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知道什么的基础教育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形态?

独立形态时期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这个独立形态时期怎么理解啊_百度作业帮
独立形态时期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这个独立形态时期怎么理解啊
独立形态时期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这个独立形态时期怎么理解啊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标志着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教育学形成独立形态的基础是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入;科学分门别类地发展;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基;著名教育家的不懈努力.教育学独立形态的含义就是教育学从哲学和其他学科中分化出来.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创立的标志着:第一,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第二,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第三,从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第四,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第五,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选课走班的先决条件是选 如何认识与理解选课走班
发布时间:
编辑:佩里
来源:中国教育网
  【东南教育网日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选课走班”在中小学开始了不同程度的实践。那么,“选课走班”在实践中的种种问题如何认识?在实践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作为“选课走班”月度话题的最后一个主题,我们邀请相关专家、教育行政管理者、校长来共同探讨,也希望读者继续关注。一直以来,许多学校认为学校的产品是“学生”,“选课走班”后会使学校改变这一观念,开始树立“学校的产品是‘课程’”的观念  主持人:课改以后,“选课走班”逐渐从理念一步一步变成实践,您是如何认识与理解“选课走班”的?“选课走班”对学校教育的意义何在?  郭华:“选课走班”的先决条件是“选”,有得“选”才能“走”。选课指的是选课程,根据学生个人的意愿、兴趣、能力、水平去选择能够满足自身需要的课程。面对至少几百人的选课,学校不可能只用几门课程来应对如此众多的学生需求,因而必须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如此,则必须把开发和建设多样的课程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  在所有人都学同样课程的情况下,“学生”是抽象的群体而非一个个有特殊需求的个体。因此,学校在课程设置时重点考虑的是如何把课程送达给学生,对课程是否真的适合学生并未特别考量。如果学生开始选课了,那么,学校提供哪些课程、提供怎样的课程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提供,就必须成为特别考量的事情。一直以来,许多学校认为学校的产品是“学生”,“选课走班”之后会使学校改变这一观念,开始树立“学校的产品是‘课程’”的观念。当然,这里所说的课程并不是静态的文本,而是融合教学内容、师生智慧、教学活动的动态课程。  “走班制”从制度上逼迫学校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管理和课程建设。这有利于真正调转思考的角度,不是从学校和课程出发,而是从学生出发来考量学校和课程。“选课走班”是大规模的现代学校为了满足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所作出的制度设计,既能够保证所有人受到教育,又能够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需要,这是它的重要意义。  刘月霞: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特征逐步稳定并走向分化的重要阶段,随着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开始逐渐明确一些基本的人生目标。正是基于高中学生的基本发展特征,高中教育定位在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上。我国从2004年开始进行高中课程改革实践,其中最为核心的改革理念就是强调课程的多样化和选择性,鼓励学生在学好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兴趣爱好、潜能和未来发展意愿进行课程的选择学习。“选课走班”体现了学校对学生差异的尊重和主动适应,是对“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有效落实,反映了学校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另一方面,“选课走班”从“补短式”的教育转向了“扬长式”的教育,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优势发展,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和培养。  方红峰:“选课走班”的推行,会让学校工作的重心转变为关注学生个体需要,有利于形成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的制度环境,真正落实“以人为本”。  何通海:如果说私塾制与农业社会相适应,班级授课制与工业社会相适应,那么,“选课走班”是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教学组织方式。所谓“选课走班”,就是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这里的选课有两层含义:一是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模块,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修习时段。“适合”,一定是建立在充分尊重“个别”与“差异”基础上的。“选”与“走”,都在打破原先的“固定”,为学生个体的心智成长提供丰富的、适切的机会与平台。  “选课走班”的意义在于:一是课程与教学能最大可能地适合学生成长,不仅保证每个学生达成一定的共同基础水平,而且充分顾及学生在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二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获得与自己“匹配”的教育。三是增强“立德树人”的实效性。学生在自主选择与自主学习中,对自己当下的学业、未来发展乃至整体人生进行自我定位、自主规划。方向明确,行动自觉,有自发的规范与自律,避免了原先被动的灌输与“外铄”。四是有助于打破传统的“程式化”教育,创建新型育人模式,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李晓辉:从操作层面看,“选课走班”有三个含义:一是选择的课程不同,如有的学生选历史、地理,有的学生选物理、化学;二是选择的课程顺序不同,如有的学生先选物理、后选化学,而有的学生先选化学、后选物理;三是选择同一课程的层次不同,同样是数学课程,分成A、B、C三个层次,学生选择不同的层次。这就为学生的自主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可能,即学校的课程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方向、发展顺序、发展速度等需求,学校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地方。  小学、初中和高中应有不同  因学生年龄不同、成熟度不同,不可能像高中那样,在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上实现全面走班  主持人:是不是“选课走班”更适合高中?您认为“选课走班”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具体说小学和初中)实施具有普遍性吗?理由是什么?  郭华:目前,人们对走班有着不同的理解。一是理解为分层走班,即只在某些学科实行分层走班,其他多数学科还是在固定的班级内教学;二是固定的选班,即把选课相同的学生相对集中到固定的班级中,把同一年级的学生分为几种不同的班,如竞赛班、实验班、普通班等,选择只在学期初发生,之后学生则几乎固定在某个班级中,并不发生更多的走班。三是真正的走班,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学校提供的多样课程中进行选择,时常变更教室、变更同学,不仅跨班级而且可以跨年级。如果是最后一种,则更适合高中。这不仅与学生的成熟水平、责任水平相关,也与课程的要求相关。在小学阶段,频繁走班不利于学生归属感、安全感的养成,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最好有固定的老师和固定的同学。所以,小学阶段的走班,更多是象征意义的,不应成为常态。小学和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必须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必须达到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水平。因此,即使在初中走班,通常更多用于同年级的分层走班或者选修课走班,不可能像高中那样,在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上实现全面走班。  方红峰:“选课走班”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种有效措施,基础教育各个阶段都是有价值的。但因学生年龄不同、成熟度不同,“选课走班”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应有不同的功能。小学阶段,“选课走班”教学的目的应当侧重于尊重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初中阶段,“选课走班”教学的目的应当侧重于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高中阶段,“选课走班”教学的目的应当是扬长避短。  何通海: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文化科目学业上的目标更多的是“打基础”,尽可能要求不同的学生个体在水平上达到相对一致的共同标准,从而使之进入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后,在达到共同基本学业水平的基础上,寻求有差异的发展。当然,除了文化科目的学习,初中与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应该在体、美等不同方面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化、实践性课程,供不同学生选择修习。所以,在小学尤其是初中阶段,拿出一部分课时,由学校提供精选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来选择修习,还是需要的,也是可行的。  李晓辉:高中的学业要求既有基础教育功能,同时有专业与职业发展准备功能,因此更适合于学生自主“选课走班”,但这只是针对“选择课程不同”和“选择课程顺序不同”而言。针对“选择同一课程的层次不同”在初中和小学都是可行的。  外部条件不是决定因素  思想若能解放,资源的盘活及充分利用才可能实现,否则,完全依靠新增资源,是难以持续的  主持人:目前看,进行“选课走班”探索的学校,是硬件、师资等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学校。这是不是意味着“选课走班”对条件相对一般的高中学校不适合?“选课走班”的实施最需要的是什么?对资源有特殊要求吗?  刘月霞:“选课走班”的充分条件是学校是否有“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价值追求。“选课走班”需要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状况达到国家要求的基本标准,在推进“选课走班”的过程中,学校要注意整合和盘活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让学校现有的资源综合地发挥多功能作用。  方红峰:“选课走班”的确对学校硬件条件提出新的要求,但实践表明,通过学校充分挖掘教学空间资源和提高教学空间利用率,基本可以满足硬件要求。“选课走班”的实施最需要解决的困难有三个方面:一是提供给学生选择学习的课程内容,无论是选修课程的开发或是必修课程的分层处理,都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二是教学管理,即建立适合教学班运行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三是学生发展的指导,选课就是选择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学校为学生理性选择提供足够的指导和帮助。  郭华:“选课走班”需要一定的条件,但课程类型的丰富、层级的多样划分才是走班的前提,这对于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是极大的挑战,需要自觉的、长时间的建设、发展和积累。除了外在资源上的挑战,还有思想上、制度上的挑战。