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短暂脑缺血发作是急性短暂脑缺血发作吗

影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年30期
影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Pearson单因素与多元Cox分析的方法,对TIA患者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急性脑梗死组与非急性脑梗死组的相关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及糖尿病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Cox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史为TIA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非急性脑梗死组首次发作距治疗时间、血压、血糖及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急性脑梗死组(P均0.05)。结论影响TIA患者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因素为年龄、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史,且TIA发展至急性脑梗死伴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症状,应注意及时对其进行治疗。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743.33【正文快照】: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主要是指伴随局灶性病症的短暂性脑缺血,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反复性发作、短暂性失语、瘫痪以及感觉障碍等,且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会在24 h之内完全消失[1]。由于该病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可逆性以及短暂性特点,且病情恢复之后不会留有后遗症而被患者及其家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殷勤;;[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曾令延;李涛;杨文兵;陈军;;[J];中国医药导刊;2012年09期
闵汇刚;李承晏;刘志超;;[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5期
朱宗明;张宗军;陈宏伟;任斌;鲍健;汤群锋;吴力源;胡晓云;卢光明;;[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年04期
许航;冯敏;寿广丽;;[J];中华全科医学;2012年03期
齐亚超;肖向建;段瑞生;岳月红;靳玮;闫莉;;[J];中国全科医学;2013年35期
常飞;章军建;;[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年04期
梁晨阳;王振常;鲜军舫;燕飞;;[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年1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瑞金;王得新;王佳伟;;[J];北京医学;2009年03期
林耀波;谭少华;;[J];广东医学;2010年12期
逯爱青;;[J];当代医学;2012年24期
戴健;肖瑾;;[J];安徽医学;2013年04期
陈子龙;;[J];中国医药导刊;2013年03期
王小林;;[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秦远文;;[J];中国医药导刊;2014年02期
寻正为;;[J];中国医药导刊;2014年03期
王连芹;吉训明;魏玉清;王玉;孔咏梅;李国锋;刘海花;王云;殷海清;李英毅;彭红兵;宁海春;李俊青;;[J];临床荟萃;2011年21期
王瑞金;王得新;王佳伟;;[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殷勤;;[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阿热浦江·木合塔尔;王慧明;方佳;宋法亮;冯素贤;;[J];地方病通报;2010年04期
鲁宏;胡惠;何占平;韩向君;陈晶;涂蓉;;[J];海南医学;2010年12期
朱宗明;张宗军;贾传海;戚荣丰;刘斐;卢光明;;[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年08期
黄红莉,陈保健;[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3年03期
韩仲岩,赵仁亮;[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年06期
许冬梅;孙怀军;李昆;冷文萍;王忻;季占胜;;[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6年03期
刘春洁;毕齐;;[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年01期
何勤,邢成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2年02期
王志红;刘怀军;;[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清,谷旭红,李惠敏,闫振元,张桂芬,龚杏月;[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1999年06期
刘凯,范海萍;[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王娜莎,周劲;[J];现代医药卫生;2002年06期
周祖文;[J];河北医药;2003年03期
张丽,李良;[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年01期
徐修廷,闻公灵;[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年02期
吴晓华,陶世行;[J];海南医学;2004年12期
邵培宁;[J];黑龙江医学;2004年09期
徐左平,陈娣;[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23期
肖岩;[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唐慧群;;[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李新;邱伟庆;王纪佐;;[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陈卓友;恽文伟;赵进委;向红兵;张志翔;钱传忠;丁新生;;[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鲍剑虹;郑荣远;夏君慧;朱蓓蕾;;[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管姝轶;;[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年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娄秋英;严梅秀;;[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刘祖佑;;[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谌剑飞;梁浩荣;蔡少华;奚玉凤;;[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戚英;赵卫锋;;[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徐恩;缪学琼;;[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吴一福;[N];中国医药报;2005年
邓沅佳;郑方算;[N];中国医药报;2004年
;[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岳金凤;[N];保健时报;2005年
应庆;[N];中国医药报;2005年
冯学花;[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衣晓峰;[N];中国医药报;2005年
陈华;[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应庆;[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白舒霞;[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年
许东;[D];中南大学;2010年
陈卫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陈晓军;[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曾可斌;[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桑鹏;[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杜敢琴;[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何迎春;[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邱伟庆;[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赵英霖;[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佳媛;[D];吉林大学;2011年
侯晓艳;[D];昆明医学院;2011年
王秀菊;[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赵玉章;[D];四川大学;2003年
刘致民;[D];兰州大学;2010年
徐玉龙;[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宋社更;[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年
秦文玲;[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张小雨;[D];山东大学;2010年
赵明明;[D];吉林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缺血性脑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缺血性脑卒中
一、正确认识脑卒中及TIA
1、什么是TIA?
