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粪便处理污染物流失量占产生量的多少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下载积分:688
内容提示: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0:57:0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OC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下载积分:660
内容提示: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22:43:0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OC
官方公共微信当前位置: >>
摘 要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生活的废弃品越来越多,村镇里的废弃物随意丢弃 现象严重,造成了村镇环境的污染,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很大浪费。发展农村逆向物流 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还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及绿色物流的需要。它能使农村居民 获得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农村居民对商品的满意度。因此,积极组织农村 逆向物流活动、充分挖掘农村可再利用资源,对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改善农村居民生活 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村逆向物流有别于一般的逆向物流,具有自己特殊的网络结构和模式。本文首先 分析了逆向物流以及农村逆向物流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然后提出了发展农村逆向物流的 重要意义,重点阐述了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模式及其特点。发展农村逆向物流关键在于 逆向物流网络的结构设计,一个适合农村逆向物流的网络结构应该能模拟出农村的逆向 物流网络运行状况。 关键词:农村,逆向物流,网络结构I 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rural living standards, the waste products of production and life is more and more, towns and villages waste thrown away is serious, resulting in the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of towns and villages, it also caused a great waste of resources.It is significant to develop rural reverse logistics. Not only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new rural areas but also it is useful to develop the rural recycling economy and green logistics. Meanwhile, it can obtain social benefits and economic benefits for rural residents so as to improve the rural residents' satisfaction with commodities. Actively organize reverse logistics activities in rural areas, to fully tap the reuse of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in rural areas, to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residents in rural areas. Reverse logistics in rural areas is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reverse logistics, and has its own special network structure and mod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of reverse logistics and reverse logistics in rural areas, the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oposed development of reverse logistics in rural areas,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verse logistics in rural areas. The key to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of reverse logistics is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reverse logistics network, a network structure suitable for reverse logistics in rural areas should be able to simulate the reverse logistics network of rural health. Key words: Rural, Reverse logistics, Network structureII 目录前 言 .......................................................................................................................................... 1 1 绪论 ......................................................................................................................................... 2 1.1 国外研究现状 ............................................................................................................... 2 1.2 国内研究现状 ............................................................................................................... 2 1.3 研究意义 ....................................................................................................................... 3 1.4 研究内容 ....................................................................................................................... 4 2 农村逆向物流的概述 ............................................................................................................. 5 2.1 逆向物流的定义和内涵 ............................................................................................... 5 2.2 农村逆向物流的含义和内涵 ....................................................................................... 5 2.3 农村逆向物流的分类体系 ........................................................................................... 6 2.3.1 废弃物的分类标准 ............................................................................................. 6 2.3.2 废旧品的分类 ..................................................................................................... 7 2.4 发展农村逆向物流的意义 ........................................................................................... 8 2.4.1 推动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 8 2.4.2 符合农村发展绿色物流的需要 ......................................................................... 8 2.4.3 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 9 2.4.4 推动我国新农村的发展 ..................................................................................... 9 2.4.5 提升产品满意度 ................................................................................................. 9 3 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模式及特点 ....................................................................................... 11 3.1 发展模式 ..................................................................................................................... 11 3.1.1 根据运营主体确定的发展模式 ....................................................................... 