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绰号因好吃酒,性急,屡屡闯祸,几次下山办事都被宋江等头领约法三章

宋江的性格解析_百度知道
宋江的性格解析
提问者采纳
他的性格分析
宋江[编辑本段]一、[简介] 宋江,字公明 绰号: 及时雨 呼保义 黑三郎 宋江是整部 《水浒传》 中第一号人物,作为文学形象,也是最丰满、最立体、最复杂、最有艺术魅力的一个人。 是农民起义军的领头人 在《水浒传》中,宋江原为山东郓城县一刀笔小吏,字公明,绰号.及时雨。面目黝黑,身材矮小,平素为人仗义, 挥金如土 ,好结交朋友,以及时雨而天下闻名。因 晁盖 等黄泥冈劫 生辰纲 贩卖枣子之事事发,宋江把官军 何清 追捕的消息告知晁盖。及晁盖等上梁山后,遣 刘唐 送 来书 信(招文袋)及五十两黄金酬谢。不料,此信落入其妾阎婆惜之手。无奈,宋江怒杀阎婆惜,发配 江州 ,与李逵等相识。却又因在浔阳楼题反诗而被判成死罪。幸得 梁山好汉 搭救,在刑场把宋江救上梁山,坐了副头领。后在攻打曾头市时,晁盖脸中毒箭而亡,遂坐上头把交椅。从此,梁山主题由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头目增长到了一百单八将,又相继打败 童贯 高俅 以及天下八方 节度使 并活捉高太尉,梁山也发展到了鼎盛。日后,宋江率众为朝廷招安, 并北上抗 辽大 获全胜并迫使辽主投降, 随后又讨伐了 王庆 田虎 不失一将(指108将)都取得了胜利,在唯独讨伐 方腊起义 军的过程中,梁山好汉死伤过半,虽最终生擒 方腊 , 但宋江本人却被所赐御酒毒死。 【性格】 宋江是《水浒传》里边名号最多的一个,宋江的绰号有四个。一出场就介绍了宋江的三个绰号,这三个绰号实际上就是介绍了宋江的三个性格特点:一个是黑宋江,因为他长得面黑,身体比较矮,这是就他的形体来讲的,并不是如林冲、 关胜 等人英武挺拔,也不如 吴用 、 公孙胜 等人那样温文 尔雅 文质彬彬,他长的其貌不扬。第二个是 孝义 黑三郎,讲的是他对待父母,讲究孝道,他的孝道贯穿到了他的思想当中,成为他思想的一个部分,并且是他的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支撑点;第三个是及时雨,讲的是他 仗义疏财 , 扶危济困 ,这在后面他陆续和弟兄们交往中能够看得出来,在这一点上他做得到位。这三个绰号实际上重点介绍了宋江平时的为人和喜好,而且都是正常工作之外的表现,比如“爱习枪棒”、“ 挥金似土”、“ 排难解纷”、“ 扶人之困”等等,这些好处多都具有一些江湖上的感觉,在民间宋江是一个喜欢做好事、愿意做好事的热心人,无论是在 家庭伦理 上还是在社会关系中他以自己的作为赢得了大家普遍的认可。还有从“浔阳楼宋江吟反诗”可以看出宋江有谋略,又志向,不满足于现状。 【古 代笔 记中的宋江】 宋江:北宋末年著名农民起义首领。曾率为数不多的起义军“转略十郡”、“横行齐魏”、而“官军数万无敢与抗”,震撼了宋王朝的腐朽统治。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 施耐庵 ,据此写成我国 现实主义文学 的杰作《水浒传》,流传甚广。在《水浒传》中,宋江被写成行侠仗义的“及时雨”和 替天行道 的“呼保义”,在民间很有影响。 宋代自 赵匡胤 开国以来,一直举行对外屈辱、专力防内的政策,政权、财权和兵权高度集于中央,封建压迫非常厉害。特别是北宋末年,由于推行上述政策,导致土地兼并十分剧烈,封建剥削也异常残酷。所以,虽然当时工商业比较发达,人民生活出路较广,社会矛盾仍然相当尖锐,农民起义次数很多。仁宗时代在西夏用兵之后,几十人到数百人的小规模农民起义更是多得不胜枚举。宋江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势下举起义旗的。 宋徽宗 宣和元年(1119年)十二月,他聚集36个人,在 京东 东路所管辖的黄河以北地区起义,专打社会上的不平,杀富济贫,反抗北宋王朝的残酷统治,引起统治者的恐慌。