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眩黄金贴治疗眩晕症原因使用时会发痒怎么回事?怎么使用才有效果?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于泓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一种不用药、不开刀就能治好的眩晕症——良性位置性眩晕
一种不用药、不开刀就能治好的眩晕症——良性位置性眩晕
一位58岁的女性患者,某天早上起床时突然感到眩晕和身体不平衡感,伴恶心呕吐,为此向她的主治医师寻求诊治。当时眩晕持续时间不超过1分钟,该患者躺下、翻身、或爬起时,均再次出现眩晕症状,否认耳鸣及听力下降。对此情况,我们该如何诊断和治疗?临床上的难题
到目前为止,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缩写为BPPV)是所有眩晕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有报道显示,BPPV的年患病率为10.7-64.0/100000
人,终生患病率为2.4%。该病症状主要表现为短暂的旋转样感觉,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1分钟,一般在头位改变后诱发,如躺下或起床,在床上翻身,头向后仰
或前倾。 虽然有少部分患者描述为较持久的眩晕和不平衡感,但医生通过详尽的病史采集最终都能获悉这些患者在头位改变后眩晕症状通常会加重。眩晕发作时,很多患者伴
有恶心,有时伴呕吐。BPPV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头部外伤、长期斜卧及各种内有关。频繁的自发缓解与复发,一年内复发的概率约15%。在日常活
动中,患者容易摔倒和受伤。 在老年人群和女性人群中,BPPV的患病率明显增高,50-60岁为高发年龄段,男女比例为1:2-3。有报道显示,BPPV与、血清维生素D水
平下降有关,当然,首先排除了年龄和性别因素引起的和血清维生素D水平下降。其实,BPPV的基本病理生理过程是,从椭圆囊脱落的耳石掉入半规
管。 当患者头位突然改变,可引起半规管内耳石碎屑的移位,从而产生某种旋转样的位置错觉。由于后半规管最容易受重力影响,所以后半规管耳石引起的BPPV最为
常见,可占全部病例的60%-90%。然而,我们可能低估了水平半规管型患者的比例,因为该型患者的耳石比后半规管型更容易自发复位。由于前半规管位置
高,耳石碎屑较难进入而很少受累,故前半规管型BPPV患者相对少见。临床要点: 1. BPPV是目前所有眩晕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短暂的旋转样感觉,由头位改变诱发。 2. 诊断后半规管型BPPV须根据眼震激发试验:对患者行Dix–Hallpike试验时,当头部侧向一旁,可见向上旋转性眼震,眼震快相朝向地面。 3. 水平半规管型BPPV患者行Dix–Hallpike试验时,当患者平躺,头转向一侧时,可见向地性眼震或背地性眼震。 4. 耳石手法复位对BPPV疗效显著(如Epley手法复位对后半规管型BPPV有效)。方案与根据 BPPV与其他急性或突发性眩晕不同(见表1),通过病史采集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往往能与脑卒中、前庭神经元炎引起的眩晕鉴别。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时应包括眼震激发试验,眼球偏斜检测及一套能提示中枢性原因的前庭反应。
有研究表明,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对诊断脑卒中至关重要,其诊断参考价值超过头颅CT和早期使用MRI,如头位改变诱发眩晕这一特征性症状支持BPPV的诊
断。由于大部分内科医师不熟悉人体内耳半规管的具体解剖结构,在这里我们不便展开阐述各种形式的眼震及正确手法复位的详细步骤。 有部分患者的耳石可累及单侧或双侧多个半规管,这时,诱发出的眼震形式不能提示诊断,也不利于为患者选择最好的治疗方式。一般来说,像这种复杂的病例,另外还有眼震不明显和复位后加重的病人,建议找经验丰富的专家诊疗。 &表1. 急性眩晕的鉴别诊断原因起病与病程眼震听觉症状其它情况
反复发作,短暂,与体位有关,通常由翻身、躺下、起床等头位改变诱发
与体位有关,累及前、后、水平半规管的各种垂直旋转性眼震
最近有过一些可能成为诱因的经历(如在牙医办公室或发廊斜躺,时间过长的床上休息,头部外伤);类似的发作史
自发性,持续时间往往比较长,体位改变后可能加重
自发性,眼震方向不定或改变
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可能有头痛和眼球垂直偏斜;甩头试验正常△
前庭神经元炎
自发性,持续时间长,体位改变后可能加重
自发性,水平眼震最常见
可能有前驱病毒感染史;甩头试验异常△
前庭型偏头痛
反复发作,自发性,持续时间为数分至数小时,可能与体位有关
少见,一旦出现,往往与体位有关
偏头痛,运动疾病,家族史
反复发作,自发性,持续时间为数小时
自发性,水平眼震
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耳胀 ☆BPPV表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甩头试验异常:当患者头突然被旋转到一侧,为维持视觉固定,出现矫正性动作(快速眼动)。 诊断 通过体格检查发现,70%以上的BPPV患者可见位置性眼震,根据所累及的半规管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法进行诱发复位。图1.采用Dix–Hallpike手法对右侧后半规管型BPPV患者诱发眼震。患者正坐位(A),头向右侧旋转45度(B),保持头位后将患者上半身放倒,平躺于床上,头部20度悬于床沿下(C)。诱导出向上旋转性眼震,眼动快相向右侧(D)。1. 后半规管型对后半规管型BPPV患者采用Dix–Hallpike手法,可以诱发出典型的眼震(见表2、图1)。当后半规管内的耳石碎屑从壶腹帽处脱落,内淋巴也跟随流动,从而刺激了后半规管。这种情况引起的眼震为向上旋转性眼震,眼动快相向地面(患者头部侧向一旁)。眼震一般在2-5秒后出现,1分钟内消失(通常30秒),坐起时则眼震方向相反。当重复测试后,由于眼球疲劳会出现眼震幅度变小。如果耳石粘附在壶腹帽上,也可以诱发出相同形式的眼震,但持续时间会延长。对患者进行Dix–Hallpike手法测试,诱发出上述形式的眼震,可作为后半规管型BPPV一项重要的诊断标准。然而,有接近四分之一的患者只能诱发出轻微眼震,甚至没有眼震。对于这样的患者,如果临床症状相符,仍有较好的疗效。2. 水平半规管型诊断水平半规管型BPPV往往采用仰卧转头试验,即让患者仰卧,将患者头部向一侧快速旋转90度(见表2),当头转向一侧时出现水平眼震,眼震快相朝向地面(向地性眼震)或朝向天花板(背地性眼震)。明确患侧是正确治疗水平眼震型BPPV的首要任务。假如当头转向左侧时的眼震比转向右侧时更加明显,则说明左侧为患侧。3. 前半规管型前半规管型BPPV极少见,我们对其病理机制则是知之甚少。它的特点是眼震不明显,常表现为轻微的旋转性眼震,眼动快相朝患侧。当病人出现这种眼震,应考虑中枢损伤,虽然中枢病灶很难发现。 治疗
BPPV患者常常未经治疗便自发缓解。一项前瞻性纵向研究表明,患者从首次出现症状到自发缓解的平均时间间隔分别为水平半规管型7天,后半规管型17天。
然而,耳石手法复位往往能迅速、有效地治疗BPPV,药物主要用于缓解较严重的恶心或呕吐症状。手术治疗如后壶腹神经截断术和半规管堵塞术则很少采用,当
患者症状特别严重且不能控制,对手法复位毫无效果时可以考虑。图2.Epley 耳石复位法治疗右侧后半规管型BPPV。
Dix–Hallpike手法诱导的眼震消失后(A、B和C),头向健侧(左侧)旋转90度(D),使耳石转移到总脚旁,如果此时出现眼震,方向则与之前
Dix–Hallpike手法诱导的眼震方向相同。头继续向下旋转90度,身体也同向旋转90度,此时患者脸朝地面,身体于健侧侧躺(E);耳石顺势迁
移。然后患者坐起(F),耳石则通过总脚掉回了前庭。每个姿势应该保持到眼震和眩晕症状消失,一般不少于30秒。1. 后半规管型Epley
耳石手法复位旨在将后半规管内的耳石移回前庭(见图2)。复位过程中,耳石顺着各个手法步骤在管道中移动,最终回到前庭。每个位置都应该停留,通常至少保
持30秒,直到眼震或眩晕消失。一次Epley手法复位的成功率约为80%,四次复位的成功率则增加至92%。五
个随机对照实验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后半规管型BPPV患者采用Epley手法复位治疗,相对于假手法组和阴性对照组,眩晕症状及眼震情况有显著的
改善。一些临床医师主张在对患者行Epley手法复位时用便携式振动器置于患侧乳突处振动,或建议在手法复位后限制患者头部和身体的运动,但这些建议尚无
证据支持。然而,手法复位后保持正坐姿势15分钟似乎是有道理的。表2. 不同类型BPPV的诊断和治疗半规管定位诊断治疗