11 3.1.2 根据物流渠道确定的发展模式 ....................................................................... 11 3.1.3 根据物品种类确定的发展模式 ....................................................................... 12 3.2 发展特点 ..................................................................................................................... 12 3.2.1 数量巨大 ........................................................................................................... 13 3.2.2 分散广泛 ........................................................................................................... 13 3.2.3 周期性和季节性 ............................................................................................... 13 3.2.4 差异性 ............................................................................................................... 13 4 农村逆向物流的网络设计 ................................................................................................... 14 4.1 农村逆向物流的过程 ................................................................................................. 14 4.1.1 集中分类 ........................................................................................................... 14 4.1.2 回收处理 ........................................................................................................... 14 4.1.3 运输配送 ........................................................................................................... 14i 4.1.4 加工处理 ........................................................................................................... 14 4.1.5 循环利用 ........................................................................................................... 14 4.2 农村逆向物流的网络结构设计 ................................................................................. 15 4.2.1 再利用的农村逆向物流网络 ........................................................................... 15 4.2.2 再循环农村逆向物流网络 ............................................................................... 16 4.2.3 再制造的农村逆向物流网络 ........................................................................... 16 4.2.4 退货的农村逆向物流网络 ............................................................................... 17 4.3 案例分析 ..................................................................................................................... 18 4.3.1 河北省农村废弃物处理现状 ........................................................................... 18 4.3.2 河北省农村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结构选择 ................................................... 19 5 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问题及其对策 ................................................................................... 26 5.1 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问题 ......................................................................................... 26 5.2 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对策 ......................................................................................... 27 结 论 ........................................................................................................................................ 30 致 谢 ........................................................................................................................................ 31 参考文献 .................................................................................................................................. 32ii 前 言进入21世纪,随着各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循环经济思想的提出,发展逆向物流已提 上议事日程, 发达国家把发展逆向物流看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的 重要途径。由于我国在逆向物流方面,尤其是农村逆向物流方面发展落后,国家非常重 视这方面的发展。我国于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在农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尤 其推动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生活、生产废弃物随之迅速增加。随处丢弃生活废旧物品的现象日益严重,这不仅污染 了村镇环境,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研究,阐述 了农村逆向物流的相关理论,这种对其发展模式和网络结构进行了设计和创新。引用案 例并针对案例中的问题,结合已提出的四种网络结构,提出了适合其农村逆向物流发展 的网络结构。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 其实,许多废旧物品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实现再循环利用。因此,在农村农产品和农 材料的重复使用已不是一个新现象了,废铁回收、废纸回收、废旧家具和电器的回收, 以及饮料行业的空瓶回收都存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了。根据统计测算,用废旧塑料再加 工制成的产品可以节约正品原料制成品50%的原料成本;有效利用1吨废纸可以节约3-5 立方米的木材,1.2吨标准煤,600度电,100立方米的水,300千克化工原料,并减少75% 的大气污染、35%的水污染,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空间;用100万吨废弃食物进行饲 料加工,可以节省36万吨谷物,可生产4.5万吨猪肉[1]。对于上述废旧产品的重复使用、 节省利用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早在过去的十年中,人们的环保意识 就已不断增强,使这些产品的回收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减少农村废弃物的努 力也是整个农村的经济模式从“单向经济” (One-way Economy)向资源循环利用的“可 持续发展”的农村经济模式(Sustainable Economy)转变。 因此, 积极实施和采用农村逆向物流技术,并充分挖掘农村可再回收、 再利用资源的 实用性,这对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迫切需 求。1 1 绪论1.1 国外研究现状近年来,逆向物流的发展引起了国外学术界、企业界的重视。“逆向物流”的这个 概念早在 1992 年就提出了,它最早出现在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的一份有关物流 的研究报告中。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给出的关于逆向物流的解释是对于半成品、原材料以 及加工库存品,从零售商到生产商的过程中低成本、高效率的循环,进行分析规划和控 制实施的过程。在 1993 年,Kopicki 分析了有关逆向物流发展的原则和策略,讨论了关 于废弃物的再回收和再利用的可能性。随着对逆向物流的分析研究逐渐成熟,在 1997 年,Fleischmann 等专家学者把逆向物流研究方向分成了三个主要方向:逆向物流的网 络设计与规划、库存的控制和生产计划。其中逆向物流网络结构的规划与设计是整个逆 向物流发展的基础,具体的建模大都是分析各种随机情况,然后再进行确定性的分析, 进而把逆向物流的网络规划与设计问题进行建模, 建模一般采用非线性规划模型或混合 整数规划模型,从而得到一个较合适的逆向物流网络。 对于农村逆向物流,国外的研究相比于国内研究的也更深入一些。