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新车加97还是937?

&&|&&责编:王胤韬
&&&&&都说人老了就喜欢回忆,这一点不假。虽因为兴趣缺失对近年的PC&DIY产品激情不在,却还常常记起多年前刚开始接触这一领域的“情怀”。想想看从97年底动手组装自己的第1部电脑,到现在竟然就过去了17个年头,国内的DIY&PC市场也历经了发展-极盛-稳定的过程。小小总结下现在装机和以前有哪些不同和相同吧,博君一笑。  ●&不同1997年绝大部分人先选CPU;2014年半数人先选显卡。1997年选显卡主要看有没有MEPG1(VCD)加速功能,;2014年选显卡3DMark跑个分先。1997年选板卡选的眼花缭乱:30来个主板牌子,显卡芯片都7、8个品牌;2014年选板卡简单的要死。1997年买机箱电源主板都要区分先进的还是baby-AT;2014年只管买ATX就好。1997年装机犹豫还要不要装5寸软驱;2014年有点纠结还要不要装个光驱。1997年装的顶级配置,2000年就玩不动游戏了;2014年的顶级配置,目测再过5年妥妥的好用。1997年装完电脑会再买个盘包,在隔壁卖盗版光盘的大妈那买满工具、游戏盘;2014年装完电脑回家下载一切。1997年装机是额外要200元钱的;2014年装机不要钱甚至还有包邮哦亲。1997年主机比显示器轻;2014年主机比显示器重。1997年装系统DOS下配置声卡网卡都是极度虐心的活;2014年几乎所有驱动都是1路next搞定。1997年超频是个罕见的牛逼的事;2014年超频是个过时的屌丝的事。1997年装电脑大多数理由是“学(you)习(xi)”;2014年装电脑的理由大多数是“游戏”。  ●&相同1997年1台主流DIY主机的价格和1部手机相当;2014年也差不多。1997年DIY攒机的主力用户是大学生;2014年DIY攒机的主力用户还是大学生。1997年电脑城比较小里面没啥人;2014年电脑城变小了里面也没啥人......1997年没多少人会装电脑;2014年也没多少人会装电脑了......笔者1997年末自攒的1台PC最后附1997年还不错的配置1台,还有多少人看得懂,留有记忆呢?&
下载中关村在线Android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 iPhone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Windows8客户端
成为中关村在线微信好友
立即登录,签到赢金豆~
登录后即可查看通知,和作者互动什么是97金融风暴???_百度知道
什么是97金融风暴???
什么是香港总在说的97金融风暴?引起的原因有是什么?以上。
盘子小,在当地旅游很多人直接收人民币的,进出口贸易占GDP很大比例,泰铢最终崩盘,从此开始了连锁反应。后来到了严重时期,就是因为这个是连锁的,从此人民币在东南亚国家声名鹊起,人民币贬值了可以改善出口压力,原材料能源等又没有外汇购买,人民币还是挺住了,人是很容易受鼓动的。如果没记错,而不是美元一枝独秀了,而且这些国家都有一致特点,因为它也是严重依赖进出口的独立金融体系。当时朱镕基总理向国际作出承诺,你可以查一下我国那年的出口额,拿不出数据分析:
首先在此次金融动荡之前东南亚国家包活韩国等国家经历了长时间的平稳发展,所以这些国家的汇率系统是不稳定和薄弱的,但央行的外汇储备不足以应对,应该是首先泰国的泰铢大幅度下滑:外向型经济,因为东南亚国家相互联系比较紧密,心理雪崩效应,很惨,香港的出口都受到很大影响,最后是中央政府借款几百亿(美元)才挺住了。
ps,最终全面货币贬值,然后大量抛售泰铢购进美元,韩国。
因为他们本国经济系统薄弱。
这样造成该国的出口额大幅度减少,再加上类似操作,但会损害更多的国家言简意赅好啊刚好我就知道个大概,原因是金融大鳄索洛斯从国际游资那里不知怎么弄来了大笔的钱(可以和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相比),泰国本来想努力控制局面,经济负增长等等。当然这次金融风暴破坏巨大,无论花多大代价,通货膨胀: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中国:人民币绝不贬值。香港本来在劫难逃
提问者评价
谢谢,很详细也很好明白~
其他6条回答
日在泰国曼谷爆发金融风暴。随后在东南亚蔓延。原因:美国索罗施大肆抄股、大肆买卖货币,是对着香港回归来的。真正的原因还是个迷。
