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什么样的人会抑郁郁

完蛋了?投稿:17粉丝:1058分享--dynmicweibozoneqqbaidu将视频贴到博客或论坛视频地址复制Flash代码复制Html代码复制微信扫一扫分享收藏0硬币--稍后看马克一下~用手机看转移阵地~用或其他应用扫描二维码手机下视频请使用扫码若未安装客户端,可直接扫此码下载应用看过该视频的还喜欢miniOFF人们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人们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发病时间:不清楚
人们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精选回答(4)
二级心理咨询师
益博中医馆
患抑郁症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来自于社会,环境,以及心理,身体因素。排除环境干扰,以及一些药物的影响。建议,通过饮食调理,每日少食多餐,不暴饮暴食,不吃寒凉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控盐控油,适量增加身体活动,促进新陈代谢,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西安新城军海医院
擅长:擅长各类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失眠症、抑郁症、焦虑、强迫、恐惧、神经衰弱、疑病症、心理生理障碍、儿童心理精神障碍等各类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
你好,详细的情况可以跟我说明一下,比较严重最好是去当地专科医院找专家治疗。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主要表现为悲观、绝望、烦躁,饮食习惯改变,失眠,兴趣减少或注意力分散,有自杀念头,对履行社会职责有抵触感,极度疲劳感,反应迟钝或敏感等。若长期存在上述症状,应尽快找专科医院专家就诊咨询,以便得到及时治疗。另外,自我调养对尽早康复也至关重要。cxx
西安新城军海医院
擅长:擅长各类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失眠症、抑郁症、焦虑、强迫、恐惧、神经衰弱、疑病症、心理生理障碍、儿童心理精神障碍等各类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
  您好,一般说来,这是属于心理问题,引起的原因可能与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以及自身性格行为因素有关。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自我调节抑制。若是症状比较严重,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得到缓解,建议亲自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为宜。
广州中医院大学
擅长:擅长内科疾病
病情分析:您好,关于抑郁症为你,现在为你解答如下:指导意见:引发抑郁症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社会的因素,遗传的因素,以及个性的因素等等。首先,对于都市人来说,有三个社会因素直接导致了抑郁症增加的趋势:1、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变,给每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人们更多的自我思考与期求;3、物质社会给人带来的负担使越来越多的人难以承受。
医生回答(13)
北京西鹤年堂中医医院
擅长:擅长强迫症、抑郁症、重度失眠、精神障碍康复、焦虑症、睡惊症等心理疾病治疗
您好,一般说来,这是属于心理问题,引起的原因可能与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以及自身性格行为因素有关。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自我调节抑制。若是症状比较严重,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得到缓解,建议亲自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为宜。
邯郸钱氏中医院
擅长:对精神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治疗和针药并用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多年来忆诊治患者上万例,疗效显著。
社会因素直接导致了抑郁症增加的趋势:1、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变,给每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人们更多的自我思考与期求;3、物质社会给人带来的负担使越来越多的人难以承受。
邯郸钱氏中医院
擅长:对精神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治疗和针药并用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多年来忆诊治患者上万例,疗效显著。
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自我调节抑制。若是症状比较严重,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得到缓解,建议亲自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为宜。
西宁长海医院
您好,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心病得心医,药物治标不治本,而且有依赖性与副作用。做户外活动和旅行能大幅度消除抑郁症带来的压抑悲观心理,但是毕竟这只是外因,给你创造一个好的治疗环境。想要痊愈还是得靠自己战胜自己。对自己的能力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估,生活的目标要切合实际,不要认为自己很重要,无论怎样怕黑,夜幕每天依然降临。培养一个爱好,分散注意力。
邯郸钱氏中医院
擅长:对精神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治疗和针药并用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多年来忆诊治患者上万例,疗效显著。
