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心理性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籍有哪些好的?

关于心理方面的书。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关于心理方面的书。
我现在是初二的学生,想要看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书。比如人际交往有哪些技巧(包括同学、老师、家人和朋友)、如何排解自己的学习压力、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等等。我要的是适合我这个年龄,比较容易理解的书。如果是心理学界特别有名的著作我也欣然接受。我自己看过一本《人性的弱点》,感觉还不错。顺便说一下,我将来的理想是当心理医师,现在就开始做准备吧,呵呵。希望各位前辈多多指教,推荐一些你们看过的书哦!
不知道楼主是想自我增值还是想学习心理学方面。1.要是心理学入门的话还是《图解心理学》比较快 说起心理学的书,分两种:一种是纯粹的专业理论书籍,适合专业心理学的朋友看。另一类是心理学的实际应用书籍,适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各种朋友看。 2.你可以看看《登天的感觉》 关于对心理咨询的效果和过程的介绍,很让人兴奋和引导新的思维。 3.武志红老师的《家为什么会伤人》 可以了解我们在生活中的处境和状态,以及家庭给自己带来了什么。 4.曾奇峰老师的《你不知道的你自己》 帮助我们清晰的了解自己和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平时没有注意的特质。 5.还有《九型人格》等 ,对各种人有些基础的了解,了解一点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他人的人格和性格特点等,方便与人交往和沟通。 上面这些相信你会喜欢的。如果不了解书的内容,还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一下哪里可以下载或是网络上对这些书的评论,省的你乱花没有意义的钱。 太肤浅的书,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学的书籍。 太专业的书籍,对于没有学习过专业的人来说,又很生涩。所以还是找一些和自己有关的心理学书籍来读,又可以引发兴趣,又可以了解心理学的神奇 。还有一本,很经典。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中文版作
者: [美]格里格,津巴多 著,王垒,王苏等 译出 版 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至于交际的话,1.先看刘墉的书 《我不是教你诈》《你不可不知的人性》2.演讲与口才)这本书不错,很适用,不是单纯的理论,所以可以学学 3.人性的优点其实楼主真想学这些的话,书是次要的,你只要大概学习理论,重要的是实践,现在年纪轻轻有这种想法是非常好的。不要说多了,就那本人性的弱点,你真的能把它啃到脑子里并加以行动,我敢说,你会很棒,绝对很棒,这是谦虚地说而已。加油吧。
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书店里多得是,要想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看的还得自己多跑跑比较大的书店,多翻翻看。向你推荐刘墉先生的《你不可不知的人性》,我第一次读的心理学方面的书就是它,当时也是初二的年纪,所以它应该也适合楼主。各个心理学大师的书随便在网上一搜就能找到,我就不赘述了。不过我觉得只是这样随便读的话只能用来解决一些小问题,并且你马上要进入初三和高中,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少,零碎的时间很难让你完全掌握这些知识。要想系统地学习心理学,还应该从《普通心理学》慢慢地读起学习,大学里相关专业会有这些课程的。 刘墉先生的书就是上来给你一些故事,后面再加以分析的,所以你不必担心会枯燥
出于兴趣与爱好,选择了心理学,还是追求成就感,助人的幸福感等等。不管是什么原因吧。若看书的话建议不要看专业类书籍,先选择一些入门的书籍。楼上已经说了好多,我这里补充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心理医生对你说》一系列书籍,都是由我国较高水平心理专家撰写的,值得一看。大家说的那些内容都是很好的。祝成功。
.. ! 因为你现在还是一个初二的学生
.. 我建议你
.. 先从青少年心理学学起
.. 【图书简介】-青少年心理
本书主要介绍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标准;青少年的智力、创造力、兴趣、性格发展特征、以及社交、恋爱、婚姻等问题。
为什么要学? 这个先搞清楚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回答者: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推荐的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书籍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1页
文本预览:
推荐的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1、 错觉》 约瑟夫·哈里南 、 错觉》 约瑟夫· 《错觉 《 中信出版社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国外的心理学相关读物,高中时。 没有任何心理学基础,看起来也很清楚,书中有很多心理学的研 究结论和成果,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 书中摘要: 书中摘要: ※习惯用右手的人,在进入建筑物后倾向于右转。 ※睡眠不足会让人表现出一种无畏的冒险倾向 (这就有助于解释赌博 和娱乐场所多是全天 24 小时营业) ※我们到底能看到什么,与我们想要寻找什么有关系。大体来说,我 们会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
2、 怪诞行为学》 丹·艾瑞里 中信出版社 、 怪诞行为学》 《怪诞行为学 《 这本书内容依然与生活联系紧密,相比上一本,这本书对心理学 研究的实验过程的讲解更详细, 而且介绍的方法多是巧妙简单易行的 方法。看后对心理学理解大有启发,说不定就想自己研究一番。 这书共有 2 本, 《怪 1》《怪 2》 本书风格差不多,内容有少量重 、 ,2 复。如果喜欢这种类型,可以 2 本都看看。 书中摘要: 书中摘要: ※我们原本压根不想买的东西一旦免费了,就变得难以置信地吸引 人。
第1页/共1页
寻找更多 ""哪些书有助于理解人性?
