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持续在两万以上,嗜酸性粒细胞偏低也高。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_百度百科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概述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acute eosinophilic pneumonia,AEP)于1989年首先报道。因其不同于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因此近年来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临床病症。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病因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发病原因
其病因尚未明确,多认为与吸入环境中的过敏物质有关,猜测为不明变应原引起的超敏反应。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发病机制
主要病理改变为急性弥漫性肺泡损害。肺泡腔、间质和支气管壁可见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大部分病例可有透明膜形成,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后期可见间质水肿、炎症细胞大量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没有血管炎和肺外脏器受损表现。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检查
1.外周血 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而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不明显,但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分类计数常大于25%。
2.BALF中白细胞介素-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常升高。
3.血清总IgE水平中度升高。低氧血症(PaO2&60mmHg)。部分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
4.X线检查 早期胸部X线表现为密度较淡的斑点状浸润影,可有Kedey B线,可迅速(48h内)发展为两肺弥漫性对称分布的肺泡和间质浸润,类似ARDS的毛玻璃样或微结节状表现。可出现少到中等量胸腔积液。
5.CT扫描可见弥漫性肺实质浸润。
6.肺功能试验表现为伴有弥散功能障碍的限制性通气功能损害。
7.胸腔积液pH较高且含大量嗜酸性粒细胞。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治疗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为首选治疗,治疗数小时内症状即可缓解,1~2周内肺浸润可完全消失。常用甲泼尼龙60~125mg/6h,症状控制后改为泼尼松40~60mg/d口服2~4周,随后减量停药。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预后
部分可自发缓解。治愈后本症不会复发。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预后一般较好。嗜酸粒细胞增多症_百度百科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eosinophilia)是指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大于(0.4~0.45)×109/L(400~450/mm3)。临床上常与多种疾病相关,特别是、、结缔组织病和肿瘤的非特异性反应等。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根据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程度分为轻度:嗜酸粒细胞(0.4~1.5)×109/L;中度:嗜酸粒细胞(1.5~5)×109/L;重度:嗜酸粒细胞>5×109/L。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简介
嗜酸性细胞增多的发生具有免疫反应的特征:使用旋毛(线)虫初次刺激可引起一个初级的且相当低水平的反应;然而重复刺激导致一扩增的或继发的嗜酸性细胞增多的反应。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病因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病因:
1.变态反应性疾病 支气管、、血管神经性水肿、、异体蛋白或药物过敏、()等都可引起增多,一般为轻或中度增多。
2.寄生虫病 为引起增多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原虫(、、肺囊虫)、蠕虫(蛲虫 、钩虫、旋毛虫 、肝毛细线虫)、吸虫(、肺吸虫、中华分支睾吸虫)、绦虫以及疥虫和穿皮潜蚤的感染均可引起增多。一般说来,肠道中成虫并不引起明显增多,蚴虫移行时侵入各脏器,或肠道成虫破坏肠黏膜时 或寄生于肠道外组织的成虫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所以 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时,大便中不一定能找到虫卵。
3.药物 一些药物如、、、、、、、() 碘剂、金剂、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可引起中度甚至重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临床上可无药物过敏的其他症状。
4.感染 某些感染如结核特别是淋巴结干酪样结核、、、、多形性红斑的急性期、、念珠菌感染等都可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的于感染极期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而于恢复期暂时增多称为感染后反跳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嗜酸粒细胞病理图
5.皮肤病 、、疱疹样皮炎、天疱疮 银屑病、红糠疹、鱼鳞癣等嗜酸性粒细胞可中度增多。
