的这节课重点突出,重在引导学生对埃克絮佩里濒临死亡时心理活动的体味,从主人公痛苦、绝望到乐观、平静的心理变化的挖掘,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本文的主题――热爱生命,显得非常自然。

  二、在分析过程中,王老师很注重对文本的朗读、挖掘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例如在体会作者的感受这一环节中,王老师让学生通过“当我读到――时,我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可填痛苦、绝望、平静、乐观等)”这一句式来感受作者的心路历程。这一问题的设计能让学生走进文本,专注地圈点批注,动情地朗读,仔细地品味,整堂课里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

  三、王老师善于创设情境。在这堂课中有两处地方情境的创设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第一次是在学生分析作者在沙漠遇到什么困难时,要求学生用比喻说说冬天的感受。以此唤醒学生的体验,来体会本文的主人公飞行员圣埃克絮佩里的心理并进行语言训练,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很快地进入故事中的情境,有助于理解本文的主题。第二次是在学生梳理出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以后,王老师又对作者圣埃克絮佩里进行了补充介绍,仿佛让学生进入了圣埃克絮佩里所生活的时代,让学生明白了这位传奇人物短暂的一生,了解了他深切的责任感,从而对其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

  四、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整堂课课堂气氛民主,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质疑,通过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本节课中都有不同的收获,也使老师在这节课中的知识、能力和思想情感目标都能很好地落实。

  五、有精美的板书。板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传达给学生最形象最直观的教学内容, 王老师把上课的思路在黑板上完美地呈现。

  本文是第八单元外国传奇故事中的一篇,选自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前的社会生活,作品通过儿童的目光来看待周围的现实,揭示了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南方社会闭塞、沉闷、死板的生活,对畸形的教育制度、宗教的虚伪可笑以及小市民的贪婪愚蠢等,都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鞭挞。作者借汤姆之口说出:“宁愿在舍伍德森林做一年草莽英雄,也不愿当一世美国总统。”反映了他对平庸守旧的社会生活的极度厌恶,和对自由理想世界的向往。作品语言幽默、诙谐,富有特色。课文是这部小说的节选,它从汤姆生活的小事写起,写了汤姆运用许多策略,通过以退为进的手法,让一个又一个孩子心甘情愿替他刷墙,而自己同时变成一个阔佬。

  七年级的学生生性比较活泼好奇,对这样一篇有趣的小说他们肯定会喜欢,对汤姆的机灵狡猾他们定然有许多话要说,文中有许多语句会吸引学生,也会引发他们的渴望和兴趣。但是小说的阅读不能只停留在故事层面上,所以需要引导他们注意人物的性格和语言,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行动、语言归纳出汤姆的性格特征。

  1、品读文中描写汤姆的语句,了解人物形象。

  2、体会马克吐温幽默诙谐的语言特点。

  1.重点:借助圈划关键词句,理清故事发展的情节脉络;通过品读,在情趣浓郁的生活细节、轻松幽默的笔调中了解人物性格特征。

  2.难点:理解文尾语句的含义,正确评价美国乡村小顽童――“汤姆”。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2

  汤姆索亚是一个聪明但调皮的男孩。他父母双亡,住在严厉但也十分疼他的波莉姨妈家里。他淘气捣乱,精于逃学之道,但犯错误后的羞耻和悔恨常常使他懊恼不已,这常常让他的姨妈很是头疼,这不,为了惩罚他犯的错误,波利姨妈让他周六在家干活呢,看看,他又在做什么了?

  【设计缘由】从汤姆的人物介绍中开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汤姆这个人充满好奇,然后渴望从书中去了解更多汤姆这个人物。

  (二)学习新课,走近汤姆

  1、默读课文,概述内容。3分钟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小说情节。

  预设:“汤姆”以他的聪明,设计让其他孩子帮助刷墙,赢得许多小礼品,并从中悟出一个小道理。

  (老师在学生概述的时候,适时提醒概述时注意:谁怎样做某事,有什么结果)

  过渡语:这一定是个有趣的故事,下面我们不妨借助文句去了解一下这个汤姆是如何让他的小伙伴进入圈套的。

  【设计缘由】通过默读,让学生了解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为下文分析人物做铺垫。

  2、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圈划关键词句,理清课文情节发展脉络。

  教师语:从文中看第一个进入圈套的是本,23节中汤姆把本称为什么?――傻小子、牺牲品。看来汤姆一开始就是有计谋的,现在请同学们去圈划散读1-22节,说说汤姆是如何让本一步一步变成为他刷墙的傻小子的?

  1)“难道一个小孩子每天都能得到刷墙的机会吗?”:刷墙是种难得的体验

  ――这让本停止咬苹果,十分惊讶。

  2)“姿势优雅”“退后观察”“瞧瞧效果”:干活是一种艺术

  ――让本产生兴趣并且入迷“让我刷一会儿吧”

  3)“特别看重”“不能马虎”“两千个孩子里面,也找不出一个”:姨妈讲究,刷墙难刷

  ――激发本一定要干的争强好胜心理。

  4)“犯难”“万一有闪失”:干活机会很难得

  ――本愿意用苹果来交换

  教师语:汤姆以退为进,欲擒故纵,并且夸大其词,激发斗志,终于让本心甘情愿地替他刷墙。第4节中,汤姆有句话:“原来是你,本!怪我没留神!”汤姆真的没有看到本吗?

  汤姆早就看到了本,文中说“汤姆见到苹果馋涎欲滴”,体现了汤姆善于表演的特点。

  ――请同学朗读这句,教师点评

  教师语:文中还有哪里可以体现汤姆善于表演?

  如第1节、第9节、第14节等,“倏地转身”“满不在乎”“姿势优雅来回挥舞刷子”“脸上显得很不情愿”等。

  教师语:汤姆心里就是要让本替他干活,可是却故意犹豫再三,文中有许多的破折号,请同学们分别去读读,它对描写人物起到什么帮助呢?

  预设:14节破折号表示停顿;17、18节节破折号表示声音延长;

  ――分别请同学朗读这几处语句,并作指导点评。

  【设计缘由】这是本文最大一个环节,他考验学生阅读小说、品读人物的能力,同时老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人物的几个特点,为鉴赏人物鉴定基础。除了人物的语言特点和性格特点,还要引导学生学习破折号的作用。

  (2)、理解“阔佬”的意思和文中的道理。

  过渡语:汤姆用这种方法得到了苹果和悠闲,可是文中说汤姆变成了地地道道的阔佬,这是为什么?

  汤姆不断盘算着让更多孩子进入他的圈套,不仅替他刷墙,还送了他很多玩具――(略)(请同学读汤姆拥有的东西)

  过渡语:对于汤姆说,刷墙本来是一件苦差,但是他却可以把它变成一件美差。通过刷墙权的转让,他从一个一贫如洗的苦孩子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阔佬。不仅如此,汤姆还得到了什么?

  汤姆无意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规律:要让大人或小孩渴望做一件事,只需使做事的机会难以获得即可。渴望,是一种追求,能引发一种兴趣;有渴望,有追求,有兴趣,人就有动力。

  (3)、总结人物特点

  教师语:汤姆就是利用这种心理,过了一段舒心惬意的美好时光,让一个又一个孩子心甘情愿地来刷墙,让他们把工作当做消遣。这个汤姆!看看课题都说他是了不起的粉刷工,你认为这“了不起”是什么涵义呢?

