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d ipod同步助手也太慢了。。大半夜的。。快死了。。。。

买,迟早要买。&br&&br&iPad刚出的时候我觉得超级坑爹,完全没有购买的必要——这不就是屏幕大了的touch嘛?几乎一模一样的系统和功能,这么高的重复率,只是为了大,看得爽,买了又是何必?&br&&br&我爸当时就笑我,你就不懂了吧,你看着好像只是屏幕大了,其实和手上的小砖头手机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和带着键盘的大电脑完全也不是同一个东西,你等着吧,这东西肯定要卖疯。&br&&br&果然,iPad卖疯了。&br&&br&我一直不能理解,直到家里真的有了iPad才发现完全不是屏幕大了那么简单——相似的功能因为硬件而完全变了性质,带来了完全不同的功能。信息量和处理能力完全和iphone或者itouch一个级别,造成的结果就是pad上的娱乐和信息处理与iphone上的娱乐和信息处理内容本质完全不一样。多了个看似只是硬件有微调变化的器械实则完全开辟出了自己的一套天地,为消费者带来了和iphone,itouch完全不一样的服务。&br&&br&applewatch完全一样的道理。看似仅仅是屏幕小了,功能过分重复,但由于硬件成了随身携带(腕带)带有提醒功能的小屏幕,带来的服务和iphone的必然是天差地别。&br&&br&大家现在觉得鸡肋的功能等用的时候就会发现实在方便机智&br&大家现在觉得致命的缺点等用的时候就会发现小事一桩不值一提&br&&br&苹果从头至尾都在完善自己的一大套生态圈,大大小小的黑镜子一环扣一环。手腕上的黑镜子从始至终就在计划内。所以只要是早已踏进这个苹果引领的智能机生态圈了,那你就乖乖再走深入一点就别想着跑出来了——&br&&br&(PS:认为apple watch本质是手表的赶紧醒醒!!apple watch只是因为正好采取了腕带的形式而强硬抱手表这一文化象征的大腿而已——本质当然和手表相去甚远,完全两个东西——他本质就是mac,macbook,ipad,iphone这一黑镜子系统链的末端,和机械表连远房亲戚都难排上号)&br&&br&总有第一批人,带上去就摘不下来。&br&于是第二批人会因为第一批人也作死地把这诱惑了夏娃的邪恶果实带到手腕上去。&br&到了最后一大批人就像现在如此多的人离不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一样离不开智能手表。&br&能再邪恶点么?&br&能再更计划通么?&br&&br&同志们醒醒吧,这世界上难道有比肾厂更机智的it公司嘛?&br&大家能逃得出他的大魔爪??&br&(不用苹果的人醒醒吧,智能机和平板电脑的爆发都是因为苹果生态圈的暴力推行,你早就在魔爪的阴影之下了)&br&&br&&br&&br&估计傲娇的各位也就能别扭个几年左右,等二代,三代表出来了,现在口嫌的好多人就要体正直了:&br&&br&“What do you want?&br&Just tell me what
you want?&br&My money? Here, here. Just take it! &br&Just take it!
You ***er ***er!”&br&&br&_________________&br&第一次完全无视答案底下的评论&br&一个都没回&br&——其实我并没有无视,而是想了想没啥好回答的&br&&br&要么我被打脸,这个答案成黑历史 &br&要么我没被打脸,这个答案成“我早就说过”的旁证&br&&br&要是前者的话我当然没啥好回复的,毕竟“他说的好有道理,我竟然无以反驳”&br&要是后者的话我就更不需要回复了&br&&br&一切就看这两年的大巴掌打在谁的脸上了&br&阿门!!!!!佛祖请保住本萌神的脸!!
买,迟早要买。iPad刚出的时候我觉得超级坑爹,完全没有购买的必要——这不就是屏幕大了的touch嘛?几乎一模一样的系统和功能,这么高的重复率,只是为了大,看得爽,买了又是何必?我爸当时就笑我,你就不懂了吧,你看着好像只是屏幕大了,其实和手上的小…
来自子话题:
如果提问者真的是位女性,而且你非常迷恋Mac OS X的话,&br&我建议你大气一点儿,放弃那种小学生小姑娘式的“我玩什么你就必须跟我一起玩什么”、非要一起上厕所的行为方式。&br&你可以保持自己的优越感,但放过你的女朋友吧。&br&你们可以在别的事情上保持同步,不要给她添麻烦了。
如果提问者真的是位女性,而且你非常迷恋Mac OS X的话,我建议你大气一点儿,放弃那种小学生小姑娘式的“我玩什么你就必须跟我一起玩什么”、非要一起上厕所的行为方式。你可以保持自己的优越感,但放过你的女朋友吧。你们可以在别的事情上保持同步,不要给…
来自子话题:
信用卡上一万多的债,绝对提高生产力&br&-------------------------------------&br&认为笔记本能提高效率的,我只想说以各位从事的工作,笔记本还没有成为效率瓶颈。
信用卡上一万多的债,绝对提高生产力-------------------------------------认为笔记本能提高效率的,我只想说以各位从事的工作,笔记本还没有成为效率瓶颈。
利用全屏幕缩放来使亮度调节到更低水平&br&看见这个技巧当时我就震惊了&br&—————————————————&br&&br&晚上亮度都调到最低了还是刺眼,怎么办??别慌,金鸡胶囊照顾你!不对,全屏缩放帮助你&br&
首先,你的手机必须是ios系统的(好吧,我废话了)&br& 然后,开机。&br& 再然后,设置—通用—辅助功能,打开里面的缩放功能&br&这时会出现一个放大的窗口,用三个手指点击屏幕三次,会出现一个控制器。&br&再选择“全屏幕缩放”,滑动控制器底部的滑动条把屏幕缩放到正常大小&br&再选择“选取滤镜”,点击“弱光”&br&就可以发现屏幕明显暗了许多&br&&br&还可以把“辅助功能快捷键”设置为缩放,这样连按三次 Home键就可以快速进入低亮度模式了&br&&br&&br&—————————————————再来一发,利用 Screenshot在 Safari上截长图。(经评论&a href=&/people/f609fe4be3ba8db236ad6& data-hash=&f609fe4be3ba8db236ad6&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f609fe4be3ba8db236ad6&&@JOe Goodman&/a&提醒,这个Screenshot应用全名为Awesome Screenshot for Safari)&br&&br&首先在APP Store里安装Screenshot&br&在用 Safaei打开一个网页&img data-rawheight=&1136& data-rawwidth=&640& src=&/ad36bde16a198b5dd49c7b32cb247b2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ad36bde16a198b5dd49c7b32cb247b20_r.jpg&&点击分享按钮(底排中间那个按钮)&br&选择更多,把 Screenshot打开&img data-rawheight=&1136& data-rawwidth=&640& src=&/dfdaaea3dcf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dfdaaea3dcf0_r.jpg&&&br&&br&点击完成&br&&img data-rawheight=&1136& data-rawwidth=&640& src=&/1adda5d6a294ff0d00a13a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1adda5d6a294ff0d00a13af_r.jpg&&&br&再选择 Screenshot