起义发生不久,宋徽宗 赵佶 便诏令京东东路、京东西路提刑督捕之。但由于宋朝军队久不征战,缺乏训练,战斗力极差;又由于宋江“其才过人”,属下的36个人都是强悍猛勇之士,个个英雄,所以,这次征剿不仅没有消灭 宋江起义 军,反而使其威名远扬。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宋江没有像《水浒传》等文艺作品所描绘的那样,入据800里水泊梁山替天行道,而是“横行齐魏”,马不停蹄,千里转战于山东、河北一带。在数万官军的围追堵截中,攻城陷地,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先后攻打、占领10多个州县。虽然人数不多,但却似一把钢刀,令统治者闻风色变,“官军莫敢撄其锋”,成为一支很有影响的农民起义队伍。 宣和二年(1120年)十二月,宋江率部攻打京西、河北等地州县。宣和三年初,转向南攻打沂州(今临沂),战斗打得十分艰苦,结果终因寡不敌众,被 知州 蒋园率兵击败。二月,起义军继续 南下 ,攻打淮阳军(今江苏邳县西南),接着,占据 楚州 (今 江苏淮安 ),进入海州(今 江苏连云港 西南)境内。在这些激烈的战斗中,宋江充分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军事才能,指挥若定,谋略过人,战术灵活多变;同时,正如后来元代 陈泰 在《所安遗集· 江南曲 序》中所说的那样:“宋之为人,勇悍狂侠”。宋江作战也很勇敢,身先士卒,带头冲杀,打出了 威风 ,令一些朝廷官吏也不得不承认其有勇有谋。就在同一月里,浙江农民起义首领方腊,也率义军连 破处 州、秀州(均属浙江),其攻势凌厉,使北宋王朝十分惊恐。为了瓦解、镇压这两股农民起义军, 亳州 知州侯蒙向宋徽宗上书,道:“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没有敢抵抗的,说明他必有超过常人的才能。不如赦过招降,让他率兵讨方腊以赎过,或许还能平定东南之乱。”宋徽宗对这个主意十分赞赏,立即下诏给刚刚以徽猷阁待制出任海州知州的 张叔夜 ,令其设法招降宋江。 张叔夜到达海州后,起义军正准备攻城。宋江和起义军副将吴加亮等人,仔细分析了海州滨海的特点和城防情况,决定从海上突破,于是直取海滨,俘获了大型船只10余艘。然而这一切,都被张叔夜所派的侦探窥视到了。张叔夜连忙招募 敢死队 1千余人,在近城设伏;然后,再派出小股士卒赶往海滨诱战,同时将精兵埋伏在海边。双方开战后,伏 兵蜂 拥而上,举火烧毁了宋江的船只。宋江虽然率部勇猛拼杀,给敌人以重创,但见船只着火、退路已断,也不免有些慌乱。这时,张叔夜又乘势发动全面进攻,俘虏了吴加亮。宋江在重兵包围之下,痛感大势已去,不得已率部接受招降。 宋江投降后,其结局说法不一。有的说,他曾率部参与镇压方腊起义,取胜后,接受了宋朝廷武功大夫的诰敕,与36个最初发动起义的人分任诸路 巡检 使,不久,被宋朝廷用计杀害。更有的说,宋江根本就没参与镇压方腊起义,相反,在方腊起义被童贯镇压后,他又一次起兵反宋。宣和四年(1122年),起义最终被折可存率兵镇压,宋江也遇害身死。还有的说,他从来就没有接受过招安,等等。但有两点是肯定的,宋江从发动起义到最后失败,只有一年多一点时间;起义失败不久,他便死去了。 宋江死后,影响逐渐扩大。随着宋人话本、特别是《水浒传》的广泛流传,宋江和梁山英雄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与喜爱,一些 文学作品 里的描述,被作为史实来传颂着,至今,梁山周围还有不少这样流传下来的古迹,如,主峰上有“宋江寨”、“英雄井”、“黑风口”等,山下有“宋江马道”、“晒粮场”, 郓城 东南有“ 黄泥岗 ”,等等。表现了人们对起义英雄的深切怀念。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宋江是《水浒传》里边名号最多的一个,宋江的绰号有四个。