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题胶囊名单生产企业名单?

绵阳市卫生局
绵阳市卫生局
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立即暂停使用媒体曝光的13个铬超标产品的通知关于配合召回和暂停使用部分
药品生产企业胶囊药品的通知的通知
各县市区卫生局、园区社发局,市直医疗机构,局注册绵阳城区民营医院:
&& &现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立即暂停使用媒体曝光的13个铬超标产品的通知》(卫发明电〔2012〕6号)、《关于配合召回和暂停使用部分药品生产企业胶囊药品的通知》(卫发明电〔2012〕7号)转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立即暂停使用媒体曝光的13个铬超标产品的通知
2、 关于配合召回和暂停使用部分药品生产企业胶囊药品的通知
&&&&&&&&&&&&&&&&
&&&&&&&&&&&&&&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六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立即暂停使用媒体曝光的13个
铬超标产品的通知
卫发明电〔201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2012年4月15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了部分药品生产企业使用铬超标胶囊生产药品的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于4月15日发出通知,暂停销售和使用媒体曝光的9家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13个批次药品,待监督检查和产品检验结果明确后,合格产品继续销售使用,不合格产品依法处理。
  为确保医疗安全,维护患者权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通知本辖区内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暂停销售使用媒体曝光的13个铬超标产品的通知》(食药监电〔2012〕5号)要求,立即对库存和使用的药品进行清点检查,停止购入和使用本文附件所列9家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13个批次药品;已经购入的要立即清点封存,待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和产品检验结果明确后依法进行处理。同时,医疗机构要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有关规定,做好可能的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
  特此通知。
  附件:企业及品种名单
卫生部办公厅
二○一二年四月十九日
企业及品种名单
卫发明电〔2012〕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4月1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关于查处部分药品生产企业使用铬含量超标胶囊行为的通知》(国食药监电〔2012〕6号)。为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维护患者权益,现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积极配合药监部门召回本通知附件所列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检验不合格批次药品。
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立即暂停购入和使用本通知附件所列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所有胶囊剂药品,待检验合格后方可购入和使用。
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立即暂停使用媒体曝光的13个铬超标产品的通知》(卫发明电〔2012〕6号)有关要求。
附件:不合格产品及生产企业名单
卫生部办公厅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一日
不合格产品及生产企业名单
长春海外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盆炎净胶囊
苍耳子鼻炎胶囊
吉林省辉南天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抗病毒胶囊
丹东市通远药业有限公司
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
青海省格拉丹东药业有限公司
脑康泰胶囊
愈伤灵胶囊
四川蜀中制药有限公司
阿莫西林胶囊
