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集合中qthat不能省略略

在高数中Q={p/q|p∈Z,q∈N*且p与q互质}这是有理数集合的定义,互质是什么?为什么一定要互质?.._百度作业帮
在高数中Q={p/q|p∈Z,q∈N*且p与q互质}这是有理数集合的定义,互质是什么?为什么一定要互质?..
在高数中Q={p/q|p∈Z,q∈N*且p与q互质}这是有理数集合的定义,互质是什么?为什么一定要互质?..
小讯wan1419
互质就是说最大公约数为1其实不一定要互质只是如果不限定互质的话那个集合里面的数有重复
为什么会有重复,代表元素是p/q的结果,即集合里的就是p/q的得数,如果3/1和6/2都是3,但并没有重复啊,因为都是3一样的
我所谓的重复就是说3/1和6/2重复了
因为当数量很大的时候
你不可能去比较新得出的这个数前面有没有出现过……
互质就是互为质数
互质能保证每个有理数表示的唯一性。 当然,单从集合的表示来讲,这里把互质的条件去掉,所表示的集合仍然是有理数。
扫描下载二维码已知常温下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的致癌物和致畸物质之一.我国规定:居室中甲醛含量不得超过0.08mg/m3.可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测定甲醛.
测定原理:KMnO4(H+)溶液为强氧化剂,可氧化甲醛和草酸.
有关离子方程式为:4MnO4―+5HCHO+H+==4Mn2++5CO2↑+11H2O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测定装置: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a、b为止水夹)
测定步骤:
①收集待检新装修的房屋居室空气5L.
②准确量取5.00mL1.00×10-3mol昄-1的高锰酸钾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滴入3滴6mol昄-1的H2SO4溶液,加水45mL稀释备用.
③将1.00×10-3mol昄-1的草酸标准溶液置于酸式滴定管中备用.
④打开a,关闭b,用注射器抽取100mL新装修的房屋的室内空气.关闭a,打开b,再缓缓推动注射器,将气体全部推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再如此重复4次.
⑤用标准草酸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记录滴定所消耗的草酸溶液的体积.
⑥再重复实验2次(每次所取的高锰酸钾溶液均为5.00mL).3次实验所消耗草酸溶液的体积平均值为12.38mL.
回答以下问题:
使用________量取5.00mL高锰酸钾溶液.
如果注射器压送气体速度过快,可能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使结果偏高还是偏低?________.
本实验是否需要外加指示剂?若需要请指出指示剂的名称,若不需要,试说明如何确定滴定的终点.________.
计算该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________mg/m3,该居室的甲醛________(填是或否)超标.
化学上规定,通常条件下,稳定单质的生成焓(ΔH)为0,由稳定单质化合生成1 mol某化合物时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做该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焓.如:
C(石墨)+O2(g)CO2(g) ΔH=-393.5 kJ/mol,则CO2(g)的标准生成焓是-393.5 kJ/mol.
有关物质的标准生成焓如下表:
则液态TiCl4跟O2反应生成固态TiO2和Cl2的焓变是多少.
在一定温度下,把2体积N2和6体积H2通入一个带活塞的体积可变的容器中,活塞的一端与大气相通,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N2(气)+3H2(气)2NH3(气)ΔH=-Q(Q>0)若达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积为7体积,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1)保持上述反应温度不变,设a,b,c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N2、H2和NH3的体积,如果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组成的含量与上述平衡完全相同.
①若a=1,c=2,则b=________,在此情况下,反应起始时将向方向移动.
②若需规定起始时反应向逆方向进行,则c的范围是________.