就可以截长图了,里面有两种模式,full page 是长图。&img data-rawheight=&5072& data-rawwidth=&640& src=&/ba362c49c29aa466f19d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ba362c49c29aa466f19d2_r.jpg&&&br&截长图实在是亮眼的功能啊&br&&br&&br&—————————————————&br&有人说 APP Store 的小红点太烦人,会逼死强迫症(* ̄m ̄)&br&设置—通知— APP Store —关掉允许通知就可以了
这个技能好没营养=_=&br&&br&&br&完毕
利用全屏幕缩放来使亮度调节到更低水平看见这个技巧当时我就震惊了—————————————————晚上亮度都调到最低了还是刺眼,怎么办??别慌,金鸡胶囊照顾你!不对,全屏缩放帮助你 首先,你的手机必须是ios系统的(好吧,我废话了) 然后,开机…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来了一个故事:&br&&br&A:“这是一个Zippo打火机,防风!风吹不灭!”&br&&br&B:“真的防风?给我试一下。”&br&&br&于是B将Zippo打着,对着火焰猛吹一口气。&br&&br&火灭了。&br&&br&B:“你不是说这个火机防风嘛?”&br&&br&A:“对,是防风,但是不防傻逼。”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来了一个故事:A:“这是一个Zippo打火机,防风!风吹不灭!”B:“真的防风?给我试一下。”于是B将Zippo打着,对着火焰猛吹一口气。火灭了。B:“你不是说这个火机防风嘛?”A:“对,是防风,但是不防傻逼。”
来自子话题:
央视又一次证明了弱智的团队和没有科学素养的“专业”人员是他们的重要组成部分。&br&吐槽完毕。&br&下面来干货&br&&br&========我是分割线=======&br&(引文来源 新华网 &a href=&/finance//c_.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央视曝光:苹果可记录用户“行踪” 关闭该服务后仍记录&i class=&icon-external&&&/i&&/a&)&br&1&br&&blockquote&今天上午,央视新闻频道曝光称,iPhone手机的定位功能可以收集用户的位置信息,精确到几点去哪、待了多长时间,甚至可以从这些数据中分析出哪里是用户的家以及工作单位等。&/blockquote&央视所谓的“分析”其实是认为进行的分析和推理,这种数据只有拿到手机并解锁之后,才能进入设置菜单进行分析。 试问, 谁手机没有密码,没有密码的手机谈何“信息泄露”?&br&&br&2&br&&blockquote&专家表示,根据手机定位服务显示信息可完整分析个人行迹,用户动态会完全公开。而谷歌、苹果等公司也曾因擅自搜集用户信息屡次惹上官司&/blockquote&用户动态怎么会公开?以什么方法公开?怎么“完整分析”?分析的流程是什么?这些东西央视为什么不像之前的论证环节找来一台电脑和某个砖家演示呢?这么轻易下结论,不是一个国家级媒体的应有做法。&br&&br&&br&========我还是分割线=======&br&&br&一般手机中的这些隐私信息,苹果公司都会很好的进行加密并存在手机上,如果没有过开发经验,想找到这些数据简直是大海捞针。&br&这些存在手机里的数据只有在应用的时候才会上传给苹果的服务器。由于iOS系统的封闭性,这些非系统自带的App是不可能拿到并上传的,也就没有所谓的信息泄露。央视所说的App读取这些位置信息只不过是App定位和系统“常去地点”定位选项同时开启的情况,如果有“科学素养”的央视此时做一个对照实验,就会发现App读不到位置数据。&br&&br&顺便附上图,系统“常去地点”定位的应用范围,仅此而已。&br&(来源:自用iPhone 4S iOS7 Beta1)&br&&img src=&/446c82abe34f53d27d73abe0e141d3f7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446c82abe34f53d27d73abe0e141d3f7_r.jpg&&这是我回家的路上,系统自带地图App根据我平常的活动状态,路径,并结合当时的路况给我推算出来的回家预计时间。&br&======我是分割线=======&br&最后,&br&致媒体工作者:&br&请你们再做新闻的时候,尤其是有关科学技术的新闻的时候,请实事求是,讲究科学的方法,客观陈述事实是一个媒体人的责任也是义务。
央视又一次证明了弱智的团队和没有科学素养的“专业”人员是他们的重要组成部分。吐槽完毕。下面来干货========我是分割线=======(引文来源 新华网 )1今天上午,央视新闻频道曝光称,iPhone手机的定…
来自子话题:
这是小米试水3000元市场一次非常有针对性的营销,&br&主要目的是在于又一次拉上苹果抬升自己的品牌形象。&br&苹果都比逼格更有逼格了。&br&那能单换苹果六的小米note是不是也算是有逼格的手机呢?&br&前半部分用4换note是个噱头,拉上苹果给自己的东西背书。言外之意我家的东西不如但是仅不如苹果而已。&br&这跟锤子东半球最好用的手机用的是一个宣传策略。&br&&br&至于后半句话才是小米真正的目的。&br&你真的以为小米会期待用苹果6的人会去换他们的note顶配?&br&这话他们市场部的人也不会信的。&br&作为小米试水3000元市场的机型,小米需要一个价格锚定的标志。&br&iPhone6无疑是最好的选择。&br&小米这个广告很鸡贼,先是把已经不怎么值钱的4和note普通版捆在一起,造成一种小米很实在,低端机老老实实的和过气机型并列,没有夸大宣传的印象,&br&紧接着笔锋一转把note顶配和6放在了一起,让人们在潜意识里依靠思维惯性觉得,顶配的note真的和6是差不多档次的产品,哪怕是差点,但是也对得起3000的售价。&br&&br&于是乎,小米就顺理成章的把自己的产品线拓展到了3000的价格区间。&br&当然,对于我个人来说小米这么做让人觉得有点过于玩弄心计,但是商场如战场,最终是靠销量说话,用点心理学的东西搞销售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br&但是市场的爆点仅凭这一个营销是完全不够的,小米在进军3000元市场的路上还有很长一段要走,我个人也认为这应该是小米宣传的一系列组合拳的开始。&br&&br&话说我这个答案被踩的这么低,是因为小米的水军吗?