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断血流胶囊
清热通淋胶囊
通化盛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胃康灵胶囊
通化颐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降糖宁胶囊
炎立消胶囊
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芬布芬胶囊
酚咖麻敏胶囊毒胶囊事件,毒胶囊事件起因、毒胶囊事件最新进展、毒胶囊厂家名单全揭秘
文章来源:【德国阿诺捷喷码机:http://】
扩展阅读:
最新披露:
&本文转自阿诺捷喷码机网(),原文地址:
毒胶囊事件起因
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本期节目《胶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进入患者腹中。由于皮革在工业加工时,要使用含铬的鞣制剂,因此这样制成的胶囊,往往重金属铬超标。经检测,修正药业等9家药厂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
毒胶囊厂家名单
毒胶囊事件最新进展与调查
逮捕9人刑拘45人
  调查追踪 查扣&毒胶囊&7700余万粒
  医生提醒 自行灌注胶囊须慎重
  4月15日
  央视调查发现厂商用皮革下脚料制造药用胶囊,9家药厂13个批次药品涉及其中。河北一家工厂在警方执法前纵火销毁证据
  4月16日
  药监局紧急叫停13个涉嫌铬超标药用空心胶囊产品。浙江新昌警方抓获22名涉案人员。涉事药企官网被黑
  4月17日
  多省市调查毒胶囊,停售封存13个产品
  4月18日
  毒胶囊企业被爆不止9家,涉事企业无一家道歉仅两家召回。浙江新昌33批胶囊制品样品铬超标
  4月19日
  警方已抓获53名疑犯;质检总局要求彻查明胶生产企业。药监局公布首批胶囊抽检结果,9家药企14种胶囊铬超标
  4月20日
  浙江新昌查处7家问题胶囊企业,药监局长被停职
  4月21日
  卫生部发出通知,暂停使用9企业所有胶囊剂药品
  4月22日
<span style="color: #家浙江药企涉&毒胶囊&被吊证
毒胶囊事件已刑拘四十五人黑客警告药厂要做良心药
全国警方就&毒胶囊&事件逮捕9人刑拘45人
公安部指挥各地警方查封非法生产线<span style="color: #条,查扣用工业明胶生产的胶囊<span style="color: #00余万粒。
  4月23日
  郑州&彩虹河&毒胶囊已送检
郑州排污明渠,一夜之间突然出现大量被丢弃的空心胶囊,绵延300多米长
毒胶囊事件第八日:青海明胶五涨停两涉案股大跌
修正埋单&毒胶囊&:召回全部胶囊产品
乔志峰:应立即为毒胶囊事件召开庆功会
  4月24日
  最高检派员督办&问题胶囊&所涉渎职等职务犯罪
武汉15家药企承诺:严格依法依规清理&毒胶囊&
&&& 国内多款胶囊被爆使用工业明胶后,许多人都对自己服用的胶囊药物外壳是否安全产生了怀疑,甚至许多人选择从购物网站上购买空壳自行灌装,不过医生提醒,自购空胶囊壳一定要特别谨慎。
  记者调查
  搜索&胶囊壳&蹦出千余种产品
  昨日,记者对西安市内的十几家药店进行了走访,部分药店的工作人员表示,空胶囊壳以前确实有出售过,但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有&毒&胶囊事件,胶囊壳已经被要求暂时全部下架了。
  随后,记者试着在一家购物网站的搜索栏里输入了&胶囊壳&,一共出现了1177个选项,除去部分胶囊灌装器等相关产品外,大部分都是在出售空胶囊壳。
  在这些选项中,胶囊壳的种类比较丰富,除过透明壳外还有很多彩色壳。空胶囊壳一粒的售价只有2分钱左右,最贵的也不过5分钱。在一家店里,购买记录显示最近30天一共成交了298件(一件900粒)胶囊壳。
  记者联系到了安徽亳州一家出售空胶囊壳的网店店主,他告诉记者,网上卖胶囊壳的店一般主营的都是药物,胶囊壳只是搭配着来卖,属于附属产品。这名店主说,空胶囊壳大部分出自当地一些药厂,而对于药厂是从哪里进的货等具体细节,他们其实也并不了解。记者在这家店的产品介绍中并没有看到空胶囊壳的生产许可证编号、具体厂址、保存方法等信息。
  医生提醒
  自灌胶囊请慎重
  对于网络上销售的空胶囊壳,甜水井街一家药店的工作人员说:&药店里以前出售的胶囊壳都手续齐全的,网络上出售的应该拿不出相关的手续来吧。&
  西安市红会医院药剂科的张敏医生说,自己选购空胶囊壳一定要特别谨慎。张医生说,胶囊药物并不是随便选择选择&外衣&的,因为这些药大部分属于对食道和胃黏膜有刺激性的粉末或颗粒,或口感不好、易于挥发、在口腔中易被唾液分解,以及易吸入气管。而将这些药装入胶囊,既保护了药物药性不被破坏,也保护了消化器官和呼吸道。
  &现在有些家庭会自己灌胶囊,大部分是葛根粉、木瓜粉等粉末状的中药或保健药,但是自购胶囊壳的时候一定要对胶囊壳的特性有所了解。&张医生说,&比如,不同胶囊壳的分解时间是不同的,这就要根据药物的特性来选择,否则分解的时间不对,药物也发挥不了作用。&
  而对于将原有的胶囊药粉倒出来,换到自己购买的胶囊空壳里服用的做法,张医生表示这样是不可取的。&药的生产加工有严格的卫生条件要求,市民自己换装的话可能会使药物受到污染,轻则影响药效发挥,重的可能会出现其他不可预知的问题。&她说。
  逮捕9人刑拘45人
  公安机关查扣&毒胶囊&7700余万粒(冰山一角!)
