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做题技巧求解:第3题怎么做?(关于康普顿效应)

高中物理3-5第二章波粒二象性第三节康普顿效应_百度影视
订阅精彩视频,请
高中物理3-5第二章波粒二象性第三节康普顿效应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400-606-3393
今日:3017套总数:4944503套专访:2573部会员:5127847位
当前位置:
& 学年高二物理(粤教版选修3-5)同步训练:2.3《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
学年高二物理(粤教版选修3-5)同步训练:2.3《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粤教版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11次
资料类型:
文档大小:161KB
所属点数: 2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2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2.3 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 每课一练(粤教版选修3-5)
12003上海高考,3爱因斯坦由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猜测光具有粒子性,从而提出光子说,从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说,这属于(
A.等效替换
B.控制变量
C.科学假说D.数学归纳
解析:从光的波粒二象性可知:光是同时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只不过在有的情况下波动性显著,有的情况下粒子性显著.光的波长越长,越容易观察到其显示波动特征.光子是一种不带电的微观粒子,而电子是带负电的实物粒子,它们虽然都是微观粒子,但有本质的区别,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的是C项.
2为了观察到纳米级的微小结构,需要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电子显微镜.有关电子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短,因而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
B.它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长,因而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
C.它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短,因而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
D.它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长,因而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
解析: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更短,所以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现象,故仅A项正确.
3X射线散射后波长会改变,是由于X射线光子和物质中电子的结果.
解析:由于光子携带的能量E=hν,则光子的动量应为p=,当X射线光子和物质光子发生碰撞时,电子获得了一定的动量,根据动量守恒得光子的动量减小,故波长改变.
答案:发生碰撞
4在康普顿散射中,如果反冲电子的速度为光速的60%,则因散射使电子获得能量是静能的几倍?
解析:Ek=mc2-m0c2=m0c2()=E0[-1]=E0(-1)=0.25 E0
所以电子获得能量即动能是静能的0.25倍.
答案:0.25倍
5已知X光子的能量为0.6 MeV,在康普顿散射后,波长变化了20%,求反冲电子的能量.
解析:设入射光子的波长为λ0,则散射光子的波长应为λ=(1+20%)λ0=1.2λ0
由E=hc/λE==0.5 MeV
据能量守恒:反冲电子获得的动能为Ek=E0-E=0.1 MeV.
答案:0.1 MeV
6波长为0.708 的X射线在石蜡上受到康普顿散射,求在90°和180°方向上所散射的X射线波长各是多少?解析:据康普顿散射方程:λ-λ0=2hm0csin2φ2
代入λ0=0.708,φ1=90°,φ2=180°,
解得λ1=0.732,λ2=0.756.
答案:0.732
7λ0=0.02 nm的X射线与静止的自由电子碰撞,若从与入射线成90°的方向观察散射线,求散射线的波长λ.
解析:动量守恒pe=
能量守恒,反冲电子动能等于光子能量之差Ek=hν0-hν=
根据动能、动量关系Ek=
波长为λ=0.022 nm.
答案:0.022 nm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客服总机:400-606-99777 业务传真:010- 客服邮箱:Copyright &2006 - 2015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00390号[物理--选修3-5](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D:A.当氢原子从n=4的状态跃迁到n=2的状态时,发射出光子B.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揭示了光具有波动性C.原子核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有关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越稳定(2)一长为l,质量为M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滑块的初速度v0滑到木板上,木板长度至少为多少才能使滑块不滑出木板.(设滑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
分析:(1)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能量减小,能发射出光子;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由核内自身的因素决定的,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无关;比结合能越大,将核子分解需要的能量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2)滑块与木板相互作用系统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及动能定理即可求解.解答:解:(1)A、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能量减小,能发射出光子,故A正确;B、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故B错误;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由核内自身的因素决定的,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无关,故C错误;D、比结合能越大,将核子分解需要的能量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故D正确.故选AD&(2)解:滑块与木板相互作用系统动量守恒,滑块不从木板上滑出则滑块与木板有相等的末速度.设末速度为v,滑块滑动位移为S,则木板滑动位移为S-l,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M)v①由动能定理得μmgS=12mv20-12mv2②μmg(S-l)=12Mv2③由②③得&μmgl=12mv20-12(m+M)v2代入得&&&&l=v202μgMm+M答:木板长度至少为v202μgMm+M才能使滑块不滑出木板.点评:掌握近代物理里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现象.利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一定注意状态的变化和状态的分析.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物理
[物理--选修3-5](1)已知氢原子的能级规律为E1=-13.6eV、E2=-3.4eV、E3=-1.51eV、E4=-0.85eV.现用光子能量介于11~12.5eV范围内的光去照射一大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A.照射光中可能被基态氢原子吸收的光子只有1种B.照射光中可能被基态氢原子吸收的光子有2种C.激发后的氢原子发射的不同能量的光子最多有3种D.激发后的氢原子发射的不同能量的光子最多有2种(2)如图,小车质量为M=2.0kg,带有光滑的圆弧轨道AB和粗糙的水平轨道BC,一小物块(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0.5kg,与轨道BC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0,BC部分总长度为L=0.80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①若小车固定在水平面上,将小物块从AB轨道的D点静止释放,小物块恰好可运动到C点.试求D点与BC轨道的高度差;②若将小车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小物块仍从AB轨道的D点静止释放,试求小物块滑到BC中点时的速度大小.
