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下,这张图片中,这个仪表车辆仪表盘看是什么车代表的车辆仪表盘看是什么车?你们编号是怎么编的啊

中英气候变化研修班全文纪录(第一天3月10日下午)&&&&&&&&&&
发布者:&|&
浏览(5299) 评论
&|&发布时间: 14:53:26&最后更新时间: 15:02:22
本作品所属分类:
文章类型:普通
中英气候变化报道研修班
时间:日(上午)
地点:亮马河饭店二层万黛厅D段
&&& Paul& Brown:上午会议安排的很密集,下午我们主要谈一下新闻方面的问题,等一会儿我再讲。下一个发言人是讲中文,但是屏幕上会打出英文的幻灯片,这也是我们中英互动的一个有趣的方式。今天上午有人跟我说中国没有什么自由撰稿人,但这边我觉得我想讲中国应该有自由撰稿人,自由撰稿人并不意味着他不为任何人工作,而是说一旦承担了BBC、卫报的任务之后,就假定自己代表这些媒体做出说明。在一个资本主义社会这样为他人代言的方式会使收入更加丰厚。我想这个也能代表中国自由撰稿事业的未来一个可选的发展方向吧。
&&& 贾鹤鹏:我今天做的演讲主要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主要是去年我在韩国科学传播方面的PCST会议上提交的一个论文,后来做了一些补充,很多人也提出过很多的置疑,这个我不用说了,气候变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目,对中国来说也是非常重要。中国也是世界排放第二,中国可能在2010年超过美国的排放量。
&&& 大家今天来到这里,说明我们在这个领域缺乏一个有效的科学传播。我这个研究首先是当时选样了几份媒体,有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科学历史报、新京报,选这四份媒体,因为考虑到党报系统、科技类的专业报纸以及都市报大众媒体,做了这样一个标准。然后在这个之后又做了一个随机的调查研究,向中国的科学记者和与气候相关的科学家进行了一些求证。
&&& 首先我选举了三个阶段,这是去年研究的,后来会补充一些今年新作的一些研究。这三个阶段当时主要是一个因为议定书的启动,还有就是美国发生飓风,这是第一阶段京都议定书生效。第三个阶段就是后京都议定书的谈判启动。
&&& 中国越来越关注气候变化的问题,这都是2005年的报道。实际上我们看到党报系统报道的数量是非常多的,都市报,就是新京报报道的数量非常少。如果考虑到新京报每天的版面数量是人民日报的四倍的话,他占的比例就更少了。(图)这是第一个发现。第二发现,尽管党报系统报道了更多气候变化的问题,但实际上在很多意义上讲,都没有起到一个非常有效的科学的传播。首先气候变化的报道是一种常规的例行公事的报道,几乎非常少提到对人类生活的破坏作用。今天上午和施建松谈到气温上升两度对老百姓的影响究竟在什么地方。在我做的研究中,看到我们99%的报道上仅仅把未来升高两度的事实告诉你,没有任何的解释,所以对于公众来讲,他并不知道未来要升高两度对于他会意味着什么。
&&& 首先,中国的媒体基本上会把全球变暖和对环境的影响作为一个确定无疑的事实来论述。在前面的文献综述部分,我之处整个90年代,美国的主流媒体报道气候变化问题的时候,是偏重于报道争议。但是,在中国则把它当成无疑的事实来论述;其次是关于媒体的气候报道,报道中国的情况非常非常少。再一点,总共读下来100多篇报纸文章,直接引述中国科学家的文章不到20%。
&&& 我们中国的媒体把这个气候变化的报道作为一些非常确定的事情的报道,但是很遥远比如说格陵兰发生了什么事情,南极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没有中国发生的事情,更没有北京发生的事情。其次就是在我们的报道中,很缺乏对科学的过程和科学的辩论的过程,几乎都没有去报道,而实际上有关科技的不确定性和争议在一定程度上恰恰是吸引读者的部分。
第二部分就是用电子邮件问卷的方式向50个记者和50个科学家发问,收回记者问卷28份,回收科学家问卷21份,对于记者的问题就是是否经常报道气候变化,是否在过去一年中采访过气候科学家或者是接受他们的新闻稿。第三个问题是您认为什么因素让你认为中国缺乏气候变化的深入报道,主要针对大众媒体。其中,70%的记者说他们没有报道过有关气候变化的任何争议性东西。在所有记者的答案中跟我的读文章看出来的数据一样,偶然采访过气候科学家的人大概18%,14%的记者是从来没有采访过气候方面的科学家。这也表明在科学家之间和记者之间的相互沟通是比较有限的。实际上,在其他一些研究者,比如说清华大学的刘兵老师也发现了科学界和记者之间缺乏沟通是妨碍中国科学传播的首要因素。我的这样一个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因素导致气候报道不充分?答案数量第一的因素就是缺乏这样一个沟通,然后是54%的人认为编辑缺乏兴趣,再一个是记者缺乏职业修养。
随后我向科学家进行了提问,第一个问题是你是否认为在过去的一年在大众媒体上有足够关于气候的报道,第二个问题是媒体是否在这些问题上找过您?第三个问题是您认为有效传播不足的问题是什么?第一个问题是没有一个科学家说媒体进行了足够的报道,绝大多数被采访的科学家都说,他们看到了报道,但是这些报道不精确及没有任何接触到不确定的东西。第二个问题就是是否被记者采访过,29%的人没有被采访过,偶然被采访的也只有20%,24%的接受过专访,只有14%的人曾经为媒体写过有关气候变化方面的文章。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报道不足呢?47.6%的人说缺乏一种很有效的传播的机制,另外一些科学家说,记者和科学家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这个问题可以重复上一点了。43%的科学家认为记者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
&&& 从总体上来讲,这项研究第二部分就是关于记者和科学家访谈的部分基本上可以印证第一部分抽样读文章得出的结论,就是说基本上缺乏深入的分析,缺乏报道中国科学家的声音和中国科学家的研究,以及缺乏报道气候变化在中国的实际影响。
&&& 两者有一点区别,有比较高的记者的比例说他们已经充分地报道了中国科学家的研究,但是同样有比较高的比例,大概应该是70%比例的科学家,他们认为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没有被记者报道过,说明我们的记者们实际上并不知道中国的科学家在做什么研究,他们会想当然的说我们把中国科学家的研究都报道了,或者说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报道。这个当然实际上是跟中国整个的科学新闻缺乏一种沟通的机制是有关的,在座的我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在美国或者欧洲科学新闻的报道途径是一个非常严格的以论文为依据的,在每一个重要的学术期刊发表重要论文的时候,都会把这个论文提前做成新闻稿给记者,从而让记者有时间把这个报道给大众。在美国有一个网站是记者免费注册的,每天都可以由50条—100条重要论文的新闻稿。在我们推动下,中国科协也在做这个事情了,但是还很初步,希望越来越好。
&&& 还有两个结论,我觉得也是会有助于解释中国为什么缺乏深入的报道?与美国的区别是,美国报道是一些不确定性和有争议的东西,在中国完全没有任何不确定、没有争议的东西,在这么确定的事实发生在那么遥远的地方,从而减少了记者的兴趣去与科学家进行交流,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不知道在座的记者有没有这样的要求,对我们科学发展网络,我给Science、Nature写稿子的时候,有一个基本地东西就是看到一个新闻稿,必须去向第三方科学家求证,否则是不能发表的。如果有了这样一个制度或者规矩之后,在文章之中引述科学家的话就大大增加了。我们还是缺乏一种均衡、平衡的报道机制。我觉得多数是把新闻稿拿来,还很少让第三方科学家进行评论,这个评论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负面。
大多数中国的媒体,尤其是党报系统以宣传为主,在气候变化领域我看到的无文章可以看出来,缺乏竞争的意识和吸引读者的意识。再一个就是我觉得更多地去了解,因为这个结论是当时是在科学传播的会议上讲的,要更多地了解政治的、民族以及机制性的因素在气候变化中的影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科学文化怎么形成的。
&&& IPCC第四份工作报告出来以后,又补充了一个简短的研究。科学时报由于网站改版,这次科学时报被迫忍痛割爱了。从2月2日到3月2日媒体有这样一个的报道数量:
我们看到这个趋势跟刚才所说的还是很一致的,就是说党报系统报道的内容更多,都市报报道的内容还是比较少。
&&& 全球变暖和对环境的影响还是作为一个确定无疑的事实,人们接受下来了。在所有的媒体报道中都没提到全球变暖在科学上还会存在不确定性。但是已经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地方,首先这几份报纸关于气候变化的文章,现在可以说都接触到了中国的情况,这个跟我对2005年报道的分析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对比,那个时候好象所有的报道都是非常遥远的事情,跟中国没有关系,但是这个都报道了中国的情况。越来越多的报道不光是简单地报IPCC的结论,而且还向中国科学家求证其中的东西,应该说是非常可喜的一个进步,这个形式上的进步实际上意味着实质上在逐渐提高,而且现在有更多深度的报道,在报道中也涉及到更多的科学。
