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有没有怀孕的可能性

怎样怀孕几率高?
怎样怀孕几率高?
基本信息:女&&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你好!我和老公都32岁了特别急于想要个孩子我是8月6号来的例假,请问我的排卵期时多少号?那几是受孕几率高?请问受孕与同房姿势有很大关系吗??那什么姿势受孕快而且几率高??我和老公这两天同房有精液流出那我还会怀孕吗??、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_妇科
擅长:妇科的常见病的诊治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泸州医学院,&&&妇产科_妇科
建议:你好 你叙述的情况排卵期是在22号的前后几天.,女性的排卵日期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加在一起称为排卵期,这个时间段同房比较容易怀孕.
擅长:妇产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淮安市清河区妇幼保健所&&&妇产科
建议:如果平时三十天左右月经周期,大约在22号左右是排卵期,性生活后精液流出不影响受孕。
你好!请问可以用什么方法最快测出我是否怀孕??现在能测出来吗??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河南省汝南县南余店乡卫生院&&&妇产科
建议:你好,如果你的月经周期规律,考虑排卵期在18-28号,在此期间房事比较易受孕,建议房事后把臀部抬高易受孕。
&&&妇产科_妇科
擅长:妇科疾病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威县人民医院,&&&妇产科_妇科
建议:在来月经的第8--13天开始用排卵试纸检测排卵,看是否有正常的排卵,然后再同房,同房结束以后垫高臀部,避免精液外流。可以提高受孕的几率。过度的着急紧张也是不利于怀孕的因素。
有关的更多问题,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15岁女孩怀孕的可能性大吗?
15岁女孩怀孕的可能性大吗?
基本信息:女&&13岁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
刚怀孕一两天的时候会有什么症状?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有关的更多问题,
有关的健康经验
有关的更多经验,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_产科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2002年,9/11后的第一个春天,我30岁,那时我正试图从第一段婚姻中摆脱出来,一切充满了变数。我丈夫和我是在读研究生时相识的,由于我俩没能在同一个地方找到研究工作,结婚三年我们一直都分居不同的州。在我接受了加州一个预备终身教职 ,而他拒绝了附近单位的一个博士后职位之后——他嫌工作不够好——一切似乎都很明显了,我们分居的生活不会改变了。
分手之后的好几个星期,我怕父母失望,就犹豫着一直没有告诉他们。当我最终告诉了他们这个消息后,他们表示支持和理解,我松了一口气。接着母亲告诉我,“看过这周的《时代周刊》了吗?我知道你想要孩子。”
那周《时代》杂志的封面上有个小宝宝,“听一位成功女性讲述她无法生育的经历,那是一种懊悔与怨恨交加的哀痛。”,里面一篇文章的开头是这样描写的。整整一代还没打算生育的一代女性开始为这个决定挣扎不已,一家接一家的媒体充斥着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生育能力下降的担忧:英国《观察家报》的文章哀叹“大龄女性面临生子困境”,《纽约》杂志的封面上则赫然写着“生育慌”。
这一恐慌源自于西尔维亚安.休利特【1】于2002年4月出版的《造人》一书,该书一经出版便备受瞩目,书中建议女性应趁年轻及早生育,否则就会面临不孕不育的风险。在美国的企业界,休利特所采访的职业女性中,有42%在40岁时还没有孩子,而且其中多数都非常后悔。休利特建议她的读者,在为坐上公司高位而谋划的同时,也应该计划一下嗣续的问题。&
