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工程力学1

您现在的位置:
工程力学经典电子教案1
综合排名:4753&&&馆藏数:18269&&&总收益:?159.5
资料等级:
在上学吧挣得收益数
资料价格:免费
文件类型: (pdf)
资料大小:1.7 MB
上传时间:
工程力学经典电子教案1物理学
[] [] [] [] [] [] [] []
¥61146.51¥33669.52¥17784.93¥11936.64¥10408.55¥6264.06
会员jobwangwu分享
上学吧从2011年我开始做的时候开始,提现都是按照网站规定时间兑现打款给网友的,从不拖欠。自己总结一下上传资料有以下几点经验:
一:合理选择资料
二:搜集自己擅长的资料
三:合理定价
四:多进行资料的推广...
会员senda分享
上学吧已经用了接近两年了,给我的真心体会就是非常棒!上学吧提供的精美资料以及软件、工具种类都是非常之多,更可观的是,动动手指,便可享受上学吧带来的收益...[详情]
会员why74100分享
在我们写毕业论文时间里,曾找了很多个网站,百度文库.豆丁网.等等等等,最后发现了上学吧,里边资料很全,有帮助的也很多。关于上传资料,我建议还是要关注网站内的求购...[详情]
会员fengstone分享
作为新人应认识到上学吧是一个以分享资料为纽带将网友链接在一起、互惠互利的平台,请注意以下几点:
1. 大致了解网站的奖励机制
2.审视自己现有的资料
3.向网站收入高的网友学习...
会员boning2014分享
我是一名教师,平时要收集一些考试题、制件教学课件之类的东东。我的同事对我说将你制做的ppt上传到上学吧还可以卖钱呢...
会员helploving分享
新手朋友怎样才能在上学吧茫茫的“资料海洋”里脱颖而出呢?下面,笔者为您指点3大招,助您三阳开泰:
第一招·整理整顿
第二招·草船借箭
第三招·收集情报...
会员liuhong_520分享
1、人有我“优”——资料名称、资料简介正规化;
2、人无我“有”——重点上传稀缺资料
3、人逸我“劳”——积极进行...
会员Biglemon分享
2015年6月份我有幸成为上学吧的一员,感谢此次活动提供的平台,让我可以将我的一些想法与感触分享给大家:
《一》上传资料的动机
《二》上传哪些资料比较好
《三》上传资料的方法...工程力学1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5.48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如果让一个学理论物理的人来学工程力学(或工程学)的课程,他会不会觉得工程学逼格很低、研究方法low爆了?
按投票排序
物理学院,这两天要考模电了,大家都在使劲学。周围大概有以下几种观点:1,不少人表示这课好tm难啊比数理方程和电动力学加起来还难。有这种感觉的人不乏大神级人物。2,不少人表示这门课的东西好复杂啊,开了三极管之后的内容缺乏逻辑,难倒是不难,但是好无聊啊。3,少数人表示这门课毫无美感为何要给我们学呢?可能真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吧。其实我心目中最理想的方式是这种课不卷面考试,然后每人做个小玩意交上去......但是这样老师的工作量就大了,也很难把成绩规范化,所以只是想想。_(:з」∠)_复习数理方程,回来补两句。这是一门纯粹教你怎么解方程的课,很多学校是拿它当物理课上的,毕竟学着解的这些偏微分方程都能找到对应的物理模型。我们学校是一帮数学教授给上这门课。当时学的时候云里雾里的,什么啊,会算不就行了,不仅有公式还有模版,一步一步套不好吗,非得证来证去的。你说你又不考。复习的时候,看季孝达的公开课。一方面已经(很迷糊地)学过一遍,记得脉络,所以枝叶的东西听得详细了;另一方面,看视频可以随时暂停,仔细琢磨。然后我就发现很多东西真的是很美好的,大一时候学了不知道有什么用的线性代数实对称矩阵那些知识,居然可以往函数空间上套,这样推广到无穷维上去,就比当初拿三维欧氏空间再琢磨怎么往上加维度要直观多了。对变换、算子、线性空间,这些概念的理解又稍微深刻了一点点。甚至有些羡慕学数学的:我们拿来用的是如此粗糙的知识,背后的深刻联系却只有你们知道。想起槊神引用的话:“我们必须要证明分离变量法是正确的,这很重要,因为学物理的只会分离变量。这要是不对,他们就完了。”最后呢数理方程60模拟电路61
