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 次声波波的利用、超声波的利用、利用声波传递信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例子,各举三例。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请举例说明超声波、次声波和人耳听得见的声音传递信息的例子?_作业帮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请举例说明超声波、次声波和人耳听得见的声音传递信息的例子?
超声波:蝙蝠飞行时利用超声波确定目标方位次声波:火山爆发时会产生次声波人耳听得见的声音:很多,比如人说话发出的声音当前位置:
>>>神九飞天,蛟龙浅海,是我国科技领域的重大成就,以下说法不正确..
神九飞天,蛟龙浅海,是我国科技领域的重大成就,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蛟龙号”发出超声波测量海底深度,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B.以腾空起飞的“神州九号”飞船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C.推进器向后推水“蛟龙号”向前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进入太空的“神州九号”,通过电磁波与地面指挥中心联系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长春
A、“蛟龙号”发出超声波测量海底深度,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故A错误;B、以腾空起飞的“神州九号”飞船为参照物,就视飞船为静止,则地面相对于飞船的距离在变大,所以地面是运动的,故B正确;C、推进器向后推水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就会对“蛟龙号”一个向前的力,使“蛟龙号”向前运动,故C正确;D、因为无线电通信的载体是电磁波,“神州九号”是通过电磁波与地面指挥中心联系的,故D正确.故选A.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神九飞天,蛟龙浅海,是我国科技领域的重大成就,以下说法不正确..”主要考查你对&&声与信息,电磁波的传播,参照物及其选择,力作用的相互性&&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声与信息电磁波的传播参照物及其选择力作用的相互性
声与信息:(1)利用声传播信息。如:医生利用听诊器,通过听到的声音判断人体内心脏、肺的健康状况;利用接收到台风产生的次声波来判断台风的风向及位置;利用地震、机器产生的次声波来判断地震的位置和机器的优劣。(2)利用发出声音的回声传递信息。如: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利用听到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远近;海豚在混浊的水中利用自身的“声呐”系统可以准确地判断远处小鱼的位置。(3)“B超”的原理:用超声波检查身体时,由于人体不同器官对超声波的反射情况不同,“B超”机向人体发射一定量的超声波,然后用移动的探头接收各器官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经过计算机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后,在屏幕上呈现出内脏器官的图像,医生通过图像情况诊断是否存在病变。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在空间向各个方向传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跟光子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在真空(或空气中),电磁波的波速为3.0×108m/s,是一个定值。金属屏蔽电磁波的原因:&&&& 首先,从电磁波的定义上说:电磁波是一种波 , 同时电磁波也是一种电磁场,而波是会移动的,所以这几句话结合起来就可以知道电磁波是一种会动的电磁场 . 如果电磁波想向一个被金属 外壳罩着的手机发信号, 电磁波就要不断的向手机移动,这样相对于电磁波,手机和金属外壳 就在向电磁波移动,当电磁波与金属外壳接触时,金属外壳的外表是立体所以一定会产生切 割磁感线运动这样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而电流是有磁效应的所以在电流的周围产生电磁场,两个电磁场的方向不同会导致电磁波互相干扰,最后导致电磁波被屏蔽。&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既可以选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可本着便于研究的原则,选取合适的参照物,如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不能选作参照物,因为以此研究对象为参照物,研究对象永远都是静止的。注意:不要把地面当地球:&&&& 以地球为参照物,实际上是以地心为参照物,以地心为参照物,就是假定地心足不动的,也可以想象观察者是在地心处。以地面为参照物,就是假定地球表面的某一点(不是整个地球表面)是静止不动的,也可以认为观察地点是地球表面的那一点。地面是绕着地球的自转轴做圆周运动的,所以,选择地面还是地球作参照物,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描述是不一样的。参照物概念的理解:&&& 参照物的选定是为了研究机械运动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的。所选定的参照物是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有了它作比较再看被研究的物体跟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就比较方便了。因此,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参照物的判断方法:方法指南:①要明确研究对象;②明确物体的运动情况;③如果研究对象是运动的,哪个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哪个物体就是参照物;如果研究对象是静止的,哪个物体相对它的位置没有改变,哪个物体就是参照物。
例1电视剧《西游记》里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逼真场面是这样拍摄的:将站在平台上摆着飞行姿势的演员、演员背后展现的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一起摄入镜头,这时感到演员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演员B.急速飘动的白云 C.平台D.摄像机
解析:题中研究的是演员,并且是运动的,结合题意可知,演员只是摆着飞行姿势,它的位置相对于急速飘动的白云发生了变化,故所选的参照物是B。
