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 2011浙江高考作文卷 生物 第3题

谁有2011年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卷的答案啊_百度作业帮
谁有2011年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卷的答案啊
谁有2011年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卷的答案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3小题,每小题2分,共86分).题序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CBBABBCDD废CCDC题序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DCDCACDABCBCDB题序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答案BACBDDDCBADBDCB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少答或多答均不给分.题序46474849505152535455答案CDADACACADBCABCACACDBC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56:(10分)(1)28(1分) Z或W(1分) 4(1分)(2)①AAbb或Aabb(1分)②13/16(1分)③AABb×aaBb(1分) AaBb×aabb(1分)(3)不能(1分),因为雌蚕只有ZDW基因型,雄蚕只有ZDZD,ZDZd基因型;杂交组合ZDW×ZDZD、ZDW×ZDZd均可以产生ZDW的雌性后代(或若要后代只有雄性,则雌性必须全是ZdW,则亲本的杂交组合必须是ZDW×ZdZd);而ZdZd的个体不存在(2分)57.(7分,每空1分)(1)A→B→C(或A→B→C→B) C 局部电流(或电信号) (2)偏转 不偏转 (3)组织液(或内环境、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神经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会分泌某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引起心脏兴奋而(加速)跳动58.(13分,每空1分)(1)群落的演替(或次生演替) 顶级 (2)B (3)①D 种群 地理 生殖 ②标志重捕法 第三号 B→C→D→A B A、B、C、D A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年份:2012年
省份:浙江
试卷类型:月考试卷
上传日期:累计组卷次数
由1分子的磷酸、碱基m和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右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m为胸腺嘧啶,则b肯定为脱氧核糖3 ]" S! Q7 ?. ?' V% X& I B.组成核糖体的b只有4种3 ]" S! Q7 ?. ?' V% X& I C.若ATP水解可形成b,则a为核糖核苷酸3 ]" S! Q7 ?. ?' V% X& I D.若a为核糖,则a和磷酸交替排列构成了DNA的基本骨架3 ]" S! Q7 ?. ?' V% X& I
答案:-解析:-
某生物小组考察一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在稻田分蘖期间,农民拔草、治虫;然后排水进行搁田(亦称“烤田”);稻谷收获之后,部分农民在田里焚烧稻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农民拔草、治虫的目的是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 U% L6 ?% _, `; Z! g8 P6 iB.搁田时排出的水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U% L6 ?% _, `; Z! g8 P6 iC.焚烧稻秆可促进物质循环,实现能量高效利用, U% L6 ?% _, `; Z! g8 P6 iD.该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具有的能量最多, U% L6 ?% _, `; Z! g8 P6 i
答案:-解析:-
分别将未分化细胞群培养在植物激素X和植物激素Y浓度比不同的培养基中,未分化细胞群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X是生长素* `. L! C% ?/ Z
O B.植物激素Y可诱导芽的生成* `. L! C% ?/ Z
O C.该实验用的材料未分化细胞群可来自于不同种植物* `. L! C% ?/ Z
O D.激素X和Y浓度比为1时细胞不能分化* `. L! C% ?/ Z
答案:-解析:-
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物质通过细胞膜需要消耗能量/ F& A3 L" g2 T3 A4 $ S B.构成细胞膜的②和③大多不是静止的,是可以流动的/ F& A3 L" g2 T3 A4 $ S C.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方式b可表示二氧化碳的运输/ F& A3 L" g2 T3 A4 $ S D.不同物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无法完成受精是因为② 具有选择性/ F& A3 L" g2 T3 A4 $ S
答案:-解析:-
