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心梗护理常规规 ?

(别名:心肌梗塞,心梗)
心肌梗死应该如何预防?又应该如何护理?
向您详细介绍心肌梗死应该如何预防,心肌梗死应该如何护理,心肌梗死常见的预防措施和护理办法有哪些?
一、预防 预防  、、、腹型是发生心梗的最主要因素,一般一年做一次预测性检查,但对于已经发生过心梗的病人,为预防再次心梗的发生,可能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要做一次检查,将危险降到最低点。  为了预防,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和调节生活方式外,很关键的是进行抗栓治疗,梗塞病人长期口服小剂量的阿司匹林0.05~0.3g/d或双嘧达莫50mg 3次/d对抗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被认为有预防梗塞复发的作用。  绝对不搬抬过重的物品。搬抬重物时必然弯腰屏气,这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与用力屏气大便类似,是老年人诱发心梗的常见原因。  洗澡要特别注意。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水温太热可使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可造成心。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澡间闷热且不通风,在这样环境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极易缺氧、,老年冠心病人更是如此。冠心病程度较严重的病人洗澡时,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  气候变化时要当心。在严寒或强冷空气影响下,冠状可发生并继发而引起急性。气候急剧变化,气压低时,冠心病病人会感到明显的不适。国内资料表明,持续低温、大风、阴雨是的诱因之一。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适当加服硝酸甘油类扩冠药物进行保护。  及时而积极地治疗先兆症状 先兆症状的出现可能为心肌梗塞濒临的表现。宜建议病人住院,及时而积极地按治疗心肌梗塞的措施处理,可减少这些病人发生心肌梗塞的机会。
二、护理预后:与梗塞范围的大小、侧支循环产生的情况以及治疗是否及时有关。过去急性期住院病人病死率一般为30%左右,进行临护治疗后已降至15%左右,发展栓治疗后再降至10%以下。在急性期,发病第一周病死率最高。发生、严重或者,病死率尤病,其中休克病人病死率可高达80%。我国北京地区对梗塞病人长期随访的资料表明,53.4%病人能恢复一定的工作,其中45.6%在病人后半年内恢复工作。出院后因原因而死亡者第一年有7.7%,第二年3.7%,第三年3.0%,第四年2.7%,第五年1.4%,第六年3.4%,第七年1.1%。& 护理措施:第一周完全卧床休息,加强护理,帮助病人吃饭、洗脸、翻身、使用便器。病人进食不宜过饱,食物以易消化、含较少脂肪而少产气者为宜,限制钠的摄入量,要给予必需的热量和营养。保持大便通畅,但大便时不宜用力,如可给予缓泻剂。第二周可在床上起坐,逐步离床,在床旁站立和在室内缓步走动。近年来有人主张病人早期(在第一周)即开始下床活动,但病重或有并发症的病人,卧床时间不宜太短。康复治疗:出院前谨慎地进行运动负荷试验、核素或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测定、选择性,有助于选择进一步的治疗措施(药物选用、PTCA或CABG)和安排康复治疗。后者由专门医师根据病人的心脏功能和体力情况,安排合适的运动(步行、体操、太极拳等),促进体力的恢复。&&& 日常生活注意:&  (1)应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如心的病因、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危害及目前的诊疗手段,另外还包括如何预防心肌病等。2、生活应有规律性,应注意劳逸结合,生活上应采取平淡、从容的态度,事业上应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3、认识自我,量力而行,积极参加适合自己的文化娱乐活动,如练书法、学绘画、种花、养鸟、垂钓、听音乐等。只要出现惑,心肌病患者都应该中止活动,立即休息。过度劳累使身心受到损害,,极易诱发心力衰竭。对患和心肌病的老年人来说,避免过度劳累,特别是精神疲劳尤其重要。4、加强体育锻炼,如气功、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可根据自身病情、体质等情况选择。5、情绪对心肌病的影响很大,心肌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情绪激动,注意休息,设法保持良好的睡眠,也可从事一些轻体力劳动,以转移注意力。6、避免长时间阅读、写作和用脑。3、避免长时间会晤、交谈。交谈时不但消耗体力,更消耗脑力,故心肌炎和心肌病患者应注意交谈的。4、少量饮酒对心肌炎和心肌病患者无害甚至是有利的,但大量酗酒易诱发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另外长期大量饮酒可致心肌中的脂肪组织增加,继而引起。心肌炎和心肌病患者既往有饮酒习惯且不希望放弃者,可少量、间歇饮酒,以饮葡萄酒为宜。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知道了心肌梗死的预防护理后,您想知道&&
心肌梗死预防护理文章
