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男一直以来都不会算数题上学一直都没有考及格过;大脑记忆力也不好,也答应不爱你说话,语言能力很差,老受...

鼓励孩子提问题,孩子的大脑怕受“软伤”
作者:洪兰 尹建莉
好孩子第四部分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过,我希望跳过青春期。”1998年美国心理学会乔治米勒奖的得主、畅销书《教养的迷思》及《基因或教养》的作者茱蒂?哈里斯这样说。
&&&&为什么一个专门研究青少年发展的心理学者却不喜欢青春期呢?因为那是一段尴尬的年龄,半大不小,还不是大人却已不是小孩,体内荷尔蒙大量涌出,使得情绪不稳定,身体开始变化,第二性征出现。但是这些外表的改变都不及大脑内的改变,青春期时神经回路密集的与别的回路连接,心智开始开窍了,过去听不懂的话,现在开始有意义了,知识开始组织成有条理的脉络。一切都是迅猛成熟,却还没有完全成熟,青春期对很多人来说是个青涩难挨的生长期。
&&&&因为青春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14岁的少年血气方刚,大脑尚未成熟,但是拳头已足以打死人,若在这个时候没有大量的阅读使之学会换位思考,学生会因一时冲动而做出后悔一辈子的事来。所以外国各所学校莫不在这段时期要求孩子大量阅读。以美国为例,他们的学校从八年级开始,社会科一学期要读14本书,学生要从书单中,每一个宗教、每一个种族,任选两本书来读。
&&&&为什么单挑阅读呢?因为阅读是把别人的经验和智慧内化成自己的最快方法,人生有限,而知无涯,当我们无法去经历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时,最快的方式是通过阅读,将别人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
&&&&除了生命有限的原因之外,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对外界信息的解释是通过后天认知的解释,先要有背景知识才能对事情有正确解释。错觉的产生,就是因为大脑对视网膜送上来的正确信息做了后天认知的调整。例如,图画上三个人原来一样大,但是如果在两旁加上辐辏的线条,使第三个人看起来较远时,远的人看起来立刻就比近的人大了,因为大脑知道如果远的人跟近的人一样大时,远的人应该要更大,这是过去经验的结果,这个经验的认知会强过我们的理智。因此,明知三个人一样大,大脑还是会告诉你远的比较大,错觉就这样产生了。
&&&&青春期必须大量阅读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青春期是“成年”的最后一个阶段,现在实验上已知,你所读的书、你的经验、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会影响到你所做的决定,这些决定累积成你的人格,最后塑造成现在的你。过了青春期就被当作大人看待,尽快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培养出关键性思考及独立判断的能力。青春期智慧已开,可以了解作者在书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大脑逐渐成熟,书中先圣先贤教导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会逐渐形成我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青春期阅读的另一个好处是它可以帮助纾解情绪。著名作家黄春明先生曾说他第一次离家到台北念师范时,因年幼被人欺负,又举目无亲,晚上常躲在被窝中哭泣,伴他度过这个时期的就是小说。他去图书馆大量阅读各国文学小说,看到《块肉余生录》《悲惨世界》等世界名著里主角的遭遇,再想想自己遭人欺负又算得了什么呢!就这样,靠着书本纾解了心境,稳定了情绪。又因为大量阅读,丰富的背景知识和从书中得来的人生体验,使他后来成为台湾著名的作家。
&&&&阅读是教育的根本,而青春期是阅读的最好时机,错过了非常可惜。正像唐朝颜真卿所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尽管大多数人都认为阅读是有益的,但是我们还是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常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到底有什么差别?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显示,经常阅读、不停思考的人,他的境界会跟别人不一样,会有不一样的观点。阅读,是人生的分水岭。它可以带给我们两个最大的好处:第一,准确性,书读多了以后,可以让我们知道在什么地方、该做什么事、该说什么话,都非常准确;第二,批判性,你不会轻易相信某些报道,你会有自己的思考,知道真相会有其他的可能性。所以,阅读除了提升境界之外,还能让我们的思维准确而且敏锐,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一个朋友因忧郁症住院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十分难过,他的家境、学历、经历一直都算是一帆风顺,不应该会如此失意。跟几位也认识他的朋友聊起此事,他们却认为他患病在意料之中。其中有一位是他的高中和大学同学,一针见血地说:“他除了读书,生命是一片空白。”他不看小说、不看戏剧、不听音乐,是台湾父母、师长心目中标准的优等生,但是为优秀而付出的代价太惨痛了。
&&&&现在台湾患忧郁症的人数逐渐增多,原因之一是我们的学生缺少人文素养。我非常赞同严总裁说的,如果在念小学的时候,老师能教我们欣赏巴赫、莫扎特的音乐,而不是专门考学生大调、小调的差异或是背工商角徵羽的乐理,我们就可以培养一些音乐素养,当烦闷的时候,可以借音乐得到心灵的慰藉与满足。
&&&&我的大舅曾被送到北大荒劳改22年,最后能以82岁高龄活着回到福州,与他脑海中储存了大量音乐、戏剧、诗词有很大关系。他说在极痛苦时,就会默默唱一段京剧,背一段《古文观止》,以古慰今,度过一天。
&&&&艺术的力量不仅如此。丹麦的哲学家齐克果说:“生命只有走过才能了解,但是必须向前看才活得下去。”假若一个人觉得世界上还有值得喜欢的东西,就不会轻易去自杀。
&&&&我在街上遇见一个以前教过的学生,她在一所相当有名的中学教书,但是看起来十分憔悴。我问她最近过得怎么样,她说每天紧张、忧虑、睡不好。我以为是教学的压力,结果不是。原来前些时候,她有个学生跳楼自杀,从此,她只要一看见座位是空的,就开始紧张,害怕学生没来上学的原因是死了。每次作业布置得多一点,或学生考不好骂了几句,她就担心学生因此自杀。偏偏学生又常在周记上透露“活着没意思”的话,使她更加紧张。她一直思考,该如何教学,才能让学生丢掉这些自杀的念头。
&&&&我们的记忆是神经回路的活化,一旦某个负面的情绪被活化,它会带动跟它有关的其他负面情绪,我们的心情就变得越来越郁闷了。或许应该从戏剧和小说着手,令学生心有感动,生命教育才会真正有效。台湾很多孩子不曾进过任何剧院,不曾听过音乐会,不曾接受过美育。事实上,只要少做点功课,多接触艺术,花一点钱和时间使小朋友接触到表演、体育、乐器、戏剧等,教育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国外很早就让孩子从阅读和看戏剧所带来的感动中进行生命教育。几乎每个小区都有少年棒球组织,让孩子通过球类比赛领悟胜败为兵家常事,这次输,下次赢,不必太在意。至于阅读及戏剧观赏,是通过浓缩的故事来了解人生。戏剧生动、扣人心弦,情绪往往随着剧情的起伏而变化,不知不觉间就受到感化。
&&&&中国过去很穷,教育不发达,老百姓大部分是文盲,名字都不会写,但是“忠孝节义”却深入民心,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这正是受到小说和戏剧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看了黄春明编导的歌仔戏《杜子春》,觉得这就是好教材。
&&&&杜子春是个浪子,把万贯家财败光后,看破红尘想出家,老道人带他到昆仑山断情崖去测试他是否真心,告诫他无论如何千万不可出声。他对猛虎、女色都能不动心,唯独看到老母被牛头马面套着枷锁一步一哀嚎拉着下地狱时,情不自禁喊出“母亲!”结果破了功无法成仙。老道人因为杜子春对母亲有孝心,所以给他锄头,告诉他“举头三尺有神明,掘地三尺有黄金”,叫他好好做人,从头来过。
&&&&“举头三尺有神明”便是告诫他:头上有神明,做事不敢欺心。“掘地三尺有黄金”更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勤就一定有饭吃,努力耕耘自然有收获。