  逮捕9人刑拘45人
  据新华社电 记者22日从公安部获悉,铬超标药用胶囊事件发生后,公安部立即挂牌督办,第一时间部署浙江、河北、江西等地公安机关迅速介入,立案侦查。经过一周的昼夜奋战,案件取得新进展,公安机关已立案7起,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9名,刑事拘留45人,查封非法生产线80条,查扣用工业明胶生产的胶囊7700余万粒。
  记者同时获悉,河北阜城学洋明胶厂涉嫌纵火的犯罪嫌疑人刘爱国已于19日晚被抓捕归案。指使刘爱国销毁证据的原阜城县王集乡人大主席宋江新和学洋明胶厂销售经理宋训杰均已被刑事拘留。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部对铬超标药用胶囊案件高度重视,每日对在侦案件指挥调度,派员赴现场督办,强力推进案件快侦快破;同时,召开专题调度会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全力配合食药监等部门开展排查处置工作。
  网销假药成打击重点
  我省将开展药品打假除黑专项行动
  网销假药成打击重点
  本报讯 (记者 梁[) 记者昨日获悉,本月底至10月底,将在全省范围开展严厉打击制售假药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简称打假除黑专项行动)。重点查处非法加工、包装及销售药品的黑窝点和利用互联网销售假药的行为,对违法违规企业和人员进行曝光和查处,净化全省药品市场。
  据了解,此次打击重点包括:非法加工、包装及销售药品的黑窝点;利用互联网销售假药的行为;合法药品生产企业不按处方和批准的工艺进行生产,使用不合格原料以及化工原料替代原料药投料的行为;基层医疗机构、个体药店使用和销售假药行为。同时将伪造国家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许可证件等违法、犯罪行为一并纳入&打假除黑专项行动&中。
  我市已查封铬超标药品7680粒
  西安药企暂未发现问题胶囊
  本报讯 (记者 梁[) 我市药品市场是否还有铬超标药品在流通?除被曝光的23个批次的药品外,是否还有其他药品存在铬超标问题?记者昨日从市食品药监局获悉,连日来,我市药监部门全面排查,共查封国家食品药监局通报的铬超标药品7680粒,我市药品生产企业目前没有发现问题药品。
  4月15日,央视播出了个别明胶生产企业用工业明胶冒充药用明胶,导致9家药品生产企业的13个批次药品重金属铬严重超标的节目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排食品药监部门立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铬超标药品的排查封存工作。
  4月16日上午,西安市食品药监局召开了紧急会议,研究制定查处方案,下发了《关于查处使用铬超标空心胶囊产品的紧急通知》,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开展自查,重点检查药用胶囊购进单位的资质是否齐全、渠道是否正规。要求各区县食品药监局立即对药品市场进行检查,通知辖区内的批发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开展自查,对媒体曝光的13个批次药品暂停销售和使用并封存上报。并成立了7个督导检查组,开始对我市各区县查处铬超标药品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4月19日,国家食品药监局又公布了23个批次铬超标药品。市食品药监局再次下发通知,要求全市药监系统停止休假,组织全体人员查处不合格药品,不仅对出现铬超标药品的9家药品生产企业所有胶囊剂产品进行查封,还重点对我市药品生产企业使用的药用胶囊进行排查。
  几天来,全市食品药监系统执法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加班加点,全力以赴投入到查处铬超标药品工作中。截至4月22日发稿时止,我市药监部门共出动检查人员2200余人次、检查药品经营企业1149家、药品生产企业60家、医疗机构1521家、保健品生产企业38家,已完成我市药品市场上23个批次的铬超标药品排查统计工作,查封铬超标药品胶囊剂7680粒,其中涉及企业有丹东市通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3个批次;青海格拉丹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脑康泰胶囊&2个批次、&愈伤灵胶囊&2个批次。对我市药品生产企业的抽查方面,全市已抽样23个批次的胶囊剂药品、9批次的保健品、企业送检药品19批次进行铬含量检测,截至22日下午6时检测完成的4个批次全部合格。
  另外,在处置我市灞桥区枣园苏村一麦田内丢弃的大量空壳胶囊时,药监部门及时迅速地按照规定进行了处置,公安部门正在追查这批胶囊的来源。
  一般不会引起急性中毒
  &铬超标胶囊&对健康影响有多大?