&&& 两者中仍然还是有一些共同之处。今年新的报道中,大家大概会提及中国在全球变暖中有一些作用也受到一些影响,但是几乎没有文章在写的时候考虑到中国是一个世界第二大排放大国的事实。也没有任何的文章或者是评论、讨论谈论中国应该做一个减排的努力。尽管现在大家的报道中提到了中国,但是仍然缺乏很生动的描写,基本上是依照科技部发布的评估,以及2月6号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我觉得实际上气候变化既然影响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实际上我相信应该会有很多很好的细节的东西可以供我们的记者利用,但是实际上非常遗憾,在这一点上还是没有看到。
&&& 我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分析,为什么现在会有一个报道方面的改观呢?首先,IPCC第四份评估报道的发表,创造了一个非常新的新闻点。第二,围绕IPCC第四份评估报告有了更多的活动,比如科技部组织的新闻发布会,今年2月份国新办组织的新闻发布会,以及后来科技部公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越来越多的政府活动,导致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家都去参加新闻发布会,更容易采访到中国的科学家了。可能平常的时候,很多人都没有这样的机会能接触到这些科学家。
&&& 下面这个没有对观众进行统计数据的支持,但是我相信这也是气候变化这样一个题材正在中国的读者中逐渐升温,大家来这儿多人,非常踊跃报道这个研修班,这也是非常可喜的。可见大家对它的关注程度是不一样了。但是,我们认为,我们中国的记者在报道气候变化中,仍然是缺乏一种特别充分的觉悟,这种充分的觉悟应该包括意识到气候变化对普通公众生活的影响,意识到中国在世界气候变化中所产生的作用,各种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可以看到提及这方面的努力还不是很多。
&&& 正像刚才吕老师讲的,谈到应对气候变化不纯粹是一个科技的问题,还包括政治、经济、环境等问题,媒体报道中,几乎这方面没有提及,唯一的例外是我在科技日报上有一篇非常好的报道,正像我们以前研究发现的,我们做一些建议性的东西,我们的记者还是需要去提高这种均衡的报道手段。要去学会从不同的方面引述不同的观点,尤其是对一个比较小的题材。
&&& 我们非常需要的是把气候变化的科学讲清楚,未来多少年气温升高一摄氏度到六摄氏度对日常的生活意味着什么,要努力地去提高这样的力量。再一点,气候变化不仅仅是一个环境的问题,或者是科学的问题,更多的像是一个很综合的问题,所以大家想做好这方面的报道需要了解很多这方面的知识。
&&&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科学与发展网络关于气候变化的资料库,其中有很多东西对大家有用。下面特别推荐的是我们这个政策简述,其中勾勒出气候变化的争议问题,可以供大家作为背景资料来阅读。当气候变化已经作为一个很多人看来确定无疑的事实的时候,我们仍然是有必要考虑反对的证据,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去支持,第一,我们作为科技的报道,我们有这种均衡的义务。第二,对反对的证据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在提高我们认识的过程。第三,有这样一些反对的证据,对吸引高层次的读者的注意力也比较有帮助。
&&& 非常感谢英国使馆祖文涛今天的支持!也非常感谢在座的每个人都能够在这儿听。我的演讲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对我这项研究没有讨论的时间,大家一会儿在讨论的题目中可以一起来讨论,这个是作为Paul& Brown接下来要讲新闻技巧,这是给他提供一个新闻基础,之后大家可以进行更多的讨论。
&&& 《气候变化》这是一本翻译成中文的书,有关气候变化的内容非常充分,在北京图书大厦发售。
&&& Paul& Brown:我原来在卫报工作,从卫报离开之后,也花了几年的时间写几本书,这就是我这本书的封面,既然贾先生推荐了他这本书,我这里也推荐一下我这本书“对全球的警示”,这本书在全球都有,大家可以来翻看一下。这个书跟大家提一句,不想做广告,在中国买不着,五周以前在英国出版,今年在美国也将出版发行。这次在发言当中,我会引用书里面用到的图片,因为图片的力量绝对是不能低估,特别是在气候变化的报道当中,图片尤为重要。因为英语当中有一句话,一幅好的图片胜过千言万语。如果说你的报道当中能够用到这个书的封面的照片,一下就能给读者一个清晰的印象,气候变化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
&&& 作为记者,我要不断强调,要想把新闻稿写好,在发稿之前要充分了解报道的主题。但是气候变化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最大的难处也是报道的难度。我们在报道当中也要不免涉及到气候变化当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所以在报道当中,一方面要总结科学家的观点,同时我们也要去承认他说的这些科学上的观点并不是已经为所有人共知的绝对的事实。而且另外有一个问题,气候变化这件事很难以一篇报道说得很全面,要写成很多的故事。这次我来北京,虽然时间不长,我马上发现一个例子,北京的空气质量的污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这不单是气候变化的报道,同时可以成为卫生报道、社会报道和经济报道。比如说,北京的沙漠化,也是跟大家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不管是城市居民也好,还是农民也好,到下个世纪北京还是不是一个适宜人居住的地方还是一个问题。比如说,上海会不会淹没?这几乎不是一个问题了,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只是在于再过多久,上海才会丧生于波涛之下。作为我们人类来讲,海平面的不断上升已经是一个确定的事实了,因此我们现在的问题不是说海平面会不会上升,上海会不会被淹没,而是多快会被淹没,是50年的事情还是100年的事情,多久我们才从上海撤出来。
&&& 如果我是作中国的记者,我就会密切地追踪做海平面上升方面研究的工作组,不断跟他接触,接触几个月之后我就会得到一些独家的报道,关于上海海平面上升的报道。因为中国的未来究竟向何处去,很大程度取决于他的研究程度。
&&&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这本书中的一些观点,通过一些简单的流程图,我们看看记者工作的流程,这是一个德国专家撰写的。我们作为新闻报道的起点,记者的案头上摆了一个科学的报道、一份新闻稿或者是一份学术专著,这时候我们要看看它有没有新闻价值,能不能作为新闻素材。我们记者案头可能一下子被放上一大部的学术专著,这个时候就要抉择,是把这书扔到废纸篓里,还是根据它写一份报道。第二个就是灯泡,代表着我们大脑,记者通过挖掘新闻素材开始思考,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们一块儿聊天的时候也说,拿到这样的素材之后是不是可以跟其他的同事、记者、或者编辑一起讨论一下,这样的新闻素材后面可以产生什么样的故事。写报道的人并没有千篇一律,第一步,这也是最难的一步,就是说服编辑,让他认识到这个报道的新闻价值。比如我们这个书,可能有各种形式,报道的事情虽然都是气候变化,但是也有不同的角度,英国的记者在报道气候变化的时候,报道出来的结果、呈现出的形态也是千差万别的。我这边也举一个例子,是叫伦敦晚报,另外还有一个是叫东区快报,伦敦东区的一份日报,伦敦东区是最有可能被洪水淹没的地区。第三个就是叫卫报,就是原来我所供职的报社。第四个叫做“HELLO杂志”,主要报道对象类似于明星结婚的事。这个幻灯片上最后末端就是我们的读者。
&&& 现在我们分析这四个报纸的不同报道角度。首先看一下卫报,这个报纸中的图片来自于我那本书,描述的是在伊拉克守卫天然气的管道的战士,最后没有成功守卫住天然气管道,因为大家看这个图片本身是非常有戏剧性,引诱着读者来读这个报道。实际上报道的内容就是我报道气候变化这二十年的历程,就是从我一开始接触这个话题到现在为止报道角度、内容不断变化。在我一开始报道的时候,那个时候切入的角度,气候变化是一个科学理论,所指向的对象有可能影响到我们的子孙后代。在十年前,我们开始在英格兰能够观察到气候变化的初步迹象,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意识到气候变化比我们预想的来得猛烈。现在气候变化的事情好象已经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因为大家都觉得气候变化是正在进行时候,春天到来已经提前,夏天被热死了,干旱非常严重,科学家问这不一定是气候变化造成的,但是英国人民相信,这个诱因就是气候变化,人民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因为人民才是我们的读者。在英国人们一般开始交谈的时候往往以谈论天气开始的,现在有这样的变化,人们在谈论天气之后,仅接着就是谈论关于气候变化的话题,我看到这样的现象也感到非常欢欣鼓舞,这说明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了。