这是小米试水3000元市场一次非常有针对性的营销,主要目的是在于又一次拉上苹果抬升自己的品牌形象。苹果都比逼格更有逼格了。那能单换苹果六的小米note是不是也算是有逼格的手机呢?前半部分用4换note是个噱头,拉上苹果给自己的东西背书。言外之意我家的…
来自子话题:
苹果现在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并不是设计应该拟物还是扁平化,而是 iPhone 和 Android 在使用体验上已经没有云泥之别。虽然毫无疑问 iPhone 更好,但就像柳传志的比喻,两只鸡站在一起,别人不在乎谁大一点,鸵鸟和鸡在一起,差异才显现出来。现在 iOS 和 Android 的关系不是鸵鸟和鸡,如果不能保持这种悬殊差异,你凭什么产品贵那么多?&br&&br&想彻底的提升 iOS 的体验,需要大破大立。我觉得以前 Scott Forstall 的团队其实是求稳的。&br&&br&模仿 Dieter Rams 的产品固然不错,但这有什么难的?稍微有点才能的设计师都能做。这是以前 Scott Forstall 率领的 iOS 的设计团队做的事情。&br&&br&能做出新时代的、达到 Dieter Rams 水准的、创新的设计,才是牛逼。这是 Jony Ive 率领的苹果工业设计团队做的事情。&br&&br&现在 Scott Forstall 走了,Jony Ive 全面整合设计团队,怎么可能让他来凑合以前的水准?&br&&br&不久前 Ive 接受采访时曾经说,他的设计方法是,先打破以前的框架。比如,说设计一个饭盒,那他们先要把“盒”这个概念抹去,只想这个器皿最佳的使用方式和设计形式。我觉得最近苹果所采用的扁平化设计思路不外如此:提到音乐,不要只想到音符或 CD,要想想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更创新的方式来呈现它。&br&&br&他能不能成功,不知道。&br&&br&但永远别忘了 Dieter Rams 设计十诫的第一诫:Good design is innovative. &br&&br&拟物的设计,在今天一点儿都不 innovative。
苹果现在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并不是设计应该拟物还是扁平化,而是 iPhone 和 Android 在使用体验上已经没有云泥之别。虽然毫无疑问 iPhone 更好,但就像柳传志的比喻,两只鸡站在一起,别人不在乎谁大一点,鸵鸟和鸡在一起,差异才显现出来。现在 iOS 和 And…
来自子话题:
先回答问题吧,没什么不合理的。&br&&br&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吧。&br&大概10多年前,我刚大学毕业,在上海一家药厂做质量,当时工资是 3200。&br&因为当时唯一的爱好就是玩电脑之类的,攒了几千块钱就想买个新笔记本电脑。当时的想法是,买个电脑总归是要多用一段时间,比较过诸多国产笔记本和同学们的各种低端本,决定买一台好一点的用得放心踏实。当时我正在对 Linux 有兴趣,就在 IBM 和 Apple 里面选了选,刷信用卡买了当时最低端的 Apple 笔记本。在一个长期用 Windows 的人来说,一开始各种不熟悉啊,难免碰到很多很多问题,然后逐个自行解决,或者想办法和朋友们一起解决(顺带交了一个搞 IT 的男友)。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自己的电脑技术有了明显的提升。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面,我凭着 Keynote 做出来的幻灯片和用 iMovie 做出的视频在这家平均年龄超过 40 岁的药厂里面奠(hu)定(you)了和 IT 技术支持一样的技术地位,负责整个实验室的计算机软件验证项目,并且成功逃脱了某年的大裁员。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收入提高,工作内容却比同事轻松很多,每年考评倒总是最好。&br&当 iPhone 1代一出,我就托朋友从美国带回一台,从越狱到装软件调教全部自己一手搞定,当时月工资也就不到 5k 吧。&br&再之后,我离开那家药厂,去了另外一家IT公司做 Mac技术支持,月入总归是过 W 了。&br&&br&我想说这个故事的目的是这样的:买一个东西,合理还是不合理,并不是由这个东西当时的售价来决定的,而是由你用它发挥了多大作用而决定的。如果 iPhone 在你手里,发挥的作用和普通手机一样,那么这 4、5 千块钱算是浪费了,如果你用他提升了你的工作效率,或者对你的生活的某些方面有了提升(比如别人看你觉得你逼格变高了,看你的眼光不一样了,虽然我觉得现在 iPhone 没有这个功能),那么也算是一个很大的进步。&br&&br&希望能回答你关于合理不合理的问题。
先回答问题吧,没什么不合理的。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吧。大概10多年前,我刚大学毕业,在上海一家药厂做质量,当时工资是 3200。因为当时唯一的爱好就是玩电脑之类的,攒了几千块钱就想买个新笔记本电脑。当时的想法是,买个电脑总归是要多用一段时间,比较过…
来自子话题:
原因很简单:苹果在留余力。&br&&br&不管 iDevice 是否真的软硬件碾压 Android 阵营,至少截至目前为止 iPhone 销售情况都是很不错的,苹果完全没必要把全力使出来。&br&&br&坐拥完整的软硬件壁垒和坚定的粉丝用户群,苹果目前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恰恰是上一代 iPhone:如果不能给出用户足够的升级理由,很难保证新品销量。所以苹果必须要留余地,蓝宝石玻璃、ram、800w,只怕都是余力的一部分。&br&&br&我懒得反驳 1G 够用论。
原因很简单:苹果在留余力。不管 iDevice 是否真的软硬件碾压 Android 阵营,至少截至目前为止 iPhone 销售情况都是很不错的,苹果完全没必要把全力使出来。坐拥完整的软硬件壁垒和坚定的粉丝用户群,苹果目前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恰恰是上一代 iPhone:如果不…
来自子话题:
此文涉及企业技术数据,谢绝任何形式转载!&br&要弄清楚锂电池当前容量,目前来说,技术上是不成熟的。主要有两方面因素:&br&与其他种类的电池不同,锂电池的放电是这样的:&br&&img src=&/4957bcbd027e28cbdaa9463_b.jpg& data-rawwidth=&1230& data-rawheight=&9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30& data-original=&/4957bcbd027e28cbdaa9463_r.jpg&&请无视那些倍率什么的,直接看电压和放电过程的关系。整个过程85%以上的区间电压基本没有变化,最后不到5%的容量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br&这个是铅酸电池的:&br&&img src=&/7725bea4aa7d742fc884fa55_b.jpg& data-rawwidth=&1214& data-rawheight=&9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14& data-original=&/7725bea4aa7d742fc884fa55_r.jpg&&铅酸电池绝大部分容量直接测电压即可。&br&所以锂电池的放出容量计算是非常困难的,无法直接用电压评估,目前通用的计量都是电流积分,精度取决于电流检测精度和积分的频次,当然是不靠谱的。&br&这是不靠谱之一。&br&再一个,锂电池的健康状态也就是当前最大容量和初始最大容量的比,同样是测不准的。&br&来看个我们厂的电池循环寿命测试曲线(我这是铁锂的100%DOD测试,手机用的三元没这么长的寿命):&br&&img src=&/eb007fcfcf99fe6216ef_b.jpg& data-rawwidth=&867&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7& data-original=&/eb007fcfcf99fe6216ef_r.jpg&&总的趋势是在衰减,但是中间同样是有增有减。于是,要知道当前剩余电量的总量,也是不靠谱。&br&并且,当前容量以及放出容量受放电倍率(第一张图既是),放电温度(见下图,横坐标是放电时间)等环境参数的制约,亦会有不小的偏差。&br&&img src=&/22bdcfd2dffd103b3c85f91fd05d3a3d_b.jpg& data-rawwidth=&930& data-rawheight=&4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0& data-original=&/22bdcfd2dffd103b3c85f91fd05d3a3d_r.jpg&&&br&综上所述,既无法准确计算当前,或者说这一次充放的电量总量;也无法准确计算目前已放出电量,所以,残余电量的百分比,仅供参考。&br&最后不得不吐槽,我们也很想弄清楚准确的容量预计、寿命预计,可惜我们厂家都弄不清楚,实在是不知道那些XX助手、XX大师等软件是怎么弄清楚的。
此文涉及企业技术数据,谢绝任何形式转载!要弄清楚锂电池当前容量,目前来说,技术上是不成熟的。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与其他种类的电池不同,锂电池的放电是这样的:请无视那些倍率什么的,直接看电压和放电过程的关系。整个过程85%以上的区间电压基本没有…
来自子话题:
苹果生个女儿叫iOS,很漂亮,很多人喜欢,交际能力也不错,但是她妈妈不准女儿嫁出去,因为过于疼爱和可能的安全问题,从来不让孩子离家。&br&&br&谷歌捡了个女儿,叫Android,在家看起来很乖,在外比较开放,换各种不同名字,换各种装束,与不同人同时交往,倒是解锁了不少技能,就是从不注意自身安全。&br&&br&微软生了个女儿,叫Windows Phone,姿色还不错,自我保护能力很强,但是不擅长交际,她妈担心孩子嫁不出去,换结构、换名字都试过了还是不好使。近期跟着哥哥Windows学习与人交往。
苹果生个女儿叫iOS,很漂亮,很多人喜欢,交际能力也不错,但是她妈妈不准女儿嫁出去,因为过于疼爱和可能的安全问题,从来不让孩子离家。谷歌捡了个女儿,叫Android,在家看起来很乖,在外比较开放,换各种不同名字,换各种装束,与不同人同时交往,倒是解…
来自子话题:
我很喜欢文字游戏&br&推几个日本人的主机移植文字游戏&br&&br&《恐怖惊魂夜》(镰鼬之夜)&br&&img src=&/cedaf16befaf12bbc6ec5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7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cedaf16befaf12bbc6ec5_r.jpg&&&img src=&/ee89b05be8ff3e54d0d0132bed3cb7b7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7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ee89b05be8ff3e54d0d0132bed3cb7b7_r.jpg&&&br&老套的剧情:大雪封山,你和一些人被困在山间的旅馆。&br&诡异的走向:根据你的文字选择产生了各种剧情,主线故事就是十来种吧,侦探剧、密室杀人剧、爱情狗血剧、荒诞剧、恐怖剧、间谍剧、怪谈等等等。。。&br&&br&&br&&br&《昭和零食店的故事》很有古早味的iOS小游戏,说是经营粗点心店的经营模拟类游戏,其实压根不用动脑子,也没什么难度,但是里面的一些东西别说日本人了,我看着都好怀念的说。&br&&br&&img src=&/7da13ab6eb21ffb9d808856bfe44cebf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7da13ab6eb21ffb9d808856bfe44cebf_r.jpg&&&img src=&/77ed6ac93c3c37f53e17d0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77ed6ac93c3c37f53e17d0_r.jpg&&&img src=&/9b87aa00d62fe1b6e9ef7dd5b9ec674a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9b87aa00d62fe1b6e9ef7dd5b9ec674a_r.jpg&&&img src=&/ee1e6ab541fd188b37cf937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ee1e6ab541fd188b37cf937_r.jpg&&支线剧情非常催泪。。。&br&&br&&br&&br&《命运石之门》&br&&br&神作,音乐满分、配音满分、画面满分、剧情满分再满分。&img src=&/c4baa08ece82eff3bed6f23a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c4baa08ece82eff3bed6f23a_r.jpg&&&img src=&/180ab8e82c9aabc39aa05_b.jpg& data-rawwidth=&862& data-rawheight=&6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2& data-original=&/180ab8e82c9aabc39aa05_r.jpg&&&img src=&/3aec0cfbfbe051e69dfb1e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3aec0cfbfbe051e69dfb1e_r.jpg&&&br&&br&我机场玩这个太入神,等回过神的时候飞机误点了,那个地方一天就一班飞机回上海,不得不先从机场去火车站再赶火车去另外一个城市坐飞机。损失数K,但还不是很后悔的样子。。。&br&&br&&a href=&/file/e7cfy13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TEINS;GATE-v1.3.ipa网盘下载|115网盘&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通过以后言犹未尽的话续作《命运石之门:比翼恋理的爱人》&br&&a href=&/s/1eQmU1i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命运石之门比翼恋理的爱人&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br&《428 被封锁的涩谷》&br&&br&&img src=&/adcbfaedd3ac1a0a9293ab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22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adcbfaedd3ac1a0a9293ab_r.jpg&&&br&&img src=&/b2e73d529bacc82bbe38a0_b.jpg& data-rawwidth=&494& data-rawheight=&3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4& data-original=&/b2e73d529bacc82bbe38a0_r.jpg&&&img src=&/03cb5d5b6eea8ea72d785b7_b.jpg& data-rawwidth=&478& data-rawheight=&2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8& data-original=&/03cb5d5b6eea8ea72d785b7_r.jpg&&&br&08年的老游戏了,同样是神作,多人物多结局的游戏,每个人物的行动会对其他支线的人物产生影响,而且影响不一定是做玩决定后就显示,很有可能过了几个小时N个人物,又经过十几个分支以后才显示,也就是说不死上十几次不可能解开整个剧情。&br&&br&&br&&br&其实还有很多,但是我暂时想不起来了,慢慢添加吧&br&&br&&br&PS&br&上面推荐的几个游戏除了《命运石之门》要玩中文版都必须越狱。。。
我很喜欢文字游戏推几个日本人的主机移植文字游戏《恐怖惊魂夜》(镰鼬之夜)老套的剧情:大雪封山,你和一些人被困在山间的旅馆。诡异的走向:根据你的文字选择产生了各种剧情,主线故事就是十来种吧,侦探剧、密室杀人剧、爱情狗血剧、荒诞剧、恐怖剧、间…
很喜欢的一只广告,让人开了又开。链接:&a href=&.cn/p/tech/mobile/n/v//.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Phone 6内地新广告 姜文姜武兄弟配音|iPhone6|广告&i class=&icon-external&&&/i&&/a&&br&另附 &a data-hash=&dc65a730cadab80a12874& href=&/people/dc65a730cadab80a12874&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sm xz& data-tip=&p$b$dc65a730cadab80a12874&&@sm xz&/a& 提到的另外两只 链接:&a href=&http://my./us/190674.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Phone6-姜文配音健康&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http://my./us/191018.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Phone6-姜文配音摄像头&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首先,姜文和姜武兄弟都是非常具有幽默感的演员。这种一唱一和的展示方式很像相声了(《让子弹飞》里鸿门宴一段也很像相声),这种轻松幽默的气氛是对的,自然不做作。&br&&br&第二,两个人的兄弟关系。就像iPhone6和iPhone6+也一样嘛,兄弟上阵的感觉。&br&&br&第三,两个人的声音都是富有磁性的男声。但是两个声音又是很容易区分的,哥哥的声音更沙哑一点,弟弟就显得很活泼。&br&&br&第四,不得不说的一点原因,姜文先生的声音辨识度太高了。既然是花钱请了明星来,还是需要大家能够听出来的。&br&&br&最后,可能有点牵强,姜文先生一直不是亲民的形象,的确冷艳大气,跟iPhone气质是搭的。&br&&br&反观我杰伦,多么亲民,骑一辆某玛电动车,为小米代个言刚好合适。&br&---------------------------------------------------------------------------------------------------------------------------------&br&文案:&br&“这是新的iPhone6”(文)&br&“这是新的iPhone6 Plus”(武)&br&“他们是有史以来最大的iPhone”(文)&br&“可以说,巨大”(武)(把iPhone6 Plus转成横屏,展示横屏效果)&br&“尺寸的变大只是开始”(文)&br&“怎么说也(只)是大呀”(武)(欲扬先抑,也是大多人对iPhone6的认识,只是尺寸变大)&br&“他们能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文)(“岂止于大”,使用了一下摄影的延时功能和google地球)&br&“那是大事儿”(武)&br&“还能为你的健康着想”(文)(强调了一下ifit)&br&“特大的事!”(武)&br&“他们比以前所有的iPhone都要好”(文)(反正新出的都是最好的)&br&“大大大大大大”(武)&br&“停停停停停,有这么说的吗?”(文)&br&&br&&b&岂止于大(字幕)&/b&&br&&br& &大&&br&&br&&b&贯穿广告的就是“大”和“岂止于大”两个关键词&/b&&br&&br&如果我搞错文武了,事情是不是会变的无比的尴尬&br&---------------------------------------------------------------------------------------------------------------------------------&br&好多杰伦的粉丝说我黑杰伦来着,你们不要会错意啊,我强调的关键点是“亲民”啊,我也是杰伦的歌迷。&br&&img src=&/dc37c42dcb8f_b.jpg& data-rawwidth=&551& data-rawheight=&4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1& data-original=&/dc37c42dcb8f_r.jpg&&&b&最近杰伦还秀恩爱来着,也不知道两个人骑的是不是某玛电动车。&/b&
很喜欢的一只广告,让人开了又开。链接:另附
提到的另外两只 链接:;---------------------------------------------------------------------------…
这么说吧,写objc的时候我可以边写一边感慨&br&“这里要是CPP就简单了……”&br&“这里要是CPP就不用重复了……”&br&“这里要是CPP就可以直接静态化不用反复加载了……”&br&……&br&真写CPP的时候根本没时间去比较,都是一边写一边哭着问编译器“我他妈到底错哪儿了你说清楚啊!”
