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管理学院中英国际学院好吗?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简介: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是上海理工大学下属的非独立性质学院,也是目前国内领先的成体系、成规模、集约化引进海外一流大学优质教育资源的国际化大学学院。学院2006年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主要实施本科层次学历、学位教育和境外学士学位教育,也是目前国内少数采用“1对N”模式的中外合作大学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由一所中国大学与九所英国大学携手英国北方大学联盟(NCUK)合作创建
中英国际学院的九所英国成员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招生信息
            
SBC执行校长致辞
  欢迎来到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SBC)!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由上海理工大学与九所英国顶尖大学于2006年共同创办。这一全新的合作模式,使中英国际学院的办学融合了中英两国教育之精髓,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广大学生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搭建了接受一流国际化教育的优质平台。[]
扫一扫 微信微博关注我们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SBC)校园风光2013年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录取分数线_新东方网
您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 文章正文
16:27&&作者:&&来源:新东方网&&字号:|
& & 2013年高考录取分数线还未统计完毕,考生可通过以下方式查询系统查看考生录取情况。
点击图标进入
& & 需要查看该大学历年录取分数线,考生可点击进入搜索。
& & 学校的联系方式:地址、电话、网址如下:
& & &查看学校详细信息请点击: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复兴中路1195号
电话:021-
网址:http://www.sbc-/index.asp
简介:上海理工大学与谢菲尔德大学、利兹大学等九所世界一流大学共同创办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学院是上海理工大学下属的非独立性质学院,2006年9月正式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
实习编辑:张健
更多&&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导读
精彩是人生持续一辈子的过程,绝对不是高考和中考一锤子就可以定下来的,这一锤子只是你的精彩之一!
学而时习之1
奇奇怪怪很古怪
简单生活123
丨丨丨丨丨
丨丨丨丨丨丨丨
丨丨丨丨丨丨丨
丨丨丨丨丨丨丨
嬉皮光头仔
Oo槑小雅oO
briarglacier
briarglacier当前位置: >  >  >  >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2010年高招政策解读
  中国教育网
-------------------------------------------------------------------------------------------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管理运作总监 杨静思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由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在线联合主办的“2010年全国高校招办主任视频访谈”活动,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管理运作总监杨静思老师。首先,请杨老师介绍一下中英国际学院的成立背景。
  杨静思: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是在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上海市重点发展院校--上海理工大学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利兹大学、布兰福德大学等9所世界一流大学共同创办的国际化学院,并于2006年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主要实施本科层次学历学位教育和境外学士学位教育。中英国际学院全方位、成体系地引进9所著名英国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是希望有更多中国的优秀高中毕业生能接受到与国际一流教育水准接轨的本科教育、为他们将来人生和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国际化的平台和起点!
  特别是当中国的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国际化人才需求势头强劲的同时,中国本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这种毕业生跟人才供需错位的现状,让中国政府在不断发展优化自身高等教育体系的同时,也积极鼓励引进海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的国际化发展培养和储备人才。
  主持人: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明确规定未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必须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中英国际学院在这方面是如何保障的?
  杨静思:中英国际学院1对9的独特合作办学模式保证了海外优质资源成规模、成体系的引进。参与共同创办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的共有9所英国的著名大学,包括了利兹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布兰福德大学等世界一流的英国高等院校,其中既包括了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也包括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学。这9所大学代表了英国高等教育百分之二十以上的高等教育力量,覆盖了全英高校几乎所有的专业设置,具有严格的学术质量保障体系、雄厚的研究力量和学术背景,其中有134个学科被评为英国RAE 5 或5*。
  中英国际学院目前已确定了一个中期发展规划,计划分阶段将9所英国的合作大学中优质资源,尤其是上海在未来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及整体办学模式引进中英国际学院。同时,我们也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将这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本土化改造,使之更好适应中国学生的需求。
  举例来说,目前学院开设的5大专业方向,我们的会展管理专业是与全英会展管理排名第一的HUDDERSFIELD大学共同开设的;而参与共同开设电子电器工程专业的JMU大学,其专业科研力量排名也在目前参与中国的中英合作办学机构的英国大学中名列前茅;2010年学院将最新引进的两个管理课程分别是与SHEEFIELD大学及LEEDS大学合作的学位课程;而在所有合作大学中享有排名最高的BRADFORD大学商学院也将于2011年合作开设其热门的金融方向的本科和硕士阶段课程。
  主持人:中英国际学院成立以来的发展成就有哪些呢?请杨老师介绍一下。
  杨静思:学院自2006年成立至今,目前学院在校生人数超过1500名,分别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各级重点中学。拥有近百名的优秀全职教师团队, 他们分别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从学术背景来看,超过22%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7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中英国际学院的成立和发展得到了中英两国政府双方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先后有英国的贸工大臣,创新、大学和技能事务大臣,国会议员、内阁教育与技能部部长等政界要员访问中英国际学院,他们都对中英国际学院在中英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创新性模式给予了极大肯定,对学院整体国际化教学环境和学生们朝气蓬勃、孜孜不倦的学习生活印象深刻,并对中英国际学院的未来寄予了殷切希望。
  在学生的职业发展领域,学院也已经摸索和总结出独特的职业发展教育体系,着重分专业培训及企业实践两个部分,双管齐下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至今为止,学院已与约8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学院学生的发展实践和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教育过程的早期引入与用人方的对话和合作机制也让学院的人才培养更加有的放矢,学院的毕业生更具竞争力。
  此外,学院也利用我们广泛的国际合作网络,为学生搭建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平台。08年7月,学院作为英国驻上海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唯一的高校合作方,共同承办了由英国首相发起的第一届全球青年伙伴交流合作计划。此外,通过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学生会,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等国际性高校机构的合作,使学院学生拥有了国际化的学生网络和校友团队,参与了更多世界范围内的校际和国际的学生交流活动,拓展了国际化的视野,增强全球公民意识,同时也提升了多元文化融会贯通的能力。
  2009年起学院已经启动了国际招生计划,2010年我们将招收3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并预计在未来的3到5年,将国际生的比例提高到在校学生的10%。我们希望国际化的学院,不仅体现在国际化优质的教育资源,国际化的教学师资团队,更是体现在国际化的学生团队,更为切实地提升校园的多元文化氛围。
  主持人:中英国际学院采取了与国际教育完全接轨的教育教学模式,请问中国学生能很好的适应吗?
