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电脑不能打字 、、

为什么看你那么疼,我也觉得疼?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为什么看你那么疼,我也觉得疼?
疼痛病医院
疼痛奥林匹克 疼痛科
后背疼痛是什么原因
疼痛等级 疼痛的
我们时常会听到“痛在你身,疼在我心”这样的说法。有时,我们目睹朋友意外受伤,可能看着也会觉得痛,仿佛自身也遭受了同样的不幸。但有些时候,观看到他人的“疼”又是娱乐的一部分,也许你曾被那些因主人公犯二而导致“惨烈”后果的动图逗乐过,有一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
这种“看上去我都觉得疼”,到底是怎么的一种“疼”?这样的疼痛,与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疼痛有什么区别?
大脑如何感知疼痛?
要理解我们看到的发生在别人身上“疼痛”,我们首先要看看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疼痛是如何在大脑中被加工的。
导致疼痛感的刺激通常多种多样,我们对疼痛的知觉也不是一种简单的感觉分辨过程。1968年,麦吉尔大学的教授梅尔扎克(Melzack)和凯茜(Casey)[1]指出,身体上的疼痛,不仅需要靠感觉器官加以辨别,还会唤醒我们的情绪,让我们立刻对引起疼痛的刺激进行快速的评估。疼痛中的感觉、情绪和认知过程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人们对疼痛的知觉。
借助高分辨率的脑成像技术,认知神经科学家近年来发现,各种不同的疼痛都会引起一些大脑结构的共同激活,这些结构形成了一个被称为“疼痛环路”(pain matrix)的神经网络,它包括处理疼痛的感知觉成分的脑区,如第一感觉/运动区;也包括了疼痛引发的情绪反应相关的脑区,例如前扣带回和脑岛前部。不管是幻肢的疼痛、还是被同伴拒绝所导致的“伤心”,都会激活疼痛环路。这种疼痛环路的活动,可能正是我们看到他人痛时,自己也会感受到疼的原因。
痛觉环路所涉及的脑部区域示意图。图片来源:Nat Rev Neurol doi:10.1038/nrneurol.2009.28
看到你痛,我如何痛?
虽然看到别人痛时,我们的疼痛环路也会自动激活,但自己的痛与他人的痛并非完全相同。可以想象,如果我们无法区分自己与他人的痛,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非常严重的问题。
瑞士苏黎士大学的辛格教授(Singer)等人[2]在2004年进行过一项fMRI研究。他们让受试者自己接受疼痛刺激(一定强度的电击),或者目睹一个红色的方块——方块的出现表明自己的爱人正在接受疼痛刺激。
结果显示,当受试者看到红色方块时,他们的脑岛前部和前扣带回会强烈地激活,而这两个脑区正是疼痛环中参与情绪加工的大脑结构;但与此同时,研究者却并未发现感觉相关的脑结构在看红色方块时有激活。
这个研究表明,正常的疼痛共情,主要是情感上的“疼”,而不是躯体上的疼。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系的奥克斯纳(Ochsner)[3]在实验室中让受试者观看他人的受伤图片,或者自己经历灼热引起的疼痛,同时分别扫描他们的大脑。研究结果基本上验证了辛格等人的观点:亲历疼痛与看到疼痛,都激活前扣带回和脑岛等疼痛环路的脑区。但是,亲历疼痛激活岛叶前中部,那是一个参加对自己躯体内部知觉信息加工的脑区;而对他人疼痛的知觉,激活的则是包括额叶、顶叶和杏仁核在内的广泛区域,这些脑区主要参与人类的情绪学习和认知过程。这似乎提示,对他人共情的知觉,更多还是在情绪层面而非感觉层面。
然而,另一些证据表明,他人的痛也确实可能引起我们的“切肤之痛”——不仅仅是情绪的共鸣。来自意大利的研究者阿温纳提(Avenanti)等[4]探索了疼痛共情过程中感觉系统的作用。先前的研究表明,当我们的身体接受到疼痛刺激时,疼痛部分肌肉的电活动会被抑制。阿温纳提等让受试者观察一张人手被注射器刺穿或被棉签戳,又或者注射器刺穿番茄的图片,同时记录受试者手部的肌肉电活动。
阿温纳提在实验中展示的图片。从左至右依次为:注射器刺人手,棉签戳人手,注射器穿刺番茄。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研究结果显示,与其他的条件相比,当受试者观察到他人的手被针刺穿时,受试者自己手部相应位置肌肉的电活动明显受到抑制,受试者看到疼痛图片时,自己可能确实有相应的疼痛感。这一研究结论得到了后续脑电图和脑磁图研究的证实。这些结果提示,看到他人承受疼痛时,我们自己身体的相应部分其实也可能产生一种类似自己接受疼痛刺激的反应,而且这种反应很大程度上是自动完成的。
所以,当目睹别人的疼痛时,我们既能产生情绪上的痛,也可能切身感受到对方的痛苦。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为什么有这样将别人的痛转化成“切肤之痛”的能力?
