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尼康fm22全黑是不是比黑白版本的贵?

&主题:尼康FM2跟F3哪个更值得入手?
泡网分: 0.39
注册: 2011年11月
小弟想入一部尼康的胶片机,纠结于fm2还是F3,烦请各位大侠指点一下。小弟我是想用来拍照片的,不是供起来抚摸的,所以各种昂贵的纪念版就不考虑了。
还有我想搭配蔡司的镜头用,各位大侠有推荐吗?
作者相关热贴:
&浏览:7429&&回帖:96 &&
泡网分: 40.81
精华: 2帖子: 1622
注册: 2000年07月
如果只是拍摄用,可以考虑近10年的电子机器例如F80之类,性价比极佳,如果收藏最好机械机器
本帖由移动终端发布
泡网分: 0.036
注册: 2011年02月
京AF5018 发表于
用就F3,当项链儿就FM2。真正推荐的还是F100。。。。新人入门这位仁兄正解。上手后直接中大画幅才是开始。那个时候才是欲罢不能和享受的时候。还带闷骚
泡网分: 29.515
注册: 2000年08月
我刚好有这二个机,f3优点:有自动好用,功能强大,快门震动小,好看。缺点:重,曝光补偿不好用。fm2优点:轻便,小巧。缺点:全手动使用慢,快门震动大
本帖由移动终端发布
泡网分: 35.822
注册: 2000年07月
F2,个人认为日系最好的135机械单反机身,没有之一。
泡网分: 11.663
注册: 2009年04月
想象下,如果现在朋友要免费送你部相机,你是选尼康D90还是选D800?F3 hp不解释,敞亮!!
泡网分: 2.582
帖子: 2310
注册: 2010年12月
可以考虑FA,比F3好看,比FM2有测光,比FE2做工好一点点儿 本帖最后由 divino 于
16:31 编辑
泡网分: 32.103
帖子: 2592
注册: 2003年02月
锈才 发表于
小弟想入一部尼康的胶片机,纠结于fm2还是F3,烦请各位大侠指点一下。小弟我是想用来拍照片的,不是供起来抚摸的,所以各种昂贵的纪念版就不考虑了。
还有我想搭配蔡司的镜头用,各位大侠有推荐吗?F3或FM3A。
泡网分: 0.235
注册: 2013年04月
自己有FM和F3,手感上更喜欢FM一些尽管F3入的时候很新,所以用得也多些
泡网分: 0.654
注册: 2010年04月
小尘4x 发表于
其实也就是机械和电子两方面的情节
lx有人说F3更好看&&其实这是比较主观的& &我自己觉得的话就觉得尼康的FM/FM2 是有史以来看过的单反里面最好看的[当然我更爱没有脑袋的旁轴了]
我曾经也考虑过这个问题&&是 F3还是FM2&&最终我还是选了 FM&&是的& &没看错 确实是FM&&
因为我在数码机子上&&iso1600是用多了&&可1/0&&还真未曾用过& & 想了想&&剪影风景这类东西是有可能要高速快门的 但是小光圈也是必须的同意,我也是进了FM没有2。感觉已经很不错了
泡网分: 0.095
注册: 2009年05月
个人觉得FM2银色很好看,正准备买,
F3没多大留意,但听楼上楼下这么多朋友介绍,还是偏向于FM2。。对于F3没电就只有1/80这个不喜欢
自动不是不好,但要确保我想玩手动的时候能玩手动!
泡网分: 0.095
注册: 2009年05月
qin221 发表于
前段时间朋友得到一台成色极新的F3,在家里试拍了一卷没问题。
前几天去汶川,拍了半卷后快门就按不下去了,回来后用各种方法都是按不下去快门,经老师傅检查说整个电路有问题,只能撕开皮来修,维修的费用几乎可以又买台F3了,朋友只好作罢,仍在抽屉里不管了。痛,快门按不下去会这般严重的??,,我的海鸥DF1上星期拍着拍着快门就坏了,胶卷也跟着废了,准备这星期拿去修
泡网分: 21.51
帖子: 6994
注册: 2008年09月
伟大的苏联 发表于
F3的外观比fm2逊,这个说法好像挺新鲜,至少我是二十多年头一回听说。呵呵呵。。。。。。fm2 没测光也头一回听说
自动测光?举起来就自己测吗?
建议先fm2,最后停在f3
泡网分: 24.35
帖子: 4433
注册: 2004年02月
frostwyh 发表于
fm2全机械,没有自动测光,好看不好用,而且价格被炒的很高;f3系列有测光,但外观跟fm2比又逊了一点,如果楼主想内外兼得,推荐fe2,fm2的带测光版本,本人当初选的时候还是做了不少功课的,实际使用效果很不错,价格也可以接受,1k多能淘到了~F3的外观比fm2逊,这个说法好像挺新鲜,至少我是二十多年头一回听说。呵呵呵。。。。。。
泡网分: 54.327
精华: 3帖子: 5658
注册: 2003年01月
不是一个档次的机器,推荐F3。
泡网分: 0.375
注册: 2012年10月
说到FM2,进来插句嘴哈,解释这种问题,得参考一下楼主的品性和需求,既然楼主铁定想玩胶片,而且看对以后中画幅的计划,明显可以分析出楼主玩的并不仅仅是功能和品质,多少掺了点闷骚的情怀在里边,所以说,完全以专业或者功能先进来做标准,那不如劝楼主好好玩数码得了。既然是闷骚症,那毫无悬念的FM2啊,浪啊,怀旧啊,故事啊,文艺啊,哥拍的不是照片,是情怀哦,就这意思对吧。楼主要不选FM2,将来旅游到云南遇到拿FM2的美眉,会把肠子都悔青了的。
泡网分: 4.124
注册: 2011年02月
jason 发表于
19:34 我有98新的F80s 那天拿去器材城随便问了一下大概能出多少钱 答曰300 我瀑布汗啊有类似经历,曾经逛二手器材店时问贩子EOS5能出多少钱,答曰:三四百,我几百块卖了几台了!