某草原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A→B→C中,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数量关系如下表(单位:百万千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种群3 P! J# @1 K2 B1 R& D同化量3 P! J# @1 K2 B1 R& D净同化量3 P! J# @1 K2 B1 R& D呼吸消耗3 P! J# @1 K2 B1 R& D传递给分解者3 P! J# @1 K2 B1 R& D传递给下一营养级3 P! J# @1 K2 B1 R& D未被利用的能量3 P! J# @1 K2 B1 R& DA3 P! J# @1 K2 B1 R& D&3 P! J# @1 K2 B1 R& D&3 P! J# @1 K2 B1 R& D65.53 P! J# @1 K2 B1 R& D3.03 P! J# @1 K2 B1 R& D15.03 P! J# @1 K2 B1 R& D41.53 P! J# @1 K2 B1 R& DB3 P! J# @1 K2 B1 R& D14.03 P! J# @1 K2 B1 R& D53 P! J# @1 K2 B1 R& D&3 P! J# @1 K2 B1 R& D0.53 P! J# @1 K2 B1 R& D23 P! J# @1 K2 B1 R& D2.53 P! J# @1 K2 B1 R& DC3 P! J# @1 K2 B1 R& D23 P! J# @1 K2 B1 R& D0.63 P! J# @1 K2 B1 R& D1.43 P! J# @1 K2 B1 R& D微量(不计)3 P! J# @1 K2 B1 R& D无3 P! J# @1 K2 B1 R& D&3 P! J# @1 K2 B1 R& DA.种群A、B、C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种群B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种群C对其有选择捕食的结果C.能量从B到C的传递效率为12%D.种群A的净同化量为59.5百万千焦
答案:-解析:-
某研究小组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胚胎干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胚胎干细胞在不加饲养层的培养基中培养会出现细胞分化' i' N" F" K. b8 J7 h B.可从原肠胚中获取胚胎干细胞' i' N" F" K. b8 J7 h C.胚胎干细胞在原代培养过程中不会出现接触抑制的现象' i' N" F" K. b8 J7 h D.胚胎干细胞经培养能分裂分化成新个体' i' N" F" K. b8 J7 h
答案:-解析:-
甲、乙、丙是三个与DNA分子有关的生理过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7/8, K6 f2 E0 ?2 U, g- Z8 V( B* X B.甲图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可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K6 f2 E0 ?2 U, g- Z8 V( B* X C.丙图②与③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中,嘧啶类碱基之和不等于嘌呤类碱基之和, K6 f2 E0 ?2 U, g- Z8 V( B* X D.小麦根细胞中能进行乙图所示生理过程的结构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 K6 f2 E0 ?2 U, g- Z8 V( B* X
答案:-解析:-
盐害是全球水稻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通过农杆菌中的质粒将CMO基因、BADH基因、mtld基因、gutD基因和SAMDC基因5个耐盐基因导入水稻,获得了一批耐盐转基因植株。下列有关耐盐转基因水稻培育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基因工程涉及多个目的基因,多种载体! M1 `, g% ?; S! A0 c# @& D B.该基因工程所需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能有多种! M1 `, g% ?; S! A0 c# @& D C.只要目的基因进入水稻细胞,水稻就会表现出抗盐性状! M1 `, g% ?; S! A0 c# @& D D.可通过将水稻种植到有农杆菌的土壤中观察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M1 `, g% ?; S! A0 c# @& D 中小学在线题库 / &&
答案:-解析:-
下列育种或生理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答案:-解析:-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大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璃罩内CO2含量,结果如右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45min期间,光强度是限制甲幼苗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7 e0 O+ Y
V1 F1 e- O) i B.将乙幼苗放入其它条件都适宜但CO2浓度为20mg/L的环境中,乙幼苗将不能生长7 e0 O+ Y
V1 F1 e- O) i C.夏天干旱季节,乙幼苗生长状况要比甲幼苗好7 e0 O+ Y
V1 F1 e- O) i D.25min时乙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贮存的能量要少于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7 e0 O+ Y
V1 F1 e- O) i
答案:-解析:-
.斯坦曼因发现能够激活并调节适应性免疫的树突状细胞(DC)而获得了2011年诺贝尔奖。DC是一种免疫细胞,它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从而激发免疫反应。成熟DC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A.DC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B.巨噬细胞的作用和DC细胞有共同点C.DC只参与细胞免疫而不参与体液免疫 D.若培育出能识别癌细胞的DC可用于治疗癌症
答案:-解析:-
