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瓜类白粉病防治的药有哪些

当前位置:
瓜类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瓜类白粉病又叫“白毛”、“白霉”,是瓜类作物的重要病害之一,尤其在黄瓜生育中后期为害较重,除了危害黄瓜,还危害西葫芦、南瓜、甜瓜、冬瓜、西瓜等。&  1&发病症状  瓜类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蔓和叶柄。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形成白色小粉点(有时反而也产生白粉斑),以后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白色圆形斑,像撒了一层面粉一样,这就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分生抱子及菌丝体。病斑进一步蔓延,数个病斑汇合连片,布满整个叶片,使叶片变成枯黄色而发脆,但不脱落。后期白粉状物变成灰白色,上面出现散生的小黑点,这是病原菌有性时期产生的闭囊壳。白粉病侵染蔓、叶柄的症状与叶片上的相似,只是病斑小,霉层较少。果实一般不易受害。  2&发病规律  白粉病菌是专性寄生菌,既可在活的寄主体内吸收营养,以菌丝体在温室大棚的瓜株上越冬,又可以休眠的闭囊壳随病残体在田间土壤里越冬,成为次年初侵染源。第2年春季天气转暖,环境条件适宜时,越冬后的闭囊壳释放子囊孢子,或以菌丝体上产生分生孢子侵入寄主,造成初次侵染,引起发病。病菌的孢子随气流或雨水传播,条件适宜时,病部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在田间进行多次再侵染。当病叶枯死或到了秋季,病菌又产生闭囊壳随病残体越冬,或以菌丝体在温室、大棚被害株上越冬。气温在10一30℃的范围内病菌孢子都能萌发,最适宜的温度为20一25℃,温度高于30℃或低于10℃时不利于病原菌生活。田间湿度大,温度为16一24℃时,白粉病容易发生流行。高温干旱可抑制病害发生。保护地温度适宜、湿度较大、空气不流通,白粉病发生比露地严重,但瓜叶面有水珠或水膜时,则不利于病菌的侵入。另外,栽培管理粗放、施氮肥过多、光照不足,也有利于病害发生。  3&综合防治  3.1&选用抗病品种:抗霜霉病的品种一般都抗白粉病,如津研2号、津研4号、宁阳大刺瓜等黄瓜品种及西农八号、开杂十二号等西瓜品种比较抗病。  3.2&加强栽培管理:在培育壮苗的基础上,要施足底肥,每667平方米施5000kg腐熟有机肥,120kg饼肥,50~80kg复合肥。定植后加强水肥管理,不能大水漫灌,注意通风、透光,控制温度,降低湿度,防止徒长和早衰。发病初期要及时摘除病叶带出田外深埋,瓜拉秋后,应彻底洁除病残体,减少病害的侵染来源。  3.3&熏蒸防治:温度、大棚等保护地,定植前先用硫磺粉或百菌洁熏蒸消毒。  l)硫磺粉熏蒸。每37立方米用硫磺粉0.25kg、锯末0.5kg盛于盆内,分放2一4处,傍晚在密闭条件下点燃,熏蒸一夜,熏蒸时温度保持在20℃左右。  2)百菌洁熏蒸。用45%百菌洁烟剂,每667平方米250g,分放3一4个点,闭棚点燃熏蒸,可兼治霜霉病。若在瓜株生长期熏蒸,要根据苗的大小和长势强弱适当增减药量,小苗或弱苗要少用药,防止发生药害。  3.4&椒皂尿洗液防治:取尖辣椒0.5&kg,黑肥皂1.5kg,尿素0.125kg,中性洗衣粉0.125kg,对水125kg,一定要在发病初期喷施。发病重时,每隔3一4天喷l次,连喷3一4次,喷药时要均匀周到,防止漏株漏叶。  3.5&药物防治:发病初期,用4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5%百菌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一1000倍液,或40%敌菌酮800倍液,每7一10天喷l次,连喷2一3次。&
上一篇:下一篇:防治白粉病特效药
您现在的位置:
& 防治白粉病特效药
防治白粉病特效药
浏览人数:<font color="#FF
白粉病特效药―粉疫绝 [郑州中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农科路20号]