泡网分: 0.135
注册: 2012年02月
搞定相机了吗?
泡网分: 26.793
帖子: 3095
注册: 2009年05月
qin221 发表于
前段时间朋友得到一台成色极新的F3,在家里试拍了一卷没问题。
前几天去汶川,拍了半卷后快门就按不下去了,回来后用各种方法都是按不下去快门,经老师傅检查说整个电路有问题,只能撕开皮来修,维修的费用几乎可以又买台F3了,朋友只好作罢,仍在抽屉里不管了。转给我噻。
泡网分: 2.613
注册: 2009年06月
fm2全机械,没有自动测光,好看不好用,而且价格被炒的很高;f3系列有测光,但外观跟fm2比又逊了一点,如果楼主想内外兼得,推荐fe2,fm2的带测光版本,本人当初选的时候还是做了不少功课的,实际使用效果很不错,价格也可以接受,1k多能淘到了~
泡网分: 17.856
注册: 2006年12月
夜色寒光 发表于
F80是性价比最高的胶片单反,保有量大,所以便宜,性能也够用。是的 不过有F3就很少碰F80了 还是手动的好玩
泡网分: 4.769
帖子: 2603
注册: 2011年05月
jason 发表于
我有98新的F80s 那天拿去器材城随便问了一下大概能出多少钱 答曰300 我瀑布汗啊F80是性价比最高的胶片单反,保有量大,所以便宜,性能也够用。
泡网分: 17.856
注册: 2006年12月
夜色寒光 发表于
为了拍照那我建议F80!我有98新的F80s 那天拿去器材城随便问了一下大概能出多少钱 答曰300 我瀑布汗啊
泡网分: 12.555
注册: 2008年01月
没用过FM2,只用过F3,可靠性来讲,我建议你买后者。
本帖由移动终端发布
泡网分: 14.519
注册: 2007年04月
前段时间朋友得到一台成色极新的F3,在家里试拍了一卷没问题。
前几天去汶川,拍了半卷后快门就按不下去了,回来后用各种方法都是按不下去快门,经老师傅检查说整个电路有问题,只能撕开皮来修,维修的费用几乎可以又买台F3了,朋友只好作罢,仍在抽屉里不管了。
泡网分: 3.768
帖子: 1394
注册: 2011年05月
用就F3,当项链儿就FM2。真正推荐的还是F100。。。。
泡网分: 0.09
注册: 2012年12月
我更钟爱FM2黑色版。
泡网分: 20.339
帖子: 1703
注册: 2008年07月
海盗船长1 发表于
本人喜欢FM2,全机械的。全机械有全机械的好处,顶级机有顶级机的好处,看个人口味了。我用过FE2一段时间,后来出了后进了2部F3HP,留了一部成色好一些的,收藏。
泡网分: 0.605
注册: 2012年04月
本人喜欢FM2,全机械的。
Canon论坛版主
泡网分: 77.954
帖子: 13376
注册: 2003年10月
edleeyh 发表于
可能是个人认识不同。
我原有D80,也是从F80开始接触Nikon胶片单反的。F80确实很好,很实用。
但是,它的用法和数码的D80太接近了。反而没有了胶卷自己的意思。
后来又入了Nikon FA和Nikon FM2.
感觉胶片的话,既然要玩不同的味道,就要彻底一些。我也是这么想的
泡网分: 66.913
精华: 1帖子: 8134
注册: 2002年01月
F3的工艺高级,好像电子的接口处都是镀金的。
从使用的角度,F3要好用得多。
论收藏,二者都不值得。除非是99新的特别的版本。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想玩胶片摄影,又买不起徕卡,有什么别的胶片机?
以前玩单反,佳能系。另:胶片机是不是大部分都得买二手或库存的?没有新机了?