为什么我能体会你的痛:无意识的自动模拟
事实上,研究者通常认为,内在无意识的模拟是人类产生疼痛共情的关键。这种自动的模拟,加上对自我与他人之间区别的清晰认识,就形成了正常的共情[5]。
对他人疼痛的内在无意识模拟,可能是由于人脑中可能确实存在一个“镜像”系统,让我们对他人的状态进行模拟,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状态。但是,人脑中是否存在镜像神经元或者相应的镜像系统,也仍是饱受争议的问题[6]。
不过 ,研究者们很早就发现,自闭症谱系的儿童对他人的共情能力较差[7],而这很可能是他们无法对他人的状态进行内在模拟的结果。
对正常发育的个体而言,当个人进行某个动作或者观察他人进行相似动作时,大脑感觉运动皮层内一种叫“μ节律”的脑电波会被抑制。而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奥伯曼等人在2005年[8]发现,自闭症儿童在观察他人动作时,μ节律未出现抑制,这可能说明这些儿童没有对他人的动作进行模拟。
其他自闭症研究也表明,与正常个体观察他人的表情时额下回激活的模式不同,自闭症儿童的额下回激活更弱,且这个脑区的活动强度与自闭症严重程度呈非常强的负相关。这些证据可能说明,自闭症儿童在观察他人疼痛或者情绪时,并没有这种神经上的共鸣。围绕自闭症乃至精神变态等特殊人群展开的研究,似乎支持了内在自动模拟的假说。
当然,并非所有的研究都认同疼痛共情源自自动模拟的观点。还有研究者认为,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推断来获知他人的疼痛才是我们理解他人疼痛的原因。这种能力的确切来源,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摸索。
对谁的痛,更能共情?
对同伴疼痛的共情,并非是人类特有的能力——科学家们已经在老鼠、黑猩猩等动物身上看到了与共情类似的行为,他们能感受到同伴的痛苦,并能够对同伴提供帮助来解除他们的痛苦[9]。这种能力是动物的亲代养育的保障,能帮助父母更好地去保护和照顾自己的幼儿和同伴。
然而在自然界,帮助他人通常是有代价的:对自己的同类进行共情和帮助,固然可以帮助我们逃避已知的危险,增加自己基因传递下去的概率,但是,如果对所谓的“非我族类”也进行共情并提供帮助,那么结果可能不但是浪费自己有限的资源,也许还会直接带来危险。在人类身上,共情也不是无私的“泛爱”,而是具有选择性的。我们只会对“自己人”产生疼痛共情,对于“他们”的痛苦则相对淡漠。
人们怎么区分“我们”与“他们”?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韩世辉教授的研究团队,曾经研究过人种差异(中国人和高加索人种)对疼痛共情的影响。在2009年发表于《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的研究中,他们指出,当受试者看到与自己同一人种的人处理痛苦之中时,疼痛网络会激活;但是当其他人种的人处于痛苦之中时,疼痛网络的活动则并没有这么强烈[10]。
不过,“我们”和“他们”的区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死分类。对谁疼痛共情比较强,有时相当微妙。图片来源:shutterstock友情提供
然而,这种疼痛共情的差异,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习得的,“我们”与“他们”这种分类标准,并非一成不变的。辛格团队的另一个研究表明,即便只是在实验室中临时进行分组,也会立刻改变我们对他人疼痛的知觉。当把受试者在实验室中分为“自己人”(同一球队的粉丝)和“他们”(敌对球队的粉丝)时,看到自己人时疼痛环路会激活,看到敌对球队粉丝的痛苦时,受试者甚至会感到暗爽——被激活的是大脑中奖赏相关的区域。
所以,我们看到他人的疼时,自己到底“疼”不“疼”,还需要看情况而定。你的疼痛共情“旋钮”,为谁调得最高?(编辑:Calo)
参考文献:
Melzack, R, Casey, KL. Sensory, motivational, and central control determinants of pain. T 1968. pp. 423-439.
Singer, T, Seymour, B, O'Doherty, J et al. Empathy for pain involves the affective but not sensory components of pain. Science 61): .
Ochsner, KN, Zaki, J, Hanelin, J et al. Your pain or mine? Common and distinct neural systems supporting the perception of pain in self and other.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 144-160.
Avenanti, A, Bueti, D, Galati, G et al.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highlights the sensorimotor side of empathy for pain. Nat Neurosci ): 955-960.
Fitzgibbon, BM, Giummarra, MJ, Georgiou-Karistianis, N et al. Shared pain: From empathy to synaesthesia.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 500-512.