思想若能解放,资源的盘活及充分利用才可能实现,否则,完全依靠新增资源,是难以持续的。  何通海:不同条件、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都具备开展“选课走班”教学的可能性,关键是如何基于自身实际来创造条件加以实施。因为“选课走班”固然和硬件、师资有一定的联系,但硬件和师资不是决定因素。当然,头脑发热、一哄而上,不对“选课走班”的要求与条件进行充分研究,不进行风险评估就仓促上马,简单化地理解“选课走班”,以为让学生跑到不同的教室上课就是“选课走班”,也是贻害无穷的。但借口稳定压倒一切,坐等时机成熟,亦是不作为的消极之举。  “选课走班”的实施,最需要的是形成一个富有思想、满怀激情、敢于尝试、脚踏实地的改革共同体。这个共同体能够带领整个团队成员寻找未来发展的方向,制定实施策略,开发课程资源,激发每一位成员的创造力。同时,这个团队的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开发出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课程,要有责任心、善于启发教育,能管理好新组建的教学班。  与行政班教学相比,“选课走班”确实对软件、硬件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果这里的“条件相对一般”是指学校与教师的理念、专业水准(包括课程决策与领导力、课程执行力等)以及学生的选择能力而言,那确实有积极进取、假以时日、等待时机成熟的必要。如果仅仅是就教室等硬件条件而言,则完全可以有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变通,不应成为实施“选课走班”的前提。  观念转变尤其重要  观念的真正转变发生在实践过程中,因此,“选课走班”的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主持人:“选课走班”并不单纯是一个技术性的实践,应该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在实施这一变革的过程中,您认为最大的问题和困难是什么?解决之道应该在哪里?  方红峰:最大的问题和困难是教育工作者的观念,即高中教育普及和大学教育大众化后,高中教育不应该定位在“甄别人才”上,而是要转向“人人成才”,应当从“齐步走”转向“共同而有个性”,应当从“把一个班当一个人教”转向“把一个人当一个班教”。观念的真正转变发生在实践过程中,因此,“选课走班”的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何通海:从单一的行政班模式下的“补短教育”到选课走班模式下的“扬长教育”,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如下的困难:一是观念的转变,这里涉及学生、家长、教师甚至社会,传统的人才观、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等是实施“选课走班”的巨大障碍;二是课程规划与建设,即要拥有足够的、科学的、符合国家和社会要求的、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三是教学方式的变革,如果没有课堂教学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选课走班”就是毫无意义的“教育折腾”;四是教育质量评价。从系统论角度来看,与“选课走班”相关的有六个子系统:学习者系统、课程开发系统、学生选课系统、课堂教学系统、走班管理系统、教育评价系统。要保证整体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抓住“教师”、“课程”、“评价”三大关键词,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大教师培训和教研力度。实现教师观念从“要我改革”变成“我要改革”的转变,这就解决了“选课走班”的最大的问题。二是要重视课程的设计与建构。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只有课程改变,教师才会改变,学生才会改变,因此课程形态实际上决定了学校形态。三是完善管理和评价体系。原先固定单一的评价指标、评价主体、评价方式的模式必须打破,建立指标、主体、方式多元的评价体系。  实践中会有许多不同样态  没有理想的“选课走班”模式,只有是否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选课走班”  主持人:从您的角度看,您理想中的“选课走班”应是什么样的?您觉得现在的“选课走班”实践能走多远?要实现理想的“选课走班”,需要作出哪些改变?  方红峰:没有理想的“选课走班”模式,只有是否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选课走班”。学校的情况不同,很难用一个模式来复制,应当存在多种样式,只要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就好。  郭华:“选课走班”是大趋势,尤其是在高中教育普及的背景下,在追求高质量教育的背景下。要想走得远,必须在课程建设、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努力。当然,理想的“选课走班”应该说是理论上的“选课走班”,即有一个“选课走班”的理论模型。事实上由于实践因素的制约,具体的“选课走班”会有许多不同的样态。  何通海:不管是从目前的国际形势还是从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选课走班”都是一条最大可能地适合学生成长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不怀疑它的生命力。要实现理想的“选课走班”,我认为必须充分关注以下几点:一是作为教育者的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在“选课走班”的形势下,如何建构新的职业尊严和职业生存方式,改变传统的心理和思维方式,提高课程开发能力,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的课程。二是如何想方设法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喜欢学习。三是选课走班后的学校如何实现与现行教育体制对接。四是如何获取家长、社会的充分理解与支持。  刘月霞:要实现理想的“选课走班”,学校的课程领导能力要全方位增强。具体要做如下几方面的改变:一是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和水平,二是建立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和选课指导制度,三是建立与“选课走班”相适应的学生管理制度,四是加强课程资源整体利用,五是补充优化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配齐专用教室和有关的图书、仪器设施。  李晓辉:理想的“选课走班”应是分类分层走班,根据“数理”、“科技”、“人文”等发展方向分类,在不同类别内分层走班,解决学生发展方向、发展顺序、发展速度不同的问题。