&&& 我们下面要讨论的问题就是伊拉克战争是怎么可以和天气变化联系在一起,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讨论是否有这样的可能性。大家在这里面看到的是伦敦晚报所报道这本书的情景,选择了这样一幅图片,选择中提到马尔代夫这样一个国家,这个国家随着海平面的上升、气候变化,这个国家很快就会消失了。很多人在英国都听说过这么一个地方,因为这是一个享有盛名的度假胜地。马尔代夫的总统对气候变化的问题非常关注,对我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总统本人就买了一千本我的书。他所做的事情就是把我的书给世界上很多国家元首每人发了一本,包括一些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人,目的就是希望人们能够仔细考虑一下气候变化对人类或者对他的国家可能产生的影响。对于伦敦晚报来说,他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 这里面大家可以看到的就是在HELLO杂志上做出的报道,非常抱歉,在这里面我不得不笑出声,一般情况下我不会为这样的杂志写文章的,而且他们也坚持我的照片要出现在他们的报道中,这对我来说也不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但是,为什么他们的报道对我有吸引力,甚至我每写一个单词他们就愿意付我一英镑,有这么好的诱惑,我可以告诉大家,我这篇文章写了差不多一千多字。所以在这里面,通过这篇文章,我想向大家传达的信息就是,一般来说30岁以下的人一般不会考虑到对他的养老金进行储蓄,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30岁左右的人会想到等他们到了65岁的时候,他们如果把他们的养老金投进一个金融机构,到65岁的时候,十有八九这个金融机构已经因为气候变化而破产了,他们没法拿回自己的钱的。当然我前面讲的这些是我个人的观点,我也经常跟欧洲的保险公司的的高层人员进行交流,他们也非常担心,30年后这些保险公司还在不在也是一个问题。因为他们担心在那个时间,由于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洪水、暴风雨等等,是没有办法用他们收到的保金进行赔偿的,十有八九他们已经破产了。所以说,这个HELLO杂志的读者群主要是一些年轻人,所以我们在这样的杂志上,通过这样一篇文章向他们传达这样的信息。政府要求这些年轻人应该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投入未来的养老金,但是这些年轻人并不持这样的观点,所以在这方面他们还是有争议的。
&&& 大家可以看到,东区快报所作出的报道,可以看到书的封面出现在左下角的地方,整个东部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跟上海比较相似的,在海岸线边上。所以在这样的报纸上,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程度是可以看出来的,他们就气候变化在当期就作了整整四个版面的报道,而且有非常好的标题性的文章,希望能够促动政府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 通过这样一些例子,我想跟大家传达的信息,虽然他们报道的都是同样一件事情或者同样一本书,但是在不同的报纸和杂志上却采取了不同的角度进行报道。今天早上我们也提到有一些部门,有一些大部头的出版物或者一些信息,大家似乎很难认认真真读下去,事实上我们如果仔细研究,里面还是有很多新闻价值的。我认为这些部委在这种做法上可能有一些欠妥当,他们没有出版一些简单的摘要性的读物,使记者能够接触到这些东西。但是对于一个比较聪明的记者来说,他认为即使报道这样一个大部头的出版物,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他们也许有可能从中发现一些其他记者不能发现的新闻价值。我有自己个人的这方面的经历,就是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阅读看起来非常乏味的出版物,由此我可以作出非常精彩的报道,可以放在头版的报道。
&&& 下面我给大家展示一些图片,刚才大家看到的图片就是在美国发生飓风的时候拍摄的,刚才今天早上Geoff Jenkins也讲到在过去的几年当中,科学家通过科学研究,已经发现虽然台风或者飓风这样的恶劣天气发生的频率也许不比以往更高,但是强度比以往更大。当然科学家需要有确实的证据来支持他们这样一些论断,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从理论和逻辑上推理,如果空气的热量越来越多,大气越来越暖,很可能未来我们要面临越来越恶劣、有剧烈变化的天气。我们实际上从我们过去几年的经历也印证了这样的观点,尤其是2005年飓风和台风的时期不仅特别长,发生频率也特别多。作为一个新闻记者我是第一批报道这类故事的人之一,我们作为记者,必须要有这样的视角。另外还想强调就是我们还要有效地使用我们所看到的图片,还是我们刚才说的那句话,一张好的图片胜似千言万语吧。
&&& 这实际上不仅仅是关于科学事实的报道,实际上也会是一些商业方面的新闻价值及我们也意识到,很多美国保险公司已经不再接受关于飓风、台风造成的恶劣影响的投保,包括在加勒比海地区也是这样。其实这种事情在这样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当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你不能参加这样的保险,就无法从银行得到贷款。为了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政府就不得不为这些因为飓风、台风而受伤害人们进行担保,这样才能挽救很多的企业。至于说上海的保险业对这个问题持什么样的态度,我非常想知道。
&&& 下面我们看一下关于“冰”的报道,这个和海平面的上升有密切的关系,海平面的上升必然引起一些台风和飓风的发生,在沿海地区也会造成更多的损失。我们可以用这些照片来说明事情,前面一张照片就是我们在阿拉斯加冰川融化到海里的情景。还有一个就是从太空拍的关于格陵兰岛的情况。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一幅图片,就是从太空中拍摄的关于孟加拉的图片。实际上从这幅图片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比如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由于森林的破坏对我们产生的一些影响。从历史上来说,从自然变化的角度来说,孟加拉的领土的面积应该不断在扩大,这实际上是一件好事情,因为他的人口密度是相当大的。但是我们所面临的事实往往是相反的,孟加拉的国土面积是在不断缩小,原因是海平面的不断上升。
&&& 这张图片当然和前面我们看到的几张图片是可以放在一起,做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报道,也可以把这几件事情分别进行报道,这些都是新闻记者本身可以做出的决定,他们自己取得这样的认识和作出这样的决定之后,他们可以与同事或编辑进行讨论,这里面涉及的概念是非常复杂的,要讲清也不容易,作为记者有这样的决定权,采取什么的角度来报道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 当然,我们也可以对前面看到的这些图片发展出来的故事,进行更进一步的报道,大家在这张图片上看到是三个孩子的图片,他们可能是来自于亚洲任何一个国家,事实上他们是来自于马尔代夫的三名儿童,这张照片也出现在我的书上。当这些孩子长大以后,比如30年以后,马尔代夫作为一个国家,由于海平面的上升,这个国家就消失了,这个国家的人民就会变成难民了。对整个世界而言,我们必须面对和应对这些问题,比如说有这样或那样的可能,至少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结果,由于未来海平面导致有30个国家消失,这些国家必须找到其他可以生存的地方,或者到你的国家,或者到他的国家,他们可能会成为这些国家的难民,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些原因确实是由于我们现在排放的二氧化碳导致的结果,这些国家的人民流离失所,到其他国家,他们丧失了自己国家的文化,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所以通过刚才给大家举的例子,实际上我们向大家说明,通过我们作为记者,通过我们这样一些思考,作出一些非常有效的例证,我们确实可以向公众传达我们想传达的信息。
