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一下西南方向的四川贫困山区石室中学的孩子们,像那种午餐都吃不上的,谁给发点资料吧。

「六分之一的美国人没有饱饭吃」是真的吗?
“SUV穷光蛋”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有些美国人能开得起车却没钱买食物呢?
美国人的“穷”和中国人的“穷”根本不是一回事。你随便抓几个美国的所谓穷光蛋,测一测脂肪含量,再测一测酒精含量,然后你就再也不相信爱情了然后你还会觉得拿社会救济金去支援这些人,简直是对纳税人智商的侮辱先声明我可不是空口说白话。读书时附近有低收入保障房,房东会出租空房间给学生,靠差价还能小赚一笔。所以我确实见识过所谓的穷人生活,反正房东的酒瓶子比我一辈子喝过的还多,漫画书比我一辈子看过的还多。我们吃奖学金的相比吃救济金的,那肯定是人比人气死人的。你觉得这还不够的,那我可以再说说我社区服务的事(已在另一个城市了)。每年都参与的项目,就是做饭招待如假包换的homeless. 项目负责人有时会开会,介绍穷人怎么怎么可怜。然后我就很平淡的说我小时候怎么怎么样,你描述的生活我至少过了10年。负责人就不知道怎么接口了。——关键是我家也不算穷,那叫“勤俭节约”。题目中所谓的“SUV穷光蛋”,其实并不夸张,无家可归但有车的流浪汉我就招待过不少。他们平时吃救济食物,晚上睡车里,四处溜达一下认真或不认真的找找工作。他们可怜么,主要看和谁比了。你说穷得只能吃炸鸡了,高热量没营养。即便我知道国情不同,心中肯定还是千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啊! 朋友的答案补充的很好。美帝福利机构就是如此神奇,充分向你展示什么叫好吃懒做、不思进取。你经历得越多,反而会同情心愈减。想想过去山区支教的心情体会,与此根本不可同日而语。1/6的人“吃不饱”肯定是扯淡,你看英文原文,卡路里不是问题,只是把营养标准定的很高而已。所以美帝就是养在全家桶里的老鼠,自己无病呻吟一下也就罢了,天朝跟着瞎起哄,还刻意翻译成这样,其用心不难理解。美国宣称美国穷人多是为了拉票原因,中国宣称美国穷人多是为了众所周知的原因两边明明都是在自说自话,却在这个问题上巧妙的达成共识。这真是政治的美妙之处啊~~~————更新————我很欣赏旁边
朋友的回答。有图有数据有干货,而且很专业的介绍了美帝整个系统的腐朽,推荐大家都去看看。说一下food desert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专业性的话题,但楼下给的数据好像有点误导性。那张很好看的地图讲的是:No Car No Supermarket Store Within a Mile. 即半径1609米内,没有公交车和超市的比例。——但是这个距离,开车就是1-2分钟的事,跑步的话也就是10来分钟。我们知道美帝的私家车占有量达到了惊人的90%以上()。大家不妨想一下,天朝的土地上,能做到半径1609米内必有菜场吗?所以我觉得这个指标好像不太合理吧?然后是很多人提到的“穷人吃不起健康食品所以才胖”之类的论点,我实在无法苟同啊。“穷胖了”未免也太不食人间烟火了,简直与“何不食肉糜”之类有的一拼。美国的食品问题有其独特之处,但我仍旧旗帜鲜明的表示美国胖子不值得同情。至少1/6那么大基数的人口肯定不需要同情,更不需要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去同情。我们先看美国人认可的健康的饮食结构:该吃什么吃多少就是这样。最底部的淀粉类主食并不比最增肥的油和糖昂贵,所以你可别说我太穷了只能干嚼白砂糖再喝点食用油。该吃什么吃多少就是这样。最底部的淀粉类主食并不比最增肥的油和糖昂贵,所以你可别说我太穷了只能干嚼白砂糖再喝点食用油。况且人类不吃卡路里就会死,“热量高”根本就不应该是贬义,吃多了才是no zuo no die.第一,只能吃高热量食品,所以必定会胖?我以为全世界人民都有一个常识:吃得少就不会胖。看来很多人不理解这个常识啊。再高的热量,吃得少就不会胖,这真是不能再简单的道理。你懂得自控,懂得合理摄入热量,每天吃土豆都不会胖。健康的体魄来源于自控,缺乏自控的,天天喂有机三文鱼也照样能喂成猪。减少热量的摄入,和穷有关系吗?是有人逼你把薯片往嘴里塞了还是怎么的?你说薯片最便宜,我有一条秘诀,不吃更便宜。缺乏自控是贫穷造成的吗?其实反过来才对吧呵呵呵呵呵第二,健康食品真的很贵吗?任何地区的超市,1磅计量,最普通的鸡肉常年$1-1.5,西兰花$1-1.5,香蕉&$0.5。每天$5可以吃到撑。为什么我要列这三项?你去找个健身教练,告诉他:我每天摄入1磅白水煮鸡肉+1磅西兰花+香蕉若干。教练一定会对你竖大拇指说:少年,我见你骨骼清奇肌肉优美,我传你一套卧推十八式吧。而且这些都是你们所谓的有激素的底层食品,老夫我从学生时代就是这么吃过来的。顺便说一句,我靠着这些“不健康食品”减了40磅的肥膘,不吃薯片不吃快餐,还省钱呢。所以快餐店根本就不是最便宜的选项,懒到不做饭的人才会这么想。我上文说的房东,自己是不下厨的,要么快餐炸鸡要么外卖披萨。当然留学生白占厨房很开心。我自己的感觉,美国减肥反而比在国内容易,因为现代化的健身学营养学都以西方饮食为参照。国内还麻烦些,吃个炒青菜都有油。(母后:“滚过来把青菜吃了”。“不行我减肥”。“减肥你吃牛肉?找抽吧你?”——你说怎么破?)况且美国人权问题矫情惯了,你去餐馆说我是vegetarian或on diet,餐馆多半知道该怎么办。实在不行的,你点份salad呗,都有的,蛋黄酱不加,妥妥的黑不动啊。当然有那觉悟的也就不是胖子了。所以拜托你们别说的好像只能买到垃圾食品一样,自己嘴馋控制不住才去吃的,这也怨社会?————————————————————————所以是不是社会环境造就了美国的肥胖率?从统计意义上,这我可以同意。但是你说这些胖子都很可怜,和饿肚子的瘦子一样可怜?那我肯定要反对。挨饿是没得选才挨饿,贪吃是舒服才贪吃。后者的选择权至少在自己手上,全凭个人意愿而已。如果胖只是一种个体行为,那当然是个人自由,也应该宽容。但如果放到整个社会环境里,有一群人一边好吃懒做、一边消耗公共资源、一边成天抱怨社会、一边还伸手向劳动人民索要更多补助。这就不是宽容不宽容的问题了,这就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作为一个被剥削的纳税人,黑几句怎么了?我求求圣母们放过我,别成天鼓励别人花钱买爱心,自己分文不动装好人。慷他人之慨真是容易啊。疾病等特例不要拿来和我抬杠,除此之外,我以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们:胖就是懒,不服来辩。——