&&&&简简单单一场戏剧就把我们要教给孩子的许多大道理都融入其中,让孩子在看戏时不知不觉理解消化,内化成他的道德观念。
&&&&一位小学老师跟我说,现在的孩子很容易放弃,而且对未知没有好奇心。她常常在放学后留下来四个成绩不理想的小朋友教他们数学,她说,如果其中的一个不会做这题,就会问旁边的人:“你会不会?”如果那个同学也摇头,其他两个人也不再问了,大家一致举手说:“老师,我们不会做这道题。”她问另外两个孩子:“你们根本没有做,怎么知道你们不会?”这两个学生只是耸耸肩,不想试一试自己是不是真的不会。
&&&&对于她的担忧,我也颇有同感。我在大学里见过太多这样的学生,许多明明只要动动脑筋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但他们常常连试都不试就喊不会,希望别人替他解决。
&&&&这种情况不能全怪孩子,多半是由于平时孩子一遇到事情,家长就急于出手相助造成的。或者是孩子一没做好,家长就批评。总之,不给孩子留时间让他自己去思考,这样孩子就不会有成就感。久而久之,他们就变得容易放弃了。
&&&&20世纪60年代有一个叫“习得性无助”的实验。一只狗,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避开电击,时间一长,它就放弃了尝试。当环境改变以后,只要跳过矮栅门,就可以逃到无电的安全地带时,它也不会去试。它已经安于逆来顺受,过去的打击使它认定自己是失败者,以后不再尝试了。通过观察大脑中的神经机制,我们发现,一个人对事情的态度,决定他大脑中区块活化的程度,而大脑的活化又决定这个人的行为。
&&&&孩子如果从小靠自己,没有大人可以依赖,长大后通常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有创造性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小时候都有做事成功的经验,很少因为做错事挨批评。一次次成功使他们有信心,敢于探索、尝试。他们在童年时多半很自由,想要做一件事时,可以一直做下去,直到完成为止,不会有人打断他,叫他去做功课、上才艺班或补习班。
&&&&把一件事情做完,直到成功为止的经验,对他们长大后勇于担当很重要,因为它让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心里充满“我很行”的喜悦,也感受到完成一件事后,放下负担的轻松。如果从来不曾体验这个感觉,每次做一半,要么家长动手帮忙,要么因为练琴时间到了,就中断了,孩子自然会养成动不动就放弃的坏习惯,认为反正没必要努力做。长此以往,孩子对学习也就没有动机和兴趣了。
&&&&我儿子做事时往往很不喜欢被人打断,因此,我一直注意给予儿子足够的耐心。
&&&&记得儿子小学二年级时,有一天,饭吃到一半,我先生打电话来说飞机提早到了,叫我赶快去接他。我挂上电话,抓起儿子的手就要出门,他叫我给他两分钟,要把饭吃完,如果等爸爸回来再吃,他就不想吃了。他说,他不喜欢一件事没有做完的感觉。于是我耐心等他把饭吃完,一点也没催促。
&&&&儿子读九年级时,我偶然从香港买了几个各种式样的九连环回来。儿子好奇,拿去玩,在不知道口诀的情况下,锲而不舍地一直解,整整解了一天一夜,终于把它解开了。解开一个以后,其他几个也就顺利地解开了,他发现其中有规律可循,一通万通,很是高兴。我则惊讶于他解不出来时没有放弃,一直在尝试,晚饭也顾不上吃,直到解开为止的毅力。他的坚持,我想跟他小时候一定要做完、不放弃的习惯有关。
&&&&其实,我们大人不是也不喜欢一件事情没有做完就被要求去做别的事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道理在教育小孩子时最有用。
&&&&“可以失败、不可以被打败”的人生观要从小建立,因为它储存在神经连接的突触上,是内隐的学习,会跟随孩子一生。孩子对输赢成败不那么看重,就能打造坚强豁达的品格。反正永远有明天,有明天就有希望,就有机会翻盘。
&&&&1921年,美国14名专家坐在一起,为期三天的会议讨论了“智慧”的定义,他们指出五项:第一,抽象思考的能力;第二,适应环境的能力;第三,适应生命新情境的能力;第四,获得知识的能力;第五,从既有的知识和经验中获取教训的能力。
&&&&后来,此定义被一再精简,最后变成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句话:一个基本的、能够适应生命中新问题和新情境的能力。仔细想来,这正是多元智慧的精髓体现。
&&&&为什么高等生物都采取有性生殖?这是生物多样化在演化上决定的。因为每次生殖,子代有一半的机会可以得到与亲代不一样的基因,这大大增加了生物多样化。它的重要性在于让后世子孙有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一旦环境变化,多样化会使生物有继续生存下去的机会,这样可确保地球生物永续生存。
&&&&现代科技的进步使我们看到,孩子的各项能力和他的基因关系密切。比如,患有“威廉氏症候群”基因缺陷所造成的先天性疾病,为第七对染色体的长臂缺失,导致一个或多个基因功能异常。的孩子,因为第7号染色体的长臂上少了15个基因,导致他们几乎没有一点空间能力;但是这些孩子语言能力很好,能说善道。又如,现代科学让我们了解到空间能力和男性荷尔蒙有关,科学家可以借着操控荷尔蒙,来提升孩子的某些能力。
&&&&家长不必生硬地改变孩子的某些特点。脑功能造影技术显示,口吃的孩子在说话时,右脑血流量比左脑大,而一般人是左脑血流量较大,这说明他们的功能分析与大脑资源分配不当。如果生硬要求习惯用左手的孩子改为用右手,常会导致孩子口吃。
&&&&基因决定人的多样化,我们需要不同才能的人组成一个多元化健全的社会,这就是近年心理学上关注的“多元智慧”。假如我们把教育的目标改为需要快乐的儿童、健全的公民,多元智慧的重要性就不言自明了。
&&&&目前,台湾很多学生都极不快乐,他们所有清醒的时间都在同数理化和英语做斗争。中国人坚信“勤能补拙”,越是数学不好,越是要多做数学题目;白天上学做不够,放学还送到补习班再培训。但是,因为数学正是孩子最弱的课程,于是越害怕越不会,越不会越要做,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只会使孩子深陷苦恼深渊。
&&&&一个对自己能力有信心的孩子,才可能发挥出真正的潜能。老师虽然都知道动机是学习最好的驱力,却很少从诱发动机着手。教学的负担使我们做不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更何况家长、校长要求的是升学成绩,凡是联考不考的科目,能力(成绩)再好都白搭。因此,要推动多元智慧,必须同时教育整个社会,改变父母的观念。
&&&&中国古代很注重多元智慧。古代讲求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正和现代多元智慧的精神不谋而合。
&&&&现代商业社会已经逐渐打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时机推广“行行出状元”的理念。每一个人天赋的才能都不一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应该有空间让种种不同的才能得以发展,如果社会能改变对“主科”(语文、英语、数学、物理)的偏好,我相信很多父母会让他的孩子自由发展。
&&&&除了确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还要相信人的潜力巨大,后天教养可以改变许多先天设定。我觉得教育最重要的是,教孩子终身学习的观念和“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学习态度。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的重点在于,要教孩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不要说“我没有这个才能”,或者说“我不是学这个专业的”。在台湾,研究所或资格检验考试常要求“相关科系”毕业才准报考,这个观念是不对的。只要考得上,什么科系毕业都没有关系。“相关科系毕业”的观念,其实与多元智慧与终身学习的主旨相悖。因为终身学习的第一要点是让孩子知道,只要有学习的能力,没有什么学不会。人的一生会因外在环境的转变而改变,必须学许多新的技能来应对。
&&&&一位美国教授来台讲学3个月,他把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一同带来在本地就学。我问他:“在学期进行到一半时把孩子带出来,难道不怕耽误他的学业吗?念了3个月刚适应又要回去了,对孩子不是太辛苦了吗?”他听了,很惊讶地反问道:“人生不就是应该不断地适应新环境吗?从小学习适应,看不同的国情,体会不同的文化,不是更好的学习吗?”