&&&TIA,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是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例如突发的一侧肢体无力、视物模糊、跌倒、记忆力丧失等,症状一般持续数分钟~数十分钟钟,多在1小时内,发作后可恢复完全,但常反复发作。
2、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即急性脑血管疾病,俗称中风。包括脑梗死(血管堵塞引起)、脑出血(脑内血管破裂引起)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表面血管破裂引起)。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它所引起的死亡、残疾、痴呆等严重后果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
二、如何识别TIA?如果发生TIA该怎么办?
&&&1、TIA是脑卒中发生的危险信号
&&&如果反复突发一侧肢体无力、视物模糊、跌倒、记忆力丧失等,并且每次持续时间较短,可以恢复完全,则很有可能是TIA。TIA是脑卒中发生的先兆标志,如果不进行积极治疗,约1/3的TIA患者将发展为脑卒中。研究显示,首次TIA 后第1年内发生卒中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13倍, 7年内发生卒中的危险是正常人的7 倍。
&2、重视TIA发作
&为避免更严重后果发生,TIA病人应立即到神经内科就诊,必要时入院诊治,完善血管筛查,积极寻找发生TIA的病因,并尽早开始抗血小板、他汀药物及必要的血管重建等治疗。
三、如何识别脑卒中?如果发生脑卒中应该怎么办?
1、突然面部、胳膊或腿麻木无力,特别是在一侧;
2、突然单眼或双眼视物不清;
3、突然意识不清、说话或理解能力下降;
4、突然走路不稳、头晕、平衡障碍或动作不协调;
5、突然不明原因的头痛。
一旦发现以上症状,应立即拨打120送往医院急救,争取在4.5小时内于医疗设施健全、有条件溶栓的大医院进行溶栓治疗,才能尽可能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的残疾与死亡,改善疾病预后
&&&&&&&&&&&&&&&&&&&&&&&&&&&&&&&&&&&&&&&&&&&&&&&&&&&&&&&&&&&&
文章录入:防保科&&&&责任编辑:防保科&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金华市人民医院》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到金华市人民医院,我们将全心为您服务!Copyright @
金华市人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地址:浙江省金华市新华街228号 邮编:321000 电话:4(总机) 传真:8
免责法律声明:
若本站无意中转载引用了受版权保护文章或图片,我们表示抱歉。请通知我们(Email:yubw99@),我们将立即删除或者注明来源。在未告知之前,鉴于网络传播的开放性,本网站对其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当前位置:  &
&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在急性小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在急性小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
作者:Wang, Y. , Wang, Y. , Zhao, X. , Liu, L. , Wang, D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期369卷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BACKGROUND: Stroke is common during the first few weeks after a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or minor ischemic stroke.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clopidogrel and aspirin may provide greater protection against subsequent stroke than aspirin alone. METHODS: In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conducted at 114 centers in China, we randomly assigned 5170 patients within 24 hours after the onset of minor ischemic stroke or high-risk TIA to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clopidogrel and aspirin (clopidogrel at an initial dose of 300 mg, followed by 75 mg per day for 90 days, plus aspirin at a dose of 75 mg per day for the first 21 days) or to placebo plus aspirin (75 mg per day for 90 days). All participants received open-label aspirin at a clinician-determined dose of 75 to 300 mg on day 1. The primary outcome was stroke (ischemic or hemorrhagic) during 90 days of follow-up in an 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 Treatment differences were assessed with the use of a Cox proportional-hazards model, with study center as a random effect. RESULTS: Stroke occurred in 8.2% of patients in the clopidogrel-aspirin group, as compared with 11.7% of those in the aspirin group (hazard ratio, 0.68;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57 to 0.81; P&0.001). Moderate or severe hemorrhage occurred in seven patients (0.3%) in the clopidogrel-aspirin group and in eight (0.3%) in the aspirin group (P = 0.73); the rate of hemorrhagic stroke was 0.3% in each group. CONCLUSIONS: Among patients with TIA or minor stroke who can be treated within 24 hours after the onset of symptoms, the combination of clopidogrel and aspirin is superior to aspirin alone for reducing the risk of stroke in the first 90 days and does not increase the risk of hemorrhage. Copyright & 2013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
Wang, Y.; No. 6 Tiantanxili,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50, C
通讯作者:Wang, Y.; No. 6 Tiantanxili,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50, C email:
学科代码:内科学   关键词:stroke ,中国作者重要发表 爱思唯尔医学网, Elseviermed
Scopus 于2004年11月正式推出,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文摘和引文数据库。Scopus涵盖了由5000多家出版商出版发行的科技、医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18,000多种期刊,其中同行评审期刊16,500多种。相对于其他单一的文摘索引数据库而言,Scopus的内容更加全面,学科更加广泛,特别是在获取欧洲及亚太地区的文献方面,用户可检索出更多的文献数量。通过Scopus,用户可以检索到1823年以来的近4000万条摘要和题录信息,以及1996年以来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数据每日更新。
马上访问Scopus网站
顶一下(0)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登录后方可发表评论,
同类期刊影响因子排行
刊名              分值
& 11:16:29,中国人民解放军三O三医院内科发表了
& 11:27:30,北京军区总医院普外科发表了
& 11:09:10,爱唯医学网社区发表了
| 京公网安备71号Copyright (C) Beijing Reed Elsevier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励德爱思唯尔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当前位置:&&&
  脑供血不足是指人脑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面引起脑缺血,见于多种神经外科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如脑血管病、脑肿瘤等,也可见于心脏骤停、休克等全身性病理过程。脑缺血可表现为不同形式,有局灶性和弥漫性脑缺血、永久性和暂时性脑缺血之分。急性脑供血不足(急性脑缺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
挂号科室:
脑供血不足怎么引起?是怎么回事?