1997年,对东南亚各国来说是最不堪回首的一年。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偏居世界一隅的它们,虽然,这种关注有点苦不堪言。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说:我们花了40年建立起的经济体系,就被这个带有很多钱的白痴一下子给搞垮了。这个带有很多钱的白痴就是乔治·索罗斯,以他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投机者从5月开始对泰铢发动了攻击。并推翻了这个多米诺骨牌。泰铢、印尼盾、马来西亚元、菲律宾比索兑美元汇价狂跌;新加坡、韩国、台湾等亚洲三小龙也难逃此劫。刚刚回归的香港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纽约道·琼斯指数、伦敦和东京的大型股市也不可避免地卷入这一泥潭。这场空前的金融危机来势之猛、涉及之广令全球为之震惊!在此,我们特推出这一系列,以飨读者。 ———编者索罗斯血洗东南亚小刘在某外企任职,因业务关系,经常往来于泰中之间,可是7月的一个星期三的早晨,他发现自己着实赚了一笔———1美元兑换的泰铢突然变多了。稀里糊涂的他还以为是银行的小姐弄错了。事实上,泰国人的国际购买能力在这一天锐减16.7%,一场规模空前的金融风暴正登滩东南亚。1997年1月份,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商开始对觊觎已久的东南亚金融市场发动攻击,开始抛售泰铢,买进美元。泰铢直线下跌。其目的很明确:搅乱东南亚金融市场,以图混水摸鱼,狠捞一笔。而东南亚一些国家房地产、外汇储备、金融市场管理的混乱与失控,给投机者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吃柿子挑软的拿,索罗斯的如意算盘是:先从最不堪一击的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入手,进而搅乱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最后攻占香港,以图造成他们无坚不摧的印象,击溃市场信心,引发“群羊”心理。索罗斯认为,只要击垮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其它国家就不可避免一个接着一个倒下,这就是所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泰国,成了首当其冲的目标。5月份,国际货币投机商开始大举沽售泰铢,兑美元汇率大幅下跌。面对投机商气势汹汹的进攻,泰国央行与新加坡央行联手入市,三管齐下,企图捍卫泰铢阵地,他们动用了120亿美元吸纳泰铢;禁止本地银行拆借泰铢给离岸投机者;大幅提高息率,一番短兵相接之后,泰铢的地位暂时性保住了。对此,国际货币投机商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击,他们的招数只有一个:筹集资金,狠抛泰铢。索罗斯开始节节挺进。与此同时,泰铢贬值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屡创新低。泰政府临阵换将,原财政部长庵雷·威拉旺被迫交出帅印,泰政府此举,犹如在波涛汹涌的湖面投下一颗重磅炸弹,菲律宾成了受害者,比索汇率开始大幅起落。庵雷·威拉旺的黯然而去却未能阻止泰铢的节节失利。6月份,投机商开始出售美国国债,筹集资金,再度向泰铢发起致命一击。泰央行奋起还击。其时,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在太平盛世掩盖下的各种弊端一一暴露出来。为了稳定军心,6月30日,泰国总理差厄利发表电视讲话:“我再次重申,泰铢不会贬值,我们将让那些投机分子血本无归。”发誓归发誓,偏偏其金融市场像个扶不起的阿斗。此时的泰国央行已弹尽粮绝,仅有的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早已花光。就在泰总理讲话两天之后,泰国央行被迫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放弃长达13年之久的泰铢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当天,泰铢重挫20%,7月29日,泰国央行行长伦差·马拉甲宣布辞职,8月5日,泰央行决定关闭42家金融机构,至此,泰铢终于失守。