产品性能: 高效广谱仿生杀菌剂,兼具植物生长调节作用,能促进萌芽、提高发芽率、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是复配杀菌剂的首选农药。 1、速效性,温度在25℃以上,24小时见效,72小时控制病害。 2、活性高,用量少,经测定在50--260ppm浓度范围,可有效抑制真菌、细菌及病毒引起的多种病害,并效果显著。适用作物: 白菜、土豆、叶菜、西红柿、辣椒、黄瓜、茄子、姜等各种蔬菜类;苹果树、柑橘树、葡萄、梨树、荔枝、草莓、香蕉等各种水果类;水稻、小麦、棉花、玉米、大豆、花生、芝麻等大田粮食类作物;白术、人参、茶叶,马蹄,花卉等作物。 防治对象:主治白粉病,兼治锈病、疫病、叶斑病、黄叶、小麦赤霉病,条纹病,腥黑穗病,西瓜慢枯病,多种病害,效果显著。 使用方法: 1、叶面喷施,一般用本产品10克兑清水15公斤(一桶)、20克兑清水15-30公斤(二桶)、100克兑水200公斤,均匀喷施在作物病害叶面上,每隔3-5天,续喷一次,以晴天下午喷施为宜,喷后8小时遇雨可重喷。 2、浸种:用该产品配4000倍液种12-24小时用清水洗后催牙播种,棉花种用5克加水6-7公斤,可拌种4-5公斤浸泡16-24小时(药液吸完止)后播种。产品规格: 20毫升×10支×20盒 100毫升×40瓶 注意事项: 1、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2、经处理过的种子不能食用或作饲料,棉籽不能用 于榨油。浸过药液的种籽不得与草木灰一起播种,以免影响药效。 3、瓜类和茄果类不得超量使用。最后特别注意的是如果病害已经发生,最好需选白粉病的专业药剂来防治!!
以上是防治白粉病特效药的详细信息,由自行提供,如果您对防治白粉病特效药的信息有什么疑问,请与该公司进行进一步联系,获取防治白粉病特效药的更多信息。
产品型号:
厨卫网编号:
产品类别: 农药制剂
联系该公司,马上发送联系信
采购留言 &
合作留言(专利、合作、加工) &
消费评论(消费、投诉、建议)
销售留言 &
物流服务(报关、财务、物流) &
展会媒体(展会、媒体、设计)
赞助商链接
相关供应信息
申莎 女士 ( 销售 )&&
查看联系方式
申莎 女士 ( 销售 )&&
传 真: 暂无
地 址: 河南省 郑州市 花园路北农科路20号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环球厨卫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环球厨卫网提醒大家:小心警惕,慎防网上欺诈!!
&|&&|&&|&&|&&|&&|&
环球厨卫客服邮箱:info#coovee.net (#改为@)&
& 1998 - 2006 COOVE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瓜类白粉病有什么特效药吗_蔬菜医院_191农资人 - 农技社区服务平台
查看完整版本: [--
瓜类白粉病有什么特效药吗
黄瓜,丝瓜,西瓜,南瓜上都出现白粉病了,三唑酮效果不明显且有药害。想了解下福星,世高,拿敌稳,翠贝,嘧菌酯,乙醚酚这几样里面哪种对白粉病治疗效果最好。
乙醚酚+嘧菌酯效果不错
同意沙发意见。氟硅唑也不错。
龙灯白粉1+1,多元复配的。
等专家发表下意见吧
醚菌酯加乙醚酚或硫悬浮剂
乙醚酚加翠贝治疗,嘧菌酯预防,和三唑类轮换用药
氟硅唑用着挺好的
用《白孩儿》主要成分35%吡唑醚菌酯
最好不要看广告!还是用事实说话最好!Q
乙醚酚+苯醚甲环唑效果相当明显,刚做的试验,5天白粉基本不见
乙咪酚和氟硅唑哪个效果好呢
不要乙醚粉也不要氟硅唑,只要乙嘧酚磺酸酯效果刚刚的,打过以后可以脱粉,并且还没有抗性,可以私聊我
白粉病头两次好打!8毫升福星(氟哇唑)+翠泽+宝丽安(多抗霉素)!如果瓜生长势头好的话,打一次可以顶10多天
乙醚酚也行
醚菌酯,注意第一个字
奥力克速净+大蒜油可以
特富灵+甲托,效果很好
醚菌酯加乙醚酚 这个效果可以
您好,北京中农美邦农业科学研究院主要是研发生产治疗枯黄萎,根结线虫原药等特效药,以及治疗灰霉、霜霉,溃疡,白粉病、蓟马、白粉虱等疑难杂症,同时生产生物性冲施肥、生物性调节剂,生物性土壤处理剂,联系电话:,&& 小刘
:乙醚酚加翠贝治疗,嘧菌酯预防,和三唑类轮换用药&( 13:32)&好水平!
