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单反在香港买相机划算吗较划算?

单反相机哪个品牌好
佳能尼康单反哪款好
日 13:11&&&出处:&& 作者:薛丽洁&& 编辑:薛丽洁 分享
  单反相机主要由机身和镜头组成,而拍摄效果主要则由镜头决定,一位专业的摄影师有很多镜头,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长枪短炮”,因为必须要根据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取景、不同的拍摄效果选择不同的镜头。那么到底如何选择机身和镜头呢?小编今天就来简单说一说入门级选手应该如何选择。  1.首先要说的自然还是价格,对于入门级选手来说,小编认为购买时价格定位不宜过高,毕竟是作为练手入门使用,(当然土豪可以随意)另外小编建议入门级选手可以选择套机,因为套机对新手来说有两个好处:一是买回家之后立即可以使用;二是套机的价格要低于单买机身和镜头的总价。  2.对于需要单买机身和镜头的朋友来说,机身本身影响不大,在此就不多说,主要说一声镜头的选择。一般来说,小编建议初学者购买18-55镜头作为入门使用,这个镜头使用较为广泛,适合初学者,但是用料和成像相对较差;不过等对摄影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的时候,就可以更换镜头了。比如,如果到时候你喜欢拍摄人物可以选择50定焦,如50/1.8;喜欢风景的则可以选择广角定焦,如24/2.8。  我想,说到这里,初学者心里基本也有一个算盘了,那么到底单反相机哪个品牌好呢?小编在此不做任何排名,单就初学者比较适合的两个牌子(专业级的一样可以考虑)佳能和尼康来说一说到底哪款好?  1.佳能单反  佳能是日本的一家全球领先的生产影像与信息产品的综合集团,为我们所熟知的就是其单反品牌,当然也涵盖有、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设备。其质量自然不用怀疑,小编今天为大家推荐两款佳能单反套机。  (1)入门级Canon/佳能 EOS 100D 单反套机 EF-S 18-55mm  此款套机的定位就是为初学者生产,价格不高,功能齐全,适合初学者摆弄,而且机身的样式也好看,相对来说,此款佳能相机销量很高,俘获了大批初学者。(以上为EOS 100D实物图)  (2)半专业级Canon/ 佳能EOS 760D 单反套机EF-S 18-135mm IS STM  对于有了一定摄影基础的摄影爱好者来说,此款相机绝对是首选,价格在半专业中不高,功能自然不必多说,做工和用料也很考究,对于想要进阶高级的爱好者来说,是一块不错的跳板。(以上为EOS 760D实物图)  对于更多的更专业的佳能单反小编在此不多赘述,建议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去下面官方旗舰店参考一下摄影爱好者的评价:  2.尼康单反  尼康相对佳能来说则是专门以制造相机为主的一家企业。尼康其众多的相机产品中,最主要的有尼克尔(Nikkor)相机镜头、尼康水下照相机(Nikonos)、尼康F系列的135胶卷单反相机、还有尼康D系列的数码单反相机,消费性数码相机Coolpix系列。同样,小编还是为大家推荐两款尼康单反套机。  (1)入门级Nikon/尼康D5300单反相机 2代18-55镜头套机  这款相机功能很强大很好用,同样是入门单反的首选,拍出的照片很清晰,色彩很逼真,还带有无线传送功能,非常方便。(以上为D5300实物图)  (2)半专业级Nikon/尼康单反相机 D7100套机(含18-140镜头)&  这款相机相对入门级的单反较重,比入门级单反重了一半。功能十分强大,拍出的照片清晰锐利,夜间成像质量也很好。是半专业级的不二选择,毫不夸张的说,一些小的摄影店的摄影师都用此款套机。(以上为D7100实物图)  更多有关尼康相机的选择,请参考下面官方专卖店里面大家的评价  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了入门级选手应该如何选择单反相机,也给大家推荐了比较主流的几款入门级单反相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后面小编还会为大家奉上专业级的建议。敬请期待!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287人浏览 38人浏览 33人浏览 32人浏览
汽车之家内容精选
每日精选21220 编辑宋宋和大国推出的脱口秀节目3829玩客 最好玩的活动与试用平台 79452编辑部的故事 502泡美美 分享最美科技 5372科技生活现在最便宜还实用的单反相机是哪一款?_百度知道
现在最便宜还实用的单反相机是哪一款?