  一般不会引起急性中毒
  据新华社电 铬超标胶囊&对健康影响究竟有多大?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廖明阳表示,铬有毒性,但从现有资料和报道来看,&铬超标胶囊&一般不会引起人体铬急性中毒和慢性铬蓄积。
  廖明阳说,人体内有三价铬和六价铬,三价铬、六价铬摄入到体内是一个氧化还原的过程。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资料证明,三价铬的毒性比较小,而六价铬如果长时间、大剂量摄入的话,可以引起肾脏损害,还可能有致突变、致癌等作用。人体铬的主要排泄是通过肾脏排泄。一般来说,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通过肾脏排放铬的能力可达到约0.2毫克。
  他说:&从现有有关铬的安全性资料、报道中的胶囊铬最大含量以及病人每天摄入的胶囊数来看,一般认为不会引起人体铬急性中毒和慢性铬蓄积。
  人体每天摄入多少铬是安全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所研究员、卫生部微量元素营养重点实验室主任杨晓光表示,从营养学来讲,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了铬可能在血糖控制等方面都会出问题。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里,推荐每天铬摄入量为儿童0.01毫克、成年人0.05毫克,同时还制定了安全最大可耐受剂量,即儿童每人每天0.2毫克、成年人0.5毫克。也就是说,在这个范围以下是安全的。
  国家药典委员会首席专家钱忠直说,中国药典从2000年版就开始收载&明胶空心胶囊&。从2008年开始,我们对空心胶囊开始提升安全指标。由于工业皮革鞣制过程中使用铬粉等原料会造成铬的残留,如果用这些原料来加工成明胶做成胶囊,胶囊铬的含量肯定很高。为杜绝这种行为,我们拟在国家标准里增加铬的限量检查。2009年标准制定之后在网上公示,2010年正式收录药典中。
  钱忠直说,对于铬的测定,美国药典和日本药典都没有规定,欧洲药典规定是10毫克/千克,而我们中国药典规定的是2毫克/千克,实际上就是要杜绝工业皮革的下脚料混入制造胶囊的原料,把铬作为标记物来控制工业明胶的混入。目前中国药典的空心胶囊的标准,可以说是最严格的标准。
  钱忠直说,药用空心胶囊在我国实行许可管理。药用空心胶囊生产企业必须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采购的明胶应符合药用要求,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和使用。
  钱忠直说,药用明胶、食用明胶和工业明胶,从原料来源看,新鲜动物的皮和骨骼都是明胶的原料,对食品级的、药品级的,规定皮和骨骼都应该是健康的、新鲜的,而且必须是通过检疫的;从标准来说,药用明胶和工业明胶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铬的检验。工业用的明胶不规定铬检验这一项,而食品和药品用的明胶都规定了铬的检验,而且限度都是一样的,都是2ppm,方法也基本上一致。
  独家解密毒胶囊:明胶14道工序12项核心元素
下文源自:
&&&&& 真相和表相的全然相反,让思考变得尤其困难。我们不被自己更愿意相信的东西影响,而是纯粹地审视事实。站在核心市场的角度,理财周报重新考察这次安全事件。从最基本的化学元素,控制工艺,到产业供应链,公司背后的资本关系,一点点渗透利益的关联方。
&&&&& 铬超标像重磅炸弹引爆事端。震撼之后,公众应知而未知的相关信息还是一片海。原料来源,有毒物质,技术关键,成本关系等,都亟须答案。没有什么,比科学的解释更有说服力。
&&&&& 我们尝试以科学家的态度和视角,揭开明胶生产的X项控制元素,极力还原本质。这在媒体报道当中尚属第一次。
国内胶囊基地承载着许多非议。理财周报记者迅速奔赴各大现场,浙江新昌、福建、广东。这些基地最近戒备森严,神经兮兮,因为事件的来龙去脉被不断放大。我们铺开环环相扣的产业链真相,希望对投资者有所帮助。
&&&&&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通化金马这家公司。在央视曝光铬超标名单中,这是唯一一家上市公司。理财周报记者实地考察,这家公司卷入明胶事件的始末,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企业。我们把视野放大可以发现,上市15年来它一直徘徊在主流边缘。这个特别时期,通化金马手忙脚乱,它会有怎样的改变?
