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九八年在云驾网岭医院上班的妇产科大夫,王艳

问题补充&&
猜你感兴趣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及准确性,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Copyright &
Powered by[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书画篇(宋元)
钱选。秋江待渡图卷
纸本设色纵厘米横厘米
图中绘寥廓江天,霜染草木,一人伫立江边,等待渡船。山石勾勒简约,水面留白,给人空阔之感。虽为金碧重彩,但花青、赭石中加入少许淡墨,使画面淡雅,书卷气十足
宋 陈容 神龙沛雨图& 轴
本幅绢本 纵二一○.五公分& 横一一四.六公分
水墨画。款。所翁。钤印一。松風水月。
鉴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宋 陈居中 文姬归汉图& 轴
本幅绢本 纵一四七.四公分& 横一○七.七公分
石渠宝笈续编养心殿著录
设色画文姬归时祖席。二子侍后。番从七人。迎者二十人。无名款。
鉴藏宝玺& 八玺全。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
宋 蔡京 环翠图& 轴
本幅绢本 纵六六.八公分& 横三八.七公分&
诗塘纸本& 纵三二.二公分& 横三八.七公分
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著录
墨画。款云。尚书右仆射臣蔡京谨进。
上方署环翠图蔡京笔六字。后有宣和玺。
徽庙臣蔡京。博学有才识。通六书之奥。擅晋唐之绘。一经法鉴。妍媸自别。道君最深重之。四方所进法书名画。御览过即命京评品。君臣之志頗合。尝自写西山王气图进内。颇称旨。
鉴藏宝玺& 三玺全。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
宣和御览。双龙。贾似道印。贾似道图书子孙永宝之。悦生。秋壑。赵。松雪斋图书印。天水赵氏贻清堂宝玩。赵氏子昂。天水郡图书印。仲穆。元美珍玩。重一。弇州山人。王元美鉴赏。希世之宝。审定真迹。子子孙孙永用印章。世宝。显之。子孙保之。徐氏世家真赏。默庵。水精宫道人。子孙世昌。
宋 崔白 竹鸥图
本幅绢本纵一○一三公分
横四九九公分
石渠宝笈初编重华宫著录
著色画。款署崔白。
三玺全。乐善堂图书记。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笪重光印。陈氏彦廉。春草堂图书印。宛委堂印。檇李□道人赏鉴图书。虎林□吏。
五代南唐 董源 龙宿郊民图 轴。
本幅绢本纵一五六公分
横一六○公分
纵三○八公分
横一五九八公分
石渠宝笈续编宁寿宫著录
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本幅绢本纵二○六三公分
横一○三三公分
纵三一二公分
横一○三四公分
石渠宝笈初编重华宫著录
浅设色画。
有董其昌书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十字。董其昌款下钤有宗伯学士。董其昌印。二印。
三玺全。乾隆御赏之宝。乐善堂图书记。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山房。忠孝之家。司印。半印。祚新之印。墨农鉴赏。蕉林秘玩。观其大略。又一印漫漶不辨。
编者按。画幅左角树阴下有范宽二字款。
宋 郭熙 寒林图
本幅绢本纵一五三公分
横九八八公分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著录
水墨书寒林萧瑟中。古柏一株。虯枝拏空。状若偃盖。无款印。
五玺全。宝笈三编。
真赏。丹诚。琴书堂。都尉耿信公书画之章。珍秘。宜尔子孙。公。信公珍赏。
宋 黄居寀 山鹧棘雀图
本幅绢本纵九七公分
横五三六公分
上方乾隆御题处
纵一三七公分
横三六三公分
上方宋徽宗题签处
纵一三五公分
横一七二公分
纵一三五公分
横五三六公分
石渠宝笈初编养心殿著录
著色画。未署款。
上方宋徽宗横书署黄居寀山鹧棘雀图八字。
御题行书(乾隆庚申御题。及梁诗正励宗万张若霭诸臣和诗。诗文均不录)。
五玺全。养心殿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双螭。宣和。微缺。睿思东阁。政和。微缺。缉熙殿宝。漫漶微缺。司印。半印。
宋 徽宗 蜡梅山禽& 轴
本幅绢本 纵八三.三公分& 横五三.三公分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著录
设色画蜡梅。上楼两白头翁。枝间有黄蜂。下荫山矾一本。自题。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款。宣和殿御制。并书。下有御押。钤玺一。御书。
鉴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天历之宝。奎章阁宝。梁清标印。蕉林。蕉林收藏。
编者按。鉴藏宝玺仅有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及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四玺。石渠宝笈误作五玺全。宝笈三编。
宋 徽宗 溪山秋色图& 轴
本幅纸本 纵九七公分& 横五三公分
石渠宝笈初编养心殿著录
著色画。上方有宋徽宗押字。上钤御书一玺。
右方上御题行书(乾隆御题。诗文不录)。
御笔题签& 签上有天府珍藏。乾隆宸翰。二玺。
五玺全。养心殿鉴藏宝。八征耄念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收传印记& 司印。半印。苍岩子梁清标玉立氏印章。棠村审定。蕉林。
五代南唐 巨然 层岩丛树图
本幅绢本纵一四四一公分
横五五四公分
纵一五二公分
横五五四公分
下边幅绫本
纵一二公分
横五五四公分
石渠宝笈初编养心殿著录
墨画。未署款。
御题行书(乾隆庚寅御题。诗文不录)。
董其昌署僧巨然真迹神品七字。又跋云。观此图。始知吴仲圭师承有出蓝之能。元四大家之自本自根。非易易也。其昌。
王铎跋云。层岩生动。竟移葠泉日华诸峯於此。明日别浒墅。心犹游其中。王铎题为石寓亲契。癸未三月夜。同观者吾诸弟与朱五溪。时雨新来未滂。吾占验诸占否否。崇祯皇帝十六年。钤印一。西雒王铎。
五玺全。养心殿鉴藏宝。石渠继鉴。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宣和殿宝。司印。半印。一印不辨。
宋 李迪 风雨归牧 &轴
本幅绢本 纵一二○.七公分& 横一○二.八公分&
上方题绫本& 纵二八.九公分& 横四八.五公分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著录
浅设色画。芦汀暮雨。柳岸归牛。一童笠执鞭。一童蓑风吹笠堕。款。甲午岁(西元一一一四年)李迪笔。
冒雨冲风两牧儿。笠蓑低绾绿杨枝。深宫玉食何从得。稼穑艰难豈不知。缉熙殿书。钤玺一。御前之印。
鉴藏宝玺& 五玺全。宝笈三编。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晋国奎章。晋府书画之印。敬德堂图书印。御前之印。道济书府。清和珍玩。乾坤清玩。司印。半印。
谨案宋史理宗纪。绍定六年。以缉熙榜殿记宣示史馆。又玉海。绍定六年六月甲午。缉熙殿成。御书二字榜之。此轴上题七绝一首。殆理宗书
金 李遹 画罗汉 &轴
本幅绢本 纵五六.六公分& 横三二.六公分
秘殿珠林续编乾清宫著录
水墨画降龙尊者。款。乐城李遹作。钤印一。李遹。
御题行书(乾隆丁亥御笔。诗文不录)。
鉴藏宝玺& 八玺全。太上皇帝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吴兴赵子昂氏。
谨案李遹。字平甫。欒城人。号寄庵老人。官东平府治中。见归潜志。中州集小传。谓其工画山水。龙虎亦入妙品。故此卷画降龙尊者。
宋 李嵩 画罗汉& 轴
本幅绢本 纵一○四公分& 横四九.五公分
秘殿珠林三编乾清宫著录
设色画柳树下一尊者衣绣衲。袒胸。策筇竹。藉锦茵。据文榻坐。前列高几。侍者二。一添香。一拈诸花。以线缕络之。无款印。
鉴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五玺全。珠林三编。宣统御览之宝。
宋 李唐 炙艾图& 轴
