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我正在自学宏观经济学学,政治学,想看看两学科的交集书籍,不知看什么好?

我想学经济学到底读文科好还是理科?我在上高一
要分 科了 不知道选什么?我物理还可以, 但化学上课很没听,所以很差历史 地理也还行吧 !
但政治我看要记和理解的太多了 很烦,成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我想学经济学到底读文科好还是理科?我在上高一
要分 科了 不知道选什么?我物理还可以, 但化学上课很没听,所以很差历史 地理也还行吧 !
但政治我看要记和理解的太多了 很烦,成
我想学经济学到底读文科好还是理科?我在上高一
要分 科了 不知道选什么?我物理还可以, 但化学上课很没听,所以很差历史 地理也还行吧 !
但政治我看要记和理解的太多了 很烦,成绩也不是很好我想以后搞经济方面的工作!,不知道到底选文还是选理?请大家分析一下,希望从长远上看工商管理读文科好还是理科
楼主你好,如果你选择学习经济学的话还是应该学习文科,因为只有文科的政治才能学到深噢的经济学知识基础,但是光是学还不是很够,如果你把现实当中一些理财的知识运用起来还有一些。。。。等等结合到现实中来,难道你还觉得政治难学吗你好,工商管理是文科的,满意就给我加分...
我来回答'你选文科比较合适吧!但你其他科目也要努力学啊;现实总是很残酷;多才多艺,在当今社会上好立足啊;其实你不一定非要选择你学的科目;文科,理科.主要是看你在现实中那方面比较运用的灵活拉'学的在好;不会运用在现实里;和没学一样;不是吗;小弟?...
当然是文科了。经济专业都是文科的
经济是文科的,但你这种情况(历史地理行,政治化学差),有些理科倾向。因为化学是理科中最偏向于文科的(高中阶段肯定是如此)。
其实现在的经济学也很重视理科的,特别是数学分析能力,看看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就知道了——他们基本都是数学家。当然了,你不是说要你冲着诺贝尔奖去看齐。我也是学经济学的,你要是想在经济领域有所建树,那数学也不能差,至少不能太差,一些数学模型你得看的懂。不过也不要担心,上了大学后会开经济数学课的,还有会计啊,统计啊,计量啊,这些都是经济上会用到的数学分析工具。小朋友,不要把这些想得...
读经济的话,读文科和理科都可以。所以你应该挑选自己比较强的科读,这样可以帮助你考一好大学的管院,这才是最重要的。
经济学是一门关系到高数.政治.哲学等科目的学科,我建议是学文科,因为文科也要学数学,并且同修政治.哲学等科目,到真正涉入经济学时,准备很充分,如果选择理科的话,政治反面就失去了基础,关键看你个人的实际情况!关于艺术史的学习,有什么推荐的书籍?
专业 Fine Art 领域。
按投票排序
补充三点:1. 别忘了,“艺术史”包括中国美术史所以,除了BBC和Gombrich,还有各色中国美术史。最近出了一本跟Gombrich ‘The Story of Art’很类似的“美术的故事:从晚清到今天”(The story of "art" in China),买了还没有看,翻了翻觉得不错。为什么作者(吕澎)对中国的“art”要加引号还不知道,但让我本能很喜欢这本书。阅读巫鸿的几本中国美术研究的书籍都很有收获,不过各有主题观点鲜明,非泛泛美术史2. 想美术史但不读贯通史今的“大部头”我觉得不太可能。但想了解美术史只读大部头肯定没戏。大二的时候看了一年的艺术史,个人经验如下:先挑两本大部头迅速扫描,已大致确定各流派关系缘由,然后再找个人喜欢的分支去看。各类八卦类艺术小说、准小说、准传记比较容易误人子弟,因为并非完全准确,但非常有帮助,比如关于梵高的Lust for Life就是一个著名的大曲解。另外,“大部头”未必就很厚,傅雷的美术二十讲很不错啊Umberto Eco的On Beauty和On Ugliness做启蒙大部头也很合适,中文版已经出了,建议买彩色版。深入一点的,如Gaiger&Wood编辑的Art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 reader以及Edwards编辑的Art and its histories: a reader,在初步掌握大致历史传承的情况下,挺有意思的。John North的The Ambassadors' Secret; Timothy Brrok的Vermeer's Hat;Joanna Pitman的The Raphael Trail都是艺术链接历史(而非“艺术史”)的好读物。娱乐性较强,细节未必精准3. 大博物馆(比如英国国家美术馆、卢浮宫,普拉多等等)的导游手册(guide book)都是又简明有丰富又有侧重的艺术史归纳。