答案:B力作用的相互性的概念: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作用力的同时,这个物体也同时受到来自对方的作用力。也就是说,物体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如图(a),(b)]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正确理解力的相互性: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主要有以下四点:1. 力是物体埘物体的作用;2.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同时存在;3.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物体直接(接触)作用,另一种是物体之间的间接(不接触)作用;4.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没有先后之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具有以下特点: 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但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2.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增大,同时减小。 3.性质相同,如小孩推墙时,对墙的作用力为弹力,则墙对小孩的反作用力也一定是弹力,绝不会是其他性质的力。
发现相似题
与“神九飞天,蛟龙浅海,是我国科技领域的重大成就,以下说法不正确..”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404198220820390524182338265229199863声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B超”可以更准确地诊断人体内部&&的器官是否患病,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的特点;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部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的特点.蝙蝠发出的是人耳听不到的,它能准确地判断障碍物或捕捉目标的位置,是由于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装置,可探测海洋深度、绘制水下数千米的地形图等.查看本题解析需要登录您可以:(1)免费查看更多试题解析(2)查阅百万海量试题和试卷推荐试卷&
解析质量好解析质量中解析质量差当前位置:>>>>>>>>>>>>>>
一、选择题
1.根据图1所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
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C.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D.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解析:从图中看出,人发声的频率范围是85~11000Hz,听觉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蝙蝠发声的频率范围是10000~120000Hz,听觉的频率范围是1000~120000Hz。据此判断C正确。
2.图2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解析:探测海深是科学家为了获得海底深度的信息,回声定位是蝙蝠获得昆虫具体方位的信息,超声波探查是医生为了获得胎儿健康情况的信息。敲瓶底时橡皮膜振动发声,通过空气向前传播,引起火焰摇动,这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3.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检查身体,这是因为听诊器能(  )
A.改变声音
B.减少声音分散
C.加强振动
D.以上解释都不对
解析:声音是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分散。所以距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用听诊器可以使声音沿着橡皮管传播,减少声音分散,使声音传播得更远些。
4.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A.验钞机  B.微波炉  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解析: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工作的,微波炉是利用微波工作,电视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工作,潜艇上的声呐系统利用超声波工作,因为超声波在水中传播距离远。
5.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超声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解析:地震、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产生。次声波人耳听不到,但有些动物能听到。
6.你观察过下列现象吗?安静的傍晚,狗竖起耳朵在警觉地谛听。这是由于(  )
A.狗听到很远处人们手机的对话
B.狗惊呆了
C.狗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高频率的声音&&&
D.狗听到无线电波
解析:狗的听觉范围比人类广,它能听到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超声波的频率比人听到的声音的频率高。
7.如图3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
A.声音是一种波& &&
B.只有用凹面镜才能反射声波
C.声波具有能量&&&
D.只有把声波集中起来,它才具有能量
解析:声波能引起其他物体振动,表明声波把发声体的能量传递给了其他物体。声波能使胆结石粉碎,表明声波具有能量。凹面镜能把声波集中起来,具有的能量更大。
8.下列事实不能明显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
A.振动的喇叭可以“吹”灭蜡烛火焰&
B.汽车从马路上开过,马路旁居民窗户嗡嗡作响
C.美妙的音乐能陶冶人的心灵&&&&&&
D.利用超声波来击碎体内结石
解析:振动的喇叭可以“吹”灭蜡烛火焰、汽车从马路上开过,马路旁居民窗户嗡嗡作响、利用超声波来击碎体内结石,这些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美妙的音乐能陶冶人的心灵,给人美的享受,这是声音给人的精神带来的效果,不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9.下列哪那句话不正确(  )