本幅绢本 纵六八.八公分& 横五八.七公分
设色画。无款印。
鉴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宋 李唐 万壑松風图& 轴
本幅绢本& 纵一八八.七公分&
横一三九.八公分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著录
浅设色画。冈峦郁盘。峭壁如削。岩瀑飞洒。素云映空。缘崖苍松。窈?深邃。万重烟翠。满?風聲。款。皇宋宣和甲辰(西元一一二四年)春。河阳李唐笔。隸书题石壁上。
鉴藏宝玺& 五玺全。宝笈三编。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乾卦。半印。悦生。瓢印。蕉林。蕉林审定。观其大略。司印。半印。
李公麟(传)()西园雅集
水墨纸本手卷
创作年代:宋
钤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宣统御览之宝(朱文)、石渠宝笈(朱文)、御书房鉴藏宝(朱文)、毕同之(朱文)
著录:《石渠宝笈》初编。
李公麟(传)()& 丹霞访庞居士图
李公麟() 西园雅集图局部
五代南唐 李坡风 竹 轴
本幅绢本纵一三一二公分
横九一五公分
水墨画。无名款。
缉熙殿宝。天水郡收藏书画印记。
编者按。李坡画传世甚尠。此幅既无名款。又无题跋。亦不见诸家著录。以画法论。颇近元人。而原签题作李坡。当系旧传如此。幅间缉熙殿宝。漫漶不清。疑伪。
宋 梁楷 东篱高士图& 轴
本幅绢本 纵七一.五公分& 横三六.七公分
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著录
著色画。款署粱楷。
鉴藏宝玺& 五玺全。宣统御览之宝。
天籁阁。子孙永保。项子京家珍藏。神品。项墨林鉴赏章。项元汴印。墨林山人。公贞。吴氏公一。其贞。李继泉真赏章。吴于庭玄赏印。张鏐。苍岩。蕉林居士
五代 梁关仝秋山晚翠轴
本幅绢本纵一四○五公分
横五七三公分
石渠宝笈初编养心殿著录
着色画。未署款。姓名见边幅王铎跋语中。
有王铎跋云。此关仝真笔也。结撰深峭。骨苍力至。婉转关生。又细又老。磅礴之气。行于笔墨外。大家体度固如此。彼倪瓒一流。竞为薄浅习气。至于二树一石一沙滩。便称曰山水山水。荆关李范。大开门壁。笼罩三极。然欤非欤。己丑十月王铎濡墨琅华馆中。钤印一。铎。
三玺全。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李宗孔。广陵李书楼珍赏图书。秘园。守真抱一。司印。半印。余一印不可辨。
五代 梁荆浩 匡庐图轴
本幅绢本纵一八五八公分
横一○六八公分
石渠宝笈续编宁寿宫著录
五代 梁赵岩 八达春游轴
本幅绢本纵一六一九公分
横一○二公分
设色画。无名款。
宣统御览之宝。
庄。天水郡收藏书画印记。
编者按。赵岩以达官擅绘事。为一代名家。其画传世未见他本。此幅设色淡雅。用笔古秀。虽属旧传。自是佳品。
宋 刘松年 画罗汉& 轴
本幅绢本 纵一一八.一公分& 横五六公分
秘殿珠林续编乾清宫著录
设色画罗汉。尊者背坐石壁。袒右肩。跣足。蛮王持献宝盆。款。开禧丁卯(西元一二○七年)。刘松年画。
八玺全。太上皇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收传印记& 皇姊图书。内府书画。礼部评验书画关防。半印。
刘松年(传)(宋)& 水榭论韵
设色绢本立轴
鉴藏印:子京收藏(朱文)、宝熙斋鉴藏章(朱文)、子京父印(朱文)、墨林山人(白文)、赵氏子印(朱文)
111.5﹡55.5cm
宋 马麟 三官出巡图& 轴
本幅绢本 纵一七四.二公分& 横一二二.九公分
秘殿珠林续编乾清宫著录
设色画三元云驾。旌幢扈从。无名款。
八玺全。太上皇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收传印记& 宜音良玉图书。半印一。不可辨。
谨按。马辚。远之子。河中人。能世其家学。为画院祇候。
编者按。似元人画。
宋 马麟 静听松風图& 轴
本幅绢本 纵二二六.六公分& 横一一○.三公分
石渠宝笈初编养心殿著录
著色画。款云臣马辚画。
左方上有宋理宗书静听松風四字。下有丙午。御书。二玺。
五玺全。嘉庆御览之宝。石渠继鉴。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收传印记& 缉熙殿宝。天水郡收藏书画印记。虎字印。商丘宋荦审定真迹。
编者按。石渠宝笈误以静听松風四字为宋宁宗书。考南宋丙午年凡二。前为孝宗淳熙十三年。后为理宗淳祐六年。此题下钤丙午年印。
似应为理宗御笔。若云书出孝宗。恐马麟时尚未成家也。
宋 马远 乘龙图& 轴
本幅绢本 纵一○八.一公分& 横五二.六公分
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著录
著色画。款署马远。
鉴藏宝玺& 五玺全。御书房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苍岩。蕉林居士。
宋 马远 华灯侍宴图(二)& 轴
本幅绢本 纵一一一.九公分& 横五三.五公分&
诗塘纸本& 纵二八.五公分&
横五三.三公分& 下方绫本&
纵一一.五公分& 横五四.二公分
石渠宝笈初编街书房著录
五玺全。御书房鉴藏宝。石渠继鉴。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收传印记& 棠村审定。蕉林。
宋 马远 雪滩双鹭& 轴
本幅绢本 纵五九公分& 横三七.六公分
浅设色画。右方下角石际有马远款字。
鉴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神品。子京父印。子孙永保。项子京家珍藏。项墨林鉴赏章。项元汴印。墨林秘玩。桂坡安国鉴赏。吴氏珍玩。
编者按。幅内项氏收藏印均伪。
米芾(宋)《研山铭》卷
创作年代:1102年作
《研山铭》录文:五色水、浮崑崙、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
《研山图》录文:宝晋斋研山图。不假雕琢、浑然天成。
华盖峰。月岩。方坛。翠峦。玉笋。上洞口。下洞三折通上洞,予尝神游於其间。龙池遇天欲雨则津润。滴水小许在池内,经旬不竭。
米友仁题跋:右研山铭,先臣芾真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
王庭筠题跋:鸟迹雀形,字意极古,变态万状,笔底有神。黄华老人王庭筠。
陈浩题跋:研山为李后主旧物。米老生平好石,获此一奇而铭以传之。宜其书迹之尤奇也。昔董思翁极宗仰米书,而微嫌其不谈。然米书之妙在得势,如天马行空,不可鞚勒,故独能雄视知古。正不必徒以淡求之。若此卷则朴掘□瘦,岂其得意时,心手雨忘偶然得之耶。使思翁见之,当别有说矣。乾隆戊子十一月昌平陈浩题。
周於礼题跋:研山铭矫矫沉雄,米老本色如是如是。亦园周於礼题。
引首:“鸢飞鱼跃”木堂老人毅。
钱选八花图卷
纸本设色纵厘米横厘米
图中绘折枝海棠、梨花、桃花、桂花、栀子、月季、水仙等八种花卉,画法继承宋代院体,勾勒工细,设色淡雅,给人幽静超脱的感觉。现存钱选花卉仅此一本。
钱选幽居图卷
纸本设色纵厘米横厘米
图中绘曲江浩水,青山耸峙,高树间露出古刹一角。苍松下有茅屋柴门,小舟中两位文人相对而谈。山石勾染无皴,树叶多空勾填色,继承了唐代的青绿山水画传统,表现出反对南宋“近体”的意识。
宋 钱选 画马& 轴
本幅纸本 纵三三公分& 横三四.八公分
石渠宝笈续编宁寿宫著录
设色画马一。圉人一。负弓矢箙并棓。款。至正二年(西元一三四二年)秋八月。吴兴钱选。钤印一。吴兴钱选。
御题行书(乾隆癸未御题。诗文三则不录)。
八玺全。乐寿堂鉴藏宝。古希天子。寿。八徵耄念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宣统。
收传印记& 雪坡。吴氏珍秘。
五代后蜀 丘文播 文会图
本幅绢本纵八四九公分
横四九六公分
设色画。无名款。
宣和殿宝。高氏珍赏。雅尚斋。古杭瑞南高氏藏画记。
宋 苏汉臣 秋庭戏婴图& 轴
本幅绢本 纵一九七.五公分& 横一○八.七公分
石渠宝笈续编养心殿著录
设色画秋花立石。两婴推枣磨为戏。无名款。
御题行书(乾隆壬寅御题。诗文不录)。
鉴藏宝玺& 八玺全。宣统御览之宝。无逸斋精鉴玺
王诜(1036—?)叠翠争流
设色绢本手卷
款识:王诜。
钤宝:石渠宝笈、宝笈三编、嘉庆御览之宝、嘉庆鉴赏、宜子孙、三希堂精鉴玺
王道花鸟轴
纸本,设色。
款识:隽庵先生雅属即正之。戊寅秋九月望日瘦秋写。
钤印:王道之印(白文),瘦秋所作(朱文)。
宋 文同 墨竹
本幅绢本纵一三一六公分
横一○五四公分
水墨画。无名款。钤印二。静闲书室。文同与可。