&&&&这番话令我十分佩服这位父亲的远见与勇气。
&&&&人生旅途上用到的大部分知识是课本上没有教过的,只不过一般人被传统的观念所束缚,认为学习就是要在教室里一板一眼地上课,没有勇气反抗。
&&&&真正的学习是不拘任何形式的。课本的知识很有限,可以随时学;但是课本之外的东西却可遇而不可求。把孩子从课堂中带出去,让他获得课堂之外的知识,这是更好的学习。
&&&&过了不久,他又问我:“为什么中国的孩子上那么多课,从早到晚,回家还要做一大堆作业,他们什么时候做游戏呢?”他说美国孩子下午两点半就放学了,有充足的时间从事课外活动。他还说,来到台湾以后,他的儿子想打篮球,但是每天放学天都黑了,打不成了。这位美国教授认为体育比智育重要,有强健的体魄才有完整的人生。
&&&&他真是一眼看出了我们教育的问题。从以前到现在,我们都是这样一直上课拼命填鸭,却没什么特别好的效果。其实完全不必这么累,在课堂里把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出来,其余的让孩子回家去看书就行了。因为眼睛看字比耳朵听话快3倍,老师若在课堂上念课文,那太浪费时间了。如果把汲取知识的重点放在晚间的阅读上,那么白天的时间就可以用来做课外活动,尤其是需要团队合作的球类,如篮球、棒球等。
&&&&有一位哈佛大学负责面试新生的教授说,如果两个学生SAT(美国大学入学能力测验)的成绩和功课一样好,但他只有一个名额时,他会选择爱打篮球的孩子,而不会选择只爱跑步的孩子。因为现在是科技整合的时代,孩子若有团队精神,就容易和别人相处,有朋友帮忙,将来在事业上成功的概率就比较大。教育是投资,他们只投资在以后可以回馈母校、为母校争光的孩子身上,所以他选爱打篮球的。
&&&&我们目前的教育都没有顾及到社会竞争力的需求,当别人在为迎合世界潮流改变他们的教学政策时,我们却还在原地踏步,真是令人焦虑。
&&&&观念的改变需要长期不断地宣导。最近有媒体报道,基隆一位拿到第一届自然科学超级教师奖的老师,最初教学时被评为不合格教师。因为他注重启发,上课不照本宣科,作业不多,考试更少,他还因为怕抹杀学生对科学的热情,不让学生念什么参考书,结果引起家长不满,认为他偷懒,要求学校撤换他。幸好他指导的学生每年参加科技展览会都能拿到奖,家长的观念才慢慢纠正过来。他接受采访时说学生得奖就是他的“免死金牌”。看到这里,我很心酸。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功课,进入社会后,谁管你曾经是第几名?我们却为了功课,失去了培养孩子接受挫折、团队精神、人际关系的机会。而团队精神正是21世纪职场必须有的态度。
&&&&但丁说:“道德可以弥补智慧的缺点,智慧永远没有办法填补道德的空白。”我们一再为课业牺牲孩子人格成长的机会,却未曾想过,一个没有尝过失败和成功滋味的孩子,他的人生会是怎样呢?我们应该及早让孩子知道世事有赢有输,胜败是兵家常事,不足挂齿,更不必为此否定自己,赔上一生。
&&&&教育是为培养人的一生而努力,自私的教师才会把学生总是限制在教室内,限制在课本上,只注重表面的高分而不在意孩子究竟学会了什么。毕业以后,没人在意你在校的成绩如何,但从教室外和课本外学到的东西却会让你一辈子受用不尽。
&&&&爱因斯坦是公认的20世纪的天才,他死后,大脑被特别分离出来保存,许多科学家都想从他的大脑上找出脑与智慧的关系。结果发现爱因斯坦的脑竟然没有比别人的大,他的脑重1230克,比一般男性的1400克少了170克,令许多人跌破了眼镜。也有人比较了林肯、贝多芬、高斯(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及物理学家)的脑,发现也没有特别大。可见脑容量大小跟聪明才智相关性真的不高。
&&&&“资质”就像是一块布,要剪裁成什么样子,全靠后天的努力,料子的好坏只是影响你在缝衣时会轻松一点或费力一点而已。父母不应该太过注重孩子有多聪明,而应该将教孩子的重心放在品德、毅力上。
&&&&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凯根曾经观察4个月大的婴儿,例如给他们听一个很大的声音,有的婴儿会吓得马上大哭,有的婴儿则会掉头去看是什么东西会发出这么大的声音。依活动的强度、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及脾气(爱笑还是爱哭)将他们分类时,发现有20%的婴儿可以归入害羞、胆小类,40%的婴儿是大胆、天不怕地不怕类,剩下的40%则介于两者中间。
&&&&这些孩子长到4岁时,只有10%仍然属于原来的类别。在这4年中间,环境因素的介入改变了大部分婴儿天生的脾性。
&&&&人的个性一部分来自父母的遗传,一部分来自后天环境的熏陶。刚出生的婴儿手纹、脚纹都已俱全,但是个性尚未定型,没有人敢说他以后会是什么样的性格和能力。如果能,父母也不必煞费周章地去教育孩子,早早依他性向,送他去学适合他个性的手艺就好了。
&&&&美国国家卫生院的研究者曾经以猴子为对象,进行选择性的交配。如将害羞的猴子和害羞的猴子交配,得出特别温驯胆怯的猴子;然后将胆怯的小猴子交给开朗、热情的养母去带,结果发现这些小猴子的行为和它们脊髓液中神经传导物质的新陈代谢都改变了。小猴子变得没有那么害怕,大脑正肾上腺素的分泌也降低了。
&&&&也就是说,早期的经验可以影响先天的倾向。因为经验建立大脑神经回路,而这些回路正是我们的思想和看法,这些思想和看法又塑造我们的人格,影响我们的情绪,这是一个相互的交互作用。弗洛伊德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正常人,所有人都介于正常与病态之间的灰色地带。”人的行为受到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而且是互为表里的交互作用。虽然很多行为是要有生理的机制才会展现,但是这个展现还需要环境的启动。人的语言就是很好的例子。虽然每个人天生都有说话的能力,但是孩子仍然需要生活在有语言的环境中才会发展出语言,如果离群索居,就没有办法自己发展出语言。
&&&&自从人类基因体译码之后,许多过去口说无凭纯思辨的东西,现在有了实证的数据。科学家发现基因不是宿命,很多时候它会因环境刺激而表现出来。
