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怎么办确诊癌症

当前位置:肿瘤科 >
应该怎么确诊淋巴癌 > 正文
应该怎么确诊淋巴癌
来源:寻医问药网
时间: 14:13:27
应该怎么确诊淋巴癌。专家介绍:淋巴癌是一种常见的癌症,近年来,患淋巴癌的患者也是越来越多,要想及时发现病情,检查诊断是非常关键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淋巴癌的诊断方法吧。
1、血液和骨髓检查。霍奇金淋巴癌患者常有贫血,白细胞增多,以粒细胞为主,骨髓涂片找到R-S细胞是骨髓浸润的依据;非霍奇金淋巴癌白细胞多正常,淋巴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加,晚期出现白血病样血象和骨髓象。
2、化验检查。淋巴癌活动期有血沉加快、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增加、乳酸脱氢酶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3、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浅表淋巴结检查,纵膈与肺的检查,腹腔、盆腔淋巴结的检查,肝、脾的检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等等。这是淋巴癌的诊断方法之一。
4、病理学检查。取肿大部位、较大的、完整的淋巴结,作切片、染色的组织病理学检查,该法是淋巴癌诊断的金标准。
5、剖腹探查。一般不为患者接受,当发热待查、临床高度怀疑淋巴癌、B超发现腹腔淋巴结肿大但无体表淋巴结肿大可供活检时,为明确诊断也需要做剖腹探查,同时做脾切除并做活检。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不喜欢这些
万名医生在线为您免费解答
请您详细描述您感到不适的症状、部位及发病时间
在寻医问药您还可以
百万医生在线解答问题,100%回复
手机客户端,让您随时随地问医生
免费咨询、预约三甲医院专家
马上与专家通话,解决相关问题
查看药品信息,帮您合理选择药品
帮您了解疾病知识,一本疾病百科全书
擅长:处理泌尿外科疾病[第131期] [第115期] [第097期] [第089期]您好,分享的企鹅
毛肚、鸭肠、肥牛…朝天门原味火锅邀你免费试吃,6个名额等你来!
癌症不是一定要治愈 确诊癌到底该不该通知本人
重庆晨报赵君辉
  肿瘤心理专家表示,“肿瘤一定要治愈”是误区;心理治疗对癌症康复很有价值  专家介绍>  汪波:重庆市肿瘤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高级心理咨询师。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重庆医学会精神病专委会前主任委员,重庆市医院管理学会精神卫生机构管理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司法鉴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精神病学组组长。  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目的是让大家“走出癌症误区,实现早诊早治。”《养生周刊》特邀重庆市肿瘤医院副院长、高级心理咨询师汪波,从癌症患者的心理世界切入,为大家解读癌症认识的误区。专家提醒各位癌友和家属,我们既要纠正“癌症是不治之症”的观念,也要纠正“肿瘤一定要治愈”的观念,癌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可怕。  癌症病人有1/3是被吓死的?  《养生周刊》:专家称1/3癌症病人是被吓死的。您认为患者在对待癌症的期望值上有哪些错误观念需要纠正?  汪波:医学界有这样的说法,死亡的癌症患者中,有1/3是被吓死的,有1/3因用药过度病人无法耐受而死,还有1/3因治疗无效而死。有专家表示,癌症患者不应该过度恐惧癌症,我们既要纠正“癌症是不治之症”的观念,也要纠正“肿瘤一定要治愈”的观念。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都很难治愈,癌症为什么一定要治愈呢?即使发生了癌症转移,带瘤生存10年、20年也大有人在。  众所周知,随着病情的发展,很多癌症都会发生转移。随着抗癌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在不断延长,这给我们包括医生和患者都带来信心。说癌症患者有1/3是被吓死的,其实就是患者患病以后产生的恐惧和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到免疫力、饮食、睡眠等,患者又不能正确对待和调适的结果。然而,大家应该知道的是,目前我们的整个治疗水平都提高了很多,肿瘤即使发展到了骨转移阶段,我们也还有办法可想,有办法可治。  值得提醒的是,我们对肿瘤的治疗目标不是治愈,而是用各种手段把它控制住,延缓疾病进展,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确诊癌症,到底该不该通知本人?  