一出场就介绍了宋江的三个绰号,这三个绰号实际上就是介绍了宋江的三个性格特点:一个是黑宋江,因为他长得面黑,身体比较矮,这是就他的形体来讲的,并不是如林冲、关胜等人英武挺拔,也不如吴用、公孙胜等人那样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他长的其貌不扬。第二个是孝义黑三郎,讲的是他对待父母,讲究孝道,他的孝道贯穿到了他的思想当中,成为他思想的一个部分,并且是他的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支撑点;第三个是及时雨,讲的是他仗义疏财,扶危济困,这在后面他陆续和弟兄们交往中能够看得出来,在这一点上他做得到位。这三个绰号实际上重点介绍了宋江平时的为人和喜好,而且都是正常工作之外的表现,比如“爱习枪棒”、“ 挥金似士”、“ 排难解纷”、“ 扶人...
性格解析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水浒传》中 鲁智深.李逵.武松.林冲.吴用.宋江 以上人物的性格,有关故事的名称,绰号.急!!!_百度知道
《水浒传》中 鲁智深.李逵.武松.林冲.吴用.宋江 以上人物的性格,有关故事的名称,绰号.急!!!
“花和尚”鲁智深 拳打郑关西
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粗中有细“黑旋风”李逵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没有什么心计,重情重义,他对宋江十分忠心“行者”武松 武松打虎
性格刚烈,胆大心细,重义气
“豹子头”林冲 风雪山神庙
逆来顺受 “智多星”吴用 智取生辰纲
足智多谋“及时雨”“呼保义”“孝义黑三郎”宋江 怒杀阎婆惜
有领导才能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一、林冲形象分析
《水浒传》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有生活的依据,而且能够随着生活矛盾的发展,他的性格要产生变化。写林冲,借情节的波澜起伏,展示其性格的前后变化,曲折有致,摇曳生姿,最有韵味。他为什么要变化?什么时候变化?都是从生活出发,这是《水浒传》的现实主义。
《水浒传》中,林冲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写他的弱点,写他性格里边的弱点,不好的一面,就是能忍。
“忍”之一:
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奇耻大辱,不能忍受的。“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但是“怒...
鲁智深: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勇而有谋,胆大心细。
在鲁智深听说金家父女的遭遇后,对她们非常同情和关心,主动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离开。而对郑屠则是怒不可遏,当即要去打死他。这表现出了鲁智深的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
后来,金家父女走远后,鲁智深便去找郑屠算账,以卖肉为名,当众戏弄郑屠,不料一时失手打死了他,鲁智深假意说道:“这厮炸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边骂,一边大踏步走了。这表现出了鲁智深的勇而有谋,胆大心细。
李逵(铁牛,黑旋风),它具有浓厚的农民气息,反抗朝廷统治最坚决。他天真烂漫,傻的可爱,他没有什么心计,重情重义,他对宋江十分忠心,好似老黄牛忠诚于主人一般。他还十分勇猛,他只身一人打死了四只老虎...