&&&&有一个实验,先用育种方式将神经质的猴子与神经质的猴子交配,产生出神经质的小猴子。然后将这种小猴子一出生就与神经质的母猴或是正常的母猴一起生活6个月,看看母亲不同的性格对小猴子的个性和社会行为有什么影响。
&&&&结果发现,神经质的小猴子给神经质的养母带,长大会变成神经质的猴子,很容易紧张,不易跟其他猴子相处,是所谓的“社会适应不良”。当神经质的小母猴成年后有自己的孩子时,也是个不称职的母亲。但是如果它的养母是个冷静正常的母猴,它长大后会成为正常的猴子,甚至可以在社会阶层爬得很高,表示它懂得交朋友,利用别的猴子的支持,使自己得到更大的好处。
&&&&所以,虽然先天上有神经质的基因,但是只要后天环境是正常的,它一样可以长大成为冷静、称职的母亲。
&&&&这个实验让我们看到:一个人的个性、性向,包括聪明才智在内,都是先天和后天共同的产物。过去都以为母爱是天性,现在发现居然和后天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如何做妈妈竟然是学来的,而不是继承来的。
&&&&自由对一个人的生命成长有多重要?
&&&&猴子是阶层性的社会,猴王可以任意殴打小猴子,使小猴子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动辄得咎。实验者把刚出生的小猴子与猴王关在一起才六个月,跟控制组比起来,它的神经就显著地萎缩了。后来用老鼠来做实验,这些老鼠比猴子幸运,它们不曾被打骂,只是一天六小时,给它们套上网袋,限制它们身体的活动,但是头露在外面,吃喝随意,只是不准动,跟控制组比起来,神经的突触及树状突都萎缩了很多。
&&&&这些研究发现:强大的压力会永久性地改变青少年的大脑结构,影响这些孩子以后的学习和记忆,而且青少年时期受到的压力伤害比童年时期的更严重。心灵上不自由的感觉可以影响神经元的发育,连心智不是这么发达的老鼠都如此,更不要说人类了。
&&&&很多大人都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才要花力气去管教他,但是不当的管教,如威胁孩子“不听我的话,我就不爱你”,开口闭口都是“不准……”,这样会使反面效果更大。超越孩子的能力范围就是压力,父母不要把自己做不到的事投射到孩子身上,造成他的压力;也不要迁怒孩子,把孩子当出气筒。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应该疼惜他、爱护他。
&&&&在火车上,一个妈妈不停地骂她的小孩,好像是参加什么比赛落选了,因为我听到她说“连这个也不会,笨死了”“你永远成不了大器”“你为什么不能多像弟弟一点”。当卖便当的走过来时,孩子怯怯地问:“可不可以买便当?”母亲大声地说:“考那么烂还敢吃便当?”孩子立刻低下头去,不敢再多说,我看了很不忍心。
&&&&在实验上,我们看到语言暴力会改变大脑神经的连接,影响大脑的发展和功能。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科教授MartinTeicher比较了51名受虐儿和97名正常儿童的大脑,他发现,语言暴力的受虐儿,其小脑蚓部不正常。小脑蚓部是维持情绪平衡的地方,它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基因来得大,它的异常会影响情绪的正常发展。
&&&&我们看到小时候被冷落、被忽略,或被语言暴力嘲笑或辱骂的孩子,长大后多半焦虑不安、有暴力倾向、自尊心很低,而且没有同情心,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这种个性不会受别人喜欢,而被排斥的挫折感更加深他的愤世嫉俗,最后就成了反社会人格。
&&&&后天的经验会与大脑交互作用,改变神经回路的连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一个悲观的人的人生是灰色的、痛苦的,因此,父母教导孩子的方式不可偏激,更不可冷嘲热讽。语言暴力的伤害比肉体直接受到伤害更长久,身上的疤痕都褪去了,心头的伤口还在淌血。心理学家用“烙印”这个词真是很对,父母师长的辱骂会烙在孩子心头一辈子。孩子小的时候,不适合用激将法。父母以为逼学习成绩是为了他好,其实这反而是在害他。
&&&&科学的证据已经告诉我们,恶性打骂会使得孩子心智不健全。父母不妨想一想,一个心智不健全的孩子,就是考了一百分,对他的将来又有什么用呢?
&&&&在你否定他、骂他“连石头都比你聪明”前,请先停下来想一下,他真的有这么糟吗?如果他会帮你的忙,很乖巧,能替你分忧解闷,就请你不要骂他!
&&&&虐待除了恶性打骂还包括忽略、不理睬、排斥、不照顾、限制行动自由等损害行为。做父母、做老师的应反观一下自己,是否在无意识中,是否在“为孩子将来好”的“美好”意愿中,如此对待孩子,既毁了孩子的现在,也让孩子没有了“将来”。
&&&&精神健康基金会曾在台北的青少年育乐中心举办“脑与情绪”的巡回展,我去做导览时才知道台湾有这么多不快乐的人,有的人已经从抑郁症中走出来了,有的人还在挣扎中。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病根都在童年受到的精神虐待上。
&&&&最近的调查发现,初中以上的人,五个中有一个曾经想过自杀。现在很多孩子不快乐,因为他的兴趣、长处不符合主流的趋势,而被强压抑了下来。很多时候他是忙着补习,玩父母要他玩的东西,念父母要他念的书,被动地在过日子,没有时间去了解自己的长处在哪里。学习是个习惯,当孩子养成被动学习的习惯后,再好的天赋、再大的脑力也就无用武之地了。
&&&&发展心理学家说“婴儿是天生的科学家”,因为婴儿的眼睛一张开就不停地在探索环境,他们观察,寻找可能的解释,检验这个解释的成立,再作进一步的观察。婴儿常重复做同一动作,如把汤匙丢到地上,当发出“当”的声音时,他就高兴地笑,因为他知道他的假设对了:硬的东西掉到地上会发出声音,软的玩具熊丢下去就不会。世界就是他们的实验室,我们的祖先若没有这种能力是无法生存下来的。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长大后,会失去这个本能呢?