王直题。与可自昔守洋州。墨竹高风称第一。流传三百有余载。
宋 夏珪 山水& 轴
本幅绢本 纵四七.六公分& 横三二.五公分&
诗塘纸本& 纵二八公分& 横三二.六公分
水墨画。无款字印记。
左方上角书夏圭。王铎鉴定。钤印一。铎。
王铎题云。老干不事纤细小巧。骨格坚凝韶秀。有大家气。即此一画。雪色蒙晦。石寒铁色。噫。阴晴不可知。有天道寓于中。谓画者果无意欤。夏圭钱塘人。宁宗时擅名。师范宽李唐。宗有其俪。凡以觕粝冒圭者非其真也。丙戌三月时居燕。为二弟仲和题。王铎。钤印一。铎。
鉴藏宝玺& 五玺全。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收传印记& 仲和珍藏。王氏镛。式古堂书画印。卞令之鉴定。
宋 夏珪 西湖柳艇图& 轴
本幅绢本 纵一○七.二公分& 横五九.三公分
石渠宝笈续编宁寿宫著录
浅设色画花柳夹堤。艤舟湖岸。无名款。
郭畀题识。此夏禹玉西湖柳艇圆真迹也。笔墨淋漓。云烟变態。饶有士大夫風骨。论者多谓马夏之习。盖亦未见其真面目耳。识者当不河漠斯言。桐村老人精于赏鉴。所藏古书画多属真迹。余日夕过从。深擭欣赏。此幅尤为压卷。因识之。天锡郭畀。钤印一。天锡。
御题行书(乾隆壬辰甲辰二题。及钱陈羣和章。诗文均不录)。
八玺全。乐寿堂鉴藏宝。古希天子。寿。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收传印记& 绘林宝玩。梁清标印。蕉林收藏。
宋 萧照 画山腰楼观& 轴
本幅绢本 纵一七九.三公分& 横一一二.七公分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著录
水墨画。岩壑人家。沙滩渔艇。
鉴藏宝玺& 五玺全。宝笈三编。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慧辩知贤印章。司印。半印。
谨按萧照。濩泽人。随李唐南渡。唐尽以所能授之。绍兴中入画院。见画史会要。
编者按。画中山边处。有萧照二字款。
宋 许道宁 乔木图
本幅绢本纵一八八六公分
横一一五公分
水墨画。无名款。
宣统御览之宝。
五代南唐 徐熙玉堂富贵图
本幅绢本纵一一二五公分
横三八三公分
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著录
着色画。款署金陵徐熙。
五玺全。御书房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
仲阳。半印二不可识。又二印不可识。
宋 燕文贵 三仙授简
本幅绢本纵四六三公分
横四一三公分
浅设色画。无名款。
宋 燕文贵 溪山楼观
本幅绢本纵一○三九公分
横四七四公分
石渠宝笈续编宁寿宫著录
水墨画。溪山重叠。层楼飞观。高出云表。下有水榭。款。翰林待诏燕文贵笔。
御题行书(乾隆戊辰御题。诗文不录)。
御笔。燕文贵溪山楼观图。神品。钤宝一。乾隆宸翰。
八玺全。乐寿堂鉴藏宝。古希天子。寿。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司印。半印。蹔得於己快然自足。蒋子厚氏怡阁。苍岩。棠村审定。安仪周家珍藏。
宋人婴戏图
本幅绢本纵一二○三公分横七七二公分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著录
设色画童子四。于帷幕中提傀儡作剧。一秉桴。一按板。一作揖点状。庭院缀花卉蜂蝶诸景。无款印。
鉴藏宝玺五玺全。宝笈三编。宣统御览之宝。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宋 张择端 画春山图& 轴
本幅绢本 纵四五.一公分& 横五一.七公分&
诗塘纸本& 纵二九.七公分& 横五一.七公分
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著录
著色画。款署张择端。
宋 赵昌 岁朝图
本幅绢本纵一○三八公分
横五一二公分
纵三○九公分
横五一六公分
石渠宝笈续编御书房著录
设色画梅?水仙。长春立石。款。臣昌。
满幅轻绡荟众芳。岁朝首祚报韶光。朱红石绿出画院。写态传情惟赵昌。
八玺全。八征耄念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宋 赵伯驹 汉宫图& 轴
本幅绢本 团扇式& 直径二四.五公分&
诗塘纸本& 亦作团扇式& 直径二四.五公分
石渠宝笈续编宁寿宫著录
著色画汉宫七夕景。宫殿阁道。上接层观。人物车马俱备。无名款。
御题行书(乾隆己卯御题。诗文不录)。
前人题识。赵千里学李昭道宫殿。足称神品。董其昌审定。钤印二。知制诰日讲官。董其昌印。
八玺全。乐寿堂鉴藏宝。古希天子。寿。八徵耄念之宝。懋勤殿鉴定章。乾隆御赏之宝。几暇鉴赏之玺。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赵佶作《芙蓉锦鸡图》,题诗用瘦金体书写。
听琴图》,赵佶。据说是宋徽宗自画像。
赵佶行书《蔡行敕卷》
35.5&214.6cm,辽宁省博物馆藏。
  《行书蔡行敕卷》辽宁博物馆藏,一说为摹本。原本书于宣和年间《三希堂法帖》刻本,原帖为满行7字,《三希堂法帖》改为满行4字,原帖由于后人将黄庭坚等的伪跋裱在后面,称是为太宗所作,所以作者一直传为太宗,实际上乃徽宗真迹。
赵佶《欲借 风霜二诗帖》纸,楷书,33.2&6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诗帖,就是展现了宋徽宗“瘦金书”神采的精品之一。帖上的每一个字都细瘦、挺拔,笔划舒展、遒丽。在转折处,都明显可见书家刻意将藏锋、露锋、运转提顿的痕迹保留下来,形成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似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而内敛,连笔似飞而乾脆等特点,通幅极具精神。
  这幅“诗帖”是由两首七言与五言律诗合并而成,也名为“欲借、风霜二诗”帖。过去学者推测这可能是宋徽宗廿九岁(1110)时所作。
赵佶《题欧阳询张翰帖后跋》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佶《五色鹦鹉图》题字,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赵佶题《瑞鹤图卷》绢本设色,51&138.2cm,辽宁省博物馆藏。
赵佶草书纨扇《掠水燕翎诗》,是一件非常罕见的团扇书法作品,上海博物馆藏。这件作品线条细瘦刚劲,同其“瘦金体”楷书一脉相承,但比其用笔更为爽快、洒脱,笔势圆转流畅,打破了楷书那种匀称整齐的单字排列组合方式,从而越发显得活泼。
  《掠水燕翎诗》纨扇在有限的空间里将“掠水燕翎寒自转,堕泥花与湿相重”14个字“洒落”其中,诗句与书法构成一种完美的意境
秾芳诗帖》卷,大字楷书,每行二字,共20行。台北故宫博物馆藏。书法结体潇洒,笔致劲健,为赵佶瘦金书代表作。清代陈邦彦曾跋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既是对这一诗帖的评赞,也是对“瘦金书”的艺术效果的很好概括。
腊梅双禽图,立轴,绢本,设色,纵25.8,横26.1厘米,四川省博物馆藏
赵佶《写生珍禽图卷》
赵佶《桃鸠图》
赵佶《枇杷山鸟图》
元 曹知白(传)山水图册
纸本墨笔或设色纵厘米横厘米
图册共八开,墨笔画云岭茅亭,溪桥征骑,寿石古松,溪山访友、古木临溪、远岫流泉,云峯古寺;设色画云山烟树。每开对幅均有明代董其昌题诗。
黄公望快雪时晴图卷
纸本墨笔纵厘米横厘米
图中绘山峦平列,寒林映带,石台上轩窗遥对远峯,天空以朱砂点出一轮红日,表现出雪山初晴景象。山、树以干笔飞白画出,纵逸老健,更见苍劲率真。
本幅钤清代安岐、张若霭等鉴藏印十六方,另钤有明代项元汴鉴藏印(伪)十七方。
元曹知白羣峯雪霁 轴
本幅纸本 纵一二九.七公分& 横五六.四公分
石渠宝笈初编养心殿著录
墨画。左方上署群山雪霁四字。下有素轩一印。右方下自识云。
洼盈轩为懒云窝作。下有云西。玩世之余。二印。
右方上黄公望跋云。云翁为西瑛作此。时年七十有九(西元一三五一年)。
元曹知白双松图 轴
本幅绢本 纵一三二.一公分& 横五七.四公分
水墨画。款识。天历二年(西元一三二九年)人日。
鉴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
元陈琳溪凫图 轴
本幅纸本 纵三五.七公分& 横四七.五公分&
诗塘左方绫本& 纵三○.五公分&
横—○.五公分& 右方纸本&
纵三○.五公分& 横三七.二公分