卡拉生据说很好
:龙灯白粉1+1,多元复配的。&#160;( 11:21)&#160;龙灯什么时候出的白粉1+1???
乙嘧酚+嘧菌酯效果好
乙醚酚磺酸酯效果最好
氟菌唑+甲硫杠杠的
这些药都可以,但要轮换着用。三唑酮用的时间长了,先用点乙醚酚吧。
绿妃,吡唑萘菌胺+嘧菌酯混配,有特效。先正达最新产品。
告诉你们个秘方,打白粉时掺上点醋,效果增倍!秘方哦!
各个地区抗性不一样!最好先实验看效果在使用!Q
广东中迅的粉尽
乙醚酚不错
先正达的露娜森不错
氟硅唑+硫水分散粒剂,速度和持效性都不错
乙醚酚加翠贝加铜制剂治疗,嘧菌酯预防。
乙醚酚效果最好,不过近年抗性严重。嘧菌酯主要是预防作用,醚菌酯对白粉效果不错,但是作用位点单一,单季用药不要超过三次,氟圭唑效果还可以,比苯醚甲环唑强,无法还上述几种比,苯醚甲环唑对白粉病有效果,在蔬菜上可以做预防用,在大田白粉病上应用空间大。肟菌酯也是甲氧基丙烯酸类,和醚菌酯嘧菌酯同类,目前对白粉病效果很好,没有和乙醚酚做过对比,不过作用位点单一,抗性会发生很快,必须与三唑类复配使用。在推荐用量下,治疗效果排名如下:肟菌酯&乙醚酚&醚菌酯&氟硅唑&苯醚甲环唑&嘧菌酯
乙嘧酚还好吧
久治白多抗霉素+过氧乙酸
白粉病-特效-特效-药;&& 1&&主治黄瓜;西瓜;香瓜;哈密瓜;香瓜;等瓜类白粉病&&&&2 草莓白粉病&& 3&&葡萄白粉病,白腐病,腐烂病&&&&4 豆类白粉病,锈病,5 黄瓜,白粉病,叶斑病,&& 6&&西葫芦;白粉病,&&7,香蕉;叶斑病,等作物病害。
:先正达的露娜森不错&#160;( 20:47)&#160;同意楼主的
查看完整版本: [--
Powered by
Gzip enabled防治瓜类白粉病良药——10%烯唑醇E·C--《中国农技推广》1995年06期
防治瓜类白粉病良药——10%烯唑醇E·C
【摘要】:近几年来,随保护地瓜类作物生产面积的不断增加,瓜类白粉病也日趋严重,虽然防治药剂很多,但因连年使用及使用剂量的增加,白粉病的抗药性也随之增加。为此我们在瓜类作物上试用了烯唑醇、清菌唑新药剂,并选用粉锈宁、托布津、代森锰锌等药剂作对比。我们在农业局蔬菜...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S482.2【正文快照】:
近几年来,随保护地瓜类作物生产面积的不断增加,瓜类白粉病也日趋严重,虽然防治药剂很多,但因连年使用及使用剂量的增加,白粉病的抗药性也随之增加。为此我们在瓜类作物上试用了烯唑醇、清菌唑新药剂,并选用粉锈宁、托布津、代森锰锌等药剂作对比。我们在农业局蔬菜试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立新;董猛;杨丽敏;王建华;檀根甲;;[J];植物病理学报;2011年04期
伏颖;吴元华;穆凌霄;赵秀香;;[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龙文;施清寅;况姚赟;宋立勇;王琪;;[J];现代园艺;2011年12期
吴晓波;马莉莉;;[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1年09期
本刊编辑部;;[J];农药市场信息;2011年21期
寿伟;;[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09年09期
覃丽萍;黄思良;岑贞陆;林长河;胡春锦;谢玲;史国英;;[J];南方农业学报;2011年06期
李洪芹;;[J];农家科技;2011年04期
孟红菊;赵兰枝;高林霞;;[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年13期
刘刚;;[J];农药市场信息;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赤国彤;李亚宁;孟庆芳;冯丽娜;张汀;刘大群;;[A];2010中国腐植酸行业低碳经济交流大会暨第九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曹喜正;王要伟;王志勋;;[A];河南省植物保护研究进展Ⅱ(上)[C];2007年
刘万才;;[A];小麦白粉病测报与防治技术研究[C];2000年
苏延宾;;[A];河南省植物病害研究进展——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与现代农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李煜昶;成俊然;郑健禺;金桂玉;章希知;李生俊;曹志国;;[A];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王沫;王有林;周元喜;赵莉;叶明强;黄昌华;;[A];华中昆虫研究(第一卷)[C];2002年
周子燕;高同春;檀根甲;;[A];2005年华东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马秀英;赵鹏飞;张明坤;;[A];农作物药害预防及控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丁明武;石德清;肖文精;黄文芳;吴田捷;;[A];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胡兰云;吕爱淑;田冲;;[A];河南省植物保护研究进展Ⅱ(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陶明星;[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薛念岭;[N];河南科技报;2006年
水清;[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于丹;[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
方圆 水清;[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水清;[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水清;[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水清;[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
水清;[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王玲莉;[N];周口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魏尊苗;[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周子燕;[D];安徽农业大学;2006年