诱发手法类型
手法操作介绍
诱发的眼震形式
复位手法类型
手法操作介绍
Hallpike手法
患者坐位,头转向一侧45度,保持头位后将患者上半身放倒,平躺于床上,头部悬于床沿下
上升和同相扭转
Dix–Hallpike手法完成后,头向健侧旋转90度;嘱患者头再向健侧旋转90度,接着躯干也向健侧旋转90度,此时患者脸朝地面,身体向健侧侧卧,然后扶患者坐起
嘱患者侧卧(患侧向下),将患者头部快速向健侧旋转45度
上升和同相扭转
Semont复位法
嘱患者从患侧向健侧180度快速地侧身翻转
水平半规管
眼震向地型
仰卧转头法
嘱患者仰卧,将患者头部依次向两侧旋转90度
嘱患者从患侧侧卧—仰卧—健侧侧卧—俯卧,连续翻滚270度
Gufoni手法
嘱患者健侧侧卧1至2分钟;头向下旋转45度;然后扶患者坐起
强迫侧卧体位疗法
嘱患者连续健侧侧卧12小时
水平半规管
眼震背地型
仰卧转头法
嘱患者仰卧,将患者头部依次向两侧旋转90度
Gufoni手法
嘱患者患侧侧卧1至2分钟;头向下旋转45度;然后扶患者坐起
嘱患者快速摇头,每秒来回两次,连续15秒 &医
生给患者行Epley手法复位时须仔细观察患者的眼震形式,这有助于判断该手法是否成功。当患者头部由患侧往回旋转90度,偶尔会再次出现位置性眼震。有
研究报道显示,有99位患者在一至两次Epley手法复位后原来的眼震消失,但这些患者后来均有再次出现过与之前同向的眼震。另外有15位患者在复位后眼震方向改变,与原方向相反,但其中有3人痊愈了。然而,这些患者虽未痊愈,但症状的确有所改善,毕竟耳石从后半规管中出来了一些。图3.Semont复位法治疗右侧后半规管型BPPV。 嘱患者正坐(A),然后向健侧躺下(B)。令患者头部及身体从患侧向健侧180度快速地翻转(C),此时头向健侧(左侧)。最后让患者坐起,头回到正前位(D)。每个姿势应该保持到眼震和眩晕症状消失,一般不少于2分钟。
Semont复位法也可以用来治疗后半规管型BPPV(见图3)。为有效地疏散耳石颗粒,嘱患者在1.3秒内由患侧向健侧180度快速地翻转。当患者因脖
子旋转困难而不能耐受Epley手法时,可以选择Semont复位法。正如Epley手法一样,Semont复位法进行到第二个姿势时,若出现向患侧的眼
震,则验证了该手法的正确性。 这两种方法可能都要重复几次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患者在家中可反复执行,直到症状明显改善为止。一项随机对照实验的结果显示,患者自行采用
Epley法复位的成功率高达95%,采用Semont法的成功率为58%。有研究认为,在临床上,患者在正确指导下自行复位的效果比被动复位明显要好。 复位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和眩晕症状,还有很多患者复位之后在头动时会出现不平衡感和短暂的头昏,这种情况可能持续几天,甚至更长,即使当时复位成功也可能出现这些情况。还有些患者在复位结束几分钟后会出现短暂的眩晕。 复位过程中,如果耳石颗粒从后半规管脱落后又掉进了水平半规管,则后半规管型BPPV转变成了水平半规管型BPPV,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发生率低于5% 。当这种情况发生后,我们又可以采用相应的其他复位手法治疗水平半规管型BPPV,具体如下。2. 水平半规管型水
平半规管型BPPV分两种类型——向地性眼震型和背地性眼震型。前者通常采用翻滚法复位治疗,嘱患者依次患侧侧卧—仰卧—健侧侧卧—俯卧,连续翻滚270
度,耳石最终从水平半规管型移回前庭。另外一种复位法称Vannucchi强迫侧卧体位疗法,即嘱患者连续健侧侧卧12小时。这种方法适合症状严重且容易
因头位改变加重的患者及不能确定病变侧的患者。如果患者侧躺12小时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则可以尝试换另一侧侧躺12小时。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可供备选,即Gufoni复位法,& 嘱患者快速躺下,健侧侧卧1至2分钟,直到眼震消失,然后将头迅速向下旋转45度,保持2分钟后立即扶患者坐起。某
课题组对60名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Vannucchi强迫侧卧疗法与Gufoni复位法对患者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这两种复位法均比翻滚法效果
明显(成功率依次为76%、89%、38%)。最近有另一随机试验报道,翻滚法、Gufoni复位法的疗效高于假手法复位组(成功率一次为68%、
61%、35%)。水
平半规管型眼震背地性BPPV产生的原因是壶腹帽处附有耳石碎屑,或壶腹帽附近的水平半规管前臂中有浮动的耳石碎屑。对应的复位法旨在使这些耳石碎屑脱落
并转移到水平半规管的后臂中(见表2)。可用于此种类型患者的复位法有摇头法、改良的Semont法和Gufoni法。Gufoni
手法,嘱患者正坐,背部和头部挺直,快速向患侧卧倒,保持姿势1至2分钟,直到患者眼震消失或明显减弱,然后迅速将头部向上旋转45度,保持2分钟后让患
者缓慢坐起。该手法旨在使水平半规管长臂壶腹帽处的耳石碎屑转移到更后的位置,这样耳石才可能掉回前庭,即使不能,也可以再结合Gufoni手法协助治
疗。 一项随机试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法组相比,采用摇头法、Gufoni手法均有很高的成功率(复位后症状立即消失,依次为35%,62%、73%),&
并且在之后一个月内的效果也明显比假手法组好。还有研究表明,摇头复位法的疗效优于改良的Semont法(成功率37%、17%)。有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研究对比过各种复位方法对治疗各种类型BPPV的效果,但我们仍不能确定哪种方法治疗哪种类型最为有效。当采取第一种方法治疗无效时,我们也难以抉择之后的治疗方案。是否再次采用之前的手法,还是该尝试其他方法呢?如果重复之前的手法,又该重复几次? 另外,前半规管型BPPV的诊断标准及有效的复位方法有待确认。最后,虽有研究报道BPPV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较正常人低,但又不明确补充维生素D是否能降低BPPV发生或复发的风险。相关指南
美国神经科学院于2008年发布了临床实践指南,美国耳鼻喉学会、头颈外科学会推荐的治疗后半规管型BPPV的Spley复位法。该推荐规范中涉及到了其
他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型BPPV的Semont法,治疗水平半规管型BPPV的其它几种方法)。这些推荐规范的提出是基于近年来对许多随机试验数据的归
纳总结。结论与建议 当患者描述眩晕和眼震是由头位改变诱发的,不伴有其他症状或体征时,高度提示BPPV;如果患者的眩晕是由头部运动诱发,应首先考虑采用Dix–Hallpike手法(表2、图1)。 短暂眩晕伴向上旋转性眼震提示后半规管型BPPV。治疗后半规管型BPPV,我们推荐Spley复位法和Semont复位法,一次无效时可重复多次。我们预期80%的患者在采用第一种复位方法后可治愈,但患者应该明白,BPPV容易复发,复发后需再次治疗。
信源地址: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cp1309481转自丁香园。为了您和家人、朋友的健康,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微信号:治病救人,源自美国克利夫兰诊所、梅奥医院等世界上最好的医院,以及最新国内外指南的正规科普健康知识,最多每天一条。送礼不如送我的科普微信号: xinxueguanneike!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22:51
于泓大夫的信息
于泓大夫电话咨询
于泓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于泓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于泓大夫提问
于泓的咨询范围:
胸痛、胸闷、心慌,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支架植入术,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动过缓,起搏器,心动过速,早搏,射频消融术,再同步化治疗(三腔起搏器),高血压,肾动脉狭窄,肺栓塞,心脏骤停后,猝死,心脏骤停
于泓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心血管内科好评科室
心血管内科分类问答位置性眩晕的治疗
位置性眩晕的治疗
(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科普视频来源:
4.85万时长01:29
什么是眩晕?