此前一年的秋天,由美国生殖医学会【2】所发起的一系列广告活动则警告说,“年龄与生育能力成反比。”为使主旨更加醒目,其中一有则广告中的奶瓶被设计成沙漏状,奶瓶里面的奶水不断减少。这个组织宣称,女性的生育能力从27岁开始走下坡路。“你应该现在要孩子了吧?” 《新闻周刊》如是回应。
对我来说,那一选择已不可行了。
我一直想要孩子。即便在我忙于做博士后研究时,我仍然自告奋勇地给朋友临时照看他尚未上学的孩子。在机场时,我经常会和疲惫不堪的妈妈还有牙牙学语的宝宝搭讪,借此打发时间——曾经有一次,一个2岁大的宝宝竟然爬到了我的腿上。在我快30岁时,有一次去参加婚礼,在婚礼彩排和宴会期间,我和新郎的几个还未上学的外甥、侄子一起玩耍,经常还玩到了地板上。(“你会放屁吗?”彩排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大声地问我。“每个人都会的,”我郑重地回答说,他的祖父则坐在后排偷笑。)
然而,突然在30岁的时候变成了单身,似乎注定我在三十五、六岁前生不了孩子,或者永远也生不了了。2002年5月,我坐飞机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这时我最终还是逼着自己读了《时代》杂志的那篇文章。读完之后,我心烦意乱,甚至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离婚是否是对的。“老天啊,要是我想生两个怎么办?”当冰冷的飞机掠过落基山脉时,我在日记中写到。“35岁生第一个,等到孩子2岁时,再要第二个,等你生第二个的时候,你很可能已经38或39岁了。这一切的前提是如果,你还能生的话。” 为了安慰自己不为离婚而后悔,我写到,“之前我做什么也不会改变这个局面的。”写完,我在这句话下面划了一道横线。
我运气不错:短短几年,我又结婚了,这次两人非常般配。但是我的新任老公和我却似乎要面对低得可怕的生育几率。我所看过的书籍和网站上都说,35至39岁的女性在尝试受孕的一年内,有三分之一的人无法怀孕。美国生殖医学会2003年患者指南在首页提到,年龄接近40岁的女性,其从此 无法生育的几率达30%。这一指南还包含了一些我在其他许多地方重复见到的统计数字:女性每个月的怀孕几率,在30岁时为20%,40岁时则减少至5%。&
每当我读到这些数字时,心中就会猛地一沉,伴随着一种不祥的预感。我已经失去了做妈妈的机会了吗?&
作为一名心理学研究者,我曾经在科学期刊上发表过文章,有些还受到了大众传媒的关注,我知道许多科研结果与公众所了解的相差很大。婚礼后不久,我决定追本溯源:我仔细搜寻了医学研究数据库,很快就了解到,这些关于女性年龄与生育能力的数据——许多人将其作为决定两性关系、职业和生育时间的依据——是主流媒体未能正确报道和解读科学研究的惊人例证之一。&&
比如,引用最为广泛的一项,年龄在35至39岁的女性,在经过一年的尝试后,会有三分之一未能怀孕,这一数据基于2004年《人类生殖》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这一数据的来源则很少有人提到:法国1670至1830年的生育记录。不育的几率——30%——同样是参照历史人口所计算出来的。&
换句话说,千百万女性所听到的关于怀孕年龄的建议,其参照的数据却是来源于一个电、抗生素和生育治疗尚未出现的时代。多数人以为,这些数字来源于针对当代女性所进行的大规模的系统研究,但实际上它们不是。当我告诉朋友和同事时,迄今为止最为常见的反应是:“不会吧………不可能。是真的吗?”
尽管对出生于20世纪的女性的年龄和自然生育能力的系统研究寥寥无几——这有点让人意想不到——但这些研究的结果却令人乐观。2004年,《产科学与妇科学》【3】(Obstetrics & Gynecology)上刊登了戴维.邓森【4】(现就职于杜克大学【5】,DukeUniversity)领导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在对770名欧洲女性的怀孕几率进行调查后发现,在保持至少1周行房2次的前提下,35-39岁女性中一年内成功怀孕的机率为82%,而27-34岁女性的这一比例为86%。(女性30岁前后,生育能力几乎没有改变——这本身就是个新闻。)另一项研究发表在《生育与不孕》【6】杂志3月刊上,由波士顿大学【7】的肯尼斯.罗斯曼(Kenneth Rothman)领头,研究共调查了2820名正在努力怀孕的丹麦女性。在排卵期行房的前提下,35-40岁女性中一年内成功怀孕的有78%,而在20-34岁女性中这一比例为84%。一项由北卡莱罗纳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安妮.施泰纳(Anne Steiner)带头的研究于6月发表了研究结果,结果显示此前已怀过孕的38-39岁女性中,标准体重的白人女性在6个月内自然受孕的达80%(尽管该比重在其他人种和超重者中会低一些)。她告诉我:“我们的研究数据显示,40岁以下女性的生育能力未出现大幅下降。”