6.血液病 、、、、、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γ等可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嗜酸性粒细胞重度增多,其形态亦异,表现为大小不一,颗粒粗大、分布不匀,并夹杂有嗜碱性颗粒,胞质中可有空泡,核分叶过多或过少,或有Dǒhle小体 应注意有的细胞胞质呈金黄色、颗粒大,类似嗜酸性粒细胞,称为假性嗜酸性粒细胞
7.肿瘤 各种恶性肿瘤患者约0.5%伴有增多,尤其是转移至浆膜及骨者,分泌黏液来源者及有中心坏死灶的肿瘤。类癌亦可使增多。
8.风湿性疾病 、、、、、舍格伦综合征等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常反映疾病的活动度 类风湿关节炎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者除有严重外,易发生关节外病变如血管炎 、皮下结节,血中补体减低、类风湿因子滴度显著增高。亦常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9. 单一性腺垂体功能不全、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0.嗜酸性粒细胞增生 多发生于青 壮年 男多于女。累及浅表淋巴结,表现为一组或多组或全身淋巴结肿大 亦可累及、、、等形成肿块,无骨
嗜酸粒细胞病理图
骼病变。发病缓慢,病程长。皮肤瘙痒,色素沉着,可有丘疹状角化增生。白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分类:嗜酸性粒细胞常占10%以上,可高达77% 对放射敏感,皮质激素治疗亦有效 个别患者可转化为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需与朗汉斯细胞肉芽肿病(Langerhans cell granulomatosis)相鉴别,后者一般发生于小儿及青少年 多累及软组织及骨骼,病变局限显示有泡沫样组织细胞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而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一般不增多。
11.家族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良性,同一家族中有多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终身存在,但健康状况良好,不需治疗。有报告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者 有的尚有血小板减少和桡骨缺如 也有家族性组织细胞增多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2. Wiskott-Aldrich综合症、高IgE血症、IgA缺乏症、Nezelof综合症、Wiss型及性联合免疫缺陷及等可增多。
13.增多综合症(esinophilia) 为一组可急性、慢性、良性或恶性,累及一个或多个脏器,症状、体征有重叠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的统称。指而言。
14.其他 放射线照射,、、嗜酸性粒细胞性胆囊炎、嗜酸性粒细胞性、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症等。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发病机制
已知促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细胞因子有(IL-3)、IL-5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IL-3和GM-CSF除作用于外 尚可作用于其他骨髓细胞系,而IL-5只刺激嗜酸性粒细胞生成。机体受内、外
嗜酸粒细胞病理图
因子刺激,激活T细胞,特别是辅助性T细胞,释放IL-5及少量GM-CSF刺激骨髓,生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本身有IL-5mRNA转录,表达免疫组化能检出的IL-5蛋白。此外,嗜酸性粒细胞亦能分泌IL-3和GM-CSF,使嗜酸性粒细胞进一步增多。这也可解释有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者,也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特别是中有特异性器官损害。嗜酸性粒细胞特异性颗粒含4种阳离子:过氧化物酶、主要碱性蛋白(MBP)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乙二醇二硝酸酯(EDN),均有细胞毒性。嗜酸性粒细胞代谢过程中生成氧化性产物,其单独或与过氧化物酶联合作用进一步引起氧介导损害,破坏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还能产生多种引起炎症及的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α和β(TGF-α,TGF-β)、α(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 1α MIP-1α)、IL-lα IL-6和IL-8等。患者血中有一种可被IL-5抗体中和的IL-5样物质,可延长嗜酸性粒细胞的生存。以上这些因子联合作用引起器官损害,最突出的器官受损为心脏,终致及纤维化。
嗜酸性粒细胞积聚于心脏通过与ICAM-1,ICAM-2,VCAM E-Selectin和P-selectin结合黏附于心内膜或心脏微血管内皮。嗜酸性粒细胞颗粒的阳离子蛋白可沉积于心内膜与心肌。嗜酸性粒细胞衍生的氧化基团可破坏内皮,其阳离子蛋白MBP等可激活血小板,使血液凝固性增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者的单核细胞促凝活性增强,易使。深部少见,而、及静脉血栓形成多见 阳离子蛋白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抑制成纤维细胞对蛋白氨基多糖的降解,嗜酸性粒细胞分泌的TGF-α和TGF-β,分别促使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沉积,进一步使细胞组织纤维化。至于和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等无心脏损害,原因不清。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嗜酸性粒细胞衍生的可引起神经系统损害。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表现
