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糖尿病最好方法病

糖尿病怎样预防_百度知道
糖尿病怎样预防
提问者采纳
怎样预防糖尿病
1.通过运动和饮食来实现减肥,特别要关注腹部脂肪,因为腹部减肥能大大提高糖耐量。
2.控制高血压,这与糖尿病病情发展密切相关。
3.定期作血糖检查:有肥胖或超重、血压与血脂有点偏高、有糖尿病家族史等糖尿病患病高风险者,30岁以后每三年测一次血糖;一般人群45岁以后每三年测一次血糖。这样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甚至可以防止糖尿病高危人群发展成为糖尿病。
=========================================
控制肥胖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如糖尿病家族史、不良的饮食习惯、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大量饮酒、精神紧张等.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如糖尿病家族史、不良的饮食习惯、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大量饮酒、精神紧张等,都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积极开展糖尿病预防,让全民了解糖尿病的诱发因素,提高群众的自觉防治意识,及时控制发病因素,可大大降低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
预防措施:
(1)防止和纠正肥胖。
(2)避免高脂肪饮食。
(3)饮食要保证合理体重及工作、生活的需要。食物成分合理,碳水化合物以非精制、富含可溶性维生素为好,占食物总热量的50%~65%,脂肪占食物总热量的15%~20%(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大于1.5),蛋白质占食物总热量的10%~15%。多吃蔬菜。
(4)增加体力活动,参加体育锻炼。
(5)避免或少用对糖代谢不利的药物。
(6)积极发现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
(7)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
(8)对中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查体,除常规空腹血糖外,应重视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
糖尿病预防的三道防线
糖尿病的预防,应构筑三道“防线”,在医学上称之为三级预防。如果“防线”布设、构筑得及时、合理和牢固,大部分糖尿病是有可能预防或控制的。这三道“防线”是:
一级预防树立正确的进食观并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糖尿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其发生虽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后天的生活和环境因素。现已知道,热量过度摄入、肥胖、缺少运动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低糖、低盐、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是预防糖尿病的最佳饮食配伍。对体重进行定期监测,将体重长期维持在正常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体重增加时,应及时限制饮食,增加运动量,使其尽早回落至正常。要使运动成为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终生的习惯。运动不但可消耗多余的热量和维持肌肉量,而且能提高充实感和欣快感。当然运动要讲究科学和艺术,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照顾兴趣、结伴进行,以易于获得效果和便于坚持。要戒烟和少饮酒,并杜绝一切不良生活习惯。双亲中患有糖尿病而本人又肥胖多食、血糖偏高、缺乏运动的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预防。
二级预防定期检测血糖,以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应该将血糖测定列为中老年人常规的体检项目,即使是健康者,仍要定期测定。凡有糖尿病的蛛丝马迹,如皮肤感觉异常、性功能减退、视力不佳、多尿、白内障等,更要及时去测定血糖,以尽早诊断,争取早期治疗的宝贵时间。要综合调动饮食、运动、药物等手段,将血糖长期平稳地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空腹血糖宜在每升6.11毫摩尔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宜在每升9.44毫摩尔以下,反映慢性血糖水平的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应在7.0%以下。还要定期测定血脂、血压、心电图,这些都是血糖控制的间接指标。
