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三元里里抗英斗争让我 想到了什么?

藏着的历史:1841年三元里抗英事件真相
我的图书馆
藏着的历史:1841年三元里抗英事件真相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在谈及鸦片战争中广州附近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时,认为这场斗争 “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一些权威资料也认为“三元里抗英,是中国人民自发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第一场战斗”;“……第一次显示了只有在广大人民中存在着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力量”现行观点似乎已成定论:三元里斗争是保卫祖国,反抗侵略的行为。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此类看法有悖于史实。
&&&&一、从斗争的起因来看,三元里等地民众进行的是一次保卫家园的战斗,并不是投身于一场保卫祖国的战争。
&&&&有不少资料认为,是“日《广州和约》的订立,激起了人民的武装反抗”。事实上,据各种文献记载,三元里等地民众奋起抗英,直接原因有三:一是英军开棺暴尸;二是劫掠财物;三是戏辱妇女。广州沦陷的第二天,英军在广州城外大肆掠夺,并打开郊外双山寺存放着的一些外籍人权厝的棺榇,观看尸首。依据中国的传统和宗教,此类大不敬的行为,只有禽兽才做得出来,中国人民淳朴的孝心,决不能容忍死去多年的祖宗受人骚扰,不得安宁。更有甚者,英军闯入村庄,抢劫耕行,以补充军需。英军的抢劫耕行,触动了农民的赖以生存的基础,对于自给自足的农户来说,失去基本的生产耕具是无疑把他们推向了破产的深渊。 从以上事实,可看出三元里等地人们斗争目的是为了敬祖敬宗,维护自己的生存基础,维护自身利益,这与教材上所说的“反侵略”之说是大相径庭的。
&&&&二、当时的中国民众还不存在近代意义上民族意识觉醒的问题。
&&&&如果说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在客观上是一爱国行动,那是绝无疑义的;但若推及三元里民众在主观上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则缺乏推理演绎的前提。保家战斗与卫国战争,在观念上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就行动上而言,前者只可能发生在英军肆虐的地区,在其他地区就不会产生民众的自觉,而后者则是一场全国民众奋然投身的热浪冲天的壮剧。以当时的客观条件,许多人还意识不到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之存在;而就人们的主观来分析,即便是在当时最有知识、深悉“夷夏”大义的儒生官吏中,虽不乏一些忧国之士,但绝大多数却是正心修身,不问世事。而占中国人口之绝大多数的农民,整日为生计所困,眼界狭隘于几亩地、几间房、娶妻生子,此外的一切对他们显得如同天际般的遥远。他们活动在所居住的乡村周围数十里范围,甚至从未进入县城,对广州、厦门、定海的战事,又何来心思所动? 英方的文献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场景:“……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的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英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在整个战争期间,英军虽有一时的供应不足之虞,但在总体上不觉困难。一些民众向他们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获利;还有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这些被清方文献斥为“汉奸”的民众,在交战地区几乎无所不有。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下,中国的老百姓早以习惯了诸如改朝换代的重大变动。只要不触动他们的眼前利益,逆来顺受又成了一种传统,谁当皇帝就给谁纳粮。满清的皇帝也未必比浮海东来的“红毛”统治者,更为可亲。在三元里事件之前,英军曾统治舟山半年,绝大多数民众还是做了顺民甚至“良民”。(国人的优良传统?)但是,一旦民众的此前利益受到侵犯,如棺榇被开,财物被掠,情势就立即发生变化,愤怒的民众必然会用武力捍卫自身利益。
&&&&三、从军事角度观察,三元里抗英并无决定大局的意义。
&&&&在中方文献中三元里战中歼敌数目有“十余人”,“百余人”,“二百余人”,“七百四十八人”等诸多说法。其中以“二百余人”一说最为流行。但综合英军的资料来看,这次战斗中英军损失人员应该在5人左右,伤20余人,更何况主要是因为是由于大雨打湿了了英军的枪械火药,使之不能发射。而当时四方炮台及附属设施附近共有英军千余人,有数门大炮(不是清军的那种土炮)。一旦天晴,从以梭标等武器为主的农民之间轰开一条路问题不大。这样的胜利显然是无法对形势发展产什么影响,然而,后来有人宣称,若不是广州知府余保纯的劝解,民众就有可能消灭广州城北的英军,甚至完全有能力全歼英军。这些说法显然是过于夸大其词。三元里一战,英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惧怕民众(毕竟人数上处于巨大劣势),但应当将其摆到恰当的位置上去。正如胡绳所言:“有些……人认为,如果广州的官员不去解围,三元里的斗争就能够取得很大的胜利,甚至对整个战争起决定作用。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实际的。”