病因不同,其临床表现亦不同,可以表现为发热、、、、腹痛、、、、、、红糠疹、、、沉着、关节肿痛等表现。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并发症
不同的病因可引发不同的并发症,如、、疮疹样皮炎等。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诊断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增高即可诊断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关键在于病因诊断。必须详细全面检查,以确定原发病,对诊断不肯定者应定期随访。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鉴别诊断
对嗜酸粒细胞增多症进行病因鉴别,应详细、全面地询问病史。如曾到过蠕虫感染流行区旅游则应考虑血吸虫等;表现为喘气、鼻炎或则提示变异性疾病;经常接触宠物狗,则要排除犬弓蛔虫感染;注意有无肿瘤的症状,体征;注意用药史,以排除药物的过敏反应。由药物引起的嗜酸粒细胞增多,一般会随着停药而降低,但在某些病例 如由于摄入污染的色氨酸引起的嗜酸粒细胞-肌痛综合征,尽管停止了用药,疾病还会持续存在。异常的嗜酸粒细胞形态学,骨髓或外周血未成熟细胞的增加,或核型的异常都提示。嗜酸粒细胞的聚集、浸润限定于特定的器官,是特殊疾病的特性,如嗜酸粒细胞蜂窝织炎(Well综合征),嗜酸粒细胞肺炎,以及嗜酸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增多同时合并脉管炎、神经系统疾病和病史,提示Churg-Strauss综合征。在中度到重度嗜酸粒细胞增高的患者,如果找不到明确的病因,同时又有脏器的损害,则应考虑高嗜酸细胞结合症(HES)。
对嗜酸粒细胞计数中度到重度增多,以及持续轻度增多的患者应进行血涂片的形态学检查,分析和一系列的大便虫卵和检查。对于等寄生虫的诊断有时需血清学试验。骨髓、染色体分析和组织活检可根据病情做出选择。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实验室检查
外周嗜酸细胞占白细胞分类计数&4% 绝对值&0.45×109/L。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其它辅助检查
根据临床表现、症状、体征结合病史、可选择做抗校抗体、抗DNA、抗ENA血清学检查,组织活检、、X线、B超、CT、MRI等检查。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治疗及预后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治疗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若由过敏引起,只要去除病因,不需特殊治疗,预后就很好,若患者有脏器受损,则不管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程度,均应给予降低嗜酸粒细胞计数或阻断嗜酸粒细胞效应的治疗。
此外,还要根据病情做出相应支持,对症处理。
若由引起或是,则预后差。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预后
与病因有关 如寄生虫、变应性、药物等所致,只要去除病因,不需特殊治疗,即可恢复。
如是恶性肿瘤或所致,则预后差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_百度百科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概述
特发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idiopathic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IHES)是一组原因不明、嗜酸性粒细胞持续高度增生,并伴有多种器官损害疾病。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病因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发病原因
引起本症的常见原因有:
1.寄生虫病 如蛔虫、钩虫和血吸虫等感染。
2.过敏性疾病 如支气管哮喘和荨麻疹等。
3.皮肤疾病 如银屑病、湿疹和剥脱性皮炎等。
4.血液病及肿瘤 如淋巴瘤、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转移癌等。
5.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等自身免疫病。
6.某些肺源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7.某些药物 如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
8.其他 如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和心内膜炎及淋巴肉芽肿等。此外还有原因不明的嗜酸性粒细胞高于1500/&l并持续半年以上,同时伴有多脏器浸润的表现,预后差,常因心脏病变死亡。可能引起本病的疾病及见疾病分类。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发病机制
IHES患者的嗜酸粒细胞胞质内颗粒较少,并含有正常细胞内见不到的体积较大的类晶体结构,胞质细小颗粒的比例较大。HES患者的嗜酸粒细胞主要为低密度细胞(约占61%),同正常嗜酸粒细胞比较,它们白三烯C4的产生增加,抗体依赖的寄生虫毒性增强,而且发现外周血低密度嗜酸粒细胞的比例与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程度直接相关。同时发现在HES患者低密度和正常密度嗜酸粒细胞白三烯C4的产生均增加;也证明在HES患者血中IL-5含量增加,这可能是HES发病的原因之一。另外,在HE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可检测出IL-2R mRNA的表达。HES的嗜酸粒细胞既有形态功能均正常的,亦有异常的。形态特点:核分叶过多。颗粒体积较正常细胞的特异性颗粒数量减少,胞质可见空泡。HES的嗜酸粒细胞有细胞毒作用,可杀伤抗体和补体结合的寄生虫、有核细胞。研究发现,尽管HES嗜酸粒细胞中ECF,和MBP含量较正常嗜酸粒细胞少,但ECP释放量可增加83%,EPO释放可增加15%,这可能与脱颗粒的刺激因素不同有关。脱颗粒的增加可能是由于某些细胞因子,尤其是IL-5所诱发。也发现在HES患者,中性粒细胞的释放功能不受影响。嗜酸粒细胞胞质颗粒内的毒性产物导致组织损伤,如心内膜纤维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症状