三级预防目的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减少伤残和死亡率。糖尿病人很容易并发其他慢性病,且易因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此,要对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加强监测,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糖尿病,常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能长期过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糖尿病目前还是一种终生性疾病,尚无根治办法。因此应积极行动起来,规范自己的生活。生活方式科学,这是最重要、也是最牢固的一条防线。如果你已经是一个糖尿病人,也不必悲观。只要长期有效控制,是可以防止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发生或发展的。当然,如果进入了慢性并发症期,那就需要百倍警惕,延缓慢性并发症的恶化。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1.一级预防 是指针对糖尿病易感个体或整个人群进行的非选择预防主要指通过改变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防止或降低糖尿病发生的一切活动如适当限制能量摄入避免肥胖促进体重正常和鼓励进行较多的体力活动等该项预防措施的实施一般需要国家政府及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一项国策发动广大医务保健人员和利用大众媒介广泛彻底地进行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有关糖尿病的基础知识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另外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倾向性疾病目前已发现20多个候选基因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胰岛素受体底物-1基因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糖原合成酶基因β3受体基因及线粒体基因等与2型糖尿病有关联上述候选基因与2型糖尿病关联的研究为我们在群体中进行发病风险预测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基础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此方面的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会为我们防治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有关1型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有作者建议对伴胰岛细胞抗体阳性和(或)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的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采取免疫(如环孢霉素及6-巯基嘌呤等)和自由基清除剂(如烟酰胺)干预治疗以达到防止或延缓1型糖尿病的目的目前已处于初期探索和研究阶段但这标志着预防1型糖尿病新纪元即将到来 2.二级预防 以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脂血症40岁以上肥胖或超重及妊娠糖尿病等)为普查对象对早期发现的隐性2型糖尿病及糖代谢紊乱的[糖耐量受损(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或(IGT IFG)]人群及时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和管理防止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尤其重点是预防或延迟糖尿病前期阶段的人群(包括IGT或IFG或IGT IFG)向2型糖尿病进展目前广泛认为IGT是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一过渡阶段有时亦称为“糖尿病前期”(prediabetic phase)国际糖尿病联盟的研究报告认为几乎所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都要经过IGT阶段从全球来看IGT的患病率在不同种族间存在很大差异范围为3%~20%与2型糖尿病一样IGT的发生随年龄增大而增多与体重增加或肥胖及体力活动缺乏有关2型糖尿病的阳性家族史是IGT的强危险因素另外胎儿宫内营养不良低出生体重儿和出生1年后体重偏低者亦预示其今后在40~60岁发生IGT的可能性增高此外有认为血甘油三酯增高与IGT有关但两者的因果关系尚未确定我国IGT患病率为2.5%~4.2%各国IGT患者中每年有2%~14%可能转变为2型糖尿病一般文献报告5~10年间IGT患者19%~60%将转变为2型糖尿病有资料报告我国IGT转为2型糖尿病的年转变率为7.7%~8.95%另一方面研究还发现IGT患者除糖代谢异常还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脂代谢紊乱(高甘油三酯HDL-胆固醇降低LDL-胆固醇升高)高尿酸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及纤溶系统功能障碍(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升高组织型纤溶酶原活性降低)等从而致高血压心脑血管动脉硬化性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显著升高有鉴于此目前对IGT人群的干预治疗已被提到重要地位主要目的是降低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现国内外许多糖尿病研究中心已将对IGT人群的干预治疗列为主要的课题进行多中心协作研究干预治疗主要包括行为干预和药物干预两方面 (1)行为干预:包括限制总热量摄入降低饮食中脂肪(&30%)尤其是饱和脂肪酸的含量(&10%);增?a href=&