这么说吧,写objc的时候我可以边写一边感慨“这里要是CPP就简单了……”“这里要是CPP就不用重复了……”“这里要是CPP就可以直接静态化不用反复加载了……”……真写CPP的时候根本没时间去比较,都是一边写一边哭着问编译器“我他妈到底错哪儿了你说清楚啊…
来自子话题:
——————&br&似乎有些事情需要澄清一下:给别人推荐手机,截至目前除了点名不要iPhone的少数以外我都是推荐iPhone当代旗舰而不会推荐5c之类。不过恳请大家看一下&a href=&/question//log& class=&internal&&问题日志&/a&,我睁大眼睛瞪来瞪去,横竖都是「你有机会会选哪个」,哪儿提到了「给别人推荐」?&br&(每次我答完N久后收到通知才发现问题被改了不带这么玩的啊亲们……)&br&——————&br&&b&就我个人而言,&/b&如果必须二选一,肯定是选N5。&br&&b&就我个人而言,&/b&一个稍不注意滑下Spotlight就会卡、载入COC时滑下通知栏都要重载、连根据座标调整手机状态都做不到、自己写脚本在自己的机器上跑都做不到、一有升级越狱全回到解放前的机器,只能拿来娱乐,没法实用。&br&&b&就我个人而言,&/b&Android的设计理念更加适合我,其应用间通讯机制使Android比iOS更加贴近于unix的「一个程序只做好一件事情」的理念,由于iOS的沙盒机制,smb或ftp之类的协议竟然要让视频播放器自己来支持,排在我楼上的几位OS X/Linux用户你们不觉得很荒唐吗?&br&&b&就我个人而言,&/b&Android的Apps更加贴合我的使用体验。「iOS应用更为丰富」的论点不能代表所有人,一个优秀的iOS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多或少都会考虑对Android的支持,例如Instagram,例如COC,例如Flipboard。而优秀的Android Apps中的不少是根本不可能移植到iOS的,比如Totacommander,比如Tasker。即便移植到iOS,也不可避免的会折损了很多功能,比如缺失了桌面弹出提醒和锁屏插件的Any.Do,例如徒有外壳的Chrome。&br&&b&就我个人而言,&/b&我认为:Nexus系列是Google卖给你的,iDevices是苹果借给你的。&br&——————&br&希望我打了这么多的「就我个人而言」,可以阻止评论里出现「说得好但我们正常人根本用不到」之类的言论。手机是一个私人属性极强的产品,它本来就该且仅该服务于其拥有者。至于曾经的诸如Spotlight里轻易显示已删除短信这样的「低学习曲线」功能,&b&就我个人而言,&/b&觉得还是越少越好。
——————似乎有些事情需要澄清一下:给别人推荐手机,截至目前除了点名不要iPhone的少数以外我都是推荐iPhone当代旗舰而不会推荐5c之类。不过恳请大家看一下,我睁大眼睛瞪来瞪去,横竖都是「你有机会会选哪个」,哪儿提到了「给别人推荐」?(…
我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操作系统使用经历:&br&从小学到高中,都只接触 Windows 系统;大学因为学习计算机逐渐开始用 Linux 处理编程相关任务,用Windows 处理文档和娱乐;大学毕业后逐渐接触 Mac OSX(10.8官方已经更名为 OSX)。从两年前,随着迅雷等娱乐软件的 Mac 版功能越来越丰富,我已经很少再使用 Windows(频次在每个月1小时或更低)。因此在涉及到 Windows 的描述中如果有错误请原谅并帮忙纠正,谢谢。&br&&br&在开始使用 OSX 的这两年多以来,我渐渐的觉得 Macbook + OSX 是这个星球上体验最棒的笔记本产品。为什么?&br&&br&&b&首先 OSX 系统级别的用户体验有很多地方超过 Windows。&/b&&br&有以下一些例子:&br&&ol&&li&几乎在所有应用的帮助菜单中,都有一个搜索框。这个搜索框除了可以搜索帮助文档,实际上最常见的用法是搜索菜单栏中按钮的关键字。符合关键字的菜单按钮名称会被罗列在帮助菜单的下拉框中,这时候如果你把光标挪到这个列表中的某项,OSX 会立刻展开该按钮所在的菜单栏,并且用醒目的标记提示你。以 iTunes 为例:&img src=&/b1b6a9baebd_b.jpg& data-rawwidth=&1031& data-rawheight=&6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1& data-original=&/b1b6a9baebd_r.jpg&&&/li&&li&跟触摸板的结合,让日常的光标操作变得非常得心应手。首先建议在系统配置的触控板中打开所有功能,然后下面这些场景会让你发现触控板带给你的流畅体验(网页浏览请使用 Safari):&/li&&ol&&li&双指上下滑动来浏览网页和文档。&/li&&li&双指左右滑动,在网页浏览中进行前进和后退。&/li&&li&双指双击网页中文本块,Safari 会将文本块放大到适配屏幕宽度,方便专心阅读。&/li&&li&三指单击文本中的单词,OSX 会高亮选中单词并且弹出精美小框显示单词释义。&/li&&li&还有很多……&/li&&/ol&&li&本地搜索Spotlight非常节省时间。Spotlight 搜索框可以用ctrl + space 呼出。除了平常直接放在 Dock上的应用,我几乎都是用 Spotlight 来打开所有我要打开的应用程序的,完全不需要切换屏幕到 LaunchPad。此外 Spotlight 还可以:&/li&&ol&&li&输入数学算式,直接在搜索栏中计算结果&/li&&li&输入英文单词,Spotlight 可以自动在词典中查询,若查询到可以用 Command + l/d 打开词典查看详细内容&/li&&li&搜索最近打开的文档,邮件,聊天记录等,Spotlight 会按照文件类型组织搜索结果。&img src=&/4bc20e7cc461c9b97bcec71d_b.jpg& data-rawwidth=&978& data-rawheight=&7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8& data-original=&/4bc20e7cc461c9b97bcec71d_r.jpg&&&/li&&/ol&&li&不蓝屏……这个是玩笑,现在的 Windows 其实也相当稳定不会动不动蓝屏了,不过 OSX 会非常腹黑的把本地网络中的 PC 都显示成一个带着 Windows 标志性蓝屏的 CRT 显示器……&/li&&/ol&&br&&b&OSX 在文本编辑上使用了著名文本编辑器 Emacs 的一些 Key Binding,是我非常喜欢的特色之一。&/b&而且这个也是 OSX 的全局特性,就是说在几乎所有文本编辑框中都可以使用(除了 Office for Mac 特别变态的拿掉了这个热键支持)。&br&举例如下:&br&&ol&&li&ctrl + a,跳到本行行首;ctrl + e,跳到本行行尾。&br&&/li&&li&ctrl + f,光标前进;ctrl + b,光标回退。&br&&/li&&li&ctrl + d,删除光标后一个字符;ctrl + k,删除从光标开始到行尾所有字符;ctrl + u,删除从光标前到行首所有字符;ctrl + w,删除光标前一个单词 (ctrl + u/w并非在所有文本框中都支持)。&br&&/li&&li&ctrl + y,在光标后粘贴上一次用上一个列表中的快捷键删除的内容。&br&&/li&&/ol&&br&&b&OSX 拥有比 Windows 更出色的一站式体验。&/b&这个特色我认为体现在下面三点:
&br&&ol&&li&Apple 提供了应用商店,大部分日常应用你都完全可以在 App Store 中找到,且跟 Apple ID 绑定可以方便的恢复下载过的应用。而在 Windows 下,应用的来源完全是零散的。&br&&/li&&li&Apple 设备的衔接,各种原生应用都可以通过 icloud 同步数据,使用非常方便。&/li&&li&OSX 原生应用做的非常赞。其中就包括&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Brian& data-hash=&8ae9b5e7b256ccc0e6cb& href=&/people/8ae9b5e7b256ccc0e6cb& data-tip=&p$b$8ae9b5e7b256ccc0e6cb&&@Brian&/a&
同学提到的 Preview:超级流畅的体验加上好用的笔记功能,是我用过最好用的文档浏览应用。经常被吐槽的 iTunes 其实在 Mac 下体验很不错,只要你事先抛弃从 Windows 带来的音乐管理方式。&/li&&/ol&&br&做为一个程序员,有一点不得不提,就是 OSX 的Unix 系统的起源决定了他天生比 Windows 更适合程序员。但是 Apple 在系统上所做的设计和努力又使得它跟其他*nix 系统相比在可用性上完胜。在 OSX 上既不用忍受 Windows 弱爆的命令行系统也不用忍受其他*nix 系统不稳定的桌面系统和有限的应用支持。