最便宜还要实用哦,本人打算学摄影,先买架便宜的学着
提问者采纳
尼康最新的入门级D镜头套机 4059 正品行货带全国联保发票 这款性价比最高 名字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如果你专业摄影的话 我不知道你预算是多少 但是既然专业以后必然是全画幅的 那么只有c n s3家 但是s实在不怎么样 最好c和n 具体看你喜欢的风格 我还是比较喜欢n的 n的像素虽然不如c但是对焦 iso 测光 都比c强很多 如果就是入门机最好买 d3000 虽然停产但是有新的 d3100也行但是录像其实没有太大用 镜头可以配备 55 200 50 1.8或 35.18g 这样镜头就全了
单反相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主题:哪种片芯缠两卷120是最好操作最不容易出错的?
泡网分: 0.681
注册: 2014年03月
我现在用的是百得信的,缠两卷120比较容易失败,容易叠片。如果在连接处用底片尾部的胶纸粘住不会叠片,但是操作太难了,因为连接处片尾和片头不容易对齐,稍微有一点点歪或者重叠,第二卷在滚珠那里就进不去。
听说jobo的有卡子可以卡住不会叠片,请问这个实际操作怎么样?会不会也有一定的概率失败?jobo的片芯能用在百得信的system4罐子上吗?
&浏览:548&&回帖:33 &&
泡网分: 0.681
注册: 2014年03月
有jobo罐子的玩家能不能发点内部结构的照片啊?
泡网分: 26.819
帖子: 3129
注册: 2009年05月
还是jobo好用。
泡网分: 0.681
注册: 2014年03月
看来各位为了冲好卷也是拼了,又是帐篷又是空调的。
泡网分: 44.575
帖子: 5628
注册: 2004年03月
乘涛载雪 发表于
嗯,这是个办法。
此外我这些年是用帐篷暗袋的,操作空间大,不容易出现闷热潮湿。空调啊,先凉快会,手就不会有汗了
泡网分: 48.377
帖子: 4761
注册: 2002年03月
cdada 发表于
戴上薄膜手套,不要被潮湿影响到操作。嗯,这是个办法。
此外我这些年是用帐篷暗袋的,操作空间大,不容易出现闷热潮湿。
泡网分: 44.239
帖子: 7968
注册: 2008年09月
戴上薄膜手套,不要被潮湿影响到操作。
泡网分: 0.681
注册: 2014年03月
肉牛 发表于
还好,卷片芯之前,我会用小剪刀把胶卷片头的两个直角剪成圆弧,还是很好推进去的。我以前也是把片头的两个直角剪成小圆角,但是出现过几次卡住的情况,后来干脆不剪了,发现反而进片更顺畅。
泡网分: 119.255
精华: 1帖子: 25128
注册: 2004年12月
除了柯达黑白卷 T-MAX 跟 TMAX 显影液这个搭配是全程连续搅拌(小罐)外,所有胶片(小罐)冲洗都不是全程连续搅拌。
搅拌方式一定要看厂家资料,不能任性。
过搅拌视同温度偏高,欠搅拌视同温度偏低,都是不当的显影。彩色卷不当显影会造成暗部和亮部偏色,黑白卷不当显影就得不到所需的特性曲线直线段的斜率。
以上说的是手工冲洗胶卷的搅拌。
柯达有专门针对简单机械的搅拌建议,比如 JOBO 的滚筒式搅拌,黑白卷的冲洗时间跟手工不一样,伊尔福也有说明。
搅拌跟温度控制一样重要。
本帖最后由 晓巴 于
17:06 编辑
泡网分: 44.575
帖子: 5628
注册: 2004年03月
BigCreature 发表于
是要全程搅拌都用翻转方式还是只有前面30秒需要?头30秒搅拌,顺时针,之后每分钟翻转10秒
泡网分: 44.575
帖子: 5628
注册: 2004年03月
BigCreature 发表于
这种方式我之前已经说过了,也是我这两年一直用的方法,其实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失误概率,就是第一卷没办法推到底,特别是在天气比较潮湿或者手心出汗的情况下很容易失败,有时候第一卷底片会卡住,然后你以为是已经到底了,其实还没有。
而且这种方式用捻中轴搅拌的时候,只能顺时针,不能一会儿顺/逆交替转,否则一定会叠片,因为会导致底片滑动。还好,卷片芯之前,我会用小剪刀把胶卷片头的两个直角剪成圆弧,还是很好推进去的。
泡网分: 0.681
注册: 2014年03月
肉牛 发表于
你没有推到位,第一卷卷进去后,用指头推片尾,继续转片芯,推到不能继续动了为止,再上第二卷,就没问题了。这种方式我之前已经说过了,也是我这两年一直用的方法,其实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失误概率,就是第一卷没办法推到底,特别是在天气比较潮湿或者手心出汗的情况下很容易失败,有时候第一卷底片会卡住,然后你以为是已经到底了,其实还没有。
而且这种方式用捻中轴搅拌的时候,只能顺时针,不能一会儿顺/逆交替转,否则一定会叠片,因为会导致底片滑动。
泡网分: 29.822
帖子: 10842
注册: 2006年01月
BigCreature 发表于
是要全程搅拌都用翻转方式还是只有前面30秒需要?全程。。AP罐那个中轴就是坑人的玩意。
泡网分: 0.681
注册: 2014年03月
肉牛 发表于
AP罐子不适合捻中轴,容易造成大面积纯色天空显影不匀,尤其是120胶卷,后来改用上下翻转,就没有出现过了。是要全程搅拌都用翻转方式还是只有前面30秒需要?