进行生物工程设计时,下表各组所选择的常用实验材料与实验目的配置错误的是组别; _& W5 L. J: N1 L$ i2 ^* G/ L&实验目的; _& W5 L. J: N1 L$ i2 ^* G/ L&实验材料; _& W5 L. J: N1 L$ i2 ^* G/ L&材料特点; _& W5 L. J: N1 L$ i2 ^* G/ L&A; _& W5 L. J: N1 L$ i2 ^* G/ L&获得克隆动物; _& W5 L. J: N1 L$ i2 ^* G/ L&卵(母)细胞; _& W5 L. J: N1 L$ i2 ^* G/ L&细胞大,细胞质能有效调控核发育; _& W5 L. J: N1 L$ i2 ^* G/ L&B; _& W5 L. J: N1 L$ i2 ^* G/ L&植物的诱变育种; _& W5 L. J: N1 L$ i2 ^* G/ L&愈伤组织细胞; _& W5 L. J: N1 L$ i2 ^* G/ L&分裂能力强,突变率高; _& W5 L. J: N1 L$ i2 ^* G/ L&C; _& W5 L. J: N1 L$ i2 ^* G/ L&获得表达生长激素的转基因动物; _& W5 L. J: N1 L$ i2 ^* G/ L&乳腺细胞; _& W5 L. J: N1 L$ i2 ^* G/ L&分泌乳汁产生生长激素; _& W5 L. J: N1 L$ i2 ^* G/ L&D; _& W5 L. J: N1 L$ i2 ^* G/ L&烧伤患者移植皮肤; _& W5 L. J: N1 L$ i2 ^* G/ L&自体干细胞; _& W5 L. J: N1 L$ i2 ^* G/ L&分裂能力强,且不会引起免疫排斥; _& W5 L. J: N1 L$ i2 ^* G/ L&
答案:-解析:-
下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图1&&&&&&&&&&&&&&&&&&&&&&&&&&图2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DE段某个细胞中可能含有2个X染色体" X2 U8 J. i4 d1 CB.若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图2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 X2 U8 J. i4 d1 CC.若图1、图2分别表示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有核膜重建的现象" X2 U8 J. i4 d1 CD.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只含有2个染色体组" X2 U8 J. i4 d1 C
答案:-解析:-
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 J/ d
U+ D4 B! d 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 J/ d
U+ D4 B! d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J/ d
U+ D4 B! d 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 J/ d
U+ D4 B! d
答案:-解析:-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2,4-D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配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共6组;②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桂花枝条,均分6组,将插条下端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10分钟后取出,进行无土栽培;③一段时间后取出,统计每组枝条生根数目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如下表:2,4—D浓度(mol/L)$ L& S, E- ?/ S! V2 c/ f2 J0$ L& S, E- ?/ S! V2 c/ f2 J10-15$ L& S, E- ?/ S! V2 c/ f2 J10-14$ L& S, E- ?/ S! V2 c/ f2 J10-13$ L& S, E- ?/ S! V2 c/ f2 J10-12$ L& S, E- ?/ S! V2 c/ f2 J10-11$ L& S, E- ?/ S! V2 c/ f2 J生根平均值(条)$ L& S, E- ?/ S! V2 c/ f2 J2.0$ L& S, E- ?/ S! V2 c/ f2 J3.8$ L& S, E- ?/ S! V2 c/ f2 J7.2$ L& S, E- ?/ S! V2 c/ f2 J9.4$ L& S, E- ?/ S! V2 c/ f2 J15.1$ L& S, E- ?/ S! V2 c/ f2 J20.3$ L& S, E- ?/ S! V2 c/ f2 J&&&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促进桂花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浓度是10-11 mol/L B.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C.超过一定浓度的2,4—D 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 D.相同浓度2,4—D溶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相同
答案:-解析:-
在调查人类先天性肾炎的遗传特点时,发现当地人群双亲都患病的几百个家庭中,所有子女的女性全部患病,男性正常与患病的比例为1︰2。对此调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A.先天性肾炎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 E8 f$ f' B. f$ A B.先天性肾炎是一种隐性遗传病# E8 f$ f' B. f$ A C.被调查的母亲中杂合子约占2/3# E8 f$ f' B. f$ A D.先天性肾炎基因在女性中为显性在男性中为隐性# E8 f$ f' B. f$ A