& target=&_blank& class=blue&痈丛犹妓????衔锏谋壤??拖宋??睾???戒烟戒酒或减少饮酒;增加体力活动加强有氧运动;降低体重(&5%)或保持体重正常干预成功越多向糖尿病的转化率越低增加体力活动对IGT患者明显有益如提倡骑自行车或提前一站上下班增加步行距离和少乘电梯等Eriksson等曾对181例IGT男性前瞻性对照观察6年结果显示:鼓励进行常规运动组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0.6%而非干预组为28.6%相对危险性为0.37一般情况下饮食和运动干预方法常同时进行芬兰的Tuomilehto等对522例IGT患者随机分为饮食运动干预组(个别指导减少总脂肪和饱和脂肪的摄入增加纤维素的摄入和运动量目的是降低体重)和对照组平均随访3.2年4年后干预组的糖尿病累计发病率为11%对照组为23%试验期间干预组IGT患者糖尿病的危险性下降58%国内来自大庆的调查资料显示饮食加运动可使IGT向2型糖尿病的转化率减少50% 行为干预方式是基础安全有效但其长期实施存在某些缺陷从而影响了其远期的干预效果可有如下表现: 说了但未听见 听了但未理解 理解了但未接受 接受了但未付诸行动 行动了但未能长期坚持 (2)药物干预:由于进行饮食和运动干预实践中患者常难以持之以恒依从性欠佳其长期干预的效果有限故近年来药物干预IGT渐受重视主要包括双胍类药物(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噻唑烷二酮衍生物——胰岛素增敏剂等药物干预的前提是药物本身无毒性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保护B细胞功能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不增加体重不引起低血糖长期服用安全二甲双胍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肠道葡萄糖吸收抑制肝糖原异生改善糖耐量降低体重和血压一定程度改善脂代谢等不良反应少美国的“糖尿病预防计划(DPP)”共收集3234例IGT患者(伴空腹血糖≥5.6mmoL/L)随机分为安慰剂对照组(n=1082)强化饮食和运动干预组(n=1079减少脂肪和热量的摄入保证每周运动150min)和二甲双胍干预组(n=1082二甲双胍1700mg/d)研究始于1996年结果显示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强化饮食和运动干预组与二甲双胍组体重均明显下降糖尿病的累计发生率分别下降58%和31%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拜糖平和倍欣)延缓肠道葡萄糖的吸收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升高幅度并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胰岛素水平和血压改善脂代谢应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拜糖平)作为IGT干预的大型临床试验的有国际多中心的“预防NIDDM的研究(STOP-NIDDM)”该研究共收集1429例IGT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拜糖平组(拜糖平100mg3次/d)平均随访3.3年结果显示拜糖平组糖尿病的累计发生率为32.7%安慰剂组为41.9%拜糖平使糖尿病的绝对危险性降低9%研究认为拜糖平对延缓IGT向糖尿病转换有效其他应用拜糖平预防IGT的研究尚有英国的“早期糖尿病干预研究(EDIT:拜糖平二甲双胍拜糖平 二甲双胍)”和荷兰的“阿卡波糖干预IGT研究(DAISI)”等这一系列重要的IGT干预试验都即将完成并公布最大样本拟应用纳格列奈和缬沙坦预防2型糖尿病的研究也在进行中(拟收集7500例患者现已完成病例收集拟2008年公布结果)噻唑烷二酮衍生物(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可直接增强胰岛素的作用降低血胰岛素水平改善IGT和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和轻度降低血压曲格列酮于1996年曾被美国DPP作为IGT的干预药物之一但应用过程中发生了与药物有关的致死性肝损害而于1999年被终止使用不良反应更少作用更强的同类产品如罗格列酮(DREAM拟收集4000例IGT前瞻性分组观察3年预计2006年完成以观察干预治疗对预防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疾病影响)或吡格列酮等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肝功能但目前有关药物干预IGT的价值-效益的关系尚不十分明确有待上述研究结果予以阐明一般认为IGT及其伴发的危险因素以及发展为糖尿病是可以防止或延缓的其他可试用的药物还有减肥药物如西布曲明和赛尼可(选择性抑制胃肠道脂肪酶)等可预防或延缓肥胖病人IGT或2型糖尿病的发生最近Tenenbaum等报告他们对303例空腹血糖在6.1~7.0mmol/L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前瞻性分组(苯扎贝特组156例苯扎贝特400mg/d;安慰剂对照组147例)观察6.2年结果苯扎贝特组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42.3%∶54.4%)提示改善脂代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冠心病伴空腹血糖受损患者2型糖尿病发生的风险该结果值得临床开展更多的研究