泡网分: 44.575
帖子: 5628
注册: 2004年03月
BigCreature 发表于
刚刚试了第一种方法,还是会叠片。
虽然第一卷的尾部因为胶纸变厚,但是第二卷的头部还是会插过去产生重叠。你没有推到位,第一卷卷进去后,用指头推片尾,继续转片芯,推到不能继续动了为止,再上第二卷,就没问题了。
泡网分: 44.575
帖子: 5628
注册: 2004年03月
晓巴 发表于
我相信捻中轴能达到均匀,MAXXUM 版主也用这个方法,看不出不均匀。但是,没有胶片厂家推荐这个方法,柯达、伊尔福推荐的搅拌都是180度翻转,其技术指标都是基于这个搅拌方法的。特别是黑白冲洗,冲的就是特性曲线直线段的俯仰角,搅拌跟温度一样,都对俯仰角有直接的影响,控制不住俯仰角就是冲洗失败。
你说的保温这个问题很重要,我现在在室温28-30度时用180度翻转冲彩卷的温差是-0.1度,冬天室温在18-20度时温差是-0.5至0.7不等,室温低温控精度差。但是如果在冬天把局部室温提高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例如:我在厨房冲卷,我把门窗关好小火烧一壶水来提高室温,这个方法保持室温25度以上不成问题,冲洗温控精度跟夏天一样。
180度翻转这种搅拌温差主要出现在灌入显影液后30秒钟连续搅拌这步,后面的间隔搅拌都不成问题,柯达 C41 手工冲洗的间隔搅拌只有2秒钟,4CCD 的也不长只有5秒钟,控制住前30秒就万事大吉了。
我之前一直滚动和180度翻转都用,自从8月初除了下图这个问题就只用180度翻转了,下图大面积的低亮度的单色看得出冲洗有轻微的不均匀,这种轻微的不均匀在一般画面中看不出。
AP罐子不适合捻中轴,容易造成大面积纯色天空显影不匀,尤其是120胶卷,后来改用上下翻转,就没有出现过了。
泡网分: 29.822
帖子: 10842
注册: 2006年01月
BigCreature 发表于
只能说你太牛了,我闭着眼睛操作了好几次,都不成功,片尾和片头都很卷,靠手指来感觉还真是有相当大的难度!
我想要是能做一个小工具利用它来对齐片尾和片头就好了。第一卷进去了,留一点点片尾,第二卷从背纸那拉出来一点点,慢慢摸索。我还试过一次片尾胶纸撕坏了(应该是GP3,这个卷的背纸和胶纸都非常不堪),然后弄了点透明胶,把两卷连上。
也可能我在暗袋摸索的时间较多,所以相对熟悉一点。之前买过一个盘片,全部在暗袋里摸索着分卷,也从未出过差错 本帖最后由 东山小屋 于
12:36 编辑
泡网分: 0.681
注册: 2014年03月
东山小屋 发表于
就是靠摸索,一边对齐,另外一边也齐了啊,你试多几次,不难的。只能说你太牛了,我闭着眼睛操作了好几次,都不成功,片尾和片头都很卷,靠手指来感觉还真是有相当大的难度!