现在的“选课走班”到底走多远会受新高考方案的影响。实现理想的“选课走班”,受课程、教师、组织管理、评价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在课程、教师、组织管理和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改变。  要用稳妥的办法推进  可以在某一年段部分科目或部分班级先实行选课走班,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反思改进,然后逐步铺开、稳步推进  主持人:对那些准备进行相关实践的学校,您给出的中肯建议是什么?  何通海:第一,全面了解,理念先行。了解学生的需求,学校、社区的资源优势,对教师、学生、家长就“选课走班”的改革理念进行宣传引导。第二,系统规划,顶层设计。制订系统的学校课程方案,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做到蓝图先行,有条不紊。第三,教师培训,提升能力。做好师资培训,通过培训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升课程开发能力。第四,比较研究,建章立制。比较研究班级授课制与选课走班制的差异,完善开发制度、选课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实现制度创新。研究中西“走班制”的差异,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第五,分步实施,扎实推进。结合学校实际,可以在某一年段部分科目或部分班级先实行“选课走班”,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反思改进,然后逐步铺开、稳步推进。  方红峰:“选课走班”需要对学校教育管理制度进行重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很高的难度系数。建议想进行实践尝试的学校,一是要想清楚这样做的目的,二是要梳理学校开展此项工作的优势和不足,三是真正统一全体教师的认识,四是系统设计和安排,五是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宣传指导工作。  郭华:可以根据学校的条件,一步步实现。尤其是在课程设计与开发方面,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千万不要为了实现走班,把不合格的、不过关的课程提供给学生选择。不合格的课程,就如同不合格的食品一样有害。一些学校甚至可以从“套餐制”开始,先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然后走向相对开放的,在同年级、同学科进行的分层走班,在条件成熟时,走向一个学生一张课表的充分走班。  《中国教育报》日第6版  “选课走班”之三 “选课走班”:我们的实践与思考  当前,单一、同质化、固化的教学系统与不断丰富的课程种类和课程资源及多元化、个性化的学生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相对固定的行政班授课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影响了课程实施的质量,不利于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发展。【详细】  “选课走班”之二 “走班制”:从“班”到“个人”  自2004年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走班制”成了热门词,走班似乎成了判别学校改革的标志。不仅高中走班,甚至有些小学也开始走班了。那么,究竟什么是“走班制”?为什么要走班?“走班制”应该怎么做?这些基本问题,必须得到明确清晰的回答。【详细】  “选课走班”之一 必修课走班:试水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上午8点40分,第二节课已经开始。浙江师范大学附中高一年级的15个教学班,却实行着两种上课方式。有9个班级是以往按部就班的传统班级授课制,而另外6个班却打乱了班级建制,实行分层选课走班,所有必修科目都分了三个层次,学生根据相应选择实行走班上课。【详细】
关注微信号,将有可能获得50元的话费哦!
关注微信号,将有可能获得50元的话费哦!
关注微信号,将有可能获得50元的话费哦!
【 往下拉,下面的内容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东南教育网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南教育网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东南教育网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一文除注明原创外,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南教育网无关。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拥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广播电视节目经营许可证(闽)字第6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许可证号(1862566)
东南教育网为福州教育局民办教育协会官方网站
福州市教育局 地址:福州市台江区广达路53号
福州市民办教育协会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浦上金洲南路806号 联系电话:6
福州民办教育协会培训机构官方QQ群:
福州中小学教育交流群(小学一年级) QQ群: (小学二年级)QQ群:成长你我他 第168期:问题在哪里?――中英美点评BBC《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上)
问题在哪里?――中英美点评BBC《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
&(右键“目标另存为”)  有听友反映下载音频没有标题不方便识别,因为汉字在服务器的使用中可能出现不稳定的错误,所以不能使用中文命名。  因此,从72期开始的音频末尾添加三位数,此数字为节目期数,听友朋友可以对照“”自行修改文件名,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手机收听:
&  苹果系统下载“Podcast”
  安卓系统下载“荔枝FM”
 在这两款APP中搜索《成长你我他》
  谢谢您对我们的节目的关注,并欢迎您提问、提意见和参与互动。
祝您愉快。
联系方式:& 欢迎留言互动邮箱地址:语音电话:86-10-
本期嘉宾:马可:英国资深媒体人梁国立: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终身教授熊丙奇:中国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林志敏: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 理事
往期节目:?????