造成脑缺血的病因是复杂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①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②脑动脉栓塞;③血流动力学因素;④血液学因素等。 1.脑动脉狭窄或闭塞 大脑由两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供血,两侧颈内动脉供血占脑的总供血量...
脑供血不足早期症状?有什么表现?
脑供血不足早期表现: (1)头晕或与平日不同的头痛。 (2)肢体麻木,肢无力或活动不灵。有的为舌麻、唇麻,暂时的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3)突然原因不明的跌交或短暂的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 (4)全身明显...
脑供血不足如何诊断?做哪些检查?
脑缺血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神经系统体验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根据病史及神经系统阳性发现可以初步判定出病变血管的部位,是颈内动脉系统,还是椎基底动脉系统,是血栓,还是栓塞,栓子的可能来源,并按照TIA,RI...
脑供血不足治疗方法?如何预防?
1.内科处理 (1)血压监护:平均血压在140(或170/110)mmHg以下,可不用降压药。如果血压偏低,可取头低平卧位数天。如果平均血压低于80(或100/60)mmHg。可采用缓和的升压药,同时要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 (2)降颅压及...
脑供血不足吃什么好?饮食保健?
脑供血不足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积极预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防止栓子脱落,注意病因方面的防治。颈动脉血栓内膜切除治疗后可能并发脑梗死以及脑出血、心肌梗死、伤口出血或感染、脑神经损伤等,术后也可能出现颈动脉再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
脑供血不足的热门问答
脑供血不足的资讯
脑供血不足的医院医生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工业大道中253号
擅长:神经医学科研教学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鸿福路3号
擅长:擅长诊治:1、各种类型的痴呆。2、神经病理性疼痛、各种难治性头痛。3、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4、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诊断与治疗。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广东省人民医院
擅长:颅底肿瘤、脑血管病、癫痫、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治疗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呼吸、消化、血症
北京天坛医院
擅长: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脊髓血管病变的手术和介入治疗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神经外科各种疾病,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脊髓病变,脑血管病及各种先天疾病.
上海长征医院
擅长:颅脑肿瘤、脊髓疾病及肿瘤、脑外科疑难杂症、脑血管病、颅脑战创伤
上海同济医院
擅长:神经、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治脑供血不足的药品
华瑞制药有限公司
Pharmaton S.A.
疗效:用于体质虚弱、疲劳、食欲缺乏等的辅助治疗。
疗效:补补碘药。可用于缺碘人群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等碘...
疗效:氨基酸类药用于改善手术前后病人的营养状况及各种原因所致低蛋白...
疗效:本品为肠外营养制剂,通过肠外营养提供氨基酸。应用于不能口服或...
