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中学家

时间: 14:18   来源:新京报
――呕心沥血的教子典范,情深意切的家书范本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三联书店1984年增补初版。
&&&&三联书店1983年初版。
&&&&《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篡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该书最早由三联书店1983年出版。
&&&&傅氏父子简介
&&&&傅雷(―)
&&&&1956年,傅雷和傅聪在一起切磋琴艺。
&&&&文学翻译家。字怒安,号怒庵。上海人。傅雷写给长子傅聪的家书,辑录为《傅雷家书》。傅雷翻译的作品有30余种,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其中巴尔扎克占15种: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罗曼?罗兰4种:有《约翰?克利斯朵夫》等;伏尔泰4种:有《老实人》等;梅里美2种:有《高龙巴》等;莫罗阿3种:有《恋爱与牺牲》等。
&&&&傅雷长子。日生于上海。自幼受到父亲傅雷的艺术教育,并向意大利钢琴家、指挥家梅百器学习钢琴。1958年底移居英国,后入英国籍。在钢琴演奏中,他善于将东、西方音乐文化相融合,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尤其精于演奏W.A.莫扎特、F.F.肖邦和C.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有“钢琴诗人”之称。
&&&&傅雷次子。1938年出生,退休前为北京第七中学英语特级教师。
&&&&楼适夷察觉书信的价值
&&&&1979年4月下旬,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的楼适夷从北京专程去上海,参加由上海市文联主办为傅雷和他夫人朱梅馥平反昭雪的骨灰安葬仪式。当他到达几小时之后,去国二十多年的傅聪,也从海外归来。这时,傅雷的冤案已经平反,可是笼罩在傅聪头上的“叛国者”阴影并未散去。
&&&&作为傅雷的挚友,楼适夷在解放前就与傅雷一家相交匪浅。傅敏记得,“他以前是地下党,经常来我家躲难。”因此,楼适夷特地从北京赶到了上海。此时,他见到的傅聪,已经从一个风华正茂、稚气未脱的青年变成了老成持重、身心成熟的中年人。时隔二十多年之后见到故人之子,楼适夷心中有说不出的感慨。
&&&&参加完了傅雷和他夫人朱梅馥平反昭雪的骨灰安葬仪式,楼适夷几天之后回北京。不料,傅聪恰巧也是乘这一班航机转道去北京。途中,楼适夷和傅聪相对叙旧。傅聪简单地谈了二十多年来在海外个人哀乐的经历,和今天重回中国的心态。自然,两人也谈到了傅雷夫妇。楼适夷深知,傅雷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文学翻译家,还写过不少文艺和社会的评论著作,以及优美的散文作品,数量可能不多,但在思想、理论、艺术上都是卓有特色,生前从未收集成册,他觉得,今后不应任其散失,要设法收集、整理、编订起来,印行出版,这也是一份宝贵财富。两人在谈话中说到了多少年来,傅雷给傅聪所写的而且往往是万言的家书。傅聪告诉楼适夷,那些信现在都好好地保存着。
&&&&关于傅雷、傅聪父子的通信情况,楼适夷记得,1957年的春末,他得到假期去南方旅行,路经上海,依然同解放前一样,被留宿在傅雷的家里联床夜话。傅雷对他谈到了正在海外学习的儿子傅聪,并找出他寄来的家信给楼适夷看,同时也把自己已经写好,还未发出的一封长篇复书,叫楼适夷一读。
&&&&虽然楼适夷所见的只是几封信,但给他的印象非常深刻。他不禁为傅雷爱子、教子的精神所感动。不久,全国掀起了反右派运动,傅雷被错误地划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之后,在波兰留学的傅聪,突然自由出走,去了英国。尽管如此,在当时的上海市委领导石西民的关照下,傅雷虽然被划成“右派”,但仍能和身在海外并同样身蒙恶名的儿子,保持经常的通讯关系。在飞机上得知傅聪保留着这些书信之后,身为作家和出版人的楼适夷敏感地察觉到了这些书信的价值,这促使他后来向出版家范用做了推荐。
&&&&范用排除出版阻力