A.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驰能形成次声波
B.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能形成次声波
C.次声波的频率低对人体有伤害作用
D.次声波可以传得很远,强烈的次声波能绕地球2~3圈,但不容易绕过障碍物。
解析: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驰、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等伴有次声波产生,次声波的频率低对人体有伤害作用,次声波可以传得很远,容易绕过障碍物,强烈的次声波能绕地球2~3圈。
二、填空题
10.爆炸声会使附近的门窗发出响声,强烈的爆炸声甚至可以将窗玻璃震碎,这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利用回声测量海水深度是利用声音来传递___________。
答案:能量  信息
解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利用回声测量海水深度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爆炸声将窗玻璃震碎,这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11.①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②人们利用声呐探知海的深度;③中医通过“闻”来诊病;④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以上事例中,能表明声可以传递信息的是______________,能表明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是_____________。
答案:①②③  ④
解析:①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即通过声音我们判断是不是破裂,即是声音传递了信息;②人们利用声呐探知海的深度,即通过接收到的回声判断海洋的深度,故是声音传递信息;③中医通过“闻”来诊病,即通过声音判断人体是否发生病变,故是声音传递信息;④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即特指声音比较有“劲”,故是声音传递能量。
12.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地震时产生的________(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低于______Hz,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
答案:次声波  20
解析:地震时会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13.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________,中国传统中医有“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________的意思,它是利用声波能传递________。
答案:能量  听  信息
解析: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中医通过听的方法,获取病人身体的信息,是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
三、解答题
14.1912年“泰坦尼克号”首次出航即触冰山沉没,这起事件震惊世界,随即人们提出用声学方法遥测航道上的冰山。请你说一说声学测冰山的道理是什么。
答案:利用声音的反射作用(回声测距),如果能测出发出声音到反射声音(回声)的时间,又知道水中声速,则能计算出冰山到船的距离。
解析:根据,知道水中的声速,再测出从发出声音到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就可以计算出距离。
15.登山运动员在攀登雪山时不许高喊,只能借助手势互通信息,你知道这里面的物理学道理吗?
答案: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在高声喊叫的同时,也引起了周围空气的振动,振动通过空气传递给了积雪层,往往会引起积雪层的振动,声可以传递能量,高喊可能由于声传递的能量造成雪崩,带来人员伤亡和设备的损失。
解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传播能量。
16.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__________。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________m。
答案:(1)高于20000Hz  (2)能量  (3)真空不能传声&&& (4)3000
解析:文字主要介绍了超声波的信息,通过阅读,不难回答第一、二两问。要回答第三问,需要联想到超声波也是声音,只是频率比可听声高,并不是具有超过可听声的本领,它在真空中也不能传播。回答第四问,只要利用进行计算,不过要注意:因为声音是一去一回,不要忘了时间要除以2。
17.很多同学有过疑问“声音具有能量吗?它具有的能量与声音的响度和频率是不是有关呢?”某同学对其中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器材如图4所示:A为一个空易拉罐,它的底部中央用钉子戳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绷紧,用橡皮筋扎牢,B为一只点燃的蜡烛。完成表中的内容。
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声能与响度是否有关
小孔距烛焰的距离
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你的做法是&&&&&&&&&&&&&&& 。
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声能与响度是否有关
小孔距烛焰的距离
轻拍塑料膜
轻拍、重拍塑料膜
烛焰是否摆动
烛焰摆动幅度是否改变
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要做到每拍一次或每次拍的快慢相同。
解析:在描述实验过程时,语言一定要准确,对于涉及多变量的,还需要按照控制变量的思想来进行描述。(1)拍塑料膜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跳动;烛焰的跳动是由喇叭声引起空气的振动产生的,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2)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轻拍塑料膜和重拍塑料膜,使塑料膜振幅不同,观察烛焰摆动幅度。(3)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震 次声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