&&&&还原一下真相:日,一小股英军窜到三元里村抢劫(一说调戏某村民的妻子),村民奋起搏斗,击退英军。为了防止报复,群众联合起来进行斗争。5月30日清晨,三元里及各乡群众数千人,手持锄头、铁锹等围困英军盘踞的四方炮台。英军司令卧乌古命令英军(一个连,约60人)出击。到达牛栏冈附近,被七八千农民团团围困。时大雨倾盆而下,英军因火药受潮而枪炮失灵,穿着皮靴在稻田泥泞中寸步难行。双方遂展开肉搏,但毕竟群众是未受过任何军事训练、手拿锄头的农民,虽然英勇,但最后英军在援军(一个燧发枪连)帮助下还是逃回四方炮台(不是农民不勇敢,实在是装备太落后)三元里一仗,英军死5人(有的说法更少),伤20余人,少校毕彻因病猝死(病因尚不明,怀疑心脏病)。群众死约20余人,伤者不详(所以称不上大捷)。有学者说英国一个连被全歼或几乎全歼,那是为了政治需要编造的。清军几万人都打不死几个英军(主要是因为武器装备),何况农民(请勿说清军作战不如农民勇敢,那是胡扯)!
&&&&此后,广州附近佛山、番禺、南海、增城、花县等县 400余乡义勇数万人,赶来与三元里人民在一起,将四方炮台层层包围。(想强攻可是没有攻城武器,总不能拿着镰刀往上冲吧!)英军则缩在炮台里,等待援救。英军立即派奸细(可是汉人呦)混出重围,威胁广州知府余保纯、前去解围。余保纯就威胁地主、士绅们,让他们劝散了群众(一劝就散了,可见也不坚决)。
&&&&综上所述,三元里民众的抗英斗争,无疑是一件值得称颂的事件,但将之提升至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的精神展示,或演绎成了什么大捷,则脱离了当时的时代。三元里抗英斗争虽然在客观上有一定反侵略意义,但如果将其所产生的意义和影响给予人为的放大,那么它的意义便逐渐失去其真实性。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历史之家--历史资料最全的历史吧
三元里抗英斗争是怎么回事?它的意义是什么?
三元里抗英斗争是怎么回事?它的意义是什么?
文章简介: 三元里抗英事件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队与非官方武装力量间在广州市郊外三元里发生的冲突事件。那三元里抗英斗争的原因是什么?有着怎样的意义?今天由小编一一为你讲解
  三元里抗英事件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队与非官方武装力量间在广州市郊外三元里发生的冲突事件。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
& && 三元里抗英斗争中的&汉奸&们:
  150多年前,在广州城北三元里爆发了一场民众抗英事件。这一事件当时多有流传,后来被载入历史教科书。在历史上,当地有人&抗英&,也有人&援英&。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进袭广州时,曾将一些广东人组织成苦力运输队,冒着弹雨为英军背送弹药。
  1841年5月底,广州城北的三元里爆发了民众抗英事件,后来这个事件因被写入历史教材而广为人知。
  但少为人知的是,就在三元里民众抗英的同时,也有不少民众成为英国军队的后援。据记载,仅三元里一地,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就有1200名援英者被搜出(《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这个数字要远远超过丧生三元里的英军数量&&《南海县志》称毙敌十人,英军司令卧乌古的报告是5人。
  不仅仅在三元里,在两次鸦片战争中,都有众多的中国民众为英军以及后来的英法联军服务,他们为这些&夷人&提供后勤,刺探情报、引路,甚至直接参与作战。
  这些援英者被斥之为&汉奸&。这种情况在当时是如此普遍,以至于有清廷官员慨叹,&汉奸&是清军战败的重要原因。1841年2月,琦善在连吃败仗的窘境中,上书道光皇帝,指出广东已不堪作战,原因就在于广东民众除已为汉奸者外,其余民众咸被英军诱惑以助敌势;浙江巡抚刘韵珂在奏报中说:&论者本谓该逆(清廷对英军的称呼)不长陆战,而两年之中,该逆之略地攻城,皆在陆路,且能爬越山岭,又有汉奸为之导引,各处路径,较我兵更为熟悉。&
  这些写给皇帝的奏折难免有推卸战败责任,夸大事实的部分,但不可否认的是,&援英&现象的确普遍存在,成为令官员们头疼的大问题。因此,清军不得不面临两线作战的局面,一面是要对付装备先进的英军,另一面则是要对付数量庞大的援英者。
  甚至,在当时的很多人看来,剿灭&汉奸&是比抗击英军更紧要的事。比如&靖逆将军&奕山在对道光皇帝上奏战果时,每次都把&杀死汉奸&放在斩杀英军官兵的前面。
  所谓&汉奸&,大多数原本是和英国贸易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中国商人和苦力。在中英交战的局面下,自然容易被国人排斥。而纪律散漫的官兵为了谎报战绩,滥杀贫民,污名为&汉奸&,反过来又更加大了援英者的数量。
历史上有17名学子过关斩将,连中“三元”。中国古装剧中常常出现寒窗苦读的...