很久没有想回答问题的冲动了,看到第一名的答案很有感触,中国人的穷和美国人的穷是不在一个概念上的!我来说说我在美国homeless shelter前后两次做义工的经历。开始是因为我们需要做一些社会学课要求的观察。我们屯子是比较有名的社会福利机构多,社会慈善好的地区,很多周边的无家可归的人也会慕名流浪而来。我在的机构又是一家比较有名的low-barrier的day center. 所以这样的经历应该比较有代表性。这家机构是民办的,全国都有分部。主要提供的是早上8点到下午五点之间的行李存放,早午餐提供,洗浴,洗衣,邮件代收,衣物提供,有时会提供免费车票,设置免费基础教育。这家机构的服务细化到什么程度呢?机构会提供桌游,贺卡,洗涤用品,甚至狗粮。当女性提出要女性用品的时候,工作人员是不能公开给她的,需要用带颜色的袋子包着递给她。然而,在当了志愿者,只给我了一个感受。在这样的地方工作,带的时间越长,你就越失落。因为你会发现很多“长期客户”,长期无业,是有原因的。这些原因是不值得同情的。这种原因一方面,是自身不愿意去工作,就像第一的答案说的,懒。另一方面,也是这个社会提供的福利太好。我听到很多客户去找了一份minimum wage的工作,像是麦当劳,后来觉得太辛苦,又回到无业状态,反正他们总能回到这个中心来。其实在美国,即使拿着最低工资,也是可以生活的不那么拮据。但是很多人觉得再这个中心里面,有吃有喝有玩儿一天也过去了,晚上在downtown散散步,晚上回车上睡觉挺好,更何况有些房子也是有特定的福利机构免费提供的。最让我对这个地方绝望的是有一次在中心上班,事情不是很多,有一名同班的志愿者无聊,就把捐赠的一盒笔一一画来试试哪一支能用。一盒约100多支油笔后来都不能用,另一名志愿者就建议这名志愿者说可能是笔墨干了,让她用打火机烧烧笔头或许就能用了。于是这名无聊而又执着的志愿者又一支支把这100多支油笔笔头烧了一边又画了一边,后来还是没有一支能用,整个过程耗时近两个小时。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整个过程,大概有5个以上的人全场观赏。我真正的理解了他们的那种百无聊赖,那种吃饱了没事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种生活就是:无意义的混吃混喝,消耗生命。等等!这群人他们对混吃混喝的定义还绝不是有吃有喝就行这么简单,每次去挑衣服的时候,不合身,不干净,不是polo的,人家都不穿!吃得太单调,他么会说吃得不好,让你给他们调整。有些人会觉得志愿者就应该心平气和的满足各种要求,例如,有些人实在太闲,会让志愿者每15分钟让志愿者帮他差一次邮件。总之,永远不要拿美国的所谓穷人所谓贫困和中国比,美国主要的贫困人口的成因和贫困的情况,是和中国截然不同的。就像排名第一大案说的:“美国的社会福利是拿纳税人的智商的侮辱”。美国六分之一的人吃不上饭?是不是非得一块烤得外脆中红的牛排陪前菜和饭后甜点才叫饭。
谢邀!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所有关于国外,尤其是欧美的文章,如果有可能,一定要看原文。这篇东西的原文在这里:大家慢慢看。
去博士屯度周末了,一开电脑发现忘了回复了。FAQ刚刚更新,在最下面。正文太长了,不想改了,都在FAQ里面说吧。=============请叫正文的我分割线,谢谢=============反对二楼的答案。看到了被反对的答主在下面的回答,1. 您并没有正面回答“六分之一的美国人没有饱饭吃”这个问题,当然回答与否是您的自由2. 您的结论“记住,吃这些垃圾食品不是他们的选择,是他们只能吃这些。因为最便宜。”我持反对态度3. 您后面的论据实在和我所见所闻相差太远,bug太多,下面一一给出我的观点=============请叫我第二条分割线,谢谢=============看 @张雩 的答的时候,我一边看一边吃着wendy's的spicy chicken sandwich不住的点头,感觉前面的铺垫数据流好像说的都很在理的样子呢。答主给出的种种数据让我不住地点头,美国人民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可是,后面写的都是什么东西啊....1. "而在沃尔玛,穷人最常去买食物的地方,根本就不卖新鲜蔬菜和水果。"请问这是什么咧...?请问这是什么咧...?再说哈密瓜....下面这个,应该..是哈密瓜吧(希望没搞错,不然就丑大了)一块九毛八一个,食品不打税..难道美国有这么多家庭连一块九毛八的水果都从来没给家里孩子吃过....?我现在居住在印第安纳州,在学校洗盘子是给州每小时$7.25的州最低工资。换句话说,只要你有工作,你的工资就不能低于这个数。算一下只要你在工作,就算是收收超市停车场里面的手推车,你一小时都可以买3.66个哈密瓜,还吃的挺撑....当然如果你像我一样吃过哈密瓜但是却没见过哈密瓜,下面这个你总见过吧..一块九毛八一个,食品不打税..难道美国有这么多家庭连一块九毛八的水果都从来没给家里孩子吃过....?我现在居住在印第安纳州,在学校洗盘子是给州每小时$7.25的州最低工资。换句话说,只要你有工作,你的工资就不能低于这个数。算一下只要你在工作,就算是收收超市停车场里面的手推车,你一小时都可以买3.66个哈密瓜,还吃的挺撑....当然如果你像我一样吃过哈密瓜但是却没见过哈密瓜,下面这个你总见过吧..两块四毛八一个你买不了吃亏,两块四毛八一个你买不了上当....难道我吃个这个还没吃两个汉堡管饱?就算是膳食补充,一个星期买一个西瓜也就少喝两瓶可乐。两块四毛八一个你买不了吃亏,两块四毛八一个你买不了上当....难道我吃个这个还没吃两个汉堡管饱?就算是膳食补充,一个星期买一个西瓜也就少喝两瓶可乐。另外我也不知道答主是从哪里得出沃尔玛是“穷人最常去买食物的地方”的结论,沃尔玛股东看到简直要哭晕在厕所啊,另外我校大多半教授估计也得傻眼了....从沃尔玛走出来,再说说救济穷人的问题。想必答主是没有在美国捐赠过食品了,“他们接受的食物多是薯片,饼干,巧克力”....饭都吃不饱了谁还有心情吃巧克力啊(摔!你随便上Google找一下也不至于弄出这么搞笑的答案。下面我来给大家看看一个普通的美国人是怎么捐赠食物的..图为Oregon州一个Safeway超市的食物捐赠照片 图为Oregon州一个Safeway超市的食物捐赠照片 图为一个叫做The Food Bank的组织的捐赠活动场照 图为一个叫做The Food Bank的组织的捐赠活动场照 看看箱子里面是什么?各种各样的罐头!打开了加热就能吃的罐头!你送饼干送薯片给人家,说不定人家打开就是一包粉,送巧克力,打开就是一包汤。而且都不管饱还那么贵。罐头无论在运输上,在储藏上,还是在方便性上,甚至在管饱上都完胜好吗?请不要通过自己的想象来解释事情,至少想象前也请Google一下,大概只要30秒就能编出更加合理的解释。另外我自己也吃罐头,上学来不及的时候后或者宵夜的时候,平心而论不少方便食品的味道都还挺不错的。接下来说学校免费午餐的事情。我在2010年参与了学校官方的学生交换计划去加州的一个大农村念了一年高中,正值碰上金融危机,接待家庭的父母都失业了,我也很“凑巧地”吃了一年“不可多得的”免费午餐。这个免费午餐是州政府补贴给一个收入线以下的家庭的,每天中午你只要拿上你的学生ID,就能免费吃上一顿。答主图片里面的东西除了那个红红的像血一样的东西,其他的我都吃过,二图里面的巧克力牛奶还很好喝..。这里我要说的是,免费午餐和收费午餐内容完全一样!基本流程就是你在起点拿上一个餐盘,然后给每个吧台当值的同学说,我要这个我要这个我还要这个....吃不吃蔬菜完全就是你自己的事情,而且每天都会有蔬菜给你选的!就如一楼 @丙等星 说的 “自己嘴馋控制不住才去吃的,这也怨社会?”再继续说所谓的食物沙漠的事情。首先要给答主科普一下,Supermarket和Grocery store的区别。Supermarket,翻译过来叫做超市,里面有卖冰箱空调皮沙发,衣服裤子牛仔裤,地板瓷砖冲锋枪,吃的喝的还有玩具,基本上和国内大家看到的沃尔玛是一个样子。而Grocery store则是食品杂货店,大概里面有2/3的区域是买肉类啊蔬菜啊酒啊饮料啊冰淇淋啊牛奶啊这些日常食品,剩下的1/3则是卖狗粮啊洗衣液啊烧烤用煤啊之类的日用品。一般来说购买新鲜食品两个选项都可以选择,通常是找个就近的买。