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怎么赚钱对家长怎么文明用语

孩子不礼貌,家长怎么办?
您所在的位置 :
新华搜索:
孩子不礼貌,家长怎么办?
  家里来了客人怎么都不肯打招呼、在公共场合大喊大叫、说脏话、有时还动手打人、做错事情不肯道歉……近日,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不懂礼貌的行为实在让人发愁。究竟是什么造成孩子们不讲礼貌呢?碰上不懂礼貌的孩子,家长们该怎么办?
案例 孩子不懂礼貌愁坏家长
  3岁的萱萱曾经是个特别乖巧的孩子,尤其在刚学会讲话的时候,逢人便叫,亲戚朋友没少夸奖,萱萱的家人也颇觉脸上有光。然而,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萱萱突然不喜欢叫人了,有时候还特别不礼貌,经常在小区里对一些长辈直呼其名。
  “有时候,家里来了客人,让她叫人,她不但不肯叫,甚至连正眼都不瞧一下,有哪位叔叔阿姨喜欢她,想抱一抱时,她还经常哭闹,用脚踢打。”萱萱的妈妈黎女士对此十分苦恼,她曾多次“教训”萱萱,教她要懂礼貌,可惜“效果不佳”。
  和黎女士一样发愁的还有鑫鑫的妈妈陈女士。鑫鑫今年5岁,已经上幼儿园大班了,平时在幼儿园时,鑫鑫还算乖巧,比较听老师的话,偶尔抢小朋友的玩具,只要老师一教育劝说,他就认错改正了。可是,一回到家,鑫鑫对谁的话都不听,“任性得不得了”,稍不如意就发脾气,有时还对长辈拳脚相加。
  “真不知道该如何管教现在的孩子,稍不留意就惹得他不高兴、发脾气、哭闹不休,不达目的不罢手,甚至在公共场合也是如此,大声喧哗,真让人烦躁!”陈女士说,以前出门逛街或是赴宴,还总喜欢带上鑫鑫一起,可是现在,她有点“害怕”了,怕小家伙出去再胡闹“丢人”。
分析 注意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不讲文明,不懂礼仪,一个人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由此可见,让孩子从小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是多么重要。然而,面对就是不讲礼貌的孩子时,家长们究竟该怎么办?为此,记者采访了海南钻石宝贝儿童教育研究中心专业教师侯志强和资深幼教专家朱世平。
  侯志强表示,不讲礼貌在1至6岁阶段的孩子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很多家长都曾为之头疼,但看待孩子不讲礼貌的行为,不能一概而论,有时候,成人需要从孩子的角度和思维去看待问题,例如孔融让梨的故事,传统教育认为,孔融应该让梨,这是有礼貌的表现,但是现代育儿观念认为,孔融应该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不要欺骗,诚实才是礼貌的表现。
  “我们应该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行为特点、习惯和思考方式。”侯志强说,如果孔融让梨是4岁左右时候的事情,那么按照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在道德方面发展的特点,应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出利己主义,纯粹的只关心自己,那么,他选择大的梨便无可厚非,不一定非要强迫他选择小的,“家长可以把‘礼让’的美德介绍给孩子,但也要先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朱世平同样认为,有些低年龄阶段的孩子不懂礼貌,并不是他们内心不尊重别人,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尊重别人,不知道什么是礼貌,例如到别人家里做客,孩子有可能觉得跟在自己家里一样,随随便便,他们对成人世界基本的社交礼仪等并不理解。所以,先不要一味地指责或简单说教,而是要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了解他们的行为特征,再遵循其特点适当进行示范和引导。
  其次,真正不讲礼貌的孩子也不是天生的,两位幼教专家均认为,孩子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日常生活中家庭和社会的影响造成的。“例如社会生活中,成人闯红灯、骂脏话、随地吐痰、随手丢弃垃圾等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随处可见,我们凭什么来要求孩子?”侯志强说。
建议 不要一味指责 言传不如身教
  因此,专家们建议,教育孩子懂礼貌,家长们言传不如身教,即首先得提高自身的行为修养,注意个人言行和教育方法。
  1、父母给孩子做出文明礼貌的榜样。朱世平强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行为对孩子会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想让孩子讲文明懂礼貌,就必须从自身做起,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与人交往谈话时,应尽量避免粗鲁的行为和不文明的用语,得到别人帮助时要主动地说“谢谢”,这样,孩子在模仿学习成人的行为时,便自然学会了文明礼貌。
  如果家长在家里爆粗口让孩子听见,却要求孩子不要说脏话,家里的环境乱糟糟,却要求孩子要保持整洁干净,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久而久之,他们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面对家长,即你说一套,我做一套。