宋江是《水浒传》里边名号最多的一个,宋江的绰号有四个。一出场就介绍了宋江的三个绰号,这三个绰号实际上就是介绍了宋江的三个性格特点:一个是黑宋江,因为他长得面黑,身体比较矮,这是就他的形体来讲的,并不是如林冲、关胜等人英武挺拔,也不如吴用、公孙胜等人那样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他长的其貌不扬。第二个是孝义黑三郎,讲的是他对待父母,讲究孝道,他的孝道贯穿到了他的思想当中,成为他思想的一个部分,并且是他的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支撑点;第三个是及时雨,讲的是他仗义疏财,扶危济困,这在后面他陆续和弟兄们交往中能够看得出来,在这一点上他做得到位。这三个绰号实际上重点介绍了宋江平时的为人和喜好,而且都是正常工作之外的表现,比如“爱习枪棒”、“ 挥金似土”、“ 排难解纷”、“ 扶人...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李逵因好吃酒,性急,屡屡闯祸,几次下山办事都被宋江等头领约法三章_百度知道
李逵因好吃酒,性急,屡屡闯祸,几次下山办事都被宋江等头领约法三章
比如:李逵陪吴用前往北京(大名府)劝卢俊义上山就是一件。对不对?
我有更好的答案
对。吴用怕李逵乱说话。让他装哑巴。
“你这两把板斧就不要带去了- -!”
不可以喝酒,
首先不可以在喝酒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约法三章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水浒传--李逵_百度知道
水浒传--李逵
李逵因好吃酒,性急,屡屡闯祸,但凡事皆愿抢先,几次下山办事都被宋江等头领约法三章,请任意举出约法三章的两件事例:1。2。
我有更好的答案
1.接他的母亲 2.与戴宗一同下山寻公孙胜
1.李逵寿张乔坐衙2.李逵元夜闹东京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水浒传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李逵探母 在水浒中发生在第几回_百度知道
李逵探母 在水浒中发生在第几回
提问者采纳
第四十二回 假李逵剪径劫单身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诗曰:家住沂州翠岭东,杀人放火恣行凶。因食虎肉长躯健,好吃人心两眼红。闲向溪边磨巨斧,闷来岩畔斫乔松。有人问我名和姓,撼地摇天黑旋风。话说李逵道:“哥哥,你且说那三件事,尽依。”宋江道:“你要去沂州沂水县搬取母亲,第一件径回,不可吃酒。第二件因你性急,谁肯和你同去。你只自悄悄地取了娘便来。第三件,你使的那两把板斧,休要带去。路上小心意;早去早回。”李逵道:“这三件事,有什么依不得!哥哥放心,我只今日便行。我也不住了。”当下李逵拽紥得爽俐,只跨一口腰刀,提条朴刀,带了一锭大银,三五个小银子,吃了几杯酒,唱个大喏,别了众人,便下山来,过金沙滩去了。晁盖、宋江并众头领送行己罢,回到大寨里聚义厅上坐定。宋江放心不下,对众人说道:“李逵这个兄弟,此去必然有失。不知众兄弟们谁是他乡中人?可与他那里探听个消息?”杜迁便道:“只有朱贵原是沂州沂水县人,与他是乡里。”宋江听罢,说道:“我却忘了。前日在白龙庙聚会时,李逵已自认得朱贵是同乡人。”宋江便着人去请朱贵。小喽罗飞报下山来,直至店里,请的朱贵到来。宋江道:“今有李逵兄弟,前往家乡,搬取老母。