石渠宝笈续编宁寿宫著录
浅设色画溪凫临水。岸绽木芙蓉。无名款。
有赵孟钐馐丁3轮倜老纷鞔送肌=阑私圆患耙病W影骸n杂∫弧U允献影骸
御题行书(乾隆丁亥御题。诗文不录)。
八玺全。乐寿堂鉴藏宝。古希天子。寿。八微耄念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上二印钤於左边幅。
元陈琳画寒林锺馗 轴
本幅纸本 纵五六.四公分& 横二八.八公分
秘殿珠林续编乾清宫著录。
鉴藏宝玺& 八玺全。太上皇帝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
元陈立善墨梅 轴
本幅纸本 纵八五一公分
横三二一公分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著录
墨画梅花一枝。款。至正辛卯(西元一三五一年)人日。黄岩陈立善写。钤印一。陈立善印。
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五玺全。宝笈三编。宣统御览之宝。
俞氏宝玩。
方从义林屋幽居图卷
纸本墨笔纵厘米横厘米
图中绘林木葱郁,溪水绕屋,小桥横架,茅舍中士人凭窗而坐,小童于堂中洒扫。景致幽美,生活清逸,表现出文人隐逸幽居的情趣。笔致率意,多用染法,用墨浓淡相间,焦墨横笔点辍,树木枝干用笔枯涩。题款笔力较弱,可能系后添款。
元方从义神岳琼林图 轴
纵一二○三公分
横五五七公分
纵二七六公分
横五五八公分
石渠宝笈初编养心殿著录
御题行书(乾隆戊午御题。诗文不录)。
诗塘御笔苍润。
五玺全。乾隆宸翰。八徵耄念之宝。古稀天子。养心殿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
方厓墨竹 轴
纵一一五一公分
横三六六公分
石渠宝笈三编御书房著录
水墨画竹石。无款。钤印一。方厓。
鉴藏宝玺五玺全。宝笈三编。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元 高克恭 秋山暮霭图卷。
绢本设色纵厘米横厘米
此图于年前后,被退位清帝溥仪携出宫外。年月在长春伪满皇宫被人撕毁,现存三分之二。题跋仅存李国潘、文志文两家。
元 高克恭 春云晓霭图轴
高克恭墨竹坡石图轴
纸本墨笔纵厘米横厘米
高克恭(年)字彦敬,号房山,大都房山人。祖上为西域人。官至太史大夫。擅画山水、墨竹。在元初画坛上与赵孟钇朊庇小澳险员备摺敝。
图中绘秀石翠竹。竹生于石后,长干挺秀,点节精细,吐分前后,一浓一淡,功“介”字,或“个”字,笔法沉厚,墨气清润,结构谨严,生动地写出竹子在烟雨中的潇洒姿态。此图为元初著名学者,书法家龚口而作。
元顾安竹石 轴
本幅绢本 纵一七○.七公分& 横九九.七公分
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著录
墨画。款云。至正十九年(西元一三五九年)三月二日头定之写。下有头安。顾定之印。山月吟窗。三印。
鉴藏宝玺& 五玺全。御书房鉴藏宝。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蕉林。观其大略。家。半印。一半印不可识。
元管道昇竹石 轴
本幅纸本 纵八七.一公分& 横二八.七公分&
诗塘纸本& 纵一九.八公分& 横二八.六公分
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著录
墨画。无款。左方下有魏国夫人赵管一印。
董其昌识云。管魏国写竹。自文湖州一派。劲挺有骨。与宋广平作赋正相反。或日吴兴借之为名。董其昌题。钤印二。太史氏。董其昌印。
五玺全。乾隆御赏之宝。御书房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收传印记& 商丘宋荦审定真迹。
元管道昇竹溪揽胜 轴
本幅纸本 纵五七.二公分& 横二七.五公分
石渠宝笈初编养心殿著录
御题行书(乾隆甲戌御题。诗文不录)。
五玺全。乾隆御赏之宝。石渠继鉴。养心殿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
胡廷晖。春山泛艇图轴
绢本设色纵厘米横厘米
胡廷晖,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与赵孟钔铩K徽悦项请到家中为其补全李昭道《摘瓜图》,后凭记忆默写了一幅,以至达到乱真的地步,使赵孟畲笪取4送加胩ū惫使┪镌核亍睹骰市沂裢肌访婷蚕嗨啤
元黄公望九珠峯翠图 轴
本幅绫本 纵七九.六公分& 横五八.五公分&
诗塘纸本& 纵三一.四公分& 横五八.四公分
石渠宝笈初编养心殿著录。
诗塘& 乾隆御题行书。鹤纹逸寄。钤宝一。乾隆御笔。
御题行书(乾隆丁酉御题。诗文不录)。
五玺全。石渠继鉴。养心殿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收传印记&
冰壶秋月。造玄斋。造玄道人。礼用。赵彦行印。天水郡图书印。邵氏容春堂书画印。也园珍赏。九如清玩。骑缝。清如许。阿尔喜普之印。东平。上二印钤於下裱绫。
黄公望 藏在浙江省博物馆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卷。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纵33厘米,横636.9厘米。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黄公望天池石壁图轴
绢本设色纵厘米横厘米
黄公望(年),本姓陆,江苏常熟人,后过继浙江永嘉黄姓,字子久,号一峯、大痴道人等。曾为小吏,因案入狱。出狱后隐居不仕,皈依道教。工书善曲。五十岁上始画山水,晚年自成一家,与吴镇、倪瓒、王蒙并称元四家,被推为“元季四大家之冠”。
《天池石壁图》描绘的是苏州城西吴县境内天池山的景色。天池山峯巅矗立巨石,半山坳中,长年积有一泓碧水,名曰“天池”。
图中山峯雄秀多姿,烟云流润,层峦叠嶂之间,天池两侧石壁对峙,池中水阁数楹。山下丘陵溪涧,长松茂树,山径曲折。构图兼用高远、深远之法,山石作披麻皴,用笔多有变化。以淡赭与墨青墨绿合染,表现出山色的青葱与阳光的和煦。浅绛山水为黄色望首创。
元 柯九思 清秘阁墨竹图轴。
纸本墨笔纵厘米横厘米
柯九思,字敬钟,号丹丘生,五云阁吏,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博学能文,曾官奎章阁鉴书博士。擅画墨竹,山水。
图中绘墨竹两竿,依湖山挺拔而立,石旁缀以稚竹小草。竹叶以书法之撇笔写之,墨色清润,浓淡相间,沉着挺劲。湖石用披麻皴,圆劲浑厚,具有体积感。
元 李衎 墨竹图卷、
纸本墨笔纵厘米横厘米
此图原名《元人君子林卷》,共收七家之作,除季衎、王绂两家墨竹为真迹外,其馀五家均为伪作。重裱时,将王绂墨竹取出另裱成卷。李衎所绘墨竹,一竿仰天直立,如扫天云。竹叶向左右披纷,繁而不乱。用笔挺劲,墨色浓厚,清气满纸。
后隔水有梁诗正和诗,钤印“臣”、“诗正”。
曾经《石渠宝笈初编》、《六研斋笔记》著录。
元李容瑾汉苑图 轴
本幅绢本 纵一五六.六公分& 横一○八.七公分
石渠宝笈续编养心殿著录
水墨界画。山水楼阁台榭。凡四五重。人物仅寸许。款。李容瑾作装瑾存半。
鉴藏宝玺& 八玺全。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
元刘贯道画元世祖出猎图 轴
本幅绢本 纵一八二.九公分& 横一○四.一公分
设色画。款。至元十七年(西元一二八○年)二月。御衣局使臣刘贯道恭画。
元陆广五瑞图 轴
纵一二六一公分
横六○六公分
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五玺全。宝笈三编。宣统御览之宝。
文从简印。文氏珍藏图记。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著录。
元马琬秋林钓艇图 轴
纵九二公分
横三八公分
纵一二四公分
横二七三公分
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著录。
诗塘御题(乾隆戊午御题。诗文不录)。
题签乾隆御题。马文璧秋林钓艇真迹。内府珍藏。签上有乾隆宸翰一玺。
五玺全。御书房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元 倪瓒 竹枝图卷。
纸本墨笔纵厘米横厘米
图中绘修竹一枝,竹枝挺拔柔韧,竹叶偃仰疏密,布置得当,生意十足。笔墨强调精神,追求逸趣,用笔峭劲灵动,已得墨竹萧散清逸的旨趣。正如倪瓒自己所说:“下笔能形萧散趣,要须胸次有筼筜!”