答案:-解析:-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极少数大肠杆菌发生了裂解/ ]: g+ X1 [+ E& L4 F( [; SB.32P标记的是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 g+ X1 [+ E& L4 F( [; S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 g+ X1 [+ E& L4 F( [; SD.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g+ X1 [+ E& L4 F( [; S
答案:-解析:-
右图为某些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概念与a、b、c、d、e依次相对应的一组是A.生态系统、群落、无机环境、个体、种群, b4 T
h0 A( b, h" X) QB.细胞代谢、细胞呼吸、光合作用、需氧呼吸、柠檬酸循环, b4 T
h0 A( b, h" X) QC.细胞核、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 b4 T
h0 A( b, h" X) QD.生态系统稳态、个体的稳态、群落内能量的稳态、内环境稳态、内环境pH的稳定, b4 T
h0 A( b, h" X) Q/ &&21教育网在线题库
答案:-解析:-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是否已导入棉花细胞,其准确判断方法是下列中的A.是否有抗生素抗性B.是否有相应的性状C.是否能检测到标记基因D.是否能检测到目的基因
答案:-解析:-
给成年的肥胖者和非肥胖者一次性口服足量的浓葡萄糖溶液后,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肥胖者胰岛素调节血糖的效率要低于非肥胖者) D# a8 O) I# `' T* L+ [7 P' N7 e% S; NB.30min内胰岛素浓度上升的直接原因是细胞需要的能量增多) D# a8 O) I# `' T* L+ [7 P' N7 e% S; NC.口服葡萄糖后肥胖者合成糖元的速率要比非肥胖者明显快) D# a8 O) I# `' T* L+ [7 P' N7 e% S; ND.30min后引起血糖浓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肝糖元的水解受到抑制) D# a8 O) I# `' T* L+ [7 P' N7 e% S; N
答案:-解析:-
图甲、乙、丙、丁分别是对四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图示中的染色体只代表其状态,不表示具体数目)。下表中对甲、乙、丙、丁提出的假设及相应的结论中,与图示相符的是选项8 Y, M: ?+ e! S5 d( V 假设8 Y, M: ?+ e! S5 d( V 结论8 Y, M: ?+ e! S5 d( V A8 Y, M: ?+ e! S5 d( V 甲图为二倍体西瓜的体细胞8 Y, M: ?+ e! S5 d( V 下个时期细胞中将出现核膜和中心体8 Y, M: ?+ e! S5 d( V B8 Y, M: ?+ e! S5 d( V 乙图为二倍体植物花粉发育成的植株的体细胞8 Y, M: ?+ e! S5 d( V 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或精细胞8 Y, M: ?+ e! S5 d( V C8 Y, M: ?+ e! S5 d( V 丙图为果蝇的体细胞8 Y, M: ?+ e! S5 d( V 染色体①和②来自于同一个亲本8 Y, M: ?+ e! S5 d( V D8 Y, M: ?+ e! S5 d( V 丁图为雄果蝇精巢中的细胞8 Y, M: ?+ e! S5 d( V c组细胞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8 Y, M: ?+ e! S5 d( V &
答案:-解析:-
右图表示特异性免疫的部分生理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E只要与相应的Y结合就能进行过程a* B$ @- E) H# [& ?. _3 T0 V B.过程a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 @- E) H# [& ?. _3 T0 V C.过程c引起的免疫应答比过程a引起的免疫应答快且强* B$ @- E) H# [& ?. _3 T0 V D.人为接种Y从而引起细胞E的免疫反应属于主动免疫* B$ @- E) H# [& ?. _3 T0 V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右图M2曲线表示番茄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M1曲线表示在g点改变某种实验条件后可能出现的变化趋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g两点催化根细胞细胞呼吸的酶有所不同- $ G1 V'
U' `B.M2曲线g点以后限制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K+的浓度- $ G1 V'
U' `C.g点根细胞内参与该过程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和中心体- $ G1 V'
U' `D.g点以后,采取中耕松土的措施可使曲线呈现M1的变化趋势- $ G1 V'
答案:-解析:-
某线性DNA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bp),先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完全切割,再把得到的产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完全切割,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如下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和b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酶与b酶切断的化学键相同! Q$ `- h( R& W6 _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和b切出的DNA片段不能相互连接! Q$ `- h( R& W6 _ C.该DNA分子中a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有3个! Q$ `- h( R& W6 _ D.仅用b酶切割该DNA分子至少可得到三种DNA片段! Q$ `- h( R& W6 _ 21世纪在线题库: / 免费