赵慧芹;[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唐淑丽;[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江小雪;[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高锋;[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王爱英;[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林才华;[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李勋卓;[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刁传芸;[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期刊分类:
800家正规期刊分类一览表
本期刊为正规期刊,已通过真伪查询!本期刊可免费赠送一本当期样刊!本期刊可用于职称评审!单位、国家均认可!
当前位置: >
瓜类白粉病|长瓜白粉病药剂筛选及应用
本文作者:吴燕君;洪文英;黄凯美;赵丽;邹宜静;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2014年10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摘要】:为筛选高效、安全的白粉病防治药剂,通过田间试验评估了AZ520、36%硝苯菌酯乳油等新型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种新型杀菌剂不同浓度处理对长瓜白粉病均有较好防效,以750~1000倍液防效更佳,药前田间病情发展较快的条件下施药1次,药后5~7d防效均在67.9%以上,显著优于对照药剂防效。同时未见对作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安全无药害。为避免或减缓抗药性的产生,在实际生产中可与其他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轮换防治。【论文正文预览】:白粉病是瓜类蔬菜生产中普遍发生的真菌性病害之一,其潜伏期短、再侵染速度快、流行性强[1],设施及露地均可发生,在长瓜等瓜类蔬菜生长的中、后期发病最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白粉病菌主要侵染叶片,也为害叶柄和枝蔓。发病严重时,整株被白粉状霉层所覆盖,不但降低植株的光合效【文章分类号】:S436.42【稿件关键词】:长瓜白粉病新型杀菌剂防效安全性【参考文献】:周明国,叶钟音,刘经芬;杀菌剂抗性研究进展[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3期周益林,段霞瑜,盛宝钦;植物白粉病的化学防治进展[J];农药学学报;2001年02期贾俊超;马琳;范志金;夏倩;刘秀峰;;病原菌对Strobilurin类杀菌剂抗药性机理的研究进展[J];农药学学报;2008年01期孟润杰;王文桥;刘长令;李淼;韩秀英;张小风;马志强;甄文超;;4种制剂化新化合物对温室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J];农药;2009年02期张志勇;单炜力;简秋;段丽芳;沈燕;刘贤金;;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和水果中硝苯菌酯的残留量[J];色谱;2012年09期韩欢欢;马韬;谢冰;;瓜类蔬菜白粉病抗性诱导及其抗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25期黄涛;潘锦勇;王兴琴;;用品种抗性和栽培措施防控油菜菌核病的效应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13期陈娟,马国胜,王杰,张大伟;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及施药技术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2年04期张琍,郑兆阳;苹果贮藏期间炭疽病菌侵染过程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4期翟宗清,岳葆春,朱保平,胡为侦,许光文,何成舟;油菜田覆盖稻草对菌核病的预防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岳葆春;;肥料不同运筹对油菜菌核病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3期疏义国;;扑海因与多菌灵混用对油菜菌核病菌的室内毒力和增效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7期朱国永;孙明法;严国红;何冲霄;史纪锁;;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2期杨继芝;王继师;龚国淑;陈华保;张敏;王学贵;肖建国;;多菌灵、多抗霉素及其复配对小麦赤霉病菌的生物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章瑶;王梅;张勇;段劲生;孙明娜;高同春;;20%噻森铜悬浮剂对水稻细菌性病害的田间药效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10期梁建根;施跃峰;竺利红;;生物防治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9期王国迪;王华弟;张恒木;胡务义;祝小祥;;玉米矮缩病发生情况与主要影响因子的调查[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杨立军;曾凡松;向礼波;杨小军;喻大昭;;植物源提取物Vegard防治小麦和瓜类白粉病试验[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李卉;张启翔;潘会堂;罗乐;王琼;孟锐;;月季品种抗白粉病评价[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 