关注该疾病的还关注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上常表现为严重而持久的胸部闷痛(部分病人无疼痛),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病死率高,严重危害病人的生命。因此,观察病情,做出早期诊断、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现将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8例患者中,男12例,女6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58岁。其中因出血、管壁内血栓形成致病8例,休克、脱水或严重心律失常使排血量骤降致病6例,过度劳累致病4例。 &&&&&&&&2护理体会 &&&&&&&&2.1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所以我们要为病人提供安静安全、清洁、舒适的护理环境。病房空气新鲜,空间设置和谐,物品摆放整齐、协调,使患者心情舒畅,精神宽松;对个人隐私感的患者要注意遮蔽,以减少环境对患者的恶性刺激;鼓励患者调整心态,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医护人员要举止大方,言语得体,待病人满腔热忱,象亲人一样,使其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从而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杜绝在患者面前传达有关家庭、、工作等方面的问题,以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加重病情。 &&&&&&&&2.2吸氧护理:注意吸氧时间、流量。急性期应给予高流量持续吸氧,流量4-6L/min,持续1-2天,病情平稳后流量可减至每分钟2-4L/min低流量持续供氧,每天更换鼻导管,湿化瓶水,保持吸氧用物的清洁与管道的通畅。 &&&&&&&&2.3适当卧床休息:发病后第一周内应绝对卧床休息。谢绝探访人员,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患者的梳洗、进食、翻身、大小便等一切日常活动由护理人员协助进行,以减少患者的体力消耗和心脏负荷。护理操作和治疗要求做到有计划、有准备,避免影响患者休息。第二周可做床上活动,如洗漱、吃饭等。第三周如病情稳定可离床站立,二便自理,室内行走,可循序渐进增加活动,活动时间不超过30min.对有并发症患者,卧床时间应适当延长。 &&&&&&&&2.4饮食和大便护理:应嘱患者少吃多餐,进食不宜过饱,给予易消化低盐、低脂、少产气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病情稳定后改为半流质。忌烟酒。  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用通便药物甚至灌肠,防止大便过程中诱发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另外,预防便秘的发生,向患者宣传便秘和用力排便的危害性,消除其紧张和恐惧心理,对不习惯床上排便的患者要耐心指教,训练其在床上排便。
&&&&&&2.5疼痛的护理:患者多发病突然,并伴有疼痛、压榨感,因此护士要认真观察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因剧烈疼痛、烦燥不安可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心脏负荷,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休克,所以疼痛时要尽快止痛,可给予杜冷丁或吗啡止痛。同时密切观察呼吸、面色的变化,以防止药物对呼吸循环的抑制。有效的止痛镇静措施不可忽视。 &&&&&&&&2.6密切监护及早发现并发症 &&&&&&&&2.6.1血压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严重并发症随时可发生,以心源性休克为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及时发现是争取抢救时间的关键。护士应每15~30min测血压、脉搏1次,如血压下降,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四肢厥冷、烦躁不安、出冷汗等症状时,即可判断患者处于休克状态,积极抗休克。 &&&&&&&&2.6.2心电监测急性及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发生于24h之内,以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多见。入住CCU病房3~5天,连续心电监测可及时发现,可能作为心室颤动先兆的任何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房室心律失常,及时予以纠正。CCU护士应正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图形,确保连续的心电监护质量,有效地控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2.7康复期护理:康复期的病人,他们的顾虑是担心心肌梗塞复发,担心出院后再发病时得不到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照顾。我们要加强卫生宣教,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该病的发病机理、治疗以及诱发因素及自我救护等有关知识,改变其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介绍成功的病例让患者意识到心肌梗塞是可以预防的。让他们始终处于医护人员的关怀之下,增进病人的自我照顾能力和信心。鼓励病人树立乐观向上的思想,安心休养,避免诱发心绞痛因素,减少病人情绪激动,保持精神愉快,就可以减少再发。在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的同时,还要做好家属的疏导工作,使病人和家属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有利于疾病康复的心理环境。 &&&&&&&&此外,还应鼓励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心肌梗塞病人应解除思想顾虑,不宜长期卧床休息。长期卧床休息不但会减弱心肌的收缩力,还会引起激发性血栓的危险。护理中应根据病情给予积极的支持与指导,使病人有合理的运动量,切勿操之过急。 &&&&&&&&2.8出院指导:  嘱病人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感冒及情绪不稳定,少吃多餐,避免饱食、便秘。禁忌烟酒,适当增加活动量,以不引起劳累为适宜,定期到门诊复查心电图。--博才网