节目介绍:  《成长你我他》每周日播出,每期50分钟,内容包括最新教育的动态、教育专家访谈、教育个案分析、亲子对话、教育故事、好书分享、问题解答等。我们将与您一道,解析国人教育现状,探索“全人教育”路径;教育的故事是历史,历史的教育创未来。
《问题在哪里?――中英美点评BBC《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  5位中国中学老师,被邀请到英国一所普通中学进行为期4周的教学实验――将中式教育复制到英国学校,并进行中英教育大比拼。BBC据此拍摄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暴。是中国教育更成功?还是英国教育更理想?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在竞争中胜出吗?本期《成长你我他》,我们特邀中、英、美三方学者、媒体人点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共同探讨:教育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日 首播)
&节目观点 ---------------------------------------------------------------------据BBC提供的信息显示,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学校》的拍摄背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在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测试结果显示,代表中国大陆参加的上海市中学生在2009年、2012年两度在数学、阅读和科学成绩上位列第一,而英国只位于第二十多名。
1.中、英、美怎样看待这部纪录片?PISA成绩说明了什么?
马克:实际上,英国人对中国了解很少,即使是受过很好教育的英国人对中国的了解也是有限的。这部片子是让英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很好的窗口,不仅了解中国教育,而且了解中国文化。年纪大的人认为中国式的管理太好了,学生要对老师表示出尊敬,这是和中国的社会、家庭有关的;对年轻人来说,他们的第一反应是吃惊:学生在学校要呆12个小时!总体来说,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中国式的教育。
关于PISA测试,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学生善于考试,所以PISA成绩不能说明什么。就像第一集里,学生在上科学课,他们应该做实验,认真观察,而不是老师告诉他们,这就是实验的目的。就像前段时间有一条新闻,报道许多中国留学生考试没通过,因为他们不能把平时所学的东西通过批判性的思维,灵活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就是中国留学生跟不上国外课程的原因。所以不能用分数来评判。BBC做这个片子应该是为了了解全球的教育方式,英国人想从这两种方式里提取精华。在英国学校里的确一直存在纪律的问题,但是中国学生对知识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又是中国教育的问题。
梁国立:PISA测试是在全球背景下,第一个对学生进行各方面能力比较的一个赛事,举办了多年,有很多数据,这对各国的冲击力还是很大的。尤其是美英等国,一直被认为是教育水平很高的国家,数据表明他们并不在前列,而中国、韩国、新加坡这样被认为需要学习的国家却跑到了前面,他们就觉得不舒服,有一种“危机感”,他们认为需要一个解释。去年,英国的教育大臣到上海去考察中国基础教育,从教师的合作、老师备课、学科组、学生的学习时间等方面,确实发现了一些积极的因素造成这样的结果。所以,他们很容易就产生“我们怎么办?”这样的疑问。
熊丙奇:2009年上海学生参加PISA测试后,欧美国家对中国学生取得这样的成绩刮目相看。这几年,欧美国家学生在PISA中数学和科学的表现不能令他们的国民满意,政府官员压力很大,纷纷表示要加强基础教育,要向中国学习。但是这种提议在欧美国内也产生了不同意见,一种是同意,一种反对。反对的认为中国这种圈养式教育、灌输式教育不值得学习。那么,像BBC这样的媒体就开始做这个工作,他们把中国的教师请到英国,全部按照中国的模式上课,来考察英国学生能不能适应中国式教学?其实他们的危机意识主要是政治上的,因为如果执政党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反对党会抓住不放,所以政府官员必须对老百姓负责。
2.这几位老师能代表中国式教育吗?什么是中国式教育?
熊丙奇:这部纪录片展示的就是我们身边的课堂。我们都很清楚,目前我们的基础教育就是应试教育,可是有人却很高调地说我们的基础教育是素质教育。其实,我们很多学生每天都不堪重负,连国家都意识到现在的应试教育对学生造成了很重的负担,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但有些人就是不承认。如果把真实的状态呈现出来,我们认为是“抹黑”,那我们应该反思:对于这样的教育为什么还不去改革?