按投票排序
152 个回答
我的一位老师曾经说,要想理解“人性”,首先要理解“动物性”。很多被我们称为“高贵人性”的东西,其实不过是“动物性”的翻版。推荐Jared Diamond《第三种猩猩:人类的身世与未来》(The Third Chimpanzee: The Evolution and Future of the Human Animal )。这本书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也推荐过。
谢邀其实无数的书都能了解人类本性,说也说不完。比如我手上有一个模式识别书《A probabilistic theory of pattern recognition》,开篇最后一段,大意是:把这书当成一个玩具──读些证明,享受些不等式,学些技俩,研究如何把一个问题伪装成另一个问题的艺术。为学习而学习。我说这就能帮我理解人性,尤其是这句“如何把一个问题伪装成另一个问题的艺术”,多一针见血的人性特征。要说像 @Raymond Wang 提到的,近乎动物性的本性,我一下就能想到的,就是看 Rudolf Dreikurs 的育儿书 The Challenge of Parenthood(挑战父母,鲁道夫·德克斯/著 许钦铎等译,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里面提到:了解儿童心理就是了解人类本性。因为要了解人类本性,就要了解人心理发育的过程。这书让我受教许多,也深深明白,没有什么比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长更能帮你直接的理解人性,尤其是理解自己了。所以对于我,就是那本叫 Calvin 的书。当然如果你没有自己的那本,也推荐看这本 Calvin
谢@张亮 邀。这种话题原本应该是在酒馆伴着几杯小酒才回答的好的,结果早上8点刚喝完咖啡神清气爽的,打开电脑被问到人性,第一个想到的居然是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 脑袋完全不运转啊,呵呵。下面是正文:1.有助于理解人性的是小说,尤其是每年获各种大奖的小说,这些小说文学造诣参差不齐,有的还有催眠效果,但当代名著几乎每一部都有一个明确的message(也许因此才愈加催眠),每年浏览这些获奖小说不仅有助于理解人性还能看看当下都在呼喊人性的哪方面2. @Raymond Wang 的答案有意思,让我想到了一本书 “You're an Animal, Viskovitz”,非常棒的一本奇书,这里说不好是在讥讽动物性还是人性3. 想到亚当斯密也并非偶然,对人性的反思最集中的是英国的启蒙运动。有别于法国启蒙运动以“理性”为中心和美国启蒙运动以“自由”为中心,英国启蒙运动则突出对同情、慈善等“人性”的道德思考为中心,所以如果觉得小说不够“直白”的话,可以参看有关英国启蒙运动的书,David Hume, Adam Smith, Edward Gibbon, Laurence Sterne, Horace Walpole, Thomas Paine, John Lock, Thomas Hobbes, Lord Shaftesbury, Bernard Mandeville etc.
人性是一个太大的词。就像窦唯《高级动物》所说,贪婪、欺骗、嫉妒、阴险是人性,真诚、善良、博爱也是人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时间空间表现出的人性千差万别,一本书所展现的不过是一个侧面或一种可能性。想理解人性中的动物本能,看德斯蒙德·莫利斯的《裸猿》和威廉o戈尔丁的《蝇王》。想理解肉欲与征服欲,看萨德。想理解尔虞我诈,看《三国》、《春秋》。想理解从社会底层向上爬的欲望,看《红与黑》、《了不起的盖茨比》、 《儒林外史》。想理解扭曲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敌意,看大江健三郎的《饲育》《感化院少年》。想理解反社会人格,看诺曼梅勒的《刽子手之歌》、卡波特的《冷血》。有些书涉及人物众多、情境复杂,能展现多样化的人性,比如《百年孤独》《金瓶梅》《战争与和平》《卡拉马佐夫兄弟》《海上花列传》以及莎士比亚的大部分作品。这类书会对读者造成很大的心智负担,换句话说,不是谁都能看懂的。当你读完上面所有的书,你会发现……你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人性完全是另一回事,你仍然无法理解平时和你勾肩搭背的同事为什么在升职的关键时刻捅你一刀。唯一的好处是,你会成为一个比较有趣的人。