糖尿病患者治疗糖尿病时要做的检查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及时做相关的各项检查,对指导治疗糖尿病和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有重要意义。糖尿病患者一般需做哪些检查呢? 糖尿病患者检查第一方面:血液、尿液检查 1、血糖监测 2、尿常规检查 3、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4、C-肽或胰岛素测定 5、血脂检查 6、肝肾功能 7、尿蛋白检查 糖尿病患者的其他特殊检查
1、血压检查: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发病率比一般人高2-6倍,要经常测血压以及早发现和治疗高血压。
2、心脏及颈动脉、下肢血管检查: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没有心脏病症状不等于心脏没有问题,及时做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十分必要。
3、眼科检查:糖尿病可引起视网膜病变,严重者可失明,应定期和常规进行眼底检查。
4、X光胸片检查:糖尿病患者肺结核发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3-4倍,并且容易合并肺部感染。
5、腹部B超检查:可了解糖尿病患者有无脂肪肝、胆囊炎、胆结石、肾脏病变、胰腺钙化或结石等。 6、骨密度测定:糖尿病患者合并骨代谢障碍的机率较高,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7、神经系统检查 8、头颅CT检查 糖尿病患者检查以上项目后,一旦发现糖尿病其他并发症后要积极的治疗糖尿病。 来源:
一、不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对保护胰腺功能有帮 助,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一定要记住! 二、性生活有规律,防止感染性疾病;不要吃过量的抗生素。有些病毒感染和过量抗生素会诱发糖尿病。 三、糖耐量不正常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可以在最大限度内防止糖尿病的发生:每年吃三个月的烟酰胺、Vb1、Vb6、甲基Vb12(弥可保)增强胰腺功能;在季节更替时吃半个月的Vc、Ve,剂量要大,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清除自由基。(也可以每年分两段时间肌注Vb12,每次两周,一天一支。) 四、多加锻炼身体,少熬夜。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在我国目前大约有万糖尿病患者。此病到目前为止是一种不能根治,但可以良好控制的疾病。如果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正确运用好现在的三类基本疗法,包括饮食、运动、降糖药物在内的综合疗法,而进行终生性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如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颐养天年。糖尿病患者应学会自我保健知识,积极预防各种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避免致残、致死,从流行病学资料来看,如果控制空腹血糖〈7.2mmol/L(130mg/dl),餐后血糖〈8.9mmol/L(160mg/dl),糖化血红蛋白〈8%者极少发生并发症,亦是延缓其发生、发展的有效措施。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须遵循严格控制高血糖,坚持治疗达标的原则,才是治疗糖尿病的根本保证,不能偏听、偏信社会上的“游医”所谓“包医、根治糖尿病”的谬论。 五、糖尿病人能不能吃糖? 这是相对来说,糖尿病人不能吃糖是指日常饮食不能直接食用蔗糖和葡萄糖,果糖是可以吃的,果糖的分解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但是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与葡萄糖,请患者慎食蜂蜜。 糖尿病食物和食谱 1、水果类: 苹果:性凉,味甘,有的品种略酸,具有补心益气、生津止咳、健胃和脾、除烦、解暑、醒酒等功效。由于苹果中糖的吸收缓慢而均匀,从而能降低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对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 梨:性寒,味甘,微酸,属凉性水果。具有生津、润肺、清热、凉心、消痰、降火、止热咳、解毒等作用。 桃:桃子性温,味甘、酸。桃子因含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甘甜多汁,具有生津、润肠、活血、消积、益气血、润肤色、养阴敛汗等功效。可治糖尿病和高血压。 橙子:果肉性凉,味酸。具有生津清热、消痰降气、和中开胃、醒酒止渴等功效。 柚:性寒,味甘、酸。具有下气消痰、健胃消食、水肿止痛、利咽消炎等功效。据实验证明:柚子有抗炎作用,其成份是柚皮甙,对病毒感染还有抑制作用。同时,有人认为柚子新鲜果汁中,含有胰岛素样成分,能降低血糖,保护心血管的作用,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肥胖患者宜常食。 荔枝:性温,味甘、酸。具有补气健脾、养血益肝、止渴、益智、通神、解毒、止泻等功效。主治脾虚久泻、呃逆不止、血虚崩漏、小儿遗尿、瘰疬、疔毒、痘疹等症。 樱桃:性温,味甘。具有益气补虚、脾胃功能失调、发汗、祛风透疹、解毒、滋肤美颜等功效。因其中含有果胶,能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可使血糖下降,有治疗糖尿病作用。 杨梅:性温,味甘、酸。具有生津解渴、和胃消食的功效。