其实,想了解西方绘画史(我更愿意用“绘画”这个词),最首先要了解西方绘画史上大部分绘画的性质,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因此,我的推荐版本(偏意大利文艺复兴,实因为本人对其他艺术史了解有限):
第一本书是Leon Battista Alberti《De Pictura》,现在暂时的任务就很明确了,了解storia,因此,
第二本书和第三本书分别是一本广泛介绍基督教图像学(包括天主教和拜占庭的东正教)和神话人物图像学的书,需要分别对照《圣经》旧约的前半部分和新约里的福音书与启示录和Jean-Pierre Vernant介绍古希腊神话的《L'univers,les dieux, les hommes》来阅读。了解了Iconography,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更深层的,即图像的运作方式和寓意,所以
第四本书首推Erwin Panofsky《Studies in iconology》,重点要读它的前言和关于新柏拉图主义的章节,
第五本书推荐Panofsky《Titian: Questions of iconography》,大家在再版前言会看到他本人晚年对图像学的反思,对于图像学方法论更深刻的反思出现在
第六本书Georges Didi-Huberman《Devant le temps》中,不过这本书的结尾个人认为很差。
带着这些批判的思想武器,我们就可以阅读
第七,第八本书Daniel Arasse《L'homme en perspective》和《L'homme en jeu》告诉我们如何在形式主义艺术史之外,仍然以图画自身为出发点,通过精细地构造式分析图画内的关系,由此推开到画外的画论变迁或者政治关系来建立艺术史阐释。通过阅读这两本书,我们会分别对意大利十五、十六世纪艺术有基本的了解,由此我们就有足够的知识背景来阅读
第九本书Daniel Arasse《Annociation Italienne》,这本书是图像本体论艺术史著作的翘楚,切入点很小,涉及面很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方向艺术史的最大能量。
有了本体论(进入图画内部看艺术史)的底子,我们于是可以跳出艺术本体论来进入目前的趋势:社会艺术史,我们暂时远离意大利,进入荷兰,在
第十本书Svetlana Alpers《The Art of Describing: Dutch Art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这本书的论证方式虽然有些问题,但是给了我们一个跳出图像学研究艺术史的理由和范例,其中某些章节还是相当精彩。
第十一本书André Chastel的《Le sac de Rome, 1527》给出了一个艺术史与历史研究结合的一个出色范例
第十二本书Hans Belting的《Likeness and Presence: A History of the Image before the Era of Art》扩大了图像学的范围,在分析图像内部的同时,也用他所倡导的人类学的方法,分析图像的载体媒介,进而整体地分析图像的社会与政治功能和价值。这本书偏拜占庭。现在我们又要回到Panofsky分析的意大利绘画,但用另一个不同的角度接近,在
第十三本书Michael Baxandall的《Painting and Experience in Fifteenth-Century Italy: A Primer in the Social History of Pictorial Style》中,我们会看到文艺复兴画家与赞助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绘画与戏剧的关系,当时人认识绘画所用的概念等等。了解了赞助人的重要性,那我们就应该来广泛了解赞助人和他身边的人文学者,在
第十四本书Alison Cole《Art of Italian Renaissance Courts》里,作者做了这方面虽不深刻但广泛的介绍,阅读它对进一步学习研究很有益处。
到现在,我们反过来可以补补形式分析的课,如果没有以上背景知识,来看形式分析的书,因为看不到形式变迁背后的关系,是极其枯燥的。因此,