我想要是能做一个小工具利用它来对齐片尾和片头就好了。
泡网分: 119.255
精华: 1帖子: 25128
注册: 2004年12月
关于(小罐,大约500毫升)冲卷搅拌方法前面贴了柯达和伊尔福黑白卷的搅拌方法示意图,下面贴柯达 C41 SM 手工冲洗搅拌示意图
柯达 C41 SM 是柯达专门为简单机械和手工冲洗彩色负片的套药,柯达网站上有文件,文件号 CIS211。
泡网分: 29.822
帖子: 10842
注册: 2006年01月
BigCreature 发表于
请问你是怎么在暗袋里保证片尾和片头能完全对齐的?
我刚刚反复试了一下,发现只要有一点点没对齐就进不了片,或者第二卷片头离第一卷片尾太远,大概超过1mm,第二卷也会进不去,因为第二卷的片头部分弯曲比较厉害,如果离片尾太远,片头两个角会朝下太多,导致过不了滚珠那里。就是靠摸索,一边对齐,另外一边也齐了啊,你试多几次,不难的。
泡网分: 119.255
精华: 1帖子: 25128
注册: 2004年12月
BigCreature 发表于
我一直用转中轴的方式搅拌,倒是没发现什么异常,冲出来的底片也很好。
我相信百得信也做过很多测试的,不然不会设计用中轴来搅拌。
你说的这种搅拌方式在恒温冲洗的时候恐怕不方便吧,还要把罐子从水槽里拿出来,那样就会有温度损失,我用中轴搅拌可以让罐子一直保持在水槽里,只有换药的时候才拿出来一下。我相信捻中轴能达到均匀,MAXXUM 版主也用这个方法,看不出不均匀。但是,没有胶片厂家推荐这个方法,柯达、伊尔福推荐的搅拌都是180度翻转,其技术指标都是基于这个搅拌方法的。特别是黑白冲洗,冲的就是特性曲线直线段的俯仰角,搅拌跟温度一样,都对俯仰角有直接的影响,控制不住俯仰角就是冲洗失败。
你说的保温这个问题很重要,我现在在室温28-30度时用180度翻转冲彩卷的温差是-0.1度,冬天室温在18-20度时温差是-0.5至0.7不等,室温低温控精度差。但是如果在冬天把局部室温提高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例如:我在厨房冲卷,我把门窗关好小火烧一壶水来提高室温,这个方法保持室温25度以上不成问题,冲洗温控精度跟夏天一样。
180度翻转这种搅拌温差主要出现在灌入显影液后30秒钟连续搅拌这步,后面的间隔搅拌都不成问题,柯达 C41 手工冲洗的间隔搅拌只有2秒钟,4CCD 的也不长只有5秒钟,控制住前30秒就万事大吉了。
我之前一直滚动和180度翻转都用,自从8月初除了下图这个问题就只用180度翻转了,下图大面积的低亮度的单色看得出冲洗有轻微的不均匀,这种轻微的不均匀在一般画面中看不出。
本帖最后由 晓巴 于
10:26 编辑
泡网分: 0.681
注册: 2014年03月
晓巴 发表于
因为有那个小卡子,所以在暗袋里装片不会叠的。
捻中轴这种搅拌方式很难让底片冲洗均匀,所以胶片厂家推荐的搅拌方式没有这种方法。
各厂家推荐的小罐冲洗的搅拌是下图这种,用这种方式我还没遇到过叠片。你现在遇到的是叠片问题,后面更重要的问题是——这种搅拌是达到厂家给出的技术指标定基准的搅拌方法。
我一直用转中轴的方式搅拌,倒是没发现什么异常,冲出来的底片也很好。
我相信百得信也做过很多测试的,不然不会设计用中轴来搅拌。
你说的这种搅拌方式在恒温冲洗的时候恐怕不方便吧,还要把罐子从水槽里拿出来,那样就会有温度损失,我用中轴搅拌可以让罐子一直保持在水槽里,只有换药的时候才拿出来一下。
泡网分: 0.681
注册: 2014年03月
东山小屋 发表于
用的ap 罐。第一卷片尾胶纸贴到第二卷片头上,绝对不会叠片了。请问你是怎么在暗袋里保证片尾和片头能完全对齐的?
我刚刚反复试了一下,发现只要有一点点没对齐就进不了片,或者第二卷片头离第一卷片尾太远,大概超过1mm,第二卷也会进不去,因为第二卷的片头部分弯曲比较厉害,如果离片尾太远,片头两个角会朝下太多,导致过不了滚珠那里。
泡网分: 119.255
精华: 1帖子: 25128
注册: 2004年12月
BigCreature 发表于
这么说jobo的片芯一开始上片是绝对不会叠片的,对不对?
