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过一段时间想法偏激的人,给我的心理上造成极大创伤,请问该怎么调解,有没有人有过类似的事情

蛇蝎女教师[组图]
浙江温岭一幼儿园女教师虐童案引发关注,一张张虐童照触目惊心。在长达10余年的学生生涯里,老师启迪智慧,引领我们成长,然而你是否曾遭遇过个别老师的极端教育方式,以致留下童年阴影。那些年,有个老师伤我们很深…[]
罚站、跑圈都不算什么…
一句话毁一生,自卑敏感有没有…
念念不忘的不是那些好老师…
我想我会学着理解和原谅…
民间流传“鞭子底下出好人”的俗话,在多少人上学时没经历过“粉笔头与黑板擦齐飞”的日子? 其中,曾受到老师讽刺谩骂的网友比例最高;遭受各种体罚位居第二。
初中政治老师,碰到上课说话的男生就会掰一粉笔头塞在人家衣服里。然后隔着衣服用力揉搓,边揉边提问,一直到该学生回答正确为止。可怜那些一直都答不对的同学啊……
小学数学老师,做错了题用竹鞭打,我们排着队让她改作业,她改一个打一个,我前面的一个小姑娘被她一脚踢下去,起来时还不准哭,满脸都是血,我幼小的心灵啊~~~
语文老师让被默写课文,最新鲜的在于:默写的时候要连标点一起默!所以那个时候我们读课文都是这样的:“今天天气很好逗号!我和某某某一起来到某某地句号!
我初中语文老师嘴特别损,经常挖苦人,她说我赖狗扶不上墙,蚂蚁穿不起的豆腐。说另一个同学是多动症,不让他上学,和家长说让他吃药,人家现在研究生都毕业了。
小学班主任眼里只有好学生,有次文艺活动。每个班里必须有10个同学不能去参加,她把一些平时看不顺眼的学生留下,还要他们以“老师为什么不让你去?”为名,写篇作文
凤姐说:“我做老师时,有个男孩带头讲话。我叫他到洗衣房在我旁边蹲马步。蹲了半小时。我说好了。去上课吧。男孩不动,我一推她,男孩腿一软。人就垮了下去。我之后再不体罚学生。”其实虐童跟体罚没有必然界限,只要达到一定程度,都会给人的身心带来巨大伤害;同样躯体虐待与精神虐待所能留给人的阴影也是等同的。有时候老师的一句话就能毁掉一个人一生。
古有“岳母刺字”,今有狼爸狼妈,体罚在中国家庭极为普遍。但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惩罚孩子都需要有目的性,惩罚只是手段,而非结果,也需点到即止。
如果教师没有因由的虐待学生,甚至把对孩子的暴行当做一种游戏,或者以严加管教为借口掩饰实施暴力,说明这类人本身也存在严重的心理和人格问题。
相对而言,学生属于弱者,暴力会让他们在充满恐惧后对老师老师失去信任感。尤其是低年龄段儿童,不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受创伤后容易将教师群体泛化,认为凡是老师就会打人
儿童受虐还能造成自卑,安全感缺乏,胆小敏感,人际关系障碍,强迫思维等心理障碍,对人际、学业事业造成不良的影响,从而降低生活幸福感
一旦童年的创伤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抚慰,还会使得一些人在成长过程中埋下仇恨的种子,甚至在有能力的时候实施报复,极个别的人在成年后会出现反社会行为
虐童分精神虐待和肢体虐待。肢体虐待本身又导致精神创伤,被虐者受了虐待,观虐者被间接虐待,受虐者或观虐者有可能学会虐待他人或自己
如果让你回想在学生时代对哪个老师印象最深?是曾帮助过你的老师,还是曾经打骂过你的老师?你会如何回答?在我们的调查中,逾半数人觉得两者皆让人难忘,有38.28%的网友对后者更加记忆犹新。为什么不好的经历更容易让人念念不忘?
 情绪会产生记忆,尤其是孩童时期。记忆大多和当时的情绪体验有关,即便记忆的内容忘了,当时的情绪效果却一直保留在记忆中。一些负面情绪,如仇恨、羞辱,更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尤其是当情景再现时,记忆更不易被磨平。[]
调查:近4成网友对曾打骂的经历印象深,仅15.24%的网友难忘曾表扬过自己的老师
 学龄前后的儿童刚刚萌生自我意识,接受到负面情绪就会让他们对周围环境产生恐惧和怀疑。而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更强烈阶段,这种意识尚不稳定,一旦受到刺激,影响更强烈。两者都未形成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调查:60.2%的网友选择了小学时期遭遇“创伤”,还有一部分经历来自中学和幼儿园
如果你的孩子遭遇到跟你类似的被老师“虐待”情况,你会如何处理?超3成人表示会向学校领导反映,同时有27.38%的人甚至会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排除暴力解决”的方式。以暴制暴只会加重矛盾,而事实上,最关键是需要家长、学校、老师、孩子共同协作,走出阴影。
家长可以让孩子回想当时的情形,并在孩子感到害怕时给予抚慰,告诉孩子老师也有错,让孩子心理补偿,让他(她)抚平创伤。
对于幼儿,家长应该积极引导,是让他(她)知道父母的爱,通过慢慢交流,给孩子建立信心和安全感。而不是一味纠结在事件中。
对于青少年。鼓励他们主动把负面情绪疏导出来,只有正确表达情绪,才有利心理重建。让他理解事件发生的偶然性,避免偏激想法。
专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可以在纸上写上让你产生负面情绪的老师的名字,把对他的不满写上,然后把纸撕碎,这也是一种宣泄。
其实脱离环境,改变环境更易于恢复。比如让个别不称职的老师离职,如果一直处于被施暴的环境,会给自身心理造成极大心理创伤。
如果有天遇到曾经“虐待”过你的老师,你会如何对待他/她呢?逾六成人会装作不认识,不想跟他/他有任何交流,还有17.65%的人会选择告诉他/她自己当时真实的感受,并期待他/她的反应。如果有天时光能倒流,也许我们可以更好的面对。
老师也是普通人,也会遇到各种负面情绪和困扰,很难每天都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比如家里有病人需要照顾,有严格的评价指标压力,偶尔的情绪失控并非常态。尽可能的对老师给予包容。
越是说我不行,我越要证明给他(她)看,通过诸如提高成绩等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并非想老师所认为的。况且只是一次考试,一段时期,并不是整个人生。我还有我的强项,不会全盘否定自己。
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是恶魔,很多老师让我们受益匪浅,我所遇到的只是极个别的情况。父母的爱也不是标准,当我们开始尝试独自应对外面世界,应该具备积极迎接的能力,明白世界上的事物有好坏之分。
  孩子的心灵就像是一张白纸,纯洁,干净,可爱,就看你往上写什么,写上了善良,孩子一生善良,写上了恶俗,一辈子恶俗。孩子的心更像是一面镜子,当被真心对待,他也会在每天上放学时满心欢喜的喊一句:老师早,老师再见。
出品:搜狐健康
策划、采访、制作:董海扬 Style设计:郑妍特别鸣谢:国家心理咨询师,亲子教育专家马健、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专家韩美龄、北京安定医院焦虑障碍门诊博士韩海英对本专题的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性格偏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