按投票排序
(多图)听说品茶分三个档次,上品的讲究水,中品的讲究茶,下品的讲究器。类比起来,拍胶片最关键的其实是冲洗(当年有多少有志少年被彩扩店消磨了情怀啊!),其次是胶卷,最后才是相机。以上是杭州“某英雄”冲洗店冲扫的,店主都很年轻。单看上图颜色,个人认为很有胶片味,要是放在垃圾彩扩店用失效药水来冲洗,我想一定会惨不忍睹。(药水不新鲜会让照片呈现品红色)以上是杭州“某英雄”冲洗店冲扫的,店主都很年轻。单看上图颜色,个人认为很有胶片味,要是放在垃圾彩扩店用失效药水来冲洗,我想一定会惨不忍睹。(药水不新鲜会让照片呈现品红色)所以真心建议,先要找到一家靠谱的冲洗店。(这也是我惨痛教训得来的经验)————————————————————————————————————————现在很多相机想买都买不到了。网上的照相器材交易除了淘宝还有蜂鸟网,无忌的好久没去了。买相机最好还是亲眼见一见,没用过的最好摸一摸看看手感。有时候会在几台机子上纠结,其实一上手,看看取景器,听听快门声音你就知道该买哪台了。市面上的胶片机基本都是二手的,大浪淘沙,剩下的都是一些尚有利润可图的相机,有幸拜访过北京的五棵松,上海冠龙和星光,杭州的婚纱照材市场,香港的陈烘相机,经典名机汗牛充栋。(别的城市也有很大的市场,比如广州,遗憾无缘得见)图片来自网络,陈烘本人极儒雅,精明的商人思维(其实哪里的老板不是呢),砍价前做好功课。图片来自网络,陈烘本人极儒雅,精明的商人思维(其实哪里的老板不是呢),砍价前做好功课。相机是跟人最接近的器物,很多恋物者会很看重相机的手感。以下个人使用经验和观点,有一说一,不涉品牌及名族情感等问题。另外根据题主要求,略去了五千以上的135和120相机。为什么不选国产机,因为笨重。笨!;重!江青喜欢拍照(技术很高超呢!),当时在她授意下仿制哈苏制造了东风相机,仿制徕卡M3制造了红旗20相机。她提出的要求是“无论是牙咬还是脚踹一定要(把相机)造出来”(原文是小时候杂志上看到的,现在网上也搜不到原话了,欢迎指正)技术公关我知道的主要一个是快门,另一个是加工两个啮合的锥形齿轮。快门后来是有工人在池子里撒了泡尿,增加了弹簧的含氮量才提高了快门速度(待证实)当时这些机子新华社都是买一台来供着,该用哈苏还是哈苏,徕卡还是徕卡。反正公款,又好用。本人曾有台DF2,那已经是很后来的事了,比起DF1虽然已经精致很多,但跟进口相机一比就是月饼和月饼模子的差距。(月饼模子就不上图了吧:))不过海鸥的标头当初还是有口皆碑的。我为什么放弃了凤凰205现在来看做工无论如何是粗糙的,机械结构直接而粗暴,毫无美感可言。不适合小资小清新,甚至都不适合做道具。最主要的,对焦累啊,联动测距基线短倒也算了,黄斑又很浅,那叫一个累!胶卷时代,市面上最常见的相机除了德国的徕卡,禄来,康泰时;瑞典的哈苏。其他都是日本机的天下,尼康,佳能,奥利巴斯,潘泰克斯(现在叫宾得),美能达。这些品牌当年都是摄影爱好者口中如数家珍的谈资。我为什么没买美能达X70090年代中叶,买一台X700的钱,买一块瑞士梅花表还有的找。过去当然是买不起,现在呢,说实话,看不上了。听说过太多人了,买齐了整套美能达,一机两镜(变焦)闪灯过片马达。没用俩月都出了,换来一台FM2。先不说他的电子快门和可疑的电容,可能是塑料件用太多吧,手感这东西真的很奇怪,用过了才知道。而且MD卡口的好镜头历史上本就不多。不过本人觉得美能达的取景器看着实在是舒服,大且亮!哈苏都用美能达帮他做的对焦屏哦。虽然很多x700的老用户都对此机爱不释手夸赞有加,但因为怀念胶片而去购买二手机器的话还是有更好的选择,尽管已经很便宜了,算是实惠之选,但花20个胶卷的钱倒是不如用LOMO或立拍得来得有情怀。你说呢?个人观点。望而却步的奥林巴斯奥林巴斯早就是光学界的大佬,当年的om系列就以做工精致体积紧凑著称。按我的性格是很喜欢这类相机的,当年也是没钱,而且在国内市场上比较少见,多的也是om-10,om-20这些两位数业余版。现在还能见到的最高等级的是om-4ti钛版本。但是价格昂贵,是当收藏品出售的。前面也说过,市场上能剩下的都是尚存利润的产品。缺点不是没有,你看下图的快门环,是在镜头上的,光圈环在镜头前部,对于操作都要从新适应的,另外om镜头难找,尽管光学质量无可挑剔。我为什么出掉了TC-1?当年国外有人只用tc-1拍的照片办了个影展,可见素质不容小觑。(他的镜头因为太过出色,还出过螺口的版本可用于徕卡相机上)机器本身真是美的不像话,而且贵气。所有运作只靠一个马达,体积真的是最小最小了。操作不是问题,但是取景器太小,眼睛真的看的太累了!如果你根本不情愿靠近取景器去取景,还怎么去拍啊。28mm的焦段适合风景,扫街。对我来说太广了。光圈是大小不同的孔板切换,所以能做到很圆,但就是这个动作,要是切换没到位而启动关闭相机就会故障,几乎所有的返修都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为什么没留下禄来35买不到测光电池啊亲,电池为老式的LR9625,现在 就连电池转换套都没有卖的了(淘宝曾买到过)而且就算转换了,电压不对测光也不准啊,万幸是机械快门不影响拍照。机器只能估焦,老机器一般都修过,但是镜头装回去容易装差角度,对焦很容易因装配不当而对不准,除了实拍又无法验证。(本人就收过一台焦距装差的禄来35,后来自己测试,拆开修理完工后低价转掉了,真是业界良心啊!)内部都是薄片的杠杆结构,装配稍有偏差,机械测光杆就秀逗了。机器是口袋机经典,由海因茨·瓦茨科设计,天塞或松纳结构镜头,近乎天才的设计,可靠的机械结构,后期大部分在新加坡生产。