如果一开始上片不会叠片那就好办,用中轴搅拌的时候只朝顺时针方向转动,不要一会儿顺时针一会儿逆时针,那样外面的底片会滑动,从而导致叠片。
百得信的片芯缠两卷120的时候,第一卷必须要转到片芯最里面去,否则第二卷会缠不完。
但是缠第一卷的时候,尾部过了滚珠就需要用手指轻压住底片尾部再转动片芯,这样有很大的几率不能把第一卷缠到片芯的最里面。因为有那个小卡子,所以在暗袋里装片不会叠的。
捻中轴这种搅拌方式很难让底片冲洗均匀,所以胶片厂家推荐的搅拌方式没有这种方法。
各厂家推荐的小罐冲洗的搅拌是下图这种,用这种方式我还没遇到过叠片。你现在遇到的是叠片问题,后面更重要的问题是——这种搅拌是达到厂家给出的技术指标定基准的搅拌方法。
泡网分: 29.822
帖子: 10842
注册: 2006年01月
用的ap 罐。第一卷片尾胶纸贴到第二卷片头上,绝对不会叠片了。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681
注册: 2014年03月
cdada 发表于
我用paterson和ap,都不会叠片;先入的卷尾部的胶纸不要撕去,反折粘在另一面即可,这样其尾部变厚,第二卷片头碰到即不易往前。另一个方法,量出两卷120完整底片的长度,估计出第二卷的尾部在片芯的大概位置,到位即停。刚刚试了第一种方法,还是会叠片。
虽然第一卷的尾部因为胶纸变厚,但是第二卷的头部还是会插过去产生重叠。
泡网分: 44.575
帖子: 5628
注册: 2004年03月
cdada 发表于
我用paterson和ap,都不会叠片;先入的卷尾部的胶纸不要撕去,反折粘在另一面即可,这样其尾部变厚,第二卷片头碰到即不易往前。另一个方法,量出两卷120完整底片的长度,估计出第二卷的尾部在片芯的大概位置,到位即停。也用AP的罐子,同时冲两卷,没有叠片,卷第一卷尽量往里推,第二卷的尾部胶纸不撕,搅拌方式为上下翻转。
泡网分: 48.377
帖子: 4761
注册: 2002年03月
jobo 15xx与25xx片芯加起来冲过不少于200卷120,从未叠片。卡子是完美的设计。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681
注册: 2014年03月
晓巴 发表于
我用的 JOBO 1500 罐子滚动冲洗也叠片,有卡子也叠片,但还好叠片不是发生在显影和漂定,是发生在水洗这一步。
我用下图小罐冲洗胶卷的标准搅拌方式极少叠片,显影、漂定和水洗都用这种搅拌。
这么说jobo的片芯一开始上片是绝对不会叠片的,对不对?
如果一开始上片不会叠片那就好办,用中轴搅拌的时候只朝顺时针方向转动,不要一会儿顺时针一会儿逆时针,那样外面的底片会滑动,从而导致叠片。
百得信的片芯缠两卷120的时候,第一卷必须要转到片芯最里面去,否则第二卷会缠不完。
但是缠第一卷的时候,尾部过了滚珠就需要用手指轻压住底片尾部再转动片芯,这样有很大的几率不能把第一卷缠到片芯的最里面。
泡网分: 0.681
注册: 2014年03月
muxu8988 发表于
百德兴片芯上两卷120是需要点技巧的,看你的描述后,我认为解决方法很简单,第二卷片头拉过弹珠后再与第一卷尾部相连接就行。个人使用这种方法两卷冲已经快两年了。
对了,连接处不用胶卷自带的,用第三方的胶带就行。这种方式我在暗袋里操作过,很难操作,不容易成功。
我要找一种非常简单,又能保证几乎100%成功的方法。
泡网分: 0.681
注册: 2014年03月
cdada 发表于
我用paterson和ap,都不会叠片;先入的卷尾部的胶纸不要撕去,反折粘在另一面即可,这样其尾部变厚,第二卷片头碰到即不易往前。另一个方法,量出两卷120完整底片的长度,估计出第二卷的尾部在片芯的大概位置,到位即停。第一种办法值得尝试!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日本买单反划算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