各单位注意,一大拨俄国作品正在接近中。1.如果说体现人性的话,首推索尔仁尼琴的代表作《古拉格群岛》。用索翁自己的说法,这是本文学性初探。书里的清洁五花八门,主要是围绕二十世纪上半叶苏联的劳改营的故事,但可怕的在于,这些事情并不是空穴来风,可以说都是真实的事件,作者从各个角度描写了古拉格中的个中人,给我们展现出了人性的残暴、虚伪、脆弱、坚强等等等等。阅读的时候可以配合美国作家写的那本《古拉格:一部历史》来阅读。鉴于本人文笔实在太烂,只能说读完整部《古拉格群岛》,我的三观都被彻底颠覆。2.《癌症楼》,依旧是索翁的作品,主要讲的是在中亚地区一个癌症治疗中心的故事,带有自传性质,展现了各种社会阶层的不同人的精神面貌。其实癌症楼就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如果说最精彩的片段,就是科斯托格洛托夫刚从癌症楼出来,在一个烧烤摊吃烤肉串的场景,那叫一个勾人食欲,尽管他就买了一串。3.《解冻》,爱伦堡的作品,开创了新的文学形式——“解冻文学”。其实整本书的故事很普通的,无非就是讲一些人的日常生活,所有故事的引子就是在俱乐部评论文学作品。看多了阴暗的故事,换个温暖点的故事还是能暖人心的。根据我的理解,整本书讲的就是人们封闭内心的开放,冰冷的心灵的“解冻”。4.《狗心》,米·布尔加科夫的作品。如果狗有了人的感情,那会是什么样?《狗心》就是讲的这个故事。这个与夏目漱石的《我是猫》不同。5.《大师和玛格丽塔》,布尔加科夫的代表作,以魔幻的手法讲述了一个美好的故事,在这部书中,虚实结合,历史与现实交映,尤其是把撒旦(好像是撒旦,记不清了)促成大师和玛格丽塔,从而让玛格丽塔与大师获得重生与本丢·比拉多钉死耶稣后又获得拯救的故事一起讲述,则很好地展示了人性救赎的可能。6.《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列夫·托尔斯泰大名鼎鼎的两部作品,主题都是关于人性的,具体我不介绍(我没看过~只看过简介和片)7.《战争与和平》史诗级的作品,宏大历史背景与人物命运的交织,历史的不可抗性与人性丰富性的很好结合,尽管厚得要死,慢慢读来还是非常有意思的,前提是你得坚持下去。如果说人性刻画的话,最精彩的莫过于主人公们性情的几次转变,皮埃尔转向共济会,受到普拉东的影响而开始转变,皮埃尔可以说是自始至终是一个探索者的角色,善良是他的根本特点,而他对于生活、命运的理解,是一直在变化的,尤其是对于自己苦难历程的感悟与把握。等到看到后面,我几乎不敢相信,这就是一开始又高又胖刚刚20岁,把咔嚓一声拽掉窗框,把米沙绑到局长背上的那个浪荡子皮埃尔,也不是因为老婆的风流行为而一怒之下与多罗霍夫决斗的冒失鬼皮埃尔,更不是那个从共济会中新生的皮埃尔。皮埃尔的成熟是一步一步的,而且越发显得让人喜爱、亲切。安德烈公爵,从最初的对生活无所谓态度,到奥斯特里茨战役期间的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再到战役结束之后对安心沉溺于日常生活,遇到娜塔莎后心花怒放,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最后到临死前对于爱这一最高原理的参悟,可以说,在其大起大落的短暂一生中,所体验与参悟到的,往往是一般人穷其一生也无法达到的。而娜塔莎与尼古拉则展现的是另外的道路:爱情的成熟与坚强男子的的蜕变。而拿破仑的故作自信与库图佐夫的衰老与睿智。就算是一些二线人物甚至三线人物,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他们活生生的一面:老鲍尔康斯基公爵的固执与死前对于玛莉亚公爵小姐的爱抚,瓦西里公爵的“不是自己所愿”的钻营逐利,海伦的不检点与悲惨的结局,图申自信果敢的军人气质,多罗霍夫的浪荡子个性与战场上的勇敢,阿那托利的风流品性与死前的剧痛,玛莉亚公爵小姐虔诚的品性等等等等。书里人物虽多,却又不多于,即使是小角色,也被塑造地有血有肉,个性鲜明,在庞大的历史背景下,一个个活生生地呈现给读者,这就是托翁水平之高超的体现。8.《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的代表作,用王刚的话来说:描绘了顿河哥萨克地区风云变幻的历史,是其苦难历程的见证。诺奖的颁奖词:“在那部描写顿河流域的史诗般的杰作中,以强烈的艺术力和正直的创造性,真实地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生活的一个历史阶段。”民族的苦难以个人的苦难为基础,个人的苦难深深根至于民族的苦难。印象最深的就是葛里高利第一次杀人时候的情境以及一群哥萨克轮X一个波兰女人的情境。葛里高利与阿克西尼亚炽热火烈而又悲剧的爱情,本丘克与安娜的短暂而又热烈的相恋,利斯特尼茨基对阿克西尼亚的诱惑以及葛里高利与阿克西尼亚、娜塔莉亚的几次诀别,无比深刻而又具体。葛里高利自始至终是一个摇摆不定的人,在医院被乌克兰人灌输共X思想,在看到波乔尔科夫虐杀白军上校而愤然与之决裂,为了自保而在福明队伍里度日。像他这样的中间人,往往是数量庞大而又容易被忽略,却又无比真实的。施托克曼与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惨死,米什卡回村清算,说明即使是坚定地红军战士也不可能完全摆脱自身的复仇心理、普罗科菲的妻子被村民拖出来施暴,红军俘虏途径鞑靼村被村民施暴,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被达利亚处决,向我们展现了来自下层的无知的、愚昧的恐怖。