答案:-解析:-
右图为某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0.45A.图中的b物质可能是神经递质的受体" J* M( d4 H$ a) D$ ?' \ B.动作电位的形成与膜上的a物质有关" J* M( d4 H$ a) D$ ?' \ C.复极化过程中,大量钾离子从②侧涌到①侧" J* M( d4 H$ a) D$ ?' \ D.反极化状态时,②侧的钠离子浓度不可能比①侧高" J* M( d4 H$ a) D$ ?' \
答案:-解析:-
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次生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稳定性随时间的变化" B. B# @4 P: X3 R B.生态系统中能量随营养级的变化" B. B# @4 P: X3 R C.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B. B# @4 P: X3 R D.在适宜条件下光合速率随CO2含量的变化" B. B# @4 P: X3 R
答案:-解析:-
市场上流行的直饮机的核心部件是逆渗透膜,它利用逆渗透原理,通过水压使水由较高浓度的一侧渗透至较低浓度一侧,理论上在较高浓度侧的所有细菌及不纯杂物、可溶性固体物和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不能渗入高精密的逆渗透膜,示意图如下所示。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逆渗透过程与渗透作用的差异是前者需要消耗能量3 L5 U5 C& C3 O4 g4 c/ c5 P B.逆渗透膜也具有细胞膜的识别功能3 L5 U5 C& C3 O4 g4 c/ c5 P C.逆渗透膜上有载体蛋白,可以选择性控制有害物质3 L5 U5 C& C3 O4 g4 c/ c5 P D.逆渗透膜祛除有害物质的能力胜过生物膜,可放心饮用3 L5 U5 C& C3 O4 g4 c/ c5 P
答案:-解析:-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中酶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纤维素酶可用于原生质体的获得, _% K. C- `( I5 ]; X' J4 N: Q. f B.胰蛋白酶可用于获得单个动物细胞, _% K. C- `( I5 ]; X' J4 N: Q. f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用于提取目的基因, _% K. C- `( I5 ]; X' J4 N: Q. f D.DNA连接酶只用于DNA拼接重组, _% K. C- `( I5 ]; X' J4 N: Q. f
答案:-解析:-
右图为膝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9 W6 @% `$ K& U9 H B.b处注入麻醉剂后,在②处检测不到膜电位变化9 W6 @% `$ K& U9 H C.在c处施加剌激引起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9 W6 @% `$ K& U9 H D.若在①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c处膜电位会发生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的变化9 W6 @% `$ K& U9 H
答案:-解析:-
下表为某些抗菌药物及其抗菌作用的原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抗菌药物% e9 W0 d3 b* E) N4 Y0 J&抗菌机理% e9 W0 d3 b* E) N4 Y0 J&青霉素% e9 W0 d3 b* E) N4 Y0 J&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e9 W0 d3 b* E) N4 Y0 J&环丙沙星% e9 W0 d3 b* E) N4 Y0 J&抑制细菌中催化DNA碱基之间氢键断开的酶的活性% e9 W0 d3 b* E) N4 Y0 J&红霉素% e9 W0 d3 b* E) N4 Y0 J&能与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结合% e9 W0 d3 b* E) N4 Y0 J&利福平% e9 W0 d3 b* E) N4 Y0 J&抑制敏感型结核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 e9 W0 d3 b* E) N4 Y0 J&A.青霉素可使细菌因大量吸水而膨胀破裂B.环丙沙星可抑制细菌DNA的复制过程C.红霉素可使细菌内tRNA与核糖体的结合受阻D.利福平能够抑制结核杆菌内基因的表达/ &&21教育网在线题库
答案:-解析:-
某XY型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种品系进行如下杂交实验。根据以上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实验1:阔叶♀×窄叶♂→阔叶♀:阔叶♂=1:1实验2:窄叶♀×阔叶♂→阔叶♀:窄叶♂=1:1A.仅根据实验2也能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 M' O: R/ ?7 `# C& B- aB.实验2结果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M' O: R/ ?7 `# C& B- aC.实验1子代雌雄杂交的后代会出现雌性窄叶植株+ M' O: R/ ?7 `# C& B- aD.实验1、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相同+ M' O: R/ ?7 `# C& B- a
答案:-解析:-
