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生有、本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中有,是否可另称生阳、本阳、死阴、中阴呢?

(幸毋相忘)
(止境手印)
第三方登录:死亡在生命轮转中的事实
真正的幸福始终来自智慧。
今天的我是否比昨天的我更有悲心?
今天的我是否比昨天的我更有智慧?
今天的我是否比昨天的我有更大的愿力?
今天的我是否比昨天的我有更大的实践力?
今天的我是否比昨天的我具有更强的力量来帮助众生?
今天的我是否比昨天的我带给众生更多的欢笑?
1.什么是“隔阴之谜”?
“阴”是指色、受、想、行、识五蕴,人死后进入中阴的状况;“中阴”是隔断我们生死的中间转态,隔著中阴而转换投胎之后,从新的五蕴出生;我们忘记自己过去的因缘。这就是“隔阴之谜”。
这“阴”是指五蕴,一个新的五蕴隔断了我们对前世的记忆。有两种人没有隔阴之谜, 一是阶位很高的菩萨,这些菩萨特别修炼“宿命智”,也就是世世不忘的力量。另外一种人是专修“宿命通”,宿命通可以看到我们投胎时的景象:我们要去投胎时的形状是像五、六岁的婴儿一样。
中阴身会一再转,原来中阴身的形态都不同,中阴身七天死一次,一生一死、一生一死,到最后死的七七过去了。要回溯到上辈子的投胎中阴时,这才了解,原来上辈子是这样的。一辈子知道了,上辈子和上上辈子就容易了。但其中仍有差别,较低阶的宿命通就像老式的电脑,要一页一页翻,这辈子追过去、再追、再追;比较厉害的人,速度较快,力量不一样。
所以,心境不稳定的话,这中间会插入很多电脑病毒,会插入很多幻相,画面复杂,你想到的过去百分之九十九是幻想加上一点往昔的习气。
2. 在整个生命的轮回中,我们必须认清另一个事实:
死亡是什么?死亡怎样来的?
有生必有死,死亡就是从出生来的,如果没有生就没有死,这才是佛法。
死亡是什么?会死代表还会再出生;会出生代表会再轮回。所以,有生必有死,这个死亡不是谁赐予我们的,是我们赐予自己的,因为我们要出生。
十二因缘就是这样说的: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爱、取、有、生、老死。生老病死轮回下一次的出生,这里面的郁结是“无明”,明明是没有的事,我们却偏偏要从“无明”中生出来。
死是什么?死是生的一种过程。
生是什么?生是死的一种缘起。
所以说生死、死生,三世轮回,它是一对的。
众生必须先具备悲心、智慧、了知一切无常,在修习禅力、宿命通去了解自己的过去世。
3. 生命在无常中流转:
一般人害怕“无常”,总希望“花常好、月常圆”, 其实,“常”才是伤害我们最深的,它让一切都如同死水一般,它是使万物死亡的力量。只有“无常”,我们的生命才有希望,才会因不断注入好的因缘而改善。有人说:“人到无常万事休“,这是把无常当作死亡的意思。其实,无常是生,怎么会死呢?不动、停滞才是死。正因为无常,所以会出生、生生不息;因为无常,才有改变的可能;众生因为无常的缘故才能成佛。无常是很积极的。
看到生命的流转,也就是中阴身的现象。我们的神识(精神体)对一个生命的主流现象来说,它流过来流过去,在《俱舍论》中将其变化分四个阶段:第一种变化,我们活着的时候,叫做"生有"或是"本有"现象。我们现在的现象就叫”本有“,我们死的时候叫”死有“,死有到最后叫”中有”,“中有”就是我们所讲的“中阴身”。是指人在死后,未投胎之前的生命转态。一般我们做七七四十九天的超度,就是要使这个“中有”现象能够升华,投到善处。投胎那一刹叫“生有”。
中阴则分为:梦中中阴、神定中阴、色界中阴、死有中阴、实相中阴、投胎中明,我们做梦,在梦里面跑来跑去的,叫“梦中中阴”。打坐时,中阴身会起变化,在欲界时叫欲界中阴,就是“禅定中阴”;如果修到初禅以上,比较高的境界,就是“色界中阴”,这都是禅定中阴。
我们死的时候有死有中阴,在死的刹那会光明现前。死有过去之后,就叫做“实相中阴”,是我们一般的灵魂身。"实相中阴"到最后一个阶段叫“投胎中阴”,就这样轮回不息。不论是死有中阴或六种中阴也好,整个生命都是在中阴轮转不息。