倪瓒梧竹秀石图轴
纸本墨笔纵厘米横厘米
倪瓒(年),原名珽,字元镇,号云林、幼霞等。江苏无锡人。其家为当地富豪,元末散尽家资,浪迹于五湖三泖间,故有“倪迂”之称。擅长山水,创折带皴法,多绘太湖一带景色。
元倪瓒雨后空林 轴
本幅纸本 纵六三.五公分& 横三七.六公分&
诗塘纸本& 径二二.九公分&
诗塘上方绫本& 纵二○.一公分&
横六一公分& 诗塘下方纸本&
纵二四.一公分& 横三七.七公分
石渠宝笈续编长春园等处著录。
题签& 御笔。倪瓒设色雨后空林图真迹上上逸品。钤宝二。御赏。乾隆宸翰。
七玺全。古希天子。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九有一心。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倪瓒秋亭嘉树图轴
纸本墨笔纵厘米横厘米
图中绘平坡远岫,草亭嘉树,广阔的江面上露出汀渚一角,幽静雅洁,仿佛笼罩在一片月色之中。取三段式构图,用笔尖峭秀逸,树干皆双钩,稍事皴染,树叶点法,富于变化。墨色较为干淡,仅以浓墨点苔,提出精神,为沉寂的画面融入了些许生气。
元 任仁发 张果见明皇图卷。
任仁发张果见明皇图卷
绢本设色纵厘米横厘米
图中绘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张果老及弟子谒见唐明皇,并于明皇前施展法术的故事。张果老身着青衣。坐绣墩上,面带微笑,翻掌言语,觉着自如。小童从布袋中放出奔跑的小驴。唐明皇李隆基身着黄袍坐于椅上,全神贯注地看着,略带惊讶。人物表情刻画生动,瞬间的动态表现得极为细腻,小驴成为全图的视沉中心,增强了画面的故事性
任仁发二马图卷
绢本设色纵厘米横厘米
清宫旧藏,图中绘肥瘠两马,肥马昂首奋蹄,瘠马低首慢步,用以比喻为官的贪与廉。马的造型为西域良种马,继承了唐代画法,刻画细致,用线、设色都极严谨。
任仁发出圉图卷
绢本设色纵厘米横厘米
任仁发,字子明,号月山道人,松江(今属上海)人,官至都水庸田副使,水利家,参加过江浙,河北等地治河工程。工书善画,擅长人物、花鸟,尤精于画马。
元萨都剌严陵钓台图 轴
本幅纸本 纵五八.七公分& 横三一.九公分&
诗塘纸本& 纵二六.七公分& 横三一.八公分
石渠宝笈初编养心殿著录。鉴藏宝玺&
三玺全。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商琦春山图卷
绢本设色纵厘米横厘米
商琦(?年),字德符,号寿岩,曹州济阴(今山东菏泽)人。其父商挺为元初名宦。商琦官集贤直学士,秘书郎,长于青绿山水,曾在京师作山水壁画。
元 盛懋 秋溪放艇图页
元 盛懋 渔樵问答图页
元唐棣倣郭熙秋山行旅 轴
本幅绢本 纵一五一.九公分& 横一○三.七公分
浅设色画。款。吴兴唐棣子华作。钤印三。唐棣。唐氏子华。书画斋。
鉴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都尉耿信公书画之章。司马兰亭家藏。
元 王振朋 伯牙鼓琴图卷。
绢本墨笔纵厘米横厘米
王振朋,字朋梅,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官至漕运千户。擅画人物、界笔楼阁,因画艺出众,深受文文宗赏识,特剔号“孤云处士”。
此图取材于《吕氏春秋》,故事记述春秋名士俞伯牙与樵夫钟子期因琴声相识并引为知音。图中伯牙端坐大石之上,长髯及胸,神情专注地抚琴。听琴的钟子期坐于下首,双手微合置于膝上,凝神入定,只有翘起的右足似乎在下意识中随着节律动。两人身后侍立的童子或专心静听,或若有所思,或神色茫然,表现出不同的修养对同一首乐曲的不同反映。虽然没有画高山流水作为背景。在技法上运用了白描画法,线如春蚕吐丝,既连绵不断,又富于变化,用有形的笔墨营造出无形的音乐意境。
元王冕画南枝春早 轴
本幅绢本 纵一五一.四公分& 横五二.二公分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著录
。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王冕,墨画梅花。自题。和靖门前雪作堆。多年积得满身苔。疎华个个团冰玉。羌笛吹他不下来。癸巳(西元一三五三
年)夏五。会稽王元章自南作。钤印三。竹斋图书。□王冕。会稽佳山水。
原题。缑岭仙人学道成。欲乘鸾鹤觐三清。月明独立天坛上。雪壳衣裳玉佩声。唐肃。钤印二。唐肃。处敬。
鉴藏宝玺& 五玺全。宝笈三编
元王蒙秋山草堂图轴
本幅纸本纵一二三三公分横五四八公分。
御题行书(乾隆御题。诗文不录)。
题签御笔王蒙秋山草堂图妙品上上。钤宝二。御赏。内府书画之宝。
鉴藏宝玺八玺全。乐寿堂鉴藏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王蒙葛稚川移居图轴
纸本设色纵厘米横厘米
图中描绘晋代道士葛洪携家移居罗浮山的情景。
王蒙()& 霜柯竹石
水墨纸本立轴
款识:黄鹤山中人王蒙画。
王蒙溪山风雨图册
纸本墨笔各纵厘米横厘米
图册共十开,是王蒙早年拟古之作。其中,有师法李成、郭熙、董源、巨然的,也有仿米氏云山,可谓风格多样。同时凝聚密实的自家画风已略显端倪。董其昌在《画祥室随笔》中说:“王叔明……其画皆摹唐宋高品,若董巨、李范、王维,各能似之。若于刻画之工,元季当为第一。”
王蒙夏日山居图轴
纸本墨笔纵厘米横厘米
图中绘夏日青山,长松高岭,山坞人家。半露的房舍中一位怀抱婴儿的妇女似正在来回踱步,哄儿入睡。在描写高士隐居生活中,又蕴含着俗世的生活情趣,这可以说是画家入世情结的一种流露。以细密而短促的牛毛皴画山。松树以淡墨勾形,偶施重墨,山间丛树用焦墨侧锋点染而成,与山的皴染融为一体
元 吴镇 枯木竹石图轴。
吴镇渔父图轴
绢本墨笔纵厘米横厘米
吴镇(年),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浙江嘉兴人。为人“抗简孤洁”,隐居不仕。工诗文书法,善画山水、古木竹石。其山水画多以渔父为题,寄托情怀。
图中绘浅滩水草,一垂钓者舟头弄竿,神情专注。洲上绿树成荫,有染无皴,对岸山丘连绵,淡淡雾霭笼罩下,流水潺潺,曲绕入江。极远处以淡墨没骨染出群峯耸峙,愈远愈淡,空间分明,呈现出一种悠远闲放的意味。
元吴镇篔筜清影图 轴
本幅纸本 纵一○六.二公分& 横三二.七公分。
鉴藏宝玺& 三玺全。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吴镇芦花寒雁图轴
绢本墨笔纵厘米横厘米
元吴延晖龙舟夺标 轴
纵一二四一公分
横六五六公分
浅设色画。无名款。
鉴藏宝玺宣统御览之宝。
王渊牡丹图卷
纸本墨笔纵厘米横厘米
图中绘折枝牡丹,为花王姚黄,一枝花瓣起楼,金蕊吐出,一枝含苞欲放,花叶偃枊,尽显雍容华贵之貌。花梗用勾勒染墨法,花瓣用细笔白描,花叶用没骨法。
尾纸有李升书舒元舆作《牡丹赋》,钤印“濠梁李升”。
元 王渊 桃竹锦鸡图轴。
纸本墨笔纵厘米横厘米
王渊,字若水,号澹轩,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年少时受赵孟俯指教。擅画花鸟、山水,尤精水墨花鸟
图中绘湖石临溪,雄锦鸡栖于石上梳理羽毛,雌锦鸡藏于坡石间,其态悠闲恬静。石旁桃花吐艳,一只山雀昂首翘尾停栖在桃枝上,碧竹、桃叶用没骨法,墨竹用双钩,格调清雅秀润,已开水墨写意花鸟画新风,并成为后世范本。
元颜辉画猿 轴
本幅绢本 纵一三一.八公分& 横六七公分
石渠宝笈续编御书房著录
浅设色画岩树倒垂。双猿联臂。款。秋月。月字已剥落。钤印一。秋月。
鉴藏宝玺& 八玺全。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
元张中枯荷鸂鶒 轴
纵九六四公分 横四六公分。
御笔题签签上有乾隆宸翰一玺。张守中枯荷鸂鶒真迹。御府珍玩。钤宝一。乾隆宸翰。
鉴藏宝玺五玺全。御书房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商丘宋荦审定真迹。希之。
元张中太平春色 轴
纵九九一公分
横四一一公分。
御题楷书(嘉庆丁卯御题。诗文不录)。
鉴藏宝玺周甲延禧之宝。五玺全。宝笈三编。宣统御览之宝。
元张渥瑶池仙庆
轴。鉴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元。赵孟睢
赵氏一门三竹图卷。
此卷为赵孟睢⒐艿郎⒄杂喝嘶骱像岩痪怼
第一段,赵孟钭髂裰帽适且允榉ㄈ牖时首帕Γ踩蠛裰亍W蕴猓骸靶愠龃粤种林卧臧嗽率日松雪翁为中上人作”。钤印:“赵氏子昂”、“天水郡图书印”。
管道升所作墨竹用笔坚劲有力,密叶劲节,不似闺秀纤弱之笔。自题:“仲姬画与淑琼”。钤印:“管氏仲姬”。
赵雍之作,行笔平稳,具有书趣,用笔深得家法。款识“仲穆”。钤印“仲穆”。