就连那些基于历史出生记录的研究结论都比媒体通常报道得更为乐观:其中一项研究发现,在有节育技术前,89%的38岁女性仍能生育;另一项研究则显示,普通女性在40-45岁前时仍能怀孕。但是这些特别鼓舞人心的数据很少有人提及——2008年美国生殖医学会(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委员会对女性年龄和生育能力的相关意见中就没有引用任何这些类数据,而是引用了那些最悲观的历史数据。
简言之,“生育慌”——一经袭来,就没有一刻不让我忧心忡忡——本身就建立在有问题的数据之上。这几组数据大都来自对电灯出现之前、住在茅草屋中的女性的生育情况统计,而为此,我们却要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无时无刻地担忧,还放弃了无数的职业发展机会。邓森对现代女性生育情况的研究显示,28岁和37岁女性的怀孕率只相差4个百分点。生育能力确实是随着年龄增长在下降的,但是降幅还不足以夸张到让绝大多数接近40岁的女性无法生育子女。而这恰恰是关键所在。
我现在是3个孩子的母亲,这3个孩子都是我35岁后才生的。我40岁生日那天,我家老大才开始刚上幼儿园;5个月后,我家老幺出生了。三个都是在备孕几个月后自然怀上的。现在在机场,抱在我腿上的就是自己那咿呀学步的小孩了。
现在我担心的不再是生育能力问题,而是3个孩子的保育费和按时睡觉的问题。这些都是甜蜜的负担。&
不过,对高龄不孕的恐惧至今仍历历在目,记忆忧新。 之前,每次我备孕,都会被焦虑的情绪所折磨 ,认为我的年纪已经给我判了“死刑”。这种状况不止我有,很多女性在网络上留言,诉说她们对35岁后生子的恐惧,以致牺牲了自己的事业或者不敢要更多的孩子。年龄是个坎,过了那个可怕的35岁生日又想要孩子的的女性会来请教如何才能够保持冷静,因为像我当时一样,她们总是担忧会怀不上孩子。&
我在2012年出版了一本指导书《大龄女怀孕指南》(The Impatient Woman’s Guide to Getting Pregnant),部分内容是源自我的亲身经历。一位刚结婚的女士读过之后写信给我:“我很害怕,我已经超过35岁了,所有人都在不断提醒我,‘抓紧啊,要来不及了。’我的祖母甚至在我的婚宴上还在提醒我。”这可不只是祖母们的叨叨。记者茱蒂丝.史秋拉维兹(Judith Shulevitz)在去年下半年《新共和》【8】封面文章中写道:“目前关于高龄不孕的科学研究应该让我们比现在更加警醒。 ”该报道聚焦的正是推迟生育带来的不利影响。
生育慌是怎么开始的?为什么很少有孕产专家出来驳斥这种论调?
原因之一可能是“可利用性法则【9】”(availabilityheuristic):人们根据自己最直接的经验下判断。不孕不育科的医生每天都会看到年龄对生育治疗成功率的影响,对依赖于从母体取出大量卵子的试管婴儿【10】的成功率来说,尤其如此,因为每一步复杂的操作都会丧失部分卵子。年轻女性的卵巢对排卵药物 的反应要更好些,而且获取到的卵子染色体异常几率较低。所以,年轻女性做试管婴儿的成功率确实比较高——35岁以下女性中有42%的做过一次试管婴儿后就成功产子了,而在35-40岁的女性中该比例只占27%,在41-42岁的女性中更是低至12%。许多研究都调查了试管婴儿成功率是如何随年龄下降的,而许多研究类文章和网络论坛也援引了这些数据。
但是,美国每年仅有1%的婴儿是源自试管婴儿技术,并且大部分使用试管婴儿技术的母亲不是因为年龄而是因为输卵管堵塞【11】、丈夫不育或者其它问题:试管婴儿的父母中约80%都不超过40岁 。再者,试管婴儿方面的统计数据在自然受孕问题上几乎毫无用处,二者有很多不同点,比如自然受孕只需要一个卵子,而试管婴儿技术需要一打或更多的卵子。&
对自然受孕情况进行研究的困难程度是出人意料的——这也是造成现在生育能力的报道过度参考试管婴儿数据和历史记录的原因之一。大多数的现代女性20多岁就生了孩子,然后在三四十岁时就因为节育或者绝育手术而不再怀孕了,因此相关数据很难统计。对于夫妻多久才备孕成功或者至今备孕多久了的问题,研究跟人的记忆本身一样不可靠。而且要找到可供观察研究的备孕女性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从开始备孕到部分人成功受孕的间隔时间很短。