我们现在修”宿命通“,基本上也是透过这种禅定中阴的力量,我们不断修持,转变这样一个神识的力量,从神识里,不断往前推。到最后扩展到一个很务实的现象。
4. 我们能不能自在死?有没有办法可以控制死亡?有几点可以判别:
第一,面对死亡的时候不会害怕;
第二,在梦中完全能够控制,梦中知梦,梦中作主,如果梦境完全能够自主的话,对死就不用怕,如果没有办法,我们还是要怕一下,但是什么时候会死?不知道!所以最好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会掌握自己的死亡。至少这辈子,差不多要死之前要达到梦中作主。
”今所经事,向所经事"。就是对自己现在在做什么,要想清楚,想明白,那么,慢慢的,现在在想什么,都很清楚,很明白,让心像明镜一样,现在所做的事情像映在镜子里一样清楚地示现出来。刚刚做什么,不要坐着发呆想半天,忘记了, 这就不行,心要像镜子一样,就刚才的事在其中浮现。
如果从现在这一念串得上前面一念,就在串到上上一念。把昨天,昨天做梦的事都能想起来;前天的事想清楚,就这样,一直想,一直往前回忆,一夜之前的事,今年的事,去年的事,前年的事,大前年的事,直到孩童的事。在打坐中会自然有这种力量现起,本来忘记的事情,突然会现起来,不是想起来,而是自然浮现出来,很清楚,心中了然。如果继续往前追,会发现:突然间一片黑暗,进入到母亲的胎里面,这就是“亿念生时处胎时,知某处死,此胎生。”
5. 真正的前世疗法-如幻禅观
佛教有前世疗法,就是所谓的宿命观。这是为了消除我们的心病而修习的。在久违的生命轮回中,我们有许多心病,籍有禅定的力量来,发觉这些使自己产生心病的因缘,看到自己无始以来有那么多的不好的生命习惯,进而断除它。
更重要的要有如幻观和正见,才能够破除我们错缪见解。《大智度论》说:“无常见有常,是名为颠倒。空中无无常,何处见有常?无常的世界里我们以为它是常,这就是颠倒。在缘起性空当中,连无常都没有了,还能有常吗?所以”有无皆离, 生灭皆超之“,如此,才是真实的如幻观。
在一刹那,我们将观察未来的天眼通,观察过去的宿命通,全部收摄进来一念智慧当中,这就是一念彻观三世。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所以说三世一念,一念三世,安住在禅定中,了知原来所有的时间不过是心所造作的,运心都是幻化的,有怎会有时间呢?三世一念,一念三世,过去也有过去、现在、未来;未来也有过去、现在、未来。整个时间是一个大圆圈。我们决定让这个大圆圈开始,它才会开始。如果无始无明产生世间的种种污垢,一念觉醒的话,就能创造成净土、创建成清明的世间,创造出未来真正美丽、幸福的人生。
6. 生命是穿越时空的旅行
《楞严经》说:“静成虚空”。
整个生命的旅程, 由无明开始,无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无明从无始开始,无始无明,没有开始的无明,在无明之前,绝对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无明发起之后,时间开始了,时间开启后,空间展开了,意识相续流转,在意识中建立了空间相,这就是《楞严经》说:“静成虚空”。 我们的心意识中,扩建一个寂静的虚空相。
一切物资自我占据一种虚幻的空间相互而相互排斥,这就是我们这个宇宙时间、空间的运作相貌。心、时间、空间相续运作造成的宇宙,佛经中的看法和我们现在所接受的四维时空概念,有没有相应之处呢?这两者的相应性是很密切的。
我们目前所建立的是一个四维时空相;空间之立体相识三维,加上时间就有四个向度。佛法告诉我们,这样的宇宙相只是我们这里的众生心识之共同作用而已,是一个特殊的宇宙相,而非普遍性的,如果我们企图以这个特殊相来观法界实相的话,是无法了知的。
遮样切入对某些人而言,可能太深了些,但是我们要认识佛法,不能永远沉溺在一般通俗的信仰上,那是没有成就的,我们必须返回到最根本的问题上来谈。
在《楞严经》上面说得很清楚,从无始无明扩展出心,时间、空间的相续体,时间,空间都是其来自心的虚妄觉知作用。但是,对我们而言,这虚妄却是这样实在,我们不但能看到东西,还能听到它在空间中的声音。
这个世界自身是不是真的是四度空间?
