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子猪拉稀免疫能力

改善日粮中营养成分,提高仔猪机体免疫能力
|/jishu/xumu/084.html
  现代化高密度集约养殖使动物对应激和疾病的易感性增加,免疫力下降,特别是近年来疾病混合感染增加,猪场中疾病越来越难以控制。本文旨在从营养学角度探讨提高动物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途径,以期为乳猪料和免疫调节剂的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初生仔猪免疫系统发育特点   仔猪初生后,可通过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途径获得免疫保护。   1.1 被动免疫   母猪初乳中蛋白质含量高,特别是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但随时间推移而下降。仔猪通过哺乳获得来自于母源的免疫能力(被动免疫),这种免疫能力既可以抵御存在于自然界中大部分疾病的侵袭,又可以使仔猪不受母猪曾感染过或接种过疫苗的疾病感染。   1.2主动免疫   仔猪的主动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两方面。   1.2.1仔猪的特异性免疫   当初生仔猪肠道闭锁后,其免疫系统中的特异性免疫则发挥抵御外界疾病侵染的主要作用。仔猪的特异性免疫系统主要有骨髓、胸腺组成的中枢免疫器官和由肝脏、淋巴结、肠道黏膜等组成外周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可产生淋巴细胞,并使免疫细胞分化和成熟。仔猪外周免疫器官则是成熟T、B淋巴细胞定居、增殖和对抗原刺激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研究人员发现,肠道黏膜分泌的分泌型IgA在仔猪黏膜局部免疫和抗感染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在于防止细菌附着于黏膜细胞上,干扰病毒繁殖。   1.2.2仔猪的非特异性免疫   初生仔猪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分为结构屏障、化学屏障、血液屏障及生物屏障4个方面。   结构屏障是指覆盖在仔猪体表的皮肤及与呼吸道、食道、生殖道等腔道内的黏膜,其构成了机体防御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消化道蠕动和呼吸道黏膜纤毛有规则的摆动既可以清除肠腔内微生物又能够阻止微生物在黏膜上黏附。   消化道和呼吸道各器官分泌的天然抗体、补体、溶菌酶等分泌物形成了仔猪抗感染的化学屏障,这些分泌物连同仔猪口腔、胃、小肠中分泌的溶菌酶、胃酸、胆汁和胰蛋白酶等共同起到杀死多种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存在于仔猪血液中的自然杀伤细胞、吞噬细胞等构成了仔猪免疫的血液屏障。尤其是吞噬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其细胞内的杀菌/渗透增强蛋白既可以抑制和杀伤革兰氏阳性菌,又能中和细菌内毒素。而自然杀伤细胞产生的干扰素通过发挥细胞毒素作用而杀伤入侵的病原生物。   生物屏障是指健康肠道中固有的正常菌群。正常菌群通过与病原微生物竞争营养源、建群点等方式抑制入侵微生物在肠道中的生长,正常微生物与宿主共生,刺激了宿主肠道黏膜和全身免疫机制的发育,从而使仔猪机体免疫能力增强。
责任编辑:田梦怡
23人觉得有用
申明:本站所有新闻及资讯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版权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号黄芪多糖提高猪免疫、抗病能力的研究现状--《饲料广角》2014年18期
黄芪多糖提高猪免疫、抗病能力的研究现状
【摘要】:黄芪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尤其在猪抗病力及提高免疫方面作用突出,得到了肯定。本文综述了黄芪多糖的免疫、抗病机理及其在提高猪免疫、抗病中的研究现状。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S853.7【正文快照】:
前言:寻求天然、安全的免疫抗病药物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黄芪多糖是众多天然提取物的研究对象之一。近年来,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黄芪多糖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证实了黄芪多糖在动物生产中具有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抗应激、抗肿瘤、抗病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靳月生;姚学军;吕艳秋;杨新钢;杨秋生;;[J];北京农业;2008年24期
