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保心丸和复方丹参滴丸副作用

关注微信公众号
李伟英,沈建平
-《中国中医急症》
目的分析麝香保心丸在冠心病治 疗中的应用效果和作用机理。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月期间诊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 组中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中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2.0%,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 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在冠心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引用量:22
来源:万方
-《中外医疗》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副作用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麝香保心丸组)和对照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组),观察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持续时间、速效救心丸消耗量、药物起效和持续时间 以及不良反应等.治疗后复查心电图.结果 根据症状标准评估: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为80%,P<0.05;依据心电图疗效标准评估:麝香保心丸总有效率95%,对照组 70%,P<0.05;心绞痛频率、速效救心丸消耗量和ST压低总和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 麝香保心丸对于症状缓解、心电图改善以及减少心绞痛发作和速效救心丸消耗量都优于硝酸酯类药物,并且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引用量:101
来源:百度文库
朱慧,罗心平,王丽洁,...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摘 要: 目的评估口服麝香保心丸至少6个月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前期为前 瞻性、随机、非盲对照临床试验,后期为队列研究。选择2005年5月—2006年6月就诊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0例,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组(治疗 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采用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调脂、抗缺血等治疗,治疗组加用麝香保心丸(每次2丸,每天3次)至少6个月。 所有患者随访终止时间为2008年1月,记录用药情况和临床事件等。主要终点为各类心血管事件的复合终点。结果随访时间0.5~2.75年,中位随访时间 2.25年。治疗组发生各种临床事件23例次,其中主要临床事件20例,包括心绞痛事件9例,对照组分别为33、29、1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硝酸酯类药物的使用比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全因死亡事件、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事件、心衰事件、卒中事件、需行 PCI/CABG、发生其他临床事件的患者例数治疗组较对照组有减少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至少6个月)可 明显减少心绞痛事件及部分其他临床事件的发生,减少硝酸酯类药物的使用量。
引用量:14
来源:道客巴巴
温志平,钟守澄,冯小山,...
-《中国全科医学》
摘 要: 目的评价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缺血性心肌 病伴左心功能不全患者2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3例)和治疗组(103例)。对照组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洋地黄制剂、β-受体阻滞剂 等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和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采用超声心动图 评价心脏收缩功能的改善情况,并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行6 min步行试验。结果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227,P〈0.05);6 min步行试验,治疗组患者的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 疗组患者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和曲美他嗪能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 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减少再住院率。
引用量:47
来源:百度文库
刘双梅,任朝星
-《陕西中医》
目的:观察中成药麝香保心丸长期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长期口服或舌下含麝香保心丸,对照组长期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消心痛.结果:治疗组31 例其中21例心肌梗死后长期1~5年以上应用麝香保心丸的患者生存已达1~5年以上,有l例于8年后死亡.对照组22例心肌梗死后未长期应用麝香保心丸的 患者生存未有5年以上,有4例于2~4年死亡,两组差异十分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及急性心肌梗死后康复治疗,长期应用麝香 保心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来源:道客巴巴
王晓华,张秀琴
-《中国中医急症》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11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麝香保心丸,对照组给服消心痛;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平均起效时间、平均作用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 率.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平均起效时间相近,治疗组平均作用持续时间明显长于消心痛组.结论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疗效明确、迅速、作用持久、安全性高的优势.
引用量:21
来源:百度文库
张志军,姚小弟,乔羽,...
-《中国医药指南》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长期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9年5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干休所收治的100 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情况.结果两组100例冠心病患者经过半年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比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0%)要明显高于对照 组的总有效率(66.0%)(P<0.05),两组间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麝香保心丸是治疗冠心病有效、安全的药物,有利于患者的尽快康复,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引用量:23
来源:道客巴巴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麝香保心丸临床用于治疗心肌缺血引起的胸闷、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以其疗效确切、安全、方便而获得广泛认可[1-2].通过对216例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进行探索,证实了麝香保心丸起到快速改善心肌缺血的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来源:道客巴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 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硝酸酯类制剂等药物,治疗组患者加用麝香保心丸(上海和黄药业生 产),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86.7%,对照组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治 疗组88.3%,对照组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一种安 全有效的药物。