&&&&两位美国研究者问了这个问题,他们花了六年的时间,找出全世界3000名科学家的特点,结果发现:第一个特点,是他们会把两个看起来不相干的概念连在一起;第二是他们会打破砂锅问到底,一直问“假如……会怎么样?”“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直到自己完全明白为止,他们会亲身探索和体验事情的上限和下限。最后,研究得出结论:不是智商,而是“强烈的好奇心,追根究底的好问”,区分了科学家和非科学家。
&&&&因此,要恢复孩子天生科学家的本性,一定要先除去“标准答案”这个紧箍咒,然后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再通过阅读使他有广阔的背景知识,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地方,最后他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了。所以科学思维的观察力、形成假设的能力和验证下结论的能力是循序渐进的,缺一不可。
&&&&我很少看到台湾的父母在遇到孩子提问时,会坐下来说“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怎么说”。和孩子一起查百科全书,不但不丢脸,而且还是最好的身教,让孩子无形中学到“不知”并不可耻,不知装知才是不对。
&&&&许多例子都说明了作为一个科学家先要有好奇心,然后有观察力,还要有毅力才会成功。所以要把孩子培养成科学家,父母必须抑制自己的不耐烦,当孩子问为什么时,能够细心地从他能了解的层面回答他。孩子问的问题无奇不有,这常让父母很头大,因为虽然身为父母却常不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过去的父母会用“等你长大就知道了”去搪塞,或是骂孩子“正规功课不做,问这么多干什么”,这些都会扼杀孩子的好奇心。殊不知这句话不知使我们失去了多少未来的科学家。
&&&&若是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他常会从旁门左道去获得不正确的知识,那就更糟糕了。所以想要推动“科学生根”的有心人,多替父母解围,我常想应针对孩子常常问的问题编一些入门的科学百科,让父母有正确知识可以告诉孩子,同时继续维持在孩子心目中父母万能、无所不知的形象。当然父母也必须多读书,尤其多读物种、地球演化方面的书,因为孩子问的问题多跟我们生活周遭的事物有关,想要正确回答这些问题,父母必须从演化的根源去找答案。
&&&&比如孩子喜欢问:海水为什么是咸的,眼泪为什么是咸的——答案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是从水里爬上陆地的,我们曾经住在海里很久,所以身体中有大部分是水分,人缺水会脱水而死,还可以顺便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喝水。还有飞机为什么会飞(每次在飞机场都听到有孩子问这个问题,也每次都看到大人张口结舌答不出来),鲸为什么不是鱼,它不是在海中游水吗,它如果是哺乳类,为什么要住在海里。这时父母就可以说鲸体积那么大,若不是水有浮力,它在陆地上就几乎动不了了,我们看到搁浅的鲸都得动用起重机才能搬动它。鲸曾经上过陆地,后来又回到海里,所以身上有进化的大腿骨,它的鳍是退化的手,而且它不是像鱼一样用鳃呼吸,它和我们一样是用肺呼吸(这是教孩子物种演化概念非常有力的一个例子)。
&&&&所有的知识必须在孩子想学时教给他,才可以被充分吸收,因为动机是学习最有力的驱力。而孩子在幼小时,好奇心最多,动机最强,在孩子小时候给他正确的知识是很重要的事。
&&&&一次乘高铁,我看到有一对祖孙拿着一张字单,二人反复大声地背:桌子、面包、玫瑰、鞋子……车过新竹后,实在受不了了,就很客气地请教他们背这些是为什么。原来这是记忆补习班的功课,说多练习可以增加记忆。我听了大吃一惊,因为这样做并不能增加记忆力,反而使孩子讨厌记忆。
&&&&实验证明,要进入长期记忆一定要用“有意义”作媒介,新知识要和旧知识挂上钩才能储存起来。不懂意义的死背书也是一样,除非不断地复习,不然很快就会忘掉。大脑不会浪费它的宝贵资源去记不知道用在什么地方的东西,就像公寓空间有限,一个东西如果没有眼前的用途,我们会送去资源回收,下次用时再买。
&&&&从神经学的观点,孩子出生时,掌管记忆的海马回尚未成熟,通常要到三四岁,这个皮质下的组织才成熟。因此,我们对自己亲身经验的记忆大约只能回溯到幼儿园的时候,再往前就记不得了(请注意,这里所讲的记忆是自己亲身的体验,而不是大人讲给我们的小时候发生的事)。因此弗洛伊德把它称为“童年的失忆症”,但是最近这个说法受到了挑战。
&&&&实验者发现,出生25天的小老鼠,如果在黑色笼子里接受15次不可逃避的电击,每次2秒,然后再放到白色笼子里5分钟,小老鼠很快就会记住:黑色笼子是危险的,白色笼子是安全的。
&&&&在完成以上恐惧制约之后,第一组老鼠在第7天、第14天、第21天再接受一次电击,然后到第28天时测试它们是否记得前面学过的东西;第二组则是中间没有接受任何电击,只在第28天接受测验;第三组则是从未接受恐惧制约,但是每个礼拜都放在黑色笼子里电击一次,然后到第28天时接受测验。测验时小老鼠被放到黑色笼子里,但是通往白色(安全)笼子的门是开的。
&&&&实验者观察在一个小时中,老鼠停留在白色笼子的时间有多长(黑色是老鼠的偏好,老鼠是夜间动物,喜欢阴暗,不喜欢光亮,所以本能应喜欢黑色笼子),结果第一组的老鼠花最多的时间停留在白色笼子里(说明它记得白色笼子是没电击的),而其他两组则停留在黑色笼子。所以这个实验表示,如果没有提醒(再次电击),老鼠在一个月内就忘记了恐惧制约,但是如果不停提醒的话,这个记忆可以保持一个月。后来的实验把这个方式应用到两个月大的婴儿身上,训练婴儿去踢腿,腿上有条缎带可以带动摇篮上的走马灯转动。结果发现只要定期提醒,早期的经验可以保持一段时间,挑战了过去认为的婴儿期记忆不能保存的说法。
&&&&上述这个实验说明,没有意义的东西只有透过不断提醒才能保存在记忆中,若不再用,便被遗忘了。
&&&&记忆不是训练出来的,是激发兴趣才能得到的。有个朋友相信了电台的广告,说只要两分钟就可以把“念奴娇”背会,便花了三万元去替她儿子报名,希望能增加孩子的记忆力。结果大失所望,孩子的记忆照旧,三万元却飞了。
&&&&要增加记忆力,必须从大脑处理信息的基本功夫做起。记忆分登录、储存、提取三个层面。一般都是在登录上下功夫,只有信息清楚地进来,将来才有机会正确提取。那么,怎么样才可以使登录清楚呢?