大城市里面还有711啊CVS啊这些类似于国内全家罗森这种便利店,通常一个街区会有几家小的,过几个街区会有个大的,里面也供应生鲜蔬果。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答主在城市里面会要坐两个小时公交车去买苹果,反正我在纽约住的时候通常楼下的711或者CVS就卖香蕉苹果,还是切好的.....不过纽约的交通,如果你真的“坐车”去买,两个小时买不到也是正常的。如果Google的数据准确,那么每一个小点都是一家Grocery Store。你叫这Grocery store在城市里面没法生存?我觉得我在纽约大街上看到唯一比食品店还要开得多的店就是星巴克了....如果Google的数据准确,那么每一个小点都是一家Grocery Store。你叫这Grocery store在城市里面没法生存?我觉得我在纽约大街上看到唯一比食品店还要开得多的店就是星巴克了....最后终于说道玉米了!我校别的没啥说的,Biological/Agricultural Engineering在US排个第一还是没问题的,副作用就是一出村里就是满满的玉米地啊....这边玉米还有各种各样的玩法,比如打玉米啊,在玉米地里面砍个很奇怪的形状做个玉米地迷宫啊(对,就是你们在地图上看到的那些奇怪的图形!去年我们还去了一个国会山造型的玉米maze)....这些玉米都是转基因的,他们是拿来干嘛的?出口给中国?喂给穷人?都!不!是!他们是用来榨汽油的!引用Wikipedia上E85条目 (
)——In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subsidies of ethanol in general and E85 in particular have encouraged a growing infrastructure for the retail sale of E85, especially in corn growing statesin the Midwest. 至于他们到底用了多少玉米榨汽油,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写不动了...对了,我都连着吃了一个星期的Wendy's了,看来我“几乎一定是肥胖和糖尿病”噜.=============请叫我FAQ,谢谢=============优秀评论摘抄以及回复如下:1. 贴一堆特价食物外加个大扭腰地图也算干货了?真是炫酷请看正文第一句话,本回答只用来反对二楼的答案,不回答美国人到底有没有吃饱饭的问题。2. 反对答案最好不要用数字,因为楼层是会随时变化的。感谢提醒,我反对的是
提出的回答。3. 关于
的原文以及在本楼下面的回答的问题二楼的答主 已经修改过自己回答中不准确的地方。之前她的回答较为绝对,让我觉得不尊重事实,现在她已经修改掉了一部分。本文摘抄以及反驳的是她修改之前的回答,因此现在文中反对于她文章的节选和现在她的文章略有出入,我懒不想改了。至于她在一二楼的回答是我回答之前占楼时候她写的。请理性讨论,勿人身攻击。4. E85准确点来说是玉米加工成生物柴油,不是汽油。E85,是乙醇加上汽油混合而成的一种混合燃料,其中乙醇的比例为51% to 83%,剩下的为汽油。大多数可以使用E85的汽车会标注为Flex-fuel,即又可以使用较为便宜的E85,也可以加普通的87号汽油。介于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的区别,我把他定位为汽油。这个问题和我反对
的观点联系不大,请自行研究。5. 留学生的发言普遍不可信,因为他们总是用他们万分之一不到的视野描述整个美国一.
的个人资料也是美国大学在读,您看您是两个都觉得是放屁还是在两个不太可信的里面找个比较可信的?二. 请define “万分之一不到的视野” 三. 我只是通过反证的办法在提出我的异议,请问您觉得我怎么描述美国了?6. 答主,美国只有一个纽约啊。。。纽约的local 商业,纽约的街道人气,在美国没有代表性这个城市,叫西雅图这个城市,叫洛杉矶,特别红的那里叫圣莫妮卡这个城市,叫洛杉矶,特别红的那里叫圣莫妮卡这个城市,叫芝加哥,著名的黑哥哥之城这个城市,叫芝加哥,著名的黑哥哥之城为了帮助一些朋友理解,这个论据是用来支持我反对“因为逆城市化,美国的超市多在郊区。市区的Grocery store无法生存的原因有很多,我就不展开了。但是,对于住在food desert(城市)中的人来说,他们想要获得新鲜食物(比如苹果,香蕉),就需要坐公交车起码两小时往返。”我想表明的是,您买菜不一定非得去沃尔玛,如果你想找城市里的Grocery store,那其实还挺多的这个观点。paper什么的too long didnt read,但是新闻联播有时候都瞎说呢,呵呵。7. 答主在印第安纳州,感觉就和贵州一样的感觉,吃的当然便宜啦求!别!说!偏僻得哭晕在厕所啊!你怎么不拿加州每小时法定最低工资比这里要高28.5%来说事儿呢8. 答主哪个屯的答主拉法叶屯的另外评论太长了估计以后不会天天看。最后谢谢阅读。
这个问题基本上变成大家一起来吐槽了,排名第一的答案也没看出来跟问题的直接联系在哪(已反对)。我正面回答一下这个问题,首先答案是否定的,但也不完全错。六分之一这个数字是差不多的,但并不是六分之一的人口吃不饱饭,而是六分之一的人口处于“food insecurity”的状况。这里先介绍一下什么叫food security。Food security means access by all people at all times to enough food for an active, healthy life.(来源于美国农业部下属经济研究服务网站,)翻译过来就是口粮安全(自己编的,求高人指点。。——译者注)意指一个家庭(这个比例的计算是以家庭为单位——译者注)中的每一个人在每一个时刻都有足够的食物来源来支撑一个健康的生活。根据同一网站中的数据,对于2012年美国百分之85.5的家庭是处于口粮安全的状态,仍有百分之14.5的家庭(176万个家庭)在某些时刻,口粮安全不能得到保证。其中,百分之5.7的(70万)家庭处于非常严重的口粮不安全中(very low food security),由于口粮的来源有限,这些家庭中的一些人,在一年中的会无法得到足够的食物。(也就是挨饿——译者注)()附上一张口粮安全情况的走势图上面的实线是food insecurity,下面是very low food security。横轴是从2000年到2012年。(来源)
我就是写写自己的见闻吧...我小的时候在美国生活过挺长的一段时间,在一个叫内布拉斯加的农业州的一个小镇york. 要是在农业州没有地也没有很稳定的工作(小镇提供的工作机会本来就不会太多),那你就比较惨的...所以有些美国人的境遇是随着找不找得到工作而定的...还有一点,一般单亲妈妈是比较头疼的,美国女性受高等教育的数量更低(这是真的,因为超级贵,对于本地人也一样,估计看美剧的大概都知道有一个情节就是父母给儿女存上大学的钱...我女房东家里四个姐妹,她老小,她说她最感激父母的就是让她们四个姐妹都上了大学)所以有比较高薪水的工作也比较少,而且单亲妈一般会把好几个孩子带着一起生活...-----废话到此-----1.如果你有美国户口,那么很幸运,你不会饿死,美国会给你各个方面的救济,教育,医疗以及救济卡可以去超市刷2.但最贫困的不是这类人,房东的姐姐是慈善机构的,她说她们去救济帮助贫困的人的时候,好多都是拉丁裔的非法移民,他们的生活真的是非常惨,但是想要帮助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刚出生的孩子就有饿死的3.总体来说,在美国的穷人是很苦逼的,在学校里(包括白人孩子)好多人的书包坏了就是用别针夹上继续用的,衣服都是破的左一个右一个的。一般家里至少有两个孩子,而且最主要的一点是:美国的平均生活水平要高,所以要用足够少的钱买比国内贵的东西养活两个以上的孩子所以...大概是这样当然和中国一样...美国很大,不应该用一个地方的见闻来评价所有的地方...也请在很因特儿乃神浓地方的壕们勿喷