  ――聪明、机灵、狡黠、顽皮

  3、朗读语段,感受人物

  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语言的停顿表现了汤姆的机智聪明、顽皮狡黠。汤姆常常欲言又止,有意将话语作适度停顿。正是这种语言表达方式牢牢地抓住了本的心,让本心甘情愿地去刷墙。下面请几位同学来把当时那个场面用朗读来

  分角色朗读课文1――22节,加23节书上141页内容,感受汤姆的了不起3

  【设计缘由】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体验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角色朗读进一步突出汤姆了不起的形象,而倒数第二段的朗读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

  4、了解作者与作品3

  过渡语:一百多年来,汤姆这个乡村小顽童的形象已赢得世界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读者的喜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部作品及其伟大的作者。

  【设计缘由】还是以汤姆的故事小结,首尾呼应,同时也鼓励同学们多阅读,走进《汤姆索亚历险记》,走近马克吐温。

  (1)、引导学生阅读前言部分,进而了解作者和作品: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是十九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秀代表,杰出的幽默讽刺大师。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代表作:短篇小说《竟选州长》《王子与贫儿》长篇小说《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

  本文选自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前的社会生活,作品通过儿童的目光来看待周围的现实,揭示了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南方社会闭塞、沉闷、死板的生活,对畸形的教育制度、宗教的虚伪可笑以及小市民的贪婪愚蠢等,都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鞭挞。作者借汤姆之口说出:“宁愿在舍伍德森林做一年草莽英雄,也不愿当一世美国总统。”反映了他对平庸守旧的社会生活的极度厌恶,和对自由理想世界的向往。马克吐温写作时取材于自己儿时在故乡――汉尼拔小镇上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的人和事。所以令人感觉十分真实有趣,孩子们或许能在书中的人物身上找到与自己相似的地方,而大人们也能在书中拾到自己童年时的味道。

  (2)、鼓励学生去阅读小说

  过渡语:汤姆的生活其实有烦恼,不被姨妈理解、无端受惩罚、学校里死气沉沉的学习、和贝奇闹别扭、没有更好的游戏点子等等。但这些烦恼都会被他随之而来的奇思妙想化解。他的烦恼是短暂的、瞬息即逝的,他的生活永远充满浪漫快乐的色彩。相信同学们会在更多的故事里面看到汤姆的精彩表现。

  【设计缘由】这是一部小说的节选,让学生了解作者和小说概要,知道汤姆的由来,并且激发学生去阅读其他故事。

  1、抄写词语并造句:

  馋涎欲滴 满不在乎小心在意 津津有味 筋疲力尽 一贫如洗

  2、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其他故事。

  【设计缘由】第一个基础作业,积累词语;第二个作业是拓展延伸,通过完整的阅读,品味汤姆虽不完美但真实、淳朴可爱的天性之美。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音乐教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加强我们音乐教师自身素养的修炼,这,也许是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所应努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从去年参加了晋江市十一·五期第二期中小学骨干音乐教师的培训到现在也快接近尾声了,从开始的模糊期慢慢的走到成熟期,非常的感谢领导和导师还有同行老师大力支持与指导!!虽然我们是特殊教育学校的,但是我相信教育是相通的,所以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充实而又愉悦,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这次我们音乐教师的培训对我们一线的(律动)音乐教师来说是及时而有效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从观念上,从理论知识水平上,方法与技巧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认识与提高,在某些方面有了质的进步。

  其次,通过这次培训,促使我在自己的音乐教学上有了深刻的反思,古语说:“吾日三省吾身。”是指道德层面,借用这句话,我觉得对自己的教学也进行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一名教师能成为教学上的能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磨练,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起来的。过去我自以为自己的音乐水平完全可以教好这些学生了,对与教学中的深层次的思考认识不足,反思不够。通过培训,我看到了教师们的严谨的教学态度,授课的专致,看到了同行们的认真钻研与孜孜不倦的学习劲头,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与学习中,我要改变自己以往不思进取的思想,以要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对学生的艺术教育方面作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第三: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音乐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律动(音乐)中,我会按照老师的方法进行教学,贯彻好在这一年的学习中学到的宝贵知识,同时还要不断地创新,使我校的律动(音乐)教学又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相信,在聆听了老师们的专业教学后,在向同行们学习后,我相信,在自己的努力工作下,自己在今后的律动(音乐)教学一定会更上一层楼,通过这次的公开课的交流,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展示平台的机会,更好的增近了学生与外界的交流,让大家明白他们也是能行的,从而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为了消除聋童的自卑心理,让其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聋童的自信心,就此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在肯定鼓励中找寻自信

  每个学生都有被爱和被承认的心理需要,聋生也一样,课堂教学中善于应用激励手段,对学生的点滴成功和小进步,我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及时评价。作为教师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学生在学业上的差异,在律动教学中,有的教学目标部分学生很难达到,针对这一情况,作为教师就要注意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给予灵活的评价,学生的智力的个别差异,是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之一。不同难度的学习、评价,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接受,并且有差异地发展,树立学习的信心。

  二、在成功体验中享受自信

  我将一个律动分成若干个小节,又将各个小节的动作分解成手上动作和脚上动作,先学习手上动作,再学习脚上动作,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地过。慢慢地,我发现那些原来默默无闻的孩子不仅掌握了律动,而且性格也变得活泼起来。在小步子教学中,孩子们得到了成功的体验。正常孩子有成功的愿望,同样聋童也有得到成功体验的渴望,而成功的体验是滋生自信的催化剂。

  三、在活动体验中走向自信

  对于正常孩子而言,音乐艺术主要还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而没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的人,是不可能获得这样一种体验的。同样,如果聋生没有亲身参与到律动教学中“舞”的活动中,也同样不会体验到愉悦的感受。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则给学生们提供了获得愉悦体验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为性格内向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参与和表现的机会。有些聋生的动作不够协调,加上性格又比较内向,在老师面前比较胆怯,不好意思跳,但在小组活动中,这些学生相对而言却很积极。小组合作学习,不仅给聋童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平台,也给了他们一个亲身体验群体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教师要特别关注这些学生身上微小的闪光点,尽可能让他们真正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并在活动中走向自信,自信的走向社会,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我的幸福所在。曾经也有人问我你在这里幸福是什么吗?

  我笑着说:一直以来,我都在追求着幸福,殊不知,原来幸福一直都在我的周围。我问我自己,幸福是什么,我说幸福就是在我最忙碌的时候,抬起头,看到孩子们那纯真灿烂的笑容。同事们问我,幸福是什么,我说幸福是在孩子们有点残缺的生命中给她们最为完整的爱。孩子们问我,幸福是什么,我说,幸福就是看到你们自信、坚强、快乐地成长。

  4月19日下午,我们音乐组一起学习《小学音乐律动教学》体会如下:

  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律动教学

  在进行律动教学时,教师必须要注意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体力、动作发展以及心理发展水平都各不相同。我们在进行律动教学时应该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应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才能保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激情,才能启发学生情绪、联想和想象能力。

  二、要根据不同形式的方法进行律动教学

  从多角度、多元化出发,根据有的心理特征,采用多种不同形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律动教学。

  1、用生动、形象的方法教会学生基本动作和基本步法进行教学。

  2、凭借拟人、夸张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三、要根据游戏情景的开展进行律动教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的并不是高超的技能技巧,而是通过游戏和联想,使学生身临其境,从中猎取情趣和美感。如果教师善于在学生律动教学中产生联想,从律动的联想中抒发亲切的感情,这就构成了律动的一大艺术特色,联想与真情默契,显示了情景交融的美感。

  由此可见,律动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的首要途径,它通过动作来诱发孩子自身的音乐潜在因素,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使音乐教学更好地完成培养孩子素质的任务,也十分受孩子们的喜爱,所以,学生律动教学值得我们不断地去研究和探索。