Hickok, G. Eight problems for the mirror neuron theory of action understanding in monkeys and humans.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 .
Baron-Cohen, S, Wheelwright, S. The empathy quotient: An investigation of adults with asperger syndrome or high functioning autism, and normal sex differences.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 163-175.
Oberman, LM, Hubbard, EM, McCleery, JP et al. Eeg evidence for mirror neuron dysfunction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Cognitive Brain Research ): 190-198.
潘彦谷, 刘衍玲, 冉光明 et al. 动物和人类的利他本性:共情的进化. 心理科学进展 2013; (07): .
Xu, X, Zuo, X, Wang, X et al. Do you feel my pain? Racial group membership modulates empathic neural responses.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 .
文章题图:
你可能感兴趣
发图不说话_(:з」∠)_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28)
果壳科技编辑
个人体会是共情程度取决于他人受伤害场景的直观程度以及对方的身份..
小时候害怕打针是不是这个理儿? 扎自己不怎么疼,扎别人怕的要死...
唉,我深爱的妹子啊。。。来自
果壳科技编辑
引用 的话:唉,我深爱的妹子啊。。。0.0你深爱的妹子怎么了
球队那图后面有个亮点
话说这次的题图是出自哪里的,以前就想问了......
尝试个摘要:研究发现,疼痛共鸣现象,是通过共情大脑回路无意识自动模拟,产生情感和身体上的反应。这种能力受到先天遗传(自闭症)和后天学习(自我-他人身份习得)影响
我是来看图片的………
发图不说话_(:з」∠)_
果壳科技编辑
引用 的话:话说这次的题图是出自哪里的,以前就想问了......我是在↓找到的..
镜像模拟、自我识别是共情前提、有选择共情
哈哈,球队有间谍了!个人记忆犹新的一次是又一次洗了澡然后赤脚到客厅看电视,正好节目里面有个啥的脚踩着刀子,然后电视画面脚一滑割开了。那个时候突然感觉小时候脚上割伤的痛觉一下子又回来了一样。而看别个被针扎不管怎么看都没有感觉。我想可能是看到别人受伤会想起自己曾经受过的伤,只有受过的最强烈的伤害才能引起这样的共感吧!(个人对针扎类不敏感,但是刀割类非常敏感)
引用 的话:发图不说话_(:з」∠)_卧槽!好痛!
我的情况是这样,同样的伤口在别人身上我觉得很疼,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反而觉得无所谓。
引用 的话:哈哈,球队有间谍了!个人记忆犹新的一次是又一次洗了澡然后赤脚到客厅看电视,正好节目里面有个啥的脚踩着刀子,然后电视画面脚一滑割开了。那个时候突然感觉小时候脚上割伤的痛觉一下子又回来了一样。而看别个被针...我看到你的文字我的感觉自己踩到刀子了
所以不得不对残害地下党的鬼子们报以钦佩和同情?233
看到下面“你可能感兴趣”的几个标题图马上就看不下去了
看完了7部电锯惊魂,已经免疫了此种能力。。。
每次看到关于共情的就想到《来自新世界》、《恶之教典》、《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以及貌似蜘蛛不会共情...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控
引用 的话:我的情况是这样,同样的伤口在别人身上我觉得很疼,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反而觉得无所谓。这个情况非常有意思。共情其实是两个成分:自己此刻的身心 + 假定自己处于他人状态。看到别人疼的时候自己感觉疼,是因为我们以自己此刻的状态来模拟他人疼痛的状态,觉得会很疼;当是当自己真正受伤的时候,其实感觉并没有这么敏感(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反而觉得不疼。在《道德情操论》里,亚当.斯密列举了一个最极端的例子:我们对死人的共情。我们看到他人死去时,会觉得这个死去的人是多么可怜,因为他无法再享受这个世界的美好了,而且埋在黑暗的泥土是是多少沉闷和窒息的事情。但这都是我们以活人的状态来推断死者,对于死者而言,并没有任何的这些感觉,因为TA已经死去了。
蓝队的老头球迷亮了
亲自切过象拔蚌的人表示你们都弱爆了
和换位思考是否类似呢?