与此同时,菲律宾比索的软弱可欺使它成为投机商的另一狙击目标,菲央行曾尝试一周之内4次加息,并宣布扩宽比索兑换美元汇率的上落波幅,竭力对抗索罗斯。但大势已去,无力回天。7月11日,菲央行宣布允许菲律宾比索在更阔的幅度内波动,一时间,比索贬值惨不忍睹,实际上,这标志着比索保卫战的全面失守。就像一个瘾君子,此时的索罗斯显然并未心满意足,他们四下出动,寻找可捕猎的下一个目标,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进入了他的视线之内。马来西亚央行企图拉高沽空马来西亚林吉特的成本来阻止投机商的兴风作浪,印度尼西亚也入市支持印尼盾。但终挡不住投机商强有力的进攻,马币、印尼币对美元兑换比价一低再低。邻国阵地的失守开始波及一向有“避难货币”之称的新加坡货币。唇亡齿寒,尽管新加坡也采取了诸如拉高利率等措施,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新加坡元兑美元的汇率还是持续下跌。在索罗斯的强硬态势下,各国政府均感力不从心,已纷纷放弃了捍卫行动,开始屈服,一副任打不还手的样子。任由本国货币在市场中沉沉浮浮,另一方面,国际货币投机商更是有恃无恐,在东南亚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横行一时。东南亚货币狙击战弄得人人自危,各国金融当局使尽浑身解数以免掉入这一泥潭之中,就连在此次风潮中一直作壁上观的美国也开始表态,美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说,他特别“感到不安的是”这场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由一个国家涉及到另一个国家,美国愿意帮助“受这次波动影响的国家”。国际投机商咄咄逼人的气焰已使得国际社会对集体应付货币危机的认识正在加深。7月25日,中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香港特区、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等亚太地区11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和金融管理局高层代表在上海开会,会议结束后发出的声明表示,一个稳定的货币市场是非常重要的,亚太各国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共同研究,对有关国家提供新援助的措施协助成员国在必要时进行经济调整,这个消息对东南亚各国来说,至少让他们觉得在自己与国际货币炒家进行殊死搏斗时不再显得那么孤单。8月5日,危机重重的泰国,同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附带苛刻条件的备用贷款计划及一揽子措施。8月11日,为拯救资金短缺的泰国,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持,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行长在日本东京举行会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承诺分担为泰国提供总共160亿美元(后增至167亿美元)的融资款计划,其中中国和中国香港都各自承诺向泰国借出10亿美元的贷款。8月21日,国际清算银行(BIS)宣布给予泰国总值33亿美元的临时贷款,以协助它渡过难关。就在东南亚各国四处求援、积极谋划之时,国际投机商却销声匿迹,突然不再攻击。8月20日,东南亚各国货币汇率暂时回稳,东南亚各国人们均大大喘了口气:好了,风暴终于过去了!就像暴风雨前夕的宁静,平静的外表下孕育着一片杀机,东邻各国显然欢乐还为时过早,新一轮的“狂风暴雨”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而已,令人无奈的是,这种宁静仅仅持续了几天;东邻各国还没来得及揩揩身上的血迹。8月底,又一轮令人目瞪口呆的跌势瞬间而至。这一次,却把东盟成员文莱也拉下了水。至此,索罗斯一副得势不饶人的架势,剩勇追穷寇,再度集中火力扫荡东南亚。进入9月份,这场风暴持续肆虐已进入第三个月,外汇市场的颓势仍在继续。东南亚各国经济状况继续恶化。10月19日,泰国财政部长他农·比达亚也满腹惆怅卸任而去。直到11月上旬,这场对东南亚来说噩梦一般的4个多月的黑色风暴才渐趋平静。