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35岁及以上的女性中,积极备孕的女性的生育能力可能低于该年龄段的一般女性。一那些生育能力强的女性,年轻的时候就可能意外怀孕了,另外一些人一旦备孕很快便能怀上,所以为人父母都比较早 。剩下的大多是生育能力低的。因此,美国国家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的生殖流行病学组组长阿伦.威尔科克斯(Allen Wilcox)博士说:“由于我们观察到的大龄女性的生育率偏低,因此生物性老化的影响可能被高估了。如果真是这样,这对于一直严格避孕的女性来讲不啻为一大利好,等她们大龄后备孕时,生育能力并没有这些数据让人以为的那么低。”
这些现代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人类开始节育前的历史数据被如此频繁的引用。然而使用历史数据的弊病也很多。先进的医疗、抗生素、甚至稳定的食物供给都是几百年前所没有的。而且历史数据中生育能力下降的原因还可能在于年纪大一点的夫妻过性生活没有年轻夫妻那么频繁。导致性生活频率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夫妻结婚太久或已经有了很多孩子,也可能二者兼有。(孩子越多,能过性生活的时间越少,而且有些夫妻一定发现了--—减少性生活,他们可以少喂一张嘴!)。一些基于历史资料的研究试图用各种方式去剥离这些问题的影响 ,比如只研究新婚夫妇,但是很多同样的问题依然存在。
评估生育能力最好的方式可能是测量“周期活力(cycle viability )【12】”,即看女性在最容易受孕的日子行房,怀孕的几率多大。基于“周期活力”的研究是前瞻式的,而不是回溯式的,也就是说监测那些备孕的夫妻,而不是让他们回想备孕多久才怀的孕或者还没怀孕。“周期活力”研究同样无需考虑年纪大的夫妻性生活频率降低的影响。杜克大学的分析表明,排卵前2天性交,35到39岁女性怀孕的几率为29%,27到29之间的女性为42%。按照这个指标,女性从20岁末到30岁末,受孕能力下降了大约三分之一。然而排卵期前2天的35到39岁女性的生育能力跟排卵期前3天的19到26岁女性是一样的:根据杜克大学的数据,大龄夫妻对时间的控制比年轻夫妻精确一天,就能明显减小年龄的影响了。&
以上数据不是跟大众媒体上不时看到的统计结果相矛盾吗?——大众媒体说,每个周期 只有20%的30岁女性和5%的40岁女性成功怀孕。确实是矛盾的,不过我没找到哪份学术刊物的文章包含这些数据,也没有哪一个我联系过的专家能告诉我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基于哪些数据。美国生殖医学会的指南没有为这些统计数据提供引用来源;当我联系该协会的新闻办公室询问数据来源,一个代表说这些数据因为要提供给普通民众阅读而被简化了,没有提供详细的引用来源。
生物统计学教授邓森(Dunson)认为数据较低可能是多个周期的平均结果,而不是第一个周期的成功几率。第一个周期怀孕的人数比例比后续任一周期大,因为生育能力最强的会很快怀孕,而剩下的人平均生育能力就要弱一些。
&&& 大多数生育问题与女性的年龄无关。输卵管堵塞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其他部位)是年轻和年长女性都可能遇到的问题。约半数的不孕不育问题来自男性,而且在年长的男性中更为常见,尽管研究表明,男性的生育能力仅仅随着年龄增长而缓慢下降。
&&& 与女性年龄无关的不孕不育因素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一些研究中,大龄女性中,怀过孕的女性的生育能力比没怀过孕的强不少。那些没有过意外怀孕的夫妻——按照施泰纳博士的说法,从来没说过‘哎呀’”的人——更多地是精子的问题和输卵管堵塞。所以,观察已经生过一个孩子的女性的数据或能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卵巢老化”导致的生育能力下降的情况。在肯尼斯.罗斯曼对丹麦女性的研究中,那些至少生育过一次的女性中,40岁跟20岁怀孕的几率差不多。