来源:维普
-《中医研究》
为了更好地运用麝香保心丸(麝 香、人参提取物、苏合香、牛黄、肉桂、蟾酥和冰片),本文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进行了研究,发现麝香保心丸是治疗冠心病的良药。该 药芳香温通不仅能快速缓解胸闷胸痛心绞痛症状,同时增加人参扶正、益气强心的功效,避免了活血化瘀药久服破气的弊端,适合长期服用。近年在这方面的临床上 取得了不少新进展,现综述如下。
来源:百度文库
关注百度医学微信公众账号,医界大数据你比别人先知道1价格:&26.50
2价格:&26.20
3价格:&21.80
4价格:&4.60
5价格:&26.50
6价格:&5.80
7价格:&29.80
8价格:&26.20
9价格:&1.80
10价格:&39.50
最近浏览商品
您现在的位置:&&& &
麝香保心丸 功效:—用于气滞血瘀所指的胸痹,症见心前区疼痛、固定不移;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绞痛、心肌梗死见上述症候者
商品编号:1325001商品规格:42丸
品牌:
有效期:3年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生产企业: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
价格:&21.80
市场价格:25.40 为您节省:3.6
【以上价格仅供参考,实际请以店内为准】
温馨提示:不提供在线订单功能,如有需要请点击
或拨打 400-
药品评价(1)
郑重声明:本站是通过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具备《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根据国家相应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本网站仅面向广大客户提供药品信息及医疗器械信息免费查阅服务,不提供网上交易,网站药品资料及价格仅作参考,实际药品信息及价格以店内为准。若您有用药需求,请您直接到店购买(到店购买前请您先电话确认是否有货,避免浪费您的时间)或拨打400电话咨询,本店将严格按照国家对药品的销售规定,为您提供相应需求服务。
麝香保心丸
如果您发现信息不准确,
麝香保心丸说明书
麝香保心丸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商品编号】1325001
【通用名称】麝香保心丸
【汉语拼音】 Shexiang Baoxin Wan
【成份】人工麝香、人参提取物、人工牛黄、肉桂、苏合香、蟾酥、冰片。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有光泽的水丸,破碎后断面为棕黄色;味苦、辛凉、有麻舌感。
【功能主治】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用于气滞血瘀所指的胸痹,症见心前区疼痛、固定不移;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绞痛、心肌梗死见上述症候者。
【规格】每丸重22.5mg
【用法和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3次。或症状发作时服用。
【不良反应】本品舌下含服者偶有麻舌感。
【禁忌】孕妇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过敏体质者慎用。
2.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3.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贮藏】密封。
【包装】聚烯泾塑料瓶,每瓶42丸,每盒1瓶。
【有效期】36个月
【执行标准】《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
【生产企业】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
麝香保心丸图片细节
以上是:麝香保心丸价格和说明书,若有需求、疑问,请咨询在线客服,或拨我们客服热线:400-060-0002
本类药品推荐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症候者
药店价格:&26.20
适应症:高血压、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
药店价格:&29.50
益气活血,通脉止痛。用于气虚血瘀所致胸痹,表现为胸闷,刺痛或隐痛,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目眩等症。冠心病、心绞痛见以上表现者
药店价格:&22.20
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
药店价格:&26.50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远期疗效的评价--《复旦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远期疗效的评价
【摘要】:
麝香保心丸自研发上市至今已达三十余年之久。数十年的临床应用已充分肯定其在冠心病急性发作时的治疗效果。近年来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则提示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可有保护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冠脉侧支血管生成、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基于这些理论依据,麝香保心丸的服用模式已由临时含服拓展至长期口服。已有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长期(6个月)服用麝香保心丸临床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那么,在现有冠心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其长期服用的临床疗效如何?本研究为此提供了循证学依据。
1、评估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至少6个月)对冠心病患者临床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
2、观察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从中探讨麝香保心丸临床疗效的病理生理机制。
本研究前期为一项前瞻性、随机、非盲对照临床试验,后期为针对此项随机分组临床试验的队列研究。
临床疗效研究:入选2005年5月至2006年6月期间,于我院心内科就诊的冠心病患者200名。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配至麝香保心丸强化治疗组(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2丸/次,3次/日,6月)和常规治疗组(1:1)。为期6月的麝香保心丸强化治疗结束后,强化治疗组患者自行选择治疗方案:继续口服(维持原量或减量)或停止服用麝香保心丸;常规治疗组维持原治疗方案。所有患者随访终止时间为日,至少每3月随访一次,记录用药情况和临床事件等。主要终点为各类心血管事件的复合终点。
内皮功能研究:临床试验期间,在上述入选患者中,按内皮功能研究要求在麝香保心丸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共入选冠心病患者80名,分别在入选时、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时检测肱动脉对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血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ET)等指标评价血管内皮功能。木研究存随访18个月时对内皮功能研究中40名患者上述指标进行随访,比较常规治疗组、强化治疗组中服药6个月后停药与继续服药患者间的差异。
临床疗效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2.25年(范围0.5~2.75年),强化治疗组发生所有临床事件(23例vs33例)、主要临床事件(20例vs29例)和心绞痛事件(9例vs19例)的患者人数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全因死亡事件(2例vs5例)、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事件(1例vs2例)、心衰事件(3例vs4例)、卒中事件(2例vs4例)、需要PCI/CABG血运重建(2例vs4例)、其他临床事件(5例vs6例)的患者人数均少于常规治疗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5)。强化治疗组在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2丸,每日3次)期间可明显减少硝酸酯类药物的使用(P<0.05)。
内皮功能研究:入选内皮功能研究的40例患者中,常规治疗组18例,强化治疗组22例(其中服用麝香保心丸6个月后停药者12例,继续服用至少12个F月者10例)。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六月疗程组与继续服药组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吸烟史、合并疾病、药物使用等方面都具良好的可比性。
三组内比较:18个月和6个月随访相比,常规治疗组(10.66±4.94 vs11.76±4.60)、六月疗程组(11.10±5.28 vs12.58±4.57)FMD有所下降,继续服药组FMD(14.19±4.33 vs12.58±4.57)有所上升,但均未达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5)。
