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射线所放出的粒子与2个氢原子子相比,它的质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个氢原子子的质量

用放射源钋的α射线轰
用放射源钋的α射线轰击铍时,能发射出一种穿透力极强的中性射线,这就是所谓铍“辐射”.1932年,查德威克用铍“辐射”分别照射(轰击)氢和氨(它们可视为处于静止状态).测得照射后沿_百度作业帮
用放射源钋的α射线轰
用放射源钋的α射线轰击铍时,能发射出一种穿透力极强的中性射线,这就是所谓铍“辐射”.1932年,查德威克用铍“辐射”分别照射(轰击)氢和氨(它们可视为处于静止状态).测得照射后沿
用放射源钋的α射线轰击铍时,能发射出一种穿透力极强的中性射线,这就是所谓铍“辐射”.1932年,查德威克用铍“辐射”分别照射(轰击)氢和氨(它们可视为处于静止状态).测得照射后沿铍“辐射”方向高速运动的氨核和氦核的质量之比为7.0.查德威克假设铍“辐射”是由一种质量不为零的中性粒子构成的,从而通过上述实验在历史上首次发现了中子.假设铍“辐射”中的中性粒子与氢或氦发生弹性正碰,试在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的条件下计算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质量用原子质量单位u表示,1 u等于1个12C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取氢核和氦核的质量分别为1.0 u和14 u.)
设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和速度分别为m和v,氢核的质量为m
.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与氢核发生弹性正碰,碰后两粒子的速度分别为v'和v
' 由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定律得:mv=mv′+m
解得: 同理,对于质量为m
的氮核,其碰后速度为
可求得: 根据题意可知:v
′ 解得:m=1.2u(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减少B.氢原子被激发后发出的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大于紫外线光子的能量C.α射线是由原子核内放射出的氦核,与β射线和γ射线相比它具有较强的电离本领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会随温度或压强的变化而变化(2)如图,半径为R的光滑圆形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可当做质点的小球A、B质量分别为m、3m,A球从左边与圆心等高处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静止于轨道最低点的B球相撞,第一次碰撞后A、B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相同,碰撞后无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试球:①第一次碰撞后A、B两球的速度.②第一次碰撞后A、B两球达到的最大高度.【考点】;;;.【专题】压轴题;动量与动能定理或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综合.【分析】(1)A球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即可求解;(2)两小球碰撞后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AB两球上升后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动量守恒定律即可求解.【解答】解:(1)A、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轨道半径减小,动能增加,跃迁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减小,故A正确;B、可见光的频率小于紫外线的频率,因此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小于紫外线光子的能量,故B错误;C、在α、β、γ三种射线中,α射线的电离本领最大,γ射线的电离本领最弱,穿透能力最强,故C正确;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由元素本身决定的,与温度、压强等外部因素无关,故D错误.故选AC.(2)①A下落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得:…①AB碰后机械能守恒且最大高度相同,说明AB碰后速度大小相同,设AB碰后速度大小均为v,则:mv1=-mv+3mv…②解得:…③②碰后AB上升高度相同,则对A列动能定理得:…④解得:…⑤答:①第一次碰撞后A、B两球的速度均为 ②第一次碰撞后A、B两球达到的最大高度为.【点评】(1)原子物理知识很广但不深,把课标上要求识记和理解的知识点记牢即可,应用也是最简单的应用.(2)本题主要考查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难度适中.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 难度:0.32真题:1组卷:1
解析质量好中差X射线是氢原子的能级跃迁吗_百度知道
X射线是氢原子的能级跃迁吗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能级跃迁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麻烦老师解答: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
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A.光电效应实验 B.伦琴射线的发现 C.α粒子散射实验 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_百度作业帮
麻烦老师解答: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
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A.光电效应实验 B.伦琴射线的发现 C.α粒子散射实验 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A.光电效应实验 B.伦琴射线的发现 C.α粒子散射实验 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个氢原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