科学家发现哺乳动物中有一种Toll基因,它编码的蛋白称为Toll样受体。Toll样受体能感知入侵的外来微生物以及机体内变异的细胞,从而启动免疫反应。Toll样受体是一个大家族,迄今在哺乳动物及人类中已经发现的Toll样受体家族成员有13个,可分布在20多种细胞上。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合成Toll样受体过程中需要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参与: P1 f+ c! Y, c' j1 h- L B.Toll样受体引起的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 P1 f+ c! Y, c' j1 h- L C.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Toll样受体种类不同: P1 f+ c! Y, c' j1 h- L D.Toll样受体的作用不同于白细胞介素-2: P1 f+ c! Y, c' j1 h- L
答案:-解析:-
某同学研究甲湖泊中某深度生物的光合作用和需氧呼吸强度。具体操作如下: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a、b、c,将a先包以黑胶布,再包以铅箔。用a、b、c三个瓶分别从待测深度的水体取水样,测定瓶中水体的氧含量。将a瓶、b瓶密封再沉入待测深度的水体,经24小时后取出,测两瓶中氧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则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需氧呼吸的情况是A.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需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是v mol/瓶. ?) A% M9 Y' A, X
`% g7 W3 D B.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k mol/瓶. ?) A% M9 Y' A, X
`% g7 W3 D C.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需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是(k-v) mol/瓶. ?) A% M9 Y' A, X
`% g7 W3 D D.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k-v) mol/瓶. ?) A% M9 Y' A, X
`% g7 W3 D
答案:-解析:-
已知家鸡的无尾(A)对有尾(a)是显性。现用有尾鸡(甲群体)相互交配产生的受精卵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乙群体)。为研究胰岛素在小鸡孵化过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变,下列方案中可行的是 A.乙群体×乙群体,子代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B.甲群体×乙群体,子代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C.甲群体×甲群体,子代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D.乙群体×乙群体,子代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答案:-解析:-
右图是雌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情况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图可知雌激素相应的受体在细胞内& e4 M5 D& f* P, G; CB.雌激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扩散& e4 M5 D& f* P, G; CC.该“雌激素—受体”复合体能直接影响遗传信息的传递& e4 M5 D& f* P, G; CD.该“雌激素—受体”复合体作用于核内DNA不需要穿过脂双层& e4 M5 D& f* P, G; C
答案:-解析:-
下表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酶的专一性及影响酶活性因素的实验设计及结果。试管编号& N/ M4 D( U$ X; O2 B* T
W$ ] ①& N/ M4 D( U$ X; O2 B* T
W$ ] ②& N/ M4 D( U$ X; O2 B* T
W$ ] ③& N/ M4 D( U$ X; O2 B* T
W$ ] ④& N/ M4 D( U$ X; O2 B* T
W$ ] ⑤& N/ M4 D( U$ X; O2 B* T
W$ ] ⑥& N/ M4 D( U$ X; O2 B* T
W$ ] 2mL3%淀粉溶液&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2mL3%蔗糖溶液&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1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反应温度(℃)& N/ M4 D( U$ X; O2 B* T
W$ ] 40& N/ M4 D( U$ X; O2 B* T
W$ ] 60& N/ M4 D( U$ X; O2 B* T
W$ ] 80 & N/ M4 D( U$ X; O2 B* T
W$ ] 40& N/ M4 D( U$ X; O2 B* T
W$ ] 60& N/ M4 D( U$ X; O2 B* T
W$ ] 80& N/ M4 D( U$ X; O2 B* T
W$ ] 2mL本尼迪特试剂&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红黄色深浅&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 N/ M4 D( U$ X; O2 B* T
W$ ] 据表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和温度B.本实验的因变量是红黄色的深浅程度 C.可用于探究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组合有①④或②⑤D.本实验可用碘液代替本尼迪特试剂进行结果的检测/ &&21教育网在线题库
答案:-解析:-