&&& 下面给大家讲另外一个话题,就是在这张图片上大家可以看到,全球很多大城市,包括上海、伦敦、迈阿密、圣彼得堡、孟买、香港,这些城市都是处于在沿海地带,由于气候变化所产生的海平面上升,必定是要对这些国家产生一些非常破坏性的影响,据我所知,现在有一些城市已经采取了一些防御性的措施,比如说圣彼得堡所处的位置,已经建立起来一般防范性的措施,我们也提到在伦敦也有类似的情况,我不知道上海的情况怎样。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香港在这方面有多大的关注度?香港所处的环境已经相当危机了,它的外部是否能够建立起怎样的防御,从而保护下来,这是我非常关注的和非常想知道的事情。另外一方面,我也想提到一个问题,我们对这方面的话题在明年什么时候还会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关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在科学领域人们似乎还有点疑虑。但据我所知,通过我跟科学家的接触,尤其是从事格陵兰岛相关方面研究的科学家,他们认为在IPCC第四份报道当中,关于海平面上升所作出的预测是比较低的水平,但事实上往往要高出很多,我们可以在明天的时候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和探讨。
&&& 这幅图对于欧洲人看上去就非常重要了,因为你住在威尼斯的话,你就会发现威尼斯可以称得上最美丽的欧洲城市。我们看到这个图,这个图是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大家注意广场中间实际上已经被海水倒灌进去了。这个水位高于旁边的广场人行道一米高,四边都是有板子的,把水空在空间,整个威尼斯中心全城是疏散了,特别是在市中心现在是没有人居住。为什么呢?我们看1920年的时候,一年发生的海水倒灌有三次。去年一年倒灌125次。实际上如果住在一层的话,一年要湿身125次,因此这个地方不是特别宜居的地方。现在威尼斯也希望通过建立一些堤坝来实行自救。我给大家讲我个人的故事,大家看这中间有一个教堂,里面举行了一个礼拜活动,我和我夫人一起参加。我夫人恰好是一个历史学家,她对于我写气候变化理论,可以说多有嘲笑。她说,历史上天气本身就是有时候冷、有时候暖,现在暖和又怎么样呢?但是,后来发现海水倒灌淹没了地上的马赛克,她的脚被打湿了。这时候她的观念一下扭过来了。如果威尼斯丧生于波涛之中的话,这个时候气候变化对它来说就是最大的事儿了。这个事件其实对我来讲,冲击非常大,我想什么时候大家会对气候感兴趣呢?就是当气候影响到未来的时候,他才会感兴趣。怎么样影响到未来呢?就是我们去讨论气候变化对他的孩子的未来有什么样的影响,或者告诉他由于气候的变化你的孩子就没有未来了。所以说我在讲气候变化的时候,我一般都会问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你到底关心不关心你的子孙的未来,一般人的答案是一个肯定的。或者说我们换一个问法,当你的孩子到了你这个岁数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世界会是怎样一个局面。
&&& 我在这边给大家展示两张飓风的图片,这个图片是“卡特里拉”飓风接近西爱尔兰时的例子。当然这个前面这幅卫星云图看上去已经很有冲击力的,但是那个冲击力你觉得会比这张图片大吗?现在我举行一个民意测验,假设我们现在都是新闻编辑,这个版面只能容纳一张照片,有多少人会选择这张照片呢?(Geoff Jenkins一人举手),出示另一张图片,有多少人会选择这张图片呢?(现场有很多人举手)。Geoff Jenkins你是好样的。所以说照片里头的人情味很重要。
&&& 这个照片是在非洲的肯尼亚拍摄的,图上这个每天要步行六公里为家里人打水。本来看画面左边是粮田,现在由于干旱,粮食也种不成了。现在非洲大片地区都因为这样的事情粮荒,居住在这些土地的人们也只能拥到城市里去。这个是气候变化已经导致的后果,这是现在进行时的问题。大家看这个图是不是就感觉更熟悉一些,这个图拍摄的地点离北京不远,也是气候变化造成的后果。这个地方原来是进行植树造林、防沙固沙的。
&&& 这个图片是欧洲的葡萄牙,由于连续两年的干旱,造成现在这样的情况。他拍摄地点具体来讲是葡萄牙的南部,过去也是英国人出国度假的好地方,现在英国人去得少多了。其实不只是树上着火的问题,现在欧洲有很多地方已经非常炎热了,这个时候英国的度假者已经感觉到不舒服了,这样直接对旅游产业造成了损害。过去在7月、8月很多度假的城市会客满,现在就不会了,现在就表现出来气候变化长期趋势对我们现在造成的后果。
&&& 刚才这个图片明天我会细讲,实际上那个图片是用在政治报道里面。因为政治报道里面图片非常重要,有时候又很难找到。如果一个记者很聪明的话,就会把自己乔装打扮成布什的样子,然后在开这种峰会的时候,模仿他们出镜,这样就可以解决记者找不到图片的困境。
&&& 刚才油井的图片是在阿塞拜疆拍的。阿塞拜疆的油井可以说是世界上历史最有悠久的油井之一。这幅图显示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阿塞拜疆过去是多元资源的老工业基地,当时对于资源是疯狂开发,最后在苏联崩溃以后给当时的政权留下一个烂摊子,还要进行清理。其实,这种问题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是存在的,就是对一个地方的资源大肆开发,开发之后留下一个烂摊子,不光是在这些地区,在城市也有,有一些受过污染的化工厂、垃圾厂、燃气厂,都留下大片污染的土地,最后政府花成百万的英镑来清理以前环保不利所造成的问题。中国在相应的时候也会遇到相应的问题,因为从报道上也能够看到,中国过去对环保不是特别重视,这样的问题发现以后,大家不要觉得很丢人的事情,因为这种问题在世界各地都出现过。我们要不断地研究,如何尽早地开发,同时认识到清洁生产技术的重要性,把这些技术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同时对过去我们犯下的错误要吸取教训,因为国家不论有多么富有,在过去的发展中都有环保的欠帐,把这笔环保欠帐都会留给我的子孙后代,欧洲是认识到了,阿塞拜疆也会来清理这片地区。目前我们做的工作就是一开始就要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 我们以记者的角度来说,还可以用刚才阿塞拜疆的图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刚才我们那个图片可以展示的是老旧油田开发的技术,这样讲完这个故事以后,再用风能的新型装备来做对比,因为这种新型装备是一个清洁能源,一个油井生产完之后,对环保留下的污染是很难清理掉。我们知道风电的电场,一旦使用寿命到了以后,直接把这个装置拆除,回收利用就可以了。我们看到风电轮机实际上是设在丹麦的海中,其实风力发电是英国人的发明,后来英国人经过研究说我们不需要这样的东西,但丹麦人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风电是一个好主意,然后就开始建立风力发电站。而且丹麦政府也给丹麦的普通群众一些税收上的优惠措施,鼓励人们在房前屋后、花园里建设风电的发电措施。现在英国又回过头发展风电,还要引进丹麦的技术。所以说没有及时采用这种新的技术,也是英国过去犯的一个错误,现在的教训。丹麦这么一个很小的国家,它现在最大的出口产业就是出口这种风力发电机。
&&& 我现在就讲这么多,有请Geoff Jenkins来进行评论。
&&& Geoff Jenkins:可以说两位发言人讲得非常好,道理说得明白,图片也非常精彩,在大家提问之前我先说两句。首先讲一下飓风的问题,因为飓风只是在海温偏高的时候才会有,现在全球的气温变暖,这样飓风的几率就会比较大。但是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包括热带的风的系统的变化,以及海水温度的变化。“以后飓风的强度会越来越强”,也不能下这样的定论,因此在IPCC的报告中用了比较谨慎的措词,就是飓风的强度有可能会增加。如果我们说现在台风、飓风不断增加的现象,是不是由于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我们看IPCC的报告,它用的措词就是“更有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所导致”。如果我们把它放下来称一称的话,比一半的可能性更多一些。我也想起2005年的时候,我们旁边这位先生也是采访了美国的飓风学家专门就在卫报上发表一篇文章,详细地阐述了飓风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最后形成的报道也是非常平衡的观点,作为科学家来讲,我们对这篇报道也非常欣赏。
&&& 下面请大家提问。
&&& 提问:第一个问题,Paul& Brown从哪里找到书中的这些图片的?第二个问题,我觉得艾滋病的报道和气候变化报道上有很多共同点,在艾滋病的报道上,大家已经产生了厌倦的情绪,因为看这方面的报道已经太多了。那么,对气候变化的报道太多的话,会不会也产生这样厌倦的情绪?Paul& Brown对这方面的问题如何处理?