树立的战争场面数不胜数,最让人胆寒的是一个哥萨克活生生被吓疯而在阵地上唱起歌曲,以及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在散兵坑找食物时候被毒气毒死的士兵的惨样,尽管有与阶级兄弟拥抱的一幕,也不能抹杀掉前面的残酷。9.《顿河故事》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说集,可以说是《顿河》的预备篇,里面的冲突与矛盾非常多,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深爱着自己儿子的白军父亲,残忍地杀死了一个年轻的红军士兵,最后发现士兵身上的胎记,才意识到那是自己的儿子。中文版的收录到了人文社的《肖洛霍夫文集》第一卷。10.《苦难的历程》阿·托尔斯泰的作品,讲的是三姐妹嫁给不同势力的丈夫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标准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我不是很喜欢,但也能看,虽然又是大部头著作吧。11.契诃夫的小说。契诃夫的小说可以说是俄国社会的镜子,在他笔下的人物形形色色,参差不齐,不同人物体现了不同的性格,直接反应出人性的复杂。比较有意思的作品好比说《第六病室》《胖子和瘦子》,个人推荐《游猎惨剧》,这还是个侦探小说。上海译文出过他的小说全集,10卷本,读到第五卷就差点吐了。可以说是审美疲劳吧。他的讽刺用得太多,看多了真的很纠结。12.《萨哈林游记》,契诃夫曾亲自去地狱般的萨哈林岛考查过那里人的生活,是一本值得翻翻看的游记,据说村上春树很推崇。而且还有人说,他的这部游记是受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笔记》的影响。13.《死魂灵》果戈理的作品,虚伪、欺骗充斥着这部书,非常不错的讽刺小说与批判现实主义力作,可喜最后作者三观剧变,把后面的烧掉了。14.《第一骑兵军》伊萨克·巴别尔的作品,是一部战地小说,描写的是1920年苏波战争的故事,把战争期间种种丑恶描写得十分露骨。戴骢写过一本《最后的哥萨克》,是对这部书的考证。据说巴别尔这部书刚出的时候里面人物用的都是真实的姓名,指名道姓描写铁木辛哥的爱慕虚荣,引起过论战。印象最深的情节是:一个父亲把自己当了红军的儿子困了起来,亲手用刀把儿子宰杀了。还有各种哥萨克侮辱犹太人,好像是把一个犹太人杀了以后,把他的丁丁割下来塞到他老婆的嘴里,还说,来来来请你吃干净的东西,这不会破戒了吧?15.《自我认知》别尔嘉耶夫。一部哲学著作,从自我的角度考查自己心灵的发展历史,蕴含着对人、对事的理解。16.列昂尼德·安德烈耶夫的小说。鲁迅对他的小说有过高度评价,他的小说充满了浓郁的悲观气息。比较有名的小说是《红笑》,讲的是日俄战争时候的故事。比较精彩的一段是描述战场上的士兵变成了杀人的怪物,然后问兄弟们我们这是怎么了?读起来有一种非常压抑与绝望的气息。17.《当代英雄》,莱蒙托夫的小说。分为三部分,主要塑造了一个叫毕巧林的年轻贵族。是俄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多余人”之一,而且这本小说的视角比较有意思,向读者讲述了什么叫做no zuo no die(贵族知识分子怀着对人民深重的罪恶感,知道自己需要为人民做什么,但是在窒息的政治高压下,他们却成了沙龙里的空谈者,一部分最终变得浪荡、堕落,以各种作死的行为来填充生命的空寂,毕巧林就属于这种人。)学术性著作的话,首推《俄罗斯思想》,别尔嘉耶夫的代表作。非常细致而且深刻地阐述了俄国思想的特点,史论结合,非常有意思。思想是理解一个人的钥匙,尽管讲的是俄国人,我反正相信人性是可以共通的。可以参考参考。2.《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金雁教授的著作,比较系统全面地解读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比较精彩的是对别林斯基的介绍,尤其是别林斯基性格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读起来让人略感舒畅。3.《俄国思想家》以赛亚·伯林的代表作。也是关于俄国知识分子问题的,最有名的就是对“刺猬与狐狸“的分析介绍,而且别林斯基还是刻画得最精彩的。人性就是人的内在本性,理解人性离不开对人的把握,对于人的言行举止的分析以及精神世界的构建,而这些又离不开一定的背景。所以我觉得想要理解人性,完全可以读读这些小说,从具体的情境来体味人性。我相信人的思想有共通性,从思想入手去理解人性,也不失为一条捷径。 有段话说得很棒,引用下:当你读完上面所有的书,你会发现……你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人性完全是另一回事,你仍然无法理解平时和你勾肩搭背的同事为什么在升职的关键时刻捅你一刀。唯一的好处是,你会成为一个比较有趣的人。阅人无数不代表你真的理解了人性,当你自以为深刻把握到了什么,却又发现你只掌握了片段。