DIYER,摄影师,电容技术顾问
只贴图不说话······ 搜索复制
决策神经科学博士生,经济学讲师
争取年内写一篇对于他人金钱得失共情的综述,反正这个领域一共也没发表几篇研究。。。
引用 的话:发图不说话_(:з」∠)_菊花一紧
看到敌对球队粉丝的痛苦时,受试者甚至会感到暗爽——被激活的是大脑中奖赏相关的区域。——所以幸灾乐祸是有科学依据的=。=
引用 的话:发图不说话_(:з」∠)_真疼
显示所有评论
(C)2015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2007年W3C(万维网联盟)立项HTML5,直至2014年10月底,这个长达八年的规范终于正式封稿。过去这些年,HTML5颠覆了PC互联网的格局,优化了移动互联网的体验,接下来,HTML5将颠覆原生App世界。这听起来有点危言耸听,但若认真分析HTML5的发展史,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的发展趋势确实就是这样。熟知历史才能预知未来,先让我们来看看HTML5为什么诞生、这8年是怎么过来的。一、 HTML5的诞生自W3C于1999年发布HTML4后,Web世界快速发展,一片繁荣。人们一度认为HTML标准不需要升级了。一些致力于发展Web App的公司另行成立了WHATWG组织,直到2007年,W3C从WHATWG接手相关工作,重新开始发展HTML5。HTML5的发展史,有用户的需求在推动,有技术开发者的需求在推动,更有巨大的商业利益在推动。在互联网的早期,对用户而言,能打开浏览器接入到互联网世界就是一个神奇的事情,但互联网发展到2005年前后,开始出现下一个变化,就是宽带互联。随着宽带的普及和电脑性能的增强,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通过互联网看新闻、收发邮件,消耗更高带宽的娱乐产品开始出现,就是流视频和网页游戏。其实视频和游戏是古老的需求,在互联网不普及的时候,需求的满足方式是离线传输的VCD和游戏光盘;后来互联网逐渐普及,人们更改了使用方式,通过下载软件+本地媒体播放器来看视频,下载体积较大的端游玩游戏。但是对消费者体验更好的新方式还是出现并颠覆了以前的一切,那就是流媒体和网页游戏。Youtube等公司把握住潮流飞速崛起,各种页游公司也如雨后春笋。但是HTML标准没有把握住产业的变化及时演进,浏览器产品也未升级,这块新需求被浏览器插件满足了,那就是Flash。这个部署在亿万浏览器里的商业插件俨然成为事实标准。2005年Adobe巨资收购Macromedia,把Flash收归旗下,紧接着大幅推广FLV流媒体和action script语言,很明显这桩收购可以列为IT并购的经典案例,FLV流媒体和Flash游戏风靡互联网,Adobe在新的产业升级中攫取了大量的利润。除了Flash这个商业产品成为了事实标准,W3C还面临一个尴尬,就是另一个私有扩展协议的制造者&IE。IE当时在桌面浏览器占有垄断地位,并且扩展了大量的IE Only语法,开发者完全不知道这些语言是谁定义的。整个web世界,就被两家公司微软+Adobe绑架了。很多IT巨头都坐不住了,尤其是苹果和Google。PC操作系统的世界难有突破,Web浏览器被苹果寄予厚望,而且第一代iPhone只支持网页,那时还没有Appstore,Safari是乔布斯非常看重的产品;新贵Google虽然大量赞助Mozilla,但并未对IE的地位产生实质影响,收购了YouTube后发现底层被Adobe控制,也是非常难过,而且Google每年给IE的搜索框和Adoble FLV缴纳的费用真不是小数目。既然大家都是W3C的主席单位,好吧,我们重新开始做HTML5吧。是的,HTML5其实就是这么诞生的。那是2007年,IE和Flash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二、 HTML5第一阶段: Web 增强与破垄断自HTML5诞生以来,一共经历了两个阶段,分别是Web增强和移动互联网。我们先从Web 增强说起。web体验的丰富增强主要表现在:1. webapp,比如2. 流媒体;3. 游戏。我们就这3个方面来讲HTML5做了什么。1. webAppHTML5新增了离线存储、更丰富的表单(比如Input type=date)、js线程、socket王乐、标准扩展embed、以及很多css3新语法&2. 流媒体HTML5新增了audio、video3. 游戏HTML5新增了canvas、webgl当然还有Google努力在HTML5中推进Header和Section等标签,以利于搜索引擎分析,这些不多述。HTML5补充流媒体和游戏能力后,加上苹果强势拒绝在iOS上引入Flash,成功的遏制了Flash的发展,然后就该遏制IE私有语法了。在HTML5标准的升级过程中,苹果和Google同时也看到了浏览器市场重新洗牌的机会,他们一方面参与HTML5的规范,一边在浏览器产品上发力。