&&&&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的出版家范用记得,1981年前后,他与楼适夷先生同去上海。旅途中闲谈,楼适夷告诉他傅雷先生的情况,包括对傅聪、傅敏兄弟俩的教育培养。范用很感动,对傅雷与傅聪的通信产生极大的兴趣。此前,他读过傅雷翻译罗曼?罗兰的《弥盖朗琪罗传》和《约翰?克里斯朵夫》。阅读《约翰?克里斯朵夫》,对范用来说不仅是文学上极大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他深深受到人道主义思想的感染。由此,他对译者傅雷先生产生了敬仰之心。很快,范用到北京七中来找傅敏。时至今日,傅敏对那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当时我还住在学校,我也不知道范用是个什么人物。他对我说,想把这些书信拿去出版,我听了很高兴。他走了以后,学校的同事告诉我,这个人是坐小汽车来的。后来,我才知道范用是个什么人。以后就是我去找他,不敢再让他登门了。”
&&&&范用从傅敏那里取得家书原件阅读之后,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一定要把它出版介绍给广大读者,让天下做父母的做儿女的都能一读!然而,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有人说傅聪是“叛国”,出版《傅雷家书》是提倡走白专道路。而范用则认为,“傅聪本来就是在国外学习,何来叛国?他不过是对父母在‘文革’中惨遭迫害,心存悲愤有所表示,事出有因。至于提倡走白专道路,何谓白何谓红,谁也说不清。提倡专,有何不好?不仅现在,将来我们也还是要提倡专。专除了要具备天资,更多是靠勤奋与毅力。傅雷的教导,与傅聪的苦学苦练,在这方面做出了榜样,值得向世人介绍。”
&&&&傅聪1980年回到国内,后来种种事实表明,傅聪是一个爱国者,他还回来演出。在此期间,范用请了傅聪吃饭。后来,范用对反对者说,傅聪能够在国内公开演出了,《傅雷家书》为什么不能出版?就这样,出版阻力被范用排除。
&&&&另一边,在双方同意合作之后,范用找了一个老编辑帮傅敏一块儿整理。开始编的时候,傅敏准备把书信分门别类,后来发现这很难。因为父亲的知识面太广了,每封信里面内容很丰富,很难做清晰的划分。最后,傅敏决定按照日期来。1983年,《傅雷家书》终于以三联书店的名义出版(当时,三联书店是人民出版社下属的编辑部)。范用还安排三联书店在北京、上海、香港举办傅雷家书手迹展,吸引了很多观众参加。
&&&&傅敏记得,《傅雷家书》第一版出来后,发现家书的顺序调整乱了,第二版又重新调整。后来,上海又发现了不少1959年以后的信,那是傅敏的母亲朱梅馥抄的书信底稿。再版的时候,这些信就被加了进去。这样,《傅雷家书》更加充实和丰富了。范用记得,三联的《傅雷家书》五版共印了116万册。而此后,《傅雷家书》出版了多个版本,仅辽宁教育出版社就出了两个版本,一版是带照片的,一版是不带照片的。而辽教版的《傅雷家书》后来增加了8万字,傅敏说,增加的原因主要是根据读者的要求,增加了一些内容,使家书更有亲情。此外,里面还增加了一些妈妈的信,这也是原来没有的。而最新一版的《傅雷家书》,则是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的版本。
&&&&销售量以百万计,至今仍保持3年10万册的销量速度,《傅雷家书》不能不说是一个出版奇迹。对此,傅敏也感到意外,“在图书出版、发行之前,我完全没有想到,它会有那么大的发行量,产生那么大的影响,有这么强的生命力,我只是觉得,这些书信很有教育意义。”
&&&&对于《傅雷家书》的价值和意义,楼适夷认为,“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傅雷艺术造诣极为深厚,对无论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的各个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他青年时代在法国学习的专科是艺术理论,回国以来曾从事过美术考古和美术教学的工作,但时间都非常短促,总是与流俗的气氛格格不能相入,无法与人共事,每次都在半途中绝裾而去,不能展其所长,于是最后给自己选择了闭门译述的事业。在他的文学翻译工作中,大家虽都能处处见到他的才智与学养的光彩,但他曾经有志于美学及艺术史论的著述,却终于遗憾地不能实现。在他给傅聪的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音乐方面的学养与深入的探索。他自己没有从事过音乐实践,但他对于一位音乐家在艺术生活中所遭到的心灵的历程,是体会得多么细致,多么深刻。儿子在数万里之外,正准备一场重要的演奏,爸爸却好似对即将赴考的身边的孩子一般,殷切地注视着他的每一次心脏的律动,设身处地预想他在要走去的道路上会遇到的各种可能的情景,并替他设计应该如何对待。因此,在这儿所透露的,不仅仅是傅雷对艺术的高深的造诣,而是一颗更崇高的父亲的心,和一位有所成就的艺术家,在走向成材的道路中,所受过的陶冶与教养,在他才智技艺中所积累的成因。”楼适夷的分析,或许正是《傅雷家书》畅销25年的重要因素。
  【编者说】
&&&&傅敏 家书与平时对我的教育是一致的
&&&&新京报:你现在还读《傅雷家书》吗?