《养生周刊》:中国人被确诊为癌症,医生通知家属;美国人被确诊为癌症,医生通知本人。中国人得了癌症,周围的人一听到消息,心里就开始默哀了;美国人听到自己被确诊为癌症,还能照常去后院种花草。请分析一下,这两种心态,哪一种更有利于癌症患者的康复?  汪波:应该说,人类在攻克癌症方面已经不断进步,但因癌症带来的死亡恐惧也同样存在。  美国经济繁荣,科学发达,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他们的精神面貌也同样值得我们借鉴。在美国许多医院的放射治疗室,人们会看到那些手术后做放疗的病人,他们都是自己开车来的,精神都很饱满,有的人一边做放疗一边工作。医生给他们每个人一本小册子,指导他们多吃蔬菜(深绿色的蔬菜),少吃脂肪,多吃白肉(指鱼肉和鸡肉);并提醒他们在放疗期间可能出现的情绪反应,比如沮丧、失去控制情绪的能力等,让他们提前有认识和准备。  此外,美国人对待死亡的心态比中国人要好。他们认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暂时的,死亡才是永恒的。他们活着的时候想着为了死后进天堂,都非常欢乐祥和,与人为善,宽厚包容,乐于助人,尤其那些得了癌症又过了五年大关的人,他们每天听说有新的病人得了和他们同样的病,都会主动和他们交朋友,现身说法,让他们鼓起勇气战胜疾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种老病人对新病人的鼓励是非常有力的。  有斗争精神的癌症患者寿命更长  《养生周刊》:癌症的治疗一般包括手术、药物(化疗)放射治疗以及现代的生物治疗。研究证明,这些治疗都是有效的,但是这些治疗也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和并发症,给治疗过程的深入带来一定困难。请问心理治疗对癌症患者病情的康复有何临床意义?  汪波:心理治疗是癌症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它会改善许多患者病情的转归,对于癌症患者有很重要的价值。  由于有些癌症在当前仍是一类难治的疾病,所以,当患者接到癌症的诊断时会感到很大的心理压力,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坏消息。从人的心理角度来讲,通常当一个人遭遇负面生活事件时,心理的反应会经过震惊、否定、恐惧、沮丧、焦虑抑郁、逐渐接受几个阶段。有部分患者在病痛的影响下会出现焦虑、忧郁,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和睡眠障碍等。心理治疗能帮助患者认识了解这些心理过程,学会适应、调整与病魔斗争的生活。  有专家认为,生活中的不幸事件例如丧偶,能使人增加患癌的几率,其原因大概与持续性的精神压力会影响患者情绪、降低免疫力、减少身体的抗癌能力有关。当患者被诊断患有癌症后,有医生会建议患者去咨询心理学家,心理学家的任务是帮助病人和家人,让他们学习如何处理心中那些“颓丧”和“无助”的感觉。他们认为,患者与“无助感”作斗争是重要的,因为有“斗争精神”的患者寿命要比“向癌症投降”的患者长些。心理治疗包括了支持疗法、认知改善、放松训练、催眠疗法、分散注意力等技术和方法,这些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癌症治疗过程中引起的不适,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和改善心情;还包括诸如鼓励患者参加癌友俱乐部等活动,让他们讲述自己的心理历程,达到互相帮助互相安慰的作用,患者在别人的抗癌经历中得到启发和鼓励。  在美国,大约50%的癌症患者会寻求心理学家的帮助,增强抗癌的信心和斗志,用正确的心态来面对逆境。  癌症患者常出现的六种心态  《养生周刊》:癌症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不可承受之痛。很多人谈癌色变,很多患者得知自己得了癌症后,精气神马上垮了半截,精气神没了,人也就活不了了。请问,癌症患者常常会出现哪些与常人不同的心态?  汪波:第一,震惊和否认。他们往往不相信自己会得癌症,怀疑医院的检查结果错了。在感到震惊的同时,他们会到处求医检查,以求最后结果。  第二,恐惧。得知自己的癌症病情后,患者对自己的身体、对生活等,会进行各种不良的恐惧联想,使身心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会使癌痛的感觉加重,继而又让患者对此更加恐怖,以为大难将至,进而出现焦虑抑郁。这样会更加加重病情,不易治愈,并且会缩短生命。  第三,无奈泄气。得知自己的癌症病情后,患者对生活失去信心,不愿意进行治疗,对什么都无所谓,认为一切都没有意义,越想越暗淡。如此,病情得不到控制,人也就不容易存活。  第四,抱怨愤怒。得知自己的癌症病情后,患者不理解为什么得癌症,感觉这个世界如此不公平,怨天尤人,怒火中烧。这样的人身体气血失常,会加速癌细胞的转移,缩短生命。  第五,乐观自信。得知自己的癌症病情后,患者因癌症而卸下生活和工作的负担,乐观地对待每一天的人和事,虽然癌症有可能不会痊愈,但也不易转移。  第六,积极调整。得知自己的癌症病情后,患者更加坦然地生活。