因他酒性不好,为此不肯差人与他同去。诚恐路上有失,我们难得知道。今知贤弟是他乡中人,你可去他那里探听走一遭。”朱贵答道:“小弟是沂州沂水县人,见在一个兄弟,唤做朱富,在本县西门外开着个酒店。这李逵,他是本县百丈村董店东住。有个哥哥唤做李达,专与人家做长工。这李逵自小凶顽。因打死了人,逃走在江湖上。一向不曾回归。如今着小弟去那里探听也不妨,只怕店里无人看管。小弟也多时不会还乡,亦就要回家探望兄弟一遭。”宋江道:“这个无人看店,不必你忧心。我自教侯健、石勇替你暂管几日。”朱贵领了这言语,相辞了众头领下山来。便走到店里,收拾包裹,交割铺面与石勇、侯健,自奔沂州去了。这里宋江与晁盖在寨中,每日筵席,饮酒快乐,与吴学究看习天书。不在话下。且说李逵独自一个,离了梁山泊,取路来到沂水县界。于路,李逵端的不吃酒。因此不惹事。无有话说。行至沂水县西门外,见一簇人围着榜看。李逵也立在人丛中,听得读道:“榜上第一名正贼宋江,系郓城县人。第二名贼戴宗,系江州两院押狱。第三名从贼李逵,系沂州沂水县人。”李逵在背后听了,正待指手画脚,没做奈何处。只见一个人抢向前来,拦腰抱住,叫道:“张大哥,你在这里做什么?”李逵扭过身看时,认得是旱地忽律朱贵。李逵问道:“你如何也来在这里?”朱贵道:“你且跟我来说话。”两个一同来西门外近村一个酒店内,直入到后面一间静房中坐了。朱贵指着李逵道:“你好大胆!那榜上明明写着赏一万贯钱捉宋江,五千钱捉戴宗,三千钱捉李逵。你却如何立在那里看榜?倘或被眼疾手快的拿了送官,如之奈何?宋公明哥哥只怕你惹事,不肯教人和你同来。又怕你到这里做出怪来,续后特使我赶来探听你的消息。我迟下山来一日,又先到你一日。你如何今日才到这里?”李逵道:“便是哥哥分付,教我不要吃酒,以此路上走得慢了。你如何认得这个酒店里?你是这里人,家在那里住?”朱贵道:“这个酒店便是我兄弟朱富家里。我原是此间人。因在江湖上做客,消折了本钱,就于梁山泊落草。今次方回。”便叫兄弟朱富,来与李逵相见了。朱富置酒管待李逵。李逵道:“哥哥分付教我不要吃酒。今日我已到乡里了,便吃两碗儿打什么鸟紧!”朱贵不敢阻当他,由他吃。当夜直吃到四更时分,安排些饭食,李逵吃了。趁五更晓星残月,霞光明朗,便投村里去。朱贵分付道:“休从小路去,只从大朴树转湾,投东大路,一直望百丈村去,便是董店东。快取了母亲来,和你早回山寨去。”李逵道:“我自从小路去却不近?大路走,谁奈烦!”朱贵道:“小路走,多大虫,又有乘势夺包裹的剪迳贼人。”李逵应道:“我却怕什鸟!”带上毡笠儿,提了朴刀,跨了腰刀,别了朱贵、朱富,便出门投百丈村来。约行了数十里,天色渐渐微明。去那露草之中,赶出一只白兔儿来,望前路去了。李逵赶了一直,笑道:“那畜生到引了我一程路。”有诗为证:山迳崎岖静复深,西风黄叶满疏林。偶逢双斧喽罗汉,横索行人买路金。正走之间,只见前面有五十来株大树丛杂,时值新秋,叶儿正红。李逵来到树林边厢,只见转过一条大汉,喝道:“是会的留下买路钱,免得夺了包裹!”李逵看那人时,带了一顶红绢抓{髟角}儿头巾,穿一领粗布衲袄,手里拿着两把板斧,把黑墨搽在脸上。李逵见了,大喝一声:“你这厮是什么鸟人,敢在这里剪径!”那汉道:“若问我名字,吓碎你心胆!老爷叫做黑旋风!你留下买路钱并包裹,便饶了你性命,容你过去。”李逵大笑道:“没你娘鸟兴!你这厮是什么人?那里来的?也学老爷名目,在这里胡行!”李逵挺起手中朴刀,来奔那汉。那汉那里抵当得住。却待要走,早被李逵腿股上一朴刀,搠翻在地。一脚踏住胸脯,喝道:“认得老爷么?”那汉在地下叫道:“爷爷饶恁孩儿性命!”李逵道:“我正是江湖上的好汉黑旋风李逵便是。你这厮辱莫老爷名字!”那汉道:“小人虽然姓李,不是真的黑旋风。为是爷爷江湖上有名目。提起好汉大名,神鬼也怕。