建议买此机最好确认无拆修。英女王使用禄来35相机英女王使用禄来35相机尼康35Ti的优缺点此相机太美了,钛金属色外观,尤其相机顶部指针式仪表盘,在晚上开启照明,亮骚极了!当年此机的宣传语是“用于严肃摄影”(难道用其他口袋机都是开玩笑的吗?)一方面也说明了厂家对此机镜头的自信。缺点嘛一个是外科涂层容易掉,尤其经常刮擦的开关拨杆附近和八个角尖锐处,另外强制开启和关闭闪灯按钮面积小,按压时容易失误(这一功能我还是经常能用到)。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28Ti改成了拨杆式。缺点嘛一个是外科涂层容易掉,尤其经常刮擦的开关拨杆附近和八个角尖锐处,另外强制开启和关闭闪灯按钮面积小,按压时容易失误(这一功能我还是经常能用到)。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28Ti改成了拨杆式。总之,为什么最好不选自动相机因为拍太快了,即便不是从节省的角度出发,我们也希望有较高的出片率,拍一张是一张,那样才有成就感啊。为什么徕卡M备受推崇?很多人讲的都有道理,纯机械,可靠,简单,做工扎实,但最根本的不在机器本身而是在它的拍摄方式上。他能让拍摄者慢下来,用心构图考虑曝光和景深,它改变的是一种拍摄方式。事实上据我观察出片最高的还不是徕卡m,而是120相机,因为拍的更慢。如果有机会我会考虑进的机子(120相机有很多精品,可惜价格太高,跟他们比,徕卡都不算什么。所以在这里就略过。)首选尼康F3曾经有个杂志上的海报是以美国的航天飞机为背景的尼康F3。当时就把我给我震撼了,从那时起我就一直梦想着拥有这么一台相机。可惜现在哪哪都搜不到这张照片了。还有小时候看书,唐师曾采访加沙地带也是把一台坏了的F3给大兵哥把玩才坐上了一辆坦克。哎,简直仰慕得紧!实惠些呢可以选择FE2,再不济FM2,讲究收藏性的可以选蜂巢钛合金快门帘版本的。后期都是铝制快门帘了。说了尼康不说佳能好像很不好意思,不选佳能是因为二手的镜头没尼康多,甚至没有徕卡镜头多。(个人经验)不过曾见到有女孩子背着台银色AE-1,那绝尘的气质绝对加分!说了尼康不说佳能好像很不好意思,不选佳能是因为二手的镜头没尼康多,甚至没有徕卡镜头多。(个人经验)不过曾见到有女孩子背着台银色AE-1,那绝尘的气质绝对加分!康泰时T2扎实的手感和油润的镜头,故障率低。另据说快门有时滞,各项电子数据有些落后。徕卡CM优秀的徕卡基因,专业的镜头,德国制造。缺点有些人嫌机身太厚,据说排线容易故障。剑走偏锋之装13之选——女伯爵这台是Zeiss的Contessa,1950年问世,使用最常见的135胶卷,折叠机身,黄斑测距,带测光。从照片上就可以看出他的做工已经是蔡司顶级的工艺,尤其是金属部件的电镀加工,半个多世纪后仍然光彩照人,由于严谨的做工和小巧而贵气的外观,被美称为女伯爵。曾经上手过,手感惊人的好,对焦环相对有些薄,快门扭在镜头上。价格也不贵,成色不错的2.5k的样子,几年前的价格。同样精彩的还有Voigtlander Vitessa又被誉为天线机,可是折叠机里的精品啊!福伦达是百年老店了,光学素质当年可是扫地僧级别的。有知友“砸场子”指出此机故障率高,本人颇以为意。此机慎入。感谢“砸场子”!有知友“砸场子”指出此机故障率高,本人颇以为意。此机慎入。感谢“砸场子”!为什么我会推荐以上两款相机呢?玩胶片玩的就是情怀。想起北京的大仙居给我说的一句话,“要装13就装的狠一点!”哈哈,所以后来我选了某纪念版。这是后话。还有一个原因是现在还能找到这两款相机,而且为数还不少,国内几个数得上的市场一定会找到几台,相比尼康FM2我本人倒是越找越少了,可能新一点的FM3更能卖出价钱吧。本以为市场上的古董机就这么几款,后又实地证实了一下,看来还是我太主观了。市场内充斥着我闻所未闻的相机,有我未知的精品,也有充当婚纱照片中背景的垃圾。现在想来其实什么机器都有缺点,很多机器都是玩过了才知道,对用过的一些解毒了,还对一些没用过的向往,说不定也会受不了其中一些的缺点。小的机器就不能要求太多,老的机器,也不能要求他全能。看着前人留下这么多优秀的遗产,不要感叹相机无穷,进一步有一步的欢喜。
胶片机的精髓其实不在于机身,而在于镜头和画幅,毕竟胶片摄影没有数码摄影中的sensor——“sensor“在胶片世界中就是胶片本身。有很多很不错的胶片机,就格式上来说j远远比数码种类繁杂。有双反,有单反,有旁轴,等等。Leica主要属于旁轴。这要看你喜欢用哪种。镜头我在这里就不说了,Leica的天价反正我还没有到能承受的地步,但是这里暂时先不讨论镜头。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画幅的大小。对于同一种胶片来说(例如柯达Tmax),越大的画幅就表示可以塞进去更多的细节。Leica胶片机, 据我所知,只有全画幅的,也就是说,每一张照片成像的胶片大小是35mm(36mm x 24mm)。比较Leica和任意中画幅 (中画幅的大小有很多,有60mm x 60mm,也有60mm x 45 mm, 也还有60mm x 70mm) 就拿最普遍的6x6cm来说,胶片画幅的面积比35mm多了4.17倍。也就是说,同等大小的最终打印出的照片,如果不受打印机能力所限,中画幅能比35mm多4.17倍的细节。这种级别的质的跳跃,绝对不可能说简单的从尼康的35mm换到Leica的35mm就能做到的。而更甚者,大画幅,胶片大小有102×127 mm,这又是中画幅的6倍,全画幅的20多倍。