2.28万时长01:30
眩晕的病因有哪些?
4.89万时长01:33
眩晕的危害有哪些?
3.02万时长02:37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2.14万时长01:34
眩晕症怎么治疗?
2.14万时长01:41
眩晕是怎么引起的?
4.77万时长02:42
周围性眩晕是什么病?
2.36万时长01:49
眩晕的危害?
3.73万时长02:32
眩晕症怎么治疗?
3.85万时长01:59
眩晕的症状有哪些?
3.44万时长01:42
什么是位置性眩晕?
4.16万时长01:57
位置性眩晕怎么治疗?
3.31万时长02:46
眩晕吃什么药好?
3.8万时长01:50
眩晕症吃什么好?
4.74万时长02:28
耳源性眩晕的症状有哪些?
中医论述/眩晕
中医认为,眩晕多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所为。(1)肝阳上亢型(无风不作眩)症状: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而头晕,头痛加剧,急噪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眩。症候分析:肝阳上亢,上冒清空,故头晕头痛。肝火扰动心神,故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晕,皆是肝阳上亢之症,如脉眩细数,则为肝肾阴虚内热之象。(2)气血亏虚型:(无虚不作眩)症状: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症候分析:气虚则为清阳不展,血虚则为脑失儒养,故头晕且遇劳加重。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虚则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神不宁,故心悸少寐。气虚则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均是气血两虚之象。(3)肾精不足型:(无虚不作眩)症状:眩晕而见精神萎靡,少寐多梦,健忘,腰膝酸软,遗精,耳鸣。偏于阴虚者,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质淡,脉沉细无力。症候分析:精髓不足,不能上充于脑,故眩晕,精神萎靡。肾虚则为心肾不交,故少寐,多梦,健忘。腰为肾之府,肾虚则为腰膝酸软。肾开窍于耳,肾虚则时时耳鸣。精关不固,所以遗精。偏阴虚则生内热,故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眩细数。偏阴虚则生外寒,故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质淡,脉沉细无力。(4)痰浊中阻型:症状:眩晕而见头重如蒙,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苔百腻,脉。症候分析:痰浊蒙蔽清阳,则眩晕头重如蒙。脾阳不振,则少食多寐,苔百腻,脉濡缓,均为痰浊内蕴所致 。
病因病机/眩晕
1.情志内伤素体阳盛,加之恼怒过度,肝阳上亢,阳升风动,发为眩晕;或因长期忧郁恼怒,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肝阳上亢,阳升风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 2,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清窍失养而作眩晕;或嗜酒肥甘,饥饱劳倦,伤于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湿中阻,浊阴不降,引起眩晕。3.外伤、手术头部外伤或手术后,气滞血瘀,痹阻清窍,发为眩晕。4.体虚、久病、失血、劳倦过度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若先天不足,肾精不充,或者年老肾亏,或久病伤肾,或房劳过度,导致肾精亏虚,不能生髓,而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上下俱虚,而发生眩晕。或肾阴素亏,肝失所养,以致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阳上亢,发为眩晕。大病久病或失血之后,虚而不复,或劳倦过度,气血衰少,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皆能发生眩晕。本病病位在清窍,由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致脑髓空虚,清窍失养,或肝阳上亢、痰火上逆、瘀血阻窍而扰动清窍发生眩晕,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眩晕的病性以虚者居多,故张景岳谓“虚者居其八九”,如肝肾阴虚、肝风内动,气血亏虚、清窍失养,肾精亏虚、脑髓失充。眩晕实证多由痰浊阻遏,升降失常,痰火气逆,上犯清窍,瘀血停着,痹阻清窍而成。眩晕的发病过程中,各种病因病机,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形成虚实夹杂;或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肝风、痰火上扰清窍,进一步发展可上蒙清窍,阻滞经络,而形成中风;或突发气机逆乱,清窍暂闭或失养,而引起晕厥 。
头颅X线摄片、脑电图、脑血流图、胸片、TCD、头颅CT及磁共振成像检查等,对头晕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疑为颈椎病者需作颈椎正、侧、斜位等X线摄片检查。变温试验、指物偏向、直流电试验、位置试验及眼震电图等前庭功能检查有助于眩晕症的定位定性诊断 。
引起眩晕的种类很多,大约有上百种病可以引起眩晕,不同的疾病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按照病变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和两大类。中枢性眩晕是由、脑神经疾病引起,比如、脑血管病变等,约占眩晕病人总数的30%。周围性眩晕约占70%,多数周围性眩晕与我们的耳朵疾病有关。周围性眩晕发作时多伴有耳蜗症状(听力的改变、耳鸣)和恶心、呕吐、出冷汗等症状。部分疾病可反复发作性眩晕,自行缓解。人的耳朵分为、和,前庭器官在人的内耳中,它和耳蜗紧密相连,总称位听。位置的位,听觉的听。前庭负责身体的平衡,耳蜗负责听声音。常见的疾病1、高血压病:所致的眩晕多数是由于情绪变化、精神紧张或受精神刺激等因素的影响,使血压产生波动而引起的。也有的是滥用降压药,使血压突然大幅下降,发生眩晕。2、低血压症:眩晕也是非常多见的,特别是年轻人,容易反复发作。姿势性低血压眩晕则多见于中老年人,在起立或起床时突然眩晕,旋即消失,再做同样动作时又觉眩晕。3、动脉硬化症:造成附着可诱发脑缺血发作。这种脑缺血如果来自颈内动脉,就可出现浮动性眩晕和眼前发黑。4、脑瘤:发生在中枢前庭系的、易发生旋转性眩晕。脑瘤引起的眩晕一方面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的压迫而致血循环障碍,使前庭神经核区及其通路直接或间接受损而造成眩晕。5、脑血栓:轻度的脑血栓可引起眩晕。这是因为动脉硬化造成动脉管腔内膜病变出现狭窄后,其远端部分仍可通过自动调节,使血管阻力减低,并建立侧支循环而维持“正常”的血流量,暂时不使脑血栓形成。但是患者仍可出现头晕或眩晕。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等症状。