Apple首先开始大力发展Safari,建立WebKit开源项目,Mac、iOS、Windows多平台齐发力;Google起初是赞助Mozilla开发Firefox,后来自己开发了v8引擎,合并WebKit,于2008年正式推出Chrome。&IE的私有规范+Flash不是标准,我们才是标准&这样的口号在新一代浏览器大战中打响,IE瞬间成为千夫所指的垄断代表,甚至成了阻碍Web发展的罪人(当时IE6已数年未更新,并且丝毫不惧Firefox的发展)。偏偏微软此时也出了晕招,推出了一系列即不完整支持规范又互相不兼容的IE7、8、9、10,彻底失去了开发者的心。Adobe的Flash被遏制,与Web霸主的位子擦肩而过;IE的私有标准被遏制,并且造成IE市场份额不停下滑,直到IE最新的移动版本反过来开始支持WebKit私有语法,真是令人唏嘘。不知道HTML6是不是该打倒WebKit垄断了。三、 HTML5第二阶段: 移动互联网随着Chrome和Safari的高歌猛进,以及IE+Flash的衰落,HTML5告一段落,进入了下一个时代&&移动互联网。HTML5的跨平台优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被进一步凸显。HTML5是唯一一个通吃PC、Mac、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等主流平台的跨平台语言。Java和Flash都曾梦想这个位置,但梦断于iOS。此时人们纷纷开始研究基于HTML5开发跨平台手机应用。很多人当时认为,原生应用只是过渡,就像当年从C/S结构转变为B/S结构一样。而且学习Objective-C和Java很费劲,我既然会网页开发,为何不试试HTML5。W3C此时成立了Device API工作组,为HTML5扩展了Camera、GPS等手机特有的API,然而麻烦的是,移动互联网初期的迭代太快了,手机OS在不停的扩展硬件API,陀螺仪、距离感应器、气压计。。。每年手机OS都有大版本更新。而W3C作为一个数百家会员单位共同决策的组织,从标准草案的提出到达成一致是非常复杂的过程,跟不上移动互联网初期的快速迭代。PhoneGap的出现,给开发者打开了一扇窗。很多人期待PhoneGap不停扩展API,来补充浏览器的不足。Adobe看到PhoneGap仿佛看到了重振江湖地位的希望,但在Adobe收购PhoneGap后,又发现这个东西可商用性不足,而且开源使得Adobe无法像Flash那样获取商业利益,于是就把PhoneGap捐给了Apache,改名为Cordova。因为各种原因,Cordova的定位最终没有成为浏览器的强化,而走向了混合式开发。基于当时的背景,他们认为原生是不可替代的,&原生+HTML5&的混合模式更有意义。所以现在Cordova的使用模型是&原生工程师+HTML5工程师&一起协作完成App。这时Facebook加入了W3C,牵头成立了Mobile Web工作组。Facebook是混Web圈的,并且在手机OS上没有自己的领地,他不喜欢被苹果和Google掌控的原生应用生态系统。Mobile Web这个工作组的重要目标就是让HTML5开发的网页应用达到原生应用的体验。然而,事与愿违,它不努力也就算了,结果是努力了却失败了。2012年,Facebook放弃了HTML5的新闻充斥了全世界的IT媒体,HTML5瞬间被打入冷宫。Facebook为何放弃HTML5?核心是当时基于HTML5真的做不出好的移动App。对比Twritter等竞争对手的原生App,Facebook的HTML5版本实在无法让用户满意。比如Push功能,到现在HTML5的推送和原生的推送体验差距依然巨大,更不用说HTML5应用的页面切换白屏、下拉刷新/侧滑菜单不流畅等众多问题。看着原生工程师轻松实现摇一摇、二维码、语音输入、分享到朋友圈等功能,更是让HTML5工程师感觉自己站错了队。即使Facebook不喜欢被控制,也不能拿被用户抛弃来冒险。而且Facebook并没有掌握关键点&手机浏览器内核。如果浏览器不跟上,徒然定一堆标准草案落不了地。而浏览器在手机上的表现是什么呢?先看Google,Chrome性能虽高,但Android上的浏览器却并非Chrome,而是WebKit改出来的一个蹩脚的Android浏览器;再看苹果,iOS上不允许其他浏览器引擎上架App Store,而且其他使用Safari引擎的应用也无法调用苹果自己的JavaScript加速引擎Nitro。结果是苹果和Google不但不在浏览器上积极实现HTML5关于移动App所需的规范,反而对HTML5做出种种限制。不管是当时硬件能力不足,还是手机OS厂商的故意限制,总之结果就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初期,一定是原生应用生态系统的天下,iOS和Android首先自己的地盘稳固后,产业才会向下个阶段升级。