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下你们肯定读了很多有益的书,相信在读书的过程中,一定发生&#红高 655333;&#红高 655333;

2010年度《读书周刊》“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评选启动___萍乡实验学校
发表日期:日
出处:中国教育报
编辑:admin
有5787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2010年度《读书周刊》“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评选启动
2010年度《读书周刊》
“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评选启动
(转载于《中国教育报》)
亲爱的的读者:
&&为了继续在教育界和全社会营造书香氛围,2010年度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评选活动于今天正式启动。
&&该活动自2004年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6届。2010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候选人名单及其简介,已刊登在中国教育新闻网读书频道(),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网上投票。我们将根据专家评审和网上投票,最终从20位候选人中遴选出10位2010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其余10位将获得提名奖。
&&候选人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梅子涵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朱自强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李庆明深圳市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校长
&&周益民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教师
&&严寅贤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副校长
&&张硕果河南焦作教科所教研员
&&韩兴娥山东潍坊北海学校教师
&&许新海江苏省海门市教育局副局长
&&俞正强浙江金华站前小学校长
&&聂明智山西运城新教育实验学校校长
&&张学青江苏省吴江市实验小学副校长
&&胡志远河北保定师专涿州分校教师
&&张云鹰深圳宝安区西乡中心小学校长
&&岳乃红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区文化教育体育局教研室教研员
&&齐振军北京市朝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
&&吉忠兰江苏海安县曲塘中心小学教师
&&柯中明广州番禺市桥实验小学校长
&&蒋军晶浙江杭州市临平一小副校长
&&黄绎霖阳光视界早期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郭明晓四川省宜宾市人民路小学教师
因为爱推动阅读
100年前,同样是初冬,在俄罗斯一个小镇的火车站站长室内,列夫?托尔斯泰悄然与世长辞。尽管沙皇下令不得以任何形式纪念,但葬礼那天,还是有三四千人自发前去悼念这位文学大师,因为他“教会俄罗斯人什么是爱”。
&&其实,文学大师不仅教会俄罗斯人什么是爱,也告诉世人如何去爱这个世界。在《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不朽的名著中,托尔斯泰极力捍卫着人类的核心价值,如爱情、友谊和家庭,他也因此而让世人永远铭记。
&&同样,矢志于让更多的人走进经典的人,也是应该让人铭记的。实际上,推广阅读的意义不亚于为干渴的旅客奉上甘泉,不亚于为迷途的行者指明方向,不亚于帮助婴儿迈出人生的第一步。而这,也是我们一直评选“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的初衷所在。
&&在许多发达国家,几乎每个人都养成了阅读的习惯。相对来说,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其实,读书并不是难以企及的事,读书与其说是一种精神需求,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态度。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能够让心绪平静下来思索生命意义的,也许唯有阅读。一个有着良好阅读习惯的人,对生命的理解总会比别人多一些层面,更为精细,也更为通达。
&&如果说读书是为了学习知识,为了陶冶情操,为了获得内心的安宁,那么,推广阅读则是教人学会另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教人以恬淡的方式感悟世界和人生,让更多的人通过阅读提升生活和生命的质量,用与众不同的方式爱自己,爱他人,以及爱这个世界。
&&有人说,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某种意义上,推动读书的人,就是影响世界的人。今天,我们提名的这些年度读书人物,尽管来自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千差万别的性格,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求回报,不计得失,辛勤地、默默地做着一件让人钦佩的事:让更多的孩子读到更多更好的书,让他们变得博学、自信而坚强,变得充满生命力,让更多孩子的人生因书而改变。
&&在《五月的塞瓦斯托波尔》里,托尔斯泰写道:“太阳总会冉冉升起,把欢乐、爱情和幸福许诺给逐渐苏醒的世界。”因为爱这个世界,我们推广阅读。为了让阳光照亮世界每个角落,愿更多的人加入推广阅读的行列中来!