Stock 于 1998 年 提出了农村逆向物流发展的初步认识和实施的可能性; Rogers 和 Tibben Lembke 于 1999 年研究了农村逆向物流在商业方面的应用,主要是随着电子商务兴起的退货物流;在农 村逆向物流的技术上, 2000 年, 在 Guide 等专家学者详细讨论了在农村建立再制造系统 的设计问题;在 2001 年,Shih Li-Hsing 根据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模型,建立论文 关于农村电子产品运行周期的模型,目标函数大都是从农村电子产品寿命的角度,要求 农村人们在这方的平均成本最小;约束条件包括农村生产处理能力的约束、农村逆向物 流运输的平衡约束、处理加工设备数量的约束、仓库库存容量限制的约束以及其决策变 量的非负约束或非负整数约束。 由于农村逆向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问题的多变性和复杂 性,数学模型的求解应采取启发式方法,例如拉氏分解等搜索方法。1.2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加入 WTO 以后,一些限制措施的逐渐取消, 国外物流服务企业已经进入国内市 场,并不断的提高其市场占有率。中国已被公认为 21 世纪世界的“加工工厂” 。许多国 外生产企业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开始进驻中国市场,开辟了自己的生产领地。物流产 业已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 成为我国本世纪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经 济增长点。然而对于废弃物物流的研究却很少,这使人很容易联想到中国早期的工业发 展所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面对日益增多的废弃物,我们可否使其成为一种特 殊的商品使农村逆向物流走产业化的路子?这是我国应该研究和面对的一个课题。 在逆向物流管理的研究则比较晚, 中国有关逆向物流系统模型和优化的研究还刚刚 起步,向盛斌于 2001 年在讨论逆向物流概念的基础上,研究了发展逆向物流与保护生2 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构建逆向物流结构网络的原则, 并结合发展逆向物流的成本, 讨论了企业如何才能构建有效的逆向物流结构网络的问题,以保护环境为出发点,提出 了政府对企业构建逆向物流网络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柳键于 2002 年提出了要根据产 业组织结构理论管理逆向物流;朱道立等专家学者于 2003 年根据逆向物流系统功能的 分类,在分析系统结构基础上,把逆向物流分为简单的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两大类,并 作了大量的分析;达庆利于 2004 年在分析国内外有关逆向物流文献的基础上,比较全 面地概括了逆向物流结构网络的有关研究成果, 重点分析了逆向物流网络系统的结构特 点、设计原理以及设施的选址与定位问题;谢家平于 2004 年研究了废弃物处理策略的 费用与效用;提出了再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再生效益的最大化、再生项数的最大化、回 收净利润的最大化、焚烧与填埋费用的最小化等目标条件约束,建立了回收产品优选策 略的 0-1 目标规划模型;丁跃进和李晓琦于 2006 年在其《我国逆向物流园区建设研究》 的文章中大胆地提出了逆向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设假设, 论证了我国在逆向物流园区方 面建设的可能性以及在规划建设逆向物流园区时的应该注意的问题。 对于农村逆向物流研究发展方面:王新利于 2007 年提出了对农村逆向物流的网络 设计的研究,提出了发展农村逆向物流重点要对其网络结构进行设计分析,根据这个模 拟出农村逆向物流的运行发展情况; 2009 年, 陈运财发表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逆 向物流的认识和对策,进一步响应了新农村的建设;徐建国于 2010 年初步提出了农村 逆向物流的发展模式,分别从农村逆向物流的承担主体、农村逆向物流的渠道和农村逆 向物流的对象三方面出发,提出了有利于农村逆向物流发展运行模式;2010 年,邓顺红 应用 PEST 方法专门对重庆市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由于在国内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研究鲜有突破, 国家在宏观策略上开始支持和提倡 大力发展农村逆向物流。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资 源节约工作要抓好六项措施,其中的一项就是要大力发展循环型经济,推进废物综合利 用和废旧资源回收利用,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 转变是“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之一。胡锦涛主席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性,其中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随着消费者环保 意识的加强和环境资源有限性的限制,研究和探讨逆向物流,对循环型经济的建立具有 重要的战略意义。1.3 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本论文在前人关于农村逆向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的基础上,研究 了农村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大环境中, 对于农村逆向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 决策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重点讨论了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模式和网络结构,并在此基 础上对于其中的网络进行模型计算。 对于农村逆向物流的网络规划与设计的优化建设方 面,有一定的创新作用和指导意义。3 (2)实践意义:农村逆向物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农村逆向物流 又是农村物流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农村逆向物流的网络规划与设计,有利于在农村建 立逆向物流的网络化及标准化,网络化能提高效率,减少工作量。有利于把现代农村逆 向物流网络运用到物流系统中,为农村逆向物流的建设减少大量的资源浪费,减少农村 逆向物流流程中的出错率,有利于建立一个新农村逆向物流网络,形成农村逆向物流发 展标准化。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 发展我国现代农村逆向物流、改善农村物流发展环境、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农村逆向物流的网络规划与设计最终目的是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 浪费和废弃物的排放,使资源最大限度的循环再利用,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从而缓解 我国资源、能源的匮乏问题题。1.4 研究内容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还处于开始阶段, 并且有别于一般逆向物流, 具有自己的特点, 这决定了其特别的网络结构和特有的模式。鉴于目前发展逆向物流的重要意义,发展农 村逆向物流是当前比较紧迫的任务。 发展农村逆向物流的关键在于其逆向物流网络的结构设计。根据新农村发展的需 要,本文通过解释逆向物流和农村逆向物流的概念,提出了农村逆向物流中废弃物的分 类以及发展农村逆向物流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模式, 并结合了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特点, 设计出了几个比较合理的农村逆向物流发展的网络 结构,并利用河北省农村逆向物流发展的案例,根据其发展逆向物流过程中的问题,建 立各个网络结构的系统解释模型, 采用层次分析法的数学模型对其中的各个网络结构进 行计算,从而进行优化,确定最适合其发展的网络结构,进而表现出农村逆向物流的可 运行情况。4 2 农村逆向物流的概述2.1 逆向物流的定义和内涵2002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将逆向物流定义为:与传统供应链反向,为恢 复价值或合理处置,基于成本效益原则,对原材料、中间库存品、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 消费地到起始地高效率、低成本的流动而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则将逆向物流分解为两大类:回收物流 (Returned Logistics)和废弃物物流(Waste Material Logistics)。回收物流是指,不合 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 动; 废弃物物流是指, 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 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在可持续经济和生产体系中, 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共同构成了资源和产品的循环流 动渠道。产品通过正向物流流通到消费者手中失去使用价值后,然后通过逆向物流重新 回到生产商手中, 变成了新的商品。 这样循环往复, 资源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循环利用。2.2 农村逆向物流的含义和内涵农村逆向物流实际小于逆向物流概念所包含范围,它是指在农村范围内(县以下地 区),农村居民用于生活、生产的资料,以退货为代表特征的物品沿着原方向返回及对 已经废弃的产品进行再制造、再使用或再循环的过程。农村逆向物流是按地域的不同从 整个逆向物流中分支出来的,是整个逆向物流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处于正向物流的 末端,是伴随正向物流而发生的计划、实施和控制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从制造 和分销点到恢复点或适当处置点的过程,它与非农村逆向物流的界限很难划清(见图 1.1)。5 原料供应 应应 再循环零部件生产再组装配送农村零售拆解、再途修理、 翻新再使用、 重售农村居民废弃处理检验分类回收表示正向物流(包括常规物流与回收品正向物流) 表示退货物流 表示回收逆向物流 图1.1 农村物流循环 Figure1 Rural logistics circulation由于大多数逆向物流一般发生在非农村地区, 农村逆向物流一般发生在农村居民使 用者与农村零售商之间, 而农村的回收物流与非农村的回收物流是相同的, 只不过回收、 检验分类、废弃处理等业务可在农村进行也可不在农村进行,所以可把农村回收物流归 并到农村逆向物流中。