正如以赛亚·伯林对托尔斯泰的历史哲学所阐述的那样:历史是有无数碎片组成的,所以从整体上把握全部历史是不可能的。而当你努力去把握历史碎片的时候,却发现根本没法全部把握。而关于历史的全部真理,是需要自己用心去体验的。斗胆贴上一段4自己写的文笔烂到爆的文字癌症楼是号码为13号的一栋医院中的楼,不过按照西方对于13的忌讳,这个楼就显得是一栋被诅咒的制造死亡的楼。的确,癌症楼就是这样一栋楼。到里面就诊的病号,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希望的,即使是活下来了,也会成为残疾,可以说癌症楼就是死亡与不行的代名词。科斯托格洛托夫来到这里的时候,癌症已经被耽误了很长的时间(归功于劳改营里面的卫生处,也要多谢有关方面的人事安排:把医生调到别的地方去等待灭亡),他已经没有活下去的念头了。不过神奇的是,进行放射性照射之后,他居然慢慢地康复,甚至食欲大增,多年来由于被关在劳改营,他对于女性的概念已经基本上被抹灭了,可是在他康复的时候,对于女性的欲望又逐渐在他身上回复,甚至他与护士卓娅也建立了感情。但是好景不长,随着第一阶段治疗的结束,下一阶段的治疗需要向他注射雌性激素,这就意味着刚刚在科斯托格洛托夫身上复苏的男性的欲望(生理与心里)有被永久消灭的可能。于是,科斯托格洛托夫就开始为自己斗争,为自己重做一个健康男人的权力进行斗争。整部书的感情基调是一种压抑的悲伤的略带嘲讽的,这是作者对于社会的基本看法,其实也是俄国文学中传统(特别是十九世纪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确立之前的一些苏联文学,流亡海外的俄罗斯知识分子所写的一些文章,苏联时期的潜流文学)所以整部书显得有些灰暗,让人读起来不是那么轻松愉快。不过书中的某些片段,还是与此不同的。其一,科斯托格洛托夫向卓娅表白。当时卓娅带着科斯托格洛托夫在癌症楼里忙着给一位患有肺癌的已经无药可救的病号取氧气。卓娅打不开氧气的阀门,让科斯托格洛托夫帮他拧开,此时两人的眼光相遇,科斯托格洛托夫的手碰到了卓娅的手,一种电流袭遍了科斯托格洛托夫的全身,经过几个星期的相处,他们彼此之间已经对对方产生了爱慕之意,在借着这个特殊的机会,两个人猛地抱在一起,热烈而又长久地接吻了(这段我写得不怎么样,各位看官忍受一下吧,反正大体上算是描绘出来了)。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内心猛地为之一振,跟当初看到电视上类似的镜头时是一样地激动,但是在这里有包含着些些许难过,因为结合的这对新人,注定会在以后遭遇坎坷,主要是因为科斯托格洛托夫的身份,而这本书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1954年,当时还没有全面清除斯大林时期的种种问题,所以不能不为他们两个担心。其二,焦姆卡亲吻阿霞的乳房。首先声明,不要看到那两个字就不往下看了,我这写的不是什么不和谐的东西,我以我的名誉担保!!焦姆卡是科斯托格洛托夫的病房里面的一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打算在不幸的是他的腿上长了瘤子并且十分严重,不得不进行截肢。而阿霞呢,是一位十七岁的充满朝气的年轻女孩,她非常喜欢而且擅长运动,对于生活充满了希望,刚来到癌症楼的时候,她认为自己仅仅是进行检查,还打算检查完毕以后就回去继续参加各项活动,但是不幸的是,她的右乳房出现的问题,而且必须做手术将其切除!这就意味着,她手术以后就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女性了,他们两个是在一次闲聊中认识的,两人直接保持着十分纯洁且真挚的友谊。当焦姆卡被截肢以后,她时常来探望他,并且给他以鼓励。但是在得知自己的右乳房即将被切除的时候,阿霞的心都碎了,她来到焦姆卡的窗前不停地痛苦,虽然焦姆卡在劝她,但是无济于事。这是,阿霞突然想到,周五就要进行手术了,周五过后,她就永远不是一个完整的女性了,她就不能体验到作为女性的全部感受了,她将衣服脱下,请求焦姆卡亲吻她的乳房,如同孩子吃母乳一样。作者写到这里,在我们平时看来的可以称之为下流的行为,显得是那么崇高,那么自然,是啊,阿霞是在为自己争取基本的作为女性的权力,因为显得崇高且自然,而她与焦姆卡的友谊,则更为这个行为添上了一丝光辉。
谢谢@kaiwelo
想提的几本书上边都说到了:《乌合之众》《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影响力》(罗伯特·小西奥迪尼)《人性的弱点》
,都很经典。
另外国内的武志红也很不错,《为何越爱越孤单》《为何家会伤害人》
上边的书都比较通俗易懂。