朱自强:儿童阅读推广的先行者
&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是集阅读理念倡导和阅读推广实践于一身,兼学者、作家、翻译家多种身份的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
&&■推荐理由
&&10年前,作为具有留学经验、国际视野的学者,朱自强在《中国儿童文学5人谈》中指出:“目前儿童文学在中国应该市民化,这种市民化是指儿童文学应该真正深入整个社会,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常识。”其实,他这是在呼唤、期待一个以儿童文学为重要阅读内容的读书社会的到来。
&&朱自强在许多重要领域做了多方面的工作。他参与了建设读书社会,推广儿童阅读、亲子阅读的《中国儿童阅读6人谈》。2010年1月,他又以第一作者身份,推出了《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进一步把文学阅读、儿童文学阅读的阅读理念,引入了小学语文教育领域。
&&最近几年,朱自强面向公众作了数十场讲演。这些讲演都是立足儿童文学立场,追问小学语文教育、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可以说,在目前的儿童读书推广运动中,朱自强是一位具有先进的阅读理念、教育理念的推广者,他提出了小学语文教育儿童文学化的主张,受到小学语文教育领域的重视,深得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的支持。他提出的儿童文学是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的珍贵资源的观点,也得到了幼教领域的重视。他的这些阅读理念,对于纠正儿童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设定儿童阅读的未来发展方向,都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朱自强不仅是具有阅读理念、教育理念的儿童阅读推广者,而且还多方面地积极参与优秀儿童书籍的生产。2010年5月,他和左伟共同创作、出版了小学低年级的成长故事“属鼠蓝和属鼠灰”系列。该系列作品出版后受到儿童读者的欢迎,并获得冰心儿童图书奖。
&&多年来,朱自强致力于日本儿童文学经典作品的翻译、介绍。他翻译的《不不园》、《龙子太郎》、《谁也不知道的小小国》、新美南吉童话、椋鸠十动物小说以及五味太郎和宫西达也的图画书,开启了儿童读者了解日本优秀儿童文学的窗口。
■读书感悟
& 读书之于社会具有改造的力量。阅读可以改变社会、改变人。我们现在身处的现代社会的出现其实就与阅读有内在的关系。比如,民主、自由、平等是现代思想的核心内涵,其出现就与活字印刷机带来的阅读相关。印刷机将口头声音语言变成眼睛阅读的语言,这就使阅读由集体行为变成了个体行为,从而营造了促成自我意识和个人主义的心理环境。
&&读书之于个人可以审视自我,塑造人格。对我而言,读书是一个人生问题,读书是一种生命存在的形式。当我思考儿童文学、思考儿童阅读时,我意识到,树立端正而健全的人生价值观是根本问题。因此,在思考人生的过程中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思考人生,才是高品质的读书生活。
&&读者与书籍,是“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辩证、融合关系。以这样一种关系阅读,才能既读进去,又读出来,从而建构一种具有主体性的阅读生活。
李庆明:曼妙飞翔的天堂鸟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校长,特级教师。“田园教育”、“文化阅读”、“活力教学”等主张的倡导者。&
&&■推荐理由
&&博尔赫斯说:“我总是想象天堂将如同图书馆一般。”
&&李庆明用“天堂鸟飞翔”这一梦幻般的命名寄予学校的阅读推广无限希望。他倡导“文化阅读”,一种彰显“诗、史、思”意蕴、与人类高贵精神对话的高雅阅读。在他的引领下,学校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以学科文化阅读、大主题文化阅读、经典文化阅读、当代作家系列阅读等为主要领域,以课堂阅读、班级阅读、亲子阅读、自主阅读等为主要形式,以充满激励功能的星级阅读评价机制为主要支撑的儿童阅读文化生态。