1,社会环境因素。这是导致抑郁症发作的主要因素。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社会环境因素使抑郁越发严重,这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其中包括如家中重大事件的突然发生或长期持续存在负面生活事件,如离婚,疾病等。
2,化学和生物因素。抑郁症患者常有一定的大脑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的下降。研究发现,如果5 -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神经递质的失衡,可导致抑郁症或焦虑。
3,遗传因素。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虽然抑郁症不是遗传病,但研究发现,家庭中有抑郁症患者的,患抑郁症比率要高于正常的家庭。然而,这并不表明抑郁症患者的家庭,亲戚会患上抑郁症,因此,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4,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如饮酒,吸烟,也可以导致抑郁症。
5,自己的个性。调查发现,许多患者的抑郁表现在性格的缺陷,如敏感,自信心弱,悲观,好强,不好的思维方式等。
上海新科医院
擅长:失眠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症,癫痫病的治疗。
"您好,可以跟我说详情情况比较严重你去最好本地的医院找个专家治疗,也可以来上海。 抑郁病因: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抑郁症的患者,那么家庭成员患抑郁症的几率较高,这可能是遗传导致了抑郁症易感性升高。其中双相抑郁症的遗传性更高些。抑郁治疗:尽可能单一用药,如疗效不佳可考虑转换治疗、增效治疗或联合治疗,但需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建议:抑郁症的种类较多,而且像阳光型抑郁症这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可以选择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安全,而且对人体无任何的危害性,是人们最放心的选择。"
邯郸钱氏中医院
擅长:对精神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治疗和针药并用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多年来忆诊治患者上万例,疗效显著。
您好,抑郁症有很多原因引起的,例如1、遗传因素2、生化代谢3、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4、心理社会因素等,具体什么原因是需要患者本人亲自到医院实际的诊断一下,才可以确诊的,建议有病尽早的治疗。
北京军颐中医医院
擅长:针对失眠、抑郁症、躁狂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症、心理障碍、精神障碍、神经官能症、强迫症、疑病症、恐惧症、自闭症、更年期综合症、网络成瘾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有其独到见解。
您好,引发抑郁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个性因素:如社会中长期的自责、自卑、悲观等,都会使人易患抑郁症。2.遗传基因:抑郁症属于一种精神性疾病,这是与基因有关的,而疾病的遗传就是通过基因来进行的,所以抑郁症的发生跟家族病史有密切的关系。3.疾病因素:常见的有糖尿病、心脏病、中风、癌症等患者,都易患抑郁症。像甲状腺机能亢进,即使是轻微的情况,也会患上忧郁症。忧郁症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前兆,如帕金森症、胰脏癌、脑瘤、阿兹海默症等。4.环境诱因:如在生活中出现一些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都有可能会导致一个人患有抑郁症,比如说丧偶(尤其老年丧偶,几乎八、九成的人会得此病)、离婚、丢掉工作、失去健康、财务危机等。5.药物因素:在生活中有一些个别的抑郁症患者就是因为一些药物,如高血压药、治疗关节炎或帕金森症的药而促使疾病发生的。
北京军颐中医医院
擅长:针对失眠、抑郁症、躁狂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症、心理障碍、精神障碍、神经官能症、强迫症、疑病症、恐惧症、自闭症、更年期综合症、网络成瘾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有其独到见解。
您好,人之所以会得抑郁症,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抑郁症产生的原因上有肯定的作用,但这主要是指情感性精神病抑郁症。但抑郁症不属于遗传性疾病,遗传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家谱的调查和对双生子的研究。
第二心理和社会因素:首次发病的抑郁症病人的半数以上可发现有心理和社会因素,但其中有很多讲究,抑郁性神经症和反应性抑郁症的发病都无例外地有心理和社会因素存在,尤以后者为明显,没有精神刺激何来反应性抑郁症呢?
北京军颐中医医院
擅长:针对失眠、抑郁症、躁狂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症、心理障碍、精神障碍、神经官能症、强迫症、疑病症、恐惧症、自闭症、更年期综合症、网络成瘾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有其独到见解。
您好,抑郁症是以心情低落为主要特征,危害性非常大。对于抑郁症的治疗,关键是建立在选择了正规治疗的基础上的。而通过身体的锻炼,体质的提高也是治疗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是依靠自身的抗病能力来抵御精神疾病,这是间接的方法,两者缺一不可,只有体质增强了,才能战胜抑郁症。
解放军沈阳705医院
擅长:擅长诊治精神分裂症、失眠、抑郁症、焦虑症等各种精神疑难杂症。
为什么会得抑郁症1、抑郁性格。自卑、敏感、胆小、看问题消极、对生活事件把握性差、过分担心。这些性格特点会使心理应激事件的刺激加重,并干扰个人对事件的处理。为什么会得抑郁症2、生物化学因素。现在已知抑郁症患者脑内有多种神经递质出现了紊乱,这种生物化学因素导致的抑郁症必须使用药物治疗加以控制。为什么会得抑郁症3、家族遗传性。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家庭中有抑郁症的患者,那么其他家庭成员患病的危险性就会增高,这可能是遗传导致了抑郁症易感性升高,其中双相抑郁症的遗传性更高些。为什么会得抑郁症4、社会环境因素。人际交往、工作压力、家庭矛盾等等诸如此类的社会心理因素都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为什么会得抑郁症5、躯体疾病。一些严重的躯体疾病,如脑中风,心脏病发作,激素紊乱等常常引发抑郁症,并使原来的疾病加重。另外,抑郁症患者中有1/3的人有物质滥用的问题。