&br&&br&另外,做为最适合搭载 OSX 的笔记本电脑的 Macbook 本身也可以被称为这个星球上最好的笔记本。
&br&&br&以上。
&br&&br&暂时只想到这些,如果有想到其他很赞的特性以后再补充。
我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操作系统使用经历:从小学到高中,都只接触 Windows 系统;大学因为学习计算机逐渐开始用 Linux 处理编程相关任务,用Windows 处理文档和娱乐;大学毕业后逐渐接触 Mac OSX(10.8官方已经更名为 OSX)。从两年前,随着迅雷等娱乐软件的 M…
来自子话题:
每次说点Apple不好就能出场自带100反对 ╮(╯-╰)╭
&br&——————————————————————&br&&br&谁把问题改成没有底部散热口了。。。&br&行吧,那我就稍微解释一下笔记本的主动散热方式。&br&&br&&img src=&/418a84e90f1dc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418a84e90f1dc_r.jpg&&&br&大部分的笔记本在底部开孔,开孔的位置一般都是在风扇的正下方,因为笔记本普遍使用离心式风扇,这样外部的冷空气就会从下方被抽进来。&img src=&/5f5ee9ae027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5f5ee9ae027_r.jpg&&冷空气进入笔记本内部之后用来带走散热管的热量,热管的热量来源于笔记本内部的发热大户:CPU&显卡,当然在MacBook Air和其他超极本上,没有独立显卡,所以只需要覆盖CPU就行了。&br&&img src=&/aae1e5ba7a8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aae1e5ba7a8_r.jpg&&&br&上图里左边的就是CPU了,一般CPU的底部会涂一层叫硅脂的东西,目的就是让CPU和热管更好的接触,使得热量导出更快。&br&&img src=&/e7e545bd1c6d993fe365fa30a443d24a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e7e545bd1c6d993fe365fa30a443d24a_r.jpg&&&br&最后,热量就流向了侧面的鳍片,被风扇的风吹出去。&br&&img src=&/df6ea0d77a96347ddcbc2ab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df6ea0d77a96347ddcbc2ab_r.jpg&&&br&黄色代表吹出机身的热风,蓝色代表进入机身的冷风。 这就是笔记本主动散热的简单原理示意了。&br&&br&回到MacBook上,Air在侧面与底部均没有进风口,Air进风纯靠后部。&br&&img src=&/334b94e4c97f471f9cba60f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334b94e4c97f471f9cba60f_r.jpg&&这样就会导致进风量不够,风扇没有足够的冷风用来冷却热管,所以结果你也知道了。&br&&br&而MacBook Pro在侧面有进风口&br&&br&&img src=&/d_b.jpg& data-rawwidth=&495& data-rawheight=&2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5& data-original=&/d_r.jpg&&就是它了。&br&&img src=&/ad5cd77cd7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ad5cd77cd7_r.jpg&&然后由风扇向后排出。&br&&img src=&/ecfc6a6c937ac_b.jpg& data-rawwidth=&721&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1& data-original=&/ecfc6a6c937ac_r.jpg&& 不过Pro的出风口依然在转轴。。。很容易被屏幕挡住,出风量较小,所以散热效率不高。&br&&br&当年甚至有人&a href=&/thread--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自己动手用电钻给MacBook打孔降温&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ee39ef991_b.jpg& data-rawwidth=&1011& data-rawheight=&6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1& data-original=&/ee39ef991_r.jpg&&&img src=&/fbd00e6c651_b.jpg& data-rawwidth=&957& data-rawheight=&6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7& data-original=&/fbd00e6c651_r.jpg&&&br&据他说效果还不错:&img src=&/2063b0dcc658fdf7793583_b.jpg& data-rawwidth=&930& data-rawheight=&1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0& data-original=&/2063b0dcc658fdf7793583_r.jpg&&&br&偷偷告诉你:把MacBook后盖拆了平均降15+°C。&br&&br&看到这你可能会问,为什么MacBook一定要把出风口放在屏幕转轴呢?&br&1.当然是美观。&br&2.采用Unibody的铝合金如果在底部开口会极大的影响整体结构强度。&br&&br&那么这样看来MacBook就是个不怎么样的笔记本咯?&br&&br&&b&那么想就错了,虽然散热量不如其他的高端超极本,但是对于使用OS X的MacBook来说是足够的,更何况优美的外观,轻度工作下更长的续航,使得它能很好的完成设计之初被赋予任务,这就够了。&/b&&br&&br&所以这就是Apple的选择了。&br&&br&&br&—————————原回答————————&br&首先,MacBook不是没有散热口,只是被藏在转轴里了。&br&&br&那么究竟有没有纯靠被动散热,没有风扇和散热口的笔记本呢?&br&&br&答案是肯定的,最近几年里被动散热的笔记本大都只在三防本里出现了。&br&例如:&b&松下 ToughBook 系列、DELL &/b&&b&Rugged Extreme(极端坚固)系列&/b&&br&如果在笔记本上打孔,留出散热出风口,笔记本结构将受力不均,&br&并且在三防这样苛刻的要求下,留个口不是找死嘛,三防可是要泡水里+埋土里的。&br&&br&对于普通人来说,三防本的体验很糟糕,为了增强散热降低振动,机身必须相当的厚重,为了防水,键盘手感惨不忍睹,为了让屏幕上在有水的时候也能使用,触摸屏都是需要压力的。&br&“刀枪不入”也是需要代价的。&br&&br&&img src=&/306b12f4c65d2cef92952b26_b.jpg& data-rawwidth=&250& data-rawheight=&2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0&&&br&&br&如果你看过&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智能手机的屏幕变得越来越大?&/a&这个问题里关于手机散热的计算,&br&那么同理以13寸的MacBook为例。这样的机身纯靠被动散热最大可以承受的热功耗大约为10w,&br&可是一个&a href=&/products/75033/Intel-Core-i5-4350U-Processor-3M-Cache-up-to-2_90-GHz&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5-4350U&i class=&icon-external&&&/i&&/a& TDP就已经15w了,算上其他部件,热功耗远远超过10w,所以从理论上来说:MacBook这样的笔记本也是不可能采用被动散热的。