6、贫血:贫血容易引起脑缺氧而出现眩晕,恶性贫血眩晕尤为明显,患者可因缺氧,导致神经系统的器质性变化。因此,患者的运动或位置感及下肢震动感均可丧失,眩晕加重。7、甲状腺功能减退:本病患者血压低、心脏输出血量减少、血流迟缓而致前庭系缺氧出现眩晕。此外,新陈代谢较低,血中聚集波及内耳,也可引起眩晕。8、运动不足:有些人平时缺乏锻炼、心肺功能较弱,如果突然剧烈运动,可出现头晕。运动时间过长,体内营养物质耗损过多,血糖浓度降低,或者剧烈运动时,呼吸加快体内氧气供应不足也易产生眩晕。9、内耳疾病:耳源性眩晕常见者有,迷路炎、前庭神经炎等 。10、耳聋:眩晕发生在听力下降前后,多为旋转性,伴有忍心、呕吐及出冷汗,无眩晕反复发作史。11、某些药物服药期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各种眩晕特点如下:(1) 耳源性眩晕:系指前庭迷路感受异常引起的眩晕。当发生迷路积水(梅尼埃综合症)、晕动病(晕舟车病)、迷路炎、迷路出血或、前庭神经炎或损害,中耳感染等都可引起体位平衡障碍,发生眩晕。由于前庭核通过内侧束与动眼神经核之间有密切联系,因此,当前庭器受到病理性刺激时,常发生眼球震颤。耳源性眩晕的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听力减退及耳鸣,重症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等迷走神经刺激现象,可发生水平性或水平兼旋转性眼球震颤。一次发作的时间较短,病人常感物体旋转或自身旋转,行走中可出现偏斜或倾倒,发作中神志清醒。东莨菪碱(外用)。梅尼埃病梅尼埃病过去称为美尼尔病 梅尼埃病过去称为美尼尔病,为最典型的内耳病引发的眩晕,其病理改变是内淋巴积水,发病以中年人多见,10岁以下小儿少见,老年以后发作逐渐减少。该病特点是反复发作性眩晕、伴有耳聋、耳鸣、耳闷为主要症状,可伴有复听、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冰凉等症状;耳聋多为单侧,早期有听力波动,可恢复正常,约15-20%患者耳聋可波及对侧耳;耳鸣多在眩晕发作前加重,早期伴随眩晕缓解耳鸣可消失,反复眩晕发作后耳鸣会经久不息。前庭功能检查温度试验一般为患侧半规管功能低下或消失。听力测试为感音神经性聋,早期典型者为低频感音神经性聋。如做耳蜗电图,典型者应记录到一个基底增宽的负相和电位,发作期患者-SP/AP≥40%。前庭神经元炎 前庭神经元炎此病为末梢神经炎的一种。病变发生在前庭神经节或前庭通路的向心部分。病前两周左右多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眩晕症状可突然发生,持续数日或数月,活动时症状加重。植物神经系的症状一般比梅尼埃病稍轻。无听力改变,即无耳鸣及耳聋的主诉。多数患者两三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仅少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现象。检查时可见有向健侧的自发眼震,患侧前庭功能低下或半规管麻痹。无其它颅神经受损症状。突发性聋伴眩晕 突发性聋伴眩晕30~50岁多见,可能因内耳病毒感染或血管病变或窗膜破裂引起。患者突发一侧耳鸣、耳聋,其中部分病例伴眩晕呕吐,病情似梅尼埃病,但眩晕持续时间较长,以后无反复发作。听力检查呈重度(多大于60dB),伴眩晕者前庭功能可有损害。迷路炎 迷路炎患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者,感染扩散可波及内耳迷路,发生浆液性或化脓性迷路炎,此时患者除耳漏外,会伴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及听力下降,可出现向患侧的自发眼震,迷路有瘘孔时,外耳道加压可引起眩晕,眼震更加明显,即瘘管试验阳性。当病情进展为化脓性迷路炎时不仅眩晕严重,持续存在,听力可下降为全聋,自发眼震转向健侧,前庭功能检查患侧反应消失。上述情况发生时,应拍耳乳突X线片,最好做颞骨CT扫描,明确是否存在乳突炎、胆脂瘤、迷路瘘管。病毒性迷路炎多因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继病毒感染后,患者出现眩晕、步态不稳,明显的恶心呕吐,多伴有重度耳聋。前庭功能检查患侧功能低下或消失。眩晕症状由于患者健侧前庭功能正常,经1~3个月左右眩晕症状可逐渐完全消失。(2) :常见耳毒性药物有、、、、、水杨酸类药、、、、、等中毒。主要损害内耳听神经末梢,前庭器官中毒引起眩晕,如耳蜗神经亦受损则发生双侧感音性耳鸣。前庭系药物中毒前庭系药物中毒多在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或用奎宁、水杨酸类药物,或用苯妥英那过量后,可引起内耳中毒。一般在用药后数日或数周出现前庭中毒症状,表现为头晕、步态蹒跚,原来会走路的孩子会出现站立不稳、走路困难,成年人会感到脚下没根及步行困难、夜间尤为明显,坐位或卧床时眩晕不明显,活动时眩晕加重,部分人伴有耳鸣、耳聋,耳蜗中毒的症状可与前庭中毒同时或稍后出现。前庭系药物中毒如发生在儿童期,由于儿童尚在发育期,代偿能力强,经数周后步行困难可明显改善,症状消除,一般预后良好。相对老年人来说,年龄越高,恢复越慢。(3) 颈性眩晕(椎动脉压迫综合征):大多由于颈椎肥大性骨质增生引起,造成脑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发作常与头颈转动有关。固定患者头部,使其身体左、右转动,可立即诱发眩晕,常伴有复视、火花或暂时性视野短缺。如进行检查,则显示颈椎有。颈性眩晕:为颈椎及有关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等)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引起的眩晕。常见的颈椎器质性损害及颈部软组织病变,如颈椎病、环枕畸形、颈部外伤、颈肋、颈肌损伤、关节囊肿、椎间盘突出、 前斜角肌压迫、韧带损伤等,刺激颈交感神经引起椎动脉痉挛等。眩晕多在颈部转动时发生,一般无耳蜗症状,可伴有颈、枕部疼痛,颈椎旁有深压疼,手臂部麻木、无力。(4) 小脑疾病:可见于蚓部下端及小叶小结部肿瘤和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多表现为平衡失调,轻度眩晕、醉汉样步态,眼球震颤常不明显。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常骤然发生严重的眩晕,上、下肢共济失调,多无神志昏迷,可有眼球震颤、言语不清及吞咽困难。(5) 大脑疾病:如发作的眩晕先兆、发作、和脑瘤的颅内高压等。此类眩晕常根据其原发病进行诊断。(6) 眼原性眩晕:如麻痹产生复视,注意飞快行车或站立于悬崖等,引起头晕眼花及眩晕。 晕动病俗称“晕车”、“晕船”、“晕机”等。学龄儿童多见,女多于男。表现为乘坐某种车、船、飞机或旋转的玩具时,由于对运动中的加速度刺激不适应,而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以乘小卧车引起者居多,可能与汽车速度快、封闭等因素有关。约半数患者有阳性家族史。检查时听力正常,前庭功能可比较敏感或低下。晕动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每个患者症状轻重不等。一般通过多次的逐步的乘车训练,晕车的程度可以减轻或消除。晕动病的原因,晕动病是由于车、船及飞机不规则的颠簸,使内耳前庭受到过度刺激而产生的前庭功能紊乱所致。情绪紧张、焦虑不安或嗅到不良气味,亦为诱发因素。 《国家非处方药目录》 收载的抗眩晕病的药物范围除抗组胺药外,尚包括抗胆碱药。抗眩晕药:茶苯海明、地芬尼多。抗胆碱药:氢溴酸东莨菪碱(外用)。(7) 植物神经官能症: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慌、失眠、多梦等各式各样的症状,头昏、头晕不是真正的眩晕 。