他们面对现实,反思自己过去的一切,用新的态度面对这个世界,用积极的、有利于癌症康复的心理疗法来辅助治疗,生活得自在轻松,部分人因此以较高的生活质量生活了很久。  心理自疗法可激发自愈潜能  《养生周刊》:科学研究证明,每个人都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潜能,它一旦被激发出来,会产生意外收获,甚至出现奇迹。请问癌症患者有哪些心理治疗方法?  汪波:关于癌症患者的心理调适,以支持和认知疗法最为重要。信心可以激发身体的自愈潜能。所以,只要患者尽快摆脱不良情绪,下决心顽强地战胜疾病,相信一定有奇迹发生。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心理自疗法,可供参考。  第一,有治愈信心。要相信癌症现在已不是不治之症。现代医学技术完全能控制好自己的疾病,这样心情状况及生活态度也会随之变得积极起来,身体的免疫力也会随之增强。  第二,适当发泄。如果说让一个得知自己患癌症的病人若无其事,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并且对患者来说也是不公平的。所以当得知自己患癌后,多与人聊天、沟通、交流经验,在推心置腹、开诚布公的谈心中减轻思想负担,释放郁闷,消除顾虑。必要时,去看看心理医生。  第三,行为疗法。生活中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活跃身心。也可以多听听音乐,以放松身心;多收听收看一些幽默诙谐的喜剧段子,在笑声中摒弃杂念,这对辅助治疗癌症有益。  第四,常到户外运动。别整天把自己闷在家里,要多到室外参加一些自己喜爱的娱乐活动,如钓鱼、下棋、跳舞等,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对防治癌症有益。  第五,活在当下。努力让自己的内心永远活在当下,不要总去后悔昨天,或总去预期明天,只有将今天活好才是最真实最重要的。  养生超市·前沿>  香菇提取物能防宫颈癌  香菇是一种营养多热量低的超级食物。美国妇科肿瘤协会第45届年会上宣布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香菇提取物可以杀死导致子宫颈癌的性传播病毒HPV(人类乳突病毒)。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医学院研究人员通过实验鼠研究发现,香菇中的“活性己糖”(AHCC)可以在90天以内消除HPV病毒。AHHC还可以降低子宫颈肿瘤的生长速度。研究已经发现,HPV病毒除了与99.7%的子宫颈癌成因有关之外,还与95%的肛门癌、60%的咽喉癌、65%的阴道癌存在关联。  每天快走一小时防乳癌  据《生命时报》报道,法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任何年龄段的女性坚持每天快走一小时能使患乳癌的风险降低12%。研究人员对1987年~2013年间发表的37项研究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涉及超过400万女性,最终得出上述结论。而且没有年龄、体重、地域差别,任何人坚持运动都会取得明显的防癌功效。  该研究主管马休教授表示,运动防癌的效果同肿瘤类型有很大关系,但总体而言,坚持运动预防乳腺癌的功效还是非常明显的。马休教授表示,考虑到运动,特别是走路能够对包括乳腺癌在内的许多疾病有预防作用,政府应大力营造一座城市的运动氛围,如建造适合步行或骑行的道路设施,修建体育设施,以及在学校教育中普及运动等。  另一项研究也发现,每周散步7小时的女性比那些每周散步3小时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降低14%。如果女性在每周散步7小时的基础上,再做一些大强度运动,患乳腺癌的风险会降低25%。该研究负责人、美国癌症协会阿柏·帕泰尔博士表示,研究结果清楚地证明了体育运动和绝经后乳腺癌之间的关联,运动量越多,防癌的效果越明显。根据美国一项指导原则,每周保持150分钟的适度到大强度的运动量,不仅有助于预防乳腺癌,还能使身体保持健康舒适。  本版文/重庆晨报记者 赵君辉更多热点》》转播到腾讯微博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xuho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有点症状就怀疑得了癌症? 别多疑了,五个步骤才能精准检查!|医生|癌症_凤凰资讯
有点症状就怀疑得了癌症? 别多疑了,五个步骤才能精准检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临床中,查出癌症大多数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患者发现症状,到医院检查出来;2、因为一些其它的病症,到医院检查,结果附带查出来了某种癌症;3、常规体检,检查出异常,进一步检查发现癌症;4、有针对性的癌症检查,检查出癌症。