&&& Paul& Brown:下面我来为你解释一下,我的这些图片是怎么出来的,事实上我们的这些照片是来自各种各样不同的机构,比如说像路透社以及美国航天航空局以及民间机构,我们是通过他们来得到的这些照片,他们认为我出版这本书也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所以免费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些照片。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他们一共向我提供了3万张照片,经过筛选又从3000多幅照片中精选出了320幅,所以我的书里面也320幅照片。对于记者进行报道的角度上说,我们所面临的工作就是如何能够从这么多的照片中选出能够帮助我们说明事实的照片。所以在我这个书上的每一幅照片后面都包含这个关于气候变化的故事。这也自然引入到我们刚才所说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读者或者听众他们是否会有听觉上视觉上的疲劳或者倦怠。当然关于气候变化的这样一个话题必须是从一个长久的角度上来看,上海不可能在50年之内消失。在这个角度上,我们可以说科学的进步是相当快,在政治上发展步伐却没有这么快。所以说作为记者,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报道这样统一个问题,并且使它变得鲜活有趣,我们报道的内容很多,比如干旱、空气污染、海平面的上升、冰川的融化,比如说在喜马拉雅地区冰川融化对中国的水的供给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是很有趣的话题。关于气候变化我们有很多特别好的故事可以讲,所以我们作为记者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如何说服我们的编辑,比如到喜马拉雅地区拍摄一些那里生活的人民如何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冰川的融化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可以拍一些照片回来,报道一些精彩的故事,还可以采访在沿海地区,由于海平面的上升,对那里生活的人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通过文字报道等方式来报道气候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另外一点保证摄影师也是一流好的。
&&& 上海新民周刊记者:我是来自上海的,今天一直在说上海要消失的事情。我想问一下,如果我在上海写这样一篇报道“上海总一天会消失”,上海的市民会感觉很恐惧。我想问一下,英国的经验,你们是怎么会告诉伦敦的市民“伦敦总有一天会消失”,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 Paul& Brown:首先,在伦敦我们也是经常面临洪水的袭击,在报纸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一些新闻报道,当然降水在某一年比较多的时候,洪水自然会上涨,也会有很多发生洪水的事情,在伦敦最贵的地产的地区,往往都需要有一些防水的设施。政府也已经作出了这样的一个决定,尤其是在伦敦的东南部地区防洪设施的高度要提高半米。
&&& 我想指出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我们在伦敦有一个破坏性比较强的洪水,往往是发生在地下的水系统当中。也就是说当伦敦发生这样大的洪水的时候,对伦敦地下整个地铁系统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我们其实在伦敦有很多相关的全面的预警措施,比如说如果水面升高了,或者有发生洪水的可能性,整个地下系统就会关闭,就会采取一些撤离的措施。我们在伦敦这个泰晤士河沿岸建的防洪工程,于1990年以后是每年以两倍的高度在增长,在今年的1月份一个星期当中高度就增加了五倍。事实上在伦敦我们将要面临的情况有着非常高度的警惕,已经非常紧张了。也许在上海,我们应该非常迅速地意识这样一些问题,并且采取一些警惕的措施。
&&& Geoff Jenkins: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的观点,我们一直讨论上海最终由于海平面的上升而消失,也许50年、也许100年,这都要基于海平面上升速度比较快而产生的结果。一方面必须意识到,我们海平面的上升可能也没那么快,幅度也没那么大,在以后的100年上升的幅度也可能就是一二十厘米,所以也没有那么可怕。我们不得不考虑将来我们可能面临的风险。在中国很多的科学家是关于气候变化的专家,已经在上海、太湖流域周边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将来什么样的情况,危险性多高,发生什么样的问题,如果我们面临这样的问题后会采取什么样的适应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潜在的,有的是存在的,将来会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我们的做的事情就是评估这些风险,同时采取一些应对的措施。
&&& 贾鹤鹏:在科学的报道里,就像IPCC中出现的词汇,很可能、可能、几率。但要在报纸里,记者这么写,读者可能就没有兴趣。怎么去处理这样的问题?
&&& Paul& Brown:我想最重要是首先要吃透语言,如果“可能”,那么很可能概率应该是20%、30%,或者是100%,吃透这个语言之后,这个科学报道是谁写的,从报道里找到作者的名字,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尤其是现在中国在气候变化的议题上已经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了,我们就可以找到有关这个问题的专家,能够直接把他找到,采访他,引用他的话。引用本国人的话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引用科学家的话,用这种话做报道,让读者有一种亲切的感觉,不管是男科学家还是女科学家,感觉就不一样。如果说我们还是心存疑问的话,就需要反复求证,如果把报道里面的理论、论据做扎实的,不管是科学家还是读者都会尊重我们,最重要是编辑也会尊重我们。
&&& Geoff Jenkins:结合自身的感受,我本身是科学工作者,也接受过Paul& Brown的采访,我们搞科学工作的人,也特别愿意人家听我们来讲,把自己的科学立场讲清楚,同时也能够报道清楚,我们也很愿意接受采访。科学家也是人,也有出名的欲望,看着自己的大名登在报纸上,回去也可以跟老婆、女朋友宣扬一下。
&&& 北京竞报记者:刚才从Paul& Brown的介绍里面,我可以看到他作为记者,作出了很好的工作,但是我有一个疑问,超过40年的工作,我可以听说他在他的报道中一直有一个潜台词,宣扬某种观念。在一个记者和宣扬某种观念这两种身份上,怎么把握它的平衡,就是怎么处理它们的关系?
&&& Paul& Brown:这个观点我觉得提得非常好,也很有意思,还可以结合下面的发言继续谈。最重要我们作为一个全国性的报纸,你是记者,你的观点是怎么样的其实并不重要。作为一个记者,关键的职责是要能够发现故事,能够发现读者或者公众的关注点在什么地方,就像图里的灯泡一样突然就亮了。但是,我们只要先了解了事实,了解了访谈的相关人员,才能够论证这里面要提出的一些观点,把这些基本工作做好了以后,才能把这个故事讲清楚、讲精彩。刚才说的是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写新闻版的时候,采取这样的角度和立场。如果我有一个身份,假设我现在写一本自己的专著或者写报纸上的评论版,这样我就有更大的余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在英国的报纸上,如果你的文章是一个新闻报道,会标出来是“新闻报道”。如果是一个评论的话,会写明是“评论”,这样读者就不会搞混了。所以我40年的新闻生涯都是做记者,来作新闻报道,现在终于熬到有这样一个机会,写自己的书,写自己的评论。如果大家把我的这两个身份搞混了的话,那错全在我。
&&& 中科院研究院研究生:延续刚才贾鹤鹏先生的提问,您在以前是一个记者。我的一位老师对我说过,如果要处理报道中的不确定性的话,你最好的做法就是在你获取这些消息之后,迅速到图书馆查阅,或者向本地大学里面著名的科学家询问,请教他们的看法,或者到数据库里面去查。我的问题就是很多记者,他们要做一篇新闻报道,是很讲究时效性的话,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把这些工作做完以后,必然会耽搁时间,那么要写一个报道,怎样要讲求时间,又把这些工作做完,您的经验是怎么把这些事情做完的?&&&
&&& Paul& Brown:您可以说给我提出了一个具体的难题。如果你问一个新闻编辑的话,他的要求是你现在就把新闻给我拿来,至少是把5分钟发生的事写成报道拿过来。虽然我也是混了这么长时间,也混成“老油条”了,我就掌握了一个小诀窍,就是这个事我早知道,就是捂着不告诉编辑,我在跟他交谈之前,先自己做点研究,采访一些科学家,把这些东西在数据库里面查一查,确保我做的这个报道和事实没有什么抵触,是正确的。万事俱备,马上要下笔的时候,我跟编辑说我要写了,这个时候编辑没过一会儿见我交这个稿,他就会说你这手真快呀,但是有一些报道会比较复杂,比如IPCC发表一个新的报告,你去报道这件事情的话,就要在发布这个报告的当天就要把这个报道写出来。因此这个时候的要点是,平常要跟科学家们搞好关系,加强联络,一旦这个报道出来,马上可以去咨询他们,让他们给我们一个简单明了的解释,把报道的情况说清楚。也就是说如果您要在中国做报道的话,就在中国找一个像Geoff Jenkins的科学家做你的后盾就行了。
&&& 提问:您和贾鹤鹏先生都讲到报道要报道争议双方的观点,您刚才讲了在科学家只有五个科学家站在了我们的对立面,那只有五个,我们还报道他们,干什么呢?