梁国立:五位老师只有两位是从大陆过去的,另外三位是长期在英国从事教育的,即使是两位大陆去的老师,他们自己的学校已经小班化、很早放学。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让这几位老师脱离了他们熟悉的环境,这就已经制造了不真实的基础;第二,现实发生的事情和电视最后的呈现出来的状况,可以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很难说电视片中呈现的就是中国式教育。说到“中国式教育”,我首先要说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指的是:我们初次接触某国人时,我们不会说“这是谁”,而会说“某国人”怎样,容易以偏概全。“中国式教育”其实是一个很难定义的事,我个人认为,从2001年新课改之后,中国的教育是最动态、变化最多的,它的生态也是最活跃的,既有公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它不是一种模式。
林志敏:我个人认为,这些老师并不代表中国的教育,因为中国的老师有各式各样的风格,各式各样的教法,他们只是代表一部分老师的做法,这种做法在英国、美国可能也有。关键是,他们很想赢,而且自认为代表中国,所以压力重重,问题越来越多。其实他们可以把自己放下来,只是代表个人风格,这个风格可以是多样的,可以互相交流。重要的是,一个成功的老师,他的老师就是学生,要向学生学习,听听他们的声音,教学工作就很容易开展了。孔夫子就是这样教学的,跟学生生活在一起,问询、谈话、平等,这才代表真正的中国教育。
3.中英学校的差异主要是纪律问题吗?
马克:伊顿公学的前教务长说,如果这些中国老师渠道伊顿,就应该没有纪律的问题。但是,伊顿公学是私立学校,个别的学生有纪律问题,而且他们一个班只有15人,所以纪律问题不突出。让我惊讶的是,中国的班级有些达到50多人,仍然没有纪律问题,这可能与家庭教育有关。伊顿公学在19世纪时还有体罚孩子的方式,男孩用拐杖打,女孩用拖鞋打,现在应该没有这样的机制了。英国私立学校班级人数少,便于管理;其次,私立学校的家长付了很高的学费,家长会参与教学,学生也懂得遵守纪律,很少有孩子会影响别人学习,所以,私立学校纪律方面没有什么问题。关于学习的动力,中国一些极度贫困的地区相信教育改变命运,所以很重视教育,不会有纪律问题。在英国,接受教育是非常容易的事,所以,很多公立学校的学生并不珍惜,这还是和福利、家庭环境有一定关系。在英国也有很多媒体人批评这种福利制度,认为人们在滥用福利。但是我们认为,穷人家的孩子因此可以在学校得到免费校服、免费食品,在帮助这些家庭提高生活水平,它也有很多积极的方面。
梁国立:我们在片中很少看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如果没有平等的、互相尊重的、有效的交流对话,想让学生快乐学习是不可能的。其实,在《论语》中我们看到,孔子与学生有很多的对话,这就是孔子的伟大之处。现在,当我们的教育发展到只有一间教室、班额巨大、老师只有一本教科书的时候,老师和学生之间已经无法对话。所以,要想师生间能够交流,首先要有对话的条件。在我们推广的“表现性评价”体系中,有明确的指标来评判老师是否和学生进行了有效的交流沟通,否则不能称为一堂好课的。
林志敏:为什么这些老师对英国学生进行儒家文化教育,试图解决纪律问题,却不奏效?其实在中国课堂里,学生也很反感老师讲“大道理”,认为这些“大道理”是来对付学生的。所以,当老师和学生没有建立正向的情感关系时,无论怎样学生都会抵触。关键是师生要建立情感,建立彼此相爱的关系,这样学生才能把老师的行为解释为善意的,是为他好的。那么,教育中是否需要建立权威?当然需要。学生需要权威,因为权威会让他有安全感、归属感。但是,我们现在检测是否建立了权威,是看学生是否服从,这其实不是权威,而是权威的变异。如果老师认为学生提问题就是挑战权威的话,这种认定是有问题的。
我个人认为,教学过程中真正建立权威是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学生信任老师能够把正确的知识传递给他,有了这样的情感基础,才能进行教学。片子中并没有展示老师是不是在上课前跟英国学生有情感交流,从正常的教学角度讲,在教学前必须跟学生建立情感关系,取得信任,再展开教学,这才是正常的教学过程。由于纪录片的实验只有四周,老师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上课,所以没有时间去和学生建立情感。其实,任何国家的老师都一样,如果师生没有做好铺垫,没有建立情感,任何课堂上的捣乱都可能出现。
4.中国和欧美等国的教育到底差在哪里?