2.3 农村逆向物流的分类体系2.3.1 废弃物的分类标准 废旧产品的回收利用形式、种类和方法都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农村逆向物流的分类 也会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图2.1所示。 农村逆向物流的分类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回收利用的动机。 (2)重复利用的废品种类。 (3)重复利用的方法。 (4)参与人员。6 直 接 使 用修 理材 料 回 收重 新 制 造利用方法原始制造商第三方回收商参 与 人 员逆向物流动 机经济效益环保意识废品种类包 装 材 料备 用 零 件耐 用 品 消 费图2.1 回收物流的分类体系 Figure2.1 Recycling logistics system如前所述,经济利益和环保意识是废旧产品重复利用的两大动机。随着垃圾填埋厂 地的不足和焚烧厂能力的限制,垃圾减量化越来越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欧美一些国家甚 至通过颁布环境保护法规来实现这样的目的。立法的内容是,强制生产者对产品的整个 生命周期负责。也就是所谓的召回法规,让生产者在其商品被使用后负责回收。 另一方面,废弃物的重复利用也有着经济利益驱动方面的原因,总体上来说,这种 重复利用的方法是为了得到废旧物品中仍然存在的价值。 以只占新产品制造费用一小部 分的修理费得到的翻修产品可以作为备用件或者在二手市场上的流通。实际上,环境保 护问题和经济利益常常是相互影响,共同存在的。比如,不断增加的处理费用使得垃圾 减量更加经济,而对环保非常关心的消费者将是一个新的市场机遇。 2.3.2 废旧品的分类 从回收利用的废品种类来说,农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包装材料(例如货盘、瓶子、纸箱)。7 (2)可置换的备用零件(如机器零件、电视显像管)。 (3)耐用消费品(如复印机、电视)。 从重复利用的方式上来说,最经典的分类方法是由Thierry等人(1995)提出的。这 种分类方法将农村的废品重复利用方法分为以下几种: (1)直接使用。 (2)修理。 (3)材料回收。 (4)重新制造。 可以直接使用的废品是不需要经过预先处理操作的(虽然可能经过清洗和简单维 护),常见的是能重复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如货盘、瓶子以及其他的包装材料。加工 处理的目的是重新修复这些破旧的的废品使其重新得到利用。 需要进行加工处理的可循 环利用的废旧物品一般有家用电器和普通常见的电子设备。 物品回收的意思是对产品的 组成材料进行回收,而不需要维持原产品的结构和功能。金属材料的回收、废旧玻璃的 回收、废纸废品的回收以及废旧塑料的回收,一般采取的都是这种回收方法。相反,重 新加工处理需要保持废品各个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可以通过分解、加工、换位等步骤使 废旧品达到一个全新的利用状态,对机械、组装类废品(如家电的零件、机器工具)的 回收利用方法属于这一类。2.4 发展农村逆向物流的意义根据对于逆向物流和农村逆向物流的初步认识,我们可以得出,农村逆向物流的发 展有助于我国整个物流体系的完善,对农村经济的繁荣、环境的保护以及满足农民需求 等都有益处,意义深远。 2.4.1 推动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逆向物流在循环经济的体系中处在薄弱环节部分, 如果农村逆向物流的功能缺 失,将会引起农村众多可重复利用的资源长期囤积,得不到循环再利用,这些资源闲置 着不用就会导致资源浪费。现阶段,农村逆向物流发展不快已成为循环经济得不到发展 的重要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循环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农村逆向 物流实际上必会推动着农村循环经济不断发展。 由于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需依托于农村 逆向物流,以此为基础,组建起流动性强的农村逆向物流。只有这样,在农村才会逐渐 形成良性的循环流程,农村的物资才会高效率、低成本的循环利用,否则循环流程会断 裂,农村的物资就会无法循环,农村的循环经济就不会实现其商品经济的增值。 2.4.2 符合农村发展绿色物流的需要 绿色物流指的是一种在物流活动中可以限制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同时又能净化周围 的环境,与生态环境相互依存的物流。它具有提高资源利用率、消耗能量低、循环利用8 空间大等特点。在农村,环境污染虽然不是非常严重,但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却是比较 差,工业废弃物的排放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农民自身在生产生活中产 生的环境污染也相当严重。落后的农村逆向物流及其对污染不利的控制,使农村的生态 环境严重损害,例如包装材料对环境的破坏。农用的塑料地膜和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物 如一般的塑料袋、玻璃容器、易拉罐等,由于在农村没有得到高效回收利用,使农村的 生态环境遭受到了破坏。绿色物流的建立需要以农村逆向物流为支撑点,所以发展农村 逆向物流不应该以牺牲农村的生态环境和资源能源为代价, 这也正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 2.4.3 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根据相关部门的数据调查显示, 我国循环利用但没有循环利用的再生性资源价值高 达300多亿元,每年大约有500万吨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废纸及大量 的废塑料、废玻璃、废电池没有回收利用[2]。在农村逆向物流运行良好的基础上,将这 些来源于广大农村的可回收利用资源回收起来,将会大大降低企业原材料的使用成本,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我国各行各业的企业,为了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培养顾客的忠诚 度,把逆向物流业务纳入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中,目前,企业的业务主要还是倾向 于在非农村区域构建逆向物流体系。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和农村市场在国民 社会经济中比例都占有较大的份额,由于农民的消费需求小于城市居民,需求不旺,这 导致了大多数企业忽略了具有极大潜力的农村市场,但是,对于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 至今仍没有多少企业参与其中。因此,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空间巨大,不能忽视农村逆 向物流的发展潜力。 2.4.4 推动我国新农村的发展 在2006年中央1号文件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全新的策略,其中的重 要内容是在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尤其是正确处理好农村经济与环境保护 的关系。在我国的农村,垃圾乱堆乱放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些垃圾一般都堆放在村头或 村舍的周围,农村垃圾一般包括塑料袋、塑料泡沫、破石棉瓦、碎玻璃、工业垃圾中变 质过期的药品及其他一些有毒、 有害的物质。 我们要通过已构建的农村逆向物流系统 (废 旧品加工处理厂或垃圾处理厂),对这些农村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以便于循环利用。 对农村垃圾进行加工处理, 将会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减少环境污染对农民身心的伤害, 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使其可以获得更多的“福利”,这也符合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和指 导思想。 2.4.5 提升产品满意度 在农村,许多因素会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农村居民对其所消费产品的质量 不能满意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点。由于现在许多厂家误以为农村地区贫穷落后,农民对产 品的要求没有城里人要求的那么高,因此许多厂家在这种错误思想的误导下,将城市中9 众多被淘汰的产品或一些残次、过期的产品推往农村市场。农民在农村信息不畅通、不 知情的情况下,买不到性价比合适的产品,而常常在买到商品之后,才会发现他们所买 的产品其实存在或多或少的质量问题,想退货,但渠道不畅,退货环节就不了了之了。 因此, 理顺农村居民的退货渠道, 降低退货环节的成本, 必须推动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10 3 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模式及特点3.1 发展模式在我国,村落分布的区域广泛,农村居民的居住区域相比于城市较分散,由于农村 交通不方便,对于回收的废旧物品,回收、运输、仓储等成本费用就会比较高。农村逆 向物流运行发展模式对于农村地区废旧物品的循环利用意义重大。 3.1.1 根据运营主体确定的发展模式 (1)以村为主体的运营单位。农村逆向物流环节的始端通常是每一个自然行政村, 因此,可以以村为运营主体开展逆向物流工作,实施发展农村逆向物流的各项措施。以 村为运营主体就是由行政村委会对逆向物流项目进行投资经营, 包括处理加工场所的建 立、工作管理人员的配置、逆向物流回收计划方案的制定等环节。当然,以村为主体的 运营单位,不是每一个自然村投资建立的农村逆向物流组织,而是一个地区选择一些有 代表性的村来进行经营,负责周围几个村庄的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处理工作,还包括垃圾 的焚烧与填埋。 (2)以乡镇为主体的运营单位。在这种方式的基础上,乡镇级行政单位作为农村 逆向物流的主要执行者,参与者则一般是各行政村或各企业。这种模式具体运行的方法 是:乡镇政府设立专门的农村逆向物流管理部门,主要从事农村废旧物品的回收、垃圾 的焚烧和填埋、商业退货中物品的回流等与逆向物流相关业务。各个乡镇设立若干回收 处理中心,各个自然村分别设立一个回收点,在每个村落都配备负责废旧物品回收的车 辆,这些车辆往返于各个回收点与加工处理中心之间,由各镇回收处理中心集中对废旧 物品进行加工处理或焚烧填埋,从而实现农村逆向物流的规模经济效益。 (3)以企业为主体的运营单位。各个企业是农村逆向物流的主要执行者,农村逆 向物流的各项业务都需要依据市场进行运作。 这些都需要各乡镇党委政府和行政村的大 力辅助与支持,以便确保实现村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村镇生态环境的优化。