第十五本书Walter Friedlaender《Manierism and Anti-Manierism in Italian Painting》。像里格尔、沃尔夫林、德沃夏克的著作都可以读读,不过这次的目的是分析维也纳学派的艺术史著作背后的美学观和历史观,与德国历史主义学派、黑格尔美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当时艺术创作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例如图像展示方式的变化),这样就进入到了艺术史学史的范畴,我们再上述到康德《判断力批判》、温克尔曼与莱辛之争,再回到Panofsky那本薄薄的《Idea》去重读瓦萨里和阿尔贝提的理论细节,最后我们会发现一切艺术理论争执的源头在于亚里斯多德和柏拉图,尽管如此,每次这个争执重新复活的利害关系和社会原因才是我们最关注的。
第十六本书《Face à l'histoire》这个1997年蓬皮杜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特展的展览目录,给了我们艺术与历史在二十世纪互动方式的百科全书式的分析。
到此时,我们的艺术史眼光与目光都已形成。就已经可以进行各种专门领域的拓展了,比如单独的关于锡耶纳艺术的著作,而且我们已经有足够的背景知识去在需要了解研究时阅读jstor或者project muse数据库里的艺术史文章,就可以开始自己选择方向学习了。
这个问题关注了很久,还是没等到满意的答案,题主是要专业学习,那么ls一些同学推荐的要么太通俗,要么一下子拔太高。我的领域是中国艺术史,除了理论以外,西方的了解并不多。1、刚刚开始,请读通史。邵彦《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杨仁恺《中国书画》,邵彦的书有观点,相对没那么枯燥,杨仁恺这本书让你对中国艺术的收藏情况有个基本了解,但这两本书仅仅涉及书法和卷轴画。所以再补充一本洪再新的《中国美术史》。2、当你这几本读过之后,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方向。绘画的话,高居翰的四本,从宋代到明末,分析很透彻。如果对考古材料感兴趣,巫鸿的所有论著,至少翻译成中文的要读过。如果是鑒定,徐邦达《古书画鑒定概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真正的鉴定需要在市场上磨练,不是书本上来的。书法,有江苏教育出版社的七卷本,印章可以先看沙孟海的《印学史》或邓散木《篆刻学》。瓷器,上海珪所的《中国陶瓷史》,很枯燥,但是要过一遍,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已经很难买到了。建筑,可以去看知乎建筑这个标签,印象中有一些推荐,我本人只看过刘敦桢那边便知难而退了。艺术社会学,这是当今艺术史研究里的焦点,雷德侯《万物》,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巫鸿《中国古代建筑与艺术的纪念碑性》,柯律格《明代的图像与视觉性》。3、过了第二阶段,你已经不需要人推荐了。艺术史是一个典型的人文学科,需要在博的基础上专精。豆瓣的艺术史研究小组,可以来看看,但是请不要提考研的问题。
在复旦选了顾铮老师的《中国艺术史》和《世界艺术史》课程。顾老爷子是一个非常有艺术觉悟的理论研究者,80年代在中国摄影界也相当有影响力。(没听说过的可以百度“顾铮”看看老爷子文章……看视觉艺术尤其是摄影类题材的硕士、博士论文时一定可以在文末注释里看到顾铮大名。)老爷子看不上中国“心灵鸡汤式”抒情派的文学艺术理论,看不上乌七八黑的翻译现状(所以顾老爷开出的书单必定标明作者、译者、出版社),推荐的书籍都是老爷子本本鉴定过的“艺术史”之精品,许多作者、学者都是此行业权威类人物。每次上老爷子课程看个五六本专著是必须的。课堂上顾老爷会放些BBC纪录片,会找出具体艺术珍品图片分析“美”之所在。获益良多。《中国艺术史》书单如下:———————————————————— 中国艺术与文化[美] 杜朴 / 张欣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2011-7 / 68.00元隔江山色[美] 高居翰 / 宋伟航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09-8 / 40.00元中国美术史稿李霖灿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2002-10 / 36.00中国美术史彭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4-10 / 46.00中国美术史洪再新 /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2000-12 / 56.00元艺术史方法与理论达勒瓦 / 李震 / 江苏美术出版社 / 2009年 / 32.00元中國藝術史薄松年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95/10/01 / NT$ 900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 / 江苏美术出版社 / 2005-7 / 30.00元Art in China (Oxford History of Art)Craig Cluna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