  20xx年9月,我怀着对教师这份工作的向往,来到了xx小学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这是一所美丽的校园,孩子们很可爱,老师之间也很融洽。

  学校工作是代课一年级和三年级的音乐教学,经过两个多月和同学们的相处,我发现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同学都将我当成他们的好朋友,不仅听我的话,使我的教育管理实习工作顺利开展,他们还经常找机会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与我分享,看到他们围住我不停叽叽喳喳的欢笑声,我心里感到高兴无比。现将我的工作情况总结以下:

  一、对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爱与夸奖最重要。

  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教师把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多么的重要,而幼儿感受到老师“爱”的最直接方式就是——老师的夸奖!我在上课之前都会准备可爱的小贴纸等奖品,作为给表现好的孩子们的奖励,并在上课时对表现好的孩子及时给予夸奖号召其他同学们学习。

  工作的第一周是见习周。我首先听取了我的指导老师给我介绍的学校情况和对教师的要求,在工作第一周,我了解到: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由于刚入校课堂常规方面很差,知识有限年龄太小,需要老师从头教导。三年级的学生年龄稍大,很多时候还是听老师的话,但大多贪玩好动,课堂一旦活跃起来就容易乱套。面对这种情况,我该如何上好这两个年级的课呢?是采取原来班上老师的一贯做法——批评教育?甚至罚站、罚蹲?还是另外想个最好的办法来改变这种局面呢?而最好的方法又该如何去做呢?哪几天,我脑袋里一直回旋着这些问题,我总在想:假如我是孩子,我最希望得到老师什么?假如是我的孩子,我最希望老师怎样做?思索的结果,我想,这或许就是答案——爱与夸奖。我决定就这答案来尝试改变当前的局面,于是,在又一轮的思索后,一个想法在我脑中出现了。

  实习的第二周,按计划该由我开展一年级的教学常规工作了。这周星期一的音乐课上,我微笑着拿出了一个手制小白兔,并模仿着小兔的动作及语气对学生们说:你们知道我是一只神奇兔吗?我呀!可以听到人在心里说的话?小朋友们你们相信吗?”小朋友们都瞪大了好奇的双眼看着这只“神奇兔”。这时“神奇兔”又说话啦:“小朋友要是不相信,我现在就来听听*老师的心里在说什么,好吗?”这时小朋友的兴趣可完全被调动起来啦,他们齐声说:“好!”“神奇兔”来到我的胸口听了听,然后神秘的说:“呀!小朋友,张老师心里在说——我最爱小朋友啦,最不喜欢做的事情是批评小朋友,如果以后哪位小朋友在哪一方面表现得有进步了,比如上课比以前认真啦,或者不打架啦,张老师就会送给他爱的礼物”!”“爱的礼物?”“是什么呀?”小朋友纷纷议论开啦。这时我拿出了我提前预备好的,用各种不同颜色BB纸做成的小兔贴纸,对小朋友说;“爱的礼物就是张老师亲手做的,哪里也买不到的,哪个老师也没有的小兔贴纸,这小兔贴纸以后听到张老师最爱哪位小朋友,它就会跟谁回家,还会送这位小朋友贴片贴在他的衣服上。到时候我们来比比看,小兔最喜欢跟谁回家,谁的贴片最多,张老师最爱哪一位小朋友,好不好?”小朋友涨红了小脸直嚷到:“好!”

  这“爱的活动”在两个年级我的课上开展以后,我仔细地观察每位小朋友的表现和他们的变化,如我所盼望的,情况果然渐渐好转了:三年级和一年级各个班级的同学上课都很认真,既遵守纪律又认真唱歌,他们一张张朝气蓬勃的小脸都洋溢着期待与兴奋,都渴望得到我对他们的特殊奖励,三年级的孩子们活泼开朗乖巧听话,就连平时最让老师头疼的一年级的孩子们,也都改变的让其他老师称赞不已。这一次活动使我明白到,老师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必须本着一颗孜孜不倦的心来从事这一份工作,而在这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我们对孩子的爱与夸奖。

  二、对学生行班级管理活动要有创新精神,要勇于突破,敢于创新,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管理的需要。

  在平时教育管理孩子时,我们许多人不喜欢动脑子,喜欢遵循惯例,将平时一些老办法套用。作为刚工作没有经验的新老师,我也总是套用原来老师的旧方法。

  弹着钢琴的旋律开始上课,这是学校的惯例。有一次上音乐课,我像往常一样,弹着琴,试图让学生安静下来,但单调的铃声让学生感到一点儿也不新鲜了,他们肆无忌惮,吵闹声依旧。音乐课就要开始了,怎么办呢?

  突然,我的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办法,决定用这个新的办法作为幼儿安静下来的“镇静剂”尝试一下:我拿出铃鼓,边拍着手中的铃鼓,边唱着“找朋友”这一首歌,并用铃鼓拍一下坐得端正的学生,对其唱到:“你是我的好朋友。“这一招果然奏效,小朋友用新奇的眼光看着我,很快的安静下来,我也很快的由“找朋友”这一首歌开始了那一天的音乐活动。

  从教学活动上,我深刻体会到,任何事情并无定性,有一些事情一直是这样做,但并不意味着这是最好的,我们要敢于突破,勇于创新,这才是我们这一代年轻教育管理者所应具备的精神。

  通过了这段日子的教学工作,也让我更近一步的接触了社会,了解了老师在课堂之外的那一面。认识到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从而树立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也让我更体会到做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艰辛。教师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要当一名好的教师更不容易。在刚工作的这两个多月中,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老师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学高为师,行正为范”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加深。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准备全身心投入将来的教育事业。我也将从一个尚有稚气的新教师慢慢向一个成熟的教师靠近,满载而归,从此将激情迈向我的教师生涯。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

  一、客观全面审视学生

  在职业教育已提升到国家议事日程的今天,本地的职业教育仍受到人们意识观念的制约,所以,选择职校就读的学生一般都是人们印象中的“三流”学生:即中考落榜、学习纪律观念淡薄、家庭经济条件差。

  这些孩子之所以选择幼师专业,并非因为她们具备美术、音乐等方面的基础或特长,而是因为她们大多有着音乐、美术方面的兴趣爱好,怀着幼师班可以学弹琴、唱歌、跳舞、画画,不用学复杂的数理化的简单想法,通过她们从宣传资料,表面看到的专业介绍和她们对幼师专业浅显的理解,而聚集到了幼师这个班??她们并不知道新形式下的幼师专业不仅要学习各项专业技能,还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等的真正内涵。

  二、正确理解、深入分析教材

  《音乐》是幼师专业班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在新生班的教学中,问起她们对音乐课的理解时,她们的答案几乎一致是“学唱歌”。这种情况、这种答案的出现并非偶然,因为之前她们所接受的教育是

  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没有系统专业地学习过《音乐》,所以她们就把音乐课概括为单一的唱歌教学,作为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就应该正确理解、深入分析教材,引导学生正确学习。

  目前,我校的教材以声乐教学为主线,将乐理、视唱练耳、声乐、欣赏等教学科目有机地编排在一起,全书各单元根据教学科目的教学内容设计、编排。乐理部分的难度相对较低,包含了幼儿乐理及训练;视唱练耳部分的难度也不大,重点训练高、低音谱表二升二降的视唱曲目;声乐部分不仅有时代气息较强的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教学歌曲,还选编了幼儿园的歌曲;欣赏部分以“音乐之旅”板块呈现教学内容,以中外儿童音乐欣赏为主,同时还有中外经典音乐作品欣赏。