“帽子戏法”最早出现在1858年。作为一个专用词出现在印刷品中是在187...
范生从县令的眼光和口气里读出了怀疑,就主动解释说:“这冯秀才家境甚为贫寒...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统治者为了选拔人才同时是培养奴才的主要途径。也是屌丝逆...
戏曲中常常出现寒窗苦读的主人公“连中三元”的佳话。其实,在古代的考生中,...
核心提示:李作鹏又传达叶群的话说:“首长认为,徐向前在太原战役之前和彭德...
在一次狩猎中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死亡背后推手是谁呢?刺杀孙策的真实...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徐晃,本为杨奉帐下骑都尉,三国演义第14回中描写徐晃很厉害,第一次出...
清朝格格王敏彤是一位清秀漂亮的女孩,她的一生命运多舛,时代的更迭让她吃尽了苦头。她极...
宣华这时已是泪如泉涌,心烦意乱,见隋文帝逼问得紧了,才无可奈何,哽咽着声儿,吐出了“...
广东简称读粤 yuè,为什么广东的简称是粤呢?对此,常见的说法的是,越即粤,在古代历...
商人梦见栽葡萄树,预兆要做一笔生意,生意一定会兴隆,能发大财。孕妇梦见摘葡萄吃,代表...
从政治实力、军队掌控力、宗教影响力,到个人领导魄力,杨秀清都远在洪秀全之上。再加上一...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奇怪逆转局面出现呢?历来军史对此讳莫如深,包括粟裕本人在内的众多华野...
应姓家谱的宗谱有哪些呢?宋理宗赐封宁波蜜岩显爵应氏宗谱十卷……各地区的应氏字辈排行....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收录:1840年至1988年9月逝...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意思是如果一心一意想要加罪于人,就不愁找不到罪名。指随心所欲地陷...
少不更事的意思: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种榆水中央;成长何容易?截承金露盘;袅...
从政治实力、军队掌控力、宗教影响力,到个人领导魄力,...
《红楼梦》书中对贾环的描述内容从少到多、从猥...
在后宫中,皇后具有发言的权利,皇帝不能随心所...
今天讲的正是海军历史上的第一舰,是1947年...
苏联在二战期间援助蒋介石的武器装备达3亿美元...
佳人在水旁,少女领着安子谦来到一座临水的小亭...
《瓠叶》原文及译文:译文瓠叶翩舞瓠瓜香,采来...