据业内人士分析,这场动荡已告一段落。但对东南亚,特别是身处震源的泰国来说,弹冠可以,相庆却已苦涩难提。无可奈何花落去在这场危机中,受害最惨的恐怕非泰国莫属,猛烈的金融风暴把这个国家一下子砸到了谷底。而在此以前,泰国以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形象令人神驰目晕,一个小业主回忆说:“好像我们挺有钱,以至于每个人都着手准备去买奔驰。”他们热衷于海滨别墅,瑞士欧米茄、法国XO、德国奔驰、日本松下。像美国人一样,他们每年也潇洒地安排去欧洲旅行;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当你在曼谷郊外碰见一个乡下主妇,甚至街头叫卖的小贩,说不定就是股票大军的一员;“钱来得太容易了”,那时候,他们会以这么一种调侃的语气说正准备去欧洲旅行。可是现在,泰国人目瞪口呆地瞧着索罗斯之流从他们手里抢走原本属于他们的一切;家庭轿车被警察拖走、失业开始困扰自己、浪漫的欧洲之旅只好取消,孩子也只好转到便宜的公立学校……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说:“这个家伙(指索罗斯)来到我们的国家,一夜之间,使我们全国人民十几年的奋斗化为乌有。”泰国一银行行长差旺说:“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瞧着索罗斯这流氓强盗剥夺我们曾经拥有的财富,我们只想说,你不就是要钱吗?”对所有的东南亚人来说,他们过去曾拥有一大笔财富瞬间化为乌有,萨马特电讯公司总裁查奴瓦斯特说:曼谷人甚至还没来得及享受荣华,汽车刚下生产线,房子新刷的油漆还没有干。但他们已经失去了一切。印尼音乐家邦尼勒古马赫为买一幢梦中花园而奋斗了30年,正准备迁入时,风暴来了,“我不得不退掉它。”他说。一个为吃饭而忧的时代,一个需要省吃俭用的时代已不可避免,但曾经沧海的感觉,让他们仍沉浸在富有的回味中。在曼谷市中心的广场里,有小贩在声嘶力竭地叫着出租衣服,“你可以租到任何东西,私立大学的学生们为了保持体面,几乎从头到脚都租。”小贩说他的生意还挺火的,礼拜天的商场里,依然人头攒动,唯一不同的是:囊中已羞涩,只能闲逛。就像许许多多的北京老人遛鸟一样。那些腰缠万贯的富豪,也只能傻看着自己50%甚至更多的财产无影无踪而去,据估计,从3月到9月,马来西亚排名前12位的富翁,仅在股票市场就损失了130亿美元,印尼总统苏哈托的子女们也被迫出售他们的公司,以免颗粒无收局面的出现。“过去的世界不复存在。”泰国第三大银行农业银行总裁拉姆萨姆如是说。曼谷奇异的风光依然那么美丽动人,吉隆坡的高楼大厦依然那么鳞次栉比;可是,曾经的富有与现在的贫穷的鸿沟却是那么遥不可及。“这不仅仅是一种失落感”,泰一大学教授无奈地叹气。直面现实,也许这是东邻人最痛苦又最无奈的选择!三个月之后,席卷东南亚地区的金融风暴登滩港岛———狼终于来了。黑色星期一也许,在许许多多的香港人的记忆当中,1987年10月的香港“股灾”就像一场噩梦,至今仍心有余悸。1997年的金秋10月,又一轮“大熊市”席卷整个香港股市。10月20日是美国华尔街股市惨剧“黑色星期一”的10周年纪念日,正因为此,它成了投资分析家们最为焦灼不安的一天,然而,恐怖气氛却并未在华尔街股市出现,恰恰相反,道·琼斯指数一周之间跌落210点之后,当天却反弹了74点。正当投资分析家们额手相庆之际,在地球的另一端却早已危机四伏、暗潮汹涌。事隔10年之后又一个“黑色星期一”开始降临,只不过,这次笼罩的是有购物天堂之称的香港。10月20日,香港股市开始下跌。10月21日,香港恒生指数下跌765.33点,22日则继续了这一势头,下跌了1200点。23日,对于港元前景的担忧使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节节上扬,21日仅为7%左右的隔夜拆息一度暴涨300倍。在这种市场气氛下,港股更连续第四次受挫,下跌达10.41%。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当天表示,香港基本经济因素良好,股市下跌主要是受到外围因素暂时投机影响,投资者不必恐慌。他说:“我不认为这是股灾。”他认为,无论如何,特区政府首先是要捍卫港元汇率。虽然此前一天晚间有炒卖港元的投机活动,但此时炒卖活动已被平息。与此同时,香港金融管理当局总裁任志刚也发表讲话,声称金管局已于前一天晚上击退炒家。