姚秀娟;王米;江善祥;薛飞群;;[J];饲料工业;2009年18期
林旋;张伟妮;王寿昆;黄文焱;陈佳铭;赵堇;;[J];福建农业学报;2012年01期
牛小飞;王宏艳;郭琛琛;;[J];北京农业;2012年15期
隋昀原;沈国顺;;[J];中国畜牧兽医;2012年10期
季宇彬;汲晨锋;;[J];现代食品科技;2013年09期
邓绍基;;[J];今日畜牧兽医;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旋;白东清;朱国霞;宁博;;[J];动物营养学报;2011年05期
白东清;吴旋;郭永军;朱国霞;邢克智;宁博;;[J];动物营养学报;2011年09期
刘春花;黄志斌;石存斌;江小燕;罗霞;林明辉;王秀敏;;[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22期
范阔海;李娟娟;张蓓;李宏全;;[J];中国畜牧兽医;2013年02期
彭婷;胡庭俊;陈忠;林勇;唐章生;曾兰;张妍;蒋斌;;[J];南方农业学报;2012年12期
何婷;沈维军;周辉;操亚琴;吴军;袁旭鹏;;[J];中国畜牧兽医;2013年12期
陈雷;张建梅;孙合美;秦波;谷巍;;[J];中国畜牧兽医;2014年01期
阮丽萍;刘健;;[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年06期
文月玲;申义君;周金伟;王斌;沈留红;余树民;曹随忠;;[J];中国畜牧兽医;2014年08期
刘爱平;曾峰;;[J];肿瘤药学;2011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许明;马贵华;;[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简纪常,吴灶和;[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阮国良;杨代勤;王金龙;;[J];饲料工业;2005年24期
朱辉;沈志强;王振勇;马霞;郭振环;;[J];中国畜牧兽医;2011年07期
欧德渊;高铭宇;田兴贵;杨东梅;付学志;;[J];贵州畜牧兽医;2007年05期
李敏;王劼;赵谋明;;[J];现代食品科技;2009年08期
朱振元;刘荣强;周芳;李盛峰;原静;;[J];现代食品科技;2011年04期
赵翠燕;徐嘉静;何建梅;;[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23期
程志斌,葛长荣,韩剑众;[J];河北畜牧兽医;2002年10期
汲晨锋;肖凤;;[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光宇;;[J];饲料博览;2011年04期
胡庭俊,程富胜,陈炅然,梁纪兰,董鹏程;[J];畜牧兽医学报;2005年06期
贺生中;苏治国;王传锋;刘运镇;赵莎莎;;[J];畜牧与兽医;2005年09期
陈剑杰;;[J];中兽医学杂志;2005年06期
单体中;汪以真;;[J];中国饲料;2006年01期
翟翠云;李晓平;陶卿;;[J];广西畜牧兽医;2007年01期
王慧容;刘玉兰;;[J];饲料广角;2007年10期
王德强;张裕贤;李国祥;;[J];北方牧业;2009年24期
邱河辉;赵娟;刘凤华;朱晓宇;甘静宜;王霞泰;许剑琴;;[J];中国兽医杂志;2010年06期
朱虎成;;[J];中国动物保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静;余健剑;侯水生;谢明;黄苇;喻俊英;;[A];安全优质的家禽生产——第十五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李锐;陈卫昌;;[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C];2010年
宋淑珍;田亚平;汪德清;王玲;姜辉;董矜;张阳东;;[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侯晓礁;王海良;王秀敏;韩立丽;;[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王秀敏;侯晓礁;孟和格日勒;赵卓;;[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尹晓琳;陈磊;刘颖;杨建岭;马翠卿;姚智燕;杨丽娟;魏林;;[A];河北省免疫学会第六次免疫学大会资料汇编[C];2010年
李佑生;王文健;刘毅;何春燕;何燕铭;陈伟华;应健;;[A];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暨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血栓病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李智军;魏连波;吕瑞和;贺丰之;谭晓梅;马志刚;;[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博·格日勒图;韩淑琴;;[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陈益民;张丽;刘永林;梁月琴;张蕾;陈婷婷;施丽华;;[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徐守业;[N];河南科技报;2009年