如果按照像素来做比喻,那中画幅和大画幅的像素能轻松达到1亿以上 (对比现顶尖Canon 1D或者Nikon D3,很容易可见差距)。当然,价格,也是一个因素。由于70年代以来全画幅的崛起以及90年代以来数码摄影的普及化,中画幅以及大画幅相机的价格(特别是二手的)现在相对而言非常低。比如说禄来的中画幅双反,最好的一款2.8F,60年代产的,保养很好的,在美帝这边也通常不会超过$2000;保守的说,绝对不会比Leica贵。而成像效果,抛开PS (胶片当然也能PS),绝对抛开Leica一条街没得比。基本上,如果是打算在摄影这个路上一去不复返的话(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单反穷三代,摄影毁一生),那最终至少将会是进阶到中画幅的,甚至有一些人会进阶到大画幅。当然,每个人的需求有所不一样,而且能力也不一样,对待摄影的认真程度也不一样,耐心也不一样。有这么多因素决定了你最终将会用什么样的相机。Leica也真的很不错,但是风光摄影真的不行,当然人文另论。但是说到人文,为什么不试试mamiya 645系列呢?性价比。说这么多,总结过来,还是这么一句话:如果期望通过用最好的35mm相机以及镜头来达到质的飞跃,那远远不如用从35mm转换到中画幅;而期望通过用转换成中画幅来达到质的飞跃,却又远远不如拿上你的相机(无论是什么牌子什么画幅),走出家门,对焦,多多按下快门。Ken Rockwell老是说,Camera doesn't matter。此话大部分程度上不假。
在這個年代,都拍得起膠片了還買不起徠卡?一台M4-P的錢還不夠兩三百卷TRIX的。不買徠卡也行。Nikon F系列哪台順眼買哪台。
在产胶片机还是有的,135起码Leica的M7和MP都是在产的,上官网还能定制。Nikon和Canon的话,似乎以前听说过,Nikon F6和Canon 1VHS是可以下单定做的,不过好像没找到,而且据说价格很贵,不如淘台二手,反正旗舰机很耐操。要我推荐的话,135系统里,用过那么多相机,除去昂贵的Leica,用起来最扎实的大概要算Nikon F3和F5之流了。Canon的话自动机EOS 3之类的也可以考虑,有EF口镜头可以直接用。自动机看自己数码用Canon还是Nikon了,当年的旗舰机身放在现在的二手价也不过入门单反的价格,旗舰机身的做工可是远好于入门机的。手动机不推荐Canon,非旗舰AE-1不够耐操,旗舰New F1价格比F3贵,Canon的手动头也没Nikon来得好找。Nikon手动机买台F3就可以了,做工精良十分耐用,镜头一抓一大把,有Nikon数码机身还是同一个卡口,实在不想买镜头,50 1.8D都能直接用。FM2也好FE2也好,尽管长得精致性能更好,但是毕竟不如旗舰机耐操,我是用过F3很难再用回FM2和FE2的。当然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不过FM2的价格一直被炒,注意点。至于X700之类的,虽然物美价廉,取景器也很明亮,但是自从见过某个朋友用坏过三台X700,一怒之下买了台F3之后再也没坏过的经历来看,如果你要一台忠实于你的相机,X700不知道哪天坏掉的情况是不能忍的。总之,如果要一台长得好看的相机的话,看着顺眼买就行,我个人是很喜欢Nikon FM/FE系列和Olympus OM系列,一直眼馋想买台回来放着看。如果需要靠谱的相机,买台Nikon F3,或者买Nikon和Canon的自动机的旗舰或者次旗舰,都是可以胜任大量拍摄任务的,而且价格也不贵,镜头也好找。以上大致随便讲了一些日系的135单反。如果是初入胶片,不推荐买随身机或者PS机,就是有些答主推荐的小机器。有些个性太强烈,不好驾驭,有些故障率太高,乱买容易坑。135单反上手相对还是容易的,熟悉之后有时间折腾可以尝试这些随身机。也不推荐120,先把135摸熟了再折腾吧。当然,记得要买靠谱的胶卷,10块钱的民用卷那是不够靠谱的,30块的专业卷有人大概会嫌贵,但是性能好,物有所值。以及要找靠谱的冲扫店,胶卷冲洗需要保证每天都有一定量,否则药水会变质,冲洗效果下降。扫描……有条件的话9000ED起步吧,效果比20块的冲扫好不少数量级。至于胶片味什么的……很不幸,这种味道是低档民用卷+低档次的扫描,偏色X偏色最后得出来的情况.有些人以为这种偏色就是味,那么,一台数码相机如果偏色成这样,大家是高呼胶片味万岁还是偏色成这样这台相机怎么不去死?胶片是一样的道理,发色准确是硬道理,胶片味都是歪门邪道。入了胶片坑,有些人会考虑到成本然后提出所谓的“认真思考过后按快门”。试问,拍数码不需要认真思考后按快门?再试问,节约一张胶卷比较划算还是多拍几张最后能挑出最好的照片来的划算?不要吝啬胶片,每次都认真思考认真拍,同时也要保证一定的拍摄量,因为你无法保证你这次拍下的就是最优秀的。就算是大师也会拍大量的好照片,然后挑出最优秀的那张,那么入门的时候哪来的节约胶卷的路?浪费快门积累经验是摄影的一环,不爽不要玩。入坑2年,120多个卷,用过(倒腾来的,蹭的)相机十多台,虽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数据,虽然也没什么作品可以发出来,但是还是想忠告一句:保持每周一卷的拍摄量,然后享受摄影的过程。祝题主玩的愉快。
上个学期因为没钱自己组装过一个 双反 花了一百多块 能用
PENTAX 67II+105/2.4. 荒木经唯的选择, 空间感, 立体感, 描写力, 都是不二之选...