也许是因为特区政府强有力的干预措施,也许是因为特区政府和金融管理人士的信心感染了投资者,24日,在连续4个交易日大幅下跌后,香港股市在这天强力反弹,恒生指数上升718点,升幅达6.89%,27日,曾荫权再次重申,香港现行的联系汇率制度不会改变,在这次活动中受损失的只会是投机者。此时,全球各地股市形成恶性循环式的普遍狂跌,27日,纽约道·琼斯指数狂跌近554.26点,是有史以来跌幅最惨的一天,因而导致中途自动停盘一个小时。东京股市开盘后即狂跌800多点。28日香港恒生指数狂泻1400多点,跌幅达13.7%,全日最低达8775.88点,以9059.89点收市,下跌点数创历史之最,在这种状况之下,香港股市的震荡已并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因素了。对此,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强调,香港股市的震荡只是暂时性的调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表示,香港股市以往也出现过这种波动,不足为怪,港股波动是特区政府要自行处理的事物,中央政府将依照“一国两制”的原则,不会直接干预香港的股市和港元汇价。北京方面对香港整体经济仍充满信心。特区临时立法会财政事务局局长在回答议员的提问时说,社会对于稳定联合汇率制度十分关心,关于市场的运作,特区政府的一贯政策是“自由”,行政干预应减到最少。特区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则劝市民保持冷静,反应不要过敏,入市时要审慎并要量力而为。香港舆论则表示了强烈的信心,《星岛日报》发表评论指出:“过去,在经历了经济危机后,本港会很快复苏,而且更加蓬勃,这次亦应不例外。美国财政指出,自1987年全球股灾后,香港股市过去10年的回报率居全球股市之首。经过九七股灾后,本港只要大力发展经济,十年后的回报率又可能是全球之最。”港币保卫战由索罗斯所引起的这场“看不见的战争”,如火山喷发般地震惊了全球,身处震源中心的泰国、马来西亚自是苦不堪言。另一面,隔海相望的香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绷紧了自己的神经。人们都意识到:这股“黑色金融暗潮”登滩港岛只是时间问题而已。面对国际金融炒家们咄咄逼人的气焰,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谨慎地表示,香港特区的外汇储备丰富,经济正稳步增长,更重要的是,香港特区背后有强大祖国的支持。所以这一风暴对香港不会形成特别严重的影响。事实上,早在1997年8月份,投机商就几次试探性地对港币进行了冲击,8月14日和15日,一些实力雄厚的投资基金进入香港汇市,他们利用金融期货手段,用3个月或6个月的港元期货和约买入港元,然后迅速抛空。致使港元对美元汇率一度下降到7.75/1。7.75被称为港元汇率的重要心理关键点。香港金融管理当局迅速反击。通过抽紧银根、扯高同业拆息去迎击投机者。金管局提高对银行的贷款利息,迫使银行把多余的头寸交还回来,让那些借钱沽港元买美元的投机者面对坚壁清野之局,在极高的投机成本下望而却步。故在很短的时间内,即8月20日使港市恢复平静,投机商无功而返。然而,人们心里非常明白,这批炒家并不会就此罢休,双方的血腥搏斗终不可避免。香港当局更是未雨绸缪,政策、舆论攻势双管齐下,提醒这批“金钱游鳄”不要轻举妄动。香港金融管理当局态度极其明确:坚决维护联系汇率制的稳定。正在英国访问的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离开伦敦前强调,特区政府有极大的决心维护联系汇率;财政司长曾荫权、财政事务局局长许仕仁一起会见传媒,重申维持联系汇率是港府首选目标,为了这一目标而导致利息飙升,属无可避免,希望香港民众稍安勿躁,政务司长陈方安生则呼吁所有人保持冷静,香港总商会发表文告声明支持联系汇率制度,并呼吁金融市场中人冷静思考,重新检视香港经济根基,从而稳定市场。曾荫权在一次投资会议上说:“我要重申,我们不会改变我们的货币制度或我们同美元的关系,拿港元投机而丧命的只有投机商。”国际投机者三番五次狙击港元的行动不仅志在港元汇价上获利,而且采用全面战略,要在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上获益,他们的做法是,先在期指市场上积累大量淡仓,然后买上远期美元,沽远期港元,大造声势。待港府为对付港元受到狙击而采取措施大幅提高息口时,股票气氛转淡,人们忧虑利率大升推低股市与楼市,这时投机者便趁势大沽期指,令期指大跳水。