企业可安排 专人在各镇或行政村负责各地区的逆向物流业务, 各地区应以本地区的逆向物流规模和 地理因素为根据,在合适的地区建立符合当地发展规模的适当数量的加工处理中心。 (4)以农村个体为主体的运营单位。把村民个体作为回收利用的主体,并不意味 着把农村各个区域内的逆向物流事务交给村民个体负责,而是主要有两方面的意思:一 方面,无论运用何种方式对废旧物品进行加工处理,农村逆向物流环节的始端都会由村 民自行实施, 即村民根据自身的需要, 实时的把不需要的废旧物品运到指定的回收地点; 另一方面,无论运行上述何种模式,都需要各个行政村派专人来回于各个行政村,把废 旧物品收集到固定的回收地点,从而完成始端废旧物品的初步回收处理。 3.1.2 根据物流渠道确定的发展模式 (1)区域废旧物品回收处理中心加村级废旧物品回收处理点双层模式。在区域内11 建立废旧物品回收处理中心,然后再区域下属的各村建立废旧物品回收处理点。在各村 建立废旧物品回收处理点,对于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物品,农民可以通过废旧物品回收处 理点将其卖掉,然后村级废旧回收处理点定期运往区域废旧物品处理中心,区域废旧物 品回收处理中心将其进行分类并根据种类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处理; 而对于不可再回收利 用物品,直接在村级废旧物品回收处理点依据保护环境原则进行相应处理;对于一些需 要退换维修的物品也可通过废旧品回收点向上游零售商方向流动。 (2)区域废旧物品回收处理中心单层模式。对可回收再利用物品,区域废旧物品 回收处理中心定期派人在各村落巡回,在这种情况下,当农村产生逆向物流物品时,区 域回收处理中心定期派专人来回于各个村落, 对可回收利用的物品进行回收并运到逆向 物流中心,在回收中心进行分类并送到处理中心适当加工处理;对于不可再循环利用的 物品,可由村民送到村内各处设置的焚烧和填埋点,由专人进行定期的清理;对于日常 用品的退换、维修,村民可直接与零售商进行联系,物品会直接被退换到零售商的维修 处,不需经过其他的中间流程。 3.1.3 根据物品种类确定的发展模式 (1)可循环再利用的废旧物品。这些废旧物品主要涵盖了农业生产材料和工业包 装材料,如塑料瓶、玻璃瓶、箱、罐和托盘等。对于这类物品的逆向物流,除部分破坏 不能回收再利用外,其他均可进行循环反复再利用。 (2)可处理加工的物品。主要包括简单的农具、农业机械等的重要零部件。对于 这类废旧物品的逆向物流,可把这些废旧物品在使用之后收集起来加以检验、拆分,再 重新加工成新的产品,然后再进行销售。 (3)可退货、农村闲置的废旧物品。主要是指一些日常用品。这类废旧物品的逆 向物流,需把该类废旧物品运到相应的回收企业,重新加工包装重新出售。 (4)废弃物品。废弃品处理逆向物流主要是处理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因生活习 惯、观念的改变以及废旧物品自身的耗损而无法继续使用且价值较低的物品。对于这类 物品的逆向物流, 需直接经过垃圾回收点进行集中处理, 然后进行规模化焚烧或填埋等。 通过对上述农村废旧物品逆向物流的运行的分析,上述物品逆向物流的发展模式 应以政府、企业、各行政村共同搭建的公共平台为支撑,根据各类物品不同的特点,确 定不同的回收策略,从而减少包装物、容器等资源的浪费,减少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 提高运输、装载等工具的利用率,从而实现农村的各种废旧物品低成本、高效率的从城 镇到农村、从农村到城镇的相互回流,达到最大程度的循环利用。3.2 发展特点农村逆向物流有一般逆向物流所具备的特点,但也有自己比较明显的特点。12 3.2.1 数量巨大 鉴于对农业废弃物还没有明确的统计数据。但从另一方面的统计显示:我国是世界 上农业废弃物产出量最大的国家,每年大约有 40 多亿吨。根据作物和养殖规模估算, 我国每年产生畜禽粪便 26.0 亿吨,农作物秸秆 7.0 亿吨,蔬菜废弃物 1.0 亿吨,乡镇生 活垃圾和人粪便 2.5 亿吨,肉类加工厂和农作物加工场废弃物 1.5 亿吨,林业废弃物(不 包括薪炭林)0.5 亿吨,其他类的有机废弃物约有 0.5 亿吨[3]。 3.2.2 分散广泛 我国面积辽阔,与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集中性的特点不同,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是 分散广泛的,村与村之间的相互距离有的几百米,有的甚至几公里。 农村居民的住处是农 村的最基础的生产生活单位,由于他们分布广泛,所以农业废弃物的逆向物流分布也比 较广泛,逆向物流所服务的对象数量也比较庞大,但各个逆向物流的发展规模却普遍较 小。 3.2.3 周期性和季节性 农作物的生产具有非常规律的季节性,这决定了农业生产中的逆向物流也有较强的 规律性。所以在农作物成熟时,会出现短暂的、较多的农作物被废弃,而该季节过后,农 业废弃物也会随之减少;生畜和家禽的生长出栏也会有一定的周期性。这些因素都会导 致农业成产过程中的逆向物流觉有较大的波动性和周期性。 3.2.4 差异性 不同地域会有自然条件上的差异,这使各地的农副产品具有品种多样的特点,各地 生产方式的差异,也会使不同的地区,相同农副产品的质量等级也会有差异, 逆向物流的 发展也会有差异。 同时,由于各农村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不同,以及各地区间的人文经济 也各不尽相同,都导致了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13 4 农村逆向物流的网络设计4.1 农村逆向物流的过程根据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模式以及发展特点,不难看出传统的运作流程需要创新, 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可以归结为一条比较合理的适应于一般农村逆向物流发展的具体 流程:集中分类-回收处理-运输配送-加工处理-运输配送-循环利用。 4.1.1 集中分类 虽然废弃物品的种类和数量因各个农村地区的差异而不同, 但是大致可分为可回收 废弃物、厨余废弃物、有害废弃物和其他废弃物四大类,其中,可回收废弃物分为塑料、 废纸、布料、金属、玻璃等五大类;厨余废弃物分为菜根菜叶、剩菜剩饭等食品类废物; 有害垃圾分为废电池、废水银温度计、废日光灯管、过期药品等,这些废弃物需进行特 殊的安全处理;其他垃圾分为渣土、砖瓦陶瓷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随着农村建设的进 行和“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交通情况将得以改善,各个村落可把 这些废弃物根据上述分类进行初步的集中处理。 4.1.2 回收处理 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可分为定时回收和定点回收。 所谓定时回收指的是在农村采用专 用的逆向物流回收车辆定时到各个村落进行回收, 主要适用于回收价值相对较低的废弃 物;定点回收是指在交通发达的地区建立专业的回收点,主要适用于回收价值相对较高 的废弃物品。 4.1.3 运输配送 运送到回收点的废弃物在经过初步的分类处理后, 再用专业的回收车辆分类配送到 各自的加工处理中心进行真正的分类处理。 4.1.4 加工处理 对于废弃物的分类加工处理,可根据“ABCD分类法”把农村废弃物的逆向物流分 为四类:A类为再利用物流,以Reuse为处理策略;B类为再加工处理物流,以Repair为 处理策略;C类为再循环物流,以Recycle为处理策略;D类为退货物流,以Return为处 理策略。 4.1.5 循环利用 通过深层次专业化的加工处理后,这些废弃物基本上就可以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了,此时再由专门的运输配送车辆把他们运到经销商或需要这些物品的地方,这些物品 就会被直接再利用、修理后利用、再生利用。14 4.2 农村逆向物流的网络结构设计根据上述农村逆向物流中废旧物品的分类不同,构建不同逆向物流的网络结构。通 过对农村逆向物流废旧物品回收形式的分析,我们可根据Thierry(1995)提出的划分标 准,分为直接再利用、在修理、再制造、再循环。因为修理也是再制造的一个特殊的环 节,所以可将修理与再制造合并为再制造。鉴于农村商业退货的逐渐兴起,增加商业退 货形式,因此,建立了四种具体的农村逆向物流网络结构:再利用、再循环、再制造、 退货四种农村逆向物流的网络结构。 4.2.1 再利用的农村逆向物流网络 该网络主要是回收农村中可直接在利用的物品,在闭合环状的可再利用网络中,例 如包装出现其中,包装一旦回返到包装提供中心,这些包装物品可以经过简单的处理加 工,实现直接再次被利用,该逆向物流网络结构的主要功能有集中、运输配送和回收物 品的储存。 该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根据农村废弃物的期望回收量, 根据农村废弃物品的供应 量确定回收设施的地点和回收运输计划。 再利用型的农村逆向物流网络规划需要设计出 农村的保管点, 对农村的收集设施实施定位, 对其规模和数目以及运输的费用进行设计, 从而建立全新的回收、处理、加工规模。可再利用的农村逆向物流网络的网络结构(如 图4.1所示)。废弃物品接收方 废弃物品收集地 成品发送方正向物流逆向物流 图4.1 再利用的逆向物流网络 Figure4.1 Reuse reverse logistics network15 4.2.2 再循环农村逆向物流网络 在农村,典型的可循环利用的物品一般包括废纸、废旧金属、废旧塑料、废旧玻璃 等。农村再循环逆向物流收集的物品的价值一般很低,但却依赖于昂贵的、专门的加工 处理设备和先进的加工处理技术, 成本高。 因而回收处理场所会比较集中, 处理量很大, 可产生规模的经济效应。因此,规模的经济经济效应对再循环农村逆向物流网络意义重 大。 由于回收物品的再生会改变原来物品所具有的特性, 所以问题的关键除了传统的仓 库选址外,还集中再生设备的安装地点的选择和处理能力的确定上。此外,网络各构建 方之间的密切合作也是确保大规模、批量处理的保证。由于回收方式的有限以及材料再 循环技术的可行性并不严格意义上依赖于收集物品的质量。故,再循环型的农村逆向物 流网络结构简单(如图4.2所示)。消费者 回收工厂 回收原料的用户正向物流逆向物流 图4.2 再循环逆向物流网络 Figure4.2 Recycling reverse logistics network4.2.3 再制造的农村逆向物流网络 适用于该逆向物流网络的典型物品一般有:农村的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以及一 些简单农用车的零部件,废旧的钢、铜、铁等,它们所涉及的价值相对较高,常常也许 先进技术来完成再制造,但其实施的主要原因是上述物品的加工处理能节约成本,获得 较高的经济效益。再制造的部件或产品会用于新产品的生产,把农村回收市场和再利用 市场有重合。供应的不确定性也是影响网络的一个重要因素,回收费用也较高。 农村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中涉及到回收作业,如修理、加工制造、打磨等,需要生 产制造的相关知识,因此需要由产品制造商来进行生产。如果市场准入的门槛低一些, 则会吸收到一些专业的第三方。由于新旧产品的销售市场有重合,故该网络中设计正反16 向物流的联合运输和同时处理两个方向的物流, 而由于新产品的加工和旧产品的修复之 间的密切关系,并且新产品和修复产品的销售市场可能重合,而整合正反两向物流的闭 合结构成为必然选择。所以该网络大都是在现有的正向物流系统的基础上扩展形成的。 (如图4.3所示)处置 外部回收 工厂 配送中心顾客外部回收 处置 有回收能力的设施 无回收能力的设施正向物流逆向物流图4.3 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 Figure4.3 Remanufacturing Reverse Logistics Networks4.2.4 退货的农村逆向物流网络 在农村,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网上购物,电子商务在农 村悄然兴起。商业退货就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而在农村蓬勃发展的,退货现象更加频 繁,它主要源于商业回收或客户投诉退货。 对于退回的产品可以选择多种处理方法:可以把质量好的商品送回原商品仓库,进 行二次销售;对于质量不好的产品,可作为商场里的处理品打折销售;如果退回的产品 无法进行销售,而通过修复、再制造可以提高产品的价值。在销售前完成上述步骤,然 后把产品推向市场进行二次销售;如果上述选择都无法进行,则对贵重的或可循环的材 料进行分解回收处理,以较低的成本对其进行废弃物的加工处理。(如图4.4所示)。17 工厂顾客 1工厂回收中心顾客 2工厂 正向物流顾客 3 处置 逆向物流 图4.4 退货的农村逆向物流网络 Figure4.4 The return of the rural reverse logistics network4.3 案例分析针对案例中河北省农村生活中废弃物物流中出现的问题, 利用系统工程的解释结构 模型方法,列出适合其逆向物流发展的可行网络结构方案,在此基础上对 4 种网络结构 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出适合河北省农村逆向物流发展的可行方案。 4.3.1 河北省农村废弃物处理现状 (1)河北省农村生活废弃物处理现状 河北省现有行政村49162个,农村人口5412.04万人,具有农村地区范围广、涉及人口 多的基本省情。 该省农村沟渠、 河道垃圾淤塞,垃圾山随处可见,塑料袋、 农膜四处乱飞。 由于没有废弃物和污水处理设施,绝大多数村庄处于垃圾处理靠风刮、污水处理靠蒸发 的垃圾处理阶段。又由于城镇工业向农村转移,农村地区污染严重的小工业屡禁不止。 这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在河北农村地区进行了 一次关于生活废弃物处理问题的调查,涉及11个设区市、 100多个县市区,共发放问卷600 份,回收580份,其中有效问卷560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6.6%,达到了数据分析的要求。 根据该次社会调查,总结出河北省农村地区生活废弃物的一些突出特点[4]。 (2)农村生活废弃物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 据调查,发现河北省农村生活废弃物可以分为三大类:菜皮果壳、生活取暖煤渣等, 约占家庭日产生活废弃物总量的54%;废弃生活用品,主要涉及废塑料制品、废旧电池、 包装材料、废旧纸张、残破衣布等,约占25%;其他生活废弃物,主要包括动植物尸体、 家庭散养畜禽的粪便等,约占21%。可以说,涉及生活垃圾的全部种类,其中尤以菜皮果 壳、生活取暖煤渣等占农村生活废弃物的比例较大,是解决农村生活环境问题的重点。 另一方面,从产生量来看,河北省农村地区废弃物人均产生量为0.5kg/(每人),所以全省 农村地区废弃物年产生量约987万t。 目前农村地区垃圾山越来越大,战线已沿河流、 道路、18 村落铺开,将形成包围之势,侵占耕地,挤占良田,严重影响居民生产生活[4]。 农村生活废弃物的现有处理模式落后,危害巨大,由于缺少资金、管理不规范等,当 前河北农村地区生活废弃物的处理模式还以直接丢弃、随意排放、填埋为主,占产生量 的80%左右,仅一小部分由个人回收出售再利用。这表明河北农村地区大多数村庄废弃 物处理模式仍停留在实质性的转移阶段,即填沟、填坑、沿河排放或露天堆放。少数村 庄虽设有简易排放场,但由于缺乏规划设计、有效的环保措施,未按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在选址、防渗、覆盖、压实和沼气导排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无害化处理率低,已成为 农村环境的“潜在污染源”极易引起2次污染。农村废弃物处理被视作一项公益性事业, 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地方财政或村集体账目。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农村经济普遍 困难的情况下,废弃物处理经费投入长期严重不足,环卫设施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农村 生活废弃物大范围、长效治理的瓶颈[4]。 河北省农村每年产生的未经处理的生活废弃物露天乱堆乱放,不仅数量巨大, 而且 来源广泛,成分复杂。规模巨大的农村废弃物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其中一些有毒、有 害物质也极易破坏地表植被,影响农作物生长,造成土壤、河流的污染,并成为农民健康 的隐性杀手。随意焚烧废弃物使得空气污染严重,长期暴露的废弃物堆易滋生蚊蝇等, 成为各种疾病的传染源。更有一些城市把解决垃圾的途径延伸到乡村,把农村变成天然 的垃圾场,清运车随意将垃圾倾倒在农村的坑沟中,有的还直接倾倒在河道里。所有这 些都加剧了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4]。 4.3.2 河北省农村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结构选择 (1)针对河北省农村在逆向物流中方面的发展建立解释结构模型 针对河北省农村逆向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其中的问题, 结合以上提出的四个网 络结构,构建该地区农村逆向物流网络结构综合的评价体系。根据系统工程中“解释结 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简称ISM)理论,进行分析。解释结构模型是 定性表示系统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着的本质上相互依赖、 制约和关联情况的模型[5]。在参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咨询相关专家,采用简化ISM模型的建模方法,组建各网络结构间的层次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关联,绘制了各网络结构间的解释结构模型:19 农村逆向物流网络结构选择技术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制度因素处理效果回报效益公众认知度环境容量法律资金重复利用程度加工、运行费用图 4.5 农村逆向物流网络结构选择的解释结构模型 Figure4.5 Rural reverse logistics network structure interpretation structure model影响农村逆向物流网络结构的根本因素有成本高低、技术的适宜程度、环境因素。 在此基础上,根据以上河北省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情况,选择适合其发展的物流网络结 构有:①再利用的农村逆向物流网络;②再循环的农村逆向物流网络;③再制造的农村 逆向物流网络;④退货的农村逆向物流网络。其中,再利用的网络结构主要是收集运输 +储存回收+简单加工; 再循环的网络结构主要是集中回收+规模加工+焚烧填埋; 再制造 的网络结构主要是收集回收+增值修复+市场销售;退货的网络结构主要是商业回收+直 接销售+加工处理。 (2)农村逆向物流网络结构选择的层次分析 层次分析法是萨蒂 (saaty) 等人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决策方法。 它是将半定性、 半定量问题转化为定量问题的有效途径,它将各种因素层次化,并逐层比较多种关联因 素,为分析和预测事物的发展提供可的定量依据。层次分析法在决策工作中有广泛的应 用。主要用于确定综合评价的权重系数。层次分析法所用数学工具主要是矩阵运算。 层次分析的目标层(A)可定为农村逆向物流发展的网络结构模式的选择;层次分 析的准则层(B)可定为影响方案选择的技术、经济、环境和政策因素;层次分析的方 案层(C)可定为4种网络结构。构建层次分析模型如(图4.6)所示。20 农村逆向物流网络结构选择 A技术因素(B1)经济因素(B2)环境因素 3) (B制度因素 4) (BC1C2C3C4图 4.6 农村逆向物流网络层次结构模型 Figure4.6 Rural reverse logistics network structure model(4)构造出各层次中所有的判断矩阵,计算权重。所谓判断矩阵是指关于层次分析 中的基本信息,也是计算相对重要度的重要依据。下表列出了判断矩阵的含义:表4.1 判断矩阵的含义 Table 4.1 The meaning of judgment matrix 标度 1 3 5 7 9 2,4,6,8 倒数 含义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具有相同重要性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稍重要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 表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 若因素 i 与因素 j 的重要性之比为 a ij ,那么因素 j 与因素 i 重要性之比为a ji =1/ a ij选择农村逆向物流网络结构所依据的原则:技术上可靠适用;经济上在自己能力所 承受范围之内;生态效果上危害低。考虑到河北省用于农村逆向物流的资金比较匮乏与 其土地资源丰富以及环境容量大之间的矛盾。根据判断矩阵的含义表,建立准则层的判 断矩阵(如表4.2)所示。21 表4.2 准则层的判断矩阵 Table4.2 Standard layer judgment matrix A B1 B2 B3 B4 B1 1 2 1/2 1 B2 1/2 1 1/5 1/2 B3 2 5 1 2 B4 1 2 1/2 1 Wi 0.3 0.8注:根据“专家打分法”对判断矩阵各项指标进行赋值,由于计算繁重,可采用 Matlab计算工具进行判断矩阵权重计算,得出判断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其中,特征 值的计算也可通过公式:? max ?1? ni? AW ?wii(4.1)得到。然后,再对判断矩阵做一致性的检验。根据表4.2可得,上述判断矩阵最大的特征 值、特征向量:?max=4.0486TW ?? 0.3,0.8?n ?1 4 ?1(4.2)则判断矩阵一致性的检验指标: ? ?n 4.0486 ? 4 /RI= CI ? max / 0.89 ? 0.0182 ? 0.1 因此,上述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4.3)下面就针对准则层的各指标分别对各个因素组成的方案,进行判断矩阵的相关计 算。 1)技术因素(A1)作为标准,则把方案层构建成判断矩阵,在进行权重计算。根 据(表4.3),判断矩阵最大的特征值、特征向量:?max? 4.0774TW ?? 0.7,0.3?? max ? nn ?1(4.4)判断矩阵一致性的检验指标:CI ?/RI=4.0774 ? 4 4 ?1/ 0.89 ? 0.0029 ? 0.1(4.5)因此,判断矩阵有满意一致性。表4.3 技术因素判断矩阵 A1 C1 C1 1 Table4.3 Technical factor judgment matrix C2 C3 C4 222Wi 0.552859 C2 C3 C41/2 1/5 1/91 1/2 1/52 1 1/25 2 10.2 0.05832)经济因素(A2)作为标准,则把方案层构建成判断矩阵,在进行权重计算。