不一定。但是,当这个世界的众生都以四度空间来思维,以时间为相、空间相来看外在的世间时,也就是重新定义了外在世间,它就以此展现给我们看。事实上,我们的心灵和宇宙万相是共相之体,心灵的宇宙,宇宙的心灵,相辅相成,相互循环。
如果在唯识的说法,万法唯心造,我们都是在虚妄中,因我执而轮回,如果能舍弃我执,回复到圆成实性-众生清净的自性,才会发现到一切世间万物都是如此虚妄不实。
在十二因缘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看到心,时间、空间是如何相辅现前,十二因缘的内容是: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无明产生强烈的求生意志,这求生意志就是“行”, 求生意志的运作,围绕着根本的无明为中心,不断产生一些记忆,这些记忆本身咩有实质,是纯碎意识体,这种不断的记忆累积,就是所谓的“意识”,这个意识体尚未落入空间相之中,只是时间存续的根本相。只有一个由纯碎的意识的觉受而产生的时间,这意识以根本我只执为中心不断地累积,而造成生命的意识。识缘名色,“名”是精神体,“色”是物质体,名色是物质与精神的混合体,也就是受精卵。识转入“名色”之中,意识进入受精卵,整个生命不断地运作,建立了空间相。
就生命投生的过程来看,在无色界中,意识是在无边处,在此建立纯碎的时间相,过去、
现在、未来,三念相续,意识含藏所有宇宙的时间。
意识如果落在色界,就变成所谓的色界中阴,婆罗门教称之为“性命身”,道家称为“阳神”。意识如果落在欲界,就变成欲界中阴,在婆罗门教称为“星光身”, 道家称为“阴神”。
无色界没有中阴身的存在,因为无色界纯碎是意识、精神存有的形态,而中阴身已经是物质与精神的混合体。
如果以四禅八定配合心、时间、空间来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生命越来越实质化的过程。
从四禅八定的最高禅定境界-非想非非想处定,到空无边处,是属无色界,色是质碍义,无色界即是没有任何物质相,四禅、三禅、二禅、初禅则是色界。
从无始无明开始,我们安住在非想非非想处定中,这是世间禅定的最高阶,相对于道家而言,是混沌初开。从非想非非想处定到无所有处-感觉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坚决求生意志,这都还是属于无明到行的范畴。由无明到识,进入到识无边处。从这无穷无尽的时间感觉中又开启一个特有的空间性质,感觉到意识相续不断、时间相续不断,有无穷无尽的时间之感,这就是《楞严经》中的“静成虚空”。在这里没有任何基本粒子存在,亦即绝对没有色相、物质相。
在佛典中将物质相归类成三种:
1. 可见可对色:指眼能见到的种种物质色相
2. 不可见有对色:虽有物质性存在,但并非眼根所能见
3. 不可见不可对色,经由意识所生,指存于记忆中的物质色法
如我们眼前可见的物品、可听闻的声音、都属于“可见可对色”。若是像细菌、病菌等,平常肉眼无法看见,但却存在的物质,则是“不可见可对色”。最重要的是第三种“不可见不可对色”, 这是禅定中的一种感受,也就是我们对空间现象残存的记忆。在空无边边处,完全没有三种色,只有空间的性质。
空间是存有的,是特别的一种现象,是有性质。有作用的。空无边处,时间、空间已经建立,但尚未建立三维空间,一直到色界才建立三维空间。
在四禅时,粗的心念完全停住了,看不到任何宇宙万象,完全是清清净净的,如净水无波,如大圆镜般,遍一切处。四禅和空无边处的不同点在于四禅有净色。
在四禅时,可以往上继续修持四空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定);或转修大福德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也可修持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等“十种遍一切处”。