主治祛痰、止呕、消信、痢疾、霍乱吐泻、胃肠功能失调、糖尿病等症。 糖尿病人能食用黑巧克力和蓝莓。 2、五谷杂粮类: 小麦:功效:小麦性凉,味甘。具有养心安神,益肾,健胃厚肠,除热止渴,敛汗,止痢等功效。主治糖尿病、神志不安、虚烦不眠、心悸怔忡、癔病、脾虚泄泻等症。 燕麦:又名皮燕麦、雀麦、野麦。功效:燕麦性温,味甘。具有益肝和脾、滑肠催产的功效。主治病后体虚糖尿病、纳呆、便秘、难产等症。 荞麦:又名莜麦、油麦、乌麦、花荞、三角麦、玉麦、甜荞麦。功效:荞麦性凉,味甘。具有清热利湿、开胃宽肠、下气消积等功效。主治头风疼痛、胃肠积滞、痢疾热泻、疮疖丹毒糖尿病、白浊带下等症;由于荞麦中含有红色荧光素,花中尤多,部分人食用后可产生光敏感症(荞麦病),如耳、鼻等处发炎肿胀,眼结膜炎,咽炎,喉炎,支气管炎等,应当引起注意。 小米:功效为性凉、味甘、咸。具有清虚热、补虚损、健脾胃等功效。主治病后、产后体虚、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呕吐泄泻、小儿消化不良、口干烦渴等症;还有滋阴液、养肾气的功效,可治消渴口干、腰膝酸软、止泄痢、利小便;外用还可治赤丹及烫、火灼伤等。小米为碱性食物,因此,风湿病、痛风、糖尿病等血中酸度太高不能食用酸性谷物的人,食用小米不会有任何不适。 玉米:功效是性平,味甘。具有调 中开胃、通便利水,降糖、降血脂等功效。主治胃纳不佳、慢性肾炎水肿、尿路结石、腹水尿少、糖尿病、高血脂症、浮肿、黄疸等症。 大豆:大豆性平、味甘。具有补虚清热、利便、除湿、健脾、宽中等功效。主治面黄体弱、胃中积热、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习惯性便秘等症。黄豆有“宽中下气、利大便、消肿毒”的功效。常服可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病症。 黑豆:黑大豆性平、味甘。具有补肾滋阴、补血活血、除湿利水、祛风解毒等功效。主治肾虚消渴、不孕不育、耳聋、盗汗自汗、产后诸疾,中风脚弱、血虚目暗、下血、水肿胀满、脚气、黄疸浮肿等症。还可治风痹筋挛、骨痛。 薏米:性凉、味甘、淡。具有清热排脓、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主治水肿脚气、风湿痹痛、脾虚泄泻、小便短赤、筋脉挛急,肺脓肿、肠痈、阑尾炎、热淋、石淋消渴等症。 绿豆: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等功效。主治热痱疮痈、各种水肿、水火烫伤、乳痈、消渴、痄腮、暑热烦渴,降血脂及各种中毒等症。并有抗过敏功效,可治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豌豆:性平,味甘。具有和中下气、解毒利水等功效。 豇豆:性平、味甘。具有健脾补肾功效。 扁豆:性平,味甘。具有祛暑、化湿、健脾和中等功效。 豆腐:性凉、味甘。具有宽中和胃、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等功效。 豆腐皮:又名腐竹、豆腐衣、千张。性平、味甘、淡。具有清肺养胃之功效。 3、水产类: 1、青鱼:又名黑鲩、螺蛳青、青鲩、乌鲭等。肉性平,味甘。具有补气养胃、醒脾、化湿利水、祛风除烦等功效。 2、泥鳅: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祛风利湿,解毒消炎等功效。《本草纲目》说:“泥鳅暖中益气。”主治湿热黄疸、阳痿早泄、体虚乏力、消渴、小儿盗汗、病毒性肝炎、痔疮、手指疔、疥癣和慢性溃疡久不愈等症。本品补而能清,属虚者可用,兼有者更适宜,为肝胆疾病、糖尿病、泌尿系统疾病的调养佳品,但不宜过食,过食腹胀痛,肝病有肝昏迷倾向者忌食。 3、蚌:性寒、味甘、咸。具有滋阴清热、明目解毒等功效。 4、蚬:性寒,味甘、咸。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 5、黄鳝:肉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祛湿、祛风止痉、强筋骨等功效。 6、蛤蜊:性寒、味咸。具 有滋阴润燥、利水消肿、化痰软坚等功效。阴虚消渴、水肿崩漏、带下、失眠、腰酸、尿少、痰饮、痔疮、淋巴结肿大、甲状腺肿大等病症。因其性寒,故阳虚体质、脾胃虚寒、腹痛、泄泻患者不宜食用。不能多食,多食有破血作用。 7、海参:性温,味咸。具有补肾益精、养血润燥、强阳、滋阴、调经、养胎、利产等功效。 由于海参性温,不宜多食,尤其脾胃虚弱、痰多便泄的人,应该少食或者不食。 8、田螺:肉性寒,味甘。具有清热利尿、消暑解渴、滋阴养肝等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湿热、黄疸、痔疮、目赤、便血、中耳炎、肾炎、消渴等症。田螺肉性寒,不易消化,过食容易令人腹痛泄泻,解救方法可用木香磨酒解之。 4【糖尿病的几种食疗粥】1:三七 山药粥:三七5克,生山药60克、粳米60克、酥油适量,粳米加水如常法煮粥。山药去皮为糊后用酥油炒,令凝,用匙揉碎,放人粥内拌匀,可作早点食用。 功能:润肺健脾,益气固。 适应症: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型糖尿病。症见神疲乏力,口干咽干,食欲减退,腰膝酸软,大便于结或泄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或兼见心悸自汗,或眩晕耳鸣,或肢体麻痛,或视物模糊。舌胖有齿痕或舌质暗淡,苔白或干,脉沉细无力。
2: 葛根粉粥:葛根30克、粳米50克。将葛根切片,水磨澄取淀粉,粳米浸泡一宿,与葛根粉同入砂锅内,加水500毫升,文火煮至粥稠服用。 功能: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葛根有降低血糖作用,并能扩张心脑血管,具有温和的降血压作用。 适应证:阴虚火旺型糖尿病,症见口干多饮,心烦易怒,性情急躁,多食易饥,大便干结,尿色混黄,舌红少津,舌苔黄燥,脉象滑数。