  通过教师正确的分析,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中职幼师专业的音乐课程不象她们想象中的那么单一,它包括:乐理、简谱视唱、五线谱视唱、声乐、练耳、音乐欣赏等;音乐课在整个专业课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它给键盘乐器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保障,给舞蹈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节奏基础,给今后的幼儿园活动教程创设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三、反“循序渐进”传统教学常规、反教材顺序而行之

  中国古代儒家提倡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指的是教学既要按照内容的深浅程度由易到难,又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由浅入深;当代的教育学同样提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因为循序渐进中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的

  顺序,是三种顺序的有机结合;只有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发展严密的思维能力??由此看来,“循序渐进”这一教学规律是古今中外都必须遵循的教学规律之一。但在我看来,在高科技时代,瓜果蔬菜可以改变其生长规律反季节生长,为什么教学就不能一反常规进行呢?所以在我的幼师班音乐课教学中,我常常反“循序渐进”其道而行之。先“收获”后努力,让学生先体会成功的喜悦:常言道“没有付出何来收获”。我却常常让学生在还没有付出汗水前便让她们先体会到“收获”的喜悦,以增强她们学习的信心和激发她们学习的兴趣。

  1,在一般人看来,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就开始学习键盘乐器是无从下手的,更何况幼师专业的《音乐》、《键盘》教材都是针对有音乐基础的学生编写的。可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我知道我们学校幼师班的学生大多都来自乡镇,她们的家庭经济情况承受不起让她们从小就系统地学习音乐、键盘乐器。刚进校的她们在音乐方面就象是一张白纸,而教师就是一支画笔,画笔在白纸上画出什么白纸上就留下什么。所以在给每届幼师新生上第一节课时我便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她们会、她们懂的地方入手。一般我都会问学生:“从幼儿园到现在,你印象最深的歌曲是哪首歌?”随着学生的回答我便在键盘乐器上把她们所回答的歌曲弹奏出来,然后还让学生合着老师的伴奏集体拍手齐唱歌词;我还结合当前流行的通俗歌曲把学生喜欢唱的歌曲合着她们的歌声,她们唱一句我弹奏一句??如此一来,学生的注意力便高度集中到了教学当中,因为她们的“老师,这些歌你是怎么弹出来

  的呀?”“老师,钢琴中哪里是do呀?”“老师,你的手是怎么知道该按哪个地方的?”等等足以说明她们正在因为感兴趣而认真听讲、因为不懂而问。

  我从来不认为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学生的无知,相反,我觉得这恰恰是学生学习的兴趣所在。我从不轻易放过她们的任何一个问题,我会围绕她们的问题通过一段时间来帮她们解决,这里所指的“帮”不是教师全权代理,而是指教师处于主导的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她们自己的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2,比如她们所提到的“这是怎么弹的”,我会通过一首她们都很熟悉、很简单的幼儿歌曲(《两之老虎》、《数星星》、《上学歌》、《粉刷匠》《小红帽》等)先让她们唱词(反常规一:教学不先结合教材,唱歌先唱词。因为这是每个学生都会唱的,她们会唱得很整齐)、唱简谱(反常规二:没有先认识音符就先唱谱。因为她们已经熟悉歌词的旋律、音高、音准、音值,这时唱谱她们不会觉得有难度)的顺序告诉她们:弹琴之前要先知道这首歌的旋律是由哪些音符组成的;之后便教给她们认识简谱记谱法中的音符、休止符、小节、小节线、终止线、连音线(反常规三:教学没有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等相关的乐理知识。如此一来,她们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并且通过她们的认真劲我知道她们正沉浸在成功、收获的喜悦中。

  在职校幼师班的教学中,我还运用了“先应用后探究、先社会实践后课堂学习”等与通常教学规律相反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调查及教学效果显示,如果一开始就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让这些只知道1、2、3、4、5、6、7(do、re、mi、fa、sol、la、si)、只会唱一些流行歌曲的新生马上学习五线谱、半音与全音等的知识,她们肯定会被这些“小豆芽”“小蝌蚪”弄得晕头转向;如果在她们刚接触键盘乐器时就指着键盘告诉她们音的分组,结果可能会让她们患上“恐琴症”、“厌琴症”??反季节的瓜果蔬菜在农民悉心的种植下能让人们享受另一番丰收的喜悦,反常规的教学方法在园丁的潜心研究下同样也能培育出别样红的满园桃李。

  我担任的是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在参加全国新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工作中,我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努力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培养智力因素(歌曲,乐谱,节奏等)与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性格,意志等)相结合为原则,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为重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对音乐感受潜力,培养学生构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基础。

  一、注重音乐审美体验

  我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都比较注重一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这个基础理念,这一理念常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魅力,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并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对音乐律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

  首先,我从自身的点滴做起,一方面,上课是注意歌声美,琴声美,语言美,教态美,服饰美等,让学生从教师的身上体会到美,从而使学生喜爱老师,进而喜欢上音乐课。另一方面,透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音乐创造等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情感的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用心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给学生适当的时间、活动空间及思维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我每节课至少要留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表现自己,鼓励学生在他人面前自信的表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每节课还设计一些值得研究、可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创造性的思考回答。注重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并且从不用教师的思维定势去约束学生,应尊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及理解,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三、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主要是透过带给开放式的音乐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一种有效的途径。透过小组学习,学生们从中可挖掘自身的潜力。如:组织潜力、交际潜力、合作意识、团结精神等。我上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注重引导学生用心参加各项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

  四、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生动搞笑的创造性活动资料,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以往的音乐课有个误区:把创造单纯看成是作曲。我觉得音乐课中的创造能够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如:根据音乐编动作,创造新词,用声音创编故事等等。就如同用铃鼓发出声音,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创造,让全班同学想一种不同的敲击方法让铃鼓发出声音,让全班同学一齐来进行创造性学习。

  音乐欣赏是低年级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音乐欣赏活动,可使低年级学生接触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开阔他们的音乐眼界,丰富他们的音乐经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喜爱之情,并使他们初步发展起感知、理解、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感受音乐形象,理解音乐语言,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呢?

  1、多媒体技术与欣赏教学有效整合,使教学丰富而生动

  音乐艺术是以声音为形象塑造载体,它需要欣赏者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在聆听音乐时自发地产生一种联想。由于低年级学习的生活、知识经验有限,所以在音乐欣赏过程中那些无法捉摸的音乐形象经常令老师尽管费尽口舌,小朋友听起来也如坠入云雾之中。而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便可将欣赏时所需要的图像、声音、色彩等信息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特定画面的引导下来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

  2、将“道具”与欣赏教学有效结合,帮助低年级学生感受音乐意境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一样物品在大人手中也许不觉得有趣,但到了孩子们手中,便如同一件宝贝,能生出不少的玩法。采用合适的“道具”帮助孩子们感受音乐,也不失为一种化抽象为直观的好办法。这样的话孩子们就能沉醉在音乐中,体会到音乐中延绵不断的、轻柔的美。引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无限的遐想,开启孩子们想象的闸门。

  3、将游戏与欣赏教学有效结合,帮助低年级学生认识音乐结构

  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欣赏活动,能使低年级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自然地掌握音乐知识。音乐伴随游戏,给孩子们带来了愉悦的心情,虽反复聆听,仍乐此不疲。随着游戏次数的不断累积,孩子们对音乐知识也就了如指掌。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的音乐知识,不再是机械的、被动的、认知记忆,而是通过自身的实践探索,在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中获得提高。