&&& Paul& Brown:这个时候就需要您用一下记者的判断力,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不是气候变化是不是在发生,因为证明它发生的证据现在是绝对优势的证据了。但如果我们去看海平面上升的报道,有一些资深的科学家长期研究格陵兰岛的变化,就会觉得报纸引用的数字过低。也许他的研究成果实在太新,而2006年冰层融化的速度又快于人们的预期,所以还没有反映到IPCC的报道中去。同时科学家自身就有比较谨慎的习惯,同时也承受着政治上的压力,不要给人们施加这种过于强烈警示的信息。当然,我并不是说您要去采访那个人必须是某一个人认为地球是平的,只要您采访的这个人在科学上言之有据,观点能够站得住脚,其实就值得我们去采访一下。
&&& (茶歇)
&&& 贾鹤鹏:下面进行小组讨论,分为八个组,讨论完毕之后,可以派出代表把各组的观点发表出来,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媒体缺乏一些细节性的报道,由于什么样的原因在文章中很少引述不同的科学家的观点,而是一种观点从头到尾,在现有的情况之下,我们肯定跟国外的信息获得渠道无法比,我们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如何获取一些信息。(讨论时间半个小时)
&&& 贾鹤鹏:下面每组派代表发言。
&&& 第一组代表:我是北京竞报记者。大家好,我们这个小组包括了八位女士,再加我一位男士,我是组长。其实我们当时讨论的最核心问题就是在中国,有关气候变化的报道,我们把范围再扩大就是有关环境的报道,事实上在我们的日常报道中是被边缘化的,所以我们的问题就是说把有关气候变化的报道引入到大众关注的焦点领域,让它成为新闻,而不是成为一般的信息。我们小组有科技专业类报纸、科技专业杂志以及大众报的记者,我们大家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我们遇到的不同问题。我们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以下问题导致了我们的报道没有办法或者是比较难进入到大众的视野当中。
&&& 第一个问题,在目前的单位内部的评价体制当中,做环境报道可以说是叫“费大力,不讨好”。在我们的评价体系当中,你做的好的或者说费了很大力气,要想把一个科技题材的报道做好,很需要你做很多的阅读的功夫,包括跟科学家的采访沟通,还包括你的自我学习,当你把这么多工作做完以后,把你的报道拿到媒体上发表,最后你获得的报酬,甚至不能跟我们某一些记者去一个发布会拿的几百字值钱,所以目前这种体制下我们做这种事情是不讨好的,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希望,希望把这个报道做好。
&&& 第二,我们对比国内跟国际的不同有很大的特点,就是在中国媒体和科学家之间的这种沟通是极为缺乏的,这种缺乏有两大原因:第一,科学家的专业性,媒体记者理解科学家的语言本身有一个先天的专业障碍。第二,更重要的因素,当我们去跟一个科学家打交道的时候,这个科学家更在乎假如你是一个学术期刊的记者或者编辑,你会在他的眼眼里很值钱。如果带着问题去找这个科学家的时候,回答不回答你的问题,只是看他一时兴趣或者心情问题。所以在我们国内,科学家回答记者的问题,并不是一个你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而是说他可以回避的问题,这是我们跟国外有很大区别的一个地方。
&&& 第三,国内和国外公众接受环境报道的习惯不一样。可能在国外,比如说伦敦,政府现在要投资,筑海堤,做这样的一些事情,用到的是公众的纳税人的钱,大家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我们国内没有这样一个公众要求记者把他们做这样事情的含义解释出来。所以我们现在觉得虽然有这么多差异,但是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想到一些内容:首先,作为记者要坚持不断地自我学习,包括专业知识的学习,包括与科学家打交道的技巧,包括向记者的编辑销售我们题材的能力。第二,我们还需要跟一些有关环境的NGO组织搞好关系。在香港有这样一种形式NGO组织,因为它是做环保领域,可以通过经费买下报纸的版面,就做环保方面的,就越过了我们现在通常遇到的报社追求经济效益,光做这种吃力不讨好,又不来钱的事情,我们要考虑我们的阵地问题。第三,可能我们也是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因为我们国内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就是我们的“跑口制”,他事实上一篇文章所涉及到的领域,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完全越规了,比如说我们报社内部有分口,你做的气候变化到了保险业的收入,可能是经济口儿的。你报道气候变化导致胎儿早期发育的损伤,可能是医疗口儿的。这种体制对于我们来说,包括我们很多记者,为什么在报道当中报一些环境问题报道得非常乏力,就类似天气预报。原因就是我们在理念上有一些局限,因为我是这个口儿的人,报道不能有一些越规。讨论的方法有一个可能的选择就是我们以一个故事为我们的驱动力,就是说不论我是跑哪个口儿的记者,我必须把这个故事讲清楚。这个故事涉及到哪个口儿或者涉及哪个方面,必须要去做。我们要告诉编辑如果这个事情不让我去做,这个故事是不完整的,这个是我们以后需要跟编辑进行的一些艰苦的交涉与沟通。
&&& 以上这些就是我们这个小组讨论的一些主要内容。谢谢大家!
&&& Paul& Brown:首先,您和您的八位组员确实讲了很多的观点,我非常欣赏,在此回应一下。回想我一开始做环境报道的时候,那个时候不要说上头版,能够上里面最靠里的一版都困难。但在我退休的时候,那时候各版的主编一天会打几个电话来找我要故事。我周四的时候从伦敦往北京飞,在飞机上得到免费的金融时报,发现了新的环境方面的报道登在不同的版面上。而且这四篇环境方面的报道都不是由环境记者写的,都是由其他的记者写到环境问题会影响到商业问题。所以说,我们这个跑口儿制跟英国也是有一点点相似。
&&& 您谈到科学家和记者之间沟通不够,应该说这个问题双方都有责任,就我看来科学家既然是用了公共财政的钱来做研究,他就有这个义务把他的研究成果向公众交代清楚。同时记者也有责任要追着科学家问,说你到底拿着公众的钱做了一些什么研究呢?而且要让他们能够拿出确实的论据,他们做的这些研究确实是能够造福于人民。只有让科学家把他研究的成果讲清楚,这个时候记者采能够听明白。这个时候我们记者既要讲究外交的策略,同时立场要坚定。
&&& 您刚才讲到有一些故事报道起来有一定的争端,这个观点很有意思。比如说我们报道婴儿的死亡、健康或者污染方面的问题,但是我跟卫报的跑卫生口儿的记者也争过这个问题,这到底是谁的故事,是你讲还是我讲,最后我还是拿下来了。可以说环境问题不分国界不分界线,我们跑环境的记者也要勇于跨越这些界限。我们再联系到上海有可能被淹没的情况是很有意思的问题,英国的保险行业就跟我讲,他们不会承保泰晤士河沿岸的某些建筑,甚至是国家某些地区的建筑,因为这些建筑有被洪水淹没的风险,他们这个观点最开始不是跟我讲,是跟政府讲,但是政府不听他们讲,只有跟我讲。我听完之后,把这个消息在卫报上发表以后,这个时候政府就开始跟保险企业对话了。这个时候提问也要讲一个方式方法,我们可以去问保险行业,让行业说他的观点:您觉得这个气候变化会有什么问题?洪水有什么问题?你们有什么地方不保啊?你们跟政府说没说过,最后问你们有没有参加什么工作组跟科学家一起研究这些事,这个时候所有的事情最后是由保险行业他们嘴里说出来的,这样我们就不承担“股市崩盘”的风险了。就我跟中国政府的接触来看,政府对气候变化这件事还是非常重视,这也给我们记者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我们可以问政府,政府觉得问题在什么地方,政府希望记者向公众传达什么样的信息。一定要设身处地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提问题,写故事,不要反过来。谢谢!