高中物理竞赛的时候用理论力学的书来学比较难的受力分析,感觉受益匪浅。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根据我刚才说的话自己感受。
大三工程力学专业,可能和学校的氛围有关,目前学的力学都偏工程应用。先介绍一下概况:大一学大学物理,大二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大三学弹性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每门课都和工程实践接触得很紧密,虽然在讲授过程中也涉及到了理论推导部分,但是都是很基本的内容,并且考试不怎么要求理论部分。--------------------说说作为一个工科的力学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工科生的理论力学和理科(诸如物理专业)的理论力学有很大差别。在大二时的课程中,先从最基本的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开始讲起,这里主要是传统的受力分析部分,基本算是高中物理的扩展。在这门课的后半段,才刚刚开始接触拉格朗日力学,那个时候听得是云里雾里,感觉学习的难度瞬间提升了一个层次,并且这个时候对拉格朗日力学的理解也不深刻;到了大三上学期,分析力学这门课程才算是真·理论力学的开端,在这之中详细学习了拉格朗日方程的推导过程、质点运动、刚体运动、欧拉运动学方程等等。由于课时有限,仅仅概要地介绍了哈密顿原理、勒让得变换(然而当时并没有听懂);理论力学方面,在课堂上接触的最深的东西就是哈密顿力学了,直到自己学习了一些课外的理论力学教材(《经典力学中的数学方法》《理论力学》俄罗斯数学教材选译系列,老师推荐)才发现,ORZ,原来理论力学的内容这么深,一直以来接触的东西都很皮毛,并且很多其中的数学术语在这之前完全没听说过(微分同胚是个什么鬼啦,相流又是什么东西,辛流形这个名字听起来怎么这么高大上啊(/TДT)/)。这时候就觉得,要学好力学,还有好多必须解锁的数学知识要学习。所以说,站在这个角度来看,工科学生确实觉得理论物理学的力学实在是高大上,并且和数学结合相当紧密。
工程力学小白一名,学了三年力学了,以下纯属个人观点。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理想情况供物理用大的范畴运用啊,很多工程问题都是采用逼近或者近似的数值解,比如土力学吧,根本就是个没有体系的学科。。。很散,具体到土壤问题太复杂了,现在都没法解决很多。流体吧,湍流问题很多都需要依赖CFD,纯理论基本搞不来的,详细的
大神有介绍的。弹塑性体,物理范畴估计只是有研究到知道物体的泊松比和弹性模量就差不多了,这仅仅停留在材料力学讨论理想杆件的范畴,但是塑性问题也罢,弹性问题也罢,简单的构件,比如杆、轴、梁、板、壳,都算是比较理想的情况,算算还可以,真实际应用就得依赖FEM,FDM来做了,个人观点,物理只是指明方向,但是具体做还是要工程力学的各个学科自己来的。二者不矛盾,不要讨论逼格的问题了,感觉题主这个用词很不恰当。
我的感觉是:真复杂,怎么这么多细节... 当然有时候也会想,能不能发明一种方便的数学工具,方便地处理这类问题...利益相关:理论物理博士生,学过点工程课
会觉得很无聊。学数学的,之前有门必修课名字叫理论力学。于是我以为要讲拉格朗日力学哈密顿力学啥的,心里想着要能讲点辛几何就太棒辣!然后一上课才知道老师是土木的(学弟提醒我说老师是机械的,窝确实记错了233),一直讲什么桁架,啊还有什么起重机balabala,各种矢量分析。最后讲的理论上最难的东西就是虚功虚位移啥的。于是我就一学期没听过课,考试裸考。考了个本科成绩最低分,刚过及格分一点点,简直就是羞耻(捂脸)。于是我依然觉得无聊,但是不会觉得lowb…