  4、将色彩与欣赏教学有效结合,帮助低年级学生感知音乐情绪

  音乐与色彩在人的感觉上的联系是多方面的,除了音色与颜色之间的联系之外,还有曲调、和声、节奏、调性、音区等。它们都能使人与各种色彩联系起来。在历史上就曾有人把不同风格的作曲家的作品与色彩联系起来,有人说莫扎特的音乐是蓝色的,肖邦的音乐是绿色的,瓦格纳的音乐则闪烁着不同的色彩。在欣赏活动中,通过将色彩与音乐对应,来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的情绪。颜色的暗示使孩子们很快感受到了乐曲的两种不同的情绪。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手段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音乐学习为低年级学生所喜欢,教师应把握好这种优势条件,除知识技能的教学之外,还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对学生实施有效教育。

  1、以音乐为主线,合理组织、整合教材内容

  新教材的内容编排是主题式的,如“世代相传的民歌”、“欧洲民间歌舞音乐”等,每个主题为一个单元,划分为音乐人文、欣赏、歌唱、创作活动、音乐常识等几大版块;同时,每学期的单元主题都相互对应承接。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当以音乐为主线,紧紧围绕本课音乐人文的主题,把听、唱、表演、知识等各版块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使整堂课重点突出,结构清晰,情绪流畅,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同时,注意各学期教材平行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音乐人文的导入、过渡与小结,回顾以前的学习内容,也为新课做好铺垫,并激发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

  2、抓住音乐的基本元素,把音乐的手段综合运用于各个教学版块

  虽然教材中每课都分为听、唱、表演、常识、探究等多个版块,但我们在处理版块教学中不能孤立地使用这些音乐手段。例如在欣赏教学中,除了听之外,加入节奏模仿、声势律动或歌唱;在歌唱环节中强调听觉先导、动觉切入;用欣赏浏览的方式引出音乐人文或回顾小结---实践证明,在不同的教学版块中综合运用各种音乐手段,都能明显地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对旋律的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用音乐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与交流学习

  课堂上师生交流的方式有许多种,最多的是语言交流,而教师应当善于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把握适当的机会,使用音乐的语言进行特殊的交流,使学习和互动的效果事半功倍:例如节奏模仿、歌唱接龙,不需要唠唠叨叨的说教与谈话,让学生跟着教师拍击的节奏,进行即兴模仿;教师唱上一句、学生接唱下一句;或者学生相互接龙;这些亲切而随性的方式,能够鼓励和带动学生更积极、大胆地参与到活动中,体验音乐的乐趣与合作的默契。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现在的音乐教育,就是应该培养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帮助学生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开启自主学习的心智、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的我,深刻地体会到学生的成长无法代替,发展必须主动。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一名学生都是一幅精彩的画卷,每一名学生都是一篇生动的乐章。教师应善于体会蕴藏在学生内心中渴望同外部世界交流的主动性发展潜质,多给学生一些权利、一些机会、一种条件、一些空间,让他自己去锻炼,自己向前走。仔细阅读后我总结了16个字。重导轻演、重艺轻技、重情轻理、重趣轻习。

  很喜欢书上对于这几个字的一段话,很笼统,但很有哲理。

  给学生一段旋律,让他们自己去倾听;学生一个概念,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想象;给学生一个旋律,让他们自己去发展;给学生一个环境,让他们自己去创设;给学生一些素材,让他们自己去组织;给学生一定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

  们自己去争辩;给学生一点权利,让他们自己去行使;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创编。

  音乐新课程不仅对传统音乐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更是给学校的音乐课程带来了全新的变化。长期以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面临着自身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诸如课程定位、性质、理价值、理念问题,课程目标、内容问题,教学方法、评价方式问题,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的编写与使用等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基础音乐教育课程建设与发展,在音乐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许多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和音乐教师都被当前的一个音乐教育现象所震撼;为什么不能够带给人们无限美好与快乐的音乐,这种尴尬的局面,足以引起所有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

  在重新认识基础音乐教育时,我们不能不提到《音乐教学大纲》和《音乐课程标准》。这两个指导和规范基础教育音乐课程的文本,并非只是名称与形式的不同。比较和研究《音乐教学大纲》与《音乐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传统音乐课程与新音乐课程的本质区别,能够悟出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的核心所在。即:以《音乐教学大纲》为代表的传统音乐课程是从学科出发,从教师出发,规范和要求教师应教学科中的哪些内容,以及怎样教等等。一言以蔽之,《音乐教学大纲》是面向教师的,体现了“学科中心”、“教师中心”的特点。而以《音乐课程标准》为标志的新音乐课程

  则展示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关键的变化,那就是鲜明地提出了基础教育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因而,面向学习者,从学生的心理逻辑、音乐经验和实际需要出发,指导与规范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哪些音乐内容并达到什么标准,如何学习,以及教师应怎样引导、促进和评价学生的学习等等,则是《音乐课程标准》最为显著的特征。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迅速推进,越来越多的音乐教师将

  面对新的音乐课程。因此,了解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学习音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熟悉音乐新课程的教学领域,掌握与运用音乐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和现代教育技术等等,音乐教师所迫切关心的课题。这些课题,虽然有些属于新课程教学法的内容,而有些则更适合新课程教学论的范畴,研究和编写立足于指导音乐新课程实践的教学法类书籍会更加有利于音乐新课程的实施。

  鉴于此,《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一书,在基础教育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紧密围绕对《音乐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究和对音乐新课程实践的探索与总结,力求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音乐新课程进行解读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阐述渗透着新理念的音乐教学方法。需要说明的是,音乐新课程本身即是一种新的事物,必将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

  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因此,对新课程教学的学习、研究与应用,就采取一种创造和发展的态度。音乐新课程的精髓,在于创新,在于运用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创新音乐教学。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教师不仅仅是音乐新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音乐新课程的建设者,愿我们的音乐教师在音乐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最近,本人有幸参加了从化市教育局开展的第二期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根据培训课程要求,我认真学习了湖南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姚利民先生的《有效教学论》。姚老师这本书,站在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高屋建瓴,详细论述了国内外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对于新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本书在对国内外关于有效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述评的基础上,论述有效教学的理论,阐述有效教学的发展,分析中小学有效教学的现状,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有效教学的策略。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在于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在于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注重课堂这个主阵地,它不只是看你备课、上课的认真程度,更关注一个教师对课堂结构的把握,节奏的安排,时间的掌控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等等多方面的考虑。下面我主要谈谈对本人任教学科,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一些感悟:

  一、要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与专业知识水平。

  有效教学要求英语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具有较广博的世界人文地理知识;同时,教师须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自如地驾驭教材和课堂教学过程,了解新教材特点,恰当地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以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绝不能闭关自守、满足于现有的成绩而寸步不前,要多接触名师,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并付诸实施。在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同时,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对待学生必须循循善诱,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意识,努力创建平等、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

  二、要进行有效教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

  所谓多信息,指的是课堂教学要增加学生接触外语语言材料和信息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听些生动、有趣、幽默的对话和短文,让学生在愉悦中潜移默化地获得信息,积累素材,丰富知识,激发兴趣。随着教材的加深,逐步提高听和阅读外语语言材料的质和量。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的视野拓宽,信息量加大,听、说、读、写的能力大大提高。

  三、要进行有效教学,必须巧用智慧。

  随着时代的发展,只会埋头苦干的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改革的步伐,他们古板的教学方式也会受到现代学生的厌恶,所以他们的教学大部分是无效教学。新时代的教师应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指导下,学会工作,学会学习,并学会有智慧地“偷懒”。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要创造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相关的学习策略。其次,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最后,教师要把着力点放在引导转化上。