&& 第二组代表:我是南方周末记者李虎军,我们组讨论的主题就是“如何寻找关于气候变化的比较有意思的故事和案例”,尤其是在西部和本地寻找。其中这一组里面有学生,中科院研究生院一个学生提到关于沙漠化,以前像央视等媒体做过很多关于沙漠化对当地部门的一些影响,做一些比较生动的报道。可能没有太明确地提沙漠化和气候变化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可以去讲冰川的退缩对当地牧民生活的影响,这样的故事。
&&& 我提到像宁夏可能是在全国,是在第一个省和自治区里面在十一五规划里面提出的气候变化应对策略,重点是农业,而且是和英国的科学家合作,就是说如果气候变暖以后,小麦就有可能提前抽穗,突然一个寒流来,就可能影响粮食产量。
&&& 新华社的记者就提到我们要去找一些故事的话,可以和中科院的寒旱所,或者其他所,包括青藏高原的研究所的科学家联系,当他们去野外考察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跟他们一起去。
&&& 华盛顿观察报的李跃就提到,我们可不可以去观察一个产业,以前他可以没有太多关注气候变化,气候带来的影响,他们怎么应对?像这个是不是可以和中国现在面临的一个节能降耗的难题,包括清洁发展机制联系在一起。
&&& 现代快报是在南京的报纸,有个记者提到一个有趣的关于当地的事情。在去年夏天的时候,南京是中国的几大火炉之一,南京疾控中心做了一个研究,因为南京是中国的几大火炉之一,南京人到底能够耐多热?研究人员本来想接下来做南京人究竟能够耐多冷,这个课题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气候已经变暖了。
&&& 这次大家注意到会有一个气候报道的奖励,获奖者可能会去英国做气候变化之旅。我们为什么整个国内有关具体的案例或者故事的报道还是比较少。另外,中国政府喜欢搞一种运动,类似环保部门的“环保世纪行”之类的,是否能够推动政府组织一个西部气候变化之旅。我们的观点大概就是这样。谢谢!
&&& Paul& Brown:刚才您的发言中讲了很多很好的观点,特别是气候变化的报道,可以结合一些热点问题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来进行,刚才举了一个冰川退缩的报道如何和牧民的生活结合起来,而且可以发一些照片,比如说今年在欧洲炒得比较热的话题,今年阿尔卑斯山没有怎么下雪,这对支柱产业滑雪业有很大的影响。山脚下很多渡假村已经经营不下去了,或者要转业。有一些地方做滑雪胜地渡假村已经做不下去了,只能做夏季避暑胜地。其实,在中国这个地区,冰川的退缩和融化问题更为严重。因为没有冰川融雪的话,就保证不了夏季的河流中充足的水量保证农业的生产,如果农民生产不下去了,就很可能涌入城市。所以我们记者在这个变化趋势过程中要敏锐地发现谁是第一批受害者,给他们拍照,给他们村子拍照,这样敏锐地报道出来。我当时在英国报的时候也有另外一个角度,气候变化如何使农产品的种类发生变化,比如说过去英国不能种葡萄,可现在可以种葡萄了。我们觉得这也是一个好事儿,我们自己能够种葡萄酿酒了,不用再进口法国的酒了。气候变化也确实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事情,过去格陵兰岛的人民种不了土豆、大麦,但现在可以了。
&&& 第三组代表:我是三联生活周刊记者,我提出一些问题,因为我们组很多问题也没有提出结论。我记得一个广东来的民营经济报的记者,他原来报道过清洁发展机制的问题,因为涉及到钱,跟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挺接近的。他有一个体会,这些事情往往在中央这层挺重视的,结果到了地方、企业这层、县级就不重视了,他们认为这些问题和他们无关,这些政策往往是实行不下去的。这是他的一个感慨。
&&& 我们讨论一下前两天有一个人大代表提出气候变暖是人为的,这有一个阴谋论,是有利益集团在后面捣乱的。当时这个报道出来在网易上有很多争议,当人们在科学争论的两方,你用不用报道他们?如果不报道的话,老百姓认为这个问题在争论,你怎么不报道呢?
&&& 老百姓如果不看这个报道,你今天在耳边说要关灯,要节电。他就关了灯,这个目的就达到了。
&&& 你如何和老百姓交流,假如他们都特别聪明,告诉他们实话呢?还是吓唬他们,比如说上海50年就要淹了,赶紧节能吧。
&&& 还有一个人,就是科学世界的李姗姗编辑说了一个事情很有意思,就是说她在做稿子的时候,她会发现国外的这方面报道会用各种各样的例子,什么阿尔卑斯山、南极、北极、非洲等各种例子都用,但她在中国做这种报道,就不敢用任何中国的例子。比如她曾经想做“今年暖冬”的报道,把这个作为一个由头,这是气候变暖的例子,她去采访科学家,科学家说这个不能用,这是没有关系的。所以造成我们中国记者的报道经常引用外国的例子。不知如何解决。
&&& 关于上海被淹没的问题,有记者认为这是和记者无关,因为上海政府是不会让你们报道对他们不利的消息的,你要报道这个事情,首先编辑就通不过,或者是监察局通不过。你根本没有报道的机会。
&&& 现在很多关心这个事情的人是发达国家,他们认为到了该关心的问题了。但中国是以农民为主的国家,你让他们去节水节电,既没有可能,也没有意义。
&&& 谢谢!
&&& Geoff Jenkins:这确实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点,在我上午的发言中也讲到,在全球范围内按照全球的平均水平,支持我们做出这样的结论,包括人类的活动,二氧化碳的排放等等。确实能够对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我们要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甚至更具体到某一次的洪水的事件中,把这个事件和人类活动相关联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定要考量一系列的事件。在明天我的发言当中也会和大家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比如说有一些具体的事件,在2003年夏季欧洲受到热浪的袭击,导致很多人死亡。这个事件确实是比较极端的,我们可以作出的判断,这个事件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人类活动引起的。但我们要做一个整体的概括推断是比较困难的。在单个事件的基础上我们要作出什么样的结论,确实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必须考察一系列的事件,发现其中趋势,比如说北京经历了暖冬,如果我们和过去50年、100年进行一个对比的话,我们会从中获取比较有价值的信息。
&&& Paul& Brown:刚才我们就Geoff Jenkins这个话继续往下讲,我们难以把单独的事件和整个气候变化相联系,我们也发现英国在某一时期,我们已经经历了一系列的洪水的事件,包括气候变化方面的科学家,也包括保险公司,大家都在计算概率。比如说大家有时候会说这种事情50年发生一次,100年发生一次,像上次经历的洪水事件,大家说400年发生一次。下一次发生这样比较严重的事情可能在400年之后了。这对新闻记者来说是比较挠头的事情,到底我们做什么呢。但是我们在很多情况下还是要做理性的分析,我们回顾一下所经历的事情,按照科学家的预测,100年才发生这么一次洪水事件在过去两三年当中已经发生了很多次,所以在这里我们必须要仔细考虑一下是不是这些数据发生了问题,事实是怎样的情况。如果洪水事件发生了这样的变化,那么气候变化到底是什么样的现状呢?