好题目! 人性一直是本人重点学习研究对象,以下都是我kindle里的书,亲测有效哦《约会倍增术》, 泡学经典书籍。研究泡妞,其实就是研究社交、研究人性,只不过偏重于女人。相比《把妹达人》更具有实战性和操作性,更有干货。《冷读术》,同上。《影响力》,更加有普适性的一些原则。外国人花费大量精力研究、并絮絮叨叨大非篇幅向我们展示的一些普适性原则,听起来秒懂,但我们真的懂得精髓了吗?这本书值得一读再读。《重口味心理学》。所谓怪癖,总是等同于少数人行为。但人或多或少都有点怪癖?《怪诞行为学》,经济学角度对人类行为的研究。《自私的基因》。 听名字,对人性研究都到基因级别了。《梦的解析》,这个不用介绍了吧?主要是我也没咋看:D。只是听说过这么个结论:你的任何行为归根到底是因为“你想上你老母”。听着很惊悚,不过我猜想是把“性”和“恋母”这两种因子结合起来的标题党。群体心理学:《乌合之众》,这书主要象我们揭示了群体并非人和人的简单叠加,当人处于群体中,原来的个人心理机制会被一种群体心理所覆盖。《邓小平时代》,主要是里面关于毛泽东的描写让我很震撼。一直试图从人性的层面找到毛泽东至高无上权力的来源。
看人性你们不看金庸小说……「金庸作品集」新序
小说是写给人看的。小说的内容是人。
小说写一个人、几个人、一群人、或成千成万人的性格和感情。他们的性格和感情从横面的环境中反映出来,从纵面的遭遇中反映出来,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关系中反映出来。长篇小说中似乎只有《鲁滨逊飘流记》,才只写一个人,写他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写到后来,终於也出现了一个仆人「星期五」。只写一个人的短篇小说多些,尤其是近代与现代的新小说,写一个人在与环境的接触中表现他外在的世界、内心的世界,尤其是内心世界。有些小说写动物、神仙、鬼怪、妖魔,但也把他们当作人来写。
西洋传统的小说理论分别从环境、人物、情节三个方面去分析一篇作品。由於小说作者不同的个性与才能,往往有不同的偏重。
基本上,武侠小说与别的小说一样,也是写人,只不过环境是古代的,主要人物是有武功的,情节偏重於激烈的?争。任何小说都有它所特别侧重的一面。爱情小说写男女之间与性有关的感情,写实小说描绘一个特定时代的环境与人物,《三国演义》与《水浒》一类小说叙述大群人物的斗争经历,现代小说的重点往往放在人物的心理过程上。
读者阅读一部小说,是将小说的内容与自己的心理状态结合起来。同样一部小说,有的人感到强烈的震动,有的人却觉得无聊厌倦。读者的个性与感情,与小说中所表现的个性与感情相接触,产生了「化学反应」。
武侠小说只是表现人情的一种特定形式。作曲家或演奏家要表现一种情绪,用钢琴、小提琴、交响乐、或歌唱的形式都可以,画家可以选择油画、水彩、水墨、或版画的形式。问题不在采取甚麼形式,而是表现的手法好不好,能不能和读者、听者、观赏者的心灵相沟通,能不能使他的心产生共鸣。小说是艺术形式之一,有好的艺术,也有不好的艺术。
好或者不好,在艺术上是属於美的范畴,不属於真或善的范畴。判断美的标准是美,是感情,不是科学上的真或不真(武功在生理上或科学上是否可能),道德上的善或不善,也不是经济上的值钱不值钱,政治上对统治者的有利或有害。当然,任何艺术作品都会发生社会影响,自也可以用社会影响的价值去估量,不过那是另一种评价。
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的势力及於一切,所以我们到欧美的博物院去参观,见到所有中世纪的绘画都以圣经故事为题材,表现女性的人也必须通过圣母的形象。直到文艺复兴之后,凡人的形象才在绘画和文学中表现出来,所谓文艺复兴,是在文艺上复兴希腊、罗马时代对「人」的描写,而不再集中於描写神与圣人。 中国人的文艺观,长期以来是「文以载道」,那和中世纪欧洲黑暗时代的文艺思想是一致的,用「善或不善」的标准来衡量文艺。《诗经》中的情歌,要牵强附会地解释为讽刺君主或歌颂后妃。陶渊明的《闲情赋》,司马光、欧阳修、晏殊的相思爱恋之词,或者惋惜地评之为白璧之玷,或者好意地解释为另有所指。他们不相信文艺所表现的是感情,认为文字的唯一功能只是为政治或社会价值服务。
我写武侠小说,只是塑造一些人物,描写他们在特定的武侠环境(中国古代的、没有法治的、以武力来解决争端的不合理社会)中的遭遇。当时的社会和现代社会已大不相同,人的性格和感情却没有多大变化。古代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仍能在现代读者的心灵中引起相应的情绪。读者们当然可以觉得表现的手法拙劣,技巧不够成熟,描写殊不深刻,以美学观点来看是低级的艺术作品。无论如何,我不想载甚麼道。我在写武侠小说的同时,也写政治评论,也写与历史、哲学、宗教有关的文字,那与武侠小说完全不同。涉及思想的文字,是诉诸读者理智的,对这些文字,才有是非、真假的判断,读者或许同意,或许只部份同意,或许完全反对。
对於小说,我希望读者们只说喜欢或不喜欢,只说受到感动或觉得厌烦。我最高兴的是读者喜爱或憎恨我小说中的某些人物,如果有了那种感情,表示我小说中的人物已和读者的心灵发生联系了。小说作者最大的企求,莫过於创造一些人物,使得他们在读者心中变成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艺术是创造,音乐创造美的声音,绘画创造美的视觉形象,小说是想创造人物、创造故事,以及人的内心世界。假使只求如实反映外在世界,那麼有了录音机、照相机,何必再要音乐、绘画?有了报纸、历史书、记录电视片、社会调查统计、医生的病历纪录、党部与**局的人事档案,何必再要小说?