解放军沈阳705医院
擅长:擅长诊治精神分裂症、失眠、抑郁症、焦虑症等各种精神疑难杂症。
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1、抑郁性格。自卑、敏感、胆小、看问题消极、对生活事件把握性差、过分担心。这些性格特点会使心理应激事件的刺激加重,并干扰个人对事件的处理。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2、生物化学因素。现在已知抑郁症患者脑内有多种神经递质出现了紊乱,这种生物化学因素导致的抑郁症必须使用药物治疗加以控制。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3、家族遗传性。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家庭中有抑郁症的患者,那么其他家庭成员患病的危险性就会增高,这可能是遗传导致了抑郁症易感性升高,其中双相抑郁症的遗传性更高些。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4、社会环境因素。人际交往、工作压力、家庭矛盾等等诸如此类的社会心理因素都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5、躯体疾病。一些严重的躯体疾病,如脑中风,心脏病发作,激素紊乱等常常引发抑郁症,并使原来的疾病加重。另外,抑郁症患者中有1/3的人有物质滥用的问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擅长:全科
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它有明显的特征,综合起来有三大主要症状,就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从抑郁病因上分析,一般多为心理、精神因素是可以导致抑郁症,心情的焦虑、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心情不愉快等,均会使人产生心理和生理反应,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造成大脑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抑郁。
向医生提问
(心境恶劣障碍)
抑郁性神经症(depressiveneurosis)又称心境恶劣障碍。指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患者有治疗要求,但无明显的运动性抑制或精神病情症状,生活不受严重影响。据全国12地区神经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本病的患病率为3.1‰。据华西医科大学精神科报告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占精神科门诊患者的21.2%,占神经症的70.6%。对某县医院门诊的调查报告占神经症的27.8%,提示本病患病率较高。女性多见。
多发人群:所有人,工作压力大,
典型症状:&&&&&&&&&&
临床检查:&&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您的位置:> > >
> 人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人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更新时间: 15:33:32
  抑郁症是一种狂躁抑郁症的发作方式,抑郁症发作时,患者会情感低落,思维迟缓,语言和动作会相对量的减少。抑郁症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抑郁症患者,很容易死于自杀。那么人为什么会得抑郁症呢?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是一个健康的人产生这种心里疾病,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根据众多医学研究者的调查表明,有10%的患者是因为遗传因素而得的抑郁症。如果你的父母亲当中或者是爷爷奶奶这一辈中有人患过抑郁症,那么你患抑郁症的概率就会比平常人要高很多,而且,与患病者的血缘关系越亲近,患病概率越高。这种遗传方式符合一般得遗传病规律。  产生抑郁症的病因,还有一种说法为生化因素。这种说法,主要是指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大脑突触间隙神经递质5-HT和甲肾上腺素的浓度下降有关。这是因为很多抗抑郁症的药系,里面都含有这两种物质,在使用这些抗抑郁药剂之后,患者的大脑突触间隙这些神经递质的浓度就会很快升高。但是抗抑郁的效果一般在服药两周左右才会见效。  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患者的心理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而造成的。如果患者的生活中,突然间发生了很大的事故,比如亲朋好友的死亡,或者是生活工作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比如突然失业。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引起患者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或者或者长期维持情绪高亢,这种情况就会导致抑郁症的产生。迄今为止,抑郁症的病因还不是十分明确,总的来说,抑郁症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为什么会得抑郁症这个问题,看了以上的文字应该会有一定的了解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态,面对任何事情,都不要太激动,得失心不要太重。好心情才能有好身体,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好好的生活工作,给自己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人为什么会得抑郁症"相关问题专家观点:
专家观点1:当今社会,人们学习、生活压力逐渐加重,一些性格内向、内心脆弱的人常常因为种种因素,如夫妻争吵、工作困难、人际关系紧张等而诱发抑郁症。有部分抑郁症病人是在受到某种精神打击后发病的,但有的患者可能在没有任何精神诱因下自然发病。抑郁症不是平白无故而起的,系统的看,人们抑郁症的根源在于:
1、遗传因素
经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较密切的关系,但抑郁症不属于遗传性疾病。抑郁症是有一定的遗传因素的。但是情感性精神病抑郁症主要是受遗传影响的,而抑郁性神经症、反应性抑郁症等则受个性、环境因素的影响。
2、生化代谢
现在研究的较多的一个内容就是脑内神经递质,此理论假说来院于对精神药理学的研究。
...