薄元兰;[N];中国医药报;2001年
;[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宿健桃;[N];中国医药报;2001年
本报记者 李海清;[N];健康时报;2004年
李仪奎;[N];上海中医药报;2002年
宿健桃;[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何彦丽 苏俊芳;[N];中国医药报;2003年
马述臣;[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晗蕊;[D];武汉大学;2011年
荆雪宁;[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李树鹏;[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樊炼;[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朝云;[D];复旦大学;2003年
田庆锷;[D];中南大学;2013年
徐冰;[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杨志霞;[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刘蓓;[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郑一;[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洪芳;[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王俊丽;[D];扬州大学;2010年
朱辉;[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左兆云;[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李娟梅;[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陈浒华;[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杜全宇;[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周杰;[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徐红辉;[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王瑞遵;[D];郑州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怎样提高生猪免疫接种效果
&|&&|&&|&&|&&|&&|&&|&&|&&|&&|&&|&&|&&|&
本站&>&&>&&>&正文
  怎样提高生猪免疫接种效果
&&&热&&&&&★★★
怎样提高生猪免疫接种效果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046
更新时间: 15:01:06
怎样提高生猪免疫接种效果
养猪难免发生疾病,尤其是当前,不仅养猪规模大、密度高,而且生猪流通频繁,极易造成生猪疫病发生和传播。一旦发病,往往以并发、继发出现,病情复杂。有些疫病至今还没有可靠疗法,最有效的是进行免疫接种,使机制产生抗体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然而,在生产实践中,有的猪场打了某种预防针注射了疫苗,却并未达到预防该病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怎样才能提高免疫接种效果?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合理制定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的内容包括疫苗种类,接种对象、时间、方法、剂量、次数等。全国没有统一的免疫程序,也不能照搬别人的免疫程序。各场应根据当地和本场生猪疫病发生和流行情况,制定适合本场的相应的免疫程序。就一般而言,制定免疫程序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一)母源抗体情况。母源抗体会干扰疫菌在仔猪体内产生抗体,故母源抗体水平高时不能接种疫苗。但母源抗体水平过低时又有可能使仔猪感染疫病。因此,为了选定合适时机接种,有条件的应在疫菌接种前对仔猪进行母源抗体水平检测,选定在仔猪持有的母源抗体既不影响疫菌免疫效果,又能防御病毒感染的期间(即母源抗体为1:8-64时)接种疫苗最好。但实际上大部分猪场没有检测条件,只能按一般规律进行免疫。如仔猪的猪瘟免疫程序,根据母源抗体下降规律,一般采取20-25日首免,而有猪瘟病毒感染或受猪瘟病毒威胁的猪场应实行乳前免疫(亦称超前免疫),即在仔猪刚出生就接种猪瘟疫苗,待1小时后才让其吮初乳,在55-60日龄再加强免疫一次。