我一个学工程力学的都觉得老师讲有关数学方面的东西简直low到极点。会用,会算,直接拿来用是我们老师上课最经常说的话。
我们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的都这么觉得。我系有俩专业,另一个就是结构力学
不会。我怎么看都看不懂机械制图。我模电考了15分,但单位时间产出效率最高,我是5分钟得了15分。实际上这是两套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所以不要去鄙视来鄙视去的。有意思吗?!但是有些工科狗不懂啊,没事总觉得自己懂点物理,就乱喷文科生。WQNMLGB!真说鄙视链,通常是很近的学科内才真有,比如我很鄙视做现象学与高能实验的,我通常亲切地称他们为低能物理学家与低能物理民工。当然他们也会反击,亲切地称我们为百无一用的数学废人。
《霍元甲》里大概有这么句话“武术没有高下之分,只有武者才有强弱之别”。我本科学的工程力学,算是工科里面偏理论的专业。从高中开始就不少见理科看不起文科没逻辑,文科看不起理科没情怀,本科又见学纯理论的,理工结合的,纯工程的互相掐,其实谁也代替不了谁,术业有专攻而已。又浏览了下几个大神的回答,我觉得流体力学,弹性力学什么的确实很难,那些一下午学半本流体的大神,我不能说他们说的太夸张,可是一个问题下就有这么多大神,为什么本科给我上课的教授们还没被赶走???------06-05----再说点吧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有高下之分么?理论推导和工程计算有高下之分么?我觉得这个问题更像是“一个人的头和手,头和脚有高下之分么?”可能理论确实是那个头,但是没有四肢的一个人,大致也很惨淡,而且如果一开始就没四肢,大致进化不到今天。说到头和手,再说说难度,是脑子高速思考更困难,还是四肢执行更困难?思考的难度毋庸置疑,但执行的难度也并不是一马平川。很多很多问题,只有去完完整整做了,才知道其中的乐趣和辛苦。数学家大致不会鄙视钢琴家,弹88键钢琴的应该也不会认为两根弦的二胡很弱智。
我从机械工程转到了物理,所以两类课程我都学过。仅从课程来看,显然工程系学的课程容易,就以理论力学和热力学为例,理论少,近似多,应用多。但并不能由此就说工程学本身low,每一个学科的研究都有许多地方需要创新,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让人惊叹不已。比如各种奇妙的机械设计用到的知识其实都很浅,但每次都让我由衷感叹发明这个的人简直太屌了。没有一个学科是low的,不管是文科还是工科还是理科。
工程用得最多应该是查表,查图,查资料。。。大学里学机床设计什么的,当时就觉得好烦。每次不知其所以然,就查查查,当时就崩溃了教科书也烂,各种东西就一个结果,就种种经验工式,经典图式。为什么说工程要做久才能老练,就是因为学的就是这些结果,没有过程,导致用的时候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用,好在哪里,坏在哪里,只有试过才知道。妈蛋,写这些垃圾教材的时候为什么不把当时试验过的各类方案都来比较一下?
工程师很忙,有手册可以查公式,根本没必要手推。
不会。我本科时是搞理论物理的,在那种除了纸笔什么都不需要的Lab。专门跑去自己觉得最高大上的Quantum Theory组,主要方向就是退相干理论、量子混沌什么的。后来觉得被虐成渣了,就跑去学EE了。当时为了准备东大的EE系的的admission exam,也是复习一整周工科的东西才能考满分。工程学里(无论是EE还是ME)其实也有不少巧妙迷人的东西。和理论物理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这么多不严谨的地方也能玩下去啊,真是了不起的学科!