2009[C];2009年李红霞;陆悦健;王建新;周明国;;四种不同植物病原真菌与多菌灵抗药性相关基因突变的比较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论文集[C];2003年贾俊超;范志金;马琳;张海科;刘秀峰;刘长令;;唑菌酯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学及物理作用方式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生物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任红敏;崔彦;焦艳玲;曹克强;白洁;陈华;;17种噻唑烷酮类化合物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A];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孟润杰;王文桥;韩秀英;张小风;马志强;;防治黄瓜白粉病杀菌剂室内毒力及混配增效[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杨洋;马志强;张小风;王文桥;韩秀英;;小麦赤霉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测定[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王丽;朱杰华;王文桥;马志强;韩秀英;张小风;杨志辉;;新型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室内毒力测定[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杨洋;马志强;张小风;王文桥;韩秀英;;2010年小麦赤霉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测定简报[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顾春波;草莓枯萎病菌对多菌灵及戊唑醇的抗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任红敏;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抑制作用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侯军;番茄灰霉病菌对丙烷脒的抗药性风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刘圣明;灰葡萄孢菌抗多菌灵β-微管蛋白基因在禾谷镰孢菌中的表达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侯毅平;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对氰烯菌酯的抗药性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樊平声;禾谷镰刀菌多菌灵抗药性群体演变及DON毒素产生规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陈雨;新型杀菌剂氰烯菌酯对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作用方式及抗药性遗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吴志华;水稻稻瘟病菌对六种杀菌剂的抗性测定及抗稻瘟灵机制的初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张骞;甲基立枯磷对真菌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陈卫良;抗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拮抗物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刘毅;水稻纹枯病抗性遗传分析及稻种资源的抗病鉴定与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马志荣;小麦赤霉病预测模型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陈治芳;杀菌剂混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菌毒力增效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李良孔;黄瓜白粉病菌对氟吡菌酰敏感基线的建立及其抗药性风险评估[D];吉林大学;2011年韩路;嘧菌酯及水杨肟酸联合作用对黑龙江稻瘟病菌的毒力评价[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1年王红梅;极地微生物抑制植物病原真菌活性菌株的筛选及代谢产物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李宁;寄主多样性条件下小麦白粉病发生及其病原菌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程嘉琪;黄瓜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白粉病抗性和低温耐受性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汤智鹏;59份水稻种质资源对稻瘟病的抗性及农艺性状评价[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冷祯陆;78份水稻制恢材料的抗瘟性、农艺性状及杂种优势评价[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徐永茹;于成龙;徐田敏;唐萍;彭向永;;钙对感染白粉菌甜瓜幼苗中苯丙烷类物质代谢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2期唐蕊,张雪辉,胡同乐,曹克强;大黄提取液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张晓燕,芦春莲,田志喜;植物诱导抗病性[J];保定师专学报;2001年04期张富荣;程玉臣;贾永红;赵恒栋;;紫外线照射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初步研究[J];北方园艺;2010年01期郭玉蓉,陈德蓉,毕阳,赵桦,李新生;硅化物处理对甜瓜白粉病的抑制效果[J];果树学报;2005年01期侯珲;朱建兰;周红平;徐红霞;;BTH和水杨酸(SA)对甜瓜抗白粉病的诱导作用[J];果树学报;2006年05期陈喜文,郝友进,陈德富;几种化学诱导物对黄瓜白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J];华北农学报;2000年04期刘海清,马保国,孙红;施用硅肥对黄瓜抗白粉病及其