&&&&& 截至4月20日,青海明胶已连续四天一字涨停,而东宝生物6日涨幅超过50%。在这场明胶事件中,青海明胶和东宝生物成了资金受捧方。行业竞争对手的每一条负面消息,都在充实他们的口袋。我们冷静下来,从业务、标准、工艺以及各个核心环节,审视和对比这两家公司。理清其中的关联和差异,对行业未来格局的判断可以更准确一些。
&&&&& 要真正掀开明胶事件的神秘盖头,必须考察背后的资本市场关系。买卖双方的资金博弈,未免会比烂皮鞋变酸奶、工业明矾变胶囊的戏剧性少。资金涌动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情节。这需要我们站在一个更专业的立场去寻找真相。
&&&&& 我们尽可能更细致、更深入地去解剖明胶事件在资本市场的呈现和影响。这是一只比重庆啤酒更大的黑天鹅。
&&&&& 独家解密:明胶14道工序12项核心元素,利益链下游采购方暴利2-3倍
&&&&& 愈演愈烈的毒胶囊事件将明胶行业置于风口浪尖之上。一场行业洗牌风暴即将来临。
&&&&& 尽管明胶行业谈&毒胶囊&色变,但理性而言,这亦是明胶行业去伪存真之契机。明胶厂商将明胶卖给胶囊厂,胶囊厂生产空心胶囊供货给药企,&毒胶囊&的源头在明胶生产商。
&&&&& 国内明胶行业的集中度低,全国有大大小小明胶公司200多家。中法合资公司罗赛洛遥遥领先,年产能高达2万吨。其次是国内上市公司青海明胶和东宝生物,产能分别为5000吨和4200吨。目前,中国明胶协会会员有200多家,其中取得了食用生产许可证的只有20余家;获得国家药监局批文的明胶企业仅4家,分别是罗赛洛、青海明胶、东宝生物和甘肃明珠。
&&&&& 而众多不合规明胶厂商则主要分布在浙江、河北、江西、福建等地。
&&&&& 本期,记者奔赴开平和化州两地,深入全国最大的明胶生厂商法国罗赛洛和青海明胶的广东工厂,揭开明胶生产环节和检验环节,解密明胶生产利益链条。
&&&&& 解密明胶生产14道工序,关键在原料
&&&&& 不管是食用明胶、药用明胶还是工业明胶,正规原料无非就两种:动物皮和动物骨,主要以牛骨、牛皮为主。
&&&&& 有关明胶的原料和应用被曲解,全球最大的食用和药用明胶生产企业罗赛洛曾在官网多次发布澄清公告,声称&有话要说&。理财周报记者前往位于开平市的罗赛洛(广东)有限公司,解开明胶生产之谜。
&&&&& 手捧一堆赤黄色的小颗粒,这不是赤砂糖,这是明胶。罗赛洛开平明胶厂是一家典型的骨明胶生厂商,全部使用牛骨作为原料,年产明胶吨。
车间内一股股酸溜溜的味道扑鼻而来,从直径四五米的不锈钢锅炉里捞起的牛骨像碎石般,经过盐酸浸泡了几天之后,这些碎骨捏起来变得松软了,这是浸酸车间,牛骨需要在这里泡上7天。
&&&&& 然后再将牛骨在石灰乳中浸泡40-50天,记者在现场看到水上有着密密麻麻的漂浮物,罗塞洛总经理孙永祚介绍:&这是海绵骨浮在水面了,这些骨含胶量少。这里每隔几天换一次石灰,每天搅拌一次。&
&&&&& 接着是脱灰车间,水洗和加入磷酸中和,&水洗过程温度不能过高,否则胶原蛋白容易流失。&
&&&&& 明胶生产的关键技术环节在提胶车间,这里面有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锅炉,全部都是不锈钢设备,而工业明胶生产中设备大多是铁、铜设备。煮胶水、灭菌、蒸发、挤出胶条、冷却、风干的流程全部在提胶车间完成。
&&&&& 最后才是包装车间,将面条状明胶进行粉碎、经过超滤装置过滤、混配、包装。前前后后,这种碱法生产明胶的方式需要经过14道工序,包括骨料分选在内。
&&&&& 而皮明胶的生产也大致相同,相对更简单些,但因国人大多喜好吃带皮肉食品,且少有人专门收集动物毛皮,因此皮明胶在原材料供应上容易出现短缺。
&&&&& &正规的骨明胶生产企业都不会出现铬含量超标的情况,牛骨的铬含量非常小,但骨明胶的生产周期比较长,要2个多月的时间,而且成本也比较高,当然价格也更贵。&孙永祚介绍。
&&&&& 问题就出在皮明胶上,&用下脚料做的皮明胶在加工中有一道工序叫鞣制,在这个过程中会添加一些化学物,早在2004年,央视就曝光过山东滨州用废皮革加工成食用明胶。
&&&&& 也就是说,骨明胶不存在铬等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问题,而部分皮明胶乃使用了经鞣制的皮料才引入了大量的铬。