&&&&傅敏:经常看。尤其今年是傅雷诞辰100周年,我因为要编东西,就看得更多。每次看,我都有新的体会。
&&&&新京报:傅聪说过,在家书中,他最喜欢父亲跟自己谈艺术的部分,不是特别喜欢谈大道理的部分,你是否如此?
&&&&傅敏:谈艺术的部分当然是家书里面最精彩的。只要父亲讲得有道理,我都喜欢。
&&&&新京报:傅雷先生后来有一个反省,说他在你们小时候对你们要求太严,使你们俩没有一个欢乐的童年。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傅敏:这主要涉及到他性格的形成。他从小是在寡母孤儿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而我的祖母对他教育是非常严格的。他心理上受此影响,所以对我们非常严厉。现在看,他的指导思想对,但当时有些教育方法不一定对。所以,他在家书中忏悔,他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新京报:小时候你意识到父亲管得太严没有?回想起来,你觉得自己的童年有遗憾吗?
&&&&傅敏:小时候完全没意识到。因为童年就是那么过来的,也说不上遗憾不遗憾。
&&&&新京报:你也是老师,如果从教育的角度,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傅敏:第一,在观念上,父母要注意,不要把自己放得高高在上。我是父亲你是孩子,这就不是一个平等的地位了。不管他是多大的孩子,首先,他是个有生命的人。在这个观念上,家长和孩子是平等的。当然,从家庭来说,家长与孩子不可能绝对平等。但是,有了这个观念,你就会合理地对待这个矛盾。现在这个问题比较严重,孩子考学,家长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孩子就很苦恼。这些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家长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没有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
&&&&新京报:回头看你自己的一生,父亲的家书给你造成了什么影响?
&&&&傅敏:家书与平时他对我的教育是一致的。他就是不断地在调整我。从做人到性格,我都受他影响。当然,他是里方外方的人,我是里方,外还有一点曲线。这点曲线,可能还是受了我母亲的影响,因为她是一个慈悲的人。
  【专家说】
&&&&孙瑞雪 家书是傅雷精神生活的延续
&&&&新京报: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你读《傅雷家书》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孙瑞雪:读了《傅雷家书》后,你会觉得他就是一个精神的人、心灵的人,并且他的精神与心灵的丰富性也时时让人感动和感慨。
&&&&新京报:傅雷后来反省自己,说自己对傅聪、傅敏小时候管教太严,这与傅雷小时候是跟着母亲长大,祖母对他管教太严有没有关系?
&&&&孙瑞雪:一个人出生后,天然地就和父母(实际的领养者)处在一种关系中,并在关系中成长。由于孩子在头12年中,都肩负着建构自我的重任,所以在关系中总是处于被动的位置,成人成为关系中的主旋律,这时,儿童也在这种被动的关系中形成着自己关系的模式。傅雷在成长以及成人后,无疑地将他与母亲的关系沿用到了他与自己孩子的关系中去。在他的家书中,傅雷这样写道:“可怜过了45岁,父性才真正觉醒。”实际上他在45岁后才开始觉悟到“可怜的孩子,怎么你的童年跟我的那么相似呢?”。
&&&&新京报:从后来的结果看,傅聪成为了著名的“钢琴诗人”,这能否就说,是傅雷的严格教育使然?
&&&&孙瑞雪:成长具有巨大的复杂性,同时又拥有很大的规律性。我更愿意认为,这可能是一种精神上的遗传和精神进化的延续。是这些东西影响了傅聪。如同他的性格以及他跟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同样会影响到他的孩子一样,生活就是这样。
&&&&新京报:如果从教育的角度,当下的读者读《傅雷家书》,应该吸收哪些东西?