因此小人盗学爷爷名目,胡乱在此剪径。但有孤单客人经过,听得说了黑旋风三个字,便撇了行李奔走了去。以此得这些利息。实不敢害人。小人自己的贱名,叫做李鬼。只在这前村住。”李逵道:“叵耐这厮无礼,却在这里夺人的包裹行李,却坏我的名目,学我使两把板斧,且教他先吃我一斧!”匹手夺过一把斧来便砍。李鬼慌忙叫道:“爷爷,杀我一个,便是杀我两个!”李逵听得,住了手,问道:“怎的杀你一个便是杀你两个?”李鬼道:“小人本不敢剪径。家中因有个九十岁的老母,无人养赡,因此小人单题爷爷大名唬吓人,夺些单身的包裹,养赡老母。其实并不曾敢害了一个人。如今爷爷杀了小人,家中老母必是饿杀。”李逵虽个个杀人不斩眼的魔君,听的说了这话,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却倒杀了一个养娘的人,天地也不佑我!罢,罢,我饶了你这厮性命!”放将起来,李鬼手提着斧,纳头便拜。李逵道:“只我便是真黑旋风。你从今已后,休要坏了俺的名目。”李鬼道:“小人今番得了性命,自回家改业,再不敢倚着爷爷名目,在这里剪径。”李逵道:“你有孝顺之心,我与你十两银子做本钱,便去改业。”李鬼拜谢道:“重生的父母,再长的爹娘!”李逵便取出一锭银子,把与李鬼,拜谢去了。李逵自笑道:“这厮却撞在我手里!既然他是个孝顺的人,必去改业。我若杀了他,也不合天理。我也自去休。”拿了朴刀,一步步投山僻小路而来。走到已牌时分,看看肚里又饥又渴。四下里都是山迳小路,不见有一个酒店饭店。正走之间,只见远远地山凹里露出两间草屋。李逵见了,奔到那人家里来。只见后面走出一个妇人来,髽髻鬓边插一簇野花,搽一脸胭脂铅粉。李逵放下朴刀道:“嫂子,我是过路客人。肚中饥饿,寻不着酒食店。我与你一贯足钱,央你回些酒饭吃。”那妇人见了李逵这般模样,不敢说没,只得答道:“酒便没买处,饭便做些与客人吃了去。”李逵道:“也罢,只多做些个。正肚中饥出鸟来。”那妇人道:“做一升米不少么?”李逵道:“做三升米饭来吃。”那妇人向厨中烧起火来,便去溪边淘了米,将来做饭。李逵却转过屋后山边来净手,只见一个汉子,颠手颠脚,从山后归来。李逵转过屋后听时:那妇人正要上山讨菜,开后门见了,便问道:“大哥,那里闪肭了腿?”那汉子应道:“大嫂,我险些儿和你不厮见了。你道我晦鸟气么!指望出去等个单身的过,整整的等了半个月,不曾发市。付能今日抹着一个,你道是谁?原来正是那真黑旋风!却恨撞着那驴鸟,我如何敌得他过!倒吃他一朴刀搠翻在地,定要杀我。吃我假意叫道:“你杀我一个,却害了我两个。”他便问我缘故。我便告道:“家中有个九十岁的老娘,无人养赡,定要饿死。”那驴乌真个信我,饶了我性命。又与我一个银子做本钱,教我改了业养娘。我恐怕他省悟了赶将来,且离了那林子里,僻净处睡了一回,从后山走回家来。”那妇人道:“休要高声!却才一个黑大汉来家中,教我做饭。莫不正是他?如今在门前坐地。你去张一张看。若是他时,你去寻些麻药来,放在菜内,教那厮吃了,麻翻在地。我和你却对付了他,谋得他些金银,搬往县里住去,做些买卖,却不强似在这里剪径。”李逵已听得了,便道:“踅耐这厮,我到与了他一个银子,又饶了性命,他到又要害我!这个正是情理难容!”一转踅到后门边。这李鬼恰待出门,被李逵匹{髟角}揪住,那妇人慌忙自望前门走了。李逵捉住李鬼,按翻在地,身边掣出腰刀,早割下头来。拿着刀却奔前门,寻那妇人时,正不知走那里去了。再入屋内来,去房中搜看,只见有两个竹笼,盛些旧衣裳。底下搜得些碎银两,并几件钗环。李逵都拿了。又去李鬼身边搜了那锭小银子,都打缚在包裹里。却去锅里看时,三升米饭早熟了,只没菜蔬下饭。李逵盛饭来吃了一回。看着自笑道:“好痴汉!放着好肉在面前,却不会吃!”拔出腰刀,便去李鬼腿上割下两块肉来,把些水洗净了,灶里扒些炭火来便烧。