/ USD 23.50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葛路 著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1982年6月第1版 / 0.80元中国山水画史陈传席 /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2001-1 / 69.00元中國繪畫史CAHILL, JAMES高居翰 / 李渝 / 雄獅美術 /
/ NT$ 380心印方闻 / 李维琨 /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 2004-2 / 58.00元中国石窟与文化艺术温玉成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1993 / RMB25.00东西方美术的交流M?苏立文 / 陈瑞林 / 江苏美术出版社 / 64.00 中国画论史葛路 / 北京大学出版社石涛画语录石涛 / 俞剑华 注释 / 江苏美术出版社 / 2007-8 / 20.00元视觉文化读本罗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29.80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 / 三联书店 / 1999-09 / 28.00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巫鸿 / 郑岩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9 / 68美术史十议巫鸿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08-6 / 26.00元《世界艺术史》书单如下:———————————————————— 裸体艺术肯尼斯·克拉克 / 吴玫 宁延明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29.80元艺术与文明(英)肯尼斯﹒克拉克 / 东方出版中心 / 2001-1 / 32.00元希腊人的艺术(德)温克尔曼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1-12 / 19.80元著名画家、雕塑家、建筑家传(意)乔治?瓦萨里 / 刘明毅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4-08 / 59.80丑的历史[意] 翁贝托·艾柯(Umberto Eco) / 彭淮栋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2010-04 / 198.00元美的历史(意大利)翁贝托o艾柯 / 彭淮栋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2011-10 / 98.00元西欧近代画家(上)利奥奈洛.文杜里 / 人民美术出版社 / 1979-12文艺复兴【法】保罗·富尔(Paul Faure) / 冯棠 / 商务印书馆 / 1995年 / 7.50元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英)布洛克 / 董乐山 / 三联书店 / 1997-10 / 18.60欧洲文化史(上下)(荷兰)彼得?