&&&&& 当然年长女性的担忧远不只是能否怀孕。流产和生下先天性缺陷胎儿的比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而且对这两个问题的忧虑已在大众媒体中传播已久。但实际上这些风险究竟上升了多少?很多流产的统计数据来自接受试管婴儿或其他孕育治疗的女性,她们的流产几率比较大,但这与年龄无关。虽然如此,《人口动态统计报告》通过从普通人群中提取数据,发现15%的20到34岁女性,27%的35到39岁女性,26%的40到44岁女性,曾经有过一次流产。这个比率的增加显而易见,而且真正的流产比例更高,因为很多流产发生在怀孕初期(在发现月经没来或验孕之前),然而应该指出的是,即使对于年纪较大的女性,妊娠继续的可能性仍是发生可觉察流产的3倍。
&&&&& 那么先天性胎儿缺陷呢?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诸如唐氏综合症【13】这样的染色体异常的风险也会加大,而这正是许多早期无征兆性流产的病源。但生下患有染色体异常的孩子的几率仍然是极低的。即使在早期胎检(即绒毛膜取样【14】)中,35岁的孕妇,其胎儿染色体正常率为99%,40岁左右的孕妇为97%。45岁时,即使大多数女性已不能生育,但一旦怀上, 胎儿染色体正常率依然高达87%(许多染色体检测异常的胎儿随后都会流产)。在不远的将来,胎儿基因检测只需通过简单的血液检测即能完成,这将使女性更易提前得知可能出现的基因问题。&
&&&&& 这与决定何时生育有什么关系呢?更确切地说,最晚什么时候生育是安全的?&
&&&& 这个问题没有绝对明确的答案,主要原因有二:第一,虽然有关现代女性自然生育的数据在不断增多,但仍十分缺乏。邓森 (Dunson),罗斯曼( Rothman)和施泰纳(Steiner)所进行的三项现代研究中,一共只采集了400名左右35岁及以上女性的数据,它们可能还不足以代表所有此类女性的情况。&
&&&& 第二,数据当然只能告诉我们几率及平均值----它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是这样。“即使我们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年龄的增长对生育能力的平均影响程度,但对个人而言,其意义不大,因为健康女性的受孕体质差异性很大。”美国国立卫生院(NIH)的阿伦.威尔科克斯( Allen Wilcox)如是说。
&&&& 那么女性和她的伴侣该做些什么呢?&
&&&&& 数据虽然不尽完美,但提供了两个结论:第一,生育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第二,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女性在三十五岁以后仍然可以自然受孕。在我看来,女性怀孕的底线是40岁。超过40岁,你就是在掷色子赌运气了,如果运气够好,仍然可能怀上。“35岁以前 ,生育能力相对比较稳定,38、39岁左右就是拐点了,”施泰纳告诉我。“女性在30岁出头还可以以年计时,但到35岁以后,就得以月计时。”所以,很多专家都建议,35岁以上的女性,如果超过六个月还未怀上孩子,就该去咨询孕产专家了——特别是,如果连续六个月在受孕期都有行房的话。
&&&&& 最佳生育时间是不特定的。有些女性和夫妇会发现,综合考虑各项因素,二十几岁的时候对他们来说最为合适。但在做好准备以前,也不能被一些危言耸听的言辞推搡着草草为人父母。年轻时生育孩子,可以略微降低不孕不育、基因异常的风险,也可以相对减少流产的几率。但这是以两性关系及事业为代价的。我说的是真金白银的代价。一位经济学家的研究发现,平均来讲,女性推迟生育一年,则收入增加一成。
&&& 对那些30岁左右还未准备好生育但又担心晚育的女性来说,新技术(尽管不够完善)提供了第三种选择。有的女性采用冷冻卵子的方法。在她们还很年轻时(比如说,三十岁),让不孕不育科医生提取出卵子,低温保存起来。那么,如果她们在为自己设定的期限内还未怀孕,可以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将卵子解冻,使之受精,然后植入母体内。因为卵子更年轻,理论上来说,成功的几率更大。缺点是价格昂贵——冷冻卵子的花费大概是10,000美金,试管婴儿平均每个周期花费超过12,000美金,而且不是自然受孕。 已有伴侣的女性也可以冷冻胚胎,这种方式更普遍,也是运用试管婴儿技术。&
&&&在家里,夫妻二人理应认识到,在女性最佳受孕时间行房是多么重要!它可能决定了是在卧室里轻松受孕呢还是在诊所里承受高价的孕育治疗。罗斯曼(Rothman)的研究发现,排卵期行房可以缩小年轻女性与晚育女性的受孕力差距。35岁以上希望怀孕的女性,应该考虑重拾20几岁时房事的辉煌,或者学会通过制作排卵周期表或使用排卵监测器来预测排卵期。