回答过一个一样的问题,无情的略作修改复制过来。下边做一个我非常主观的胶片机推荐,我不是参数党,我是主观狗。1.国产旁轴胶片机这里具体的型号非常之多,价格一般在80到300元之间,高于或低于这个价格范围的也有,但是不推荐。一部150元左右9新以上三无(无霉无雾无伤)且功能完好的国产旁轴相机是一个非常好的入门级胶片机选择。起码我在胶片入门甚至摄影入门的时候就是这样一部相机让我学习到了特别多的东西。那原因是为什么呢?因为大部分这个段位的旁轴胶片机手动性都较高,但是出片并不一定躁,往往会给我们带来非常好的出片体验,并且可以锻炼自己今后的光圈快门的配合这个方面的能力与感觉。(有些人可能要问了,现在相机都是自动曝光的,自己会手动曝光有什么意义呢?我想说的是自动曝光起码现在的科技水平来说是绝对赶不上精通手动曝光的人的。因为自动曝光仅限于对曝光度的控制,但是他并不知道在你创作一张照片的时候,你所需要的画面是想要往哪个方向走的。因为准确的曝光情况下可以有千万种不同的光圈快门ISO三个数值的匹配可能性,最后照片的观感也是会非常不同的。)还有一点是这类相机大多采用黄斑对焦,这也是练习手动对焦的非常好的选择。(手动对焦是赶不上自动对焦的啦,但是如果日后就是想玩胶片,很多很棒的胶片机型都是需要手动对焦得,虽然对焦方式不同,但是这个能力是相通的。)几个具体的型号:虎丘351、海鸥KJ-1、凤凰205、华夏821。上一张我自己用虎丘351出的样片,这类相机出片都比较类似。2.全自动胶片单反这里的全自动指的是有自动曝光并且有自动对焦的胶片相机。如果你是懒得去学那些手动操作的内容而又想有不错的胶片出片体验,这类相机将是最适合你的选择。你只需要构好图虚按快门再实按快门就可以搞定整个拍照流程。补充说明一点,这类相机机身型号只决定拍照时的部分性能,主要出片效果取决于镜头和所用的胶卷。当然对于所有胶片机来说出片效果胶片都是很重要的部分。以下罗列的推荐机型价格差别较大,最贵的大概2000左右(Pentax MZ-S),最便宜的300左右(CanonEOS 300)(均为单机身价格,不包含镜头)。根据自己的预算做选择即可,每个型号请参考淘宝。中华相机网会相对便宜,但是得淘并且需要十分注意新旧程度。镜头的话配个卡口匹配的50mm标准镜头就可以,如果你不喜欢定焦就配一个套头,18-55这个焦段左右的(视选择的机型而定)。几个具体的型号:CanonEOS 3、CanonEOS 300、Contax N1、Minolta Maxxum 7、Nikon F100、Pentax MZ-S。上一张我自己用CanonEOS 300出的样片。3.手动对焦自动曝光胶片单反这个类别中存在非常多的胶片机皇胶片机后级别的相机,大概这个类别的时代是一个胶片相机最鼎盛的时代。我现在最常用也是最主力的胶片相机Nikon F3就出自这个行列,这部相机个人感觉相当于数码单反中的5D2这样一个位置,也是很多胶片爱好者公认的单反胶片机皇。几个具体的型号:Nikon F3、Canon AE-1、Minolta X-700、Canon F1。(镜头推荐配50mm或者35mm定焦镜头)上一张我自己用Nikon F3出的样片。4.傻瓜胶片相机。这类要比全自动胶片单反操作起来更简单方便,是另一个胶片机的鼎盛时代,大概85后95前的同学们童年记忆中家里是会有一部这样的相机的。这类相机除了构图能力的锻炼之外基本上对你摄影的学习帮助为零。但是很多人还是很喜欢,因为还是有几款非常经典出片非常棒的型号存在的,我个人也非常喜欢。几个具体的型号:Olympus miu2、Yashica T4&T5、Canon Prima AF-7。上一张我自己用Yashica T5出的样片。5.非国产旁轴胶片机把这个类别单分出来并且没有跟在国产旁轴胶片机的后面是因为这个类别中相机的使用方式、操作难度、操作方法、机身构造等比较复杂且不单一。单这一个分类就可以再分成几种不同的小分类。(根据操作方式,机身构造等等)当然国产旁轴胶片机也是有这样情况的,但在比较大的百分比下以及我们常用常见的机型中没有这么复杂。(这段写的比较奇怪,但是就是这样,不知道大家是否能理解)几个具体的型号:Rollei 35、FED 5B、Olympus Trip 35、Smena 8m。上一张我自己用Rollei 35出的样片。6.120即6X6画幅相机这个分类的相机操作难度略大一点,并且还分为双反和单反两个大类。其实并不是很推荐入门使用,但并不排除有的人入门就是为了玩这类相机(我有一个朋友就是)。