李伯庚 / 赵复三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2004-01 / 58.00印刻时代风潮顾铮 / 2012-8 / 40.00元艺术发展史[英] 贡布里希 (Gombrich.E.H.) / 范景中 /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 70.00城市表情顾铮 / 无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2003-02 / 45.00自我的迷宫顾铮 / 山东画报 / 2003-02 / 30.00艺术史的历史(美)温尼·海德·米奈 / 李建群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7-1 / 25.00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 / 江苏美术出版社 / 1990-4 / 30.00元欧洲现代画派画论(插图珍藏本)(德)瓦尔特?赫斯 / 宗白华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1-09 / 34.80“破”后现代艺术陆蓉之 / 文汇出版社 /
/ 28.00新艺术的震撼[美] 罗伯特·休斯(Robert Hughes) / 刘萍君 等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1989-1 / 18.50元现代艺术的激变(德)沃纳.霍夫曼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2-02 / 59.80元视觉艺术鉴赏[英] 约翰·伯杰 / 戴行钺 / 商务印书馆 / 1994-2 / 8.00元、杜尚访谈录[法] 皮埃尔·卡巴纳 / 王瑞芸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1-9 / 26.80元现代绘画简史(英)里德(H.Read)著 / 刘萍君译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1979印象画派史[美]约翰·雷华德 / 平野 / 人民美术出版社 / 1983.4 / 2.20西方艺术批评史里奥奈罗·文杜里 / 迟轲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2005-4 / 36.0
来豆瓣的艺术史研究小组看下这个书单,我整理过目前最为全面的。里面按照不同分类下又有书单,是一个艺术史的书单的书单。
最近我在学AP Art History用到的自学资料如下:1. AP Barron Art History2. 艺术的故事 贡布里希 但是这本书里面的内容有点过时,很多观点已经被新的研究推翻,趣味性比较强,专业性一般。3. Gardner’s Art Through the Ages- The Western Perspective这本书作为一个overall guide更实用,也更详细,彩图很棒。下面是下载的迅雷/电驴链接。150MB。ed2k://|file|Gardner%27s.Art.through.the.Ages.The.Western.Perspective%2C.Fred.S.Kleiner%2C.13ed%2C.Wadsworth%2C.2010.pdf||d5a4dc6bd3e441d081d218fac8048403|h=xgjibiwozbzz57sbocfr6vlnpyzuzrvp|/4. 视频资料(youtube):Kenney Mencher发布的艺术史课程,Kenney Mencher是美国某大学的艺术史教授,艺术史入门课程的结构和Barron的书基本一致。但是有很多个人的扩充内容和不同的侧重点。5. 音频资料:蒋勋西洋美术史讲座蒋勋的讲述很详细,对于每个时期的艺术史分析的角度比较全面,更多的结合了政治经济因素来分析艺术史,也很倾向于将西洋美术史的观点反射到当代社会。另外推荐在艺术史的学习和整理的时候可以用 MindNode Pro来进行整理,做成思维导图方便记忆。
为什么没见大家提下蒋勋的书呢?《美的沉思》、《艺术概论》可以解决很多对艺术的迷思。
也可以在网上听他的《蒋勋西洋美術史二十四講》、《蒋勋中国美术史24讲》讲座。
总结:看图,看展,看书。依次依照重要性排列,其中看书是最不重要的。--------日更新--------------刚开始还不太会用知乎的时候回答过这个问题,那么我也来学一下更新大法:没有孤立的艺术史一说,艺术和社会,经济,战争甚至疾病等等整个人类文明的关联都是很密切的。写艺术史的人往往都是专注学术的行家,行家有行家的趣味和大刀,初学者很容易给大刀一切忘了方向,感性经验还没有培养起来,就给一大堆学术思维搞坏了胃口。往往陷入一种:“我觉得他说的好有道理,但是好无聊,我快要睡着了的。”的境况当中,要说其中最好睡的,就是那本《詹森艺术史》... ...煌煌巨著一大厚本,枕一枕还不错。