CopyRight , ,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05号
粤ICP备号-1&&联系QQ:&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doc】浅谈三元里抗英斗争战争,【doc】,抗英斗争,三元里抗英,三元里,doc,广州三元里,三元里大道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doc】浅谈三元里抗英斗争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何玉成(三元里抗英英雄)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三元里抗英英雄
(三元里抗英英雄)
何玉成,男,鸦片战争期间和战后的七八年里,在广东人民反侵略的斗争中,爱国士绅凭借他们拥有的社会地位,利用他们占有的优越条件,起了组织和领导的积极作用,从道光二十一年四月(1841年5月)著名的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到战后组织社学反侵略武装,何玉成、等是其中的积极分子和骨干人物。[1]
何玉成基本资料
籍 贯: 番禺
历史时期: 鸦片战争时期
历史事件: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何玉成简介
成,名琳,号琢石。番禺慕德里司萧岗乡(今广州市)人。嘉庆二十二年(1817)秀才。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早年家贫,以教书为生,并在乡组织怀清社,维护地方治安,经年不懈,卓有成效。鸦片事起写有《辛丑首夏书事》等诗,揭露帝国主义侵略
何玉成故居
和鸦片输入对人民的危害。
道光二十一年,英军犯广州,占,家居离此不远的何玉成曾谋求“联合本司各社学,保守乡间”。但此时各乡士绅还多存“自保”思想,“未敢擅行”。是年五月,广州北郊农民首举义旗抗英,何玉成积极响应,在乡组织义勇队伍,鼓励乡民勇杀英兵。柬传番禺、、诸村,派出联合抗英,并大败英国侵略军于牛栏岗。事后,清官方授予何玉成“六品军功”。粤督祁埙称“玉成督率乡民,奋不顾身”,给予奖匾。而他未忘各乡伤亡之士,联络众乡绅向粤督祁埙呈递条陈,建议筹设“驱夷忠勇祠”(即)“以慰忠魂”。经批准设在民众效死之地牛栏岗,后迁至石井。[2]
英军被三元里等乡民众击退后,何玉成建议官方“增强设备”,自至石门,如仁威、沙南、荔园、泮塘、穗口及对岸之、增 7,各处水陆要隘,设防置炮。同时,协助民间扩大社学组织。、何有书等发起建立及公所时,何玉成给予大力支持,使社学组织成为一支“无事则负耒力田,闻警则操戈御侮”的民间抗英队伍。社学重修,何玉成为其撰写碑文,指出:“逆夷之所惧者,民心固也,民所以固者,赖社学以维之也。”之后,他还奉命派怀清社义兵千人,驻扎在城外各炮台,防止英兵再犯。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广州人民因英兵开枪打死我群众三人而怒烧英商馆,祁埙等“恐夷人藉口生事”,急请他商议,何玉成即派社学团练千人来省,驻扎在小北较场,使英人知道“众怒难犯”,不敢报复。粤督祁埙等地方大吏曾几次保奏何玉成“打仗出力,而且办团辛勤。察其才具,堪膺民社之任。”但清政府始终谕令,将何玉成交“将军伊里布妥为管束,如始终如一,再会同督抚保奏”,表现为朝廷对他的不信任。道光二十四年代督再摺奏保时,何玉成已参加会试,大挑一等,任知县,历十载。中川《射洪县志》、《潼州府志》政绩篇均有传,诗文见“艺文类”。末年休官回乡,为乡人推举主持保良局,曾力保被朝廷追杀的多人。同治二年(1863)建议重修怀清社学,并易其名为“佛岭社学”。
何玉成故居至今犹存。他曾以所居之名自刻诗稿,久佚。建国后收集得数十首,辑成《揽翠山房诗辑》,其中不少是抗英斗争的重要史料。
何玉成详细介绍
何玉成,原名琳,以字行,号琢石,广东县慕德里司萧冈乡(今市境内)人,不知其生卒年月,家贫,二十二年(1818年)中秀才,在乡以教读为生,道光十一年(1831年)中举人。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在本乡怀清社学办团练。
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四、五日(、25日),侵略军在泥城登陆,攻陷广州城北的四方炮台。萧冈位于四方炮台和三元里的北面,何玉成及其兄弟“自度旧庐必遭倾”,曾“集众公盟”,拟联合本司各乡社学组织反侵略武装以保卫乡里,但这时各乡士绅“阻于官帅之和议”(当时奕山与英军议和,议订了《广州停战协定》)而多退居畏缩,何玉成的倡议未能实现①。
