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X(5O一6O)倍高倍天文望远镜镜

63式望远镜系列之一:转载63式15倍望远镜野史(一)
众所周知,军队装备的军用望远镜一般以中等倍率(6-8)倍为主,但高倍望远镜在观察远处目标细节方面的优势也是不言而喻的,离前线较远的高级指挥员更是要靠它来掌握敌我态势。
建国之初,我军装备的望远镜型号繁杂,高倍望远镜的装备数量也很少。后来虽然从原捷克斯洛伐克和民主德国进口了一批高倍望远镜,但数量仍远不敷使用。进口的捷克12x60望远镜光学性能虽然还可以,但体积庞大且物镜筒过长,使用日久易松动造成光轴偏移;相对而言,东德蔡司生产的15x50PENTEKAR性能就要理想许多,可惜东德产品价格较为昂贵,更兼中苏交恶,恐怕也很难指望东德能继续提供。幸而当时国内很强调自力更生,于是就由成立于1952年的南京光学仪器厂即704厂(文革后期改名为3304厂)负责测绘仿制蔡司望远镜。原先该厂主要是负责维修军用光学仪器,后来也从苏联等国进口了一些较先进的设备,并聘请过一批苏联专家驻厂指导。在50年代后期该厂曾生产过“紫金山”牌135单反相机等产品,但生产军用望远镜还是第一回。在当时国内技术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仿制在当时还算比较先进的PENTEKAR望远镜(也是蔡司耶拿战后设计的第一型望远镜),难度是可想而知的,经过不断努力1963年型15x50望远镜终于研制成功并通过定型,成为我军装备的第一型15倍军用望远镜。
63式和蔡十五的异同
由于是测绘仿制,因而从外观上看,63式和蔡十五几乎是一样的,不过如果仔细比较的话就会发现63式的镜身要比蔡十五高了约2~3mm,据说这是由于当时国内生产的光学玻璃指标和蔡司的有一些差距,所以63式的物镜焦距和蔡十五也有些不同。
做工:应该说63式望远镜的制造工艺水准在早期国产望远镜中当属上乘,除了望远镜壳身内部的铸造光洁度方面和蔡十五有一定差距之外,其它部件的做工都比较精细,望远镜外表面烤漆质量也非常好,据说南光最后生产的一批63式铝合金外表采用了黑色阳极化处理,外观非常漂亮。
在光学方面,两者的成像质量大体相似,不过63式的偏黄程度较蔡十五要明显一些。此外,63式的测距分划线要比蔡十五粗了一些,对观察有一定影响。以现在的标准来看,两者的成像都不能算很锐利,而且成像也缺少类似95式的那种通透感,估计这是由于镀膜工艺不够先进、光学玻璃透光率不高所致。
我们知道,为了简化生产工艺,蔡七、蔡十、蔡十五,除了目镜之外其它部件都是相同的。和蔡司一样63式后来也派生出了7x50望远镜,它就是74式望远镜,两者除了目镜结构不同之外其它差别很小。早期的74式和63式一样也有一对干燥器,后来在使用中发现:如果不及时更换失效的干燥剂,望远镜反而更容易起雾、生霉。于是,后期生产的74式就取消了干燥器。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倍天文望远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