修习“一切处观”时,如果观遍法界是火,一看,整个宇宙都是火相;观青遍一切处,整个法界都是青色。这是因为我们的意识中存在不可见不可对色,也就是存有各种色相的印象,当心一开发时,整个宇宙相就开发出来。
在此,心、时间,空间相续,招感出宇宙万象的形成的证明,只是,能修到这个境界的人太少,另一方面,修持遍一切处的人所见到的宇宙只有自身能见,他人是无法看见,所以无法做一个客观的科学证明。
从四禅再往下落,空间相开始转成单维相,从单纯的空间性质转成三维,下到三禅、二禅、初禅,色界之后再到欲界、有男女对立、轮转。
以上是从修行的境界看到佛法的空间、时间、从无始无明转出来的现象,在生命发展的过程中,虚妄的时间、空间与心识,形成我们生命中最深刻的执著。婆罗门教依此而建立一套梵我一如的修行系统,它将人间整个生命的循环发展到最高点,将人类生命中最根本的三种欲求整个发展出来。
7. 《华严经》对诸菩萨们时空幻化游戏的描述:
《华严经》中提到法界无尽缘起,无尽大小像话含摄,就像万花筒一般,虽然只有几片亮片、彩珠,映摄出来却是无穷无尽,华严总的古德门就曾用下列的方法来修习:在自身的前、后、左、右,上下四偶都各放一面镜子,所看见的就是无限个自身。偈云: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一切如来影现中。
能礼者我,所礼者我,这两者都是自性空寂,所以能相互摄入,与诸佛感应道交,而非妄动心识。帝珠是指帝释天的摩尼宝珠,此珠又称为随色摩尼珠,相应于所见者内心而现出不同的色相,这是因缘观和空性的关系。就像一条河,人看到是水,可以饮用;天神眼中,这条河是玻璃,可以在上面行走;而鱼儿看到水则是觉得那是它的家,是宫殿;饿鬼道的众生看到是脓血,这是因缘相应的问题。
我此道场如帝珠,假如人人都是摩尼宝珠,珠珠相摄成珠网,就像无限的万花筒一般,每一个宝珠相互摄入,一切如来影现中,这是华严三味的境界,在空间相上特有的现象。
在时间上,华严讲一念十世,过去、现在、未来各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九世总观十世,这就是一念十世。在华严境界中,我们没有一个人不成佛的,但我们没有进入华严境界,所以看不见。一切万法体性空寂,皆如是昆高铁长沙南站尸房神秘面纱盧遮那佛具足清净体德,在佛不增,在众生不减,一切平等平等,无二无二,无碍无碍,灿然现前。
但是众生从无明中发展一个错误的世界观。一个声闻行者依修行回到原点,打破一切谬误,进入空寂现观。菩萨则从空寂中又开展出无边无尽的清净华严世界来返照世间,总持一切众生,救度一切众生。
佛教将世间、空间发展到极致-劫、刹、法、众生、佛五事一如,劫是世间,刹是空间,法是一切道理、轨则、能运作的一切现象,众生、佛这五事是一如的,一多相摄,相入无穷。
8. 时间的多样面貌
速度与能量成为一个影响时间与空间的主要因素,速度越快的话,时间越慢。我们可以假设菩萨们的能量很高,而且运作的速度比人间快多了,所以天上的一日等于人间百年。
在爱因斯坦未发现相对论之前,一般人会把这个现象当作一个神话,相对论后,我们可以讨论:因为时间、空间的运动性不同,时间、空间会在一种快速移动中产生变化、扭曲。
9. 一切限制皆源于心
我们局限在一个特别的宇宙相中,落在心、时间、空间相续的现象中,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在参与这个世界时,就完全接受了这个世界规则的限制,完全被控制、不断地轮回。
《楞严经》要我们依七大缘起来修持。七大是指地、水、风、空、识再加上正见。正见指导我们的意识,意识再指导我们此地、水、火风、空五大所组成的肉身。
生命的轮回源于心的限制,由此生的果报,找出缠缚的根源,了解到这个现前的世间之特别性是由大家共业所感,相互之间纠缠所成的,并以正见破除。
何谓佛法的正见?即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释迦牟尼佛针对一切人间文化对宇宙现象认知的错误,提出三法印成立的因缘。