&&& 真希望早在2002年春,我就已了解了这所有的东西,那时媒体正大肆报道年龄对不孕不育的影响。不过,那时《周六晚间直播》【15】(“Saturday Night Live”)里那些睿智的女士们让我找到了些许安慰。&
&&&& &蒂娜.菲(Tina Fey)在《周六夜现场》中介绍说:“作者西尔维亚.休特利(Sylvia Hewlett)认为,职业女性不应该推迟怀孕,因为27岁以后,我们的生育能力就会直线下降,西尔维亚说得对;我的的确确应该在27岁时就生孩子,那时我住在摩托车手酒吧的楼上,年收入整整 12,000美金,真是棒极了 。一切都会很好! ” 瑞秋.德拉特(Rachel Dratch)说:“是啊。西尔维亚, 嗯……谢谢你提醒我应该抓紧时间生孩子了。嗯......我和我那四只小猫马上着手处理。”&&&&
&&&&&& “我邻居有一个又漂亮又可爱的中国娃娃,她说着一口意大利语,”艾米.波勒(Amy Poehler)说,“所以,我只要买一个那样的就行啦。” 玛雅.鲁道夫(Maya Rudolph)为这场谈话划上了句号:“是啊,西尔维亚,也许你的下一本书应该告诉与我们年纪相仿的男人们,不要再玩儿《侠盗猎车手3》了,也别为《双面女侠》中的女人们翘首等待了(你们是搞不定《双面女侠》中的那妞儿的,菲忠告道。)&&&&&
&十一年以后,这四位女士一共生了八个孩子,其中7个都是在她们三十五岁以后出生的。真相大白真好!
【1】西尔维亚安。休利特:西尔维亚安.休利特是一位职场女性研究先驱
【2】美国生殖医学协会(ASRM):是生殖医学领域里独一无二的组织,虽然只是一个美国组织,但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覆盖生殖医学所有方面。
【3】《产科学与妇科学》:妇产科专业期刊&
&【4】戴维.邓森:2010年考普斯会长奖获得者,考普斯会长奖(英语:COPSS Presidents'Award)是由统计学会会长委员会(Committee of Presidents of
Statistical Societies,简称COPSS,音译为“考普斯”)[1]颁发的奖项,每年颁发一次,获奖者为40岁以下并且在统计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
【5】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成立于1838年,是一所著名的私立综合研究型大学
【6】《生育与不孕》:美国学术刊物
【7】波士顿大学:创校于一八三九年,是全美第三大私立大学
【8】《新共和》:英文原名NEWPUBLIC,美国1914年创刊,带上自由派色彩的《新共和》是全美话语权力极高的“意见杂志”。
【9】可利用性法则:指在很多时候,人们只是简单根据他们对事件已有的信息,包括记忆的难易程度或记忆中的多寡,来确定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去寻找其他相关的信息。
【10】试管婴儿: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是指分别将卵子与精子取出后,置于试管内使其受精,再将胚胎前体---受精卵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
【11】输卵管堵塞:是不孕症的常见原因,占不孕患者的1/3,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是不孕症的治疗难题。
【12】生育周期(cycle viability):从试图怀孕到成功受孕的时间周期。&
【13】唐氏综合症:是小儿最为常见的由常染色体畸变性所导致的出生缺陷类疾病,该病是由先天因素造成的具有特殊表型的智能障碍。
【14】绒毛膜取样:用一根很细的针穿刺到胎盘的组织中去,取适量的绒毛组织出来,可进行一些细胞或遗传方面的检查。
&【15】《周六夜现场》:NBC电视网每周六晚间十一时半定时推出一个半小时的爆笑综合小品节目,此节目于1975年10月推出,到1977年便成为家喻户晓的高收视率的晚间节目,直到今天长盛不衰高居周六晚收视率榜首,此节目中的很多小品演员更是家喻户晓并随后到好莱坞继续拍喜剧片。
【本期营员】
译者: &&&&
原文来源:
原文标题:
原文地址:
相关译文来自无觅插件
发表于: 22:40:44
辛苦啦~为广大女性同胞减轻心理负担~~
发表于: 08:30:20
SNL一般都译作 《周六夜现场》
发表于: 09:55:37
林肯薇儿:SNL一般都译作 《周六夜现场》
已更改~谢谢!