&&为改善学校阅读环境,李庆明四处奔走。2007年年底,一座梦幻典雅、堪称一流的“儿童阅读城”落成。日本的“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出席剪彩仪式。回国后,他专门写信告诉李庆明:“你们出色的图书馆和读书活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儿童阅读城成了孩子们最向往的地方。
&&李庆明还发起了作家进校园活动。近年来,曹文轩、黄蓓佳、梅子涵、张嘉骅、宫西达也等一大批海内外优秀作家先后走进学校,在校园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文学阅读潮。结合学校独树一帜的主题文化课程,李庆明主张围绕童话、亲情、游戏、生态、海洋、民俗等主题开展“大主题阅读”,并亲自主编了一套孩子们爱不释手的大主题文化读本。不仅如此,李庆明还很早就倡导数学、科学、历史、英语、艺术等学科文化阅读,让学生在文化的视野中观照这些学科,知识也变得美丽起来。李庆明认为,有了这些学科阅读,学校才成为名副其实的书香校园。
&&为保障进而拓展学生的阅读时间与空间,李庆明大胆推进学校课程改革,设置相对独立的阅读文化课程。它与学校的学科文化课程、主题文化课程和学院文化课程并驾齐驱,相得益彰。李庆明主持编写了《天堂鸟书林阶梯阅读手册》,为中小学生推荐了上千部古今中外经典书籍。如今,阅读已经成为学生每天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 ■读书感悟
&&童年需要并且适合斯文的高贵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是诗意盎然的,不是枯燥的。它能使儿童的心灵产生温暖、感动、悲悯、宽恕、安详和无限美好的遐想。这样的阅读是史韵丰厚的,能接通割断的文化血脉,重建不朽的精神生命。这样的阅读使儿童气质斯文,灵魂纯朴,童心不灭。
&&我们是行走在校园不知困倦的点灯人,校园里每一个掩映在绿意葳蕤中的书架,每一张可以尽情舒展我们阅读姿势的书桌书椅,每一本吐露着浓郁芬芳的经典读物,以及书中每个闪烁着灵性辉光的文字,都是我们点燃的街灯。我们要用心灵的街灯照亮孩子的心灵世界。
&&仅仅在校园飞翔的天堂鸟是飞不高,飞不远的。我们应当让天堂鸟的羽翼承载着个人和民族的自由梦想,掠过学校的篱笆、围栏,让天堂鸟的朗声歌唱飞越千山万水,带给贫困地区期盼阅读的孩子,让他们也能享受高贵的读书生活。
齐振军:点燃孩子的阅读激情
北京市朝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他始终提倡让孩子在无压力的阅读环境中茁壮成长。&
&&■推荐理由
&&走进朝师附小,随处都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书香,分享到阅读的快乐。“让阅读真正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让阅读为孩子点亮一盏温暖的心灯,更让阅读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是齐振军打造书香校园的追求所在。在他看来,读书和育人密不可分。
&&漫步在朝师附小的楼道里,两万多册精美的图书码放在开放式的彩色书架上。墙壁上是属于孩子们的交流天地,丰富的读书体会、生动的好书推荐、迫切的寻书信息、独特的书评介绍……在朝师附小,童书已经成为学校文化中最漂亮和实用的组成部分。学生们三三两两,或坐或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自由交流和选择。
&&这就是齐振军倡导的无压力阅读。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学校建设了开放式阅读走廊,学校的楼道、大厅也建设成为开放式阅读空间。没有四面的围墙、没有老师的硬性规定、没有任何借阅手续,没有写读后感的负担,有的只是适合不同年龄的孩子的最新图书。实现了让全校的孩子只要有时间就可以读书,只要喜欢就可以读书。