科目:高中物理
物理--选修3-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F:A.汤姆孙发现电子后猜想出原子内的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核内B.氢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产生原子光谱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D.铀核(92238U)衰变为铅核(82206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E.霓虹灯和煤气灯火焰中燃烧的钠蒸气产生的光谱是连续光谱F.半衰期是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2)如图所示,在水平光滑直导轨上,静止着三个质量均为m=1kg的相同小球A、B、C,现让A球以v0=2m/s的速度向着B球运动,A、B两球碰撞后粘在一起,两球继续向右运动并与C球碰撞,C球的最终速度vC=1m/s.问:①A、B两球与C球相碰前的共同速度多大?②两次碰撞过程中一共损失了多少动能?
科目:高中物理
(物理-选修3-5)(1)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CD.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D.铀核(92238U)衰变为铅核(86206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10次β衰变(2)如图所示,甲、乙两光滑圆轨道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甲轨道半径是R且为乙轨道半径的2倍,两轨道之间由一光滑水平轨道CD相连,在水平轨道CD上有一轻弹簧被a、b两个小球夹住,但不拴接.如果a、b两球质量均为m,同时释放两小球,要求a、b都能通过各自的最高点,则弹簧在释放前至少具有多大的弹性势能?
科目:高中物理
(2012?丹东模拟)[物理--选修3-5]35-1.“朝核危机”引起全球瞩目,其焦点就是朝鲜核电站采用轻水堆还是重水堆.重水堆核电站在发电的同时还可以生产出可供研制核武器的钚239(),这种钚239可由铀239()经过n次β衰变而产生,则n为A.2&&&&B.239&&&&&C.145&&&D.9235-2.如图所示,甲车质量为2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顶部上表面光滑,右端放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物体,乙车质量为4kg,以5m/s的速度向左运动,与甲车碰撞后甲车获得6m/s的速度,物体滑到乙车上,若乙车足够长,其顶部上表面与物体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g取10m/s2)(1)物体在乙车上表面滑行多长时间相对乙车静止;(2)物块最终距离乙车左端多大距离.
科目:高中物理
(2011?长春二模)[物理--选修3-5](1)在氢原子光谱中,电子从较高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发出的谱线属于巴尔末系.若一群氢原子自发跃迁时发出的谱线中只有两条属于巴尔末系,则这群氢原子自发跃迁时最多可能发出多少条不同频率的谱线A.2&&& B.5&&&& C.4&&&& D.6(2)光滑水平地面上停放着甲、乙两辆相同的平板车,一根轻绳跨过乙车的定滑轮(不计定滑轮的质量和摩擦),绳的一端与甲车相连,另一端被甲车上的人拉在手中,已知每辆车和人的质量均为30kg,两车间的距离足够远.现在人用力拉绳,两车开始相向运动,人与甲车保持相对静止,当乙车的速度为0.5m/s时,停止拉绳.求:(1)人在拉绳过程做了多少功?(2)若人停止拉绳后,至少以多大速度立即从甲车跳到乙车才能使两车不发生碰撞?↑ 您的位置:&&&&&&
学年高二物理活页规范训练:2.3、4 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 光的波粒二象性(粤教版选修3-5)
单元测试试题&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1 ()
教材版本粤教版
使用年级高二
更新时间 8:24:16
评论() ()
第三节 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第四节 光的波粒二象性 (时间:60分钟)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难度及题号 基础 中档 稍难康普顿效应 1、2 波粒二象性 3、4 5、6 概率波 7、8 9 综合提升 10 11、12 13 知识点一 康普顿效应 1.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子不仅具有能量,也有动量,如图2-3、4-3给出了光子与静止电子碰撞后,电子的运动方向,则碰后光子可能沿方向________运动,并且波长________(选填“不变”、“变短”或“变长”). 图2-3、4-3 解析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知,光子与静止电子碰撞前后动量守恒,相碰后合动量应沿2方向,所以碰后光子可能沿1方向运动,由于动量变小,故波长应变长.答案 1 变长 2.(双选)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电效应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光子可以转
特邀主编老师
学年高二物理活页规范训练:2.3、4 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 光的波粒二象性(粤教版选修3-5)
本学科其它资料
资源难易程度:★★★★★★★★★★★★★★★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初中物理题。第2,3题求解。对于第二题做得好没头绪!有什么办法?_百度知道
初中物理题。第2,3题求解。对于第二题做得好没头绪!有什么办法?
baidu.hiphotos.hiphotos.baidu.jpg" esrc="http.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zhidao/wh%3D600%2C800/sign=fdd4d9b9ccbf6c81f7e9d0d/b17ecaf4ad.<a href="/zhidao/pic/item/b17ecaf4ad://b.baidu://b&/zhidao/wh%3D450%2C600/sign=788eb4dfb13533faf5e39b2a9de3d129/b17ecaf4ad://b
提问者采纳
选A,第三题第二题选C,两个平衡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动得树肯定是运动的,以人为参照物,因为人在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三题c为什么不对?
C是错的,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作用在书上,书对桌子的压力是作用在桌子上,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其他类似问题
初中物理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第三题我还没有学
这些都是概念性基础题
第二题选CD,第三题选A,答案是这个不?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物理做题技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