微信查看最新信息微信扫一扫或用微信搜索微信号:hbrccom
安卓手机客户端更省流量手机扫描下载或者直接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您还有150字可以输入
更多资讯请点击
热门关键字:,,,
【打印文章】
日本性感女星永池南津子内衣写真 神似杨幂
澳洲性感嫩模改行当矿工 收入大涨6年买3套房
日本童颜巨乳美少女都丸纱也华甜蜜写真
北影表演专业初试 鲜肉嫩妹互瞄现爱慕
日本写真女星相泽卷性感写真 身材傲人
南非超模妮可蕾丝内衣写真 身姿诱惑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 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我院从1997年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以来,对2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全面评估病人的情况,应用护理程序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及评价,病人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出院后能坚持服药定期复查,降低了复发率。 中国论文网 /6/view-2487321.htm  [关键词 心肌梗死;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2007)07(a)-072-02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在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缺氧,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1]。临床上表现为严重而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为特点。常并发心衰,休克及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2]。这是突发而严重的疾病,病人常表现出恐惧、焦虑情绪,护士应全力以赴,配合抢救及做好相应的护理。我科从1997年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对2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从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全面评估病人的情况,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病人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出院后能坚持服药、定期复查,降低了复发率。其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1 护理诊断      1.1 疼痛    是最早最为突出的症状,程度较重,难以忍受,并出现烦躁、冷汗、恐惧或濒死感,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1.2 恐惧濒死感    由于持久而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对设备及治疗方法的不了解、现实的或设想的对自身健康的威胁。   1.3 心输出量减少    与心肌缺血致心肌收缩力减低、心律失常有关。   1.4 自理缺陷和活动无耐力    与急性疼痛、心律失常及心输出量减少有关。   1.5 便秘    与紧张恐惧、卧床、体虚无力、饮食不合理有关。   1.6 潜在并发症    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   1.7 知识缺乏    缺乏对疾病治疗,防治病情复发的认识不足,缺乏自我保健的知识。      2 针对护理诊断采取的护理措施      2.1 疼痛的护理   2.1.1 发病后1~3 d内应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告诉病人及家属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心肌耗氧量,防止病情加重。   2.1.2遵医嘱给予杜冷丁或吗啡止痛,持续静滴硝酸甘油,并注意滴速,给予持续低流量或中流量吸氧,静脉溶栓治疗,以达到闭死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的目的。使濒死的心肌得以存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一般在梗死后3~6 h内应用尿激酶1 000 000~5 000 000 U静脉滴注,30~60 min滴完。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症,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有无出血情况[3]。   2.1.3 指导病人采用放松技术,并分散其注意力。   2.2 恐惧的护理   2.2.1 安定情绪,护士尽可能和病人在一起,与其保持良好的沟通,向病人讲明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性,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痊愈,向他们讲解疾病的知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各项治疗。   2.2.2 尊重病人,确认病人的痛苦并以最和善的态度,最妥善的语言,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释和安慰。详细了解每个患者的个性、习惯、针对不同性格的人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   2.2.3 向病人讲解心肌梗死的有关知识和使用监护系统的意义,消除病人的恐惧感。   