一面烧,一面吃。吃得饱了,把李鬼的尸首拖放屋下,放了把火,提了朴刀,自投山路里去了。那草屋被风一扇,都烧没了。有诗为证:劫掠资财害善良,谁知天道降灾殃。家园荡尽身遭戮,到此翻为没下场。李逵赶到董店东时,日已平西。迳奔到家中,推开门入进里面。只听得娘在床上问道:“是谁人来?”李逵看时见娘双眼都盲了,坐在床上念佛。李逵道:“娘,铁牛来家了!”娘道:“我儿,你去了许多时!这几年正在那里安身?你的大哥只是在人家做长工,止博得些饭食吃。养娘全不济事。我如常思量你,眼泪流乾,因此瞎了双目。你一向正是如何?”李逵寻思道:“我若说在梁山泊落草,娘定不肯去。我只假说便了。”李逵应道:“铁牛如今做了官,上路特来取娘。”娘道:“恁地却好也!只是你怎生和我去得?”李逵道:“铁牛背娘到前路,却觅一辆车儿载去”。娘道:“你等大哥来,却商议。”李逵道:“等做什么!我自和你去便了。”恰待要行,只见李达提了一罐子饭来。入得门,李逵见了,便拜道:“哥哥,多年不见!”李达骂道:“你这厮归来则甚?又来负累人!”娘便道:“铁牛如今做了官,特地家来取我。”李达道:“娘呀!休信他放屁!当初他打杀了人,教我披枷带锁,受了万千的苦。如今又听得他和梁山泊贼人通同劫了法场,闹了江州。见在梁山泊做了强盗。前日江州行移公文到来,着落原籍追捕正身。却要捉我到官比捕。又得财主替我官司分理,说:“他兄弟已自十来年不知去向,亦不曾回家。莫不是同名同姓的人,冒供乡贯?又替我上下使钱,因此不吃官司,杖限追要。见今出榜,赏三千钱捉他。你这厮不死,却走家来胡说乱道!”李逵道:“哥哥不要焦燥,一发和你同上山去快活,多少是好!”李达大怒。本待要打李逵,却又敌他不过。把饭罐撇在地下,一直去了。李逵道:“他这一去,必然报人来捉我。却是脱不得身。不如急早走罢!我大哥从来不曾见这大银,我且留下一锭五十两的银子放太档上,大哥归来见了,必然不赶来。”李逵便解下腰包,取一锭大银,放在床上,叫道:“娘,我自背你去休。”娘道:“你背我那里去?”李逵道:“你休问我,只顾去快活便了。我自背你去不妨。”李逵当下背了娘,提了朴刀,出门望小路里便走。却说李达奔来财主家报了,领着十来个庄客,飞也似赶到家里看时,不见了老娘。只见床上留下一锭大银子。李达见了这锭大银,心中忖道:“铁牛留下银子,背娘去那里藏了?必是梁山泊有人和他来。我若赶去,倒吃他不了性命。想他背娘,必去山寨里快活。”众人不见了李逵,都没做理会处。李达却对众庄客说道:“这铁牛背娘去,不知往那条路去了。这里小路甚杂,怎地去赶他?”众庄客见李达没理会处,各自回去了,不在话下。这里只说李逵怕李达领人赶来,背着娘,只奔乱山深处,僻静小路而走。看看天色晚了。但见:暮烟横远岫,宿雾琐奇峰。慈鸦撩乱投林,百乌喧呼傍树。行行雁阵,坠长空飞入芦花。点点萤光,明野径偏依腐草。茅荆夹路,惊闻更鼓之声。古木悬崖,时见龙蛇之影。卷起金风飘败叶,吹来霜气布深山。当下李逵背娘到岭下,天色已晚了。娘双眼不明,不知早晚。李逵却自认得这条岭,唤做沂岭。过那边去,方才有人家。娘儿两个,趁着星明月朗,一步步捱上岭来。娘在背上说道:“我儿,那里讨口水来我吃也好。”李逵道:“老娘,且待过岭去,借了人家安歇了,做些饭吃。”娘道:“我日中吃了些乾饭,口渴的当不得。”李逵道:“我喉咙里也烟发火出。你且等我背你到岭上,寻水与你吃。”娘道:“我儿,端的渴杀我也,救我一救!”李逵道:“我也困倦的要不得。”李逵看看捱得到岭上,松树边一块大青石上,把娘放下。插了朴刀在侧边。分付娘道:“奈心坐一坐,我去寻水来你吃。”李逵听得溪涧里水响,闻声寻将去。扒过了两三处山脚,到得那涧边看时,一溪好水。怎见得?有诗为证:穿崖透壑不辞劳,远望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逵扒到溪边,捧起水来,自吃了几口。