&&&&& 明胶质检三大类指标:重验8种细菌3种重金属
&&&&& 青海明胶事业部总经理王洪敏总结,对明胶的检测包含三类质量指标。
&&&&& 第一类标是理化指标,具体指冻力和黏度。如肉冻之所以能做成冻,就是因为它的冻力和黏度。
&&&&& 而药用明胶和食用明胶区别主要在理化指标上。最重要的一个物理指标是冻力,其次是黏性。
&&&&& 食用明胶用于做果冻、酸奶、肉制品、糖果类,冻力高低不代表质量好坏,不同的用户对冻力有不同的要求。最常用的QQ糖,冻力要求比较高,比较硬;但比如,酸奶冻力就不能那么高。
&&&&& 而药用明胶也有硬胶囊和软胶囊之分,软胶囊就是像鱼肝油颗粒那种透明的胶囊。
&&&&& 2010版中国药典规定,药用明胶用于制作空心胶囊的明胶冻力不小于180冻力。
&&&&& 第二类指标是对细菌的控制要求:最常用检测包括7-8种细菌,包括大肠杆菌、革兰阴性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等。食用明胶对细菌控制要求是相对较高。
&&&&& 第三类指标是重金属指标:如铬、铅、锡等。
&&&&& 除了原料以外,工业明胶及食用、药用明胶最大的不同还有生产工艺要求,食用及药用明胶的设备多要求不锈钢,并需要严格控制重金属和微生物。
&&&&& 拜&毒胶囊&所赐,&铬&为人所熟知并成为众矢之的,它肯定心有不甘,其实动物和人体的骨头本身就含有铬,只是含量非常低。
&&&&& 工业明胶本无错,它的铬含量再高,如果用在印刷、织布、电镀等方面其实并没有问题,错就错在逐利者将工业明胶冒充食用和药用明胶。
&&&&& 药用明胶和食用明胶从细菌量、重金属上的要求是一样的。都是入口的东西,第一是干净的不能有细菌,第二是重金属含量不能超标。
&&&&& 说到底,明胶本身的组成主要是蛋白质,但是检验一个明胶好坏主要是这三类指标。食用、药用、工业明胶也好,本身是指标有差异。就是工业胶也80%多是蛋白质,没有问题的,但细节情况不一样。
&&&&& 质量控制和检测贯穿全程,从原料选取到成品检测。孙永祚提及:&虽然国家并没有规定,但罗赛洛选用牛骨一律不采用牛头和脊椎骨,这是沿袭了欧洲的习惯,欧洲曾有疯牛病疫情,这部分牛骨的传染性比较强。&
&&&&& 在生产的关键环节提胶阶段,用水也是讲究的,理财周报记者在车间看到类似的蒸发装置,据介绍,这用于提取蒸馏水,煮胶用水必须去除杂质。
&&&&& 同时还有好几道过滤工序,胶水通过绵饼过滤机、微造土过滤机、纸板过滤、布袋过滤器(重复几次),最后进入离子交换柱过滤,这是个像高炉般的装置,用于去除胶水中的矿物质、置换镁、钙等金属。
&&&&& 面条状的明胶经过干燥粉碎,颗粒经过检测金属报警装置,这种梅特勒检测器至少要需要10-15万元/台。明胶包装成袋,手指大小的塑胶条有芝麻状的金属镶嵌其中。
&&&&& 广东明洋负责人、青海明胶事业部总经理王洪敏表示:&大概4&5道检测程序,按照国家标准检测,在中间过程控制的时候就有检测,半成品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 罗赛洛开平明胶厂质量部经理梁柱满介绍:&明胶中可能存在的铬、铁、铜、锌、铅等重金属都需要检测,这部导津(日本)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能自行测试并在电脑生产图表,这样的检测设备需要50-60万,我们的产品铬含量从未超过1mg/kg。&
&&&&& 2010版《中国药典》明确要求,医用明胶中铬含量&2mg/kg,重金属&50mg/kg,细菌总数&800个/g;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不得检出。食用明胶QB/T行业标准在铬、重金属指标上与医用明胶相同,但是菌落总数要求&1000个/g,大肠杆菌&300个/g。
&&&&& 而2005年版《中国药典》虽没有列入铬含量指标,但在2005年公布的药用明胶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皮制和骨制药用明胶的铬含量都应该小于2mg/kg。