2.3 心输出量减少的护理    为病人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限制探视,根据病情给予舒适的体位。严格按医嘱用药,保持静脉输液通畅,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一般在20~30滴/min。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及皮肤颜色、温度、湿度及尿量。   2.4 自理缺陷的护理   2.4.1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协助翻身、进食、洗漱、排便等。   2.4.2 症状好转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在病人耐力范围内鼓励病人从事部分生活自理活动和运动,增强病人的自我价值感。   2.4.3 定期巡视病房,了解病人需求,满足病人的生活需要,帮助病人解决实际困难。   2.5 便秘的护理   2.5.1 急性期说服病人养成床上排便的习惯,向病人说明保持大便通畅的意义,避免用力排便,因用力排便可增加心脏受损,加重心肌缺血。   2.5.2 增加饮食中纤维素的含量,进行腹部按摩。   2.5.3 遵医嘱给予缓泻剂,必要时可作低压清洁灌肠,以协助排便,一般保持1~2 d有一次大便。   2.6 潜在并发症的护理   2.6.1 嘱病人保持情绪稳定,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不良刺激。   2.6.2 病人安置在监护室,3~5 d内严格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心律失常,保证静脉通道固定及通畅,以供急救时静脉给药。   2.6.3 准备好所有急救药品及仪器。如:直流电除颤器、起搏器、呼吸机等,配合医生及时抢救。   2.7 知识缺乏的护理   2.7.1 心肌梗死病人住院初期应向其解释监护系统的目的,意义,防止产生恐惧,解释治疗措施,使病人能配合治疗。   2.7.2 保持良好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情绪激动。   2.7.3 促进身心休息,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   2.7.4 合理饮食,低胆固醇、低盐、低热量饮食。减少应激,戒烟,经常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避免饱餐,防止便秘。   2.7.5 防治与冠心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症等,戒烟酒。   2.7.6 坚持服药,定期复查。随身携带保健盒,内有硝酸甘油、地西泮、消心痛等,并定期检查,保持药物在有效期内,告知应用方法,以便紧急时应用。      [参考文献]   [1]黎晓宁.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111-112.   [2]姚景鹏.内科护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3]夏泉源主编.临床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收稿日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3.00
&&¥0.50
&&¥3.00
&&¥1.00
&&¥3.00
&&¥0.50
&&¥3.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629.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 老年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
老年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
文章来源:生活健康频道
日期: 09:35:23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急性血供减少或者中断,导致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患者常常会感觉到持续性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等症状,可引发心律失常、休克或者衰竭。因为这疾病的发病很急,而且很危险,稍微耽误救治的时间,就可能导致患者死亡,这也是患者死亡率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
对于急性期的患者,应该要求他们卧床休息,并且保持病房内的绝对安静,天津东兴养老院为了做好这一点,会严格限制探访的次数及时间,防止出现不良的刺激。鼓励患者在床上的时候,做一些肢体活动。根据患者身体的恢复情况,如果没有出现低血压的症状,会鼓励患者在病房内走动,但是一定要把握好时间,不要让患者过度劳累。
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监测,并且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避免各种诱因,如果紧张、劳累、情绪激动等情绪时,会影响患者的康复健康,所以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会非常在意患者的情绪,给予他们及时有效的疏导。
出血是溶栓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所以溶栓治疗的患者要尽量的减少肌肉注射,防止患者出血。天津康复医院对老年患者实施康复护理,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增加了患者康复的效果,为患者的生活自理提供了保障。
天津东兴养老院
相关文章推荐:
转载请注明:
热点文章列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梗护理常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