Facebook也好,PhoneGap也好,想在移动互联网初期就分一杯羹是分不到的,但坚持下来,机会往往会出现。四、 HTML5这回真的来了终于,在2014年10月底,W3C宣布HTML5正式定稿。这个时间,不晚不早,硬件性能更强、手机OS迭代速度下降。随着HTML5标准定稿,一切纷争将告一段落,现在,属于HTML5的时代到来了。有人说,光标准定稿没用啊,配套起来了吗?HTML5做的应用究竟能否匹敌原生App?答案是,HTML5不但可以匹敌原生App,甚至它天然的很多特性超越了原生App。我们先谈谈HTML5原来不如原生应用的地方,业内俗称HTML5有&性工能&障碍。即HTML5性能不如原生、开发工具不如原生、能力调用不如原生。这几个问题导致开发者无法使用HTML5做出与原生一样的App。然而,不管是硬件升级还是OS厂商策略变化,以及相关软件技术的成熟,已解决了HTML5的&性工能&障碍。1. 硬件升级2011年,iPhone 4s的CPU是A5,现在iPhone 6是A8,按苹果的历次发布会的说法,速度共提升了7.5倍。这3年间7.5倍的速度提升,抹平了太多HTML5的性能问题。2. 苹果、Google的策略变化Google在2013年底发布的Android 4.4,内置的Webview不再是蹩脚的Android WebKit浏览器,而是Chromium,性能大幅提升。从最新的Android5.0开始,Webview可以通过Google Play Store实时更新,和Chrome的升级保持一致,用户就可以不刷机享受到最新的浏览器引擎;再看Apple方面,2012年iPhone 5发布后,HTML5在iOS上的表现已令人满意,Safari独家的JavaScript加速引擎Nitro不再那么重要,不过在iOS 8发布后,苹果还是很识趣地取消了三方程序调用Nitro的限制,现在任意浏览器或应用调用iOS的UIWebview都可以利用Nitro加速,这样在前端使用JS做大型运算也成为可能。两大手机操作系统霸主和浏览器巨头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使得HTML5在手机上的发展不再受限,而且这个变化不可逆只能继续向前,这种变化势必会产生深远的影响。3. 软件技术的成熟PhoneGap的发展虽然放缓了,但其他产品技术却成熟了。2014年的iWeb大会上,众多厂商的产品提供了面向开发者免费或开源的HTML5性工能障碍的解决方案。(注:编者作为从业人员,也会在分析各种方案时提到我们公司的方案,但编者会客观不夸张的陈述方案,而且该方案是纯免费的,没有商业销售嫌疑。)DCloud公司在iWeb大会上发布了系统的HTML5&性工能缺失&的解决方案,包括:a) 性能:提升HTML5性能的手机端引擎,让侧滑菜单、下拉刷新等动态交互卡顿的问题得以解决;b) 工具:HTML5开发IDE产品HBuilder, 超快的编程利器;c) 能力:把40万原生API封装成JavaScript对象,以解决HTML5能力不足问题的Native.js技术;d) 最接近原生体验的高性能框架:MUI框架,体积只有几十K,加载、运行远快于一般框架。基于该方案开发的HTML5应用完全可以达到原生App的功能和体验。使用HBuilder开发HTML5应用公司发布了Crosswalk引擎,可以让Android 4.0-4.3的手机上的应用打包Chromium引擎而不是Android WebKit。毕竟目前市场上存在大量Android 4.0-4.3的手机,同时统一的webview也避免了兼容性的烦恼。在专业方向上很多公司也做出了不错的成绩。触控的Cocos2d-html5、Egret runtime和Ludei CocoonJS强化了Canvas的表现,让HTML5游戏体验更好;UC、猎豹等手机浏览器都强化了音视频播放的表现。不管是硬件升级、软件成熟,还是操作系统厂商策略变化,都在强力推动HTML5的爆发。不过要注意,我说的HTML5爆发,不是指手机浏览器会替代桌面成为应用入口。有人说HTML5不好,因为用户讨厌打开浏览器输入URL的过程。我想说这种想法是对HTML5的片面理解。HTML5!=传统浏览器,虽然编程语言还是HTML、Javascript、CSS,但发行方式绝不是传统网站那么简单。HTML5应用的入口,反而很少是启动浏览器输入URL,它可以是存在于手机桌面的图标、也可以来自超级App(如微信朋友圈)、以及搜索引擎、应用市场、广告联盟。。。到处都是它的入口。它的入口,比原生App更多。五、 原生App的颠覆HTML5的&性工能&障碍得到解决,可以接近原生App的效果,所以它就可以替代原生App吗?很多人认为,即使HTML5会发展的比现在好,也将是与原生App各占一部分市场的格局,要求不高的长尾应用会使用HTML5,而主流应用仍是原生App的天下。但我认为这样的想法很危险,就像Apple成立前,HP的高层告诉沃兹:谁会在家里摆一台电脑呢?未来HTML5肯定会颠覆原生App。