层粘连蛋白是细胞膜上的一种高分子糖蛋白,由一条重链(α链)和两条轻链(β1、β2链)构成,并存在不同受体结合位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层粘连蛋白在细胞的识别中具有作用B.层粘连蛋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绿色化合物C.若层粘连蛋白由m个氨基酸组成,则含有(m-3)个肽键D.层粘连蛋白的合成需要DNA、RNA、RNA聚合酶等物质的参与
答案:-解析:-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演绎”过程的是&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3 \. Q$ d2 S3 G1 _( S! ^%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 @3 \. Q$ d2 S3 G1 _( S!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接近1∶2∶1- @3 \. Q$ d2 S3 G1 _( S! ^% `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3 \. Q$ d2 S3 G1 _( S! ^% `
答案:-解析:-
(10分)下图一是某植物叶肉细胞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不同的物质,a、b、c代表细胞器),图二为该植物在适宜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下,处于不同光照强度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量。请分析回答:(1)图一中的a表示&&▲&&;从图一可知,该细胞吸收钾离子的方式为&&&▲&&&。(2)图二中,影响M点左右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当该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处于M点时,图一b中的物质②将来自于&&▲&&;当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3)适当提高外界温度,图二中的N点将向&&▲&&移动。
答案:-解析:-
(5分)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控。下图甲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情况。请回答:(1)生长素是通过促进细胞的&&&▲&&&而促进植物生长。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图甲中的2m,则其向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是&&▲&&。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起&&▲&&作用。(2)从图乙可知脱落酸能抑制&&▲&&,这与&&▲&&激素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
答案:-解析:-
(13分)为探究有机物X是否可诱发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早期染色体发生断裂,某研究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要进行该实验,必须先选择实验材料。所取实验材料的细胞必须能进行&&&▲&&&。(2)该实验应分几组?每组除都要加入实验材料及相应培养液外,还应如何处理?▲&&&。&&&▲&&&。(3)该实验最简便的检测方法是&&&▲&&&。需观察的指标是&&&▲&&&。(4)请用图示的形式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注:只需画出观察对象的结构;假设所取实验材料的细胞中有1对2条染色体,如右图所示)&&&&&&&&&&&&&▲&&&&&&。
答案:-解析:-
(12分)人类的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病的原因之一是患者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发生了变化,模板链某片段由GTC突变为GTG,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成了组氨酸,导致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变成酪氨酸,而只能转变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损伤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碱基对发生了&&▲&&而引起的一种遗传病,从对表现型的影响来分析,它属于基因突变类型中的&&▲&&突变。(2)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编码谷氨酰胺的密码子为&&▲&&。&(3)体内苯丙氨酸供应不足也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若某婴儿已确诊为苯丙酮尿症患者,你认为最简便易行的治疗措施是&&▲&&。(4)以下为某家族苯丙酮尿症(设基因为B、b)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设基因为D、d)的遗传家系图,其中II4家族中没有出现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①Ⅲ4的基因型是&&▲&&;II1和II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②若Ⅲ5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填父亲或母亲),理由是&&▲&&。③若Ⅲ1与一正常男人婚配,他们所生的孩子最好是&&▲&&(填男或女)性,在父亲基因型为&&▲&&的情况下,该性别的孩子有可能患苯丙酮尿症,概率为&▲&&。
答案:-解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1浙江高考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