&&在齐振军看来,仅有好书读还远远不够,“要给孩子们一个展示读书梦想的舞台。这个舞台同样是没有压力的,有的是和名作家探讨和碰撞的激情,有的是分享读书的思考和收获的喜悦,我们就是要点燃孩子们读书和创造的热情,做点燃孩子们心中阅读梦想的点灯人。”在这种理念倡导下,他带领教师开展阅读课题研究,推出“班级读书会”,将儿童文学引入正式的语文课堂中;创办“童话梦工场”,让孩子们自由展示自导自演的童话剧,每学年演出40余场;开展阅读活动,直面名人名家、创办书香庙会……
&&齐振军正是通过无压力阅读在“雕琢阅读环境、丰富阅读内容、共享阅读体验、延伸阅读空间”过程中的完美诠释,让孩子们感受到,原来,阅读是可以更美的。
&&■读书感悟
&&书是生活的写照。是激情的谱写还是聊聊收尾,取决于你与作者的同感、同受,取决于自身的认知和感悟的程度。任何一本书都不是简单的文字拼凑,而是作者经历和想象的真实写照。手捧书籍,既可以感受和诸子百家论道的盛宴,也可以感受战争的血腥与残酷,还可以感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闲适,视野的局限也得到了质的升华。
&&书是思想的升华。读书与视野是成正比的,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书是心灵升华的催化剂,与作者思想的碰撞可以产生出智慧的火花,它使我们更聪明、更明白,使知识无限延伸,使视野无限延长。
&&人有知识渊博和一窍不通之分,也有品德高尚与卑鄙无耻之分。那是他们的认知程度和感悟不同。
书是人生的导航,可以避免人生道路上不必要的错误,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在今天,书是你人生最好的伙伴。
张云鹰:让教师因读书而美丽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中心小学校长,特级教师。她发起的“读书的女人最美”活动让教师更加热爱生活。&
&&■推荐理由
&&“我遇见一本温暖的书,页页写满这人世的爱与哀愁;终于相信有人陪我孤独陪我守候,刹那间泪如泉涌又面带笑容……”
&&在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中心小学第6届“读书的女人最美”晚会上,校长张云鹰饱含深情的朗诵打动了全场的观众。作为学校读书活动的整体策划和极力倡导者,她用自己的实践证明,读书活动最有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书籍在提升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内在修养的同时,也让学生喜欢教师、爱上课堂。
&&“读书的女人最美”是张云鹰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连续6届的活动,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晚会,而是让教师感受美、爱上美的舞台,更是教师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缩影。
&&“《红楼梦》是教师必读的4本书之一”。学校每月一次的读书汇报会,张云鹰都会提前推荐相关书目,引导教师阅读经典;每学期的文化沙龙活动,她请教师欣赏《雷雨》、《日出》等经典话剧或文艺演出;每个学年度,学校组织书香班级、书香家庭、阅读明星等评比活动,引导师生多读书、乐读书、读好书。
&&每逢老师们过生日,学校的惯例是不送鲜花、不摆宴席,而是由张云鹰亲自为每位过生日的教师送上精心挑选的图书。这项活动已坚持整整5年,每月专门举行一次。
&&走进西乡中心小学校园的人们,总是会被“我读书是因为我要长大”、“诵读古诗文,学做儒雅人”等校长寄语深深吸引。每天中午,学校古典音乐响起,“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朗朗书声在校园里回荡。学校还特别编写了《正蒙宝典》、《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等国学教育校本教材,弘扬国学情怀,培育民族精神。
&&她正是通过读书引领一批教师、一所学校乃至一个地区走上多读书、读好书之路。&
&&■读书感悟