&性工能&障碍的消除,只是HTML5的劣势被削弱,但劣势被消除后,它的优势就会大放异彩,HTML5的优势是什么?我们分别就开发者和最终用户来看。■HTML5对开发者的7大优势● 跨平台:在多屏年代,开发者的痛苦指数非常高,人人都期盼HTML5能扮演救星。多套代码、不同技术工种、业务逻辑同步,这是折磨人的过程。有点类似个人电脑早期世界,那个时候的每家电脑都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开发者疲于做不同版本,其实DOS的盛行也很大程度是因为开发者实在没精力给其他电脑写程序。跨平台技术在早期大多因为性能问题夭折,但中后期硬件能力增强后又会占据主流,因为跨平台确实是刚需。●快速迭代: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谁对用户的需求满足的更快,谁的试错成本更低,谁就拥有巨大的优势。互联网产品大多免费、且有网络效应,后入者抢夺用户的难度非常大。使用原生开发,从招聘、开发、上线各个环节的效率都慢一倍以上,而且参与的人越多,沟通效率往往拖慢不止一倍。●持续交付:很多人有这样的体会,一个原生应用上线Appstore,突然有一个大bug,只好连夜加班修复,然后静静等待2周或更长时间的Apple审核,这2个星期被用户的涂抹淹死,市场上一片差评,用户大量流失。等新应用被审核上线了,用户已经卸载了。但是,HTML5没有这些问题,你可以实时更新,有问题立即响应。●大幅下降成本:创业者融资并不容易,如何花钱更高效非常重要。如果你使用原生开发的App和竞争对手使用HTML5开发的App没什么区别,但你的开发成本高出一倍,我相信没有投资人会喜欢给你投钱。●开源生态系统发达:HTML5前端是开放的正反馈循环生态系统,大量的开源库可以使用,开发应用变得更轻松、更敏捷,当然这也体现在了快速迭代和成本下降上。不过更重要的是,这种开放的正反馈循环生态系统未来的生命力是比原生生态系统更强劲的。●开放的数据交换:HTML是以page为单元开放代码的,它无需专门开发SDK,只要不混淆,就能与其他应用交互数据。开发者可以让手机搜索引擎很容易检索到自己的数据, 也更容易通过跨应用协作来满足最终用户需求。●更容易推广、更容易爆发:导流入口多:HTML5应用导流非常容易,超级App(如微信朋友圈)、搜索引擎、应用市场、浏览器,到处都是HTML5的流量入口。而原生App的流量入口只有应用市场。聪明的HTML5开发者当然会玩转各种流量入口从而取得更强的优势。流量大:前段时间微信朋友圈风靡一时《神经猫》,这个游戏如果放到Appstore,绝对没有那么多流量,超级App带来的流量,远大于原生应用市场。假如微信允许游戏在桌面创建快捷方式、假如游戏后续升级解决持续娱乐问题,未来不可想象。导流效率高:除了入口多、流量大,导流效率高也不可忽视,谁都知道:页游和端游打同样的广告,广告变用户的转化率,页游远远高于端游。可精准导流到二级页:我们都知道搜索引擎可以直接进入到■HTML5对最终用户的3大优势●大幅降低使用门槛为什么流媒体会替代下载视频成为主流?为什么页游会如此火爆?只因用户太&懒&。让用户更方便的满足需求,有时效果好于更多的满足需求。用户眼睛看到一个兴趣点,点击后,就应该立即开始满足用户需求。比如流媒体可以立即看,页游可以立即玩。而目前的原生应用市场,用户需要这样操作:选一个应用、等待下载、确认权限、等待安装,然后点击打开。这样糟糕的体验迟早要被颠覆。不管是App、游戏还是音视频,未来都将即点即用。谁先满足用户这个需求,谁就制胜。●实时更新、差量更新的优秀体验HTML5应用可以绕开应用市场的限制进行自主实时更新,用户可以快速享受新服务。而且这种更新完全可以是差量更新,比如某个HTML页面或某个js文件有问题,只更新这个几k的小文件就可以了,这比原生应用的更新体验好太多。●跨应用的使用体验目前手机应用切换是以桌面或任务管理器为中心的,但事实上这些中心很影响效率和体验。用户想出差三亚,先打开去哪App订票,然后切回桌面,再找到并打开天气App,搜索输入三亚,再切到桌面,找到并打开航旅纵横App,输入航班号值机,哦对了,航班号多少来着,再切到桌面,找到并打开去哪App看航班号,最后找到并打开租车App,输入租车地点,然后再切回桌面。。。在原生应用体系下,用户只能这样。但在HTML5体系下,他不需要切回桌面,他可以在App间方便的直接跳来跳去,而不是使用一个一个孤岛A他更不用重复录入数据,应用间可以方便的互相传递数据。这种模式需要一点想象力,但未来迟早会来。分析至此,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不管是站在最终用户角度、还是站在开发者角度,HTML5必将取代原生应用当前的位置。并由此引发一系列颠覆。六、 还有什么会被改变?HTML5的爆发,原生App生态系统的颠覆,是一场产业革命,很多角色都会受到影响,我们来预测一番。