我有一次看朱青生老师讲座,全程都抱着这本书,想说编导也太坏了,一节课上下来,肱二头肌都练出来了好么。我虽然也算是科班,但艺术史的学习一直都是自学。自学的话,我首推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浅显,地道,有趣,清晰。入门几乎是零难度了,但假如你对中学基础的世界史已经七七八八忘的差不多了,你还可以再去看贡布里希写的另外一本《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按照西方线性思维建立起来的各种《史》,大多都以年代为主线,民族为分野,最终梳拢为风格和流派。贯通理解毫无难度。就抱着看故事的心态去看好了,用不着一开始就诚惶诚恐。比如要学习希腊化时期的犍陀罗艺术这一章节,你就得从亚历山大的东征故事开始看起,讲过这个故事的人太多了,你懒得看书去看电影嘛!奥利佛斯通的《亚历山大大帝》,美狄亚斯的巨神像木制白神宝石眼珠,和书上的描述可不是一一吻合?亚历山大横卧在那等雕刻师给自己塑像那个情节,会不会就是贡布里希提到的留下的普通年轻人的蹙眉雕像?这人一路向东电影中呈现了和印度战象搏斗的场面,稀稀拉拉的马其顿人带着庞大的工匠,妇孺,战俘,这些人里有没有艺术家,会不会把希腊的知识教给印度人?印度人是如何通过战争,学会了给自己已经寂灭500年的精神领袖佛陀塑造出心中理想的形象... ...凡此种种,学习不拘非要照本宣科的,留心处处都可以得到有趣的印证。除此以外,像《詹森艺术史》这种书,最忌讳上来就想一口吸尽千江水,从头到尾一页页线性的看。根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喜欢的章节多看两遍,不喜欢的直接跳过,有需要的时候当字典来查,甚至有时候只看图(艺术史基本上就是图的历史,不是文字的历史。)从头到尾翻一遍根本不要去管它旁边的解释。这种感性经验的积累,我以为,在艺术史的学习中,才是第一位的。所以,我觉得艺术史的学习,看展览和博物馆,和看书几乎是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些的。看书的好处呢,是可以和看展一一印证,我去年在大都会博物馆,看到了熟悉的不得了的巴尔蒂斯原作,犍陀罗的残躯和约安米罗,在书上看到过好多次,老朋友原来你们在这里,心里很高兴呢。人总是只对和自己发生关联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蓦然放一个和生活经验毫无关联,异族异时空异文化的东西给他,说这是艺术,你得欣赏,这也太难为人了吧。所以平时就留心多看展览,从什么电影电视报刊杂志不拘什么渠道得到些零散信息,这都是有益处的。等到你的感性积累已经到达不错的程度了,所谓不错的程度就是不会把达芬奇和梵高搞错放在一个时代(我大三的学生常这么干... ...),光看画儿也分得出这是基督磔刑还是最后的审判了,什么希腊式柱头哥特式教堂辨认起来也毫无困难了。你就再去撸一遍稍微有些学术点的专著好了,比如艾柯那几本《美的历史》《丑的历史》《无限的清单》,巫鸿的《美术史十讲》,贡布里希的《图像心理学》等等... ...但是我最恨开书单,要学习就有点主观能动性,光看别人开的书单就觉得大功告成这纯粹是犯懒,还不如不要去浪费这个时间。等到有学术点的文章你也能消化了解,就几乎必然要进入到哲学的范畴了,就得去看看柏拉图为什么说画家是和“人类心灵的低贱的部分打交道的人”;康德怎么区分美感和快感,海德格尔散文诗一般费解的《艺术作品的本源》;和尼采的“酒神精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看不懂就看不懂,我一直觉得从小到大凡是看不懂的东西就不给看,或者说“不求甚解”是不好的学习态度简直就是胡说八道,说起来都让人生气!对艺术的理解和体验,还有什么比这点宝贵的“不求甚解”更为重要?你读一读,读不懂就放着,让它在你的心灵一隅幽幽地发点灵光(aura),有什么问题?什么都要干巴巴枯燥燥地用理性规范好,别说艺术了,一点点天然的理解力和好奇心都死光了好么?我现在不懂,不代表有一天我真的看见世界真相的时候,不会不通过这浅浅的交情和海德格尔达成跨越时空的共识,我现在说不出来,不代表我的体验就被排斥在人类共有的心灵旷野之外。不要怕自己不懂,不懂没那么可怕,只管按照自己的方法慢慢来就是。那么再来说说读图找图的方法好了:第一手的经验,当然是去博物馆看最好,开眼界是第一步,才不会给狭隘的趣味和片面的知识蒙了眼。在大城市这点便利还是有的,越是好的城市越是愿意为大家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资源。如果不幸你不在北上广,那么要善用互联网,谷歌的全球艺术项目(google art project)相当优秀,就是要翻墙,但藏品不全,按照历史脉络找会有点费力。