&&身为校长的确有太多的会议需要参加,太多的检查需要迎接,太多的难题需要求解……但绝不能以此为借口与书绝缘。只有校长热爱读书,以身示范,才能带动整个学校乃至整个地区走进书香,享受阅读。
&&当然,读书是要全身心投入的,就是当今流行的说法“全息”读书:手到、心到、身到。手到:读书须动笔,坚持记笔记。也许是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我读书常喜欢摘录,写感言、随笔。当校长这些年,大大小小的笔记本满满地写了15本,数十万字。心到:强调的是思考性阅读,读而不思犹如观而不察,如此就是“读书死、死读书”。身到:把读书学习与工作创新结合起来,将读书思考和实践化为研究成果,影响更多的人。不能学以致用,不能知识迁移,这样的阅读是没有价值的。
&&追求“读书、教书、写书”的教育人生,是我的成长之路,也是我意欲引领学校师生要走的路。
梅子涵:牵起儿童的手在文学中漫步
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提出的“相信童话”成为很多人的一种温暖、诗意的人生向往。&
&&■推荐理由
&&梅子涵阅读了许多优秀的世界儿童文学作品,这是他童年的时候没看过、不知道的,这也是很多的中国成年人童年时没见过、不知道的。可是当他成年后,成为儿童文学的写作者、教授者以后,看见了、知道了,于是他发誓要让现在的孩子阅读到,于是他开始告诉孩子的父母、老师。
&&他从1999年开始了这个征程。2000年他在北京和上海重要报刊建立了“子涵讲童书”专栏,至今已有10年。那些世界优秀的儿童文学经他的文字叙述和优美分析,成了无数成年人为孩子购买的向往,成为选择的“坐标”,很多城市教育部门向儿童推荐的阅读书单里,也满是他推荐的“篇目”。他写的《阅读儿童文学》、《相信童话》成为关心儿童阅读的人的必读书,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和幼儿园老师人手一册。很多城市的“文化讲坛”、“阅读讲坛”和图书馆,很多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和都邀请他演讲儿童文学,讲述童话和成长的关系。他到过哪里,哪里就有儿童文学的阅读。他的演讲充满情感和诗意,他对一本本儿童文学的理解和分析独特又深刻,他是一个幽默而又富有激情的演说家,他被公认为儿童阅读“点灯人”。
&&他生动、精彩的演讲使无数的成年人喜欢上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童话、图画书也成为成年人的阅读,亲子阅读在中国渐渐成为一个主动、美好的生活景象。
&&他也是图画书这种现代儿童图书形式在中国大陆的第一个热心宣扬人和推广人。
&&他为很多引进的优秀儿童文学写序言,国内几套规模最大的引进版儿童文学如“国际大奖小说”、“纽伯瑞奖系列”、“新蕾桥梁书”、“双桅船经典”也都由他作序。
&&他为中国近10年的儿童阅读,为世界优秀儿童文学的阅读普及,为儿童文学阅读成为成年人的注视和学校的教学内容,为童话进入家庭生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被誉为中国儿童阅读推广第一人。
&&&&■读书感悟&
&&孩子要阅读儿童文学,他们长大后心里会有很多童话。记忆里普遍有童话的民族、国家,会有很多的笑容,很多的诗意,美的态度和观点会鲜艳,语言文静、帅气,文字书写的情感也真切、活跃,想象奇异……
&&那时再拍电影、电视剧,为一个故事里的城市取名字就不会总是“滨海市”、“滨江市”,怎么都是滨海市、滨江市呢?难道只有滨海市、滨江市才有故事吗?
&&成年人小时候没阅读过什么童话,现在可以读读。成年人中的老师们,尤其应该读读童话,包括大学教授们。这样,课堂会增添美好,大学课堂也就不会只有深刻的“批判”,还有美好的想象和愿望,大学课堂需要增添美好的描述,需要建设大的情怀,需要《小恩的秘密花园》(图画书)里那样的“栽种教育”。面对生活的艰难和灰暗,小恩想的是“太阳会从我住的房子上照耀下来”,“我们一起迎接春天”。小恩是个喜欢在艰难、灰暗生活的阳台、房顶上栽花的小姑娘。美好的想象和愿望也是深刻的!
&&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和中学老师更加应该熟悉童话、拥有童话,那是你教室里、讲台上最重要的一样东西,是你的“职业素质”,
&&没有童话,那算什么老师?那算什么教室?那算什么讲台?那又算什么教育呢?