■新型HTML5引擎战火将烧起标准的HTML5引擎并不能解决HTML5的所有问题,拥有大流量入口的互联网巨头,莫不在思考内嵌更优秀的增强引擎。推出了X5浏览器引擎,就是看中这个机会。目前各路浏览器厂商、应用市场厂商、甚至rom厂商,都在努力整合更优质的浏览器引擎。假使微信内嵌的Webview可以运行更优秀的canvas游戏、假使360手机助手可以发行即点即用的HTML5应用并且能力体验与原生一致、假使小米rom内置更强大的webview使得所有HTML5应用在小米手机上运行的更流畅。。。一个巨头开始行动,所有巨头都会闻风而动,没错,这场战役会是移动互联网世界的二次世界大战。■应用发行市场将洗牌由于超级App的巨大流量能轻易成为HTML5应用的入口,并且会形成大者更大的效应,传统的应用商店、甚至线下预装,这些流量不足和效率偏低的发行模式将被挤出市场主流。本身也是超级App的大流量应用商店,如果转型得当,也将以发行HTML5应用为主。■广告和统计市场原生的广告和统计SDK提供商会面临尬尴,Google、百度等基于网页的广告和统计服务会取得更大的优势。开发者不再需要打包SDK,引入一个Script即可。■开源技术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更加流行HTML的开放性造就了大量的开源产品,也反向促进了HTML的繁荣。在Github上有大量的JS框架,而原生的开源代码数量相比甚少。而未来移动互联网世界将因为开源而发展的更迅速,这里也同样存在类Github厂商的机遇。■开发工具的变化早期HTML只需要记事本写几个Tag,中期的HTML、JS、CSS比较复杂,需要更高级的文本编辑器,但HTML5到来后,它的代码量、复杂度、开发模型将与原生开发看齐,需要类似XCode、Eclipse等专业的IDE工具来解决开发、调试的问题。一些以会使用记事本写代码为荣的开发者,将面临思路转换甚至被更高效的开发者淘汰。■性能分析调优目前很多针对原生应用的性能分析调优工具或服务,未来也面临转型,HTML5应用的性能分析调优是另一个世界。■混淆与产权保护HTML5是开放代码的,好处也带来弊端,有些东西开发者希望暴露,但有些东西开发者希望保护。混淆技术就变得更有商业机会。PC Web上Gmail的混淆就做的不错。除了JS混淆,离线数据加密相信也有不少空间。■安全厂商的新机会HTML5的强大会引发很多安全问题,并且解决思路与原生不一样,业内有可能会出现新的安全厂商领导者。七、 结语写到结尾,感觉话题有点大了。其实未来如何发展是没人能准确预测的,变量非常多。但我想让用户和开发者都更方便的趋势是不会错的。我在这里抛砖引玉,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但我希望我们能理智的分析,在争议中提炼真知,而不是未经思考或验证仅因为害怕被颠覆而无谓的乱喷。我的微博,/wangan2000。也祝愿大家在HTML5的浪潮中,把握住机遇,享受下坐在风口当猪的感觉:)
24小时报不停
社交机器人外观接近真人,并拥有“语言和礼仪知识”
众包物流达达获3亿美元D轮融资
活动场地平台云SPACE完成第二轮数千万元人民币融资
商业地产短租B2B模式平台云SPACE获千万元人民币融资
锤子科技将推独立游戏,产品包括鲤南瓜先生大冒险等
微软Surface Book国内即将开启全渠道预订,起售价11088元
2015中国人网聊最爱用语气词出炉:嗯嗯、哈哈、呵呵排前三
中兴发力5G技术,计划2020年实现2000亿营收
2015年最糟糕密码排行:“123456”位居榜首
耐克大举发力电商,线上交易占比预增6倍
母婴电商红孩子将重返天猫,三年前因苏宁并购低调撤出
饿了么吃货大数据出炉,最土豪用户全年消费18万元
专利表明Uber或涉足在线旅游,成立Uber Travel网站
Facebook免费互联网接入服务在埃及被关闭
华为预期2015年收入达3500亿元
乐视发布2016年会员战略
乐视电动汽车公司法拉第未来概念车将亮相CES
社交应用朋友印象融资3300万人民币
努比亚2015年前11个月现金净流出超6亿元
苹果公司涉嫌逃税遭意大利罚款3.47亿美元
Uber完成第10亿单交易:司机、乘客获丰厚福利
邮政速递推出“同城当日递”业务,招聘专职快递员
马云:雾霾治理是巨大机会,有可能诞生中国未来30年最了不起的企业
2015年10月中国Window XP市场份额仍高达30%
传蘑菇街美丽说将于近期合并,或以换股+现金形式完成
苹果被指涉嫌“计划报废”,4s升iOS9运行变慢
前雅虎COO称公司应私有化,然后才能大胆创新
日本国有基金支持东芝重组
本来生活获超1亿美元融资,九阳股份占股3.82%
奥飞动漫9亿元收购“有妖气”通过证监会审核,华兴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要割包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