根据 (表4.4),判断矩阵最大的特征值、特征向量?max? 4.0774TW ?? 0.7,0.3?n ?1/RI=CI ?判断矩阵一致性的检验指标: ? max ? n 4.0774 ? 44 ?1/ 0.89 ? 0.0029 ? 0.1 。因此,判断矩阵有满意一致性。表4.4 经济因素判断矩阵 A2 C1 C2 C3 C4 C1 1 1/2 1/5 1/9 Table4.4 Economic factor judgment matrix C2 C3 C4 2 1 1/2 1/5 5 2 1 1/2 9 5 2 1 Wi 0.7 0.33)环境因素(A3)作为标准,则把方案层构建成判断矩阵,在进行权重计算。根据 (表4.5),判断矩阵最大的特征值、特征向量:?max? 4.0774TW ?? 0.2,0.8?n ?1/RI=CI ?判断矩阵一致性的检验指标: 4.0774 ? 4 ? max ? n4 ?1/ 0.89 ? 0.0029 ? 0.1 。因此,判断矩阵有满意一致性。表4.5 环境因素判断矩阵 A3 C1 C2 C3 C4 C1 1 2 5 9 Table4.5 Environmental factor judgment matrix C2 C3 C4 1/2 1 2 5 1/5 1/2 1 2 1/9 1/5 1/2 1 Wi 0.2 0.84)制度因素 4) (A 作为标准,则把方案层构建成判断矩阵, 在进行权重计算。 (表 根据 4.6),判断矩阵最大的特征值、特征向量:?max? 4.077423 W ?? 0.7,0.3?? max ? nn ?1/RI=T判断矩阵一致性的检验指标:CI ?4.0774 ? 4 4 ?1/ 0.89 ? 0.0029 ? 0.1 。因此,判断矩阵有满意一致性。表4.6 制度因素判断矩阵 A4 C1 C2 C3 C4 C1 1 1/2 1/5 1/9 Table4.6 System factor judgment matrix C2 C3 C4 2 1 1/2 1/5 5 2 1 1/2 9 5 2 1 Wi 0.7 0.3(3)综合上述重要度的计算,方案排序在各分层获得同层各要素之间的相比,更重要 的程度后,可以利用公式(4.7)计算综合重要度。'Wi? ? w j v ijij ?14(4.7)从表7可以看出,针对目前河北省农村的逆向物流发展水平、 农民的生活废弃物处理 意识以及政府条件的限制,农村逆向物流网络结构相对优先次序由高到低为:结构①, 结 构②,结构③,结构④。由此可知,结构①为最优模式选择,其次为模式②。表4.7 综合重要度 Table4.7 Comprehensive importance 权重(vij) C1 C2 C3 C4 A1 0.7 0.3 A2 0.7 0.3 A3 0.2 0.8 A4 0.7 0.3 综合重要度 0.3 0.3(4)结论 在河北省,农村废弃物的主要处理方式还是简单的填埋,这种方式的主要特点是没 有任何的环境保护措施,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损害比较严重。依靠这种方式的原因:第一, 河北省农村区域面积辽阔,所涉及的人口数量多,农村人口的素质有限, 政府对农村废弃 物的处理支持力度又不够,所以这种既实用又低效的处理方式,“后患无穷”。显然, 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不利于农村逆向物流的可持续发展。第二,由于参与执行农 村废弃物逆向物流的群体单一,没有最大限度的调动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在广大的农 村地区,废弃物品的加工处理仍处在一个低水平的发展阶段。 根据上述的分析,通过对各因素,各网络结构的分析,建议河北省农村先采用再利24 用的农村逆向物流网络结构,实施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再重复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 式。25 5 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问题及其对策5.1 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问题(1)资源的总量不确定 在我国,农村废弃物的产生和危害是根据作物和养殖规模作的一个粗略估计,每年 产生农村废弃物的数量, 分布, 利用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一般会有一个不确定的数据。 而不同的部门统计出的数据差异也很大,有的还会难辩真假;各种利用率和特定应用的 情况并不清楚,很难依据各区域农村废弃物的规模、发展特点及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特 点等构建农村逆向物流的网络模式。数量的不确定性因素,使各农村的地区盲目性发展 农村逆向物流,没有真正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而且国家也难以制订农村 逆向物流的长远发展计划。 (2)人们的意识不强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农村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除了传统的报纸、 杂 志、广播、电视外,手机、电话、互联网等现代化的通信技术手段在村日益普及。农民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逐步加强,部分农民利用互联网开始发布、 销售自己的产品,农 民对于物流的需求逐步增强,对现代物流提出了新要求。 另一方面,很多农村地区由于农 民大量外出务工,农村仅剩“老、弱、病、残、妇”,其所需的生活必须品、农资产品等 都对及时派送、送货上门有了很大的需求。再次,随着农民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 他们与城里人一样,追求现代化便捷的生活方式,对物流要求更强烈了。 数以亿计的农业废弃物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污染和潜在资源库。 以1999年畜禽粪便 产生量为例,所产生的19亿t畜禽粪便是我国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2.4倍。畜禽粪便化学 耗氧量的排放量已达7118万t, 远远超过我国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之和。 农业废 弃物又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资源库。如果用当前农林废弃物产量的50%作为电站燃料, 可发电4000亿kW·h,占目前我国总耗电量的30%左右。2020年的生物质资源量至少可 达到15亿t标准煤,如果将其中的50%用于生产液体燃料,即可为我国石油市场提供2亿t 液体燃料[7]。 当前,人们对农村废弃物的认识不清,具有双重性;大多学者只研究分析农村的正 向物流,有关农村逆向物流的开发利用技术还出去起步阶段,很少有人研究农村的逆向 物流。这一系列的因素综合导致了人们对农村逆向物流的不关注,国家对农村逆向物流 的投入和建设不到位,也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 (3)基础设施不健全 在我国,关于农村逆向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仍然比较落后,大都表现为交通不便, 运输工具落后,信息通讯水平低,商品的仓储保管水平低。我国以农村公路为主体的公 路网总规模与我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相比,仍相当落后,公路密度只有美国的约五 分之一英国的八分之一、日本的十五分之一。目前仍有184个乡镇、5万多个行政村不通26 公路。在我国农村由机动运输工具完成的货运量仅占总量的20%左右,其余80%则由人 力或畜力来完成。 我国农村的汽车、 农用运输车的拥有量平均每20户才有一辆,而当前世 界平均车辆保有量每10人一辆车[8]。以上数据表现的因素都会不利于农村逆向物流的发 展。 (4)技术和装备的落后 以国家对农村的投入为例,国内大部分资金投向了农业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的 资金不足;而在国外,农业生产环节投入比例只占30%,产后投入比例高达70%[9]。现阶 段,我国在的农村逆向物流方面的加工处理创新技术比较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适应 性好、推广价值高的创新技术更少。引进的国外先进加工处理技术没落实到位,没有理 清开发农村逆向物流的主要方向,导致我国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模式单一,加工处理的 产品质量差、价值低、利用率低,很难实现产业化,农业废弃物废弃物也得不到很好的回 收利用。在运输配送方面,专业的运输车辆比较少,再加上农业机械设备的数量有限,一 般的加工处理工作都会靠人操作,这就增加了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成本。 (5)缺少政府的支持 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农村逆向物流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近年来,各工业部门暂时为 农村逆向物流制订的农村废旧物品的资源化标准和技术准则,水平都还比较低,但是随 意性的特点比较突出。例如对于污水处理和排放的标准,执法部门只是去监督管理,只 有“惩罚”没有“奖励” 。主要采用治理末端的思路去制止污染。管理养殖的有关农业 部门,一般只抓“蛋、肉、奶”的生产,不会关注这类农村废旧物—“副产品”,也就谈 不上出台相应的鼓励治理策略,多个管理部门也是造成这种问题出现的另一个因素。我 国农村逆向物流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可执行的力度不够,而且对于不同类型和地域的农 村,废弃物的逆向物流并没有相应的管理办法,更别说系统的监管、预测、预警。农村 废弃物逆向物流的指导政策的缺乏和变动导致了农村废弃物逆向物流的规划发展缺乏 理性,常会出现混乱,农村逆向物流市场的准入、 退出以及竞争的规则在法律法规了基本 上没有体现,这也会给农村逆向物流的进步带来巨大的考验。5.2 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对策发展农村逆向物流需要多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 全社会应高度重视农村废旧物品循 环重复利用。国家应通过立法普及和引导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还应更多的指导企业把 资源再利用、环境保护作为本企业的职责和义务,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贷款和税收方面的 便利。广大的农村居民也应主动投入到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中,以实际行动提高保护环 境和节约能源的意识。