神经外科疾病排行榜
无需注册,即可提问,您的问题将由三甲医生免费解答。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小卒中)_百度百科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小卒中)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小卒中)是因为脑的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并出现症状,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
病人突然发病,类似脑出血或脑梗塞的表现,一般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正常,常使家人虚惊一场,但可以反复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一般在1~5年内可能发生脑梗塞。而脑梗塞的病人中的1/3~2/3曾经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一)引发短暂性脑缺血的危险因素:
(1)动脉硬化,某些脑小动脉暂时性闭塞,当侧支循环及时建立、再通后,供血改善使症状在24小时内消失。
(2)高血压病,引起脑血管痉挛,血流不畅,供血不足。
(3)微小血栓栓塞,经机体本身作用而消除,血循环再通,但可引起同一症状在复发时再现。
(4)血小板增多使血粘稠度高,血氧含量不足,以及贫血、心脏病、心肌炎均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二)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表现:
1、突然的、短暂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发作在24小时恢复,无后遗症;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主要有:
(1)偏瘫、偏身麻木,感觉减退,视力障碍;
(2)眩晕、头痛、耳鸣、眼前发黑、面部麻木、四肢无力、饮水呛咳、说话不清。
以上诸多症状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即完全恢复正常,少数病人持续到十几小时,但均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
2、反复发作 以上临床症状反复出现。
3、发病年龄 多在50岁以上,有心脏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史。
(三)救护措施:
发作频繁者,近期内发生脑梗塞的可能性很大,应积极治疗,防止发生脑梗塞。
(1)积极治疗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脑动脉硬化。
(2)抗血小板积聚药物,如潘生丁、阿司匹林等
(3)改善脑循环,用西比灵、脑益嗪
(4)其他如罂粟碱、维脑路通、中药都可选用。
(5)脑CT检查如有微小脑梗塞病灶的,按脑梗塞治疗。
(6)建议发作时或短暂发作后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然后针对病因治疗。
中风(急性脑血管病)
参考资料:
什么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也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小中风。它是指在短时间内脑血流量减少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每次犯病的时间持续不久,通常是数秒钟、数分钟或数小时等,最长不超过24小时。往往因症状来得快,消失也快,恢复后不留任何后遗症而易被人忽视。实际上,TIA症状虽轻,但后果严重,如不及时治疗,据统计,约有25%~40%患者,在5年内将产生严重的脑梗塞,而威胁病人生命。因此,医学家们常常把它看成是脑血管病的先兆或危险信号。
发生TIA的原因颇多,诸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是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原因。而过度用脑,情绪激动,寒冷,劳累则可促其发生。
TIA症状繁多,有轻有重,轻者一年数次,重者一日数次,一月数十次。其症状大体可分为两组。一是由于颈动脉系统缺血产生的半侧手足无力、偏瘫、单眼突然黑朦或失明、失语等;一是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引起的眩晕、恶心、呕吐、耳鸣、暴聋及面部感觉障碍。上述两组症状,在同一病人身上可单独出现,也可先后或同时发生。
发生TIA后,决不可忽视,应积极防治。首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地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和其他血管扩张药,还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气功等。但切不可从事过于激烈的活动,同时切忌过度劳累,保持生活规律化,杜绝酗酒,严格戒烟,合理安排饮食,少吃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多吃大豆制品、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还应定期到医院检查血压、血脂、血糖、胆固醇、眼底、心电图及心功能,发现异常时,积极治疗。
怎样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多在50岁以上发病,常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或糖尿病、心脏病、颈椎病史。
(2)起病急骤,常突然起病,数秒钟或数分钟症状达高峰。
(3)多呈发作性,病程短,常呈一过性,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通常为数分钟或数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
(4)反复发作,多则每天发作数次,少则数月或数年1次,但每次发作的症状和体征基本相同。
(5)无颅内压增高,多无意识障碍。
(6)临床表现,以偏瘫,失语,偏盲,偏身感觉障碍,或伴有精神症状者为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发作;若表现头晕,面瘫,吞咽困难,共济失调及交叉性瘫痪者,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发作。
(7)脑CT检查:正常或可见腔隙性梗塞灶。
怎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据报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约有1/2~3/4患者在3年内发展为脑梗塞,经过治疗可使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终止发作,或发作减少者占79.6%,不治疗自动停止发作者仅占20.38% 。因此,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当进行积极治疗,降低血液粘稠度,调整血液的高凝状态,控制和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终止和减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防或推迟脑梗塞的发生。
(1)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主要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使之不能形成微小血栓。此类药物安全简便,易被患者接受。常用肠溶阿斯匹林,50~100毫克,每日1次;潘生丁50~100毫克,1日3次。
(2)扩溶治疗 低分子右旋糖酐及706代血浆具有扩溶、改善微循环和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500毫升静滴,每日1次,14天为1疗程。
(3)抗凝治疗 若患者发作频繁,用其他药物疗效不佳,又无出血疾患禁忌者,可抗凝治疗。常用药物肝素、双香豆素等。如肝素可用超小剂量μ加5%~10%葡萄糖500毫升静滴,每日1次,7~10天为1疗程。必要时可重复应用,疗程间隔时间为1周,但在应用期间,要注意出血并发症。
藻酸双脂钠是一种新型类肝素类药物,能使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Ⅷ相关抗原降低,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有抗凝,溶栓,降脂降粘的作用。可口服或滴服,口服50~100毫克,1日3次;静滴2~4毫克加10%葡萄糖500毫升,20~30滴/分,10天为1疗程,可连用2~3个疗程。
(4)扩血管治疗 可选用培他定、脑益嗪、西比灵、喜得镇、卡兰片等。常用剂量:培他定1 0毫克,每日3次;脑益嗪25毫克,每日3次;西比灵6毫克,每日两次;喜得镇3毫克,每日3 次;卡兰片5毫克,1日3次,口服。
(5)活血化瘀中药 丹参、川芎、桃仁、红花等,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一定作用,可选用。
脑血管造影或多普勒证实有颅内动脉狭窄者,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短暂性脑缺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