&br&&br&&br&然后,如果其他笔记本采用跟MacBook一样设计的话,&br&&br&笔记本用途基本就被限制成了:上网&看视频(注意不是上网看视频,优酷能烫死你,这时候你需要&a href=&/youkuhtml5playerbookmar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macbook发烫了计划2.0Beta&i class=&icon-external&&&/i&&/a& ) &做个KeyNote & Coding,&b&不过这也不能说明MacBook是个“不怎么样的”笔记本电脑,因为MacBook Air本来也就是为满足以上功能而设计的。不管白本黑本,能满足需求的就是好本。&/b&&br&&br&以下部分的温度噪音数据来源于:&br&&a href=&http://www.notebookcheck.net/Review-Sony-Vaio-Duo-13-SVD1321M2E-Convertible-Ultrabook.97628.0.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oteBookCheck MacBook Air 2013&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http://www.notebookcheck.net/Review-Sony-Vaio-Duo-13-SVD1321M2E-Convertible-Ultrabook.97628.0.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oteBookCheck New X1 Carbon&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http://www.notebookcheck.net/Review-Sony-Vaio-Duo-13-SVD1321M2E-Convertible-Ultrabook.97628.0.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oteBookCheck Sony Vaio Duo 13&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img src=&/e57c6030ffea39eeda7b7_b.jpg& data-rawwidth=&1902& data-rawheight=&8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02& data-original=&/e57c6030ffea39eeda7b7_r.jpg&&
每次说点Apple不好就能出场自带100反对 ╮(╯-╰)╭ ——————————————————————谁把问题改成没有底部散热口了。。。行吧,那我就稍微解释一下笔记本的主动散热方式。大部分的笔记本在底部开孔,开孔的位置一般都是在风扇的正下方,因为…
大半夜前来占坑,慢慢写。无锡人来给大家介绍下。分别从地理位置,经济实力,消费能力,讲述一下为什么无锡可以得到苹果的青睐。&br&放一张恒隆的近照吧。图为恒隆一期。&b&(因为某些朋友的质疑,把之前的两张图片删除,本人没有恶意,诚心诚意的回答,引用自高楼迷论坛无锡网友我爱摩天楼,若作者要求删除,可私信)&/b&&br&&img src=&/b44e642ffbb_b.jpg& data-rawwidth=&729& data-rawheight=&11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9& data-original=&/b44e642ffbb_r.jpg&&&br&&br&先说无锡的地理位置,无锡的地理位置就是苏南地理中心,西边是常州,东边是苏州,并且都处在沪宁线上,相互之间交通极为便利,注意,是极为便利,沪宁铁路,京沪铁路,每天高铁动车班次粗略数了一下,经过无锡的大概在120车次到130次之间,基本实现同城化。有在沪宁线乘车经验的朋友应该了解,到了周末节假日,如果不提前订票的话,你根本来不及。&br&作为中国最发达,城市化程度最高的长三角地区,如大家所知,上海已经有了数家apple
store。沪宁线的另一头,南京,肯定也会拥有apple store,是的,只是时间问题。&b&(@李翔
这位朋友提到南京的早就有了消息,大家可以看看他的回答,抱歉我没有提前做好工作,谢谢他的提醒)&/b&剩下的几个城市,第一家开在中间的无锡,从布局来说,是很合理的。而且苏州距离上海太近,常州镇江的本土消费能力和知名度没有达到苹果的要求,所以无锡无疑是最佳选择。&b&(我个人觉得常州是可以的,也许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商业载体吧,吾悦广场很不错,就是不知道招商团队有没有能力招到apple
store了)&/b&&br&&br&上面说了地理位置,下面讲讲无锡的经济实力。&br&给大家讲个故事,谈谈无锡地铁,当初上头并不同意无锡开建地铁,因为无锡那时候的情况不需要地铁,但是无锡先开始动工了,后来才松口,你要建你就建吧。是的,无锡就是这么有钱。&br&以上纯属道听途说,下面讲一点靠谱的。&br&江苏作为经济大省,而且地级市经济异常发达,所以大家总是被苏州那变态的GDP吓到了。其实无锡同样强大。无锡的人口数量和面积相比同等级别的城市,是没有优势的,但经济规模仍然稳居全国前十。直到最近两年被后面的成都武汉后来居上,跌出前十。&br&无锡市政府公报:记者24日获悉,刚刚发布的《2013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无锡人均GDP达2.04万美元,连续3年保持全省第一。《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无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70.18亿元,同比增长9.3%。&br&因为手机打字不方便,所以恳请好心人查一下,除去某些资源型城市之外,中国有几座城市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的,我想应该没几个吧。看了一下,除去资源性城市,无锡人均GDP仅次于深圳,位列全国非资源性城市第二。&br&&b&(@步超
大家可以在下面看看这位朋友的回答,里面有数据。)&/b&&br&&br&无锡县域经济发达,江阴,宜兴,都是百强县前十,还有当年华夏第一县的锡山,后来撤市划区了。江阴就不用介绍了,提到华西村,大家就明白了。当然还有长江村,三房巷村,都是不错的。&br&无锡民营经济实力雄厚。大家提到苏州,首先想到的是强悍的外资,无锡属于两者都有。外资集中在新区。民营企业更加发达。日截止,全市40家上市公司。地级市绝对前列,这个没有疑问吧。&br&&br&&br&雄厚的民营经济带动的可就是实打实的消费能力了,外资工厂带来了很多都是税收,真正藏富于民的只有民营企业。&br&下面说说无锡人民的消费能力。&br&201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800余元。然后只查到2012社会消费品零售排名,无锡总量全国13名,人均3.81万,高于上海北京,低于广州深圳。&br&来过无锡的朋友应该都清楚无锡的富裕程度。恒隆没有开业前,本地的八佰伴和大东方占据高端消费两极。列举几个,两家LV,江苏第一家爱马仕(好吧,其实之前突然关门了),GUCCI,ARMANI等等。明天我可以贴出两家的奢侈品牌。以及恒隆的品牌。八佰伴LV年销售额保持在上亿。08年LV入住锡城。大家可以自行回想一下自己所在城市是什么时候有LV的。保时捷4S店算吗?请大家用看待一个地级市的眼光看待无锡,而不是北上广的要求。&b&(对于这份奢侈品分类,不是我做的,我只是看到分类很全,便引用了,如果有业内人士,恳请指导一二)&/b&&br&&b&恒隆入驻品牌&/b&:&img src=&/e518f704c5efaf119f82edefbb41e560_b.jpg& data-rawwidth=&564& data-rawheight=&3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4& data-original=&/e518f704c5efaf119f82edefbb41e560_r.jpg&&&br&&b&大东方百货:&/b&&br&&img src=&/b23da7e0fd11e218afae5edb_b.jpg& data-rawwidth=&562& data-rawheight=&2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2& data-original=&/b23da7e0fd11e218afae5edb_r.jpg&&&br&&br&&img src=&/e04ecedc3b25_b.jpg& data-rawwidth=&499& data-rawheight=&4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9& data-original=&/e04ecedc3b25_r.jpg&&&b&八佰伴:&/b&&img src=&/3bef2013c6cece64f2bb5bae22b4580c_b.jpg& data-rawwidth=&505& data-rawheight=&2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5& data-original=&/3bef2013c6cece64f2bb5bae22b4580c_r.jpg&&&img src=&/d2ab32732fcc_b.jpg& data-rawwidth=&207& data-rawheight=&41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7&&&br&&br&题主好奇为什么苹果进驻无锡,同样的,你也应该会好奇恒隆为什么会进驻无锡。