原标题:有点症状就怀疑得了癌症? 别多疑了,五个步骤才能精准检查!关注癌症系列报道第3期上期我们重点讲述了癌症的六大“预警信号”,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幸出现了以下症状:身体出现可触及不消退的“肿块”、长期“疼痛”、长期“溃疡”、经常性“异常出血”、各类“梗阻”、“不明原因的消瘦”、“鼻塞日益加重、单侧偏头痛、看东西有重影”等,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去检查、鉴别、诊断、治疗。但是另一方面,有的人又爱疑神疑鬼,一有病喜欢上网搜索,有的一对照,更是感觉自己的症状和癌症一模一样,坐立难安。其实,癌症的确诊过程相当严谨。普通人在发现相应症状之后,到医院要做一系列的检查,才能确诊。为此,本期我们特邀请到了重庆市肿瘤医院的名医王东林,他将为我们讲述癌症是怎么被检查出来的。讲述人:王东林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结直肠癌首席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全天。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多年,擅长恶性肿瘤的化疗及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尤其是在肠癌、肺癌、胃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治方面有较深的造诣。获得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编论著1部,发表SCI及国家核心期刊等学术论文60余篇。先后担任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全军肿瘤中心副主任、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主任、四川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重庆市肿瘤医疗质控中心副主任。重庆市抗癌协会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抗癌协会化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抗癌协会姑息与康复治疗专委会副主委。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创与介入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临床中,查出癌症大多数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患者发现症状,到医院检查出来;2、因为一些其它的病症,到医院检查,结果附带查出来了某种癌症;3、常规体检,检查出异常,进一步检查发现癌症;4、有针对性的癌症检查,检查出癌症。癌症检查的关键,就是两个字——精准,这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新方向。就目前而言,最常见的、也是被普遍采纳的检查方法有五种,分别为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细胞病理学检查、基因检测。这么多的检查方法,普通老百姓可能感觉到手足无措,不要慌,只要记得出现症状之后,第一时间到医院,剩下的事情就放心交给医生!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多年,我觉得癌症的精准检查,可分为以下五个步骤。第一步:病历采集患者的症状进行详细询问患者出现症状后,来到医院,找到相关科室的医生。医生会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详细询问,如肿块、疼痛、溃疡、出血、发热、消瘦、胃纳差、贫血、黄疸等。同时,对于有些症状,还会询问到有无接触化学物质、射线、病毒感染等情况,以及有无内分泌、遗传、免疫等方面的内在因素;同时,还会了解患者职业、生活环境、饮食习惯以及烟酒嗜好等。患者在这一阶段,要积极配合医生,知无不言。只有充分的配合,医生才能根据病人情况,作出相应的初步判定及初步检查的方向。第二步:初步检查“视、触、叩、听”四步病历采集之后,就要进行初步检查了。临床中,初步检查分为“视、触、叩、听”四步:第一步,“视”——用眼睛看。所谓用眼睛看,就是医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患者整体和局部情况。第二步,“触”——用手摸。即为医生对患者表现出的患处,用手进行初步感受、确认。第三步,“叩”——叩诊。医生用手指叩击患者体表使之产生音响,由于人体各种组织结构的密度、弹性各异而发生不同的声音,医生借助叩击发出的不同音响来帮助判断体内器官状况的检查方法。第四步,“听”——听诊。医生用耳或听诊器来探听人体内自行发出的声音,医生可根据声音的特性与变化(如声音的频率高低、强弱、间隔时间、杂音等)来诊断相关脏器有无病变。第三步:鉴别检查鉴别与癌症相似病变的可能所谓鉴别检查,即医生在完成病历采集、初步检查后,结合自身经验判断,对患者病变进行鉴别而作出的检查。