原文标题具有误导性Food insecurity与没饭吃不是一回事有1/6的美国人手头很紧张,购买食物预算有限是有可能的题主问为什么有些美国人能开得起车却没钱买食物因为开车跟食物一样是生活必需品,没有车在很多地方就出不了门,既没法购物更没法工作挣钱,所以车并不比食物次要。原文说的也不是没钱买食物,而是不能非常好地保障食物的质量。同理这些人的车也不总是在很完美的状态,本身可能就是廉价车/古董车/大修车并且不经常保养。曾经在轨交上一个黑人大叔愤愤不平地向我抱怨警察查扣了他500刀买来的车。500刀,换作我怎么都不敢开。所以实际情况是有些美国人开得起车同时买得起食物,但是预算都很紧张,品质都不高。------------------------------------------------------------------------------------------------------------------ 的答案很好地解释了这个区别以及探讨这个问题的意义有人会说美国人一个月收入怎么少也有2000刀啊,一个月买3个iPhone都不是问题,何况买个200刀的食物?这种话就跟你问别人买拉罗拉好不好,别人告诉你加5万可以买凯美瑞一样。生活处处需要用钱,水电气房租衣服汽车,并不一定有闲钱可以用来提高食物的水准。 的答案相信确实是个人见闻,但是略片面。我住在美国流浪汉最多的城市之一,这里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流浪汉之外还有一类有稳定工作的流浪汉,仅仅是因为房租太高所以住在车上的。真正的流浪汉大多还是没有车的,他们的全部资产一般装在一个超市手推车类型的推车里。他们平时吃救济的食物,晚上睡在人行道的纸板上。他们大多不胖,并且确实吃了上顿没下顿,没有food security。第二类流浪汉基本上都有车,但是他们不少收入也不低,往往能达到或接近美国中间水平,但是付不起或不愿意付高额的房租(近期行情Studio 2000一个月,住远一点)。还有一些创业者为了省钱也会这么做,Quora上有个著名的问题:
这类人也是Homeless但是显然不会为了食物而发愁。当然第二类人如果咬咬牙租一套房子,那吃饭也就紧巴巴了。------------------------------------------------------------------------------------------------------------------美国确实有很多穷人,而且大趋势是越穷越胖,穷人吃不起健康食品才胖是有道理的 说碳水化合物不贵,但是碳水化合物一样非常增肥好不好?尤其是精制淀粉类食物,甚至胜过油脂。同时大量碳水化合物也是糖尿病重要诱因。有个概念叫GI,即食物在消化过程中升高血糖的速度,减肥的人应该多少会关心。原本土豆整个吃由于其结构不会太快消化,但是如果磨成泥就是另一回事了。还有啊,碳水化合物就是糖,”最底部的碳水化合物并不比最增肥的油和糖昂贵“这样的话很缺乏科学常识好么第一、食物有能量密度和营养密度一说吃同样多的东西,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好么。两个人都吃200g食物,吃高能量密度的那个人就会胖啊。你说吃得少就没关系,但是前者就比后者吃得少,会饿啊。减少热量的摄入当然跟穷有关系,由于工业化生产的原因,美国高能量密度的食品大多比高营养密度的食品更贵。一顿饭吃刚好能吃饱的薯片,还是不够吃饱的蔬菜,一样价钱,后者真的很有竞争力?第二、健康食品难道不是比垃圾食品贵吗?本地最便宜的鸡肉是2刀一磅,西兰花一般3刀一磅,香蕉3毛一根。从开支最小化的角度出发你会多买鸡肉还是多买西兰花?1磅白水煮鸡肉+1磅西兰花,能量仅有640卡,对于一个减肥的人来说是低脂肪高蛋白上选,对于维持身材的普通人就是另一回事了。健身教练?健身房可是要钱的,不要说教练这种高端增值服务了。从价格来说,麦当劳的One Dollar Menu肯定比上面这种最便宜的健康饮食便宜(边角料做出来的当然比你的whole food有成本优势),对穷人来说有吸引力。
不想跟楼上的辩,他右我左。大家对比着看,接受哪个就是哪个。这个问题很庞杂,在一些fact方面难免有误,欢迎指正。但是我反对留学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质疑。留学生和美国最下层人的真正接触少之又少。不健康的School lunch和food desert的存在和解决方法在学术界已经有非常多的讨论和campaign了,你没看到不代表不存在。你可能去过一家卖蔬果的沃尔玛,吃过一次能接受的school lunch,但是很抱歉这不能反应出这些问题不存在。本人精力有限,school lunch本身就错综复杂,加上各州情况不同,原谅我不能一一展开。如果你对school lunch感兴趣,可以去看一本书叫Free For All。另外第一夫人也有一个和school lunch有关的campaign,戳这里可以看新闻。我比较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你若出生在一个超市不卖新鲜蔬果,出门左拐是麦当劳,大家薯片可乐天天吃,人人都是大胖子的环境,你不会去想到要去吃西兰花鸡胸的(鸡胸倒是偏贵的肉)。因为穷,你接受到的教育也不足以让你认识到你天天吃汉堡pizza喝可乐是对你有那么大害处的。而且穷人最大的特征是时薪低(不然为什么穷)。每小时挣得少自然要多工作,而且多是体力劳动。你如果还要求他们每周转两趟公交不远千里去买食材,回来还要做饭…抱歉我不认为这些穷人有这样的时间和精力。穷人可以很努力工作,但是由于缺乏精力,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教育(营养学知识)而长成一个胖子。胖不等于懒,不过的确很多人因为懒而发胖。另外:大家可能觉得我说的东西很反常,那我再举个违背常理的例子吧。建议先读完下面全文再回来读这个例子。明尼苏达有美国第二多的Hmong Americans。他们跟中国的苗族非常接近,是在越南战乱的时候逃到美国来的。因为写论文的关系我接触到了一个NGO组织Hmong American Partnership,因此了解了在美国的Hmong农民的现状。在明尼苏达种植蔬菜的Hmong农民,很多住在食物沙漠,有着很高的肥胖率。怎么样,乍一听很不可思议吧。他们为什么不吃自己种的蔬菜?原因很简单:他们的地是租的,每年要交很多租金。他们需要收入养家,因此一定要卖出去这些菜。他们卖蔬菜挣得钱少,住在贫民区,吃垃圾食品多过健康食品。我的论文就是如何帮助他们提高收入,引起政府重视的。说实话,美国的food issue就是反常的,混乱的,千头万绪的。我写了这么多,也不过是拼力还原了一小部分而已。---------------------------------------------修改:鉴于很多人指出“而在沃尔玛,穷人最常去买食物的地方,根本就不卖新鲜蔬菜和水果。”