寻思道:“怎地能勾得这水,去把与娘吃?”立起身来,东观西望。远远地山顶上见个庵儿。李逵道:“好了。”攀藤揽葛,上到庵前。推开门看时,却是个泗州大圣祠堂。面前有个石香炉。李逵用手去掇,原来却是和座子凿成的。李逵拔了一回,那里拔得动。一时性起来,连那座子掇出前面石阶上一磕,把那香炉磕将下来。拿了,再到溪边将这香炉水里浸了,拔起乱草,洗得乾净。挽了半香炉水,双手拿来。自寻旧路,夹七夹八走上岭来。到得松树里边,石头上不见了娘。只见朴刀插在那里。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李逵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寻不见娘。走不得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一段血迹。李逵见了,心里越疑惑。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李逵心里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却把来与你吃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朴刀起,来搠那两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却钻入那大虫洞内,李逵却便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跨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人去。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靶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老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李逵看那大虫,但见:一声吼叫轰霹雳,两眼圆睁闪电光。摇头摆尾欺存孝,舞爪张牙啖狄梁。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勾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那李逵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次日早晨,李逵却来收拾亲娘的两腿,及剩的骨殖,把布衫包裹了。直到泗州大圣庵后,掘土坑葬了。李逵大哭了一场。有诗为证:沂岭西风九月秋,雌雄猛虎聚林丘。因将老母身躯啖,致使英雄血泪流。手执钢刀探虎穴,心如烈火报冤仇。立诛四虎威神力,千古传名李铁牛。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水浒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第四十二回 假李逵剪径劫单身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第四十二回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浒传李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