&&&&孙瑞雪:如果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孩子的成长,我更相信一点,家庭就是一个教育机构。父母的生命状态、心理状态、精神状态、心灵状态才是孩子成长的真正导向。任何一个家庭,他都不可能逃离这些东西。这些派生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孩子未来发展的方向,蕴含了人的价值取向、人的生存意义、人的内在世界以及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最后,决定了人的幸福感。所以,教育最核心的内容一是父母内在的状态,一是孩子成为他自己还是成为父母所期望的,这有本质的差别,这也是今天的教育与以往教育的差别。可能今天我们更愿意相信,无论你是谁的父母,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这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所在,我们需要尊重这样的意义。
  孙瑞雪(著名教育专家,一直致力于科学教育法的本土化实践)
  【读者说】
&&&&杨小洲 家书并非傅雷作品的经典
&&&&我读《傅雷家书》是1984年的事,这本书的出版在八十年代影响很大,个人情调与艺术品位都令那个时代的人们心生崇拜,尤其当时的报刊时常登载对此书的评论,大有将此书作为艺术鉴赏最佳书籍的趋势,因此阅读此书就成为一种时尚。许多人将此书当作个人修养的枕边读物,甚至男女青年交往定情都要倚靠这书来完成,可想当年这书的销售盛况。我手边的这本《傅雷家书》还是北京一位女性朋友买了寄来送给我的,扉页上简单的签赠表露出依稀朦胧的情感。
&&&&但八十年代虽是文学与艺术阅读良晨,却不一定有着阅读的美景,毕竟我们的出版物相对匮乏,艺术水准与品位都有极大局限,因此读《傅雷家书》便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对家书中谈论的艺术不懂;二是以家书里的傅雷个人品位为欣赏标准。这样的结果常使人误入歧途,致使许多人对音乐对艺术的欣赏都停留在表象,讲解与抒发着自我想象,到了今天我读到的艺术类书籍,基本都带有这些影子。
&&&&而傅雷谈音乐属于个人意见,对错皆有,譬如他在信里说“这一点希望你注意。传说李斯特在琴上的戏剧式动作,实在是不可靠的;我读过一段当时人描写他的弹琴,说像rock[磐石]一样。罗宾斯坦(安东)也是身如岩石。唯有肉体静止,精神的活动才最圆满: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就值得商榷,前一句谈演奏,但时下郎朗演奏钢琴的大幅度动作与激情表达,说明傅雷所谓“琴上的戏剧式动作”不确,后一句“唯有肉体静止,精神的活动才最圆满”也过于绝对,加上“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一句,可知傅雷对音乐与艺术有很多猜测与想当然,由此可知《傅雷家书》与曾国藩等人的家书全然不同,还是属于家书范畴,不是傅雷作品的经典。(记者 张弘)
编辑:杨永青
京公网安备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 傅雷家书TXT下载
作者:傅雷及夫人(当代)
栏目:励志.心理
类别:古典
大小:459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书籍节选│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是最好的艺术学徒的修养读物&。 《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以及美 术批评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 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 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 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才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家书 在线阅读:
下载地址:
更多>>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随机推荐│
索甲仁波切
阿瑟&赛西尔
弗里达&劳伦
阿维纳什·K
更多>>相关下载│
戴尔·卡耐基