&&把童话捧起来。
&&相信童话。
严寅贤:追寻书香校园的终极价值
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长期引领学生读书,关注学生的深度阅读、有效阅读。 &
&&■推荐理由
&&严寅贤研究过脑科学原理,脑科学研究认为:人在无意识状态下摄入大脑的信息可以对人的能力产生支配作用。据此可以推论,“有意摄入”的意义更不可低估。阅读和思考作为一种强力而有深度的有意摄入的学习行为,它注入人脑的各类信息毫无疑问将更丰富、更深刻、更具有持久性,更有利于内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大量的阅读思考与实践,严寅贤发现,阅读、思考和表达必须同步进行,才能获取最佳的阅读效果。
&&在10年前的语文阅读实验中,严寅贤和他的同事们设计并操作了两大程序。一是设立语文学习室,每周开设100分钟的阅读课,要求学生每周完成500字以上的读书摘抄,完成8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二是编辑每周一期的《语文读写周报》,编印总量5000字左右不同体裁、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美文,同时紧扣所编印文章写出800字以上的自由作文。这种学习程序成功地弱化了学生的遗忘率和“提取困难”,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对所摄入信息的“及时再现”成为可能。上述实验结束不久,严寅贤便调入北京一零一中学。教学环境变化了,但让学生走进阅读人生的理念没有变。
&&时至今日,他和北京一零一中学语文组的同事们还继续编印《语文读写周报》,让学生边读、边思、边写。高一、高二语文备课组编印近30万字的《文萃》,高三语文备课组编印两本共70万字的文集《半亩方塘》和《天光云影》,学生人手一册,严寅贤把这种阅读称之为“快餐阅读”。
&&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后,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于是,他和同事们决定实施“四一?一展”读书活动,即每学期要求学生买一本书,读一本书,点评一本书,完成一篇读书笔记,并开展每学期一次的“优秀读书成果展示活动”。学校利用固定时间,集中展出学生的点评和读书笔记,并邀请全体学生家长和教师、学生们一起参与反馈活动,严寅贤把上述阅读称之为“经典阅读”。
&&快餐阅读让学生融入时代,与时代同行;经典阅读让学生与大师为伍,走向文化的高品位,这应该是阅读人生的完美体现。
&&&&■读书感悟&&
&&只有爱读书的人,才知道阅读的重要,才会在潜意识里鼓励、鼓动别人多读书。一个浅而俗的人一定是不读书或读书少的人,而浅和俗则是人的精神生命的软肋。中小学教师不一定成为思想家,但中小学教师一定要有思想、有境界,而思想和境界,通常要由丰富的读书来承载。
&&今天的学生“敏感”得很。且不说聆听教师课堂上精彩纷呈的教学语言,有时即使透过你的举手投足,他也能判别你这个老师有几分书生气,几多文化味――读书能养气。
&&今天的学生“势利”得很。教师若经常在教学中表现得捉襟见肘甚至“理屈词穷”,他马上会对你“另眼相看”,觉得你“没文化”,甚至要求校方让你“淡出”三尺讲台――读书能站稳讲台。
&&今天的学生“简单”得很。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教师生活在学生中间,学生课上课下都愿意走近你,走近你的“文化”,走近你的“海阔天空”。否则,他会对你“敬而远之”――读书能铸就你的人气场。
&&语言学家赵元任说:“要做哲学家,须念不是哲学的书。”德国化学家G?利希藤贝格说:“一个只知道化学的化学家,他未必真懂化学。”《教育:财富蕴含其中》一书中说:“一个人所学的每一类知识,都能影响和丰富其他知识。”博览群书,建立教师自己的立体式前瞻性知识结构,确立自己的文化强势地位,在今天,实在太重要了。
&&自己青少年时期读书越少,越觉得让今天的学生读书太重要。今日社会泛滥的“学生读物”越多,越觉得让学生学会选择的重要。今日社会让学生所面临的诱惑越多,越觉得引领学生读书的重要。引领学生阅读,不能满足于泛泛地布置任务,而必须让学生“完成任务”,这就是“阅读、思考、表达”,三者缺一不可。书香校园的终极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读书,一所学校不能成为精神的荒漠,而应当生成文化的绿洲。
郭明晓:扎根于教室的阅读推动者
四川省宜宾市人民路小学语文教师,在近30年的教学中,坚持不懈地为学生推荐优秀书籍。&
&&■推荐理由
&&2008年,郭明晓开始了在班级开展儿童阶梯阅读项目实验的晨诵、午读、暮省活动,引导儿童生命的全方位发展。她知道,自己的天命在教室里。