(2)在上述装置中,若需控制平衡后混合气体为6.5体积,则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
甲醛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大量用于生产树脂、合成纤维、药物、涂料等,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的致癌物和致畸物质之一。据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调查统计,中国新装家庭甲醛超标60%以上。我国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不得超过0.08 mg/m3。
(1)下列说法或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a.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以长时间保持水产品的“新鲜”
b.刚装修的新房入住前房间内保持一定温度并注意通风
c.合成“吊白块”的反应NaHSO3+HCHO→NaO-CH2-SO3H是加成反应
d.福尔马林可用于制作动物标本(或保存尸体)
(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甲醛法测定常见铵态氮肥的含氮量
〔资料:4NH4++6HCHO=(CH2)6N4H++3H++6H2O,所生成的H+和(CH2)6N4H+可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采用酚酞作指示剂〕。
用甲醛法测定含氮量,不适合的铵盐是 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a.NH4HCO3&&&&&& & & b.(NH4)2SO4&
&&&&& &&&&&&c.NH4Cl
(3)工业制甲醛的两种方法如下(数据均为298.15 K下测定):
CH3OH(g)→HCHO(g)+H2(g)&& ΔH1=+92.09kJ/mol,K1=3.92×10-11
CH3OH(g)+1/2 O2(g)→HCHO(g)+H2O(g)& ΔH2=-149.73kJ/mol,K2=4.35×1029
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应提高原子利用率。
反应 __________(填“I”或“II”)制甲醛原子利用率更高。从反应的焓变和平衡常数K值看,反应_________(填“I”或“II”)制甲醛更加有利。
② 反应Ⅱ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__________(填字母)。
a.高温&&&& b.低温&&&&&&&& c.任何条件
③ 下图是甲醇制甲醛有关反应的lgK(平衡常数的对数值温度T的变化。图中曲线(1) 表示的是反应 _____(填“I”或“II”)。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测定居室中甲醛的含量的原理如下:
&&&&& 4MnO4-+5HCHO+12H+=4Mn2++5CO2↑+11H2O
打开a,关闭b,用注射器抽取室内空气;关闭a,打开b,再推动注射器,将气体缓缓推入酸性KMnO4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当B装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推气。若总共取样为50 L空气,则该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 __________ mg/m3。设集合P=x|0≤x≤4,Q=y|0≤y≤2,下列对应f中不能构成A到B的映射的是
______(只填写序号).①y=12x ②y=13x
④y=18x._百度作业帮
设集合P=x|0≤x≤4,Q=y|0≤y≤2,下列对应f中不能构成A到B的映射的是
______(只填写序号).①y=12x ②y=13x
④y=18x.
设集合P=x|0≤x≤4,Q=y|0≤y≤2,下列对应f中不能构成A到B的映射的是
______(只填写序号).①&②& ③&& ④.
御板御板08459
①,x在集合P={x|0≤x≤4&}中任取一个值,在Q={y|0≤y≤2}中都有唯一确定的一个 y值与之对应,故①能构成A到B的映射.②,x在集合P={x|0≤x≤4&}中任取一个值,在Q={y|0≤y≤2}中都有唯一确定的一个 y值与之对应,故②能构成A到B的映射.③,对集合P={x|0≤x≤4&}中的元素4,在Q={y|0≤y≤2}中没有元素和它对应,故③不能构成A到B的映射.④,x在集合P={x|0≤x≤4&}中任取一个值,在Q={y|0≤y≤2}中都有唯一确定的一个 y值与之对应,故④能构成A到B的映射.综上,①②④能构成A到B的映射,③不能,故答案选 ③.
下列对应f中能不能构成A到B的映射,关键看他们是否满足映射的定义,即按照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P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Q中是否有唯一确定的一个元素与它对应.
本题考点: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映射的定义:按照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P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Q中都有唯一确定的一个元素与它对应.
扫描下载二维码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我查找了原因!说是版本的问题!!!有的就支持的很好!但不影响!
网络问题 你过几天看看好没有啊
或者是你在对方备注里设置了 不接受好友发来的任何信息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当前位置:
>>>从集合{O,P,Q,R,S}与{0,1,2,3,4,5,6,7,8,9}中各任取..