如果连墙都翻不了,那么至少还有wiki可以用,认认真真看一些你感兴趣的词条,存图,在电脑里建立一个你自己的画廊。请务必务必不要用百度百科!!!理由我都懒的说。然后呢,利用旅游的时间,去到当地的博物馆逛一逛,中国现在很多城市的博物馆建立得都不错,上次去西安看到陕西博物馆规模和展品都棒!有一些免费的讲座,同好的交流什么的,就乱花各入人眼,看各人所需了。但是中国的艺术史我到现在没找到一本合适像样的入门读物,蒋勋那本《写给大家的中国艺术史》实在太难看了(不知道得罪了蒋勋的粉丝没有),我只是入门,又不是白痴,为什么要这样看低大家的智商... ...而且文艺腔泛滥,观点和趣味较单一,他也有一些语音的讲座讲艺术史的一些故事的,偶尔一听也可以,看你自己修为如何了。中国雕塑史勉强可以看梁思成那本,但我不是研究这个的,对于中国艺术我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所以我还是乖乖闭嘴吧,如果有人有好的中国艺术史的书或学习方法推荐,我也很愿意一读一试。另外一个关于如何看画展答案:
艺术学校的老师们多半会推荐温克尔曼、贡布里希这些人的书,所谓基础也,所谓经典也,所谓不得不读但最好是偷偷忘了也。温克尔曼类似于德国朱光潜,呆劲十足,看了些罗马货就硬搞出了一些希腊艺术之“静穆”、之“恬美”之类的概念,至今流毒天下,很适合喜欢被知识女王皮鞭滴蜡的70年代重口味。贡布里希写过一些艺术史的普及读物,类似罗素写哲学史,“大家写小书”,好像英国人特别好这口?内容像大学教材,但如果大学教材是方便面,贡布里希的好歹算是碗挂面呢。就通史而言,这些算是上乘之作了,千万别找什么《剑桥艺术史》之类来读,其内容与其来头大大地不相称,就像有一次我上耶鲁大学艺术系页面,看到主页背景是迈克尔·杰克逊的大头贴一样地惊悚。但我觉得如果不是为了做知识的二道贩子,最好是读艺术家自己写的书,譬如切里尼、达利的自传,文艺复兴时期的通信集;次之,是那些“旗手”评论家写同时代艺术家朋友的书,比如波德莱尔写浪漫派,赫伯特·里德写现代艺术,格林伯格写抽象表现主义;还有,是一些艺术爱好者不遗余力搜集的艺术八卦,比如《拉斐尔前派的梦》,这写书……通常都非常的清新解渴,那是只有八卦才能给人的独一无二的满足感!
最好是听课, 对于人文学科, 听讲和看书还不一样. 另外就是去大博物馆.
作为一个艺术史专业的学生……我想问你想了解哪方面的艺术史呢?西方的东方的?欧美的还是亚非的?或者,你想了解formal上的iconographic上的还是social context上的?艺术史的学习是一个非常综合的过程,你不仅需要从美学上了解所以我们最狭隘定义的“艺术作品”,还需要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以及方法论,同时需要学习多门语言(取决于你具体想学哪个方面的,但是英语德语是至少的,意大利语法语拉丁语能懂更好,如果特定区域的艺术那就还要学那个文化下的语言,比如日文之类)。总之,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楼主问具体一点大家也好给你提意见。对于很多人提到的艺术的故事,这本书从入门角度来说不错,但也仅仅只限于一个极度宽泛的了解,简单来说,想靠这本书达到逼格很高的效果够了。要想深入学习,这本书是完全不够的。
视频的话 推荐去超星()看 北大的很多课不错孙乃树
美术欣赏述要清华大学
肖鹰 艺术史导论这两个我看过,比较喜欢!
西方艺术史放在一边,中国艺术史我可以说下:入门的话,首选李霖灿先生。他的《中国美术史讲座》和《天雨流芳》都是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中国美术史书籍,不过两书有部分内容重合,建议只选一本来读,推荐《天雨流芳》。读完《天雨流芳》之后,如果你喜欢这个路子,可以读高居翰的著作:《江岸送别:明代初期与中期绘画》《山外山:晚明绘画》《隔江山色:元代绘画》《气势撼人 : 十七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这一系列读下来,明元清的美术史就清楚了,还可以继续读高居翰的其它书籍:《画家生涯 : 传统中国画家的生活与工作》《诗之旅 : 中国与日本的诗意绘画》入门工作就差不多了。但是李霖灿高居翰这一派是从画面入手研究,和国内传统的文本研究不同,所以如果不对你的路子,可以找其他学者的书籍补充。
推荐王洪义的中外美术史简明教程和西方当代美术
我读过剑桥艺术史中的2册,很薄,很好读,但我还是想在读一套比较详实的关于世界艺术史方面的书籍。p.s:谷歌那个artproject很棒!还有,不知道《法国人眼中的艺术史》好看不?