&&&&& 毒明胶利益链:采购方暴利多赚2-3倍
&&&&& 在食用明胶、药用明胶和工业明胶的制作上,存在着这样的原料配比关系:通常是7吨骨头(猪骨、牛股)做1吨明胶,质量差一点的骨头要8-9吨;而10吨皮(猪皮、牛皮)产1吨明胶。
&&&&& 首先是食用明胶。骨头的成本大概每吨元,每7-8吨骨头产1吨明胶的话,成本在元/吨。
&&&&& 至于售价,罗赛洛(广东)明胶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孙永祚表示,罗赛洛的明胶产品最便宜的也要40000元/吨,而王洪敏也表示,120冻力的食用明胶,微生物、重金属都达标的话,至少要30000/吨以上,通常是35000万/吨左右。
&&&&& 不考虑其他成本,生产1吨食用明胶的能赚元,但这个区间范围较大。
&&&&& 其次是药用明胶。2010版的中国药典要求药用明胶的冻力要在180以上,而180冻力的明胶价格在30000元以上,240冻力的药用明胶能卖到50000元/吨。
&&&&& 再说工业明胶。1吨皮子的价格在元不等。但如果采用经过铬酸盐鞣制的蓝矾皮,成本在300-600元/吨,制作一吨明胶的成本为元,即便卖元/吨,中小明胶厂供应商生产1吨明胶的净利润维持在元左右。
&&&&& 而采购商如果将工业明胶按食用明胶的价格30000元/吨出售,净利润进一步放大到元左右;如按照药用明胶的价格50000元/吨出售,不考虑其他成本,净利润则超过40000元/吨。
&&&&& 食用明胶、药用明胶的价格大约是工业明胶的2倍和3.5倍左右,将非法工业明胶用作饮食或医疗,供应商可以实现不低于生产食用明胶和工业明胶的盈利,而采购方获得的净利润将放大2-3倍。
&&&&& 修正、通化为减成本抛弃青海明胶
&&&&& 正规明胶生产厂商屈指可数,明胶下游药企中弹&毒明胶&的概率也颇大。
&&&&& &毒胶囊&事件将修正药业和通化金马推向了风口浪尖。理财周报记者从可靠渠道获悉,为了压缩成本,修正药业和通化金马曾放弃了多年合作的老供应商青海明胶,转而联袂中小非法明胶厂。
&&&&& 据知情人士透露,之前修正药业和通化金马的供货商是青海明诺胶囊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青海明胶的控股子公司,专业生产各种型号的药用空心硬胶囊。
&&&&& &修正和通化将价格一压再压,最后明诺觉得实在做不下来了,就说不做了。于是它们就从浙江那边开低价的小作坊进货。一进就惨了。&
&&&&& 这是劣币驱逐良币的典型案例:真正用明胶制作的空心硬胶囊,1万粒的价格应该在100块钱以上,通常是120元左右,而在浙江的非法供应商那里却能打个半折。&正规供应商的原料比较贵,价格也相对高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冲到市场上,把正规供应商顶了。&王洪敏抱怨道。
&&&&& &为了1瓶药(100粒装)能省5-6毛钱成本,就把品牌和良心卖了,值得嘛?&知情人士表示不解。
&&&&& 正规药企选择跟正规明胶厂合作。例如,罗赛洛的客户有苏州胶囊(全国最大的胶囊厂)、不凡帝、安利、箭牌、伊利蒙牛等较大型企业;而青海明胶则选择和河北以岭药业、哈药、神威药业、步长医药、万通药业、广东仙乐制药等大公司合作。
&&&&& 而中小明胶厂的工业明胶,通常会流向那些有强烈成本控制诉求的食品厂或药厂,例如在本次&毒胶囊事件&被曝光的9家药厂,包括首当其冲的修正药业和通化药业,赫赫有名的长春海外、青海格拉丹东和四川蜀中制药等。
&&&&& 而那些与正规明胶厂合作的药厂,得以避开毒胶囊漩涡。
&&&&& 王洪敏分享了一个段子,&冠生园也是青海明胶的客户,当年三氯氰胺盛行时,冠生园的大白兔糖被监管部门多番检测,但不管查了多少次,都查不出来有问题。&
&&&&& 面对毒胶囊事件,青海明胶的新老客户反映不一。&新客户会问,你们的产品不会也有问题吧?合作多年的老客户则会开玩笑,我只要求两个事,第一,不许加价,第二,保证我的供应量。&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问题胶囊名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