可呈急性或慢性,亦可良性或恶性。临床表现最常见的为发热,咳嗽、胸痛、心悸、气短、乏力,疲劳,体重减轻、皮肤瘙痒、皮疹等。但由于病变累及的组织器官不同,受损程度不同,临床症状也多种多样。受累的脏器常有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神经、呼吸系统、胃肠道和肝脾等。所波及的各系统中以心血管系统病变最突出,约80%的患者心脏受累,其中半数病例有充血性心力衰竭,1/3患者有器质性杂音。
1975年,Chusid等提出的IHES诊断标准目前仍为临床常用:
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加(&1.5×109/L),并持续6个月以上。
2.出现多系统脏器损害,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
3.不能找到可诱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病因。
符合上述3项条件者,即可诊断为IHES。确诊为IHES的病人,出现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并排除了其他免疫性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可诊断IHES并发肾损害。
本病的参考诊断标准如下:外用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率超过正常值(7%)或绝对值超过正常数值(0.45×109/L)即可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根据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程度,临床上可分为轻、中、重三级。
(1)轻度:嗜酸性粒细胞绝对数小于1.5×109/L(1500/mm3),在白细胞分类中占15%以下。
(2)中度:嗜酸粒细胞绝对数为(1.5~5)×109/L(mm3),分类中占15%~49%。
(3)重度:嗜酸粒细胞绝对数大于5×109/L(5000mm3),分类中占50%~90%。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治疗
IHES应以重要器官受累和功能障碍作为主要治疗指征。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肾上腺皮质激素
可抑制嗜酸粒细胞的产生,对原发性和继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均有效,因此常作为首选治疗。泼尼松1mg/(kg·d),口服,发病急者可予相当剂量的地塞米松静脉点滴。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药,原量维持2周,然后在2~3个月内减至半量,再逐渐减量维持1年左右。若减量过程中病情反复,至少应恢复至减量前用药。一般认为以下患者对泼尼松的治疗反应较好:①皮肤表现血管神经性水肿;②血清IgE增高;③口服泼尼松后嗜酸粒细胞下降明显,持续时间长。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细胞毒药物
对于白细胞增多明显,外周血中出现原始粒细胞,脏器浸润明显,病情进展快的重症患者以及皮质激素治疗疗效差者可加用羟基脲治疗,1~2g/d,治疗7~14天后白细胞开始下降,至白细胞降至&10×109/L后,用小剂量维持(每天或隔天0.5g)。亦可加用长春新碱:1~2mg/次,每周1次。长春新碱可快速降白细胞,用药1~3天白细胞数即可下降,一般多用于白细胞过高的患者。长春新碱治疗,还可用VP16(VM26)、烷化剂如苯丁酸氮芥(瘤可宁)等。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生物因子和免疫抑制药
干扰素(1.0~6.25)×106U/d,皮下注射,连续应用。环孢素A常用剂量4mg/kg,可以同小剂量皮质激素联合使用。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白细胞单采术
对嗜酸粒细胞计数绝对值&100×109/L的患者,可用白细胞分离机单采嗜酸粒细胞,再用药物治疗。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脾脏切除
HES患者约43%有脾脏肿大,巨脾可出现脾功能亢进和脾梗死,导致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出现严重脾功能亢进和脾梗死时,可考虑脾切除治疗。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骨髓移植
病情进展迅速,常规治疗无效,有染色体异常,年龄小于50岁,有HLA相合供者,应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心脏外科
合并心脏病变,50%的患者有二尖瓣或三尖瓣膜受损,可行瓣膜修补或瓣膜置换术。对吕弗琉纤维增生性心内膜炎可行心肌内膜切除术或血栓切除术。心脏外科治疗可改善心脏受累者的心功能,可延长其生存期。
在上述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对症治疗,保护受累的脏器。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何广胜大夫本人发表
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偏高怎么办
状态:就诊前
那容易,吃羟基脲,一次一粒,一日三次
状态:就诊前
何大夫您好!得到你回复,非常感谢!今早我到了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才知道您三上班,我想等你到周三!今天的化验单请你抽空看看,白细泡12.08,中性细胞数4.82,淋巴细胞数3.44,单核细胞0.48,嗜酸性粒细胞3.21,嗜碱性粒细胞0.12,红细胞4.7。
请您费心指导!
我们行话叫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可能原因:寄生虫感染、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
疾病名称:头晕乏力怕冷 上楼梯自主心跳&&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贫血症状有好转,但血小板仍高,在500-625之间
疾病名称:真红未定&&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未曾治疗,未曾治疗,未曾治疗未曾治疗,未曾治疗大夫可以私下告诉我电话么,因为您门诊时复试已经开始,我想提前和您聊聊,能不能争取一次机会。
疾病名称:白细胞减少&&
希望得到的帮助:我今天去医院检查白细胞又低了点,像我这种情况需要注意什么,是否需要去医院排除什么...