武侠小说虽说是通俗作品,以大众化、娱乐性强为重点,但对广大读者终究是会发生影响的。我希望传达的主旨,是:爱护尊重自己的国家民族,也尊重别人的国家民族;和平友好,互相帮助;重视正义和是非,反对损人利己;注重信义,歌颂纯真的爱情和友谊;歌颂奋不顾身的为了正义而奋斗;轻视争权夺利、自私可鄙的思想和行为。武侠小说并不单是让读者在阅读时做「白日梦」而沉缅在伟大成功的幻想之中,而希望读者们在幻想之时,想像自己是个好人,要努力做各种各样的好事,想像自己要爱国家、爱社会、帮助别人得到幸福,由於做了好事、作出积极贡献,得到所爱之人的欣赏和倾心。
武侠小说并不是现实主义的作品。有不少批评家认定,文学上只可肯定现实主义一个流派,除此之外,全应否定。这等於是说:少林派武功好得很,除此之外,甚麼武当派、崆峒派、太极拳、八卦掌、弹腿、白鹤派、空手道、骀拳道、柔道、西洋拳、泰拳等等全部应当废除取消。我们主张多元主义,既尊重少林武功是武学中的泰山北斗,而觉得别的小门派也不妨并存,它们或许并不比少林派更好,但各有各的想法和创造。爱好广东菜的人,不必主张禁止京菜、川菜、鲁菜、徽菜、湘菜、维扬菜、杭州菜、法国菜、意大利菜等等派别,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是也。不必把武侠小说提得高过其应有之份,也不必一笔抹杀。甚麼东西都恰如其份,也就是了。
撰写这套总数三十六册的《作品集》,是从一九五五年到七二年,前后约十三、四年,包括十二部长篇小说,两篇中篇小说,一篇短篇小说,一篇历史人物评传,以及若干篇历史考据文字。出版的过程很奇怪,不论在香港、台湾、海外地区,还是中国大陆,都是先出各种各样翻版盗印本,然后再出版经我校订、授权的正版本。在中国大陆,在「三联版」出版之前,只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一家,是经我授权而出版了《书剑恩仇录》。他们校印认真,依足合同支付版税。我依足法例缴付所得税,余数捐给了几家文化机构及支助围棋活动。这是一个愉快的经验。除此之外,完全是未经授权的,直到正式授权给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三联版」的版权合同到二○○一年年底期满,以后中国内地的版本由另一家出版社出版,主因是地区邻近,业务上便於沟通合作。
翻版本不付版税,还在其次。许多版本粗制滥造,错讹百出。还有人借用「金庸」之名,撰写及出版武侠小说。写得好的,我不敢掠美;至於充满无聊打斗、色情描写之作,可不免令人不快了。也有些出版社翻印香港、台湾其他作家的作品而用我笔名出版发行。我收到过无数读者的来信揭露,大表愤慨。也有人未经我授权而自行点评,除冯其庸、严家炎、陈墨三位先生功力深厚、兼又认真其事,我深为拜嘉之外,其余的点评大都与作者原意相去甚远。好在现已停止出版,出版者正式道歉,纠纷已告结束。
有些翻版本中,还说我和古龙、倪匡合出了一个上联「冰比冰水冰」徵对,真正是大开玩笑了。汉语的对联有一定规律,上联的末一字通常是仄声,以便下联以平声结尾,但「冰」字属蒸韵,是平声。我们不会出这样的上联徵对。大陆地区有许许多多读者寄了下联给我,大家浪费时间心力。
为了使得读者易於分辨,我把我十四部长、中篇小说书名的第一个字凑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短篇《越女剑》不包括在内,偏偏我的围棋老师陈祖德先生说他最喜爱这篇《越女剑》。) 我写第一部小说时,根本不知道会不会再写第二部;写第二部时,也完全没有想到第三部小说会用甚麼题材,更加不知道会用甚麼书名。所以这副对联当然说不上工整,「飞雪」不能对「笑书」,「连天」不能对「神侠」,「白」与「碧」都是仄声。但如出一个上联徵对,用字完全自由,总会选几个比较有意思而合规律的字。
有不少读者来信提出一个同样的问题:「你所写的小说之中,你认为哪一部最好?最喜欢哪一部?」这个问题答不了。我在创作这些小说时有一个愿望:「不要重复已经写过的人物、情节、感情,甚至是细节。」限於才能,这愿望不见得能达到,然而总是朝著这方向努力,大致来说,这十五部小说是各不相同的,分别注入了我当时的感情和思想,主要是感情。我喜爱每部小说中的正面人物,为了他们的遭遇而快乐或惆怅、悲伤,有时会非常悲伤。至於写作技巧,后期比较有些进步。但技巧并非最重要,所重视的是个性和感情。
这些小说在香港、台湾、中国内地、新加坡曾拍摄为电影和电视连续集,有的还拍了三、四个不同版本,此外有话剧、京剧、粤剧、音乐剧等。跟著来的是第二个问题:「你认为哪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改编演出得最成功?剧中的男女主角哪一个最符合原著中的人物?」电影和电视的表现形式和小说根本不同,很难拿来比较。电视的篇幅长,较易发挥;电影则受到更大限制。再者,阅读小说有一个作者和读者共同使人物形象化的过程,许多人读同一部小说,脑中所出现的男女主角却未必相同,因为在书中的文字之外,又加入了读者自己的经历、个性、情感和喜憎。你会在心中把书中的男女主角和自己或自己的情人融而为一,而每个不同读者、他的情人肯定和你的不同。电影和电视却把人物的形象固定了,观众没有自由想像的余地。我不能说那一部最好,但可以说:把原作改得面目全非的最坏、最自以为是,瞧不起原作者和广大读者。
武侠小说继承中国古典小说的长期传统。中国最早的武侠小说,应该是唐人传奇的《虬髯客传》、《红线》、《聂隐娘》、《昆仑奴》等精彩的文学作品。其后是《水浒传》、《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等等。现代比较认真的武侠小说,更加重视正义、气节、舍己为人、锄强扶弱、民族精神、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读者不必过份推究其中某些夸张的武功描写,有些事实上不可能,只不过是中国武侠小说的传统。聂隐娘缩小身体潜入别人的肚肠,然后从他口中跃出,谁也不会相信是真事,然而聂隐娘的故事,千余年来一直为人所喜爱。