发表于: 16:25:25
做科学的人或许严谨,做媒体的人可是不一样
发表于: 23:27:26
林肯薇儿:SNL一般都译作 《周六夜现场》
:学到了!
发表于: 00:13:51
Here's the SNL clip:
/watch/270920
发表于: 12:42:03
科学可以戳穿很多生活中的谬误见解。
发表于: 07:00:05
Baby boom 通译为“婴儿潮”,那么 Baby panic 是否也应该译为“婴儿慌”(instead of “生育慌”)呢?
发表于: 08:35:41
meihelen:Baby boom 通译为“婴儿潮”,那么 Baby panic 是否也应该译为“婴儿慌”(instead of “生育慌”)呢?
:译为生育慌更好,婴儿慌不知所云。不能为对应而对应。
发表于: 10:43:47
新时代的女性工作压力太大了。新时代带给我们的是否是更沉重的盘剥?值得深思。没有工作意味着下岗意味着饭食没有着落。为了生存我们只能夜以继日地工作,而他们剥夺了我们的生育权,至于他们是谁,你我皆知。
发表于: 15:45:48
meihelen:Baby boom 通译为“婴儿潮”,那么 Baby panic 是否也应该译为“婴儿慌”(instead of “生育慌”)呢?
发表于: 00:15:48
meihelen:Baby boom 通译为“婴儿潮”,那么 Baby panic 是否也应该译为“婴儿慌”(instead of “生育慌”)呢?
:个人以为,与“婴儿潮”相类似的应该是“婴儿荒”(婴儿太少了),而非“婴儿慌”。&婴儿荒”对应的英文可能为“baby crisis”(类似oil crisis, rice crisis)。Google“婴儿慌”,几乎搜不到一条有效结果(即其作为一个词组而非刚好三个字碰到一块);而google“生育慌”,则可以得到3360条大致有效的结果。
发表于: 00:25:23
现在的眉批是否无法回复?
发表于: 02:39:29
[在机场时,我经常会和疲惫不堪的妈妈还有牙牙学语的宝宝聊天来打发时间]I frequently passed the time in airports by chatting up frazzled mothers and babbling toddlers,其中的动词短语to chat up不应译成[聊天],用“与…搭讪”较为准确。辞典的解释:If you chat someone up, usually someone you do not know very well, you talk to them in a friendly way because you are sexually attracted to them(参阅:/chat_up)。
发表于: 09:40:43
passerby98:[在机场时,我经常会和疲惫不堪的妈妈还有牙牙学语的宝宝聊天来打发时间]I frequently passed the time in airports by chatting up frazzled mothers and babbling toddlers,其中的动词短语to chat up不应译成[聊天],用“与…搭讪”较为准确。辞典的解释:If you chat someone up, usually someone you do not know very well, you talk to them in a friendly way because you are sexually attracted to them(参阅:/chat_up)。
发表于: 17:28:24
发表于: 22:46:45
passerby98:[在机场时,我经常会和疲惫不堪的妈妈还有牙牙学语的宝宝聊天来打发时间]I frequently passed the time in airports by chatting up frazzled mothers and babbling toddlers,其中的动词短语to chat up不应译成[聊天],用“与…搭讪”较为准确。辞典的解释:If you chat someone up, usually someone you do not know very well, you talk to them in a friendly way because you are sexually attracted to them(参阅:/chat_up)。
:已更改,谢谢:)
发表于: 11:26:12
抱怨新时代剥削女人的生育权如同抱怨天气热要喝更多的水。这论调非常空洞。
文章中提到的是成功女士们,成功女士们和工薪阶层是有区别的。成功女士还没沦落到为生存而打拼的地步,而“生存”这个词很明显不仅仅是活着,还意味着生活质量,而生活质量在这里可以分成经济和家庭。
工作可以更好地支撑家庭和丰富生活,而孩子能为家庭带来欢乐。在此,对于多高的生活质量,才能开始准备养孩子——我觉得这是个个人问题而不是社会问题,更不是什么新时代的问题,也不是性别为女性的问题。
因此有人抱怨这个我觉得纯粹个人的问题,即使你有更好的经济基础,如同文章中的成功女性,同样为生育问题烦恼。同时,对于那些经济情况一般的人,则控诉社会压力过大,那能怪什么?