斯宾塞&约翰傅雷《傅雷家书》在线阅读及下载 >> 关于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所在位置: >>关于
读家书,想傅雷(代序)楼适夷
《傅雷家书》的出版,是一桩值得欣慰的好事。它告诉我们: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不能永远掩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读着这部新书,我想起傅雷父子的一些往事。
一九七九年四月下旬,我从北京专程去沪,参加由上海市文联主办为傅雷和他夫人朱梅馥同志平反昭雪的骨灰安葬仪式。当我到达几小时之后,他们的儿子,去国二十余年的傅聪,也从遥远的海外,只身归来,到达生身的父母之乡。五十年代中他去国的时候,还带着满脸天真的稚气,是一个刚过二十岁锦绣年华的小青年,现在却已经到老成持重,身心成熟的壮岁了。握手相见,心头无限激动,一下子想起音容宛在,而此生永远不能再见的亡友傅雷和他的夫人,想起傅聪傅敏兄弟童年调皮淘气玩乐的形象。在我眼前的这位长身玉立、气度昂藏的壮汉,使我好像见到了傅雷;而他的雍容静肃、端庄厚憨的姿影,又像见到了他的母亲梅馥。特别使我高兴的,我没有从他的身上看到常常能看到的,从海外来的那种世纪末的长发蓄须、艳装怪服的颓唐的所谓艺术家的俗不可耐的形象;他的态度非常沉着,服装整齐、朴素,好像二十多年海外岁月,和往来周游大半个地球的行旅生涯,并没有使他在身上受到多少感染。从形象的朴实,见到他精神世界的健壮。时移世迁,过去的岁月是一去而不可复返了,人生的正道,是在于不断地前进,而现实的一切,也确实在大踏步地向前迈进。我们回想过去,也正是要为今天和未来的前进,增添一分力量。
想念他万里归来,已再也见不到生命中最亲爱的父母,迎接他的不是双亲惊喜欢乐的笑容,而是萧然的两撮寒灰。在亲友们热烈的包围中,他心头的热浪奔腾,是可以想象的。直到在龙华革命公墓,举行了隆重的仪式之后,匆匆数日,恰巧同乘一班航机转道去京,途中,我才和他有相对叙旧的机会。他简单地谈了二十多年来在海外个人哀乐的经历,和今天重回祖国心头无限的激荡。他问我:"那样的灾祸,以后是不是还会再来呢?"我不敢对他作任何保证,但我认为我们应该有勇气和信心,相信经过了这一场惨烈的教训,人们一定会有力量阻止它的重来。谈到他的父母,大家都不胜伤感,但逝者已矣,只有他们的精神、遗爱和一生劳作所留下来的业绩,则将是永远不朽的。傅雷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文学翻译家,他的成就不只是留下了大量世界文学名著的译本,我知道他还写过不少文艺和社会的评论著作,以及优美的散文作品,数量可能不多,但在思想、理论、艺术上都是卓有特色,生前从未收集成册,今后不应任其散失,要设法收集、整理、编订起来,印行出版,也是一份献给人民的宝贵的财富。谈话中便谈到了他多少年来,给傅聪所写的万里而且往往是万言的家书。傅聪告诉我,那些信现在都好好地保存在海外的寓居里。
我想起那书信,因为在一九五七年的春末,我得到假期去南方旅行,路经上海,依然同解放前一样,被留宿在傅雷的家里,联床夜话,他给我谈到正在海外学习的儿子傅聪,并找出他寄来的家信给我看,同时也把自己已经写好,还未发出的一封长篇复书,叫我一读。在此不久之前,傅雷刚被邀去过北京,参加了中共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他是第一次听到毛主席亲口所作的讲话,领会到党在当前形势下宣传工作上的全面的政策精神。显然这使他受到很大的激动,他全心倾注在会议的日程中,做了详尽的长篇记录,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他这次给傅聪的那封长信,就是传达了这一次会议的精神。傅雷一向不大习惯参加集体活动和政治生活,但近年来目睹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实际,切身体会到党全心全力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精神,显然已在他思想上引起了重大的变化。
他指着傅聪报告自己艺术活动的来信对我说:"你看,这孩子在艺术修养上确实已经成熟起来了,对这一点我是比较放心的。我担心的是他身居异国,对祖国实况有所隔阂,埋头艺术生活,最容易脱离实际,脱离政治,不要在政治上产生任何失误,受到任何挫折才好。"我所见的只是这两封信,但他给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这不仅我当时为傅雷爱子教子的精神所感动,特别是在此后不久,全国掀起了狂风大浪的"反右派运动",竟把这位在政治上正在力求上进,在他平素热爱祖国的基础上,对党对社会主义的感情正在日益浓厚的傅雷,大笔一挥,错误地划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接着不久,消息传来,在波兰留学的傅聪,又突然自由出走,去了英国。由于对他父子的为人略有所知,这两件事可把我闹得昏头转向,不知人间何世了。