&&每天早晨,她会早早地来到教室,与孩子们一起朗读儿歌、诗歌,在与黎明的共舞中,开始新一天的生活。
&&每天下午,在学校放学后,她会和自己班的孩子们共读:或朗诵、或讨论、或编演书中故事……在快乐的阅读中,孩子们结束一天的学校生活。
&&每天晚上,她还会把学生的阅读作品上传到班级帖子中,在班级网络平台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别看只是上传学生作品,要做的前期工作可多了,批改、拍照、修整图片、上传……整个流程下来,少说也要花一两个小时。网速慢的时候,常常要等到深夜12点以后才能上传。她不仅展示优秀作品,而是把全部学生的作品都拍下来上传。她说,虽然有些学生的作品与其他同学比是显得差些,但与他自己相比,总是在进步。这样就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感受,就能让学生继续去取得新的进步。
&&每周她还要给家长写一封信。在信中,她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学校的阅读表现,也会引导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子共读、共写。
&&每学期的开学,她会组织一次开学仪式,在开学仪式上与学生、家长共读诗歌、故事;每学期期中的家长座谈会上,她会请优秀家长介绍亲子共读、共写的经验,并与家长进行一次共读;每学期的期末,她又会组织结束仪式,展示一学期的阅读成果,促使家长带领孩子开始新一轮的共读、共写生活。
&&每个孩子过生日,她都会精心挑选一个故事或一首诗送给他们。当故事或诗歌与孩子的生命成长融为一体时,那个故事或那首诗就属于那个独特的生命,那个获得这个独特生命礼物的孩子,心里也就有了一颗美好的种子。今年她生日那天,全班孩子把一首精心挑选的诗歌用朗诵的形式送给了她。那时,她收获了播撒种子的幸福,并把改编过的迪金森的诗歌《我要不停地歌唱》回赠给孩子们,表示她在人生的秋季要唱出比春夏更动听的歌曲。她说:“我的天命在教室里。”每一天、每一周、每一学期、每一年……她都在不停地播撒种子,因为她相信,种子一定会发芽!
&&■读书感悟&&
&&有一个朋友不明白我为何五十几岁了还那么执著地领着学生进行阅读,他说:“凭你的水平,完全可以轻轻松松地度过最后几年的教书生涯,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呢?”
&&我本想回答他:“不阅读而无所事事的人会堕落。”可是看到他真诚关心的目光,我换了一种他能接受的说法:“预防老年痴呆呀!”我进而解释道,“带领孩子们阅读,自己也阅读,让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你说还能得老年痴呆吗?你看,那些科学家们高度用脑,哪个会得老年痴呆呀?”
&&他相信了我的说法,说他也要用阅读来预防老年痴呆。预防老年痴呆、提高生活质量,这是很多我这个年纪的人追求的生活目标。怎样的生活才有质量,这是我在阅读中一直追寻的问题。
&&少年时代,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我就追问过自己,“当你老了的时候,你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吧?你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吧?”因为有了这样的阅读和追问,才有我几十年努力地工作,坚持不懈地阅读。
&&在年过半百后,阅读《中国哲学简史》时,我希望我有儒家生生不息的精神,我找寻到了我天命的归属――我的天命在教室里;在阅读《论语》后,我要去践行“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人生境界。我深深地知道,只有这样的生活,才是高质量的,才是有价值的。
&&最后,我用林海音的话来表达我的读书感悟:我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我也要让我的学生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许新海:让阅读成为孩子腾飞的双翼
江苏省海门市教育局副局长,特级教师,努力让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有同样的阅读机会。
&&■推荐理由&&
&&因为爱读书,农村孩子许新海初中毕业时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全校唯一一个考上师范学院的学生。大专毕业后,他把目光彻底转向了孩子,那些和当年的自己一样只能靠读书改变人生的孩子们。