有不准确的地方,特此解释并修改。在郊区的沃尔玛一般都会卖蔬果,而在市区的沃尔玛则不好说,比如我去过的那家处于贫富交界地带,就不卖。当年让我一阵好找。因为逆城市化的缘故很多贫民区都在城市中,在郊区有车的是生活相对好的。在靠近贫民区的地方卖蔬果的超市就更少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贫民区是食物沙漠的缘故。因此修改为“而在市区尤其是靠近贫民区的沃尔玛,穷人最常去买食物的地方,很少卖新鲜蔬菜和水果。”至于supermarket和grocery store的区别,我只是统称超市。美国菜市场(farmer's market)比较少,是季节性的,而且很贵。不过现在美国政府鼓励穷人去farmer's market,因此有了FMNP补贴。如果你对food desert的存在和定义有疑问,请看--------------------------------原答案的分割线--------------------------------我来反对这个问题下大部分人想当然的回答了。想来大部分回答者都不知道什么是“食物沙漠”(food desert),也不知道什么是Farm Bill,SNAP和WIC。题主给出的文章中的“SUV穷光蛋”实在是噱头。先给出观点美国最穷的人,的确是吃饭的钱都没有。但是更多的穷人不是吃不饱饭,而是吃垃圾得不能再垃圾的食品。垃圾食品包括巧克力,薯片,汉堡,炸鸡,可乐,pizza。他们能接触到新鲜食材的机会比较少。蔬果摄入严重不达标。这些食品,空有热量,毫无营养。多含有高糖分高油脂,易导致肥胖,糖尿病。吃这些垃圾食品很多时候不是他们的选择,而是他们贪便宜。或者他们身处的环境让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是多么不健康的饮食结构。(此处有过修改语气,完善论点)首先,先跑个题,讲讲美国的贫富差距。美国的贫富差距非常严重,穷人真的很穷。最直观的数据,根据2012年最新数据,美国的基尼系数是42(或者0.42),中国是47.5(或者0.475)。在一项有5000美国人参加的问卷调查中,他们被要求回答“他们认为理想的财产分配”和“他们认为真实的美国财产分配情况”。然后调查者把结果跟真实的美国财产分配情况作了对比...上图是对比“美国人理想中的财富分配(IDEAL)”、“美国人认为真实的财富分配(THINK)”和“真实的财富分配(REAL)”。五个不同的颜色各代表了20%的人口。从真实的财富分配上不难看出,最底层40%的人几乎没有财产。而前20%的人,尤其是金字塔的塔尖,前1%的人,占据了超过80%的财富。换一个更直观的表示方法,全美国的财产被简化成绿色钞票堆,美国人口简化成不同颜色的小人,穷人在左,富人在右。“理想中的财富分配”恩,很美好,穷人也有不少资产。在这个图中,基本上没有人在贫穷线(poverty line)以下,有数量非常健康的中产阶级。不过都说了是理想中的...恩,很美好,穷人也有不少资产。在这个图中,基本上没有人在贫穷线(poverty line)以下,有数量非常健康的中产阶级。不过都说了是理想中的...“大家以为真实的美国财富分配”回到现实,大部分美国人还是比较实际地认为富人很富,穷人很穷。图的最左边有一条竖着的“poverty line”,代表竖线左边的人在贫困线以下。回到现实,大部分美国人还是比较实际地认为富人很富,穷人很穷。图的最左边有一条竖着的“poverty line”,代表竖线左边的人在贫困线以下。看起来总人数还不到5%。但真实的情况是...“真实的财产分配”左边绿色都看不到了,右边的绿色堆得冲破了天际...贫困线也移到了15.1%左边绿色都看不到了,右边的绿色堆得冲破了天际...贫困线也移到了15.1%放大了来看最穷的人,几乎没有财产。最穷的人,几乎没有财产。更惊人的是,TOP1%的人占有了40%的财产,而80%的美国普通人,只占据了全部财产的7%。美国再怎么富有,你取其总财产的7%分给80%的人口,然后跟我说这些人全都能吃饱饭,我实在不敢信啊...更惊人的是,TOP1%的人占有了40%的财产,而80%的美国普通人,只占据了全部财产的7%。美国再怎么富有,你取其总财产的7%分给80%的人口,然后跟我说这些人全都能吃饱饭,我实在不敢信啊...如果大家能翻墙,可以去完整地看看YouTube上的这个6分钟的短片,很直观地展示了美国的贫富差距。数据来源在短片的最后都有给出。名字就叫Wealth Inequality in America。好了,说回美国的“饥饿”问题。美国因为其特殊的历史原因,重新定义了“饥饿”(Hunger)这个词。在美国,饥饿不仅仅意味着吃不到食物,还意味着“吃不到真正的食物”。试想一下,在中国,穷人吃什么?最便宜的食物,也许是粗面馒头加咸菜,玉米碴子,窝窝头,面条放醋和辣子,粗粮饭。会有青菜,肉基本不要想,也许偶尔吃个鸡蛋。无论什么,我担保你完整地知道这些食物是从地里长出来,经过一些你也许不太清楚但也不是很神秘的过程,跑到你的桌子上的。但是在美国,最便宜的食物是什么?薯片99美分一包。这一包不是我们平常在国内能买到的大小,而是跟国内最大包的差不多大。99美分一包。这一包不是我们平常在国内能买到的大小,而是跟国内最大包的差不多大。只卖1美金。各种加玉米糖浆的甜食随便在网上找了一个。随便在网上找了一个。15oz,就是425g,将近一斤的糖果,在沃尔玛卖2.88美金。麦当劳一美金的汉堡,高热量高脂肪营养单一。我可以说看着就倒胃口么。但是是真便宜。很多人天天吃。那新鲜的蔬菜水果什么价格?我在美国这边经常去超市,我挑便宜的说。(一磅约等于453g,我直接说一斤了,比较直观)苹果一般1美金一斤樱桃最近便宜,2美金一斤梨子2.5美金一斤黄瓜1美金一斤卷心菜1美金一斤香蕉便宜,50美分一斤对于穷人来讲,同样一美金,能吃一个汉堡,20块巧克力,为什么要买两个梨子,吃一把蔬菜?更何况,在美国没有菜市场这一说,farmer‘s market是富人才消费得起的地方。所有的食物都要从超市买。但是很多人住在食物沙漠(见下文),很难买到新鲜蔬果。而在市区尤其是靠近贫民区的沃尔玛,穷人最常去买食物的地方,很少卖新鲜蔬菜和水果。牛奶和鸡蛋倒是有。而对于接受救济的穷人,他们接受的食物也会有薯片,饼干,巧克力...应该是在Food Inc. 里有个镜头是他们接受捐赠食品,很多是快过期(或者已经过期)的饼干和薯片。当然记忆可能有错。举个例子,上图,链接是后面那一墙的饼干…再举个例子,学校的免费午餐,对于穷人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吃饱饭的机会。那么午餐长什么样子呢?这样或者是这样巧克力奶糖很多,白色沙拉汁中脂肪含量高,薯条和corn dog都是炸过的。旁边的番茄酱含有不少玉米糖浆。巧克力奶糖很多,白色沙拉汁中脂肪含量高,薯条和corn dog都是炸过的。旁边的番茄酱含有不少玉米糖浆。奥巴马上台之后,第一夫人对school lunch的问题比较关注,所以现在很多州已经开始规定午餐中一定要有一定比例的蔬菜了。而且对钠的含量也开始有限制。但是,各方面博弈的结果是(细节就不讲了,很复杂),薯条算是蔬菜,3份番茄酱也算....你知道美国小学会专门开课让孩子们品尝哈密瓜么?所以,在美国,穷人的肥胖比例更高。肥胖带来的是什么?II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需要每天服药。美国的医保就呵呵了,很多药钱都是要自己掏。