三组间比较:随访18个月时,继续服药组FMD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六月疗程组FMD水平更接近于常规治疗组,但与继续服药组和常规治疗组的差异均未达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5)。
2、NO、NOS、SOD
三组内比较:18个月和6个月随访相比,常规治疗组N0(73.00±33.37 vs71.92±62.26)、NOS(32.10±5.85 vs31.33±21.21)、SOD(80.60±6.27 vs75.99±26.02)均略有升高,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5);六月疗程组NO(100.67±44.72 vs125.22±76.71)有所降低,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5),NOS(36.28±5.33 vs47.16±16.25)、SOD(81.72±4.48 vs92.50±15.21)均明显降低(P<0.001);继续服药组NO(134.34±67.84 vs125.22±76.71)略有升高,NOS(46.99±7.75 vs47.16±16.25)、SOD(87.22±6.40 vs92.50±15.21)略有降低,但未达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5)。
三组间比较:18个月随访时,继续服药组NO、NOS、SOD水平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NO:P<0.01;NOS:P<0.001;SOD:P<0.05),六月疗程组NO、NOS、SOD水平介于继续服药组和常规治疗组之间,更接近于常规治疗组,与该两组NO、SOD水平未达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5),NOS水平与继续服药组间差异达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1)。
三组内比较:18个月和6个月随访相比,常规治疗组(103.24±37.68 vs101.15±28.99)、六月疗程组(92.64±36.39vs84.71±28.43)、继续服药组(87.75±25.81 vs84.71±28.43)ET水平均有所上升,但未达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5)。
三组间比较:18个月随访时,继续服药组ET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5)。六月疗程组ET水平介于继续服药组和常规治疗组ET水平之间,与该两组ET水平未达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5)。
1、冠心病患者在现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2丸,每日3次,至少6月)明显减少心绞痛事件的发生,减少硝酸酯类药物的使用。
2、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可减少冠心病临床事件的发生率:对全因及心血管疾病死亡、心衰事件、卒中事件、PCI/CABG血运重建事件的发生率有减少的趋势,但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的临床试验来证实。
3、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可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停药12个月后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将不再维持,此药理作用可能是麝香保心丸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机理之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8【分类号】:R259【目录】:
中文摘要4-7
英文摘要7-12
第一部分: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临床疗效的评价13-34
研究目的13
对象与方法13-16
第二部分:麝香保心丸长期用药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作用的研究34-48
研究目的34
对象与方法34-40
研究结论48
参考文献48-53
课题综述54-60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崔苡菱;袁筱磊;朱轩靖;;[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年06期
朱慧;罗心平;王丽洁;施海明;范维琥;戴瑞鸿;;[J];中成药;2010年11期
马英;;[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8年03期
王丽洁;罗心平;王涌;陈为民;陆云;李勇;施海明;范维琥;戴瑞鸿;;[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05期
郑丽霞;王光玮;黄志良;;[J];河南中医;2008年10期
陈焕清;熊小强;段朝晖;赵凤如;韩智娟;张向葵;;[J];中成药;2009年11期
倪唤春;;[J];中国全科医学;2010年23期
罗心平;施海明;范维琥;戴瑞鸿;王丽洁;;[J];中国社区医师;2007年23期
范维琥;;[J];中国社区医师;2006年05期
郝世英;;[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丽洁;罗心平;王涌;陈为民;陆云;李勇;施海明;范维琥;戴瑞鸿;;[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王丽洁;罗心平;王涌;陈为民;陆云;李勇;施海明;范维琥;戴瑞鸿;;[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王丽洁;罗心平;王涌;陈为民;陆云;李勇;施海明;范维琥;戴瑞鸿;;[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朱慧;罗心平;王丽洁;施海明;李勇;范维琥;戴瑞鸿;;[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任桂芝;修运强;蔡智荣;林淑美;张宁宁;朱霞;;[A];第二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李定良;巫相宏;;[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王莉娜;智宏;朱一;张钰;成浩;张学宁;张珍;王蓓;;[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李烨;孙兰军;;[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王齐齐;邱原刚;;[A];2007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陈锁平;吕继有;;[A];第四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 戴瑞鸿 终身教授;[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吴志;[N];健康时报;2010年
王泽;[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温馨;[N];大众科技报;2007年
胡春松 胡大一;[N];健康报;2007年
宋丽华;[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上海市仁济医院心内科
何奔;[N];上海中医药报;2008年
文都;[N];大众科技报;2005年
于斌;[N];大众卫生报;2004年
朱国英;[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秀锦;[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郭亦杰;[D];中南大学;2010年
孙贵香;[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8年
Cyprien MBA MBA(恩巴);[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汪奇;[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徐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屈岚;[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钰;[D];昆明医学院;2010年
方叶青;[D];中南大学;2008年
李耀辉;[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建;[D];浙江大学;2010年
严建军;[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邢燕;[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吴志勤;[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张涛;[D];南华大学;2010年
张伟伟;[D];中南大学;2010年
严鸿雁;[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曹蕊;[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龚厚文;[D];泸州医学院;2010年
何德全;[D];汕头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稳心颗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