(二)猪场疫病情况。要根据本场过去疫病发生种类、发病日龄、发病频率确定疫苗的种类和接种时机。就是说,要对以前发生过的传染病提前进行预防接种。有些疫病流行具有季节性,如夏季因蚊虫叮咬而传播猪乙型脑炎,就应在蚊子出现之前20-30天接种乙脑疫苗;秋冬季之前则应接种相关疫苗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
(三)免疫途径。畜禽疫苗接种途径有注射(又分皮下、皮内、肌肉注射)、口服(疫苗拌料或饮水)、喷雾、滴鼻或点眼(常用于鸡新城疫Ⅱ系弱毒疫苗接种)、皮肤刺种(用于鸡新城疫苗和鸡痘弱毒苗接种)等,要根据疫苗、疫病情况及免疫程序选择免疫的接种途径。如灭活菌、类毒素和亚单位苗一律用肌注,有的猪气喘病弱毒冻干苗用胸腔接种,伪狂犬病基因缺失苗对仔猪采用滴鼻效果更好,既可建立免疫屏障又可避免母源抗体干扰。就是说,合理的免疫途径可刺激机体快速产生免疫应答,而不合理的免疫途径可导致免疫失败或造成不良反应。同种疫苗采用不同免疫途径所获得的免疫效果是不同的。
(四)疫苗之间的干扰。两种以上疫苗同时免疫接种必然造成干扰而降低免疫效果。如注射了猪瘟疫苗(HC)后,同时接种猪伪狂犬病疫苗(PR)或蓝耳病疫苗(PRRS)或细小病毒疫苗(PPV)等,会对猪瘟疫苗产生拮抗作用,影响其免疫应答。故一般情况下,猪场应把两种疫苗接种间隔时间定为5-7天。
猪场一般的免疫程序:
1、猪瘟疫苗
猪瘟是百病之源,必须认真预防。
(1)种公猪:每年春,秋季各免疫接种一次,每头每次4头份肌注。
(2)后备母猪:配种前1个月免疫接种一次,接种4头份。
(3)经产母猪:产仔后15天至配种前接种一次,接种4头份。
(4)仔猪:于20日龄、40日龄分别接种一次,每头次4头份。或超前免疫(每头肌注2头份)后到40日时再强化免疫一次(注苗4头份)。
2、猪丹毒、猪肺疫疫苗
(1)种公、母猪:春、秋两季各注射一次“猪丹毒―肺疫二联苗”。每头每次2头份。
(2)仔猪:50日龄注射“猪丹毒―肺疫二联苗”一次。
3、仔猪副伤寒疫苗
仔猪断奶后1月龄以上,口服或注射一头份仔猪副伤寒菌苗。
4、蓝耳病疫苗
(1)种公猪:每年春、秋免疫接种各一次。
(2)种母猪:配种前15天免疫接种一次。
(3)仔猪:出生3周龄仔猪免疫接种一次。
5、猪伪狂犬病疫苗
(1)种公猪:每年春、秋免疫接种各一次。
(2)经产母猪:产前1个月免疫接种一次。
(3)后备种猪:配种前一个月免疫接种一次。
(4)仔猪:7日龄和断奶后各免疫接种一次。
6、乙脑疫苗
种公、母猪于每年4-5月接种乙型脑炎弱毒疫苗一次。
7、猪细小病毒病疫苗
(1)种公、母猪:每年免疫接种一次。
(2)后备公、母猪:配种前一个月免疫接种一次。连用三年后可不再免疫接种。
8、猪链球菌病疫苗
(1)公母猪:每年春、秋各一次免疫接种。
(2)仔猪:断奶后一个月免疫接种。
9、猪传染性肠胃炎一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妊娠母猪分别于产前45天、25天各免疫接种一次。
10、大肠杆菌腹泻K88、K99、987P三价灭活菌苗或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灭活苗。
妊娠母猪于产前一个月免疫接种一次,使仔猪通过母乳获得预防大肠杆菌病感染的抗体。
11、口蹄疫疫苗
(1)种公猪:每年的1月、5月、9月各注射一次疫苗,每头每次4-5ml颈部肌注。
(2)种母猪:分娩前45天免疫接种疫苗4ml/头。
(3)后备种猪:配种前40天接种疫苗一次。
(4)仔猪:断奶后第3天接种疫苗1.5-2ml/头,间隔15天再加强免疫接种疫苗2.5ml/头。
12、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
在仔猪1、3、5周龄时各免疫接种一次。
13、副嗜血杆菌病疫苗
(1)种公猪:每半年免疫一次。
(2)后备母猪:产前8-9周首免,三周后二免。以后每胎产前4-5周免疫一次。
(3)仔猪:2周龄首免,5周龄二免。
14、布氏杆菌病病菌
在母猪配种前1-2月进行,用猪布鲁氏菌2号弱毒冻干活疫苗。口服法:两次,每次20亿菌,间隔一个月;注射法:皮下或肌注,每次200亿菌,间隔一个月,免疫期一年。
以上免疫程序仅供参政,不必全部采用,如本场未流行过的疫病可以不必免疫注射,而把重点放在发病频率高的传染病上。
二、认真选好疫苗
全国生产动物疫苗的生物药品厂众多,各有特点,有的此疫苗质量好,有的另一种疫苗质量好,要通过实际使用后进行比较再选定。就猪瘟疫苗而言,就有组织苗和细胞苗之分。猪瘟细胞苗(即现在生产的牛睾细胞苗,瓶签标明为猪瘟活疫苗),在每次免疫剂量不低于750RID(1RID即为兔体反应量或感染量)的情况下可达到既能防疫临床发病又能保护不发生亚临床感染。但细胞苗降解速度快,如经稀释后在15℃时6小时就失效,在20℃-27℃时约3小时失效。猪瘟组织苗(包括牛体反应苗、淋脾苗、乳兔苗)毒价高,且含有非特异性组织,可增强免疫力,同时降解速度慢,经稀释后在8℃-14℃时72小时、26℃-32℃时48小时仍有良好免疫效果。在猪瘟发生较严重的地区或猪场,可考虑使用组织苗。但有些批次的组织苗引起的过敏反应现象比细胞苗多。这就要求各场根据自身情况选用。