所以形成的恶性循环是:没钱-&吃便宜的垃圾食品-&肥胖-&糖尿病-&花钱治病-&更没钱-&吃便宜的垃圾食品...而且肥胖的人的生活质量实在是...洗澡都要搬一把椅子坐着,稍微运动一下就气喘吁吁。这种生活是没有尊严可言的。最后,说说美国的食物沙漠(food desert)。食物沙漠,指的多是住在城市中,居民大多没有私家车,周围没有售卖新鲜食物的区域。因为逆城市化,美国的超市多在郊区。市区的Grocery store无法生存的原因有很多,我就不展开了。但是,对于住在food desert中的人来说,他们想要获得新鲜食物(比如苹果,香蕉),就需要坐公交车起码两小时往返。所以,对于食物沙漠中的人来说,他们只能吃加工过的,包装好的食品,或者麦当劳,Wendy’s这样的快餐。等待他们的几乎一定是肥胖和糖尿病。附上美国的食物沙漠分布图啰嗦了这么多,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美国的贫穷问题和”饥饿“问题。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贫穷与肥胖的关系,深究下去跟美国大面积种植转基因玉米分不开,这里就不展开了(写不动了)。如果感兴趣可以看看我的另一个回答里的第三点。至于SNAP和WIC,如果我还写得动,就明天写。
我们的穷是吃不饱饭,他们的穷是吃不好饭。
关于美国人究竟用什么作为“吃不饱”的标准, 的答案给出了一个来自权威机构的定义和数据。=====================================================================参考
给出的原文。说美国人受饥饿(hunger)困扰多少有点夸张,但原文一开头的问题却并不空泛:为何全球最富裕国家里,依旧会有营养不良(malnourished)的穷人?这对于一个现代国家来说,当然是重要的民生议题。如果我们把“吃”定义为填饱肚子,那么GDP第一的发达国家有人吃不饱饭,真可谓是天下奇闻。但严格意义上的“饥饿”,即便在中国恐怕都不是个问题。不说一部分农村开车的开车,吃肉的吃肉,再穷的地方,白米饭、白面馒头至少能管够吧?只要你有一颗吃到超重的心,全中国也没什么人会跟你作对。当然,穷得揭不开锅的人也有,但在10来亿的人口基数下实在是凤毛麟角了,这样的特例在美国也一样能找到。美国作为GDP世界第一,人均GDP也名列前10的富裕国家,福利水平远不如欧洲国家,贫富差距和中国相当。他们的穷人当然比中国穷人过得好,数倍于中国的人均GDP又不是吹出来的,就像中国穷人大多也比苏丹、科特迪瓦一类国家的穷人过得好一样。正因为严格的饥饿问题已经不复存在,对我们来说,食品安全和营养问题才会成为关注的重点。而食品安全在美国不太成问题,食物的热量也管够,营养就成了唯一重要的问题。======================================================================有人提到中国、特别是西部还有很多人处于贫困线以下,所以“吃饱饭”对中国依旧是一个问题。然而,中国是不是每人都能吃饱饭,跟美国应不应该把“营养”提升到“饥饿”问题的高度,并没有什么关系。我举中国的例子,只是要指出“吃饱”、“不饿”的标准对一个人均GDP前十,总GDP第一的超级大国实在是太低了。对这样的发达国家来说,保证穷人食品的营养才是穷人“不挨饿”的标准,这是题主所引用的原文章的观点,是十分合理的——而这也是我的答案唯一的主要观点。另一方面,不要说西部,即便华北、中原也有很多国家级贫困地区,也确实有不少人的收入在贫困线以下,但这不代表他们“吃不饱饭”。当然,他们的生活之困苦、教育资源之匮乏是十分显然的。但基本的米、面、土豆等粗粮食品,其价格即便对贫困线上下的收入来说也并非负担不起。也许他们的食品质量相对低劣,在吃饭之余也几乎没有可供消费的额外收入,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要他们愿意,单纯的“填饱肚子”并不是问题。我老家就在西部的农村里,6、7岁的时候回去过一次,那会儿房子都还是用土堆起来的,但一日三餐的米饭、馒头虽然谈不上好吃,也没见谁能穷到吃不饱。前几年又回去过一次,许多土房子都重新修成了砖房,同样没见着谁吃不上饭,倒是认识的人家里都顿顿吃肉。本科的时候,有朋友去贵州山区支教,那可是货真价实的国家级贫困地区,支教的学校在一座山上,山里有许多人,他们一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几公里外的县城;许多学生一个月只能吃上一次肉,教育资源几乎为零。但即便对他们来说,每天吃米饭、馒头也不成问题,尽管他们的食品营养不足、也无所谓质量可言,但也没见哪个学生真的因为吃不上东西而“饿着”。所以说,什么叫饥饿?这要看你的标准有多高。有东西吃、不饿,这在中国的绝大多数地区恐怕真的不是问题,但要保证食品的营养、保证食品安全,要让贫困人口摆脱“1美元人生”,那我们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听家里的老人说,三年自然灾害那段时间里,老家村里一年只能吃上一次肉,每天是真的吃不饱饭,村里一家人开伙,全村人都会眼巴巴盯着;很多小孩更是因为严重营养不良而夭折。那叫真的挨饿,货真价实的、能把人饿死的挨饿。然而,如果我们今天还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状况当做“饥饿”的标准,那简直就是赤裸裸的耻辱。对一个现代国家来说,只有给自己的国民提供了真正有质量、有营养的食品,“饥饿”问题才能算真正得到了解决。这也是在上面提到的文章里作者的逻辑:这个逻辑,对美国和对中国都是一样的。
那篇文章很长,下面这个人的回复可能使你更快的理解。I just want to be sure I understand this article: "Hunger" in America means a child who refuses to eat taxpayer provided meals and people who are overweight from eating too much food that the author apparently doesn't approve of?
What an utterly revolting glorification of victimhood and social engineering this article represents.
Hunger is not having enough food.
These people have access to food they won't even eat, or food that Michelle Obama doesn't approve of.
They aren't hungry, they just aren't eating the way the socialist establishment thinks they "should" eat, so they're a perfect opportunity to create yet another fake "underclass" that liberal-socialists can give handouts to (handouts that their kids apparently won't even eat) so they can grow their voter base.