在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模式选择上,各行政村应依据当地政府和 企业的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 (1)依靠相关法规,规范发展 农村逆向物流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面前还没有27 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法律在这方面的规范还是比较空白的。我们要建立和完善关于发 展农村逆向物流和农村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出台一些专项法律,规范其正规健康的发 展,以法律的途径对各行业在环境保护和循环利用资源的具体法律责任,对其经营活动 加以规范,逐步把农村循环经济和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纳入健康的轨道,使其法制化。 (2)加大投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各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修建便利的交通道路,引进专业的配送运输设施,最 大程度的提高运输和回收利用的信息化水平。各个乡镇都要建立用于回收物品的仓库, 并且相互之间的仓库要形成逆向物流的回收交界点,建立相互之间共享的数据库,供相 互间随意访问。 (3)大力支持发展,充分调动积极性 国家可以利用土地优先使用、税收减免、财政投入、审批简化手续、贷款优先等优 惠政策,支持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还可以招商引资,吸收国外先进的农村逆向物流技 术和发展成熟的企业,改善我国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模式,提高我国发展农村逆向物流 的水平。充分调动各地农村逆向物流企业从事该业务的积极性,大力支持各地农村逆向 物流的发展。 (4)培养专业人才,促进其专业化 对于从事物流行业的人员进行这方面的专业培训, 吸引国内外经验丰富的逆向物流 从业人才,建立专业的逆向物流人才团队。对于我国高校的物流专业进行改革,改变其 培养模式,丰富他们的实践知识和经验,从而促推动校企合作的模式,大力支持学校和 企业之间的对接,共同制定人才的培养方案,不断促进农村逆向物流的进步。 (5)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一般情况下,农村居民的素质有待提高,他们大都还没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 重大。在农村,随处可见的乱堆乱放废弃物品,如废纸、塑料袋、农业废弃物等,使得 农村变得十分脏乱。因此,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思想,要加强对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 宣传,提高农村居民对农村逆向物流的意识,可做一下几点。 第一,加强媒体的宣传,可以通过电视、广告、报纸、宣传手册等来做好分类处理 垃圾的宣传普及,强调分类处理垃圾的好处。第二,加强对农民关于逆向物流的科学培 训,让农民意识到回收处理废弃物,既可以节约资源,避免浪费,又能给他们带来一定 的收入。第三,根据各行政村的自身条件,在各村构建垃圾回收点。在垃圾处理中心, 集中对垃圾进行加工分类处理。这样不仅提高了垃圾的回收效率,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废 弃物的回收利用率。 (6)发挥邮政物流的作用 废弃物回收物流和退货与返修物流是农村逆向物流的两种最主要的类型。 回收废弃 物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符合节约社会资源的要求,更可以提高企业社会美誉度。退货 与返修物流通过邮政实现商品的退货与返修,这样既可以提高企业的信誉,又可以提高28 消费者的忠诚度与满意度, 降低消费者的成本, 从而促使农村市场关注企业的物流服务。 在现有的情况下,回收网点分布地点不够系统,回收网络没有统一规划,给消费者带来 了极大不便,未为发挥回收物流的价值而提供充分大的平台。邮政物流网络为实现废弃 物专项物流运输建立了从农村收购点到废弃物处理中心一条龙服务的系统线路, 减少了 回收费用,增加了投资回收额,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收入。29 结 论在物流领域,逆向物流是可以提升经济收益应该重点培养的对象,它适应了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多企业和国家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重视和关注它。从短期 收益角度来看,农村逆向物流既可以给企业减少浪费又可以节约资源,从而为企业创造 客观的效益;从长远看来,农村逆向物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环境保护、生态平 衡非常意义。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农村逆向物流在社会发展中所发 挥的重大作用也就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的农村逆向物流业会再上一个新台 阶。 本文通过对农村逆向物流的了解和把握,分析了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模式和发展 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四种农村逆向物流的网络结构。最后有引用河北省农村逆向 物流的发展为案例,结合这四种网络结构,对其进行了层次分析。最终得出适合其发展 的网络结构。 在我国,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还处于开始阶段,并且有别于一般逆向物流,具有 自己的特点, 这决定了其特别的网络结构和特有的模式。 鉴于发展逆向物流的重要意义, 发展农村逆向物流是当前比较紧迫的任务。30 致 谢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王宝义老师对我的悉心的指导与无微不至的关怀。由于经 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工作的 同学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王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 业论文的每个阶段,从查阅资料,大纲的修改和确定,中期检查,后期详细定稿等整个 过程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老师多次询问论文写作进程,并为我指点 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除了敬佩老师的专业水平外,老师 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也 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在此谨向老师致以最诚挚的 谢意和最崇高的敬意。 衷心感谢大学四年来所有的老师,为我们打下专业知识的基础,感谢所有老师对我 的关心和指导。衷心感谢我的同学们,正是由于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我才能克服每一个 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还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使我能够在 学校专心完成我的学业!最后感谢母校四年来对我的大力栽培。31 参考文献[1] 高海晨.对供应链中逆向物流管理的探讨.中原工学院学报,):49-52. [2] 来燕.电子商务中的逆向物流模式分析.《商场现代化》,2010. [3] 欧阳建军.农村废弃物逆向物流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商场现代化》 ,2009. [4] 丁森林.河北省农村生活废弃物处理现状及模式研究.《安徽农业科学》 ,2010. [5] 朱道立,崔益明,陈姝妮.逆向物流系统和技术.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5):673. [6] 夏春玉,李健生.绿色物流.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7] JSCRM 客户关系管理解决方案.金思维, .cn/article//A33.shtml. . [8] 曾凡婷,孙跤.浅析逆向物流.物流技术,2003, (10) :24-26. [9] 马祖军,代颖,张殿业.逆向物流网络结构与设计.物流技术,2004, :12-14. (4) [10] 逆向物流正向控制.现代物流报,/zxzx/zhbd/8_2.shtml. . [11] 云南双鹤药业仓储系统的合理化改造.机械百科, /baike//81605.html. . [12] 龚英.循环经济下社会逆向物流的创新.科技管理研究,2006, :216-218. (9) [13] 徐莉,刘彩霞.逆向物流体系的构建.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 :48-49. (8) [14] 韩江.基于供应链的企业逆向物流管理.科技与管理,2006, (39) :57-59. [15] Guide J V, Jayaraman V, Srivastava R, et al. Supply-chain management for recovera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Interface, ): 125-142. [16] Li-Hsing shih. Reverse logistics system planning for recycling electrical appliances and computers in Taiwan.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72. [17] Yaqin Zheng, Wensheng Zheng, Peigang Liu.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Management of Reverse Logistics. Computers and Society, 2005,(16) :851-855. [18] 詹蓉,陈蓉秋.逆向物流运作管理模型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115-117. [19] 温承革.逆向物流及其整合分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18-21. [20] 陈宝星,李易霖,邱祝强.逆向物流链研究.云南科技管理,2006, :57-59. (5) [21] 程兆麟,曾孟佳.一种逆向物流中的“牛鞭效应”分析.价值工程,2004, :117-119. (9) [22] 武云亮.逆向物流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资源开发与市场,) :524-526.3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畜禽粪便处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