从集合{O,P,Q,R,S}与{0,1,2,3,4,5,6,7,8,9}中各任取2个元素排成一排(字母和数字均不能重复).每排中字母O,Q和数字0至多只能出现一个的不同排法种数是______.(用数字作答).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浙江
由题意知每排中字母O,Q和数字0至多只能出现一个,本题可以分类来解(1)这三个元素只选O,有C31C92A4=3×36×24(2)这三个元素只选Q 同理有3×36×24(3)这三个元素只选0 有C32C91A44=3×9×24(4)这三个元素O Q 0都不选 有C32C92A44=3×36×24根据分类计数原理将(1)(2)(3)(4)加起来3×36×24+3×36×24+3×9×24+3×36×24=8424故答案为:8424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从集合{O,P,Q,R,S}与{0,1,2,3,4,5,6,7,8,9}中各任取..”主要考查你对&&排列与组合&&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排列与组合
1、排列的概念: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2、全排列:把n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叫做这n个元素的一个全排列。 3、排列数的概念: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表示。 4、阶乘:自然数1到n的连乘积,用n!=1×2×3×…×n表示。 规定:0!=1 5、排列数公式:=n(n-1)(n-2)(n-3)…(n-m+1)=。
1、组合的概念: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2、组合数的概念: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表示。 3、组合数公式:; 4、组合数性质:(1);(2)。 5、排列数与组合数的关系:。 &排列与组合的联系与区别:
从排列与组合的定义可以知道,两者都是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m≤n,n,m∈N)元素,这是排列与组合的共同点。它们的不同点是:排列是把取出的元素再按顺序排列成一列,它与元素的顺序有关系,而组合只要把元素取出来就可以,取出的元素与顺序无关.只有元素相同且顺序也相同的两个排列才是相同的排列,否则就不相同;而对于组合,只要两个组合的元素相同,不论元素的顺序如何,都是相同的组合,如a,b与b,a是两个不同的排列,但却是同一个组合。排列应用题的最基本的解法有:
(1)直接法:以元素为考察对象,先满足特殊元素的要求,再考虑一般元素,称为元素分析法,或以位置为考察对象,先满足特殊位置的要求,再考虑一般位置,称为位置分析法;(2)间接法:先不考虑附加条件,计算出总排列数,再减去不符合要求的排列数。
排列的定义的理解:
①排列的定义中包含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②只有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的排列顺序也完全相同时,两个排列才是同一个排列,元素完全相同,但排列顺序不一样或元素不完全相同,排列顺序相同的排列,都不是同一个排列;③定义中规定了m≤n,如果m&n,称为选排列;如果m=n,称为全排列;④定义中“一定的顺序”,就是说排列与位置有关,在实际问题中,要由具体问题的性质和条件进行判断,这一点要特别注意;⑤可以根据排列的定义来判断一个问题是不是排列问题,只有符合排列定义的说法,才是排列问题。
排列的判断:
判断一个问题是否为排列问题的依据是是否与顺序有关,与顺序有关且是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个(m≤n)不同元素的问题就是排列问题,否则就不是排列的问题,而检验一个问题是否与顺序有关的依据就是变换不同元素的位置,看其结果是否有变化,若有变化就与顺序有关,就是排列问题;若没有变化,就与顺序无关,就不是排列问题.
写出一个问题中的所有排列的基本方法:
写出一个问题中的所有排列的基本方法是字典排序法或树形图法或框图法。
组合规律总结:
①组合要求n个元素是不同的,被取出的m个元素也是不同的,即从n个不同元素中进行m次不放回的抽取;②组合取出的m个元素不讲究顺序,也就是说元素没有位置的要求,无序性是组合的本质属性;③根据组合的定义,只要两个组合中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不论元素的顺序如何,都是相同的组合,而只有两个组合中的元素不完全相同,才是不同的组合.