  2、交给孩子基本的礼仪。有些时候,孩子不讲礼貌并非故意的,因为年龄较小,他们不懂文明礼仪也是十分正常的,因此,家长要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教会孩子基本的社交礼仪,并示范给孩子看,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当家里来了客人,要主动介绍宾客给孩子认识,并告诉他要主动跟客人打招呼、请客人坐、给客人倒茶,客人走时,送别说“再见”;在公共场所时,告诉孩子,要自觉爱护环境卫生,不随地扔废弃物、不随地吐痰等;成年人得到孩子的帮助时,也要主动说“谢谢”;做错事情要勇于承认,并学会使用“对不起”等文明用语道歉。
  需要提醒家长们注意的是:(1)、不要急于求成。家长看到孩子在礼貌方面有诸多问题的时候肯定是希望马上都解决掉,但是欲速则不达,抓的问题越多,越是不能照顾到每个细节,孩子也会茫然无措,甚至产生逆返心理;(2)、不要要求过高。对于需要改变的问题,不能要求孩子在有限的时间段内彻底改变。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缺点、问题是会有反复的,因此只要他确实在进步,即使有几次反复,或者进步的速度比较慢,家长应该耐心等待,宽容地接纳。(记者 李佳飞)
让孩子养成五大习惯
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会受用终生,因为这些习惯关乎到孩子今后的发展。如果养成好的习惯,孩子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如果养成了坏的习惯,则一辈子都偿还不尽它的债务……孩子在小的时候就要训练出好习惯。以下5个好习惯,父母从小就应该培养孩子。
习惯一:做事有计划
做事有计划的人才会赢得信任。
有些孩子每到期末复习就一团乱麻,做作业时总是被别的事情打乱,早晨起床上学常常找不到袜子,零用钱花不到月底就一分不剩……您的孩子会被这样的问题困扰吗?
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学会做事有计划,即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具体的时间规定,有准备、有措施、有安排、有步骤。
习惯二:坚持每天锻炼身体
考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开拓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为了实现这些梦想,孩子们每天埋头于功课,却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
这件事,就是“坚持每天锻炼身体”。即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做一些适合他们的运动,长期坚持,以达到强健体魄、促进心智的效果。
习惯三: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每天早上都要刷牙,太麻烦了;夏天应该勤洗头洗澡,冬天就没必要了;球鞋穿一个星期再换也没关系;内衣应该天天换,外套就没必要经常换洗了;偶尔扔一点垃圾也没关系,反正没人看见,再说还有环卫工人呢……
如果您的孩子也是这样,那真是太糟糕了。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既有个人卫生方面的要求,也有公共卫生方面的要求。要想让孩子成为文明的人,首先就必须让他克服不良卫生习惯,做到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习惯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和经验,完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完全属于自己必须面对的事情,而不是想方设法地寻求他人的帮助。
在生活中,很多孩子都已经习惯让父母当自己的保姆,起床让父母叫,衣服让父母收拾;在学习上,也已经习惯让父母和老师当自己的拐杖,读书让老师催,写作业让父母陪。试想,一旦父母离开了他们,谁来帮他们做这些事情呢?
习惯五:说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
如果一个人答应别人去做某件事情,却一直没有动静,对方会觉得恼火吗?如果一个人总是言而无信,有谁还愿意继续和他交往呢?
别人可能会容忍他一次两次,但若是每次都如此,恐怕没有人会继续容忍他。因为在他的身上,几乎毫无诚信可言。只知道说却不努力去做的人,总不会受欢迎。
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只要说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这关系到一个人的诚信。(小新)
(责任编辑:
 精彩图片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幼儿教师文明用语和忌语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幼儿教师文明用语和忌语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92|
上传日期: 02:53:4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幼儿教师文明用语和忌语.PDF
道客巴巴认证
机构认证专区
加  展示
享受成长特权
官方公共微信MYSQL 连接数据库失败,请确定数据库用户名,密码设置正确Client does not support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consider upgrading MySQL client125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家里怎么赚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