迷路震荡迷路震荡多由于头外伤引起,常与脑震荡同时存在,因爆炸后产生强大的空气气浪冲击,同样可引起内耳迷路震荡。创伤后患者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受伤耳听力明显下降。耳科检查时部分可见伴有鼓膜外伤,鼓膜出现破裂或出血。听力检查中可见到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的单侧或双侧的听阈改变,重者可全聋,有的声导抗测听可提示有听骨链损伤,患侧前庭功能低下。在诊断脑震荡患者时,特别是伴有听力障碍和眩晕主诉者,应注意到同时可有迷路震荡存在。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多见于中年女性,神经较敏感易激动或性格内向者容易发病。病前可有精神刺激,出现突然发作眩晕、外景旋转、不敢睁眼,一般伴有恶心、出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发作后恢复正常。听力及前庭功能检查均正常。先天性前庭导水管扩大综合征自1978年Valvassori首先报告,现国内已很多见。该病多在儿童期发现,患儿自幼听力差,伴言语障碍,双耳听力可不对称,常因头部外伤、感冒等诱因而有听力波动,部分患儿有典型的眩晕发作史,发病极似梅尼埃病,眩晕发作后多有听力下降,反复听力波动后,可造成听力重度损伤难以恢复。该病诊断主要依颞骨CT检查呈现前庭导水管扩大为据,有时可伴有前庭和半规管或耳蜗的先天畸形。患儿可有阳性家族史,同胞易同样发病 。
眩晕1、应明确眩晕的性质:周围性眩晕,眼球震颤多有固定方向;阵发的、偶发的或严重的眩晕发作,间歇期无异常者提示周围性病因;单侧耳聋伴耳鸣是周围性病因;单侧耳聋伴耳鸣是周围神经病变的可靠标志。中枢性眩晕,眼球震颤方向不固定;持续的眩晕或失平衡状态,伴有眼球震颤与步态障碍者,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复视、构音不清、共济失调、单侧轻瘫等也提示中枢性病变。 2.前庭功能测验、电测听较有价值,头颅摄片、、检查、Cr、hmI、脑血管造影可进一步明确病因。3.再结合上述疾病的临床特征,最终明确诊断 。
鉴别诊断/眩晕
1、美尼尔氏病,最为常见,达70%左右。以反复发作的眩晕为特点,伴耳鸣、眼球震颤,病程长了造成听力下降。发作时病人不敢睁眼,睁眼则周围影物转动,闭眼感觉自身在转动,并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有的病人还有头痛、脉快、血压低表现。眩晕可持续数小时到数日,逐渐减轻。 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一种脑动脉供血不足,中年以上多发。眩晕的性质为浮动性、旋转性,或下肢发软,站立不稳,少数病人仅有头晕眼花感觉。当病人转动头部位置时易诱发眩晕,病久也可引起听力减退,视力下降,面部和四肢麻木,记忆力下降。发作分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和间歇性脑缺血发作,有的病人反复发作后形成脑血栓。与美尼尔氏病区别需做颈椎X光片、椎动脉造影等检查。 3、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发作性眩晕,在精神紧张、疲劳后发病,经过休息1~2天内好转,无任何后遗症,做各项检查均正常。
疗法-陈氏御晕术/眩晕
专家简介——陈小华
陈小华主任出身于医学世家,清代陈氏宫廷医术(陈修园和陈士铎)传人。他充分继承发扬了陈氏宫廷医术,并将陈氏医术“疗病以治本为重”的思想进一步发扬。陈主任在3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学、中药学、针灸学等各个方面成绩突出。 陈小华-清代陈氏御医传人 陈氏御晕术是著名中医专家陈小华教授在继承清代陈氏宫廷御医陈修园医术的全部经验基础上,与现代医学完美结合,创造性的提出治疗眩晕病的一套完整理论,并发展形成具有独特疗效的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根据中医理论,辩证施治,因人因病治宜,内治运用了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软坚散结,清热解毒,补气养血的治则,严格按照君臣佐使组方原则,在专病专方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病情随病随症加减,打破了原有的一病一方的治疗习惯,从而改善患者身体内环境,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确保眩晕顽疾不再反复发作。&多年的临床治疗证明,“陈氏御晕术”极大地缩短了治疗眩晕病的疗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广受世界医学界的关注。 陈氏御晕术疗法的背景
陈氏宫廷御医疗法传承至今陈小华一代,有记载追溯,医术秘方已传承十五代,相传陈氏宫廷御医陈修园自幼一边攻读儒经,一边学医,曾拜泉州名医蔡茗庄为师学医。乾隆五十七年(1792)中举,曾任直隶省威县知县等职,在任上曾自选有效方剂救治水灾后罹患疫病的百姓。嘉庆二十四年(1819)以病告归,在长乐嵩山井山草堂讲学,培养医学生,一时学医弟子极多。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中举。后会试不第,寄寓京师。适光禄寺卿伊朝栋患中风症,眩晕,手足瘫痪,汤水不入,群医束手。念祖投以大剂而愈,声名大噪。后回长乐,任吴航书院山长。嘉庆三年(1798年),主讲泉州清源书院。嘉庆六年(1801年),再入京会试,不第,参加大挑,成绩甲等,以知县分发直隶保阳(今河北省保定)候补。时值盛夏,瘟疫流行,念祖用浅显韵语编成《时方歌括》,教医生按法施治,救活甚众。直隶总督熊谦得痹症,手指麻木,延及臂腕。念祖教以常服“黄芪五物汤”,并开方补肾养肝,病遂愈。其间还治愈当地妇女阴挺症。嘉庆十三年(1808年),吏部郎谢在田头项强痛,心下满,小便不利,服表药无汗,反而烦躁,六脉洪散。经念祖处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再投以栀子豉汤,病不再发。嘉庆十七年(1812年),署磁州,改任枣强,升同知,擢代理正定知府。公务繁剧,仍撰写医书,为人治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以年老请休,在福州石井巷井上草堂讲学,培养医学人才;并曾治愈琉球国王之风症。陈氏宫廷御医术这个历经百年年磨难的祖国传统医学瑰宝,绽放了他巨大的社会价值,成为中国中医药的一朵奇葩,得到了国际关注。“陈氏御晕术”疗法发展历程·清代宫廷御医(陈修园)时代陈修园 宗于《内经》、《伤寒》等经典著作,他对古典医籍的钻研功力深厚,涉猎广泛,因此他的书籍正统,规范。他还长期从事中医的普及工作,将中医知识通俗化,为后学开启了登堂入室之门。在临床治疗上,陈修园长于用温补脾肾的方法治疗杂病,不喜用寒凉滋阴的药物。如他自己所说:“寒凉之药不可久服,人人俱知也,唯滋阴降火及不凉不温之品,最是误人。余素不喜寒凉,姑以寒凉方之不可弃者列”。他虽然承认滋肾丸、四生丸、清燥救肺汤等寒凉方剂能培补生气,是治疗“头晕头痛”(眩晕病类)不可少之方,但也只能暂用。而对保元方、六君子汤、五味异功散、归脾汤、附子理中汤等温热方剂则大赞其“补虚退热,进食除疾”、“益精气,扶元气”的功效,有“补火以致水之妙”。·名医传人陈小华时代作为清代宫廷御医陈修园的传人,为将中药发扬光大,他在4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学、中药学、针灸学等各个方面成绩突出。他将宫廷医术与现代手段及中医学治病理论相结合,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眩晕治疗方案。在专病专方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病情随病随症加减,打破了原有的一病一方的治疗习惯,从而改善患者身体内环境,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确保眩晕顽疾不再反复发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陈氏御晕术治疗原理