  在课堂上,由教师主导的课堂应逐渐让学生来替代。教师只负责把当堂课的新授知识教授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把握重点与难点,并发挥优生的作用,让他们当小老师,带动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使他们互帮互学、互相合作。这样,教师“懒”了,课堂活了,学生乐了,学习效果明显了,这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今后,我将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强化有效教学的意识,在学习、自查、反思中提高自己的育人能力和教学水平。主动反思课堂上哪一个环节启发了学生?那一部分是教学的亮点?什么样的问题学生喜欢答?那一部分教学效率高?下节课如何改进……实实在在的把有效教学策略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随着艺术课改革的深入,我们越来越觉得要上好一节课,学生参与的重要性。不管是歌曲课还是欣赏课,我们在一节课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其中是最难解决的问题!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自己逐渐对这一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样我们的音乐课也有相同的道理,老师上课的质量差了,学生听得烦了,也就不会参与其中了。以至于造成整个教学质量的下降。这样,我们就不得不去认真思考一个问题——音乐课,怎样让学生参与进来,怎样让学生动起来的问题。首先,我们得从最基本的问题入手。我们都知道,“高楼要有地基作准备”而教学也是如此,要上好一节课,也得有很好的“地基”才行,音乐课的“地基”就是“备好课”。谈到备课,有人说它不重要,我们认为是不正确的。因为,备课是上课的准备,是上课思路的演习。一节课要备的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才行。只有这样,上课才具备了它前提的条件。一节课有了好的构思,剩下的就是如何实践,怎样上好课的问题了。其次,老师要统观全局,用自己的“魅力”去调动学生来展现自我。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是完成音乐教学大纲所赋予的教学任务的关键。而学生的兴趣和欲望来自于教师严谨而周密的教学构思。在新课程理念下备好一堂课,应努力做到:

  对音乐感兴趣是青少年的共性,学生往往把每周一节的音乐课视为“一周最美好的时刻”。但如果我们教法呆板,一成不变,索然无味,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当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任务,将难点、重点、主导思想、作品风格、音乐知识等,形象而生动地导入课的主体中去,让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学生的兴趣、欲望才能“长盛不衰”。

  教学环节之间,新旧知识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就会流利顺畅。教师仔细分析教材,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课堂教学便能保持整体性。

  一出戏,一部电影,必定有高潮。同样,一堂音乐课也应该有“高潮”之处。这个“高潮”一般宜在一堂课的结尾。“高潮”往往是课堂教学的“华彩乐段”,此时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浓厚,积极性最易发挥的时刻,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推敲再三,精心设计,可以在生动的故事中结尾,可以在听录音中结尾,可以在师生对唱,学生边歌边舞中把一堂课的结尾搞得生动活跃,热热闹闹,使学生像听小说连播,观看连续剧那样在撩人心绪的悬念中盼望下周音

  总的来说,要上好一堂课,教师是主要原因,只有存在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才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学的轻松,觉得学习真有意思”!随着音乐课教学改革的深入,音乐课要成为师生展现自我魅力的舞台。而且这个舞台永远是充满诱惑力的,永远是学生彰显个性的平台。有了这个平台,学生才会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才会动起来,音乐课才会充满生机!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因此英语情境的创设要围绕交际的目的进行。切忌为求“活”而片面强调形式多样化,在学生唱、跳、玩中忽视教学情境为内容服务的本质。那样小学生英语情境教学就完全失去其意义。

  情境教学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永远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方法。正如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会探索、会学习、会运用英语。

  一、情境导趣,以趣激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习语言的最佳期是在儿童期。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好奇心与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儿童接触“a、b、c”的起始阶段,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小学生是否对英语产生兴趣,英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努力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到新鲜、轻松,使学生喜欢英语课,喜欢学习英语。在教nose,ear时,教师走到学生中间,轻轻地捏捏学生的鼻子、摸摸学生的耳朵,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蔼,并置身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满怀激情,以丰富的体态语言与面部表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单词或句型时,我们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做相应的动作,即使是夸张的动作或朗读语调,孩子们也会特别喜欢。“big”两手张开画个大圈,“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个瘦的动作。学完单词后,老师做出动作,学生就会说出这个单词;教师还可以根据孩子好动的心理,结合游戏和儿歌教学,努力创设英语活动情境,动静穿插,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穿插,吸引年幼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会自主学习。对于中高段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编排课本剧,进行表演,进行free talk,如让学生利用每课的前五分钟表演巩固已学句子,具体做法是:学习小组表演对话,能说什么就说什么,说错也没关系。这样就不会让学生感到有说错要批评的压力。如:—— 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 are you?fine,thank you?i am fine,too。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练说的机会,并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教学每一环节,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二、情境内化,以争促学

  优质的英语课堂不能单以教师传授给学生有效信息的多少来衡量,还要注重学生信息内化及运用能力的大小。单纯直接的课堂教学乏味无趣,容易使学生感到压抑,产生心理疲劳,阻碍学生对语言信息的内化。因此,教师要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呈现新内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实现语言的感知、理解、内化、运用,并能因材施教,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使其获取成功的体验。

  在英语课堂中引入竞争机制,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掘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思维水平,使学生体验到竞争成功的喜悦。可以在课堂上采用比分制,开展学生个人争优和小组比赛争胜的教学形式,如在练习i ’d like??句型中,在小组内展开竞赛,比一比谁会的多。学生就会争抢地说:i ’d like some eggs 。i ’d like some milk??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情绪饱满,团队合作精神得以增强。更重要的是给学习优秀的学生创造了表现的机会,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铺垫了台阶,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动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情境迁移,学以致用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它具有实际性和交际性。实际生活水平是语言学习的试金石。英语的教学时空必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学习迁移拓展到我们的生活中。教师要设法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创造英语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敢于大声和老师用英语打招呼,交谈;鼓励他们尽量用所学的常用表达方式和同学相互问候,对话。也可以开展各类英语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演讲赛、英语故事比赛等,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大胆放手去思考、去探究、去体味。学生一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实践,必定会爆发出无限的创造力火花,必定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产生仿佛置身于英语世界的感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加深了语言信息输入,产生语言内化,做到了学以致用,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书中讲了不少怎样营造教学情境的策略,究其几点,以及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我认为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应特别注意迎合小学生这种好动、爱玩、爱画、富于想象力等特点,使他们的语言习得从轻轻松松、富于乐趣的教学活动中得来。

  一、利用孩子们好动的特点来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唱唱跳跳,一起动起来,让老师和学生的距离缩短了。这不仅使学生感到老师时时刻刻在关注自己,而且能感受到自己是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中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做”,让孩子们充分地活动起来,通过活动来丰富学习经验,通过真实的体验来促进语言的习得,在体验运用中发展语言技能技巧。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我们要考虑尽可能多地让孩子们去“做”。如在教学身体部位单词时,我设计了一个“touch your?”活动,比一比,看谁摸得准、摸得快,我的指令越来越快,孩子们的动作也越来越快,就连平时最不专心听讲的调皮鬼柳鑫同学也积极地参与进来;又如在教学动作性的单词和短语时,就设计让孩子们在比比划划当中动起来,并形象记忆这些知识的。适合这种教学的还有:听命令表演,听命令制作面具、玩具、卡片等,听命令移

  动或交换位置,听命令唱歌,听命令说话,用手势表示对错,听命令比划词语,听命令指出某物,听命令画画等等。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们还要充分考虑到如何利用教师本身的动作、身体语言和表情或眼神来帮助孩子们明白每个活动的操作,并尽量设计出易于孩子们掌握的动作或活动,以使孩子们易于恢复记忆,使孩子们见到或听到某一特定动作或命令时,立即可以唤起某一特定语言的再现,如教师做一个喝水的手势,孩子们立刻说出“drink”或“drink