病情描述:男,33岁,近四年体检发现白细胞一直低,去年的检查是3千2,中性粒细胞从去年检查发现指标开始下降,就是临界值不到点,平时就是容易感冒,还有经常性的腹泻,吃完东西有肚胀等不适感,去医院检...
疾病名称:D一二聚体升高了,怎么办&&
希望得到的帮助:希望好心的医生帮帮我,谢谢
病情描述:D一二聚体升高,1.25,怎么办
疾病名称:身上青一快紫一快,眼龈出血&&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现在输血小板白细胞高,做埋管呢,现在他吃什么东西好
疾病名称:患者70岁,胸膜粘连,白血球低&&
希望得到的帮助:快一年了,想知道真正病因和治疗,谢谢教授
病情描述:不能用力,快走觉得憋气,有闷感
疾病名称:噬血细胞综合症&&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怎么治疗
病情描述:我妹妹,发烧一个月全身疼痛,并且,嗯,身上刚开始有那个出血点,后面经过好几家大医院检查终于确诊噬血细胞综合症。现在山西医科大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化疗第二天
疾病名称:白细胞上午3.3下午4.95,中性粒子细胞1.8,&&
希望得到的帮助:我该怎么办
病情描述:半年了,白细胞没降也没升,红细胞,血小板正常,
疾病名称:血常规异常&&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血常规异常,去年年尾得了胆源性胰腺炎,然后恢复一个月后割了胆囊,住院时医生说白细胞低,然后出院2个月后,病毒性感冒,挂水三天,白细胞依然偏低,医生开了鲨肝醇片,吃了一段时间,今天去医...
疾病名称:血常规异常&&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以前一直有轻度贫血,最近连续服用了两个月铁质叶酸片,这次化验血红蛋白正常了,但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有一丁点偏高
疾病名称:噬血细胞综合症&&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我妹妹,发烧一个月全身疼痛,并且,嗯,身上刚开始有那个出血点,后面经过好几家大医院检查终于确诊噬血细胞综合症。现在山西医科大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化疗第二天
疾病名称:疑似是系统性淀粉样变性&&
希望得到的帮助:1、是否能确诊为淀粉样变性
2、是否能去找您就诊,能否有治疗方法?
病情描述:病人51岁,男,高血压已经6年,号左右出现胸闷气喘、走不长时间路,食欲不振,没有味觉,心跳快,高血压等症状,后前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治疗肾,稳定住了,但是无法确诊...
疾病名称:白细胞低,吃药无效,还是低2.6&&
希望得到的帮助:这个需要做那些检查?要提前预约挂号吗?
病情描述:无证状,白细胞低吃过药后无效果还是低,2.6
疾病名称:白细胞减少&&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刚开始发冷,第二天发烧38左右,去诊所打了退热针,和输了2天液,现在查血常规白细胞只有2000多,其他检查都正常,身体乏力,食欲没好好
疾病名称:血细胞减少待查&&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目前人也没有不舒服。就是开始2天流了下鼻血。都是采用手指捏住鼻子,用嘴巴呼吸的方法止住的。手指采血52的话,我不知道可以不?
疾病名称:慢性活动性EBV感染&&
希望得到的帮助:慢性EBV感染算是血液科的疾病吗
该如何治疗呢?
病情描述:一直发烧3个月,全身无力,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面色泛黄,眼白泛黄
疾病名称:红细胞比正常值高&&
希望得到的帮助:是什么原因呢?会有什么发展?
病情描述:没有症状,职工体检发现红细胞结果:(/L)比正常值高,参考值为3.8~5.110^12/L
疾病名称: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希望得到的帮助:药物使用方法
病情描述:您好段大夫,10月14号您给我开了激素药治疗,当时您说早上起床吃15片,忘记问您是早上空腹吃还是餐后吃了!麻烦段大夫抽空回复一下,谢谢!
疾病名称:/血常规高
白细胞更高达到180&&
希望得到的帮助:这是什么引起的
怎么治疗一下
病情描述:没有症状 现在也没感觉症状不明显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何广胜大夫的信息
各类血液病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尤其是血细胞减少症,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增生异常...
何广胜,血液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造血功能衰竭症(血细胞减少)首席专家。1995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何广胜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血液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浙江省第一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北大人民医院
血液病研究所
北京友谊医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嗜酸性粒细胞偏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