It's disgusting that people who actually face hunger every day are being marginalized so that a power hungry socialist regime can widen their voting base by labelling overweight poor people as "hungry" so they can bring them under the protective wing of Mother Government.
这么说吧。08年圣诞节前夜。我打算做灰狗(美国一家长途巴士公司)的车去相邻的州我表姐家过圣诞。做灰狗的原因主要是没坐过想感受下,飞机也不方便。。当我到了中心车站才发现我勒个去全城都没人了。连快餐店也不开门。虽然有思想准备,但没吃饭肚子还是有点扛不住。坐在车站等巴士时突然有人递给我一份盒饭。我没想太多先接过来了,抬头观察认为九成是教会的。人对我笑笑继续发盒饭去了。然后我。。。很没节操的将这盒饭吃了个光光。里面是一个双层牛肉汉堡。两块炸鸡块。薯条,胡萝卜,甜玉米。还有附送的三种气泡饮料可选。坐在车上。我想了想明白了。圣诞节期间好多无家可归的人就聚集到车站附近了。因为这地方不关门。教会来做善事。不管三七二十一见人就发。。。。。这顿饭比我在国内吃的洋快餐要好的多。(⊙o⊙)…但我做到车上的时候还是感到泪流满面了。这就是美国的穷人过的生活啊。。在美国。乞丐带个Ipod举块God Bless You!并不稀奇。。。真心泪流满面啊。。最后我还是回国了。我想做党员。。T_T。。请鞭挞我。+======================再补充一下。很多美国的穷人。你很难同情他们。。他们很多人领到救济卷。去超市买一大车的东西。全部吃光光。。然后。。。。就那么穷着了。。。
反对目前二楼张雩答案中的一个论据:对该图片张雩的描述是这样的:对该图片张雩的描述是这样的:“而对于接受救济的穷人,他们接受的食物也会有薯片,饼干,巧克力...应该是在Food Inc. 里有个镜头是他们接受捐赠食品,很多是快过期(或者已经过期)的饼干和薯片。当然记忆可能有错。举个例子,上图,链接是后面那一墙的饼干…”点开链接并打开"photos",我们可以找到此罗克斯伯勒长老会教堂图片的活动描述:“Roxboro Presbyterian Church had a “SOUPER BOWL” during January and early February when they collected soup and crackers to donate to the Christian Help Center. Donations included 69 boxes of crackers, 365 regular cans of soup and 54 large cans of soup. Cynthia Wilson, Christian Help Center Director, spoke about the many services offered at the Center at the church’s Wednesday night supper on February 5. (Photo above: Photo: Christian Help Center Director Cynthia Wilson with RPC members Carolyn Woodall, Julie Fisher, Nate Fisher, Traudle Ernst)”翻译:罗克斯伯勒长老会教堂曾在一月和二月早些时候发起了一个“大汤碗”活动,收集汤和脆饼干捐献给基督徒帮助中心。整个活动包含了69箱脆饼干,365听普通罐头装和54听加大罐头装的汤。基督徒帮助中心的主管Cynthia Wilson在2月5日周三晚间教堂的晚餐上谈及了多项提供给该中心的服务。(图片包括:基督徒帮助中心主管Cynthia Wilson和罗克斯伯勒长老会教堂成员Carolyn Woodall, Julie Fisher, Nate Fisher, Traudle Ernst)根据评论补充修改一下回答,之前没说清楚:图片中的饼干,根本就是该教堂特意收集来捐献的。不管是因为饼干本身对教堂有某种特殊意义,还是该教堂成员缺乏营养常识,或者当地有某种吃脆饼干的习俗,第一不能把某个教堂某次特定的捐助行为看作整个捐助环境的常态,其次这个教堂这次收集饼干不代表它一直只捐饼干。因此这张图片完全不能用来说明穷人通常收到的食物捐赠都是饼干巧克力之类这个论点。不知道楼主既然找到了链接为什么不附上说明,不过误导别人判断的素材什么的最讨厌了。
答案很简单,不是真的,但这是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和 分别从右翼和左翼的角度阐述了两方的观点,其实都很有道理。我个人更倾向右翼,但穷人饮食不健康,大胖子太多这件事也不能简简单单的归因于穷人的缺乏自控(虽然这确实是主要原因)。我这里简要谈谈我的看法。美国这几年关于food desert这个问题这些年确实常有讨论。应该说确实有些地方想买新鲜蔬果不是很方便,downtown其实还好,真正差的是穷人住的suburb,比如洛杉矶的south central,一般中国留学生像
估计根本没去过这种地方。那种地方根本没有cvs,也没有grocery,只有沃尔玛,而且还比好点区的沃尔玛卖的新鲜水果蔬菜更少。当然真的在意这个的话,总还是能买到的。而且问题更应该是为什么美国的穷人不买新鲜的蔬菜水果,而不是为什么新鲜的蔬菜水果没有卖到穷人区去单看每重量价格的话,蔬菜其实还是比肉要便宜。我家附近西红柿才69分一磅,而最便宜的鸡肉也要2块一磅。但如果你去看单位卡路里的价格,那就大不一样。这样算的话西红柿的单位卡路里价格差不多是鸡肉的4到5倍,是更便宜的土豆的10倍,是玉米油的15、6倍。同样要吃饱饭,穷人当然选择土豆和鸡肉更划算一些,而只吃淀粉和肉类就算用比较健康的方式烹饪,营养价值也是远不能跟蔬菜比的。此外美国的穷人还面临一个困境,就是本土烹饪太不发达。一个中国移民在美国如果穷的只能吃土豆和鸡肉,照样能给你变着花样做出好多好吃的来。美国呢?本地人自己家鸡肉基本只会烤和煮,土豆只会囫囵个煮和弄成土豆泥。比起来吃炸薯片和炸鸡的满足感当然高多了。你如果很穷,又住在一个穷区,你想要吃点稍微好吃点的也基本只有这些,油既是既便宜的热量,同时油炸也速度快同时易于自动化操作。大家不要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很condescending 的说穷人难道不会自己在家做。我们很幸运出生在一个烹饪文化有千年历史的国家,但美国最早的那些英国、德国和非洲移民,自己母国烹饪就很匮乏,从小也没有人教点稍微上点档次的烹饪技术,家里能做的也就很有限了。美国富人相比之下选择要多得多,我又要好吃又要健康我可以天天吃海鲜啊,我可以变着花样吃各种特别新鲜的蔬菜水果啊,我自己不会做我可以出去吃又健康又有满足感的法餐日餐啊。你要随便问一个美国穷人,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是愿意天天吃薯片还是愿意天天吃海鲜,肯定选后者毫无疑问。所以这个还是跟收入有关系的。而且有钱人从小生活的那个环境,就知道健康的饮食是什么样,也更容易接触到异国的健康又好吃的烹饪方法。美国自郊区化以来,穷人和富人的生活圈子完全隔离,公立学校又是全靠当地社区支撑,水平也不怎么样,很多穷人都根本接触不到这些概念。这就又涉及到美国的教育和社会结构的问题了不过说了这么多客观因素,我还是不同意把这些问题都怪罪到政府头上。穷人自己的自控肯定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只是饮食营养价值低,不至于那么胖。不过对于祖先从非洲来的黑人来说,他们原来祖辈生活的环境都是靠狩猎,我本来就要多吃才能更有力气打猎,而且打猎收成很不稳定,而且肉也无法保存,根本没有理由要控制少吃,而且经常运动也根本不可能有肥胖的问题,所以进化方向根本就不像农耕社会必须要懂得节省和储蓄才能活下来,更不像科举社会和早期商业社会要脑子聪明才能够更成功繁衍更多后代。你把一个强壮猎人直接拉到文明社会,很容易出现这些社会问题,这不光光发生在美国黑人身上,近一点的台湾的原住民也有类似的现象。但是究竟是不去打扰相对原始的社会,让他们继续自在的过着自己擅长的生活比较好,还是让他们在绝对意义上更文明和发达的社会过着相对糟糕但舒适和安全的生活更好,这就是个太复杂的问题了。