临床中,医生对于患者症状,作出的相应检查都是必要,这一点需要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比如一位患者咳血多日就诊,医生经过病史采集和身体检查后,会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如果考虑有肺癌的可能,医生除了开具主要针对肺癌的检查外,还需要一些其他必要的检查以鉴别其他可能引起咳血的疾病,如肺结核、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由此可见,这里要用到的检查方法很多,一般鉴别检查,通常选取常见的、创伤小的简单检查方法。比如乳腺触诊、直肠指诊、甲状腺B超、腹部B超、妇科B超等,这些检查方法是初级的、简单的。第四步:最终确诊结合各种检查手段作明确诊断如果经过筛选出来,仍怀疑是癌症的患者,就有必要进一步检查。临床中,根据肿瘤发生的不同部位和性质,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细胞病理学检查通常能做出明确诊断。比如直肠镜取活检、宫腔镜取活检等,以最终确诊。就目前研究而言,想最终100%肯定地确诊癌症,只有靠病理诊断,就是想办法取得肿瘤组织后做切片观察,看看是不是癌症。确定是癌症后,还有做全身检查以了解是否有其他部位的转移,以确定癌症的分期。第五步:精准治疗对恶性肿瘤分期制定治疗方案国际抗癌联盟提出的TNM分期法是目前广泛采用的分期方法。对恶性肿瘤的分期有助于合理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正确的评价疗效和判断治疗预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同部位的肿瘤所应鉴别的疾病也不相同,如肺癌需要和肺结核、结节病、肺部良性肿瘤等疾病相鉴别。快速阅读>13种常见癌症检查手段一览快速阅读>临床工作多年,每一种癌症的检查手段都不尽相同。下面就13种常见的癌症,给广大老百姓科普一下。实际检查中,请遵循医生建议。1.颅内肿瘤,可以做脑CT或MRI;2.鼻咽部肿瘤,可以做鼻内镜检查、鼻咽部CT;3.甲状腺肿瘤,可以做甲状腺B超检查,核素扫描、或者针吸细胞学检查;4.乳腺肿瘤,可以做钼靶摄影、针吸细胞学(穿刺)、乳腺导管镜等,乳腺触诊也比较有用;彩超检查5.肺肿瘤,可以做胸片、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取活检或肺泡灌洗或刷检、胸水查癌细胞、肺穿刺取活检、胸腔镜下取活检;6.食管、胃、结肠、直肠肿瘤,可以做食管镜、胃镜、结肠镜、直肠镜直接观察并取活检,直肠指诊(手指插入肛门摸一摸)对直肠肿瘤也比较有用;7.肝脏、胆囊肿瘤,可以做肝脏B超、腹部CT、MRI、肝穿活检;8.胰腺肿瘤,可以做腹部CT或MRI;9.肾脏肿瘤,可以做腹部CT或MRI;10.输尿管、膀胱、尿道肿瘤,可以做膀胱镜、输尿管镜直接观察并取活检;11.前列腺肿瘤,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直肠指诊也比较有用;12.子宫、宫颈肿瘤,可以做妇科B超、宫腔镜取活检、宫颈涂片等;13.卵巢肿瘤,可以查妇科B超、CT等。长期消化道疾病、疼痛不适 需定期进行内镜体检临床中,除了消化道息肉治疗后的病人需要内镜体检复查外,下列情况也应作为“特定人群”锁定,进行定期追踪检查。1.40岁以上,长期有消化道疾病、疼痛不适者。2.有食管癌、胃癌家族史者。在2、3代中,每代都有癌症的家族,就可能有癌症的遗传倾向。3.残胃患者。4.在普查时发现的食管上皮重度增生和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患者中。5.原因不清的呕血、便血、或胃液中、粪便中隐血测试阳性者。6.有大肠癌家族史者,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比通常人高4倍。7.患结肠癌的病人,其手术后残存结肠第二次患癌的危险性比正常人增加3倍。8.血吸虫病流行区也为大肠癌高发区,一般认为大肠粘膜上血吸虫卵长期沉积,出现腺瘤增生,在此基础上发生癌变。9.多发性家族性腺瘤病。此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其后代40%~50%可发病,一般8~10岁开始患腺瘤病,如不治疗,40岁前后发生癌变。10.慢性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与大肠关系密切,其发生大肠癌的机会比正常人高6.9倍,往往在发生慢性结肠炎10年后开始。11.人体盆腔接受放射治疗后,大肠癌的发病率比通常未接受放疗的人高4倍,大多数发生在放射治疗后10~20年,癌灶位于原放射部位。12.常吃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的人群。13.结肠息肉、溃疡患者。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354010
播放数:649980
播放数:133053
播放数:214358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癌症晚期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