专家观点2:抑郁症患者,建议:1避免劳累,熬夜及受凉,保持情绪舒畅。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煅炼身体,增强体质。3可给予解郁丸,逍遥丸口服疏肝解郁。...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查看更多相关资讯
抑郁症相关文章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
适应症状:1. 预防和治疗肿瘤放疗或化疗后引起的白
广州拜迪生物医药有限公参考价格:¥0
冻干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适应症状:1.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如X联锁低免
同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参考价格:¥315
乐益健牌钙力得咀嚼片
适应症状:补充钙、维生素D
湖南省桃江县华艳保健品参考价格:¥010,017被浏览2,295,339分享邀请回答1.7K20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931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这个话题正好和我的博士课题接近。有点懒,有些图示不想重画,就把开题报告截个图吧,见谅。其中没有涉及到我们实验室未发表的数据,所有图示均已发表,可在PubMed检索到。太长不看版:总结一下,尽管现在还没有定论,不过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相同应激环境下,动物出现一部分抑郁另一部分不抑郁的情况,很可能是天生(基因)决定的。首先我们建立了小鼠的抑郁模型:CSDS模型是目前公认的抑郁症优质模型,相对于强迫游泳,食物剥夺等模型,更接近于模拟人出现抑郁的方式。建模方法是每天将应激组小鼠C57BL/6作为侵入者放入长期单独饲养CD1小鼠的笼内,进行身体接触10 分钟。10 分钟内C57BL/6小鼠将受到CD1小鼠攻击并表现出逃跑、恐惧、顺从等从属性特征。10 分钟身体接触后,我们使用透明并有很多小孔的有机玻璃板将二者隔开进行心理应激24小时,保证C57BL/6小鼠能看到、听到、闻到CD1小鼠,但是无法身体接触。第二天将C57BL/6小鼠放入另一只新的CD1小鼠笼子中,如此持续应激10天。第11 天,我们将所有C57BL/6小鼠进行社交活动(social interaction)测试:将被测试小鼠放入一个敞开的正方形盒子中,在盒子一边的固定区域放入一个可容纳一只CD1小鼠的铁丝笼,并根据一定尺寸限定两个边角区(corner zone)和一个社交活动区(interaction zone)。实验发现,当铁丝笼内不放入CD1小鼠时,对照组C57小鼠和应激组C57小鼠在社交活动区和边角区没有差别;当铁丝笼内放入CD1 小鼠时,对照组C57 小鼠出于探索的本能,会更多停留在社交活动区与CD1小鼠进行互动;而应激组C57小鼠则会在试探性互动后快速躲入边角区,且更多倾向于在边角区活动,很少进入社交活动区,这样的行为提示慢性应激后的C57小鼠发展形成了慢性社交挫败应激抑郁模型。可是我们发现,同样是应激鼠,在相同强度的应激下,只有其中60~70%最后出现抑郁的症状,而剩余30~40%并没有出现社交回避的行为。往深处的机制探讨,健康心理功能的维持与多巴胺能神经元活性密切相关,特别是腹侧被盖区(VTA)多巴胺能神经元,在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腹侧被盖区将多巴胺能信号投射到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伏隔核(NAc)和杏仁核(Amg), 编码大脑的奖励机制以及厌恶刺激。前面提到的出现抑郁症状的小鼠,我们称为抑郁易感型;而不出现抑郁症状的小鼠,称为抑郁耐受型。我们实验室发现,腹侧被盖区(VTA)多巴胺神经元的电活动在CSDS模型中发生显著改变:抑郁易感型小鼠中VTA-NAc通路电活动增强;而抑郁耐受型小鼠中VTA-NAc通路与对照组相比均未表现出明显放电变化。为什么同样的应激环境下,耐受型小鼠的神经通路放电情况就能够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呢?通过膜片钳技术我们发现,易感型小鼠的VTA-NAc通路电活动增加,是因为有增强的超极化激活的阳离子通道电流(Ih电流)。那么,按照常理推断,耐受型小鼠该通路中Ih电流应该是不增加了?实验结果让大家都很惊讶:在耐受型小鼠的VTA-NAc通路中,我们观察到了更强大的Ih电流,而最终出现无差异的放电情况,是因为Ih被同时产生的抑制性K+电流所拮抗。这也是耐受型小鼠最后并不表现出抑郁症状的原因。至于为什么耐受型小鼠会产生抑制性的K+电流,这真不知道,但是看到这里,想必也只有“天生如此”可以解释这种现象了。BTW,我们Lab做的实验就是用时下最流行的光遗传技术治疗抑郁。第一次写Neuroscience方面的科普,不知道是否有稍稍从侧面解答了这个问题,也欢迎各位同行多多指教。参考文献:Berton O, McClung CA, Dileone RJ, Krishnan V, Renthal W, Russo SJ, et al. (2006a). Essential role of BDNF in the mesolimbic dopamine pathway in social defeat stress. Science 311(5762): 864-868.Krishnan V, Han MH, Graham DL, Berton O, Renthal W, Russo SJ, et al. (2007). Molecular adaptations underlying susceptibility and resistance to social defeat in brain reward regions. Cell 131(2): 391-404.Nestler EJ, Carlezon WA, Jr. (2006). The mesolimbic dopamine reward circuit in depression. Biol Psychiatry 59(12): .8426 条评论分享收藏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这个时代不缺营养,偶尔几口零食,胜过鸡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人容易抑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