四月初十日(5月30日),三元里人民不堪英军的骚扰、欺凌,勇揭抗英大旗,何玉成当“即柬传东北、南海、番禺、增城、连路诸村,各备丁壮出护”,于是附近城西北三元里等九十余乡及对岸等村人民“老弱馈食,丁壮赴战,一时义愤同赴,不呼而集者数万人。”②这次战斗延续到第二天下午,群众越斗越勇,取得了很大的战果,正要进一步歼灭被包围的侵略军时,由于广州知府等地方官奉奕山等大吏的命令加以阻拦,被胁迫解散。故老相传,当时余保纯找到何玉成,限令收兵,解散队伍,威胁他:“如不收兵,则六百万元(赔款)要你何玉成负责”③,迫使他接受,事后奕山和等大事报功,奏请清政府奖给何玉成六品军功,称赞他和一些士绅“督同各乡丁勇,奋不顾身,杀毙匪(指英军)多名,……实属志切同仇,深知大义”,并赠予奖匾④、
三元里等乡人民严惩了英国侵略者,但在义勇民众中也有伤亡,其中在战斗中牺牲的即达二十余人。这年四月中旬,何玉成等爱国士绅联名向两广总督祁贡呈递条陈,要求对伤亡群众进行抚恤,建立“忠勇祠”,得到批准。他们并以“三元里西村南岸九十余乡众衿耆”的名义出《说帖》,驳斥义律对广东人民进行威胁的“告示”。《说帖》的词句简明有力,末尾提出要再“纠壮数十万”与英军决战,表示“务使鬼子无只身存留,鬼船无片帆回国”,使得义律非常害怕⑤。祁贡等“见此字骂英逆妙极”,便特派余保纯和番禺、南海两知县出面,于四月十九日(16月8日)晚在宴请何玉成等十余名士绅,加以笼络。
何玉成在中的行动表明了他具有炽热的爱国思想感情,他在自己所写的一些诗篇中也抒发较强烈的卫国保家乡的情怀。在《团练乡勇驻扎四方炮台等处纪事》一诗中,他描绘了的实况,写道:“今岁口初夏,寇掠,少壮争御侮,老弱同赍粮,助我民,一雨纷淋浪,彼兵黯无焰,我兵众且强。奋我刀与牌,歼彼犬与羊,夷众下船去,众怒犹未降”⑥,表现了他对侵略者高度的仇恨。第二年(1842年),广州各地纷纷整顿或新建社学武装,其中最早的有南海举人李芳在石井建立的“升平社学”,番禺在籍、进士何有书在筹建“升平公所”,何玉成又协助何有书进行具体筹备工作。这些社学武装建立后,招之即来,收到御侮保家乡的显著效果,正如何玉成诗中所说的那样:“万民皆,集众惟一呼,以此慑远夷,不战胆亦虚。”这一年农历十一月初六日(12月7日)夜间,发生广州人民火烧英国商馆,祁贡等“恐夷人藉口生事”,第二天就调令升平社学和公所的壮勇二千人,“来省以备不虞”,这两处的丁壮,于初八日(9日)即“踊跃齐集”,何玉成当时就带领了团勇一千名驻扎小北较场。他在诗中这样记述道:“……岂知民怨深,夷楼毁一燧。中宵警报闻,复惧夷氛炽。仓卒呼吾侪,踊跃荷戈至。……部署北较场,先声夺人志”⑦。以此,祁贡等广东地方大吏前后几次保奏何玉成“打仗出力,而且办团辛勤”,但清政府却谕令将何玉成“交将军伊里布妥为管束,如始终如一,再行会同督抚保奏”,表现对他们这些反侵略武装的不信任。以后在反对英人进入广州城的多次斗争中升平社学和公所在组织人民群众方面都起了重大作用。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何玉成赴京参加会试,大挑一等,任四川知县,咸丰末年休官回原籍,为乡人推举主持保良局,这时以为首的红巾军在撤离广州后,城外各乡特别是三元里一带农民被两广总督为首的地方官吏株连罗织,捕杀不已,何玉成尽力保全,使多人幸免于难。同治二年(1863年),何玉成改怀清社学为佛岭社学。此后事迹不详。遗著有诗若干首,文史研究馆搜集得数十首,编为《揽翠山房诗辑》。
何玉成注释
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第204-206页;《鸦片战争》,第4册第1页。
②《夷氛闻记》,,第75页。
③《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修订本,第168页。
④《鸦片战争》,第4册。第24页。
⑤《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第16页、第24一25页。
⑥同上,修订本,第297页。
⑦以上见《》(道光朝);中华书局,第5册第2517页;《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修订本,第297页,何玉成诗。
.鸦片战争博物馆.[引用日期]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三元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