陈氏御晕术是一种新型的诊断与治疗头晕技术,在国际尖端无微创设备引导下,并以中医八纲辨证为指导,通过多维立体的治疗方式,无微创介入病灶治疗,将清代陈氏宫廷医学的整体观念精髓溶于脑血管多维立体治疗前、后,以益气养心为重点,辩证施治、复本归元,达到“永动”、“平衡”之根本目的中西医结合体系疗法。·中西医互通有无&双向互补
生物治疗专注于局部,中医治疗专注于整体,陈氏御晕术,是生物与中医的互通有无,双向互补,有效实现1+1&2的治疗效果。·辩证施治和辨病治疗结合将辩证施治和辨病治疗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西医优势,迅速解除脑血管堵塞,狭窄,萎缩等脑部疾病难题,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药治疗(1) 肝阳上亢:眩晕伴面红目赤,口苦易怒,重者肢麻震颤,眩晕欲仆,头痛,语言不利,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平肝潜阳。方药:10克、10克、30克、生牡蛎30克(先煎)、30克(先煎)、10克、10克、10克、10克、10克、12克、12克。(2) 痰浊中阻:眩晕伴头重昏蒙,胸闷乏力,纳呆,或时吐痰涎,苔浊腻,脉滑。治法:祛痰健脾。方药:10克、10克、10克、10克、10克、2克、6克、6克。(3) 淤血内阻:眩晕伴头痛,痛有定处,心悸烦闷,疲倦乏力,唇舌紫暗或舌有淤斑,脉弦涩或细涩。治法:活血祛淤生新。方药:15克、15克、6克、6克、6克、10克、6克、6克、6克、6克、天麻6克。中医药治疗(4) 肾精不足:眩晕伴耳鸣,遗精,腰膝酸软,精神萎靡,舌嫩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弱。治法:补肾填精。方药:15克、12克、12克、12克、12克、柴河车10克、15克(先煎)、12克、12克、6克、10克、10克、10克、女贞子10克、早莲草10克。(5) 气血亏虚:眩晕在活动后加重,神疲气短,面色少华,纳差,舌质淡胖,脉细或虚大。治法:益气养血健脾。方药:人参15克(另煎兑人)、黄芪25克、当归12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川芎12克、白芍12克、地黄12克、肉桂6克、牛膝12克、炙甘草10克。(6) 针刺治疗:主穴:(双)、、、(双)、、(双)、。配穴:恶心伴呕吐者,加内关、、;耳鸣加翳风、听宫、率谷、中渚 。
其他疗法/眩晕
1.针灸疗法(1) 体针:肝阳眩晕急性发作可针刺太冲穴,泻法。气血虚眩晕,可选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等穴,取补法或灸之。肝阳上亢者,可选用风池、行间、侠溪等穴,取泻法。兼肝肾阴亏者,加刺肝俞、肾俞用补法。痰浊中阻者,可选内关、丰隆、解溪等穴,用泻法。各种虚证眩晕急性发作均可艾灸百会穴。(2) 耳针:选用肾、神门、枕、内耳、皮质下。每次取2。3穴,中、强刺激,留针30分钟,间歇捻针。每日1次,5—7日为1个疗程。(3) 头针:选双侧晕听区,每日1次,5~10日为1个疗程。2.饮食疗法(1) 天麻炖猪脑:10克,1个洗净,同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服食。用于治肝阳上亢眩晕。(2) 五月艾煮鸡蛋:五月艾生用45克,30克,2个,加水共煲熟服食。用于治血虚眩晕。(3) 羊头黄芪汤:1个(包括羊脑),黄芪20克,水煎服食。用于治肾精不足眩晕。
预防与调养/眩晕
1.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医生应多做解释工作以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及顾虑。2.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室内宜安静,空气要通畅,光线尽量暗些。避免刺激性食物及烟酒,饮食宜少盐。3.发作间歇期不宜单独外出,以防事故。
忌食物品/眩晕
蜂蜜蜂蜜:性平,味甘,虽有补中益气的作用,但有黏腻壅滞之弊。因此,体虚眩晕者食之颇宜,但痰浊中阻眩晕之人则忌食之。大枣:性温、味甘,能补气益血,气血不足眩晕者相宜。但大枣滋腻助痰。中认为“多食动风”。对痰浊中阻眩晕者,食之则加重痰湿,故当忌之。辣椒: 《食物宜忌》 说它“辛苦,大热”,故易耗阴助热上火。 《药性考》 中指出:“辣椒,多食眩旋,动火故也。”这说明对肝阳上亢,肝火过旺,包括高血压病的眩晕者,应忌食之。荔枝:性温,味甘酸。认为:“荔枝,甘温滋润。”中曾说:“火病人尤忌之。”古人还认为:食荔枝肉过多会醉人,有头昏、恶心、乏力感,这是由于吃得太多,在体内引起糖代谢紊乱。因此,对肝火眩晕和痰浊眩晕之人,法当忌食。黄精: 《本草便读》 中记载:“黄精,为滋腻之品,若脾虚有湿者,不宜服之,恐其腻膈也。” 《本草正义》 亦说:“有湿痰者弗服。”因此,痰浊中阻,清阳不升之眩晕者,切勿食之。芥菜:虽有豁痰利气作用,但易生热助火。中说:“多食动风。”《本草纲目》亦云:“久食则积温成热,辛散太甚,耗人真元,肝木受病,昏人眼目。”因此,肝火内炽,肝阳上亢眩晕者忌食。槟榔:为破气耗气食物。中早有告诫:“病属气虚者忌之。凡阴阳两虚,中气不足,……悉在所忌。”故凡气血不足,体弱之人的眩晕者,切勿服食。萝卜缨:即萝卜叶。能理气、消食,又易耗气伤正。所以, 《饮片新参》 中告诫:“气虚血弱者禁用。”因此,体弱多病,气血不足眩晕者,法当忌之。荷叶:性平,味苦涩,虽能“上清头目之风热,止眩晕”的功效,但对气血不足眩晕者,又当忌之。正如《本草从新》所言:“升散消耗,虚者禁之。”此外,体虚眩晕者还应忌食葱、姜、辣椒、胡椒、桂皮、萝卜、茶叶、白酒等辛辣香燥、破气耗气之物;痰湿型眩晕者还应忌食桂圆、肥肉、黄芪、鹅肉等滋腻助湿生痰之品;肝阳型眩晕者还应忌食狗肉、公鸡、辣椒、肉桂、人参、川芎、紫河车等甘温辛辣助热上火的食物。
食疗方/眩晕
食疗方1、将枸杞15克、红枣10枚加水煮30分钟,将鸡蛋2个打破调入煮熟,早晚两次服用。可补养气血、增强体质,对贫血、慢性肝炎、肺结核等慢性病所致头晕眼花、精神恍惚、视力减退、夜尿增多有疗效。2、将250克、首乌、当归、枸杞各20克加水共煮,食肉饮汤。可补血养肝,治疗肝血不足所致的头晕、眼花。3、将牛肝100克切成片,与枸杞30克加水共煮,食牛肝饮汤,每日一剂。可补血养肝,治疗肝血不足所致的头晕、眼花。4、甘菊:取甘菊新鲜嫩芽或者幼苗15~30克,洗净,与粳米60克、适量煮粥,早晚餐服用,每日1次,连服7日。适用于高血压、肝火亢盛之眩晕。5、芹菜:芹菜500克、苦瓜60克,同煮汤饮用。或用250克、30克,用沸水烫2分钟,切碎绞汁,加砂糖适量,开水冲服,每日1剂,连服数日。适用于高血压、阴虚阳元之眩晕。6、葛根粳米粥:鲜葛根适量洗净切片,、各20克,经水磨后澄取,晒干,每次用葛根沙参麦冬粉30克与粳米60克煮粥吃,每日一剂,可以常食。适用于高血压阴阳两虚之眩晕。7、车前粳米粥:车前子15克(布包)煎水去渣,入粳米60克煮粥,粉适量用冷水溶和,调入粥内煮熟吃,每日1剂,常吃。适用高血压痰湿壅盛之眩晕。8、乌鸡粳米粥:乌鸡1只剖洗干净,浓煎鸡汁,15克煎汁,与粳米100克共煮粥,早晚趁热服食。用于气血两亏之眩晕患者。9、荔枝粳米粥:50克,10克、10克加入适量水同煎煮至软烂时再放入大米250克,煮成粥即可。日服2次,用于脾虚血亏之眩晕者。10、:50克、鸡蛋1只、30枚,加粳米适量同煮常服,用于气血不足之眩晕患者。11、:人参粉(片)3克,同粳米100克加清水适量同煮成粥,再把熬成汁的冰糖徐徐加入粥中,搅匀即成。用于中气不足、清阳不升之眩晕患者。颈性眩晕眩晕的食疗方法 (1)炖猪脑:天麻10克,猪脑1个洗净,同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服食。用于治肝阳上亢眩晕。(2) 五月艾煮鸡蛋:五月艾生用45克,黑豆30克,2个,加水共煲熟服食。用于治血虚眩晕。(3) 羊头黄芪汤:羊头1个(包括羊脑),20克,水煎服食。用于治肾精不足眩晕。