谢耳朵当然是鄙视howard(具体单词忘了),但是毕竟方向不同,关注的重点不同。就算是鄙视,那又怎么样,工程师做的东西又不是每一个学物理的人能做的了的,理论上成熟的东西实际做出来也是不简单的,况且有很多做不出来。你鄙视我没逼格,我鄙视你离实际太远,这样有意思么。看看这题的答案变成了一堆学霸斗智商我还是匿了吧
会,说不定还会抓狂。我没有任何看不起工科的意思。但是你一定要问我觉得low不low,我就明确地告诉你我觉得很low。真的觉得好无聊的说……然后我朋友认为这是我学数学而有的傲慢与偏见……感觉工科注意的都是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而不是更广阔的模型。总感觉他们能做的事情说不定有一天就会被机器人替代……也许是我太懒,不想研究复杂的问题,其实理论物理和数学是最简单的。而实际问题我觉得才复杂得很(如果要按照我们理想中的方法来处理的话),所以说看到工科的就会觉得很low了……但是好像目前也只有这么处理,所以就没办法了,我面对实际问题就只有这样了(╯‵□′)╯︵┻━┻同样适用于我对实验物理,应用数学的态度……
学知识都能扯上逼格的人,首先你自己就low爆了
个人认为,只要是力学,都是在第一性原理下指导的,基本原理都是拉格朗日哈密顿虚功虚位移,只不过工科和理科在使用这些基本原理时的侧重点不同而已。理科重分析,强调从这些基本原理出发推演出具体的体系结构;工科重应用,强调如何应用这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当然,根据个人爱好,理科生还是有可能觉得工程力学逼格很低,而工科生则对理论物理不明觉厉然无卵用,哈哈!
觉得LOW的人,就有点太高看自己了吧。--------------------歪个楼-----------------------------首先,看到“模电比量子力学难”的说法,笑而不语。如果真的学过“量子力学”而不是“量子物理”的人,是绝对不会这样说的。-------------------回归主题------------------------------------答主在工科学校学理科,他们的工科实验室很高端好吗!!研究方法什么的,很巧妙好吗!!!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同样解一道平面几何题,物理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建立左边系,就用解析几何直接解就OK了;而工科,他们会做辅助线啊!!几条辅助线,问题直接解决!!!!!做物理理论的,无非就是算作用量(S),拉氏量(L),还有建模(特别是高能方面,理论太依赖于模型了)等等。然后就是求导积分什么的一堆数学运算,就是和问题“刚正面”,然后用一个或一组公式告诉你这个问题的原理就是如此。做工科的,可以查表啊!!!不会算不要紧啊,他们会做实验啊!!最后不管为什么,他们把问题解决了就Ok了(这也就是做物理的人很不能理解的地方,你只告诉我要这么做,不说清为什么这样做,而且这么多经验性质的分析方法,我绝对不接受你的成果!!)也就是说,工科把主要的经历放在了“技巧(比如:表)”上,而“技巧”像钥匙,针对性太强,特定的问题有特定的“技巧”,偏向于“经验性研究”。物理理论是在做“原子弹(比如:公式)”,不管实际问题是什么,一个“原子弹”就给你炸平,认为一切加入“经验的”,都是有瑕疵的。然而,实际中需要“技巧”,而技巧可以借鉴“原子弹”;至于造“原子弹”,依旧可以参考“技巧”。(这个很容易懂,就不解释了)所以说,LOW毛线LOW啊!!说low的都蹲墙角把HIGH写100遍!!!!
不觉得low,但觉得无聊。全国2013年1月自考试题《工程力学一》
【网络综合-全国2013年1月自考试题《工程力学一》】:全国2013年1月自考试题《工程力学一》已公布,具体试题内容请各位考生及时查看如下,尽请关注!