赵孟畹幕下淇钗林卧辏耸惫艿郎讶ナ廊辍?芍恕墩允弦幻湃裢肌肪砦笕嘶慵桑⒎峭彼鳌U允弦患宜魅文窈衔痪恚艽两袢眨帜训。
赵孟羁ㄍ家
纸本设色纵厘米横厘米
图中绘秋葵一枝,为写生之作。采用北宋画院双勾填彩的画法,勾线细劲,敷色明净。画面简洁,风韵高雅,是其早年花鸟画的代表作
赵孟钤÷硗季
绢本设色纵厘米横厘米
赵孟钭曰褚
绢本设色纵厘米横厘米
赵孟睿),字子昂,号松雪,鸥波、水精宫道人,吴兴人,南宋宗室。入元后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他博学多才,擅画山水、人物、鞍马、花木竹石。提倡“书画同源”。
图中绘主人公置身清溪竹林之间,表情平和,着宋装,横拖竹筇,气质清高洒脱。衣纹简练概括,平涂白色,使人物在一片绿色之间显得突出。竹枝竹干用笔细劲挺拔,竹叶描绘细致缜密,层次分明。
赵孟钣捏虼魇ね季
绢本淡设色纵厘米横厘米
图中画戴胜栖竹之上,形象逼真。竹用双勾法,鸟用没骨法,笔法谨细。淡设赭黄色,敷色明净。画风工致,受北宋画院画法影响。在赵孟畹牧鞔髌分校窕钗偌朔ξ湓缒曛鳌
元赵孟俯吹萧士女图 轴。鉴藏宝玺&
五玺全。石渠继鉴。御书房鉴藏宝。古希天子。八徵耄念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赵孟俯(元)& 临禾契贴。
元张舜咨画树石 轴。
八玺全。乐寿堂鉴藏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收传印记& 陈熙古印。集雅堂。
赵雍秋林远岫图轴
绢本设色纵厘米横厘米
图中画江山秋树,江面空阔,鸿雁惊飞,远山如带。山石上所画树木枝干挺劲如虬,枝头如蟹爪,远山用披麻皴。用笔勾、点、染结合,画法多样,设色淡雅,给人以秋天清冷的气息。此图反映了赵雍典型的山水画风貌。
赵雍松溪钓艇图卷
纸本墨笔纵厘米横厘米
元画家赵雍、王冕、朱德润、张观、东方壶五人之作合为一卷。圈中墨笔画双松远岫,溪中小舟上有一老者垂钓,构图疏朗,意境旷远,用笔较放,用墨略重。
本幅款识:“至正廿年()二月既望仲穆画”。钤印“仲穆”、“魏国世家”。另有清乾隆御题诗一首。钤清乾隆内府诸印及“喜庆御鉴之宝”以及“李肇亨”、“仪周鉴赏”、“李氏鹤梦轩珍藏记”印共十六方。
元赵麟相马图 轴。
御题行书(乾隆癸巳御题。诗文不录)。
鉴藏宝玺& 八玺全。古希天子。寿。八徵耄念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周亮敬观。
元赵希远画林峦福地 轴。
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五玺全。宝笈三编。宣统御览之宝。
朱德润松溪放艇图卷
纸本墨笔纵厘米横厘米
图中绘溪上两文士于舟中对话,情态动人,舟中载有书卷。岸边坡石势如虎踞,古松形如盘龙,远山相映,境界幽美静谧,洋溢着诗情画意。人物用白描,松树刻画精细,坡石皴染润润,浓淡相间,而远山仅用粗墨线一勾而成,最远山则以极淡墨没骨写出,似有似无。此卷诗画并称一绝,当是朱氏晚年得意之笔
朱德润秀野轩图卷
纸本设色纵厘米横厘米
朱德润(),字泽民,号睢阳散人。原籍睢阳,居昆山。得赵孟俯推荐,官至镇东行中书省儒学提举。擅画山水,师法郭熙。《海叟诗集》中记载:“朱公图画爱者众,声价端如古人重。王公巨卿数见寻,往往闭门称腕痛。”
元朱叔重春塘柳色 轴。
鉴藏宝玺八玺全。乐寿堂鉴藏宝。古希天子。寿。八徵耄念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上二印钤於右边幅。
收传印记王达善氏。沈度之印。画。半印。一半印不识。一印漫漶不识。
赵孟钚】独献拥赖戮怼罚1316) 纸本 24.3&153.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钚惺椤断芯痈场
赵孟睢段庑烁场烦282.95厘米,高25.8厘米,册页折叠整幅长卷式装帧。原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1955年经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之联系相商,始入藏浙江省博物馆至今。
  《吴兴赋》是赵孟钍榉ㄗ髌分械牡靡庵鳎移渌橹谌莩鲇诒救怂鼍秃笳叨裕谄浯雷髌分幸彩呛奔摹
鲜于枢草书《韩愈进学解》纵49.1厘米,横795.5厘米,北京首都博物馆藏
天下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天下第八行书:米芾《蜀素帖》
米芾《陈揽帖》(昨日帖)纸本 行书 纵25.9厘米 横20.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臈白帖》 纸本 草书 纵30.5厘米 横23.7厘米
米芾《乐兄帖》 纸本 行草书 纵29厘米 横66厘米
米芾《政事帖》(又称春和帖)纸本 行书 纵30.5厘米 横40.8厘米
米芾《真酥帖》 纸本 草书 纵28.6厘米 横2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政事帖》(又称春和帖)纸本 行书 纵30.5厘米 横40.8厘米
米芾《自叙帖》宋拓本(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书《醉翁亭记》
宋 苏轼《李白仙诗卷》 蜡笺 34.5&106cm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苏轼《祭黄几道文卷》楷书 纵31.6cm 横121.7cm 1087年 上海博物馆藏
天下第九行书《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行书,墨迹纸本,纵32.8厘米横219.2厘米,全文计29行,153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黄庭坚行书《华严经疏卷》
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草书卷》 纸本 纵37厘米 横392.5厘米约书于崇宁三年(1104)日本京都藤井斋成舍有邻馆藏
经伏波神祠》(局部)
行书 纸本 33.6 & 82.6cm,凡16行,166字。日本东京细川护立氏藏
《庞居士寒山子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书法家蔡襄书法作品
蔡京的书法作品
陆游的书法作品
五代十国期间杨凝式的作品
辽金时期吴激的作品
赵秉文《赤壁图卷题诗》纸本,原图纵高51.9厘米,横长38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李建中作品
宋代杜绶的作品
欧阳修的书法作品《集古录跋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欧阳修《致端明侍读留台执事尺牍》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宋代徐铉的书法作品
宋代释梦英篆书千字文
朱熹《大桂驿中帖》册纸,纵33.4cm,横57.3cm,行草书,17行,240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朱熹《秋深帖》(致会之知郡朝议尺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朱熹《与彦修少府帖》纸本尺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熹顿首
彦脩少府足下:别来三易裘葛,
光霁,倍我遐思。黔中名胜之地,
若云山紫苑,峰势泉声,犹为
耳目所闻睹,足称
高怀矣。然猿啼月落,应动故
乡之情乎;熹迩来隐迹杜门,释
尘棼于讲诵之馀,行简易于礼
法之外。长安日近,高卧维艰,政学
荒芜,无足为
门下道者。子潜被
命涪城,知必由故人之地,敬驰数行
上问。并附新茶二盝,以贡
左右。少见远怀不尽区区。
熹再拜上问
彦脩少府足下 仲春六日
朱熹《城南唱和诗卷》纸本,手卷 31.5&275.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朱熹《城南唱和诗卷》帖凡64行,共462字。首题“奉同敬夫兄城南之作”。末款“熹再拜”。钤白文“朱熹之印”。此诗卷是朱熹为和张栻城南诗20首所作。此卷书法笔墨精妙,萧散简远,笔意从容,灵活自然,无意求工,而点画波磔无一不合书家规矩,韵度润逸,苍逸可喜,是朱熹书法代表作,为朱熹传世佳作。明陆简《朱熹城南唱和诗帖跋》云:“紫阳夫子平生讲道之功日不暇给,而于辞翰游戏之事亦往柱精诣绝人。评书家谓其书郁有道义之气、固耳。”