“猪三联苗”。是指含有猪瘟、猪丹毒、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猪肺疫)三种免疫抗原的联合疫苗,每头份“猪三联苗”中应含有猪瘟兔化弱毒≥1050家兔感染量(RID)、猪丹毒G4T10或GC42弱毒活菌数≥5亿或7亿、猪多杀性巴氏杆菌(EO630)弱毒菌3亿。其组合合理,且使用时可减少注射次数。但三种疫苗也难兼顾,要注意合理使用:一是不能用于哺乳仔猪,更不能用于猪瘟超前免疫,而应在仔猪3-6周龄后使用;二是不能任意加大免疫剂量,以免引起严重不良反应;三是免疫前7天和免疫后10天之内,不能注射或饲喂任何抗菌类药物,以免造成免疫失效;四是“三联苗”经稀释后必须在2小时内用完。
三、要准确计算疫苗有效期
疫苗有效期要视疫苗保存温度而定。如猪瘟弱毒冻干苗自制造之日起,在-15℃保存,有效期为一年;0-8℃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8-25℃保存,有效期仅10天。该疫苗若在-15℃保存了6个月,剩下的仅有6个月有效期,之后又置于0-8℃保存,则只有3个月保存有效期(剩下的6个月又减一半)。用过期无效的疫苗接种,结果只能是免疫失败。
四、要正确选择和使用疫苗稀释液
疫苗中的弱毒病毒或细菌,是促使动物有机体产生抗体的抗原,如果使用不合适的稀释液,如凉开水或蒸馏水,由于渗透压的原因可导致抗原死亡(灭活),接种后机体不能正常产生抗体,而使免疫力降低或失效。更何况凉开水还有可能被外界微生物和杂质污染。所以稀释疫苗时必须正确选用稀释液:稀释猪瘟疫苗要用0.9%氯化钠灭菌溶液(即生理盐水),稀释猪丹毒、猪肺疫疫苗时要用铝胶生理盐水(20%氧化铝生理盐水)。如果使用“猪三联苗”则根据侧重预防的疫病选用相应的稀释液。如在注射疫苗时,同时注射转移因子或倍康肽(白细胞介素-4)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抗体产生快、水平高、均匀度好。可减少免疫抑制和免疫麻痹的发生。方法是:用生理盐水稀释疫苗后同时将上述药溶解,一道注射。
五、注意接种前检查
预防接种前,应对被接种的生猪进行详细检查和调查了解其健康情况、年龄、是否妊娠或泌乳、以及饲养管理条件好坏等情况。成年的、体质健壮的、饲养条件好的,接种后产生抗体快而强。反之,年幼的、体弱的、有慢性病的、饲养条件不好的,接种后产生免疫力差些,有的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孕猪,尤其是临产前母猪,有个别的会因为接种而早产或流产。泌乳期母猪也可能因接种而减少泌乳。因此,对这类猪群如果不是受到传染病威胁,可暂不接种,待情况改善后再行注射疫苗。怀孕前期(一个月内)的母猪不能注射疫苗。
接种前还要了解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如有疫情,要紧急预防接种,如无疫情可按原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
六、预防接种时应注意的事项
1、疫苗使用前检查。有下列情形的不能使用:①无瓶签或瓶签模糊不清的、未经合格检查的;②过期失效或失去真空的冻干疫(菌)苗(检查方法:用注射器吸3-5ml稀释液从瓶盖处刺入瓶中,如果稀释液自动被吸入瓶中则为真空,否则不是真空);③疫(菌)苗质量与说明书不符的,如色泽、沉淀有变化、制剂内有异物、发霉或发臭味的;④瓶塞不紧或玻璃破裂的;⑤未按规定方法保存的。2、疫苗使用时要充分摇匀,须要稀释的疫苗应按说明书要求进行稀释,已经稀释的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未用完的要处理弃去。3、接种要无菌操作。注射器、针头、摄子等要严格煮沸消毒15-20分钟,严禁用化学消毒药液浸泡、冲洗和擦拭的方法消毒。用酒精棉球包裹针头会杀灭部分抗原,要慎重考虑。必须坚持每注射一头大猪或一窝哺乳仔猪更换一个经煮沸消毒过的针头,以防交叉感染。吸取疫苗时,先除去瓶子封口蜡,用酒精棉球消毒瓶塞,待酒精干后在瓶塞上固定一个消毒针头,用酒精棉或纱布包裹,以便再次吸苗。不能用注射过的针头吸苗。4、做好生猪保定后,在注射局部用75%酒精涂擦消毒(不能用5%碘酒),待酒精干后再刺入注射器注射规定剂量的疫苗。肌肉注射是在猪的颈部或股内侧。疫苗必须注射到肌肉中,如注射到皮下脂肪层,则起不到免疫作用。要坚决杜绝打飞针。5、免疫接种活疫(菌)苗的,在免种接种前、后各一周内不能使用抗病毒和抗细菌等诱发免疫抑制的药物。
&&&&&&&&&&&&&&&&&&&&&&&& 湖南省郴州市老科协
&&&&&&&&&&&&&&&&&&&&&&&& 2010年10月10日
信息录入:曾智慧&&&&责任编辑:zzh&
上一条信息:
下一条信息: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主管单位:郴州市科学技术局
主办单位:办公室、科技条件建设中心 湘ICP备 公安备案01-00001 请使用IE浏览器或切换到IE兼容模式,否则不能正常浏览. 地址: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南路22号 邮编:423000 联系电话:、288348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子猪拉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