  杨静思:由于中外教育理念及模式的差异,中国学生要完全适应与国际教育完全接轨的教育教学模式确实需要一定的过程,但是学院会根据中国高中毕业生的自身特点和学习需求从入学标准、课程设置等方面帮助学生顺利地过渡。
  首先,在入学标准上,学院会对每个申请学生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评定,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水平,特别是英文水平。同时,我们非常重视考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们的培养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其次,第一年的学术课程设置主要是从英文水平和学习技巧上帮助学生顺利地适应国际化的教育教学,同时,打下一定的专业基础。
  第三,我们学院专门开设了“学习支持中心”,为学生提供全程的辅助支持,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主持人:考生想了解一下中英国际学院今年开设了那些专业?有何特色?
  杨静思:中英国际学院开设的是4年制的本科学位课程,第一年按商科、工科方向的大类招生。在第一学年末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自身学习兴趣,选择包括工业电子控制工程,机械系统工程,国际财会与金融,会展经济与管理等专业方向。同时,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学院今年新增了计算机专业方向,同时为两个工科专业增设了能源管理及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两个辅修专业,以拓宽学生的就业发展空间。
  以会计与金融专业为例,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高层次的国际化金融人才。从中国目前的金融业发展现状来看,它正日益走向开放,加速与国际接轨的进程。大量的外资银行及金融机构迅速进入中国市场,包括HSBC,JP MORGAN,渣打银行等。渣打在2006年年底前把在中国大陆的分行及支行数量增至20家。而中国金融机构外向型的交流也不断加强,海外上市,投资并购。在这种大背景下,金融业的人力资源将强调对国际化的高端人才的需求。他们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能从全球视觉把握中国金融发展的国际化人才,这些人才必须熟悉国际的金融运作机制和金融业务,同时也懂得中国国情,能将本国国情、特点和国际惯例。除此以外,良好的英文水平,多元文化的理解和交流水平也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能力。而目前最为急需的金融界人才类型包括金融分析师、个人投资理财顾问、基金经理、精算师、证券经纪人、股票分析师等。
  同时,工科方向的国际化人才需求同等的旺盛。从宏观环境来看,众所周知中国目前被称之为“世界制造基地、世界工厂”,“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战略是为了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演变,当然要完成产业链的升级,这一领域的人才培养是最基础的。先进制造业包括哪些领域呢?最典型的包括电子信息工业、汽车制造、生物医药制造、机械制造等。以机械制造为例、它需要的人才类型包括机械设计工程师、机械工艺制造工程师、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等。再从工程领域的本身发展来看,当今社会,工程特别是电子工程业都是在全球的平台上寻求发展。当前最知名的电子公司不仅仅跨越几个国家,甚至跨越各个大洲。而即使是小规模的电子工程公司也是主要依赖国际贸易来求得更大的发展。因此从学生本人来看,要在工科领域内寻求事业发展,寻求国际化的教育和获得国际化的资质至关重要。并且,我们知道其实即使是在工科领域,需要的人才类型也不仅仅包括技术类、研发类,同时也包括管理类和营销类人才,复合型的工科人才实际是当前及未来的竞争环境所需要的,而这恰恰是国际化教育的学科建设最为主流的趋势,如在我们的成员大学中,有很多工科课程也整合进部分商科的课程,帮助工科学生全面发展,学习商业知识并建立对商业环境的理解,从而为自己的提供更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
  主持人:考生和家长比较关心我们中英国际学院今年的招生计划?请杨老师简单的介绍一下。
  杨静思:中英国际学院今年共招收商科和工科共600名本科学生,其中包含5%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
  从专业方向来看,2010年学院为学生提供工业电子控制工程,机械系统工程,计算机工程,国际财会与金融,会展经济与管理5个专业方向。
  同时也为同学提供灵活的学习路径和成才模式。学生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计划和学院相关专业的路径安排灵活自主选择4+0,2+1+1,3+1和2+2的不同学习路径。
  主持人:那考生想要报考本校的话,如何申请到中英国际学院就读呢?
  杨静思:今年主要采用高考计划内、外两种方式招生。
  计划外的招生是由中英国际学院参照英国大学的录取体系组织的自主招生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轮。
  笔试主要测试英文。面试由中英国际学院考试委员会共同考评,主要考查学生的英文听说,即沟通能力。同时也综合考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等。最后按相应的百分比计入总分,作为学生的基本录取依据。
  学生也可通过高考系统进入中英国际学院。但在报考并通过上海理工大学高考招生后,也需要通过中英国际学院的面试。
  对于参加上海理工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提前面试并且顺利通过的学生,本科正常录取阶段以平行志愿报考上海理工大学,且专业第一志愿为中英国际学院专业,本批次录取时进入上海理工大学投档名单,在录取排名时将享受总分20分的加分。
  报考详情欢迎广大考生致电学院招生部咨询。
[教育学历考试]-- [
新 闻 导 读
娱 乐 快 讯
星座与测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理工管理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