  二、巧妙利用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来设计教学活动。

  众所周知,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富,但如何利用孩子们的这一特性来设计教学活动呢?我们可以利用表演对话、讲故事,读诗歌,唱歌曲等活动创造机会让孩子们充分去想象故事、诗句、歌曲里所叙述的物品、事件等。在设计这些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引导孩子们去想象,是利用特殊的语音语调呢,还是事先把东西藏起来以让孩子们去猜想?如在教学体积较小的实物单词时,可以把实物装进一个袋子里,让孩子门猜,孩子们非常乐意用玩这种游戏;在进行故事教学后,可以让学生们展开想象来猜测故事的结局;有时,也可以让孩子门把所学内容画出来,孩子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他们画出的同一个内容可能大不相同。

  三、巧妙利用孩子们爱玩爱乐的天性设计语言教学活动。

  玩、乐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既可给孩子们以乐趣又可以学到语言知识的教学活动,如设计节律顺口溜、“let’s chant”,“let’s do”游戏、制作物品活动和进行有趣的调查活动等,这些活动要做到既满足孩子们爱玩爱乐的心理,又可以通过活动把孩子们引导成为学习英语的推动力,使枯燥的、机械的东西都变成生动的、活泼的以至趣味无穷的过程,给孩子们的语言学习带来快乐,把他们带到一个美好的知识王国,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王国里来。教师只需将所学内容设计得“活”起来,让孩子们在做、玩、画、说、猜、看等过程中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学习与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以求教学更多元化,更适合孩子们不断成长变化的需要。

  四、巧妙利用孩子们爱说的天性设计教学活动。孩子们和小伙伴们总是能够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并且相互之间总会受到各自的影响,并不知不觉中有了改变。所以我们在设计语言教学活动是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教学过程中尽量安排各种小组活动、小组游戏、小组讨论、小组表演等,充分调动每一个孩子的参与意

  在前一段的有效教学实践中,作为一名新上岗的音乐教师,我获得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宝贵经验,逐渐明白了一节课到底应该怎么“上”。

  在我的课堂实践前,从两位音乐老师的音乐课评课中,邓校长提出了对于音乐这门学科来说,它的基本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有感情的独立的演唱歌曲”,这里涉及到几个考察点,第一是是有感情,即学生通过自己和教师做到理解歌曲的含义,第二是独立演唱歌曲,要求学生在不依靠老师的提醒帮助下,自主完成歌曲的演唱,当然这其中包括应当对旋律和歌词两方面进行考察。有了明确的目标,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就有了“灵魂”。

  通过具体的课堂实践以及校领导的点评,使我对音乐课到底应该做点什么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次有效教学的重点是有效性提问。由于我教的是一年级,孩子的理解能力远不如中高年级的孩子,对于一些成年人使用的词语,很可能放到他们身上就听不明白所以然。为此我课下专门找了一些孩子。对于一些课堂上需要提问的问题转换形式看他们是否能听得懂,如果一些词语孩子们理解不了的话,我会换上另外一个词,使他们能理解问题的真正含义。例如听完歌曲要问孩子们这个作品的情绪如何?孩子们太小不理解情绪二字为何意,我就换成了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既然有效提问,首先是要孩子们听得懂的提问,如果听都听不懂,那就无从谈论有效二字。听得懂,学生就会进行积极的思考,给出的答案也常常会出其不意,在校内公开课上,一个孩子对于这个问题居然回答出了“这首歌曲让我听了之后很感动”言语,我很诧异,习惯性的继续问她问什么会觉得很感动,孩子说因为这首歌曲很好听,让她听了有想哭的感觉所以很感动。听完了学生的解释,我情不自禁的说“老师太喜欢你这个答案了”。由此看来,老师说小孩儿话,可能学生会给出大人的话,出其不意,振奋人心。

  既然是有效性提问,在我看来通俗的说应当是让学生动脑筋的提问,不是那些“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啊”这些让学生提不起劲头的问题。通过这次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有效提问的重要性,学生要学习新的知识,要充分地思考,提问是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精神的设计,完备的思考,才能让问题变得明确而有针对性。

  初入教学岗位,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感谢学校的这次有效教学的活动,让我快速的适应音乐教学活动,明确音乐教学目标,少走了很多弯路。我坚信,在校领导的精心指点下,在同事们的耐心帮助下,我一定会快速的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

  前几天听了一节六年级的音乐课,课的内容主要是以欣赏为主:了解作曲家莫扎特的生平,听赏其作品钢琴独奏《土耳其进行曲》。这节课我自己上过很多遍,教学时也曾挖空心思,尽量采用最恰当的教学方式,一直自以为教学效果也还过得去。但听完这节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状态,便发现了课与课之间的差距。究其根本,原因还在教师身上。又一次深刻地发现:教师本身所具备的音乐素养,在音乐课堂中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莫扎特相对来说是比较有名的作曲家,是个音乐神童,其作品的影响力深远,应该说学生在上这一课之前对该作曲家就有一定的认识。教师要做的是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听辨其音乐作品,熟悉他的作品风格。如果能够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掌握他的创作风格,也就能进一步地深入了解这位乐坛伟人对音乐的贡献。这对教师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因为这需要教师具备相应比较广博的专业知识,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内化为教师自身的素养,在课堂上面对学生,叙叙道来;而不是含糊其词,连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怎么可能通过教学再反馈给学生呢?

  在这节课上,教师采用了比较新颖的方式进行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从听六年级大部分学生都比较熟悉的流行歌曲S.H.E的《不想长大》入手,过渡到听莫扎特《g小调第40交响曲》片段,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咦,这么好听的旋律是哪位作曲家创作的呢?当介绍说这就是著名的音乐神童莫扎特的作品时,学生恍然大悟,急切地想要知道更多的有关作曲家的知识。导入的成功和教师课前对教材的深度挖掘有着密切联系,也和教师本身对该作曲家作品的熟悉程度有关。接下来是教师对作曲家的简介。教师对该作曲家非常了解,对他的许多生平佚事都是信手拈来,娓娓道出,如数家珍。平和、朴实的语言方式,让在座的学生感觉到:自己已经和作曲家靠得很近,仿佛作曲家就在自己的面前。

  如果说前面都是对作曲家的总体描述的话,那接下来教师对作品的示范演奏则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土耳其进行曲》是一个钢琴独奏作品,要将作品完美地演绎出来,需要一定的键盘演奏技巧。这个作品一般教师也能弹,可是如果要求教师在音乐课上进行示范演奏,恐怕能做到的不多。课堂上给学生聆听的作品要有一定的完整程度,应该给学生带来美的视听享受,所以对演奏的技能要求比较高,一般有过硬演奏技能的教师才敢去尝试;心虚一点的,就怕砸锅,所以轻易不敢尝试,包括我自己。所以当本课教师以自己并非完美无缺的示范演奏,让学生体验到身临其境的聆听时,我感受到了一种震撼!