应该是吧。毕竟美国人一顿顶我十顿,看体型也知道他们经常吃不饱。----------------------------------------------------------------------------------------------------如何看待我有六分之一的时间都吃不饱 - 美国人
看原文看评论,把只吃得起高热量高脂肪的垃圾食物过多的超重称为营养不良,歪曲为HUNGRY,真NB。。。我清晰的记得,小时候政治老师在给我们揭露资本主义腐朽生活的时候也无奈说道,米国穷人也能天天吃鸡,我们底下一堆人馋的要死,老师的脸上也露出一丝向往。当时我所在的城市也算全国地图上有名字的,现在过去才几年,城里人可以天天吃肉才多久。就有人开始何不食肉糜了。
是真的。美国人不是一般的穷啊!那家伙,连青菜都吃不起!只能顿顿啃鸡腿。。。
以下均为私货,非客观,可能也没什么逻辑,同问题关系有那么一点,读者读前慎重。看完得票最多的几个答案,我不觉想起了囧司徒的节目吐槽FOX看不惯穷人吃海鲜,美国食品卷浪费的事情。美国右翼对于穷人的看法是:如果他们不是那么操蛋,就不会过得那么操蛋了……穷是因为品德问题,品德问题是因为穷,好吧,谁来解开这个死循环?我觉得国内的"精英“同这些美国的右翼观点很类似,认为自身的成绩是努力的结果,并夸大努力奋斗的作用,穷人穷是因为他们努力不够,然而对于自己的家境(钱)之类的buff总是忽略。(比如,当年有人给某瓜瓜拍马屁,说他不仅学业有成,而且会马术。我内心那个艹啊,什么样的家境能养马学马术)关于家境(钱)对一个人的影响,我是最近才有深刻体会的。我同一个好友聊天,提到我们在高中怎么成了朋友。我说咱们能聊到一起去,而且经常一起吃饭。他答是,但是你是否记得,当初咱们吃饭的时候经常点一份五块凉皮,互相请客。他说如果他家里穷,拿不出那五块,每次都是你请,你会怎么想。我一顿,他笑了,接着说开玩笑的,知道你仗义,你不会在乎那五块钱的。我都把这事忘了,然而他却记得。我家境在国内一般,中产下层吧。但我不否认我的家境比他好的多,这也让我同他的命运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同样是高考失利,我出国留学了,他选择了一个国内二本学校。大学期间,我不是一个好学生,而他真是努力的夸张,学生会会长,实验室里主力,成绩拔尖。考研的时候,他犹豫了。他想去哈工大,但是怕考不上,耽误一年,浪费家里钱,最后选了一个一般的学校。成绩出来了,高清华录取线5分!艹!我来荷兰的时候,住所谓的平民窟——公寓楼。(对,在荷兰住公寓的是穷人,众多的中产们住house)。离家不远的Aldi和Lidl都是廉价的超市,里面水果蔬菜真的很少,一般是2个货架而已,价格一般。Albert Heijn和JUMBO不错,水果蔬菜种类多,品质也比国内特供货不知道高到那里去了,蛤蛤。但是他们比较贵。对,没说错,荷兰,世界上农业应用技术最强的国家,水果蔬菜贵。在这些超市,只有偶尔特价的时候,才能买到99欧分1Kg的香蕉和1.5欧1Kg的乔纳金苹果。比较良心的C1000(经常有1欧元的产品和折扣蔬菜水果)被Jumbo收购后,就成了传说。明明是廉价超市的Plus,我总觉得他的良心被狗吃了。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我总是不自觉的多买特价的蔬菜水果,屯着XD荷兰的城市一般每周有2到3天有open-air market,很像国内赶集。OM上也卖水果蔬菜,很新鲜,但价格一般比超市贵一点。但是海牙那个OM价格一般较低,但质量也差一点(但是也比国内的好,蛤蛤)。总之,在荷兰一分钱一分货,以下是严重的私货。看到这个问题我想:钱,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命运,更影响一个人在货架上拿什么商品。人生,而平等,说的是在法律面前,而不是说地球Online玩家初始装备和资金是平等的。个人奋斗固然重要,但是在一个阶层固化的社会,向上爬的梯子被“有形的手”碾碎,那时候的绝望,“精英们”是体验不到的。所以我真想看看如果瓜瓜们拿着一把烂牌,怎么玩。(酷似,现在可以了 )PS.荷兰中产众多,穷人多是移民和老人。我在荷兰2年多了,没在大街上看到homeless。唯一一次是在阿姆水坝广场,homeless足球赛,门票5欧,看他们踢球。我也在Lidl看到过一对年老的夫妇掰花椰菜的叶子放篮子里。嗯,叶子免费。他们衣服是很旧但很干净,我想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荷兰真正的穷人,对,很有尊严的穷人。第二次就是那个足球赛。PPS.第三次是这个拒绝中国最有影响力人物中国最卓越慈善家中国道德领袖中国地震救援英雄最知名和最受爱戴的中国楷模中国10大最光荣志愿者最具魅力的中国慈善家中国低碳排放环境保护的第一拥护者中国首屈一指的环保拆迁专家的陈低碳先生“善款”的unknownPPPS.以下摘自《与雷蒙德卡佛对话》,这段话也反应了我看完对反驳2L那些人写的东西后的感受。有个评论家批评我写的《保鲜》,说:‘好,冰箱坏了——那怎么不叫维修人员来给修好呢?’这是一种无知的评语。请人修最少要花六十美金。可能这个评论家没有注意这点,但有人是花不起钱请人来修冰箱的,就像有人不去看医生,因为自己没有医疗保险;他们牙齿坏掉了,因为没钱去看牙医。集中关注这些人,我不觉得自己和别的作家真的有什么不一样,一百年前,契诃夫就开始写这类被生活淹没的人了。短篇小说作家一直是这样做的。”“在《新规范》(译注:New Criterion,纽约政治保守派的一份文学杂志,兼顾文化批判)上有人写过一篇很长的文章骂我,说我描绘的美国不是个快乐的美国,说我写的人物不是真实的美国人,说真正的美国人更高兴些,并能在生命中得到更多的满足,说我只是集中展现事物的阴暗面,他们说我对于劳动人民一无所知,说可能我这辈子根本就没有干过任何蓝领工作。这样说,很搞笑。”是的,他们的答案很搞笑。
有些人说美国穷人是因为自己的选择把自己喂胖的但是想想中国沿海地区招工荒+每月至少好几大千的工资为什么中国山区里吃不上饭的人不去呢?他们也明明有选择吃上好饭啊!他们也可以不使自己饥饿啊!所以我们现在所谓的选择都是我们的选择不是真正赤贫人口的
那是因为1/6的美国人在减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捐衣服给贫困山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