宇宙在根本理则上是由法性因缘所构成的,它是依着”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世间灭“的原理运作的;而在现象上的相续而言,他是依着”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灭世间“的实相因缘而显现。在理则上,是建立缘起的法则,是法性因缘;而在显现的现象上,就是所谓的”缘已生法“,是一切的宇宙方法缘起的众象。
而这两者,一个是理,一个是事,它们的体系是一如,是不相离的;所以,不能离开理而又事相的产生,也不能离开这事相而有理的示现。这是释迦摩尼佛对整个宇宙实相观察的心法。
诸行无常,即是体认宇宙中的一切万象一直都处在恒动的状况,是不断在缘起、缘灭的生灭现象中迁变。佛陀教导我们在时间的系统里,一切都在无常的变化中。
在空间系统上,宇宙间没有独立自主,不受其他因缘影响的自性存在。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条件所构成,这种条件所构成空间的因缘,就是“诸法无我”。而这一切的现象,都是没有自性,都是由条件所构成,没有恒常固定的自我存在。
了之时间和空间的无明缠缚,让我们体悟了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就能安住在生命圆满的境界中,不再有任何的生命障碍,并将得到最圆满的解脱,证得究竟寂静涅槃。
《关于前世、今生与来世》 洪启嵩
恭敬经典 南无阿弥陀佛 合十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阳生阴死,阴死阳生
我的图书馆
阳生阴死,阴死阳生
十天干长生十二宫是传统命理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是指十天干分阴阳不同,各有其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等十二种状态.阳生阴死,阴死阳生。如甲木长生在亥,乙木则死在亥,正好阴阳顺逆相反。  这一理论,早在&&渊海子平&&之中就有论述,但语之不详,按其所说去用,则每多不验,后人在百思不解而又不得真传的情况下,认为这种说法在实践中并无指导意义,于是到了清代和民国,命学名家多否定古法,认为应该阴阳相同,阴阳干同论.这里最著名的就是写了<滴天髓评注>的任铁樵。  任铁樵在评注时有下面一段长篇大论:  阴阳顺逆之说,《洛书》流行之用,其理信有之也,其法不可执一。  原注:阴生阳死,阳顺阴逆,此理出于《洛书》。五行流行之用,固信有之,然甲木死午,午为泄气之地,理固然也,而乙木死亥,亥中有壬水,乃其嫡母,何为死哉?凡此皆详其干支轻重之机,母子相依之势,阴阳消息之理,而论吉凶可也。若专执生死败绝之说,推断多误矣。  任氏曰:阴阳顺逆之说,其理出《洛书》,流行之用,不过阳主聚,以进为退,阴主散,以退为进。若论命理,则不专以顺逆为凭,须观日主之衰旺,察生时之浅深,究四柱之用神,以论吉凶,则了然矣。至于长生沐浴等名,乃假借形容之辞也。长生者,犹人之初生也;沐浴者,犹人之初生而沐浴以去垢也;冠带者,形气渐长,犹人年长而冠带也;临官者,由长而旺,犹人之可以出仕也;帝旺者,壮盛之极,犹人之辅帝而大有为也;衰者,盛极而衰,物之初变也;病者,衰之甚也;死者,气之尽而无余也;墓者,造化有收藏,犹人之埋于土也;绝者,前之气绝而后将续也;胎者,后之气续而结胎也;养者,如人之养母腹也,自是而复长生,循环无端矣。  人之日主不必生逢禄旺,即月令休囚,而年日时中,得长生禄旺,便不为弱,就使逢库,亦为有根。时说谓投墓而必冲者,俗书之谬也。古法只有四长生,从无子、午、卯、酉为阴长生之说。水生木,申为天关,亥为天门,天一生水,即生生不息,故木皆生在亥。木死午为火旺之地,木至午发泄已尽,故木皆死在午。