  在分段欣赏时,教师采用了范奏方式,和学生进行着最直接的交流,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了作品形象的栩栩如生。当某个乐段的感觉不是很明朗时,教师立刻通过弹奏让学生分辨,并当场讨论,得出结论。和单纯的听录音相比,本课听赏的效果无疑是最佳的。尽管教师的弹奏中也有错音,但没有关系,乐曲的风格尽显,其当场演奏的效果似乎是让学生参与了一次小型的音乐会,既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又让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加高大起来。

  其实,在每一节课音乐课上,教师的亲力亲为都对学生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范奏给学生带来的是直接的视听感受,而范唱则让学生接受到比较规范的演唱方式。学生可以直接地用模仿来学习声音的表现,感受音准、节奏的准确,甚至情感的表达。一个会唱歌的老师往往会带出一大批会唱歌的学生;而一个会跳舞的老师,他的学生也许肢体语言就很丰富。难道这些不是恰好说明了教师行为的影响力吗?如果音乐教师能在课堂上展示其较高的音乐素养,也许,学生也会感受到:我们的音乐老师可真行!学生会从对老师由衷的钦佩开始,逐渐受到老师的影响,被教师的学识魅力、教学魅力所折服,而爱上音乐课,乃至于也爱上音乐。

  当今社会要求音乐教师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口号越提越高,如何彻底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念:一方面改变过去的音乐教育在"应试教育"中可有可无尴尬局面,变成为现今的"素质教育"不可或缺重要环节;另一方面,要彻底改变老一套的平面呆板音乐"枯燥式教学法"变成现在寓教于乐的“三维式教育法”,也就是说弄清"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变老师主动"教"为学生主动"学"。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然后对学生"授之以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师要利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条件去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教师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的首选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集声、光、动画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眼、耳、手、脑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笔者从自身出发,使用lphone4s、ipod等简易设备在课堂上就能做到多媒体教室等同等作用。

  一、利用lphone4s、ipod简易多媒体在普通教室中创设出多媒体教学相同的情境,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大多数学校中,不可能做到每堂都能使用到多媒体教室,但是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能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而lphone4s、ipod这些简易多媒体设备却能创设一种使学生主体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学习氛围。例如ipod中一款模拟多款乐器的软件,它是将钢琴、手风琴、吉他等多种乐器于一身软件,,使音乐教育变成一种“综合式、即兴式”学习音乐,这是lphone4s、ipod软件的一个重要作用,使学生在学习动脑、动手、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而且像lphone4s、ipod这样多媒体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在音乐教育中只要学生在课堂上一“动”起来,气氛就活跃多了。学生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音乐性的“动”,必然沉浸在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他们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这对很多没有多媒体教室学校来说是个很好的消息。例如:lphone4s、ipod中一款“唱歌达人”软件作用非常好,它可以起到”卡拉ok”与“音乐智能评审团”作用,它按你唱歌悦耳程度评定级别,再给予不同表扬,而且可以起到回放你唱过歌曲的作用,使学生音高、节奏、听辨、协不同程度的提高。“唱歌达人”中音乐评审作用的这种设置不仅使做对的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也会使做错的学生不气馁从而产生积极寻求提高音乐素养的意识。

  由于lphone4s、ipod中软件已经创设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在电脑演示之后,教师提出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提高音高、节奏水平,学生会兴趣盎然地讨论、一起愉快的歌唱。从而使枯燥的课堂化为具体的形象,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的强烈参与意识,同时也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标。

  二、利用lphone4s、ipod的直观演示,容易突破音乐教学中难点。

  在音乐教学中,有些重点难点往往不易突破,主要原因是少年儿童的生活经验不丰富,观察事物不容易全面具体。因此教师要采用比较容易使学生接受的教学过程,达到知识的迁移。例如:“音乐史中一些著名音乐家和一些中外著名的交响曲与中国京剧、一些少数民族音乐,这些东西缺乏吸引力与娱乐性,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厌烦情绪”。

  lphone4s、ipod一款“音乐鉴赏软件”将中外交响乐与现在流行乐曲的结合,示让学生感受到交响乐的与众不同,在学生在头脑里建立起自己的音乐史结构,更好地掌握所学的音乐知识,从而强化了对音乐史的印象。同时,教师也突破了音乐教学的重点、难点,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利用lphone4s、ipod辅助教学能拓宽学生的发散思路,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学习的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作用更加明显,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思维和操作形成。lphone4s、ipod辅助教学,能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多向思维的情境。因为它有声形并茂,生动有趣的特点。

  总之,lphone4s、ipod辅助教学有许多优势。同时它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给孩子们一个享受快乐学习的机会。

  20xx年4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三天的“海南省第九届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比观摩活动”,此次教学评比给了我交流与借鉴的学习的平台,促进了自身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评比包括:小学优秀课十一节,初中优质课十一节,高中优质课六节。有歌唱、器乐、鉴赏、舞蹈等课型,共28堂课呈现了28种教学风格,各位老师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节课都经过了特别精心的准备,精彩纷呈,可谓繁花似锦。

  执教的教师普遍具有很强的音乐基本功和全面的人文素养,不但弹琴、歌唱、舞蹈等音乐能力强,组织、引导、调控等教学水平高,而且相关文化知识丰厚,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适当,不但使课堂增色,也给观摩教师们带来美好的享受和深深的启发。最值得高兴的是,我校冯晓静老师所教授的《苗家儿童庆丰收》更是以全场最高分的优异成绩,荣获此次教学评比的第一名。

  每次听到经典的好课,都会有三种感受接踵而至。开始是激动,从心底而来;而后是自卑,同样是老师为什么我想不到这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最后是一点思绪,能从她们的课里借鉴些什么。有一点是共同的值得我深思的:教师的感染与评价。要想学生融入所学的教学情境,教师必须自己先投入到这个情境中。不管是在学唱热情洋溢的歌曲,还是在聆听童趣可爱的乐曲,执教的老师无时无刻的沉静其中并感染着学生,让他们也置身其中,不知不觉不仅学会了音乐知识,也体验了音乐带来的无穷快乐。在让学生积极参与时,教师的细致、贴切的评价也起了很大的鼓励作用。

  就拿我们学校冯晓静老师的这节课《苗家儿童庆丰收》来说,从整个的教学环节上,非常的严谨,重难点突出,教学目标准确落实在的课堂中,更是一步扣一步的,衔接的很好,这就更离不开老师的引导。使学生兴趣很高,在快乐中已经掌握的所要的内容!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学生通过视频欣赏了解苗族,它记录了苗族各地区的生产活动和民俗风情,使学生能有新鲜感!同时体验苗族舞蹈律动尤为恰到好处,这节精彩的音乐课吸引了在场所有老师;《理发师》一课中,教师从音乐入手,引导学生静听教师演奏中的独特语气,关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驰,力度的增减等,继而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内在表现力。

  在这些课中让我受益颇多的是聆听教学,特别是对低段的孩子,我的欣赏课总觉得无法入手,分析得不够深入,时常觉得这个教学比语文老师上阅读理解难多了,同样是让学生感受、理解一个作品,阅读有文字材料,只要多读多看就可以慢慢理解。但是音乐欣赏那聆听的乐曲,看不到,摸不着,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学生易懂的语言进行引导,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作品都成了最大的问题。但在这些老师的教学中问题烟消云散了,像《小袋鼠》的教学中教师把整个音乐同故事进行贯穿,用两种对比明显的小动物来栓释声音的强弱,辨别曲子中不同的旋律、声音来想象各种动作。这些都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探索了音响与形象的内在关系,在实践中理解了音乐的节奏、音色。思路清晰的《非洲灵感》也同样值得我学习,执教老师把整个曲子分段之后形象的用图像来表示,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印象。

  这些老师能把教学活动开展的如此出色,我想除了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还需要较好的专业素质。在这些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弹,还是教师的唱;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他们扎实的音乐素养。正是因为有了过硬的基本功,学生才能很快进入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每节音乐课。

  人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多地学习,更多地反思,让自己的课堂也能像向我们展示的同行们那样,带给孩子们更精彩的学习经历。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