&&& 大家也提到一些重要的问题,比如说在清洁发展机制方面,我们在明天的讨论当中会进一步说到这个问题。怎么样能够让地方政府也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告诉他们的一种方式,我们采取清洁发展的方式,我们可能会节省哪些方面资金的投资,这对政府来说可能是有效的方式。
&&& 刚才我们也谈到了在整个气候变化方面存在政治上的道德问题或者是政治上的阴谋,我现在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经历。当我刚刚开始做环境报道方面的记者的时候,我手上有很多数据和资料,告诉我们能够提高能效的重要性。我在此基础上给我们报纸写了篇文章。我在文章当中提的一个建议,把我们所有使用的灯泡都变成节能性的寿命比较长的灯泡。在我写了这篇文章,电力委员会监督员就派了一个人到我家看我的电表,刚才他认为我肯定在电表上放了一个什么磁性装置,使得电表走得特别慢。因为我家里的用电量比以前用电量减少了一半。我的电费当然是大大降低了。他在我家里的确看到了我使用寿命比较长的节能灯泡,他就满意的离开了。这也是我们可以向读者传递信息的方式,在提高能效、节约用电方面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的。
&&& 第四组代表:我是新华社的。我们组的讨论基本上前面已经很多都说过了。主要是两点,第一就写作上来说,怎么样把全球变暖的事件捕捉成一个由头,捕捉一个事件性,成为一个新闻是很难的。比如说东北的寒潮,这可以作为一个事件。但你如果采访专家,他会告诉你这和全球变暖是没有关联的。采访气象局的专员有这样的答案:我们需要研究,研究一年、两年、三年、四年就不是一个新闻了。做这方面报道的人说,记者有这方面的背景,应该做一个逻辑性的排列就可以了。
&&& 刚才说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很多人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让他们节水节电。我觉得,温饱都没有解决的人,节水节电自然会节约的。但他们的环保意识不是特别强,比如说保护森林、保护湿地,可能他们不知道这些。
&&& 从个人感受来讲,比如说我们常讨论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新的片子,比如说他是一个环保主义者,但是又爆出丑闻,他是一个伪环保主义者,因为他的豪宅耗电也很大。同时像我们坐在这里也是宣传环境保护的,我觉得从刚开始进来,我是穿着羽绒服的,然后我逐渐脱掉羽绒服,脱掉外套,这个屋子里的空调是也是非常热的。实际上在宣传环保的,然而我们自己所做的也没有那么好。
&&& Paul& Brown:从你刚才所讲的,似乎中国的科学家们不是特别好对付。我在这里给大家提个建议,尤其是我昨天想到这件事情,而且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我看到北京空气的污染。在阿尔巴尼亚我们组织过两次研讨会,我们在它的首都第一次举办研讨会的时候,我们基本没有看到什么空气污染,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当地没有什么小汽车。当第二次我们在来这里开研讨会的时候,我们看到到处都是交通拥堵的现象,空气污染是相当严重的。参加研讨班的记者进行了这样的工作,他们到当地的医院,去从事呼吸系统和胸部系统的专家的采访,过去几年疾病患者的数量有没有相应的变化。于是这些记者就发现医院里来的患者,呼吸疾病的患者已经人满为患了,他们也迫切希望与记者交流,于是记者就写出了这样非常好的报道。当然对于这样的报道,政府感到并不是能够让人接受,但我们认为记者还是符合了他们的职业准则,还是做出了他们应该做的事情,揭露了事实的真相,表达了人们的愤怒,他们还是具有非常好的专业精神的。在六个月之后阿尔巴尼亚政府做出了相关了规定,尤其是在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以及对空气中的污染物的排放做了一些措施。其中原因之一,可能是这些记者把阿尔巴尼亚列为欧洲污染空气最重的之一,这作为政府来说,当然也是不想看到的。我们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要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要倾听专家的意见,要有可靠的数据,正像Geoff Jenkins刚才所讲到的。作为新闻记者来说,这些报道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做了这些事情之后,我们揭露了真相,读者会非常喜欢和尊重我们的做法,因为我们是帮他们表达了他们的声音,而且我们这样的做法也是帮助了他们子孙后代的生活。所以,做新闻报道确实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这个事情确实是一件好事情,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这里讨论这个事情。
&&& 贾鹤鹏:我们的朱大姐告诉大家,年轻记者一定要和老记者打好交道,老记者会告诉他们如何找到这些科学家。刚才两个组都谈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不是有必要探讨减排的问题。我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在存量减排上是不可能的。但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在增量上,或者是在增幅上作出这样的一些承诺。因为只要有这些承诺,有可能像中国加入WTO一样,带来了压力,同时也产生了动力。
&&& 大家讨论到和科学家难以打交道,科学家不愿意回答记者的问题。我用自己写报道的经验说,作为一个记者,和科学家打交道之前,最好的方法就是先读他的论文,不是从头读到尾,中间可以略过,要读前头和尾巴,读完之后,要提出似是而非的问题,科学家要知道你看了他的论文,同时提出了问题。科学家就很愿意积极回应这些问题的。
&&& 从我自己的例子来说,从论文中可以找出不同的观点,通过反复交流之后,又能够提高报道水平。我去年给Science杂志写过一篇报道,就是关于《中国南水北调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读到了上海华东师大陈院士的一篇论文,他谈到了长江水被调走之后,上海咸潮上涌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南水北调办公室张基尧给出了答案,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在水流量达不到多少程度的时候,就不调水,这样就不会有咸潮上涌了。如果你不回到提出问题置疑的科学家那里,会认为水利部的解释非常好。但回到科学家那里,他会告诉你,水利部给你的答案是根据建在安徽大通水文站的数据,这个水文站距离长江口800公里,其余的情况政府没有给予回答的。实际上,由于大通水文站以下沿江单位还在大量调水,大通水文站的数据可能就无法支持上海咸潮上涌的问题。通过这样一来一回,就会发现很多科学事实的东西。当然,这个东西在国内媒体是很难做了。因为我们在采访水利部的时候,水利部还说中宣部不让报道不同的声音了。但作为这样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是会比较有帮助的。
&&& Geoff Jenkins:就您刚才讲到的第二个问题,我做一个简要的点评。之前我也提到在有些情况下,科学家不大乐意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在很多情况下,作为科学家来说,有记者采访我们,但他对我们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一无所知,这对科学家来说也是比较尴尬的情况。有一次记者采访我,当然不是像Paul& Brown这样好的记者,他采访我时说,我对这个领域也不是太了解,也不太了解温室气体到底是什么,臭氧层到底是什么,那我们是不是得从头谈起呀。作为记者,应该先做相关背景的研究。我今天上午也提到IPCC的报道,至少我们要报道气候变化的相关情况,作为记者应该先读一下IPCC的报告,如果读不了大报告,可以读简要的报告,也就是20多页,而且很多语种都有,至少在这个领域是可以了解到前沿的情况了。如果有了这样的前期工作,科学家也会想到,记者已经做了不少的功课了,把相关领域的概念、进展都了解得比较清楚,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也比较愿意花时间和记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 Paul& Brown:我完全同意Geoff Jenkins的观点。作为记者,确实应该提前做做功课。我还想补充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如果我们确实已经做了功课,确实还有一些科学方面的东西,我们确实不懂,也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我们问了一些听起来比较傻的问题,也没有关系,我们要大胆去问。如果作为记者我们自己都不了解真正的事情,那我们是永远没有办法把这个事情向读者解释清楚的。如果我们没有通过认真学习,只是自己主观臆断,那很大程度上,不单单是你自己的名誉受到损害,那么你所在的报社也罢、你所在的电台也罢,都会受到损失。刚才你也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在未来减排方面负有什么样的责任,这是明天讨论的重要话题。在未来的谈判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今天经过了漫长的一天,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 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
&&& (结束)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必填)&&&&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发表(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仪表风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