&&&&研究发现,一个信息是熟悉的,跟别的织成网、连成线的信息有关系,这个信息便容易提取。就好像转学进入一个新环境,如果班上有同学是过去认得的,那么经由他介绍,你会很快打入小圈圈中。所以看多了、熟悉了,自然就记得了。记忆是个熟悉度。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理解,我们记不住我们不理解的东西。
&&&&坊间有很多一万个或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书,卖得很好,但是我却看不下去。一个“事实”要对孩子有意义,必须先把它消化,找到它和别的事实之间的关系,在原有的知识架构中把它定位。也就是说,新资讯和旧有的知识体系挂上钩后,新资讯就会变成原有体系的一部分,这时这个知识才是他的,他的知识面才会扩大,才能融会贯通达到教育的目的。
&&&&每当暑假快到了,家长就开始烦恼这漫长的三个月要如何安排。火车站、地铁出口处有好多人散发补习班传单,上面密密麻麻的课程,让我触目惊心。
&&&&有位妈妈告诉我,她替儿子安排了从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的课程,“十八般武艺”都报了名,保证一分钟都不虚过。假期居然比平时还忙还累!
&&&&在路上碰到朋友的孩子,问他暑假玩得愉快吗,他恨恨地说:“玩什么玩!我妈要我每天补习,什么都补,连记忆力都要我去补!我又不是记性不好,我只是不想去背课本而已。我也很讨厌她叫我去补心算,现在到处都是计算器,她还叫我去补。我妈就是见不得我不念书!”我问他如果不去补习,他暑假要做什么,他叹了一口气说:“发呆,什么也不做地发呆。”我听了默然。这的确是一个很值得检讨的问题。
&&&&其实,暑假正好是大脑喘息的时间,就像农田的休耕,农田必须轮休才能长出好的稻米。
&&&&假期是用来休息的,这是大脑和身体要求的。从大脑的生理上来说,长期记忆需要神经回路的“固化”,而固化需要时间。因此,学习要想有成效,就要给孩子一点空白的时间去反思。我们平常习惯把孩子的时间填得满满的,一天八节课,从早到晚,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的话,他如何能去作反思呢?
&&&&许多父母叫孩子去补习,并不是他们觉得孩子需要加强,而是别人都在补,自己不补生怕落后了。事实上,补习是为了让父母安心,而不是让孩子多学到什么。孩子上了一学期的课已经累了,接受知识的程度已达饱和点了,很难再塞什么进去。
&&&&假期不要再重复学课本,而是应该多读课外书。许多父母说他不知道孩子的阅读兴趣在哪里,很多孩子也说不清楚自己喜欢读什么书。这是件很糟糕的事,因为孩子有兴趣,才能把一本书读进去。
&&&&带孩子上图书馆,是激发他阅读兴趣的机会。父母需要动一点脑筋,因为学习最重要的是情绪和动机,一定要找一个他想要知道的题目,孩子才会对图书馆有兴趣。
&&&&我最常用的方法是教他如何找出他出生那天的报纸,让他知道那天是“龙行有风,虎行有雨”,还是“孟尔星拱月”或是“天有异象”,再让他看看当时台湾发生的大事,谁是总统、谁是当红的影星等。利用这种方法通常会使孩子对查找资料发生兴趣。
&&&&学会用计算机寻找图书馆数据后,就可以开始让孩子看他有兴趣的书了。如果孩子没有阅读的习惯,父母要先引导。这个工夫绝对不会白费,阅读的习惯将使孩子一辈子受益无穷。
&&&&假如孩子对侦探推理有兴趣,以后想走法律的路,就给孩子多读侦探小说,读到关键的地方可停下来,吸引孩子自己去往下读。
&&&&比如麦可?克莱顿的《火车大劫案》,就是一本很容易吸引孩子上手的书。这是一个发生在克里米亚战争时的真实故事。那时英国每个月都要用火车运钱去前线发饷,由英格兰银行总裁亲自押车。运饷的车厢是密不通风的货车厢,钱锁在保险柜中,而钥匙一直挂在总裁的脖子上。种种措施看来似乎是无机可乘,但歹徒仍然抢到了钱,而且是英国历史上最大的抢劫案。歹徒用的是心理战术。讲到这里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去看了。孩子其实是喜欢被挑战的,也喜欢动脑筋。所有的谎话,由于不真,一定有漏洞。读侦探小说对孩子的推理能力是很好的训练。
&&&&有一首诗非常的好: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读书读到很快乐的时候是不会去管窗前的草长了多高的。
&&&&“酒肉穿肠过,知识心中留”。夏天悠然躺在沙发上看小说,其实是人间一大快事,这种闲情逸致在走入社会工作后就很难再有了。所以我觉得应该让孩子在童年有个愉快的暑假回忆。我记得小时候唱过一首歌:“我爱长夏风光,早起天气爽,坐看隔岸杨柳,蛙声呱呱晨风凉。”那种夏日树下阅读的美好回忆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
&&&&上次去美国开会时,借住在一位医生朋友家,看到玄关墙上挂了一封小孩写的信,觉得很惊讶,因为一般都是名人的字画才会挂在这种显眼的地方。朋友解释,这是一个小病人写来的感谢信,因为自己是医生,天天接触到生老病死,难免情绪低落,这封信让他在每天出门前激励自己:工作是有目的的,生活是有意义的。这使他可以打起精神去面对新的一天。
&&&&我听了就更加好奇,想要知道这封信写的是什么,但一看字迹凌乱,无法辨读,于是请他念给我听。信是这样写的:“医生,我以前都认为在学校功课不好只有两个原因:一是愚笨,二是懒惰。感谢你让我知道我不笨也不懒,是我的大脑赶不上我的决心,我只是记忆不好。现在我不自卑了,也不害怕上学了。”
&&&&他说这个孩子很爱看书,有自己的想法,口头报告也很有条理,就是无法写字,连字母都无法连贯地写。他的字写得特别乱,像一堆木柴散在地上,让别人无法辨识。因为写字困难,所以作业不能准时交。老师认为他懒,不肯写作业,因为既然口头报告都很清楚,为什么用笔写下来就不行?会做而不做是罪加一等,因此天天处罚他,让他恐惧上学。直到被我朋友诊断为这是“病”而不是“坏”后,他才找回自信。
&&&&我的那位医生朋友说,当时的仪器并不能让他找出孩子的大脑什么地方不对,但是他让孩子知道他不是“坏”。只是他和别人不一样,他有自己的优势,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就可以出色。果然,这些话让孩子的人生不一样了。现在这个孩子已成年,是一个得过大奖的景观设计师。
&&&&我听了很有感触。每个人都知道教育应该因材施教,但是实际上却都用同一个模子去套所有的孩子。
&&&&在研究上已看到,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两个人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大脑活化的神经回路也是不一样的。同卵双胞胎基因相同,大脑的结构相同,但后天的经验不同,所以形成的神经回路不同;而神经回路连接的不同,就形成我们观念的不同,所以同一个家庭会出现哥哥是国民党、弟弟是民进党的有趣现象。
&&&&伊朗有个29岁的连体姐妹,拉列和拉丹?比加尼,她们的头连在一起,所以不但基因相同,连后天的经验也完全相同,因为所有的经验,两人都完全参与。两头连在一起使她们形影不离了29年,但是这两姐妹的个性完全不相同。拉丹在做分割手术之前对记者说:“我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被上天硬粘在一起,我们对事情的看法不同,我们的生活态度不同,我们的世界观也不同。”
&&&&拉列想搬到德黑兰去做新闻记者,拉丹则想留在家乡开业做律师;拉丹比较外向,爱交朋友、爱说笑话,拉列则相反。这两个姐妹为了寻求她们各自的独立自我,决定去动手术分离,结果双双殒命。相信她们并没有后悔,因为在手术前她们已经知道这个危险,仍然决定去做。她们希望成为独立的两个人,她们说如果失败,至少自己是躺在自己的坟墓里,不再被当作一个,可见个别差异的重要性。
&&&&她们是最好的例子,让我们看到即使是双胞胎,即便环境一模一样,最后形成的人格也不相同。我们又如何能去要求一个基因不完全相同,后天环境也不完全相同的兄弟姐妹在功课上要完全相同呢?