下边的推荐中差价巨大,最贵的万元以上,便宜的三四百搞定,只作为比较经典比较好的120相机推荐。当然上边所有推荐的相机也都是从比较经典比较好的角度出发推荐的,只是这个类别在我心里略有区别。入门爱好者可以忽略这个部分,或者只考虑买下边推荐当中的海鸥4B。几个具体的型号:Hasselblad 500C/M、Mamiya RB67、Mamiya C330、Rolleiflex SL66、海鸥4B。上一张我自己用海鸥4B出的样片。7.其它这个部分入门的爱好者也可以忽略,但也并不是不可以考虑,以下我会推荐的包含LOMO的鼻祖LC-A,这也是一个入门的选择,而且有很多人刚接触摄影就是从LOMO开始的。但我还会在这个分类中推荐Minox B这种非常偏门的间谍相机,不推荐大部分人选择使用,只推荐给搞机爱好者和胶片控胶片机收藏家这类人群收藏或者拍摄使用。其实这个分类中有几个是可以放在上边的分类当中的,但是我更考虑的是使用和出片方面,所以把他们也分在了这里。几个具体的型号:LC-A、Polaroid SX-70 ALPHA 1、Polaroid SX-70 Rainbow Onestep、Polaroid Land Camera、Mamiya Universal、Minox B、Minox 35。上一张我自己用LC-A出的样片。补充一点,上边所有推荐的机型当中均为该型号的初始基本机型,有一些后边还出过升级版本的,比如Canon AE-1后边出了AE-1P、海鸥4B后边有4B1和4B2或者还有其它升级版本。有一些是升级版本较好,有一些是基本版本较好,如果大家需要知道某一款的基本版好还是升级版好的话可以给我留言也可以自行百度找答案找对比,我不能保证每个型号我都了解哪个版本最好,但我会尽我能力解答有需要的朋友们的问题。以上推荐并不足够并不全面在写的过程中一定有其他值得推荐的我无法想起,我的知识范围有限,但我推荐的这些机型在我看来都是非常好非常值得推荐的胶片相机(也有一次成像相机)。希望对提主和每一个阅读者有帮助。“胶片机是不是大部分都得买二手或库存的?没有新机了?”这个问题的话,是有新机的,比如LOMO出的那些相机,但是基本不推荐,除非为了玩个新鲜。或者可能心在还有新出型号的胶片相机,我暂时还不知道有什么值得推荐的机型。能买到的基本都是二手,只要注意品相和是否三无这种问题的话,就没有问题,买就好啦。希望对提主和阅读此答案的知友有帮助。感谢阅读!原答案地址:
多了去了,这世上又不是就徕卡做相机,给你个胶片相机大全(无忌):
个人推荐百佳MTL-50,机器很不错而且耐用,测光神准。
胶片摄影的话,大方向是两种选择:1.135的,2.120或更大135的卷的话,如果像莱卡那种小机子,我个人非常推荐Hexar AF(35F2.0)或Hexar RF,这两部机子是穷人莱卡,性能非常棒。AF版本较便宜,二手的两千多就能淘到,成色好的,加上闪灯大概四千。我接触胶片摄影的时候就是用这部拍得最多(有自动对焦,光圈够大)。RF版本和M系机身造型非常像,性能也差不多,但便宜一半价格。同样也是M口国产的话,海鸥4A、凤凰205都蛮不错,重点是价格便宜。其他旁轴的话,有T2、T3,这两部机子很不错。还有种叫宽幅旁轴,每次拍是会用掉两张135胶卷,也就是XPAN。不过价格较贵胶片单反美能达X-300、X-700 佳能AE-1、尼康FM2,等等。120的话,有米可以考虑双反,最出名当属禄来,外表很骚巨骚!!(穷人就用海鸥4A吧),富士也有部大旁轴GW690(也称大莱卡),size比莱卡大很多,但款式相近大画幅。。。没研究过(本人其实用过不少胶卷机子:M6ttl、Fuji Xpan、Hexar AF、RF、海鸥4A、X300等~若推荐的话,会推荐Hexar AF,轻便又不贵)
135画幅:可以尝试柯尼卡的RF,功能和徕卡的m6一致,价钱只有徕卡的一半,相当的划算,而且重点是他是M口的,M口是有不少优秀的镜头可以把玩的。120画幅:最近新买了雅西卡124G,非常满意。1100g的重量,基本上就是专业单反机身的重量吧,而且对于双手操作而言真的很轻松。镜间快门,震动非常小!!!不仅声音销魂,而且1/8以下也敢尝试了,以上基本无压力不会抖。66画幅在中画幅领域也不小了。排名第二的宾得脑残粉的答案不太满意,虽然宾得67是台好相机,但是他真的!太!沉!了!!!顺便吐槽一下,有个朋友买了玛米亚rb67,使用645的后背,逗我呢,那么一个大铁坨画幅竟然还没124G大…感动地泪目了。何况双反骚包的外形,让人顿时显得文艺了许多。便宜的双反还有autocord,素质也很不错,值得尝试。