我想陈启宗先生对进驻城市以及商圈的要求不会比苹果低吧。&br&同理,王健林选择在无锡建造万达城以在长三角对抗上海迪士尼,也会有这方面得考虑吧。诚然,无锡是苏南地理中心,万达同样会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吧。2月28日,万达城正式开工,王健林亲临无锡。下面引用的是他的原话。我说的大家可以不信,王健林自己说的总归有道理吧。&br&&b&对于万达文化旅游城此番布局无锡,王健林表示,长三角是万达必须要布的点,万达在全国文化旅游布局十个点,无论如何不会离开长三角,“无锡在杭州、南京、上海是等边三角形的中心位置,离每个城市高铁都是45分钟左右,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此外,无锡城市本身发达的经济和政府对于项目的高度重视,是万达城项目生根无锡的重要原因。” &/b&&br&&br&&br&走轻奢路线的华润万象城也很快即将开业。逛过深圳杭州等地万象城的朋友应该也会对它的品牌有所了解。&br&宜家家居和英特宜家开发的新一代购物中心,首批城市就有无锡。&br&百联奥特莱斯,就是大家熟知的青浦奥特莱斯运营商,无锡开业之后,业绩屡次刷新记录。&br&香港兰桂坊业已开工建设。&br&&br&&br&对了,再说一个小道消息,也可能是真的。其实起初apple store并不是落户恒隆的。所以得票最多的朋友说都跟港资地产有关是不一定的。万象城有一块店面是专门为苹果设计的。至于为什么没有谈拢,去了恒隆,这个就是商业秘密了。&br&所以说,我觉得不止是苹果看中了恒隆,更是因为无锡整体的消费能力以及苏南地理中心城市的优势,往大了说,那就是长三角地区巨大的消费能力,要知道除去苏南,江北的南通,扬州,泰州,也是民富程度很高的城市。&br&&b&(对于引起的诸多口水,我是没有料想到,总以为知乎和论坛不一样。感谢提出质疑的朋友,我只是诚心诚意的回答问题,因为在省内上学,有交过各个地方的朋友,他们都很友好,有的还成了好朋友,好室友。如果引起一些不适,只能说抱歉,作为年轻人,我可能有些说话方式不太对,望包涵。最后要感谢高楼迷网友,以上图片均出自高楼迷无锡版块。如果有侵权行为,可私信。我立即删除。)&/b&
大半夜前来占坑,慢慢写。无锡人来给大家介绍下。分别从地理位置,经济实力,消费能力,讲述一下为什么无锡可以得到苹果的青睐。放一张恒隆的近照吧。图为恒隆一期。(因为某些朋友的质疑,把之前的两张图片删除,本人没有恶意,诚心诚意的回答,引用自高楼…
&p&陈伟答案中对 Photoshop 的看法有些误导。&/p&&br&&p&Photoshop 支持用矢量(而且应该只用矢量)元素设计界面,只是无法输出矢量资源(可以通过脚本用 AI 输出 SVG,但相对不那么方便)。&/p&&br&&p&最新的 Photoshop 是有跟 Sketch 一样的输出切图功能的(Generator),用 2x 的 PSD 输出 3x 的切图也可以。而且 Photoshop 配合 Slicy 输出切图比 Sketch 3 快捷很多。&/p&&br&&p&Sketch 相当棒,但目前(v3.1)还是有不少小问题,加上对中文支持不够好,在界面设计中还不能完全取代 Photoshop。&/p&&br&&p&关于题目的问题,首先一份设计稿就不能适用于 iOS 各手机屏幕尺寸。以下是 Bjango 把目前各 iOS 手机屏幕还原为 1x 的对比图,可见在设计稿中四种屏幕尺寸宽高都不一样,不是简单地把 iPhone 5 界面缩放一下就变成 iPhone 6 的设计稿了。&/p&&img src=&/a3e5418e0edf9cdde852f69d_b.jpg& data-rawwidth=&1589& data-rawheight=&8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89& data-original=&/a3e5418e0edf9cdde852f69d_r.jpg&&&br&&p&如何支持多个尺寸屏幕,这个要分情况讨论。&/p&&br&&p&对于常规界面我们可以偷个懒,只做 iPhone 5 屏幕尺寸的设计稿,请开发在其它屏幕上自适应,最终检查实机效果没问题就行。&/p&&br&&p&苹果官网上屏幕对比页面里用到的都是常规界面:&/p&&br&&img src=&/9f6cb4ba69e278a767ee6f8_b.jpg& data-rawwidth=&1350& data-rawheight=&10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50& data-original=&/9f6cb4ba69e278a767ee6f8_r.jpg&&&br&&p&对于一些定制的界面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屏幕重新适配,比如下面是个简单的 profile 页面示例,自动适配到大屏幕的效果挺糟糕的。&/p&&br&&img src=&/df35ea04343d_b.jpg& data-rawwidth=&1350& data-rawheight=&10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50& data-original=&/df35ea04343d_r.jpg&&&br&&p&此时设计师应该手动为大屏幕重新调整设计,像下图一样。&/p&&br&&img src=&/4b6ffa8bdb7bc41ecd664_b.jpg& data-rawwidth=&1350& data-rawheight=&10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50& data-original=&/4b6ffa8bdb7bc41ecd664_r.jpg&&&br&&p&在上图中可看出 iPhone 6 Plus 界面中部分切图尺寸比 3x 更大,要单独切图,所以不是说简单地给 iPhone 6 Plus 统一切 3x 图就 OK 的了。这时矢量切图在开发中优势很明显,只要把大屏幕中切图的尺寸告诉开发即可,无需针对非 3x 元素额外输出切图。&/p&&br&&p&* 手机屏幕毕竟还是像素位图,像细线图标即使是矢量的在缩放后仍可能会出现虚化模糊的现象(类似 HTML 里的 icon font),理论上并非所有情况都适合用矢量切图。但是,iPhone 6 Plus 屏幕本身又是 downscale 的,导致原本 pixel perfect 的切图也会在缩放后发虚,完全没有 pixel perfect 而言,究竟是不是 iPhone 6 Plus 屏幕已经优化的看不出像素点了,要等看到实机才能确定。&/p&&br&&p&切图方面用 Sketch 的话可以尽量试试 PDF 矢量切图(但要在实机上确认效果)。Photoshop 就只能输出位图了,上面提到定制界面里的一些切图得单独输出,其他常规的用 2x 的 PSD 输出 1-3x 切图即可。&/p&&br&&p&另外,与 Photoshop 和 Sketch 相比,AI 不适合做界面设计。勇于尝试 Sketch 是好的,但若 Sketch 各种毛病忍不了的话建议还是用 Photoshop 好些。&/p&&br&&p&* 关于 AI 不适合做界面设计的看法,其实作为功能强大的矢量设计工具,AI 当然可以用来设计界面,只是没那么方便(我一位客户给我的设计稿还是 InDesign 设计的)。Sketch 吸收了不少 AI 与 Fireworks 的优点,比 AI 好很多,用惯 AI 的朋友不妨试用一下。&/p&
陈伟答案中对 Photoshop 的看法有些误导。Photoshop 支持用矢量(而且应该只用矢量)元素设计界面,只是无法输出矢量资源(可以通过脚本用 AI 输出 SVG,但相对不那么方便)。最新的 Photoshop 是有跟 Sketch 一样的输出切图功能的(Generator),用 2x 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od 同步歌曲很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