排列组合应用问题的解题策略:
1.捆绑法:把相邻的若干特殊元素“捆绑”成一个“大元素”,然后再与其余“普通元素”全排列,而后“松绑”,将特殊元素在这些位置上全排列,这就是所谓相邻问题“捆绑法”.2.插空法:对于不相邻问题用插空法,先排其他没有要求的元素,让不相邻的元素插产生的空.3.优先排列法:某些元素(或位置)的排法受到限制,列式求解时,应优先考虑这些元素,叫元素分析法,也可优先考虑被优待的位置,叫位置分析法.4.排除法:这种方法经常用来解决某些元素不在某些位置的问题,先总体考虑,后排除不符合条件的。5.特殊元素优先考虑,特殊位置优先安排的策略;6.合理分类和准确分步的策略;7.排列、组合混合问题先选后排的策略;8.正难则反,等价转化的策略;9相邻问题捆绑处理的策略;10.不相邻问题插空处理的策略;11.定序问题除法处理的策略;12.分排问题直接处理的策略;13.构造模型的策略,
&排列的应用:
(1)-般问题的应用:求解排列问题时,正确地理解题意是最关键的一步,要善于把题目中的文字语言翻译成排列的相关术语;正确运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也是十分重要的;还要注意分类时不重不漏,分步时只有依次做完各个步骤,事情才算完成,解决排列应用题的基本思想是:&解简单的排列应用问题,首先必须认真分析题意,看能否把问题归结为排列问题,即是否有顺序,如果是,再进一步分析n个不同的元素是指什么以及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个元素的每一种排列对应着什么事情,最后再运用排列数公式求解.(2)有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在解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时,要从分析人手,先分析限制条件有哪些,哪些是特殊元素,哪些是特殊位置,识别是哪种基本类型,在限制条件较多时,要抓住关键条件(主要矛盾),通过正确地分类、分步,把复杂问题转化为基本问题,解有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的常用方法是:&常见类型有:①在与不在:在的先排、不在的可以排在别的位置,也可以采用间接相减法;②邻与不邻:邻的用”,不邻的用”;③间隔排列:有要求的后排(插空).
组合应用题:
解决组合应用题的基本思想是“化归”,即由实际问题建立组合模型,再由组合数公式来计算其结果,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1)建立组合模型的第一步是分析该实际问题有无顺序,有顺序便不是组合问题.(2)解组合应用题的基本方法仍然是“直接法”和“间接法”.(3)在具体计算组合数时,要注意灵活选择组合数的两个公式以及性质的运用.
排列、组合的综合问题:
(1)应遵循的原则:先分类后分步;先选后排;先组合后排列,有限制条件的优先;限制条件多的优先;避免重复和遗漏.(2)具体途径:在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常常遇到排列、组合的综合性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审题,只有认真审题,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分清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还是综合问题,分清分类与分步的标准和方式,并且要遵循两个原则:①按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类;②按事情发生的过程进行分析.(3)解排列、组合的综合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分清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主要看是,还是分步完成;②分清排列问题与组合问题:主要看是否与序;③分清是否有限制条件:被限制的元素称为特殊元素,被限制的位置称为特殊位置。解这类问题通常从以下三种途径考虑:a.以元素为主考虑,即先满足特殊元素的要求,再考虑其他元素;b.以位置为主考虑,即先满足特殊位置的要求,再考虑其他位置;c.先不考虑限制条件,计算出排列或组合数,再减去不合要求的排列或组合数.前两种叫直接解法,后一种叫间接解法,不论哪种,都应“特殊元素(位置)优先考虑”.④要特别注意既不要重复,也不要遗漏.
(4)排列、组合应用问题的解题策略:①特殊元素优先考虑,特殊位置优先安排的策略;②合理分类和准确分步的策略;③排列、组合混合问题先选后排的策略;④正难则反,等价转化的策略;⑤相邻问题捆绑处理的策略;⑥不相邻问题插空处理的策略;⑦定序问题除法处理的策略;⑧分排问题直接处理的策略;⑨;⑩构造模型的策略,
发现相似题
与“从集合{O,P,Q,R,S}与{0,1,2,3,4,5,6,7,8,9}中各任取..”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87294087575276281874945079482274942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集合q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