但应该感谢当时的某位领导同志,在傅雷被划成"右派"之后,仍能得到一些关顾,允许他和身在海外并同样身蒙恶名的儿子,保持经常的通讯关系。悠悠岁月,茫茫大海,这些长时期,在遥遥数万里的两地之间,把父子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就是现在这部经过整理、编癣辑集起来的《傅雷家书》。
感谢三联书店的范用同志,当他知道傅雷有这样一批宝贵的遗书之后,便一口承诺,负起出版的任务,并一再加以催促,使它经过傅氏兄弟二人慎重编选之后,终于公开问世了。(我相信他们由于多方面慎重的考虑,这选编是非常严格的,它没有收入琐碎的家人生活琐事和当时的一些政治谈论,我上面提到的那封信,就没有收入在内。)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傅雷艺术造诣极为深厚,对无论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的各个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他青年时代在法国学习的专科是艺术理论,回国以来曾从事过美术考古和美术教学的工作,但时间都非常短促,总是与流俗的气氛格格不能相入,无法与人共事,每次都在半途中绝裾而去,不能展其所长,于是最后给自己选择了闭门译述的事业。在他的文学翻译工作中,大家虽都能处处见到他的才智与学养的光彩,但他曾经有志于美学及艺术史论的著述,却终于遗憾地不能实现。在他给傅聪的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音乐方面的学养与深入的探索。他自己没有从事过音乐实践,但他对于一位音乐家在艺术生活中所遭到的心灵的历程,是体会得多么细致,多么深刻。儿子在数万里之外,正准备一场重要的演奏,爸爸却好似对即将赴考的身边的孩子一般,殷切地注视着他的每一次心脏的律动,设身处地预想他在要走去的道路上会遇到的各种可能的情景,并替他设计应该如何对待。因此,在这儿所透露的,不仅仅是傅雷的对艺术的高深的造诣,而是一颗更崇高的父亲的心,和一位有所成就的艺术家,在走向成材的道路中,所受过的陶冶与教养,在他才智技艺中所积累的成因。
对于傅雷给孩子的施教,我是有许多记忆可以搜索的。当四十年代初我在上海初识傅雷并很快成为他家常客的时候,他的两个孩子都还幼小,大孩子傅聪刚及学龄。在四周被日本侵略军包围的上海孤岛,连大气中都弥漫着一种罪恶的毒氛。他不让儿子去上外间的小学,甚至也反对孩子去街头游玩。他把孩子关在家里,而且很早发现在幼小的身心中,有培养成为音乐工作者的素质。便首先在家中由父母亲自担当起教育的责任,并在最基础的文化教育中,环绕着音乐教育这个中心。正如他在对己对人、对工作、对生活的各方面都要求认真、严肃、一丝不苟的精神一样,他对待幼小的孩子也是十分严格的。我很少看到他同孩子嬉戏逗乐,也不见他对孩子的调皮淘气行为表示过欣赏。他亲自编制教材,给孩子制定日课,一一以身作则,亲自督促,严格执行。孩子在父亲的面前,总是小心翼翼,不敢有所任性,只有当父亲出门的时候,才敢大声笑闹,恣情玩乐。他规定孩子应该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比方每天同桌进餐,他就注意孩子坐得是否端正,手肘靠在桌边的姿势,是否妨碍了同席的人,饭菜咀嚼,是否发出丧失礼貌的咀嚼声。甚至因傅聪不爱吃青菜,专拣肉食,又不听父亲的警告,就罚他只吃白饭,不许吃菜。孩子学习语文,父亲却只准他使用铅笔、蘸水钢笔和毛笔,不许用当时在小学生中已经流行的自来水金笔。我不知道傅雷有这样的禁例,有一次带了傅聪到豫园去玩,给他买了一支较好的儿童金笔,不料一回家被父亲发现没收,说小孩子怎么能用那样的好笔,害得孩子伤心地哭了一常我事后才知道这场风波,心里觉得非常抱歉,对傅雷那样管束孩子的方法,却是很不以为然的。
同时傅聪也正是一个有特异气质的孩子,他对爱好的事物常常会把全神都贯注进去,忘却周围的一切。有一次他独自偷偷出门,在马路边Q,观望熙熙攘攘的市景,快乐得忘了神,走着走着,竟和路边的电线杆子撞了一头,额角上鼓起了一个包,闹了一场小小的笑话。他按照父亲的规定,每天上午下午,几小时几小时的练习弹琴,有时弹得十分困倦,手指酸痛,也不敢松弛一下,只好勉勉强强地弹下去。但有时却弹出了神,心头不知到来了什么灵感,忽然离开琴谱,奏出自己的调子来。在楼上工作的父亲,从琴声中觉察异样,从楼梯上轻轻下来。傅聪见父亲来了,吓得什么似的,连忙又回到琴谱上去。但这一次傅雷并不是来制止的,他叫孩子重复弹奏原来的自度曲,听了一遍,又听一遍,并亲自用空白五线谱,把曲调记录下来。说这是一曲很好的创作,还特地给起了一个题目,叫做《春天》。这件事我记得很清楚,一直到那回傅聪首次回国时,还问过他多少年来除了演奏之外,是不是还自己作曲。