于是,股票市场上人心惶惶,恐慌性地沽出股票,炒家就可平掉淡仓而获取丰厚的利润。换言之,投机者虽然在港元汇价上无功而返,甚至小损,但在期指市场上却狠捞一笔。对此,香港金融管理当局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们的措施,一是动用庞大的外汇储备吸纳港元,二是调高利息并抽紧银根。一番对攻之后,港股在连续下跌中止住脚步并开始强劲飙升,主要是有中资及外地资金入市,24家蓝筹、红筹上市公司从市场回购股份,推动大市上扬。中国电讯重上招股价以上水平,也产生一定刺激作用,令红筹、国企喘定并作反弹。加上祖国内地减息亦成大市上扬的题材,这些因素令恒指急速反弹。在股市强劲反弹之下,港元汇价恢复稳定。至此,这场惊心动魄的港币保卫战告一段落。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大加赞扬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及其同僚把这次危机处理得“实在值得赞赏”。这场较量虽说以香港金管局的艰难取胜而告终,但它所带给人们的震撼却并不仅仅局限于这场危机本身,它迫使更多的人去思考。财政司司长曾荫权终于公开表示,港府将尽快进行内部检讨,并约晤学者和商界人士,总结这次金融风潮,寻找更好反击之法,以防范港币再受到外汇投机的狙击。像一场瘟疫,东南亚的这股“金融飓风”已不仅仅满足于在东南亚横行一时,日,东京股市继27日大幅下挫后继续暴跌。10月27日,美国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指数狂泻554.26点,成为历史最大的日跌点。当天上午,在道·琼斯指数下跌550点之后,有“电流中断器”之称的股市运行安全机制立即停止了股票交易。与此同时,伦敦、巴黎、法兰克福、莫斯科、圣保罗、布宜诺斯艾利斯、墨西哥城的股市都经历了一次历史上罕见的大震动,跌幅之大,令人目瞪口呆。韩国,好景不再刚刚过去的1997年,对韩国来说,整个一个“病猫”模样。事实上,一度被誉为“汉江奇迹”的韩国经济曾因其高速增长而跻身于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成为先进国家俱乐部之一员,并且以亚洲的经济典范的形象出没于国际舞台,可是今天,“雨横风狂三月暮,无计留春住”,昔日的繁荣已被“雨打风吹去”。韩国人纷纷表示:“我觉得如此丢人现眼。”韩国企业界公开宣称:“我们已完全失去经济自主权。”《韩国日报》甚至将去年12月3日与国际货币基金签署的协议,与1910年8月29日的“国耻日”相比,那一天,正是韩国被迫割让给日本的日子。韩国的经济何以脆弱到如此不堪一击的地步呢?刚迈进1997年的门槛,接二连三的打击就源源不断地向韩国经济涌来。首先是年初爆发了大罢工。到了1月底,又揭发出韩宝集团巨额票据拒付丑闻。正当以上两个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之际,年初以来的日元贬值又开始给出口以沉重打击。1月23日,韩宝钢铁工业公司无力偿还借款,拉开了1997年一系列大公司破产序幕。韩宝破产的消息使汉城股市指数下跌2.8%;3月22日,三美综合特殊钢公司的破产导致韩国证券交易所连续四天行情下跌;4月21日,韩国最大酿酒集团商真露公司因债台高筑而倒闭,其债权银行将它列入援助计划;7月15日,韩国第八大集团企业起亚集团无力偿还其10万亿韩元的债务,成为最新一个银行援助对象。韩兴、代龙等集团或宣布破产或因为政府的干预而成为待援的“病人”……随着大企业集团的相继破产或濒临破产,韩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源于东南亚的这股金融祸水则不失时机地将韩国这只“病太极虎”推向深渊。从去年11份开始,韩元兑换美元的汇率屡破历史最低纪录,11月6日更是惨跌至975韩元兑1美元的新低。12月12日最终跌至1891.40韩元兑换1美元。短短的两个月之内,即从9月份的890韩元兑换1美元疯狂贬值50%以上。同时,外汇市场的衰退也波及到国内股市,股票价格指数跌破350点,创10年零8个月中的最低水平。韩元贬值,促使韩国10月份出口值创125.8亿美元的新高,但是这同时又意味着外债扩增和进口成本升高,抵消了出口竞争力改善的好处。面对这种千疮百孔的局面,韩国政府奋起还击,竭尽浑身解数以拯救崩溃中的韩元。11月19日下午,韩国政府宣布了一系列稳定金融形势的措施,如放宽韩元汇率的浮动限度,提前开放中长期债券市场,对经营不好的金融机构实行限令改革和兼并。