言木而余可类推矣。  夫五阳育于生方,盛于本方,弊于泄方,尽于克方,于理为顺;五阴生于泄方,死于生方,于理为背。即曲为之说,而子午之地,终无产金产木之道;寅亥之地,终无灭火灭木之道。古人取格,丁遇酉以财论,乙遇午、己遇酉、辛遇子、癸遇卯,以食神泄气论,俱不以生论。乙遇亥、癸遇申以印论,倶不以死论。即己遇寅岁之丙火,辛遇巳藏之戊土,亦以印论,不以死论。由此观之,阴阳同生同死可知也,若执定阴阳顺逆,而以阳生阴死,阴生阳死论命,则大谬矣。故《知命章》中“顺逆之机须理会”,正为此也。"  任氏所论,不为无理,就是在参看日主和局中各天干的旺衰时,不能按阴阳十二宫,而应按五行在月令的生旺墓绝来判断.  但任氏的观点则有矫枉过正之嫌,其实看命局五行的旺衰,除了五行之形(或称质)之外,还有五行之气.光看形而不看气,失之偏颇,没有得命理真髓.这点在沈孝瞻的<子平真诠>中则有精彩的论述:  "阳主聚,以进为退,故主顺;阴主散,以退为进,故主逆。此生沐浴等项,所以有阳顺阴逆之殊也。四时之运,功成者去,等用者进,故每流行于十二支之月,而生旺墓绝,又有一定。阳之所生,即阴之所死,彼此互换,自然之运也。即以甲乙论,甲为木之阳,木之枝枝叶叶,受天生气,己收藏饱足,可以为来克发泄之机,此其所以生于亥也。木当午月,正枝叶繁盛之候,而甲何以死?却不是外虽繁盛,而内之生气发泄已尽,此其所以死于午也。乙木反是,午月枝叶繁盛,即为之生,亥月枝叶剥落,即为之死。以质而论,自与气殊也。以甲乙为例,余可知矣。"  可惜今人读书,不求甚解,望文生义.眼睛只盯在他紧接着论述到的五行生旺墓绝的一段内容,当代竟然有命理学家在自己的书中,错把他当作赞同任氏的观点,沈氏泉下有知,何其之冤!  到了当代易学界,以任铁樵的观点为圣经,以为任氏的注解就是<滴天髓>的本意,几乎异口同声的赞同任氏观点,否定了古人的阴阳十二宫,这不足为怪,因为当代易学界,多半是从书中学命理,少有得到传承的,再加上人心浮躁,不能潜心学问,急于成名成家,能借着否定古人,抬高自己,无不争先恐后.到了x派命理一出,连十二宫都干脆弃之不用,一律论生克,甚而至有未戌一律脆金,丑辰一律助水之说,那就更不足论了.  其实阴阳十二宫,除了沈孝瞻讲的"气"与"质"的差别之外,在命理实战当中,有更深的意义.这点我在初学命理的时候,原来也是不懂的,因为古今没有一本书讲到了怎么去用.现代大师的这些学习班中,也都是异口同声赞同任铁樵的观点.  直到半个多月前我在街上看到一位河南籍老人,给人批命,不用排大运流年,拿过八字来就说你祖上如何,你父亲如何,你母亲如何,你后代如何,甚至到你女婿如何,你岳父如何,......无不应验,让人瞠目结舌.于是我费了很大周折,把老人请到家中,热情招待,又奉上高额拜师礼金,终于感动老人,暂时收我为门外徒(要成为门内徒弟,要和师父一起游走四方最少三年才可以,我要养家糊口,实在是难以做到),和师父学了5天,师父教了些原则性的东西,其中就有十二宫的用法,我这才明白阴阳十二宫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古人并不是胡乱编排的!  其实阴阳十二宫有很大的用途,可以揭示八字中诸多隐含的信息.我深感学易之人不易,记得当初我花了好几万学x派命理,一直学到最高的班,结果是学了一肚子歪理邪说.于是征得师父同意,披露一点十二宫方面的内容,以为传统命理正名。  我曾经拿了一个不知道时柱的八字给师父,这是我小舅子的八字.因为不知道出生时辰,想请他帮助鉴定一下,师父说,其实不用时柱,一样可以给他看命,不需要定格局,喜忌神.单以这个八字来说,日柱为:庚申.  师父说,就这庚申2个字,我先给你断2条,看看对不对.第一,此人婚前损过孩,是个儿子.第二,没结婚老婆就怀了孕,是先有孩,后结婚.我大惊,这是如何断出来的?因为事实就是如此!  师父说,庚金之妻是谁?我说是乙木.那乙木坐在申金上论阴阳十二宫是什么?说实在,因为过去没用过阴阳12宫,我还真不知道,查了下书才知道,是"胎'!师父说:"那他是不是胎和妻一道有啊?"