眩晕知识/眩晕
颈椎病患者是否一定会眩晕在医学上,眩晕是由多个系统发生病变时所引起的。病人感到周围景物向一定方向转动或自身的天旋地转,称为旋转性眩晕或;如病人只有头昏、头重脚轻感而无旋转感,则统称为眩晕。眩晕与晕原的主要区别是前者通常无意识障碍,也就是说,眩晕发作时,病人的神志始终是清楚的。会出现眩晕症状的疾病种类繁多。而所谓"颈性眩晕则是指由于某些病因引起推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类中枢性眩晕,颈椎病只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因,隶属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类疾病。至于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原因,可以有六大类:① 动脉粥样硬化。② 推动脉供血不足,如推动脉型颈椎病。③ 基底动脉的舒缩功能发生障碍,如。④ 椎-基底动脉的畸形或发育异常。⑤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⑥ 动脉内膜炎、多发性大动脉炎、颈动脉炎、结缔组织病等。可见,引起眩晕的病因多种多样,决非颈椎病一种,而颈椎病中也只有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者才会出现眩晕。眩晕患者的对症治疗祖国医学认为,眩晕发生多由于肝火上炎,肝肾阴虚,气血两虚,肾精不足等多种原因引起。所以如果用中成药治疗此病,应该对症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下面我们就眩晕发生的各种原因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症状来简单谈谈怎样对症选用眩晕中成药。 肝火上炎:其主要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痛且胀,因烦劳或发怒而易头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按脉时,指下如按琴弦者叫弦脉,数是快的意思,下同)。这种情况造成的眩晕可用龙胆泄肝丸治疗。肝肾阴虚:主要表现有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心烦急躁,失眠多梦。舌质红,舌苔黄,脉弦细。这种情况可用杞菊地黄丸来治疗。肾精不足:通常表现为眩晕健忘,腰膝酸软,发落齿摇,失眠多梦。偏于阴虚者则舌质红,脉弦细而数;偏于阳虚者则畏寒肢冷,夜尿频。偏阴虚者可用知柏地黄丸治之,偏阳虚者则适宜用当归丸来治疗。气血两虚:一般表现为头晕眼花,气短,失眠多梦,面色无华,厌食或大便稀烂。舌质淡,舌苔黄,脉细弱,宜以归脾丸或十全大补丸治疗。中气不足: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少气懒言,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大便稀烂。舌淡、舌苔白,脉虚软无力,可用补中益气丸来进行治疗。阴亏血淤:一般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健忘,四肢麻木,步履不稳,言语不清,两目干涩。舌质红,脉弦细。宜用首乌延寿丹治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中老年肝阳上亢(相当于高血压病)型的眩晕,病情严重且有发展为中风的可能,故应该及时防治。淤血阻络:通常表现为头晕头痛,舌有淤斑或紫暗,脉弦细涩(脉行不畅者为涩)。此时,宜选用血府逐淤丸来进行治疗。颈性眩晕的特点颈性眩晕以头颈部位置性眩晕为特点,头颈部转动或侧屈到特定位置时发作,位置回复后症状消失。病人经2-3次发作后,对此有清醒的认识,非常警惕地回避这一特定的位置。 但是,当推动脉型颈椎病有推动脉交感神经丛的作用参与其中,或与交感型颈椎病混合发生时,眩晕症状可以变得不典型,异常复杂而难以鉴别。眩晕患者的护理1、眩晕者应保持安静,心情愉快,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用脑过度,精神紧张等。饮食宜清淡,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2、眩晕由引起者,睡眠时要选用合适枕头,避免长期低头工作,要注意保暖。3、眩晕由、动脉硬化引起者,要经常测量,保持血压稳定,控制饮食及血脂,饮食宜清淡,情绪要稳定。4、眩晕由引起者应适当增加营养,可应用食物疗法及辅助药物治疗。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的病因:正常而言,在内耳的耵聍中很少有钙质的石,它会被重力作用转移到其他地方。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就是因为为了防止这类耳石的易位形成的炎症或者感染而造成的。这会传导给大脑一种错误信息从而影响你的平衡感。    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的症状主要的症状就是你会感觉到眩晕或者倾斜而你本身并没有转或者倾斜。在你以一定速度移动头部的时候会产生,如在上翻转,迅速转动头部,迅速弯腰,头部的迅速归位等。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经常持续1-2分钟,它可以使比较轻微的,也可以表现的非常严重让你感觉到胃部的不适,呕吐。有时甚至发现自己很难站稳或行走,失去平衡感。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的诊断和医生谈论一下发病的症状,那么医生就会对你做一次全面的物理检查,检查你的神经系统看是否是神经传导出问题向大脑传递了错误的信息。医生会通过观察头部转动以及归位时眼球的运动来诊断你得了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这一试验叫做Dix-Hallpike试验。发作期的眩晕护理(1) &眩晕发作期中,患者应自选体位卧床休息。卧室保持极度安静,光线尽量暗些,但空气要流动通畅。戒绝刺激性饮食及烟、酒,宜用少盐饮食。 (2) 消除病人紧张情绪及顾虑,对药物引眩晕者应立即停药,多饮水。(3) 在间歇期不宜单独外出,防止突然发作,出现事故, 对于位置性眩晕患者,可加强前庭锻炼,注意精神调理,保持心情舒畅。发作期可给予镇静剂及血管扩张药,目的是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脱水剂是消除内耳积水的辅助用药。中医治疗、针灸和中药。在急性发作期间,应绝对卧床休息,切勿单独勉强起床走,以免发生跌倒意外。在发作期间,向病人说明本病人非是严重疾病,解除心理障碍。静卧休息时房间内光线要暗,避免强光刺激,可拉好窗帘避光。处于某一特定体位时眩晕要减轻,应协助病人摆好舒适体位,减少眩晕症状,使病人得以充分休息。协助病人寻找发病原因,得以对症治疗,更重要的是消除对疾病的紧张心理。发作期间应限制水及钠盐的摄人,控制水肿产生,也是防治本病的措施之一。