临危受命的副总理兼财政经济院长官林昌烈宣布,为了改善金融业的结构,提高韩国经济的对外信誉、稳定金融市场,政府将把目前2.25%的韩元汇率日浮动限幅,扩大到10%;把原计划在1999年以后开放的中长期公司债券市场提前到1997年12月份开放;为了在金融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保护储蓄者的利益,韩国政府将保证支付在各种金融机构中储蓄的本金和利息,直到2000年年底。他说,在开放债券市场时,为了防止外国投资者的投机行为所造成的副作用,韩国政府将把外国人对每个项目的投资额限制在30%。同时,政府将把外国银行驻韩机构兑换韩元的金额从10亿美元增加到20亿美元。政府还将着手向国际主要金融机构大量筹措外汇。林昌烈说,对于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为偿还债务进行的现金借款,政府将在1997年年底之前加以限制,在1998年1月份以前,政府将完成对各种金融机构经营状况的调查,把信贷社之类的综合性融资机构分为ABC三个等级,限令B级融资机构改善经营,要求C级融资机构接受兼并,如果拒不执行,政府将采取强迫措施。他说,政府对银行也将实行类似的措施。韩国中央银行也拼尽全力进行市场干预,以试图止住韩元的疯狂下跌,但无奈外汇储备只有300亿美元,杯水车薪,远远满足不了需要,韩央行的干预就显得有点苍白无力。而且,中央银行在市场干预失败后,外汇储备仅剩可怜的70亿美元,远远不够1997年年底和1998年到期的1100亿外债。在这种状况下,韩元兑美元汇率继续下跌,其国内股市也一再疲软,国家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至此,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以及美国、日本等寻求紧急贷款援助。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韩国签署援助协议,该组织向韩国提供210亿美元备用信贷。另外,世界银行将提供100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提供40亿美元,其它国家提供200亿美元。援助总额为550亿美元。但这种援助的条件却极其苛刻,此时的韩国,有奶便是娘,已顾不得那么多了。迫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压力,韩国政府被迫答应落实严厉的稳定经济计划以及废除当初使韩国发展成为“经济之虎”的重要经济体制和做法,包括整顿金融、紧缩对大财团贷款、降低经济成长率等多项配合措施。这项金援计划不但打破金援纪录,受援国所须进行的调整幅度之大亦属少见。事实上,这一计划的签订几乎等于向国际上承认韩国整个经济体系的崩溃和自主权的丧失,也标志着显赫一时的韩国经济发展奇迹已成为过去。由于550亿美元的介入,再加上韩国政府表示将放宽外资持有股份的限制由23%提高到50%。在随后的一周,汉城股市终于开始持续上扬。韩元汇价也有回稳上扬迹象。可好景不长,12月7日,韩国第12大工业集团汉拿集团宣布破产。这一消息使刚喘了口气的韩国金融又跌入深渊。从8日到11日,汉城股市持续低迷,韩元兑美元汇价连续下跌。日,韩国一家电视台报道说,韩国中央银行行长李经植已表达辞职之意,以示对韩国目前的经济危机负责。自韩国发生金融危机以来,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已有两名高级政要下台(11月19日,韩国财政院院长姜庆植辞职)。12月13日,韩国总统金泳三紧急会见金大中、李会昌、李仁济三位总统候选人,就克服国家的经济困难问题进行协商。希望他们配合政府克服当前的困难,在选举结束后举行的临时国会上,顺利通过与克服金融危机有关的金融改革法案,紧缩1998年预算的修正案和发行国债的提案。四人一致表示,将遵守政府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署的协议,为早日恢复国家的金融稳定而努力。在金融风暴的猛烈打击之下,韩国经济与市场几乎陷入了瘫痪。韩国人的坚韧、团结的民族精神此时表现得淋漓尽致。众人相助、同心救国。民间发起了一人一元救国的运动,百姓主动把手中的美元存入银行,帮助韩国经济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旅行社鼓励人们尽可能在国内游玩,市政机关敦促人们为韩国本国的利益牺牲自己个人的利益,如减少驾车出游的机会,节省10%的工资,调降室内温度以及减少逛街购物和外出用餐等;那些旅居国外的其他韩国人,也纷纷把钱存进韩国银行海外分行,以期增加韩国的外币持有额,同时,他们还积极筹款汇回汉城,帮助国家走出困境。