我初期所写的小说,汉人皇朝的正统观念很强。到了后期,中华民族各族一视同仁的观念成为基调,那是我的历史观比较有了些进步之故。这在《天龙八部》、《白马啸西风》、《鹿鼎记》中特别明显。韦小宝的父亲可能是汉、满、蒙、回、藏任何一族之人。即使在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中,主角陈家洛后来也对回教增加了认识和好感。每一个种族、每一门宗教、某一项职业中都有好人坏人。有坏的皇帝,也有好皇帝;有很坏的大官,也有真正爱护百姓的好官。书中汉人、满人、契丹人、蒙古人、西藏人……都有好人坏人。和尚、道士、喇嘛、书生、武士之中,也有各种各样的个性和品格。有些读者喜欢把人一分为二,好坏分明,同时由个体推论到整个群体,那决不是作者的本意。
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看。宋辽之际、元明之际、明清之际,汉族和契丹、蒙古、满族等民族有激烈 争;蒙古、满人利用宗教作为政治工具。小说所想描述的,是当时人的观念和心态,不能用后世或现代人的观念去衡量。我写小说,旨在刻画个性,抒写人性中的喜愁悲欢。小说并不影射甚麼,如果有所斥责,那是人性中卑污阴暗的品质。政治观点、社会上的流行理念时时变迁,人性却变动极少。
在刘再复先生与他千金刘剑梅合写的「父女两地书」(共悟人间)中,剑梅小姐提到她曾和李陀先生的一次谈话,李先生说,写小说也跟弹钢琴一样,没有任何捷径可言,是一级一级往上提高的,要经过每日的苦练和积累,读书不够多就不行。我很同意这个观点。我每日读书至少四五小时,从不间断,在报社退休后连续在中外大学中努力进修。这些年来,学问、知识、见解虽有长进,才气却长不了,因此,这些小说虽然改了三次,相信很多人看了还是要叹气。正如一个钢琴家每天练琴二十小时,如果天份不够,永远做不了萧邦、李斯特、拉赫曼尼诺夫、巴德鲁斯基,连鲁宾斯坦、霍洛维兹、阿胥肯那吉、刘诗昆、傅聪也做不成。
这次第三次修改,改正了许多错字讹字、以及漏失之处,多数由於得到了读者们的指正。有几段较长的补正改写,是吸收了评论者与研讨会中讨论的结果。仍有许多明显的缺点无法补救,限於作者的才力,那是无可如何的了。读者们对书中仍然存在的失误和不足之处,希望写信告诉我。我把每一位读者都当成是朋友,朋友们的指教和关怀,自然永远是欢迎的。
二○○二年四月
嗯……没人提这个吗——《影响力》 (谢 @Raymond Wang 推荐的译本)
卡尔罗杰斯《个人形成论》
毛姆的小说,人性的枷锁
《自私的基因》,主要是前四章
推荐邓晓芒老师的《灵之舞》,探讨了中西方人格的表演性。
情绪的解析权利的48种法则精神分析引论
人性这种东西,岂是学术书能揭示的...要了解人性看的书,必须重点在于人。我建议从小说读起。其实各种各样的小说都能折射人性:穿越小说、恋爱小说反映的是现代人在一个大到难以控制的世界里功成名就,得到认同的愿望,主人公奋斗的过程就可以窥见我们这个年代有代表性的人性;就算是推理小说也能够反映人性,只不过大多是从欲望的角度进行的黑暗解读。西方世界名著,简爱、傲慢与偏见、约翰-克里斯多夫、飘、战争与和平、了不起的盖兹比之类的流传多年仍不褪色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书描摹的都是不同年代、不同背景、不同情况的人是怎样勇敢地迎接命运、与他人交流、获得成长或被命运打垮的故事。在奋斗的过程中所折射出的那些美好的阴暗的品质,就是人性。小说读多了,有了感性认识之后,你可以去玩玩游戏,特别是网游,然后你会发现游戏是一个封闭环境,里面有各种需要争夺的资源,人们怀着各种目的以比日常生活更积极的态度在其中追求自己的目标并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这是一个了解人性的好地方。你可以分析其他玩家的动机,理解游戏世界里的冲突和感情,然后等你回到现实世界的时候,你会更明白人。在小说、游戏中积累了足够的对人性的主观认识以后,才建议你再去看看提纲挈领但不学究的学术书。比如《裸猿》、《猴、猿、人》之类的,都能让你对作为生物链一环的自己有更好的认识。先从人的生物本性出发来了解人类,接下来再读那些社会学、心理学的书。对了,在这一阶段,你随时都可以开始读史,无所谓通史,对哪个时代感兴趣就搞哪个时代的史书来读。只有一点,不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别读于丹易中天之流解读的书,自己回去找史书的原本来读,哪怕是加了译文的都没关系;然后你会发现,每一个时代都像我们的时代一样,只有当你离开一段距离,离开二百年甚至八百年去看总体趋势的时候,才看得到大写的人。
呃,推荐《蝇王》。虽然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但是提到人性,我还是第一个想到它~
资治通鉴以及史记
贾平凹中短篇小说年编有兴趣就看看老贾的这个系列吧,比较全,不管是真善美还是假丑恶都可深切感受一翻。
裸猿三部曲进化心理学先知道人是动物,然后再谈所谓的人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性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