3: 生地黄粥:鲜生地150克,洗净捣烂,用纱布挤汁。先用粳米50克,加水500毫升,煮成稠粥后,将生地黄汁加入,文火再煮一沸,即可食用,每日一至二次。 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地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利尿及降低血糖作用。 适应证:阴虚热盛型糖尿病,症见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黄而燥,脉滑数。 4:山药小米粥:将中药山药15克,放入50克小米中,煮烂成粥。滋阴补肾,益气健脾,适用于各型糖尿病患者,应长年食用。5:枸杞小米粥:中药枸杞子20克,小米50克,混合煮粥。补肝肾,益气血。糖尿病兼有眼病或肾脏受损者,宜长期食用。 6:黑芝麻黑豆粥:黑芝麻500克,黑豆1000克,混合后加工粉碎成粉。每次取黑芝麻黑豆粉100克,并掺加50克玉米粉,做成糊粥食用。生津补肾,适合各型糖尿病患者。7:莲子百合粥:莲子15克,百合15克,大米30克,炖烂成粥。宁心安神,适用于烦躁、胃痛、脾虚的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现在的位置:&&&&&&&&&&&&&
预防糖尿病眼病 “三步曲”
来源: 百济药房药讯
作者:百济动态
发布时间: 11:25:00
&&&导读:据研究发现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缺乏对糖尿病眼病认识,最后丧失最佳治疗时机,导致失明。因此预防糖尿病眼病非常重要,且早期预防糖尿病眼病的费用也要低于晚期手术治疗费用。
50%101580%.
400-101-6868
十年全国连锁专科药房,药监局认证网上药店,分店覆盖全国各大城市,数十位执业药师免费用药指导,网上买药首选!
糖尿病导航
最新热门文章
热门药品 糖尿病药品&|&|&|全站精华 寻医问药认证医师
1、食量增加:对于孩子而言,不少家长会对此忽视。由...
简介:1、食量增加:对于孩子而言,不少家长会对此忽视。由于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家长会以为孩子是要长身体才吃得多,因此这些1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很多,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
简介: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很多,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仍是层出不穷,天糖尿病酮症酸属于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这
糖尿病患者如今发病率都是在逐年的增长,且这种疾病并...
简介:糖尿病患者如今发病率都是在逐年的增长,且这种疾病并无性别差异的影响。但是如今的大部分女性糖尿病患者由于其生理上的差异
糖尿病专题导读 SPECIAL GUIDANCE
如大家所知,糖尿病患者很多是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容易发病,对于这个年纪的人群来说,很多患者一旦知晓已经患了糖尿病这种病症,心情一般都很压抑,觉得这是...
每年的11月14日属于世界糖尿病日,此节日的建立意在让全世界关注并警惕糖尿病这种疾病;这天也是发现胰岛素的日子,如今医学上对糖尿病也越来越重视对后代的教育...
糖尿病的发生,血糖的变化是一个标志,因此对于病情的稳定和治疗,都需要做血糖监测。血糖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医学的发展,测量血糖的方...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也是生活中常见的,给患者造成的伤害是不容忽视的。做好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可看出患者和正常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对于不同的患者其诊断...
疾病百科 DISEASE ALL
1、食量增加:对于孩子而言,不少家长会对此忽视。由于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家长会以为孩子是要长身体才...
1、虚弱和饥饿感。高血糖意味着身体调节血糖出现了问题,如果吃了高碳水
大家对于糖尿病多少都是有些了解的,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个病都是老年人
1、食量增加:对于孩子而言,不少家长会对此忽视。由于孩子正处于生长发
对于糖尿病的发生,有些人患上疾病以后,由于疾病的加重,带来了很多并发
糖尿病日常生活中如今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发生在中老年阶段。很
每年的11月14日属于世界糖尿病日,此节日的建立意在让...
随着糖尿病的出现,患者对疾病了解的不多,难以引起重...
1、食量增加:对于孩子而言,不少家长会对此忽视。由...
现在糖尿病很多见,引发的并发症更是严重。大家比较关...
糖尿病患者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控制好自己的饮食,...
在糖尿病的发生中,常见的表现就是血糖的变化,而低血...
社会在发展,工作的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尤其是现在很...
对于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对糖尿病都很害怕,一旦自己...
换友链加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预防糖尿病最好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