原来如此!  我又问,那他前面损个儿子怎么看得?师父问:庚金的儿子是什么?我说:七杀丙火.师父问,"丙火长生在寅,那你这个庚申,申金一脚过去,把丙火的长生寅木踹掉了,这孩子还能长起来吗?"原来如此!  师父还说,我还知道,损的这个儿子,不是他现在老婆有的,是和以前的女朋友有的,你说说怎么看得?我想了半天,说:"甲木为偏才,坐寅为临官,是有官人(丈夫)的意思,所以这个孩子是情人的"师父冲我伸起了大拇指!  最后师父补充说,当然单以庚申而论,我是看了局中有丙,才断损了.这个八字中是有丙的,如果八字中没有丙,那第一个儿子也有可能能保住,但即使保住了,也难养,必定会为他破大财.不是没出息败家子就是生了大病破家财.这个命就是不要有儿子的好!确实,他后面这个是女孩!很健康,又听话。  根据这个庚申2个字,师父还断了10多条,条条应验,比如说他不孝父母,和父亲处不来,他得不了家财,老婆不爱干活,身体不好.......大多从阴阳十二宫变通而断出来的。  古人的许多理论,是有其深刻用意的,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是从实战中千锤百炼出来的.不象个别今人,一旦搞不懂,就随便更改规则,好像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是他的奴隶,想怎么摆布就怎么摆布.一旦不理解土怎么不生金了,就改成土克金,一旦不明白地支怎么作用了,就发明一种新的"刑"。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古人写书,是慎之又慎的.要对自己身后之名负责的.现在个别人哪里有这种责任感,先骗了钱再说……  作为我们易学爱好者,不要盲从一些歪理邪说.“真理,有的时候,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对古人的许多理论,我们不能盲目的否定,盲目的创新。而要下大功夫去挖掘,去研究……然后才说得上去发展,去创新。
  解说——
  "长生"就像人出生于世,或降生阶段,是指万物萌发之际.  "沐浴"为婴儿降生后洗浴以去除污垢,是指万物出生,承受大自然沐浴.  "冠带"为小儿可以穿衣戴帽了,是指万物渐荣.  "临官"像人长成强壮,可以做官,化育,领导人民,是指万物长成.  "帝旺"象征人壮盛到极点,可辅助帝王大有作为,是指万物成熟.  "衰"指盛极而衰,是指万物开始发生衰变.  "病"如人患病,是指万物困顿.  "死"如人气已尽,形体已死,是指万物死灭.  "墓"也称"库",如人死后归入于墓,是指万物成功后归库.  "绝"如人形体绝灭化归为土,是指万物前气已绝,后继之气还未到来,在地中未有其象.  "胎"如人受父母之气结聚成胎,是指天地气交之际,后继之气来临,并且受胎.  "养"像人养胎于母腹之中,之后又出生,是指万物在地中成形,继而又萌发,又得经历一个生生灭灭永不停止的天道循环过程。
  各种预测术中不少都涉及到长生十二宫这个问题,因预测方法体系不同,观点也不一致。其实长生十二宫正确的叫法应是五行生灭十二状态。关于长生十二宫在六爻预测中的用法,古人只重生旺墓绝,余皆弃之不用,实为对六爻预测信息资源的一大浪费。这是因为古人把长生十二宫当作衡量用神吉凶的标准来看它造成的。生旺墓绝固然对用神的吉凶有所影响,然长生十二宫真正的用途在于辨义,而不在于辨吉凶,吉凶主要由五行生克决定。《卜筮正宗》等书中曾简单地讲述过,胎养墓等的含义,而我们在预测中面对的事件却复杂纷繁,只有拓宽各种信息源,才能使预测达到高层次,对所测事情做出细微的判断。  我在长期的实践中破译了长生十二宫的真正用法,反复使用,十分应验,今写入书中,泄其之密,以飨有缘之士。其实大家在看我前面列举的卦例中,应该意识到里面已经渗透进了这方面的用法。  长生:其包含有出生、生长、来源、起点、帮助、依靠、靠山、哺育、源泉、根子、原始、苏醒、获救、救助、产生、寻找、得到、发生、吃饭等意思。  