绝密 ★ 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程力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215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AB、BC、AC杆自重不计,DC杆重W,杆端均用光滑铰链连接,如题1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是二力杆
B.AC是二力杆
C.DC是二力杆
D.BC是二力杆
2.如题2图构架,各杆重量都不计,①②③杆都是二力杆。内力为零的二力杆是零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杆是零杆
B.②杆是零杆
C.③杆是零杆
D.①②③杆都不是零杆
3.题3(a)(b)(c)图所示,AB梁的重量为P,题3(d)图中AB梁重不计,有力偶M作用。梁以下均是二力杆连接。下列4种情况中属超静定的是
A.题3(a)图
B.题3(b)图
C.题3(c)图
D.题3(d)图
4.动点M作匀速圆周运动,以下所示动点M的速度v和加速度a的方位方向图。正确的是
A.题4(a)图
B.题4(b)图
C.题4(c)图
D.题4(d)图
5.使材料丧失正常工作能力的应力称为极限应力,低碳钢的极限应力是
A.比例极限σP
B.弹性极限σe
C.屈服极限σs
D.强度极限σb
6.题6图示螺钉在拉力P作用下,剪切面积A=
7.圆截面的极惯性矩为IP,若直径为原来的2倍时,该截面的极惯性矩将变为
8.外伸梁的尺寸、支座及受力方向均如题8图所示,根据叠加法,挠度最大处可能是
9.矩形截面悬臂梁受力如题9图所示,P的作用线通过截面形心,Q作用线沿着轴线,该梁的变形为
A.平面弯曲
B.平面弯曲与拉伸的组合
C.平面弯曲与扭转的组合
D.平面弯曲与偏心拉伸的组合
10.某物体自由落体冲击结构时,当冲击物高度H增加时,若其它条件不变,则被冲击结构的
A.动应力和动变形均增加
B.动应力和动变形均减小
C.动应力增加,动变形减小
D.动应力减小,动变形增加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空2分,共30分)
11.对刚体而言,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
12.题12图中,用合力矩定理,计算MO(F)= __________。
13.如果作用于物体的全部主动力的合力FR的作用线在摩擦角φ以内,则无论这个力怎样大,物体必保持静止,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
14.题14图中,物块重W=50N,放置在水平面上,有力P=24N作用,
物块与水平面间的静摩擦因数fs=0.5。则物块与水平面间的滑动
摩擦力F=__________。
15.题15图中,已知:F1=60kN,F2=30kN,a=10cm。
则:Mz(F1)+Mz (F2)= __________。
16.刚体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其上(或其延拓部分)有一条直线始终保持不动,则称刚体作__________。
17.题17图中,偏心轮的半径为r,偏心距为OC=e,绕定轴O匀速转动,ω=常量。则轮心C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18.截面上正应力的方向与截面__________。
19.当杆件受到一对垂直于轴线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距很近的力作用时,将产生__________。
20.题20图示受扭轴的直径为d,轴上最大剪应力为__________。
21.梁上有集中力作用时,其剪力图上有突变,弯矩图上有__________。
22.工字型截面梁危险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发生在__________。
23.判断梁弯曲变形程度的两个基本量是__________。
24.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细长压杆的长度系数μ=__________。
25.影响构件疲劳强度的三个主要因素是构件的外形、尺寸大小和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题26图中,三铰链刚架自重不计。求在力偶矩为M的作用下,支座A和B的约束反力。
27.题27图中,均质圆轮可绕定轴O转动,轮的外缘绕有柔绳,下挂一重量相同物体。开始时系统静止,求重物下降路程为h时重物的速度。
28.题28图示平面构架,已知杆AB的长度l=2m,其横截面为边长a=100mm的正方形,F=30kN,试求杆AB中最大正应力σmax.
29.题29图示悬臂梁上受均布载荷q作用,试画出其剪力图和弯矩图,确定危险截面上的最大剪力和弯距。
30.圆形截面轴向受压杆如题30图所示,两端均为铰支,已知l=1m,d=25mm,E=2×l05MPa,λp=100,试确定其临界压力的值。
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均质薄板单位面积的重量是10N/cm2,在题31图所示位置挖去一半径r=5cm的圆孔,长度单位是cm。由两光滑绞支座连接如图示,求A、B支座反力。
32.如题32图所示AB梁为圆截面悬臂梁,已知截面直径d=l00mm,许用应力[σ]=160MPa,梁上作用有F=6kN,Me=6kN?m,a=1m,试以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校核杆A的强度。&&科研成果
&&研究中心
&&支撑系统
&&邮箱登录
&&&科技动态
&&&学术会议
&&&学术期刊
&&通知公告
&&招聘信息
&&招生信息
&&专题报道
--友情链接--          
物理研究所
化学研究所
金属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
南海海洋研究所
医药博览网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邮编:10019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程力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