补充:135:我手头现在有台尼康的FM(不是FM2),淘宝均价七八百吧,银白色金属机身,配了个银色的牛眼50,外形感觉还挺骚包的,除了最快快门速度只有1/1000之外其他功能都差不多吧,测光很准(拍的时候想稍微过曝点日系一下,结果洗出来发现太亮了...),除了测光其他都是机械的(也就是说去南极也不怕相机没电不工作了...去南极,不要想太多了...)佳能的EOS 3有眼控对焦,没用过但感觉挺黑科技的。还有EOS 1N,有100%的取景视野(EOS 3似乎没到),其他功能似乎没差太大,两台机子价钱也差不多,一千出头的样子吧,都是当年旗舰级别机身呀。EOS 1V的话感觉太贵了。120:昨天正好把玩了下朋友的SL66,好大一台机器,不过能移轴,但是只能上下移,把机身转过来就能左右移了(这真的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吗。。。)便携机:理光GR 1V,进入森山大道扫街模式,大师在这一刻灵魂附体,用镜头记录这充满欲望的世界和漂浮的灵魂。。。。。我也是醉了哈哈哈以后有空再来补上其他相机的推荐,有帮助还请点个赞( ?° ?? ?°)o?
想从另外一个方面提醒一下楼主:如果资金不是很富裕,或者手上技术很高的话,使用胶片得到一张满意照片可能会比数码贵不少。胶片得一卷卷照,中间不能换其它的,冲印和放大都比较贵。
对胶片摄影来说镜头是重点,胶片的选择也会影响作品,当然最核心的东西还是摄影师本身了。福伦达的R系列中r2 r3 r4都是还在生产的产品,和二手比有优势,可以选择,价钱也不贵,能配M口德头。
熟悉了以后再说
多拍用啥都一样
胶片的话,先要考虑事玩135 胶卷或是120 胶卷。以135 卷来铺述1先说说与徕卡相仿的吧可以考虑下福伦达R系、蔡司依康系。当然,我不是器材党,却也无不向往徕卡M系,那真的可以算是终极的呵。2入门的、便宜的、手动的国产旁轴机子海鸥、凤凰205系,都是便宜又经典的旁轴国货。3旁轴的其他选择——由“瘾私机()”说开去PS机,简单的说就是随身机。理光 GR1v、GR1s;富士 klasse S、klasse W 等,都是值得考虑的。当然,价格差异挺大,需要自行斟酌。4再来谈谈胶片单反在数码单反大行其道的今天,再玩胶片单反,我估计大家都是志在把玩胶片单反的全手动体验。于是,我就就全手动胶片单反,简单的推荐。美能达X-700,这机型时下很火很热,而且价位不高。成色好点的,大概就一千开头。(推荐咯)佳能AE-1、尼康FM,等等。其实,我也刚尝试胶卷摄影不久。只是就自己知道的,片面的码了上面的字。欢迎斧正、欢迎交流。
唔……是尝试胶片还是尝试旁轴?个人觉得胶片主要是要感受整个传统摄影的流程,冲洗才是最有意思的部分,一套冲洗放大设备真心不贵,如果长期使用胶片很值得入手。现在胶片还有个好处是可以用低廉的价格尝试更大的画幅,入手大中画幅也是不错的选择。我倒是觉得 Leica 更多的一台可靠的旁轴相机,倒没啥别的特殊之处,性价比稍低。Leica 仍有一台胶片机身 MP 在产。其他厂商基本只能买到二手了。目前国内二手市场的价格,可以考虑下 Olympus OM 系,至少虚高的没那么厉害。
随便买台入门机玩玩可以了,有感觉了再烧,慢慢来
想买新机的话,对螺口没有偏见的话可以考虑下福伦达,价格比徕卡亲民。用的都是m42螺口,镜头可以找一下宾得的老头,还是不错的。
最近入手了一台Canon QL17,第一次玩旁轴,除了对焦需要适应之外,一切都很舒服。纯机械,按快门之前大脑需要思考光圈、快门如何设置,构图等等,不像数码,随按随看,这个设置不行改一下继续拍。个人认为胶片与数码相比魅力在于思考,只有思考了才是在摄影,没有思考就是在照相。
玩胶片,重要的是镜头跟胶片。你原来用佳能,如果不想更换镜头群,那就考虑买个ef口的佳能机器,eos3 1v之类的。如果想单独出来专门玩胶片,建议还是玩120。推荐你使用宾得67,6*7画幅,镜头齐全,系统晚完善,最关键的是机身镜头价格便宜。不过就是120卷价格较高,并且一卷只能拍摄十张,冲扫价格也稍微高一点。但是出片率和出片质量都很高。另附我的67一张。玩莱卡的分为三种人,一种是追求莱卡的画质,因为他的镜头确实好;一种是追求莱卡的做工资历操作体验,这种其实就是抚摸党;另外一种就是装逼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nikon尼康fm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