此外,不要忘记,许多女性也在争取男女平等,尤其是地位和工作方面的平等。所以,我觉得假若男人可以生育的话,男人也会遇到这个问题,因为很多男人也得拼命地工作来维持生活,本质上是生理差异,因为过去是男主外女主外,这个矛盾比较小,但现在的确经济压力迫使妇女也得工作,可但对于一些有一定生活基础的人而言,这些都说不过去,毕竟这是她们自己的选择。
&&&&不愿削弱现有的生活质量,同时不断地向有着更好生活的身边的同事看齐,那最终这个问题看起来是压迫和削弱,但理智和有远见的人很容易就能预示到这个问题,这就是现实,实际上即使你没有经济压力也一样有教育方面的困难,也得花时间去陪孩子,赚了许多但教育失败散尽家财的例子多得是。
&&&&所以,我不会去支持那些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抱怨和反对社会压迫的所谓寻求公正的声音。很多事情需要权衡取舍,抱怨没用。我想这才是文章的只要核心。
发表于: 22:36:25
韩日希:抱怨新时代剥削女人的生育权如同抱怨天气热要喝更多的水。这论调非常空洞。
文章中提到的是成功女士们,成功女士们和工薪阶层是有区别的。成功女士还没沦落到为生存而打拼的地步,而“生存”这个词很明显不仅仅是活着,还意味着生活质量,而生活质量在这里可以分成经济和家庭。
工作可以更好地支撑家庭和丰富生活,而孩子能为家庭带来欢乐。在此,对于多高的生活质量,才能开始准备养孩子——我觉得这是个个人问题而不是社会问题,更不是什么新时代的问题,也不是性别为女性的问题。
因此有人抱怨这个我觉得纯粹个人的问题,即使你有更好的经济基础,如同文章中的成功女性,同样为生育问题烦恼。同时,对于那些经济情况一般的人,则控诉社会压力过大,那能怪什么?
此外,不要忘记,许多女性也在争取男女平等,尤其是地位和工作方面的平等。所以,我觉得假若男人可以生育的话,男人也会遇到这个问题,因为很多男人也得拼命地工作来维持生活,本质上是生理差异,因为过去是男主外女主外,这个矛盾比较小,但现在的确经济压力迫使妇女也得工作,可但对于一些有一定生活基础的人而言,这些都说不过去,毕竟这是她们自己的选择。
&&&&不愿削弱现有的生活质量,同时不断地向有着更好生活的身边的同事看齐,那最终这个问题看起来是压迫和削弱,但理智和有远见的人很容易就能预示到这个问题,这就是现实,实际上即使你没有经济压力也一样有教育方面的困难,也得花时间去陪孩子,赚了许多但教育失败散尽家财的例子多得是。
&&&&所以,我不会去支持那些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抱怨和反对社会压迫的所谓寻求公正的声音。很多事情需要权衡取舍,抱怨没用。我想这才是文章的只要核心。
:假如男人可以生育,那他就不是男人,而是女人了,问题还是这样的,哈哈
发表于: 15:17:33
我不知道大龄产妇生育是否有风险或困难 我看见身边生育过很多子女的老人身体都很糟糕 弯腰驼背罗圈腿 完全不能让人赞叹“母爱多伟大” 只能让人庆幸“还好我不用生那么多” 比起“大龄产妇生育有风险”的舆论 我觉得更可怕的是“生孩子有益女人健康”这种话
发表于: 17:25:30
《福布斯中文网》译者
《德莱赛短篇小说精选》负责人
《burning the page》译者
《威廉到来时》译者
《非商业旅者》译者
您已经赞过此文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判断有没有怀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