《绛帖》(山西新绛县图书馆藏十二卷本,共338张图)
《绛帖》为北宋潘师旦摹刻,因刻于绛州,故名。《绛帖》是与《淳化阁帖》齐名的三大名帖之一,为书法瑰宝。该帖刻于年(宋皇祐、嘉祐年间),集宋以前书法名家之大全,具有很高的书艺价值。《绛帖》以《淳化阁帖》为底本而有所增删。
宋 范宽《溪山行旅图》--- 绢本.jpg
宋 米芾《春山瑞松图》.jpg
妙法莲华经卷,据考应是书于五代时期,其书法有很强烈的艺术效果,端严秀整,风格与唐《灵飞经》十分近似,是研究民间书法的宝贵资料。
《土母帖》,李建中书,行书,纸本,纵三一·二厘米,横四四·四厘米。10行,行104字。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释文:所示要土母,今得一小笼子,封全咨送,不知可用否?是新安缺门所出者,复未知何所用,望批示。春冬衣历头,贤郎未检到,其宅地基,尹家者,根本未分明,难商量耳。见别访寻稳便者,若有成见宅子又如何?细希示及咨。孙号西行少车,今有旧车,如到彼不用,可货却也。
范仲淹 师鲁帖。
释文:仲淹顿首:李寺丞行,曾□□□□递中,亦领来教承动止休胜。仲淹此中无□□,儿了病未得全愈,亦渐退减。田元均书来,专送上。近得□扬州书,甚问师鲁,亦已报他贫已安也,暑中且得未动亦佳,惟君子为能乐□,正在此日矣。加爱加爱不宣。仲淹□师鲁舍人左右。四月二十七日。
远行帖,手札,纵31.1cm,横39cm,行书,11行90字,粉花笺本。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二札帖》其一。
远行帖也称修答帖,释文:“仲淹再拜,呤箤W士四兄:兩次捧教,不早修答,牽仍故也。吳親郎中經過有失款待,乞多謝。吾兄遠行,瞻戀增極,萬萬善愛,以慰貧交。蘇醖五瓶,道中下藥。金山鹽豉五器,別無好物,希不責。不宣。仲淹再拜,象山學士四哥座前。八月五日。”
《边事帖》,粉花笺本,纵30.5cm,横42cm,行书,13行93字。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二札帖》其一。
边事帖又称乡曲帖,释文:“仲淹再拜,知府刑部仁兄:伏爲起居萬福。施鄉曲之惠,占江山之勝,優哉樂乎。此間邊事,夙夜勞苦。仗朝廷威靈,即目寧息,亦漸有倫序。鄉中交親俱荷大庇,幸甚。師道之奇,尤近教育,乞自重,自重。不宣。仲淹拜上,知府刑部仁兄左右。三月十日。”
文彦博《内翰帖》,又称《得报帖》,行书,纸本,纵二六·四厘米,横四三·四厘米。凡十行,(此帖《三希堂法帖》改作十一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七十一字。
释文:彦博启,先此邮中得报,内翰奄弃盛年。久忝知契,闻讣摧咽,况乎天性,何可胜处?切须自勉。老年如何当此,生于前年,罹此痛,犹赖素曾留意于无生法,故粗能自遣,幸听愚者之言。彦博。
苏洵《道中帖》,尺牍,行草书,35.3x53.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洵顿首再拜 昨日道中草草上记 方以为惧 介使罪来 伏奉教翰 所以眷藉勤厚 见于累纸 感服情眷 愧怍益甚 晨兴薄凉 伏惟台候万福 洵以病暑加眩 意思极不佳 所以涉水迂涂 不敢人城府者 畏人事也 宠谕常安之行 仰戢爱与之重 深欲力疾 少承绪言 但闻台候不甚清快 冒暑远行非宜 兼水浸道涂 恐今晚亦未能至彼 虚烦大旆之出 曷若相忘于江湖 不过廿日后 便可承颜 或同涂为鄱阳之行如何 更几见察 幸甚 匆匆拜此 不宣 洵顿首再拜 提举监丞兄台坐
《行书自书诗文稿卷》,欧阳修书,纸本,纵30.5厘米,横66.2厘米,藏辽宁省博物馆藏。此卷诗文稿包括《欧阳氏谱图序》和《夜宿中书东閤》七律一首。从跋文中可知前者作于至和二年(1055),作者时年四十九岁,后者作于嘉祐八年(1063),时年五十七岁。
《致端明侍读留台執事尺牍》欧阳修书。纵25.9公分,横53.4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致端明侍读留台執事尺牍》又称“上恩帖”,是欧阳修晚年写给司马光的信札。這件作品,除了苏轼所指出的:“字形结体宽扁、起笔露锋芒、且多渴笔”外,还可以见到橫細直粗,以及撇笔枯长等笔画线条特点。作品用笔精谨,点画之间,一丝不茍,充份反映他重视法度的性格。
《灼艾帖》欧阳修书,行书。纸本,册页。纵25厘米,横18厘米,行楷书,6行69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帖中“见发言”的“发”即欧阳修长子欧阳发。所谓“灼艾”,即针灸。此帖曾经项元汴、安岐、江德量鉴藏。清安岐《墨缘汇观上编》著录。
蔡襄《持书帖》,纸本,行楷,纵27.2厘米,横57.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蔡襄《门屏帖》,尺牍,纸本,27.8cm X16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门屏帖》为蔡襄早期作品。
释文:襄颛诣门屏,陈谢推官吕君。九月日,襄上谒。
蔡襄尺牍《离都帖》,1055,纸本,29.2cm&46.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襄啟。自离都至南京。长子匀感伤寒七日。遂不起此疾。南归殊為荣幸。不意灾祸如此。动息感念。哀痛何可言也。承示及书。并永平信。益用悽惻。旦夕渡江。不及相见。依咏之极。谨奉手啟為谢。不一一。襄顿首。杜君长官足下。七月十三日。贵眷各佳安。老儿已下无恙。永平已曾於递中。驰信报之。
苏轼《啜茶帖》,书于1080年(元丰三年),信札,行书,纸本,纵23厘米,横17.7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曾编入《苏氏一门十一帖》。内容是通音问,谈啜茶,说起居,落笔如漫不经心,而整体布白自然错落,丰秀雅逸。
释文:道源无事 只今可能枉顾啜茶否 有少事须至面白 孟坚必已好安也 轼上 恕草草
苏轼《渡海帖》,行书,元丰三年(1100),纸本,纵28.6、横40.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治平帖》,纸本,纵29.2厘兴,横45.2厘米,熙宁二年(1069)苏轼三十四岁时书。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
苏辙《春寒帖》,约1089年(元祐四年),行书,纸本,25.2x24.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辙《晴暖帖》,1089年(元祐四年),行书,纸本,24.9&19.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司马光《天圣帖》,楷书,纸本,纵30·3厘米,横48·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天圣中先太尉与故相国庞公,同为群牧判官、故省副陈公与庞公善,光以孺子得拜陈公于榻下。元丰二年,八月乙丑晦。陈公之孙法曹过洛,以公手书诗稿相示,追计五十年矣。乌呼!人生如寄,其才志之美,所以能不配于后者,赖遗文耳。苟无贤子孙,其湮没不显于世,可胜道哉!光窃自悲,侍公之久,今日乃得睹公之文,又喜法曹君之贤,能显融其先烈,是敢嗣书于群贤之末。涑水司马光。
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纵33.8厘米,横130 厘米。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秦观《摩诘辋川图跋》,纸本,纵25.2、横39.4cm。凡16行,每行字数不一,共174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余曩卧病汝南。友人高符仲携摩诘辋川图。过直中相示。言能愈疾。遂命童持于枕旁阅之。恍入华子冈。泊文杏竹里馆。与斐(应作裴)迪诸人相酬唱。忘此身之匏系也。因念摩诘画。意在尘外。景在笔端。足以娱性情而悦耳目。前身画师之语非谬已。今何幸复睹是图。仿佛西域雪山。移置眼界。当此盛夏。对之凛凛如立风雪中。觉惠连所赋。犹未尽山林景耳。吁。一笔墨间。向得之而愈病。今得之而清暑。善观者宜以神遇而不徒目视也。五月二十日。高邮秦观记。
蔡京 徽宗十八学士图跋。;