平时应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足够睡眠,避免过度紧张的脑力与体力劳动,以防止复发。位置性眩晕位置性眩晕系指眩晕的发作不是自发性,而是诱发性的,即仅在一个或几个特定头位时发生眩晕,有周围前庭性及中枢性两种。 周围前庭性者称为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最可能是由于外伤、血管疾患、感染等引起耳石器病变,变性的耳石、等沉积在后半规管壶腹胶顶,致密度增加,头位改变时引起胶顶偏斜,诱发眩晕。临床表现仅在取某种头位时出现一过性眩晕,持续时间很少超过30秒钟,无耳鸣耳聋。取眩晕发作头位时,经数秒潜伏期后出现眩晕及旋转性眼震,重复实验时反应减弱以至不复出现,隔一段时间检查又可诱发。前庭功能多正常。中枢性者见于后颅窝疾患,取诱发头位时出现的眼震持续时间长,多为垂直性,无潜伏期及疲劳现象。眩晕与头晕的区别眩晕:病人发病时感到天旋地转,也可感到周围景物左右摆动,或上下浮动,称为眩晕,是空间定位错觉引起的自身或周围物体的运动幻觉。如感觉到自己在空间内转动 (称为主观性眩晕 ),或者周围的东西围绕自己在转动 (称为客观性眩晕 ),往往伴有平衡能力的丧失。最常见的是晕动病,即晕车、晕船、晕机等,这是由于内耳迷路不适应强烈的机械震荡所致。发病时两眼紧闭,双手握床,惟恐从床上摔下来,伴恶心呕吐,严重时口吐苦水,腹痛腹泻,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虽严重,但病人意识清醒,是内耳疾病所特有的症状。 :病人发病时感觉到头昏脑胀的感觉,头晕一般不属于眩晕范围,其引发的原因常有贫血、睡眠差、紧张、脑供血不足、、身体虚弱、心血管病、高脂血症、高度近视等,可涉及多个学科,并常伴有其它症状。比如病人发病时的感觉、睡眠不足及饮酒过量的头昏沉沉的感觉等应称之为头晕;而那些久蹲、久坐突然站起感到双眼发黑,眼冒金花,站立不稳或某种原因导致短暂意识丧失,突然摔倒等,也不是眩晕而是晕厥。无论是头晕或是晕厥都是由各种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引起,与内耳性眩晕有本质的区别 。
日常调理/眩晕
1、要进行饮食调养。 眩晕症病人的饮食应以富有营养和新鲜清淡为原则。要多食类、、及。忌食肥甘之物,如、油炸物、酒类、辣椒等。营养丰厚的食物,可补充身体之虚,使,充实。对因、减少症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所引起的眩晕症,尤应以营养调理为主。肥甘辛辣之品,能生痰助火,会使眩晕加重。因此,患高血压病的人应当慎用肥甘辛辣之物。在眩晕症的急性发作期,应适当控制水和盐的摄入量。现代医学认为,这样可减轻内耳迷路和前庭神经的,从而使眩晕症状缓解或减轻发作。2、要进行精神调养。 眩晕症病人的精神调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忧郁恼怒等可致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而诱发眩晕。因此,眩晕病人应胸怀宽广,精神,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这对预防眩晕症发作和减轻发作次数十分重要。3、要注意休息起居。 过度疲劳或睡眠不足为眩晕症的诱发因素之一。不论眩晕发作时或发作后都应注意休息。在眩晕症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如椎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站立时症状会加重,卧床时症状可减轻。卧床休息还能防止因晕倒而造成的身体伤害。眩晕症病人保证充足的睡眠甚为重要。在充足睡眠后,其症状可减轻或消失。临床统计显示,失眠引起的眩晕患者比率约为65%,对于该类型的患者群体,在医学上面,采用纯制剂西药谷维素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较为显著理想的疗效。
发病机制/眩晕
人体平衡与定向功能有赖于视觉、本体觉及前庭系统(合称平衡三联)的协同作用来完成,以前庭系统对躯体姿位平衡的维持最为重要。前庭系统包括内耳迷路末梢感受器(半规管中的壶腹嵴、椭圆囊和球状囊中的位觉斑)、前庭神经、脑干中的前庭诸核、小脑蚓部、内侧纵束、前庭皮质代表区(颞叶)。现代研究表明,前庭系统中神经递质在眩晕的发生与缓解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外周和中枢前庭回路中,已证实均存在胆碱能、单胺能和谷胺酸能突触。谷氨酸是前庭神经纤维主要的兴奋性神经传导递质,它可能通过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影响前庭代偿功能。在脑桥和延髓中发现乙酰胆碱M受体,涉及头晕的受体推测主要是M2型。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传导递质,它存在于二级前庭神经元和眼球运动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处。在中枢前庭结构中发现有组胺弥散分布,组胺能受体定位于前庭细胞突触前和突触后,H1和H2两个亚型均影响前庭效应。去甲上腺素主要调节前庭兴奋作用的强度,也影响前庭的适应性。近来发现多巴胺对前庭系统具有调节作用。正常时,前庭感觉器在连续高强频率兴奋时释放神经动作电位,并传递至脑干前庭核。单侧的前庭病变迅速干扰了一侧紧张性电位发放率(tonic&electric&potential&firing&rate),从而引起左右两侧前庭向脑干的动作电位传递不平衡,导致眩晕。眩晕的临床表现、症状的轻重及持续时间的长短与起病的快慢、单侧或双侧前庭损害、是否具备良好的前庭代偿功能等因素有关。当病变刺激或损害一侧前庭时,由于左右两侧正常的前庭平衡系统被打破,严重的前庭失衡导致迅即出现眩晕。若起病急骤,自身的前庭代偿功能来不及建立,则患者眩晕重,视物旋转感明显。稍后由于自身调节性的前庭功能代偿,患者眩晕逐渐消失,故绝大多数前庭周围性眩晕呈短暂发作性病程。若双侧前庭功能同时损害,如耳毒性药物所致前庭病变,两侧前庭动作电位的释放在低于正常水平下基本维持平衡,故通常不产生眩晕,仅主要表现躯干平衡不稳和摆动幻觉;由于前庭不能自身调节代偿,症状持续较久,恢复慢。缓慢进展的单侧前庭损害,如听神经瘤,通常也可不产生眩晕,系两侧前庭兴奋传递的不平衡是逐渐形成和中枢神经系统代偿所致。由于前庭核与眼球运动神经核之间有密切联系,当前庭器受到病理性刺激时常出现眼球震颤。前庭诸核通过内侧纵束、前庭脊髓束及前庭-小脑-红核-脊髓等通路,与脊髓前角细胞相连接,所以,前庭病损时还可出现机体向一侧倾倒及肢体错物定位(指物偏斜)等体征。前庭核还与脑干网状结构中的血管运动中枢、迷走神经核等连接,因此损害时往往伴有恶心、呕吐、苍白、出汗,甚至血压、呼吸、脉搏等改变。前庭核是脑干最大的核团,对血供和氧供非常敏感。前庭及耳蜗的血液供应来自内听动脉,该动脉有两个分支,大的耳蜗支供应耳蜗和前庭迷路的下半部分,小的前庭前动脉支供应前庭迷路的上半部,包括水平半规管和椭圆囊,两支血管在下前庭迷路水平有吻合,但在前庭迷路的上半部则无吻合;此外,从耳囊到膜迷路并无侧支循环。因此,由于前庭前动脉的血管径较小、又缺乏侧支循环,故前庭迷路上半部分选择性地对缺血更敏感。所以当颅内血管即使是微小的改变(如狭窄或闭塞)或血压下降,均可影响前庭系统的功能而出现眩晕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眩晕是怎么引起的?来源:
编辑次数:74次
参与编辑人数:32位
最近更新时间: 13:57:56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眩晕症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