&&&&我们的学校制度虽然表面上尊重个别差异,实质上仍然要求每个人一模一样。有多少有才能的孩子就因他的个别差异与常模不同而被剔除。
&&&&现在有多元智能理论,它的意义就在提醒老师、家长,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长处,不要用单一的评量去判断一个孩子。考不好的孩子不一定就是笨或懒,更不是坏。当我们以好坏二分法去界定一个丰富的多面体孩子时,这是在伤害大多数孩子,许多孩子都会不符合既有模子。只有找到小孩的长处,使他快乐成长,才是教育最终的目的。
&&&&朋友的女儿不慎怀孕了,不敢跟父母讲,自己找同学弄了不知什么东西打胎,结果肚子痛到在地上打滚,而且下体出血不止,把父母吓坏了,紧急送医才救回一命。我的朋友非常不能接受孩子有事不跟她说这件事,她认为孩子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并未假手他人,孩子有事不告诉她,是对她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伤透了她的心。
&&&&曾有一位老师忧心忡忡地对我说,他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跟父母关系这么疏离,孩子有了问题不敢找父母商量,父母也看不出孩子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不会主动询问。他班上有个孩子被同学勒索,整整一周没吃午饭,午餐钱都“捐”出来了,父母居然没有发现;还有一个学生偷偷骑车摔倒了,皮破血流,不敢让父母和老师知道,自己叫同学从家里带草药来敷,结果脚发炎肿到裤子都穿不下,父母也没察觉。这位老师很心疼这些孩子小小年纪就要学会“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咽”,独自去面对人生的黑暗面,没有大人伸出援手,也担心这种觉得“没有人关心我”的孩子长大后人格会不会扭曲,会不会愤世嫉俗。
&&&&我听了很难过,因为我记得有个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在学校被人勒索,不敢回家告诉父母,先到公园去哭了两个小时,结果第二天他从学校三楼摔下来,也不知是被人推下去的还是失足;还有个正值花样年华的女孩,因为误交坏人,积欠20万赌债,被逼从泰国走私毒品,结果被判无期徒刑。
&&&&孩子有事不找父母,反而先找同学,在台湾是个相当普遍的现象。这究竟是为什么?
&&&&这一点我们大人要检讨,不能先怪孩子不信任父母。孩子小时候都是信任父母的,有事一定先找父母;弄到后来不敢去找父母,中间必然出了什么差错。
&&&&一般来说,成人往往不能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事情。当拒绝孩子的要求时,通常没有先考虑一下孩子的心理,也很少解释为什么不行,就直接说“不行”,而且语气斩钉截铁,没有通融的余地。另一方面,中国人较少称赞别人,比较擅长泼冷水,对孩子尤是。可是人都喜欢听赞同的话,不喜欢跟自己意见相左的人在一起。假如孩子有什么事,每次开口告诉父母都是挨骂,下次有事自然就什么都不跟父母讲了,少说少挨骂,孩子跟父母也就愈行愈远。
&&&&曾经有父母问:“每次都答应孩子的要求会不会宠坏了孩子?”其实问题不是在答不答应,而是在要求合不合理。如果是合理的要求,为什么要担心宠坏孩子呢?
&&&&假如我们能从小让孩子知道:人一定会犯错,只要跟父母讲了,父母会和你一起面对困难。孩子有这种信心,许多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敷衍。孩子兴高采烈地回家报告他很得意的事,而大人忙于生计,不是不注意听,就是随便应付一下,连眼睛都不抬起来看他一下。孩子是非常敏感的:既然你不想听,那我下次就不说了。
&&&&中国的父母其实非常关心孩子,只是关心的方式大部分是物质上的而不是精神上的。许多父母整天盯着孩子多穿衣服,多吃饭,却较少坐下来跟孩子谈心,不去了解孩子心里的感受。而且孩子大概过了小学三年级以后,父母与他们就没什么肢体上的接触了。中国父母的关心是含蓄的,不挂在嘴边的,需要孩子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去体会父母的用心。偏偏我们的孩子因过度保护,在人际关系这方面的智慧开得比较晚,有的甚至上了大学还不能体会到父母的爱心,而以为父母不在乎他。
&&&&无论是多么坚强独立的孩子,都一样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怀。对孩子来说,心灵的需求远大于衣食上的满足。孩子是每个父母一生最重要的投资,值得我们投注最多的心力。当你年老躺在床上时,财富和曾有的成就能给你带来多少快乐?你最需要的难道不是亲情吗?