梁国立:其实在教育理念上:“教育是为了什么?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中西方的认知都差不多。差异比较大的是教师教育,也就是师范教育,本科、研究生阶段,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所高校可以媲美英美大学的专业学习。有几个比较核心的学科,在中国的师范专业都是欠缺的:第一,关于“人的终身发展”,这是中国的师范里没有的学科知识;第二个,关于“交流沟通”(communication),涉及人与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人类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历史时期怎样交流沟通,都有很多的研究,积累了很多知识,但是在中文里,这种学科知识体系是没有的;第三,是“教法学”,就是把“教”和“学”分开,“教法学”是研究怎样去“教”,这个要基于前面两大学科“人的终身发展”、“交流沟通”,所以,中文里“教法学”也是欠缺的;第四是“行为科学”。
关于“行为科学”我再简单介绍一下:我在美国从教十五、六年,教大学也教过小学,而且我的工作就是培养老师,其实在美国教育界形成一个共识,就是“老师如果不得已,他首先要做警察,然后才能教学”。美国学校的规矩也是很大的,美国教育部的一个项目――学生行为的养成,这种行为的规范是很明确的:在教室、走廊、楼梯、卫生间、餐厅、操场等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而且这种行为规范不仅仅是学生、老师,凡是到学校来的,都要遵守同样的行为规则。而且不仅仅是校规,还有程序,什么样的问题该怎样解决。比如我上课的时候学生如果在玩手机,我有两种方式来制止他,一种是我把他喜欢的东西拿走,把手机暂时没收,一种是把他不喜欢的东西强加给他,比如罚站。虽然罚站在美国很少,但是在体育课等还是有的,这主要是避免你影响其他人。这是“行为科学”里两种不同的解决同一问题的方式,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使用,而且老师要看到一个行为链,要知道几个行为之后我希望看到的是什么。
谈到“纪律”,很有意思的是,当我和美国的教育专家讲在中国学校也要进行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时,他很惊讶,他认为中国学生纪律很好,不需要这样做。其实,中国因为大班额,小空间,老师上课只能是“你闭嘴,听我说”,学生也不能动。所以,学生在课堂时间很静,但是在课间又很闹,而且很少有监管。而美国因为课堂空间大,很少有学生能安静地坐40分钟;而课间要换教室,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这个过程很有规矩,老师会整好队,学生“手要放在自己身上”,就不能推推搡搡,勾肩搭背,而且声音音量要么是0,要么是1,0是指没有声音,1是耳语的声音,不能影响其他人。所以,这种一松一紧和中国正好倒过来了,学生在学习时应该给他更多的宽松,而课间活动涉及到安全,影响其他人,所以要紧。所以,我们在社会上可以看到,很多成年人不排队、加塞,这实际上还是行为科学的问题。
由于在以上四个方面,我们的师范专业并没有教给中国老师怎样科学地去处理教学中的问题。教育是包含科学性的,意思就是有规律可循的,也就是可以重复的。这些学科是教育的科学性的保障。如果各国的教育者都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在世界各国的教育会看到更多的共性。因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形成这样的教育科学,所以,这才是问题。所以,BBC这个节目拍得比较浅,其实它应该更深地看到,这不是表面的、现象性的所谓“文化冲突”。因为当你说得清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不会用“文化”这个词。所以,这个纪录片可以说是缺乏科学支持的“真人秀”。
5.到底该用什么指标来评估教育是否成功?
梁国立:纪录片中,英国校长感到有危机感,是认为中国学生将来会成为英国学生职场上强有力的竞争者。其实这样的看法存在很久了,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这种看法传给下一代?这是一个问题。这就涉及到我们为什么做国际教育?如果目的是为了国家安全、工作安全,就像片中,英国有些人认为中国学生在PISA中的表现得比英国学生更有竞争力,所以他们焦虑,这实际上在孩子小时候就播下了竞争的、不良的种子。就像PISA,其本意并不是希望各国产生不安全感。但是,对成绩的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认为英国学生和中国学生会相互竞争的观点应该修正,如果继续抱有这样的观点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是抱着敌意、是冷战的思维,而且会负面地影响孩子,就更难以去解决我们这一代人碰到的问题,无论是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等等,按照这样的做法,没有赢者!