沐浴:含有洗澡、入水、裸体、***、淫亵、脱衣、恩泽、好处、有利、暴露、光秃秃、光溜、光滑、享受、坦诚、大小便、睡觉、破败、难看、无耻、滋润、照顾等意思。  冠带:含有穿衣、整装、和衣、打扮、包装、装饰、衣服、升级、荣誉、戴帽、入伍、遮盖、外表、高贵等意思。  临冠:含有公家的、官府、有病、灾祸、有男人在身边、离死不远、巴结当官的、阿谀奉迎、出仕、当官、拍马屁、有官运、有地位、公务员、自力更生、自我努力、成长、快要成功、国营、危险等意思。  帝旺:含有荣发、发达、得意、精神、兴奋、神气、有力、雄壮、高大、擅长、强大、辉煌、欣欣向荣、腾达、有权、极限、高潮、顶点等意思。  衰:含有无力、软弱、衰弱、弱小、不景气、弱智、败落、力小、倒霉、退缩、没靠山、弱点、胆小、虚弱、矮小、无能、没本事、不学无术、高不成低不就、不敢反抗等意思。  病:含有疾病、病灶、瘟神、讨厌、憎恨、仇人、仇视、不足之处、缺点、欠缺、毛病、弱点、漏洞、把柄、要害、心病、腐败、问题等意思。  死:含有死亡、钻牛角尖、不灵活、不能变通、滞留、、终结、完蛋、认死理、一条道走道黑、没有余地、不景气、无生气、无活力、呆板、笨拙、想不开、心胸狭窄、无退路、寂静、安静、可怕等意思。  墓:含有包容、收藏、埋藏、关闭、收拾、存放、管理、管制、属于、控制、操纵、指挥、包含、囊括、陷阱、不自由、入迷、受管束、隐藏、保护、护卫、围拦、仓库、权限、昏沉、糊涂、黑暗、不流畅、不畅通、结束、阻力、堵塞等意思。  绝:含有无退路、危险、绝地、绝境、悬崖、分手、断绝、背水一战、失望、心灰意冷、死心、无可救药、无能为力、无情、冷酷、不通融、停止、消失、无影无踪等意思。  胎:含有怀胎、酝酿、初步打算、计划、形成、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天生的、本性难移、初级、勾连、牵挂、操心、想法、幼稚、弱小、年龄小、起步等。  养:含有出生、生长、寄托、收养、休养、疗养、休息、依靠、营养、滋养、扶助、怀疑、不放心、不踏实、心虚、操心、不安、过继、培养、养育、弱小、扶持等意思。  以上含义的取舍根据卦中动变和测事内容的不同,贵在灵活多变。通过下面列举诸例,以便逐步认识长生十二宫的用法,对其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干支:丁丑年壬子月壬辰日男测妻怀孕如何  艮宫:天泽履离宫:天水讼(游魂)
  六神伏神【本卦】【变卦】  白虎▅▅▅▅▅兄弟壬戌土&&&&&&&&&&&&&&& ▅▅▅▅▅兄弟壬戌土  螣蛇▅▅▅▅▅(妻财丙子水)子孙壬申金世▅▅▅▅▅子孙壬申金  勾陈▅▅▅▅▅父母壬午火&&&&&&&&&&&&&&& ▅▅▅▅▅父母壬午火世  朱雀▅▅▅▅兄弟丁丑土&&&&&&&&&&&&&&&&& ▅▅▅▅父母戊午火  青龙▅▅▅▅▅官鬼丁卯木应&&&&&&&&&&&&& ▅▅▅▅▅兄弟戊辰土  玄武▅▅▅▅▅父母丁巳火○→&&&&&&&&&&& ▅▅▅▅官鬼戊寅木应
  断挂思路:
&&& 子孙为用,申金持世,已经怀孕,子孙胎爻卯木在2爻胎位,也是此象,月建子水生胎爻卯木,子水为卯木沐浴之地,胎儿毛发为成,刚怀孕。  子孙死于月建,父动克之,又构成3刑,恐难以生下,阳动,又在艮宫,为男,究其死因,子孙死在子水,且刑胎爻卯木,子水为财,怕是妻子想堕胎。  六爻巳火生助日冲为暗动,克财,财不上挂,入墓与日,绝于动爻父母巳火挂变游魂,分手之象,父母为结婚证,入墓于暗动之戌土。拿不出结婚证,财伏世下,入墓,有金屋藏娇之象,没有结婚证,只是同居对象,戊寅年3刑防之。
  反馈:本人果然是未婚同居,女方怀孕,后到戊寅年卯月,女方执意分手,私自堕胎,是个男孩,不欢而散。
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生宿舍楼外死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