&&&&养育孩子决不是提供好的物质生活,一个合格的父母更应该关怀孩子心灵的需求,洞悉孩子行为背后的缘由,及时解开他们的心结,让孩子能真正健康地成长。
&&&&前些日子,有位以前我教过的医学院学生结婚,我去贺喜,发现他们同班的同学几乎都没有到席。原来第二天是农历七月一日,也就是所谓的“鬼门关”开,病人都抢着在“鬼门关”开以前把刀开完,这些大夫忙得无法前来喝喜酒。
&&&&有一个抽空来道喜的学生跟我说,妇产科最忙,因为中国人不要孩子生在鬼月,所以都赶在六月三十日前剖腹产把孩子生出来。他们的病房客满到走廊上加床,忙到恨不得脚下有溜冰鞋。我听了简直不能相信在人类已经登上月球的今天,我们还会这么迷信,拿自己的身体来开玩笑。
&&&&首先,我反对无缘无故剖腹生产。目前医学上已经知道自然生产对胎儿最好,因为胎儿在经过产道时,会把肺中的羊水挤出来,使婴儿一出生就能自己呼吸;而且产道窄小,过程艰辛,为此,婴儿的大脑分泌很多的儿茶酚胺,将身体其他部分的功能都关掉,只维持脑与心脏的血流量,将氧气及养分送到大脑来。因此,纵然在产道中暂时缺氧,大脑也不会受伤。我们从刚出生的婴儿血液中儿茶酚胺的浓度是原来的一百倍,就可以知道它的重要性了。
&&&&最近有个研究,比较自然生产跟剖腹生产,以及经过阵痛后才剖腹的婴儿出生后的表现,结果发现自然生产的孩子反射反应、感觉反应及肌肉活动都比有阵痛又剖腹生产的好,而有阵痛的又比没经过阵痛的好。
&&&&从对羊的实验中也发现,子宫收缩可以促进羊胎儿大脑的发育,帮助神经突触连接及促进神经外面包裹的髓鞘的形成。因此,现在很多医生都认为产妇应该要先经过早期阵痛再开刀比较好,因为子宫收缩能促进胎儿大脑发育。
&&&&其次,从科学上来说并没有哪一天才是良辰吉日,孩子只要能平安健康地出生,他的生日就是良辰吉日。瓜熟自然蒂落,在没有充分了解大脑的功能与运作之前,任何人为的干预都是不智之举,更何况科学上完全没有任何证据来支持“鬼月”出生的孩子命不好。我们看到有人不愿孩子生在鬼月,又要赶在9月1日以前出生好早一年入学,硬是怀孕不到35周就剖腹生产,结果孩子太小,还不能自己呼吸,脑部缺氧过久,神经细胞死亡,造成小儿癫痫,一辈子都要服药。
&&&&基本上,人的一切遗传自父母,但是聪明才智除了基因的关系,还有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因此,没有人敢说父母聪明,孩子就一定聪明,同时“聪明”跟“成大器”之间也不是等号。如果聪明智慧这么容易从外表上就可以判定,又何必再做智力测验?心理学上也就不会有一个领域专门在谈智慧发展与学习的关系了。况且我们也不应该太相信聪明才智。从历史上看,成功的人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人,但是他一定是最有毅力、最有领袖魅力的人。父母若有时间,不要去相信没有科学证据的道听途说,把时间放到孩子身上,教导他成为一个正直的人,他成功的机会远比耳垂有多大来得多。
&&&&我们知道迷信就是相信不正确的因果关系,所以破除迷信最好的方法就是拥有正确的知识。
&&&&“知识就是力量”,当你有知识时,你不会惶惶不安。因为事情的发生有脉络可循,它不再是神秘的天意。所以说,与其出门烧香,不如闭门读书。增加你解释因果关系的知识,才可不被欺骗、不被困扰、不被误导,才不会留下终身遗恨。
&&&&外表的美貌固然是第一眼的吸引力,但是真正能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是人格特质和品性。在我们搬回台湾后,加州大学把我们以前的人事档案转来给我们做纪念,在里面我看到了我先生的指导教授替他写的推荐信,里面有一句话很令我感动:“虽然他看起来很矮,但是当他一开口说话,你就会忘记他的身高。”我先生只有1米7高,在美国算是矮的,但是他的老师没有以身高来取人,令我感动。
&&&&中国人说“虎毒不食子”,从之前发生的亲生父母凌虐幼儿致死的事件看来,这句话竟是错的;因为下毒手把孩子丢到锅中去煮的、打断扫帚柄的竟然都是亲生父母,真是骇人听闻。不可思议之余我们要问,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的虐童案?
&&&&比人类低等的动物都有恻隐之心,打败的动物只要做出臣服的姿势跪下来,脖子伸长“引颈待戮”,对方就会放它一马,为什么人会对没有自卫能力的亲生孩子下这么狠的毒手?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哈洛教授将小猴子一出生就与母亲隔离,给它一个绒布做的妈妈,一个铁丝网做的妈妈。绒布有温暖,身上没有奶瓶;铁丝网冰冷,但身上有个奶瓶,小猴子可以吸吮。结果发现,小猴子几乎所有时间都抱着绒布妈妈,只有肚子饿时才会去铁丝网妈妈那边,一吃完又马上回到绒布妈妈身上。如果给它新奇的玩具,它会一只脚钩着绒布妈妈的身体,尽量地往前延伸自己的身体以便摸到玩具,非常没有安全感。这些小猴子长大后,实验者发现它们不能正常地交配。用人工授精的方式让它们怀孕之后,它们会把亲生孩子虐待致死;而且施虐的方式非常残忍,用嘴咬、用手撕、把小猴从笼子顶上往下摔,所用的手法也是令人匪夷所思。
&&&&从研究上我们知道,从暴力家庭出来的孩子,成为暴力犯的概率比一般人高29%,受虐儿长大会成为施虐者。
&&&&最近科学家利用核磁共振看到了童年的受虐不只是烙下心理痕迹,还会改变大脑的结构。科学家已在受虐儿的大脑中发现掌管记忆的海马回比一般人小,连接两个脑半球的胼胝体(这是百万以上的纤维束,负责两个脑半球的沟通)比别人薄,连小脑蚓部的血流量都比别人少。他认为这影响了左、右脑的整合,因此他们的情绪常不稳定,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
&&&&暴力虽有基因上的关系,后天环境对暴力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个孩子从小在家里看到父母用拳头解决事情,或在学校中被老师羞辱及体罚,这些负面的经验会使他在潜意识中,认为打人是可以的:我父母都打人,我的老师、班主任、校长都打人。将来遇到挫折时,想都不用想,手就伸出去打人了。
&&&&研究者发现受虐儿对愤怒的表情要敏感得多,辨识得也很快,只要有40%愤怒的成分在内,他们就立刻认为这是一张愤怒的脸,然而正常儿童要到70%以上才认为这是一张愤怒的脸。家庭暴力会改变孩子大脑对愤怒表情的知觉,大人脸上的表情一变凶,孩子大脑的杏仁核便快速活化,这时他累积的负面情绪会大量分泌正肾上腺素,使他心跳加快,手心冒冷汗,血液集中到四肢准备逃命。
&&&&他们对环境中很细微的愤怒线索特敏感,使得他们在学校中不善与人交往。研究发现,人的大脑不能一直停留在危机处理的状态中,这会杀死大脑海马回的神经细胞,使记忆衰退。正肾上腺素还会使前额叶与杏仁核的连接更敏感,因为前额叶掌管对外界信息的解释,一旦前额叶过度解释,便会把别人的微笑解释成冷笑,别人的善意解释成恶意,就会产生“自卫性”的暴力行为。
&&&&受虐儿变成施虐者是个可怕的恶性循环,一定要遏止。因此公权力对家暴事件一定要介入,不可再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了。看到现在的初中生动不动就在微波炉中烤小狗,把小狗的嘴巴用铁线绑住,活活饿死它,或用橡皮筋把它的生殖器绑住,使它坏死……这些恐怖的残忍行为已不是“孩子不懂事”或“一时好玩”能解释的。它是冰山一角,是我们家庭瓦解、社会丧失功能的严重警示。
&&&&以前听人家说“有快乐的孩子才会有快乐的国民”,都觉得是俗不可耐的老套,现在在大脑中看到“大脑产生观念,观念引导行为,行为改变大脑”的正回馈回路后,我们对孩子的行为真的要谨慎了。当我们看到不正常的环境会导致大脑不正常地发展,而这个不正常又会造就出更多不正常的行为时,我们怎么能够坐视这些惨剧每天发生,而不赶快拿出补救方法呢?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答应不爱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