所以,这部片子仅仅在现象上引起了大家注意,但是它既没有从教育的科学性上去解读,也没有说为什么做这件事,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所以,谈到“教育的目标”,不应该是“竞争”。我在这里要谈谈“邻家小孩”,这是我们一直推广的一个概念,所谓“邻家小孩”有两个层面,第一要鼓励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国家的孩子进行交往;另外我们要意识到,现在社会存在的问题,我们这一代可能解决不了,但是我们的孩子,来自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国家、地区,如果他们从小在一起学习、长大、发展,他们就有可能解决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当我们提出这个概念时,我们已经提出了期待和指向,我们希望打开自己的门让别的孩子进来,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走进其他的家庭,被其他的家庭欢迎、接受。
马克:这几年英国其实一直也在寻求合作,包括这部片子帮助很多人了解中国,也许这些孩子长大后会从事中英之间的贸易,而且现在很多人对学中文很感兴趣,我相信可能在不远的未来,也许不同国家的孩子通过视频,可以同时在上一门课。对于这部BBC纪录片呈现的冲突和矛盾,大家要知道,电视产品主要是为了娱乐大众,试想,如果完整的一堂课,没有冲突,对观众来说太无聊了。所以,这部片子不会影响任何实质性的东西。我不喜欢去猜测谁赢谁输,但我希望中国老师赢,因为这些英国孩子很幸运,他们可以坐在教室里,有人愿意去教他们。教师是非常令人尊敬的职业。我认为我们应该选取中英两国教育的精华,中国式的纪律,英国式的批判性思维,两个结合在一起,是更好的。
梁国立:作为教育专业人士,我希望电视片能够解决一些问题,而不是仅仅贴一个标签。这个纪录片还有一个评估的第三方机构,我大胆的预计,对于学习成果的评价,他们也只是进行书面的、知识性的评价,这跟PISA的评价是一样的。如果换个方式可能会更好一点,这里我要介绍一下我们这几年一直做的项目就是“真实的学习”,就是有具体的项目,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帮助孩子去发现知识、运用知识,来解决现实的问题。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程度就可以有非常真实的体现,学习的内容、范围也是非常广泛的,可以以小组团队合作的方式共同来解决问题,这和学生成人之后遇到的工作环境更加一致。因此,我个人认为:如果这场中英教育的比较,它最终的评价依然是基于知识的测试,同时,它进行教育比较的目标是为了在竞争中获胜,那么,无论中国的教育还是英国的教育,没有区别!都是一样的!当然,也有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的“真实的学习”、“表现性评价”、“邻家的小孩”这些概念,都是在中国提出的,并且已经在中国的许多学校生根、发芽,而在英国,我们目前还没有看到。
合作单位:上海小矮人之家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夫妻不和,亲子矛盾……  “人人有个幸福的梦”――恋爱甜蜜,幸福美满,家庭和睦,孩子成才……  小矮人之家,以“注重良好家庭教育,引导家庭健康成长”为宗旨,实施家庭教育专业服务,2011年,被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批为全国首批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  小矮人之家认为:天下家庭为一家,应该彼此关爱,达成和谐。爱,是家庭的纽带。幸福,是家庭的追求所在。小矮人之家愿意为爱而工作,为普天下家庭的幸福而努力。&
  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是帮助受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 这是一种理想的教育观念,也是中外教育家的一种理想追求。  《成长你我他》节目所要推出的教育理念是“全人教育”。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既重视社会价值,又要重视人的自身价值。“全人教育”在教育界目前是个比较通用的词汇。从时间上看,它涉及到了一个人从出生到年老的各个时期,每一个“生命周期”都要受教育;从内容上,“全人教育”涵盖了一个人的道德、情感、知识、体魄、审美、独立思考、创造力以及公共精神等方面,包括人格健全的所有领域。
主持人 钟磬
寄语:虽然,我无法选择出生的模样,但却深知自己的宝贵,只因生命中,有着神奇的智慧。愿我们的生命与智慧一同成长。
嘉宾主持 金戈
寄语:回首往昔,似乎很多机遇都匆匆而过;但今天,我要感恩。我们都很平凡,但我们的心可以有无限的容量去承载真爱。时空不能阻隔你我,但借着电波,让我们展开心与心的对话。
采访记者 史蓬海
寄语:生命,天赐的礼物;智慧,敬天的启迪;生命与智慧一同成长――珍惜上天的礼物,聆听宝贵的信息,愿你我他都能得到心灵的启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们到底知道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