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5年05期屈振淙;长春地区黄瓜白粉病菌的鉴定[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81年02期姚秋菊;张晓伟;蒋武生;魏国强;;硅对黄瓜苯丙酸类代谢的影响及与抗白粉病的关系[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张如英,刘庆然;黄芪白粉病的特点及防治[J];北京农业;2002年10期张存松,霍治邦,刘宏,李相涛;瓜类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J];西北园艺(蔬菜);2005年04期李绥峰;;黄芪白粉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J];现代园艺;2010年05期曾令芬;蒋育昌;;防治白粉病的新途径[J];云南农业科技;1984年05期郑庆伟;;国际麦类白粉病菌分子生物学与技术研讨会在鄂召开[J];农药市场信息;2014年02期李莹;王殿东;;近十七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植物白粉病项目情况分析[J];北方园艺;2014年09期赵黎;今年天气较反常 提早防治白粉病[J];植物杂志;2000年04期黄贤芬;黄芪白粉病发生规律的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5年05期肖建民;邓建明;;2008年橡胶树白粉病流行特点及防治工作总结[J];热带农业科技;2008年02期张作果;;蔬菜白粉病及无公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0年22期汪明根;黄富英;蒋耀培;王志通;;白粉病发生与小麦品种的关系及其防治对策[A];小麦白粉病测报与防治技术研究[C];2000年缪卫国;梁鹏;何其光;宋风雅;孙雅琦;郑服丛;;橡胶树白粉病菌致病机理及其病害控制研究进展[A];“创新驱动与现代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任红敏;杨军玉;王树桐;曹克强;;三种不同染色方法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染色观察[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王惠哲;李淑菊;霍振荣;庞金安;;黄瓜感染白粉病菌后的生理变化[A];纪念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建所二十五周年论文摘要集()[C];2010年孟祥南;于广超;宋铁峰;范海延;;应答白粉病菌胁迫的黄瓜抗、感姐妹系叶片差异蛋白质组分析[A];中国园艺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烟草病害
白粉病[N];云南科技报;2004年侯和菊;春季花卉常见病害防治[N];中国花卉报;2007年河北任丘华北石油十一处园林植保中心
桂炳中;月季病害的发生及防治[N];中国花卉报;2006年乔红波;麦蚜和白粉病遥感监测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任红敏;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抑制作用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阮成俊;南京市林木白粉病种类调查和病原鉴定[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张楠;感染白粉病菌小麦根活性氧动态及其与系统性细胞程序化死亡关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李良孔;黄瓜白粉病菌对氟吡菌酰敏感基线的建立及其抗药性风险评估[D];吉林大学;2011年张林燕;南京市园林植物白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蔡刘体;玉米素核苷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小麦与白粉病互作初期激素作用的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黄有航;橡胶树白粉病生防菌研究[D];海南大学;2012年邓祥宜;淹水胁迫及白粉病菌诱导小麦根细胞程序化死亡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乔红波;麦蚜、白粉病危害后冬小麦冠层高光谱的测量与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杨连来;黄瓜白粉病菌对己唑醇抗性诱导及抗性机制的初步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于春雷;DMIs和QoIs类杀菌剂对不同地区黄瓜白粉病菌的毒力差异及增效途径初探[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稿件标题】:瓜类白粉病|长瓜白粉病药剂筛选及应用【作者单位】:杭州市植保土肥总站;杭州市种子管理站;【发表期刊期数】:《》2014年10期【期刊简介】:《浙江农业科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浙江农业科学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33-1076/S,国际刊号:ISSN。浙江农业科学杂志社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本刊为月刊。自创刊以来......更多杂志社()投稿信息【版权所有人】:吴燕君;洪文英;黄凯美;赵丽;邹宜静;
更多详细信息:
相关专题:
推荐期刊: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Copyright (C)
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实力代理杂志社征稿、杂志投稿、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核心期刊、学术论文发表 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收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粉病防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