整体看这幅作品,笔者体会到了王羲之潇散、妍雅的书风。字间起承有度、行脉整齐。观其点画可谓典雅峻爽,出锋犀利果断,骨肉停匀。从细节分析,我们更能清晰地看到蔡京学古功力之深。如“盖”、“唐”、“之”、“所”、“知”等字与怀仁《集王圣教序》和《兰亭序》中相同字相比,用笔、结体莫不肖似。在蔡京很常用的反捺中,“贤”字的反捺明显取法米芾,而像“之”字的反捺中锋重顿,然后从笔画的中间或下侧提笔出锋的笔法,又可在《兰亭序》中找到渊源。另外,“议”字和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仪”字,“股”字和柳公权《玄秘塔》中的“散”字进行对比,都可表明他取法的广泛。
蔡卞《雪意帖》,29.3x34.1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卞拜覆 雪意殊浓 甿亩大洽 殊为可庆 蒙赐答诲 尤以感慰适行首司呈贺雪笏记 似未稳 试为更定 如可用 即乞令写上也 不备 卞拜覆 四兄相公坐前
陈瓘《仲冬严寒帖》,尺牍,纸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瓘启 仲冬严寒 伏惟尊候万福 瓘蒙恩迁叙两官 昨日祗授 圣恩深厚 无以论报 拜命感涕而已 五八娘已成亲 十娘在后月 恐知之 七六行 谨此上问 余乞保重 不备 瓘拜上 思济使君大夫 十三姐县君 十一月廿二日
韩元吉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118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雨三日未解,海岱只尺不能到,焚香而已。日短不能昼眠,又人少往还,惘惘!足下比何所乐?
米芾《焚香帖》,草书,纵25.2厘米,横25.2厘米。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米芾《焚香帖》,又作《海岱帖》,草书九帖之九,为米芾知涟水军时所写之尺牍,以帖中有“焚香”二字,故取之以名。“海岱”指海岱楼,在涟水。
释文:中秋登海岱楼作。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东轮。信书亦一难事。
米芾《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即为《中秋诗帖》(草书九帖之六、七),纸本,草书,纵25.2厘米,横36厘米。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米友仁《文字帖》,纸本,25.8&21.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友仁悚忽 承录文字深荷 勤意并候 面谢 友仁悚忽再拜
米友仁《跋研山铭》。
米芾《跋步辇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褚遂良摹兰亭序跋赞》,纸本,24 X 47.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佶 欲借风霜二诗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由两首七言与五言律诗合并而成,也名为“欲借、风霜二诗”帖。过去学者推测这可能是宋徽宗廿九岁(1110)时所作。
辛弃疾《去国帖》,纸本,册页,纵33.5cm,横21.5cm,行楷书,10行,110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秦桧《偈语》帖23行,行2—5字不等,计110字,残5。首题“秦检书偈语”尾落朱文“秦”、“桧”二印,另有鉴藏数枚,足见其真。用笔率意自然,松脱舒畅,结字顺势而就,不滞不板,其笔意结体与蔡京兄弟非常相似,但气势之开张稍不及之。
岳飞 出师表
岳飞《书谢眺诗》,行草。书南北朝诗人谢眺《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共111字,书于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三月,后有明徐达、海瑞等跋浯。是卷以行楷书开始,行草体相杂,点画圆和朴厚、笔飞墨舞,颇具功力。
张浚《谈笑措置帖》,纸本,行书,纵31.5厘米,横38.2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
此帖是写给岳飞的书札。岳飞于绍兴三年(1133)四月带兵至虔州平定反叛,“斩十大王”,“一无遗类”,六月班师。此帖称“虔贼陆梁”,当是四、五月份所发,时张浚三十六岁。
韩世忠《高义帖》,纸本,行楷书,纵29.7厘米,横37.7厘米。
《高义帖》书法学苏轼,结体端正,用笔丰润。《宋史》称韩世忠在绍兴十一年(1141)四月解除兵权,“拜枢密使,遂以所积军储钱百万贯、米九十万石、酒库十五,归于国”,帖中所说“以私家身物,悉进朝廷”,正与此相合,故此帖当作于适时,韩氏五十三岁。
赵构《赐岳飞批札》,行书。作于绍兴十一年(1141年)。台北兰千山馆藏。
是赵构给岳飞亲笔信,后署“付岳飞”3字,上钤御前之宝,下有高宗御押二印。字体介于行楷之间,气韵清和,显示作者深厚的书法功力。
赵构《七绝天山诗》,纨扇,草书,绢本,23.3 x 24.3cm。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院藏。
赵构《汉高帝求贤诏卷》,行书,纸本,33.6cm&123.3cm。
《七言律诗》,册 绢本,行楷书,27.1x48.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墨迹是宋高宗以楷书书写杜甫的七言律诗(即事),又名《暮春三月诗帖》。此一诗帖以中锋书写,通幅看来章法疏朗,字体匀称、圆润,墨色统一,令人看来赏心悦目。杜甫这首七律的意境如画,高宗笔墨洗链,二者可说是相得益彰。诗后原来还有元代赵孟钗耸鞯耐迹上б驯蝗瞬萌ァ
陆游 自书诗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范成大《垂诲帖》,尺牍,纸本,草书,31.5x61.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中流一壶帖》为范成大所书信札,纸本。纵31.8厘米,横42.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岳珂《郡符帖》,纸本,楷书,纵30.3厘米,横49.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
岳珂跋《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即《唐摹万岁通天帖》),辽宁省博物馆藏。
陆游《苦寒帖》,纸本,纵31.8厘米,横48.3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曾经清内府收藏,刻入《三希堂法帖》。
朱熹《致教授学士尺牍》,纸本,草书,33.1&9.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朱熹《卜筑帖》,草书尺牍卷,纸本,纵33.7厘米,横52.5厘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高岛菊次郎氏寄赠)。
《草书木鸡集序卷》,纸本,纵24.5厘米,横96.5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部分欣赏。
鲜于枢 石鼓歌。
北京瀚海2004春季拍卖会中的国古代书画专场上,此作以4200万高价拍出,加上佣金成交价高达4620万。打破了宋米芾《研山铭》手卷3300万元的中国书画第一高位的纪录。
蔡松年 跋苏轼李白仙诗卷
康里巎巙《奉记帖》,行草书,纸本,纵29.8cm,横55.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杨维桢《城南唱和诗卷》,行草书。论元代书法形态的奇崛古朴,杨维桢当数第一
邓文原《临急就章》,书于大德三年(1299年),纸本,全本纵23.3厘米、横398.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揭奚斯《陆柬之文赋跋》,楷书。纸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妇产科大夫电视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