入门的话最好还是看些概括性的书,西方的比如上面提到的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中国的比如中国美院欧阳英老师主编的《中国美术史》。看的期间可以穿插看感兴趣的艺术家的个人的作品集或自传。当然视频也不可少,毕竟他看起来更轻松愉悦,BBC拍的很多,在线视频也有:。这一小部分看完后,可以去电驴上下其他的,大把大把的资料,就是速度很慢。其实了解全局后,你肯定会有个人偏好的一部分艺术史,这个时候便可以细分了,西方的还是东方的?哪个年代的?哪个流派?。。。这样找想看的书会很方便,学西方的搜的时候用英文,挑知名的出版社。西方美术史毫无疑问需要好的英文底子,中国美术史当然是扎实的国学基本功。
一、美学理论书籍  1.阿多诺:《美学理论》,四川美术出版社  2.汤因比等:《艺术的未来》,河北教育出版社  3.罗伯-格里耶:《为了一种新小说》,湖南美术出版社  4.德"迪弗:《艺术之名》,湖南美术出版社  5.布尔迪厄:《自由交流》,三联书店  6.桑塔格:《反对释义》,上海译文出版社二、关注文化形态  7.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三联书店  8.桑塔格:《论摄影》,湖南美术出版社  9.卡尔维诺:《未来千年备忘录》,辽宁教育出版社  10.布尔迪厄:《继承人》,商务印书馆  11.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  12.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  13.詹明信:《快感:文化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三、美学理论&文化形态  14.卡巴内:《杜尚访谈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5.巴特:《罗兰"巴特自述》,百花文艺出版社  16.杜小真、张宁编:《德里达中国讲演录》,中央编译出版社  17.纳博科夫:《固执己见》,时代文艺出版社四、史学方法  18.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湖南科技出版社  19.瓦萨里:《名人传》,湖北美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贡布里希:《理想与偶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1.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或《艺术的故事》),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三联书店)  22.沃尔夫林:《古典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3.邵宏:《艺术史的观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4.范景中等编:《艺术史的形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五、轻松地进入美术史  25.贡布里希:《艺术与科学》,浙江摄影出版社  26.曹意强:《艺术与历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六、哲学书  27.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  28.帕斯卡尔:《思想录》,商务印书馆  29.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30.波普尔:《猜想与反驳》,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31.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  32.德勒兹:《时间-影像》,湖南美术出版社七、思想、文化变迁过程  33.伍蠡甫编:《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  34.王逢振编:《最新西方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八、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  35.福柯:《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  36.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37.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38.费孝通:《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  39.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商务印书馆九、文学作品  40.爱伦坡:《爱伦坡集》,三联书店  41.普鲁斯特:《追寻逝去的时光》,上海译文出版社  42.卡夫卡:《城堡》,上海译文出版社  43.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44.加缪:《局外人》,浙江文艺出版社  45.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全集》,浙江文艺出版社  46.罗伯-格里耶:《罗伯-格里耶作品选集》,湖南美术出版社  47.纳博科夫:《洛丽塔》,译林出版社  48.埃柯:《玫瑰之名》,作家出版社  49.图森:《迟疑"电视"自画像》,湖南美术出版社  50.艾什诺兹:《高大的金发女郎》,湖南文艺出版社
王受之的《世界平面设计史》,一本很好的学习平面设计发展史的中文书。
学艺术史的同学表示。我们没有课本。只有无数的Scholarly Journals。总而言之就是把所有某一个艺术品相关的所有Journal读一遍。不然读到的只是timeline在读同一个时期的不同作品,不同时期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才能解读所谓的艺术史吧。
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作为启蒙还是不错的,听说他的《艺术与错觉》里面好些观点已过时,但是因为我还没上到美术史学史的课程所以不太清楚。求八,《剑桥艺术史》为什么不好?虽然是很简单单我觉得很清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宏观经济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