傅聪少年时代在国内就闹过一次流浪历险记。一九四九年上海解放后,傅雷全家从昆明迁回上海,把傅聪单独留在昆明继续学习。但傅聪非常想家,一心回沪继续学习音乐,竟然对父亲所委托的朋友不告而别,没有旅费,临行前由一些同学友人主动帮他开了一个演奏会,募了一些钱。这件事使上海家中和昆明两地闹了一场虚惊。傅雷后来告诉我说:"你看,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把帽子脱下翻过来,大家帮帮忙,这孩子就是这样回上海来了。"有的人对幼童的教育,主张任其自然而因势利导,像傅雷那样的严格施教,我总觉得是有些"残酷"。但是大器之成,有待雕琢,在傅聪的长大成材的道路上,我看到作为父亲的傅雷所灌注的心血。在身边的幼稚时代是这样,在身处两地,形同隔世的情势下,也还是这样。在这些书信中,我们不是看到傅雷为儿子呕心沥血所留下的斑斑血痕吗?人的自爱其子,也是一种自然的规律。人的生命总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业却永远无尽,通过亲生的儿女,延续自己的生命,也延续与发展一个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所能尽的力量。因此培育儿女也正是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世界所应该尽的一项神圣的义务与责任。我们看傅雷怎样培育他的孩子,也正和傅雷的对待其他一切一般,可看出傅雷是怎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与心力,在对社会、祖国与人类世界尽自己的责任的。傅聪在异国飘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吸取了多么丰富的精神养料,使他在海外孤儿似的处境里,好像父母仍在他的身边,时时给他指导、鼓励与鞭策,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式各样的魔障与阻力,踏上自己正当成长的道路。通过这些书信,不仅仅使傅聪与亲人之间,建立了牢固的纽带,也通过这一条纽带,使傅聪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结合。不管国内家庭所受到的残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恶名,他始终没有背弃他的祖国,他不受祖国敌对者多方的威胁利诱,没有说过或做过有损祖国尊严的言行。甚至在他的艺术巡礼中,也始终一贯,对与祖国采取敌对态度的国家的邀请,一律拒绝接受。直到一九七九年初次回国,到了香港,还有人替他担心可能产生麻烦,劝他暂时不要回来,但他相信祖国,也相信祖国会原谅他青年时代的行动,而给他以信任。这种信赖祖国、热爱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在数万里外给他殷切的爱国主义的教育,是不能分开的。
再看看这些书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样的政治处境中写出来的,更不能不使人不去想那一次令人痛心的政治运动,二十多年来给数以万计的祖国优秀儿女所造成的惨运,是多么的惊人,而今天终于普遍得到改正、昭雪,又是一个多么得人心的政治措施。有许多人在那场灾祸中被伤残了,但有许多人却由此受到特殊的、像钢铁受到烈火一样的锻炼,而更加显露出他刚毅锐利的英精。在我最熟悉的战友与好友中,有许多人是这样的,在党外的傅雷也是这样,虽然我今天已再也见不到他们了,但在他们的后代中,以及更广大的在十年浩劫中受过锻炼的坚强奋发的青年中,我看见了他们。
我叙述这些回忆和感想,谨郑重地向广大读者推荐这部好书。
一九八一年七月五日北京东郊
关于傅雷家书
本书是我国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暨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辑印在这本集子里的,不是普通的家书。骼自诟鞔系男爬镎庋担骸俺て垭沟母阈葱牛皇强者脒叮皇悄涿畹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 QQ:&&浙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傅雷中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