韩国最大的报纸《东亚日报》和《朝鲜日报》决定从日起减少版面,与国民共同克服经济困难和外汇危机。韩国政府向所有政府部门的公务员发布了一项“勒紧裤腰带”方针,要求公务员至少将薪水的10%存入银行。这项方针还包括“公务员每10天有一天不开车”的节约措施。韩国内阁部长们在一次内阁特别会议上决定把各自薪金的20%上交国库,同时各级副部长们也决定交出20%的薪金。随着IMF援助贷款的及时甚至提前到位,韩国金融市场激烈动荡的局面正在逐步得到控制。但截止目前,韩国经济仍在低谷中徘徊。飘荡于汉城上空的那股黑色旋风随时会带来新一轮腥风血雨。韩国金融危机所造成的损失之惨重、影响之巨大、教训之
97金融风暴是97年发生的金融方面事件
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各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 1、危机首先在东南亚爆发并波及港台 短期资金大量进出:泰国于97年首季有19亿美元的净资金流入,第2季变成62亿美元的净资金外流;马来西亚、泰国、韩国、印尼与菲律宾于96年共获得478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97年却变成300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出。 自1997年初起,东南亚地区特别是泰国的泰铢受国际投机者的攻击,泰铢不断走软,最终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造成泰铢狂跌。接着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3国的货币也狂跌。 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影响到它们的股市,大多数东盟国家的股票市值至10月底都下跌了20%以上。 1997年第三季度台湾和香港的金融市场也被攻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迅速采取了有力的调控措施,成功地捍卫了港元联系汇率制。但香港股市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16800多点跌至9000点左右。 2、危机蔓延至东北亚 从10月底起韩元持续下跌,股市跌幅也超过40%。 在金融危机中,韩国的大企业纷纷遭殃,又连累了一大批为其生产配套设备的中小企业。企业的大量倒闭使韩国银行呆帐和坏帐剧增,信誉大幅度下降,几乎已不可能到国际市场上融资了,到期应偿还的外债却越来越多。 东南亚和韩国的金融风暴很快刮到了日本,使原本就不景气的日本经济愈益恶化。 3、危机深化并波及俄罗斯、巴西 1998年上半年,金融危机给东亚经济造成的巨大杀伤力不断显现,大多数东亚国家的经济跌入谷底。 尽管各国的货币都已大幅度贬值,但出口仍呈下降趋势。 内外投资也呈持续减少的态势:在国内,由于金融危机造成高利率和货币贬值,私人投资者极其谨慎;海外投资由于担心金融危机造成东亚地区投资环境的恶化,进入的数量锐减,而大量本地资金却因对本地区经济前景捉摸不定而逃逸。 危机造成的另一个苦果是通货膨胀:1998年6月,菲律宾的通货膨胀率达 10.7%,泰国6月份通胀率亦为10.7%,1998年5月一个月,印尼的通胀率就达5.24% 。 由于出口不振、投资乏力和大量企业破产、倒闭,失业已成为不少东亚国家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韩国1998年4月的失业率比一年前增加了一倍以上,1998年5月,菲律宾的失业率高达13.3%。 1998年8月,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俄罗斯、俄股市、汇市猛泻。之后不久,巴西金融市场持续动荡汇市和股市大泻。俄罗斯和巴西的金融动荡表明亚洲金融危机已对世界金融市场产生破坏性影响。希望采纳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车加97还是93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