&&1992年,25岁的许新海成为江苏海门市东洲小学校长。在那所只有两间平房的城郊小学,他定下了一个最朴素的教育目标:这里的孩子毕业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一辈子喜欢读书。因此,他提出“兴趣识字、广泛阅读、自主作文”的主张,要求学校阅览室订阅全国所有的儿童报刊,便于老师随时选择文章向孩子推荐。对这所一穷二白的小学而言,这是一笔庞大的经费,但他保证学校开支中的第一笔就用于落实此项目。
&&起跑之后,他从未停步:1996年开始打造该校的“广泛阅读手册”,并每年都修订、更新;1998年开始号召“让教室成为图书馆”,为教室配备图书,在绝大部分人都不知图画书为何物的当年,该校的图画书已经走进课堂,低年级的学生更是把图画书阅读视为家常便饭,可以在教室的书架上随意取阅……
&&2005年9月2日,他被任命为市教育局副局长。上任第二天,他就带领几位同事去了一所农村小学,距离他在农村小学读书时间已过去近30年,可眼前依然如故:老师无奈且认命的叹息,学生纯真却显呆滞的眼神,农村小学的孩子们依然无书可读!尽管早就心里有数,可看到这一切时,他还是心痛地沉默了……
&&当时海门全市共有60所农村小学,上任第一个月,他带着人走访了其中的30所,半年内,跑遍了全部农村学校。他倡导的“图书漂流”活动,从经费到组织都开展得异常顺利。从都是单本书的“移动书架”到有师生共读书的“图书漂流箱”,漂流的形式根据实践中的问题在不断调整;为了监督阅读开展的有效性,他千方百计地想办法,甚至使出了全市统考中必有2―3分课外书内容的“损招”……
&&如今,海门教育一直在攀升,他也成了阅读推广的空中飞人,迄今已应邀开展讲座200余场。相对于香港地区、新加坡等地的讲座而言,他更看重、去得更多的是云南、贵州等偏远地区。“无论城乡、无论贫富,让阅读成为每个孩子腾飞的双翼。”这是他,一个爱读书的农村孩子朴素的心愿。为了这个小小心愿,他已进行了18年的努力。
&&■读书感悟&&
&&在爱书人心中,书是最好的朋友。但我一直认为,朋友也分不同类型,在我心中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字之书,一种是无字之书。后者在我们这个变革的时代中尤其重要,此时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个人生命中遭遇的师友,都是宝贵的无字“活书”。
&&我认为阅读要深度切入生活。以行动为笔、以大地为纸,脚踏实地去创造,努力把生命活成一部大书、一个传奇。否则,知识与生活之间形成断裂,阅读就成了纯粹的享受,如此或许也有益于自身,却无益于他人。
&&因此在读有字书时,我提倡将整本名著泛读与片断精读结合;经典阅读与时文阅读结合;文学阅读与科学、历史阅读等结合;中文阅读与英文阅读结合;文本阅读与网络阅读、影视阅读结合;推荐必读与自由阅读结合。这个过程中,强调阅读的个性化,对阅读的引导应该是润物无声的。
&&无字书比有字书更难读,它要求读者用心去观察身边不停变幻的事物,从生活中直接汲取营养。因此,阅读无字书时,个人的反思梳理、及时记录,与他人的交流碰撞显得尤为重要。交流碰撞便于集思广议,反思梳理才能进行扬弃,及时记录就能加深印象。
&&自从踏上工作岗位那天开始,我坚持写工作日记,对当天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反思、整理,从未间断。这时,写就是读,写促进读。
&&恰如朱永新教授所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我以为只有将有字书和无字书结合起来阅读,才能让阅读从享受上升为创造,这样的阅读才会真正成为生命的能量。&
张硕果:把诗意和幸福带给孩子
河南省焦作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致力于“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阅读项目的推广。
&&■推荐理由
&&张硕果在2007年参加新教育贵州支教行动的过程中,结识了“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阅读实验。新教育倡导的晨诵、午读、暮省这样一种回归朴素的儿童生活方式让她感受到童书的伟大,于是,用阅读点亮孩子的童年,为每一个儿童寻找此时此刻最适合阅读的书籍,就成了她的一个梦想。
&&从此,“儿童阅读”、“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开始越来越多地走进焦作老师的视野。但张硕果深知,现在的大多数教师每天都在机械地重复自己,倦怠和疲累正吞噬着他们曾经敏感的心,要想点燃他们内心深处沉寂已久的教育激情,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面对这些,她不断地追问自己,我能做些什么?我能改变些什么?就这样,一所学校接着一所学校,一场报告接着一场报告,从主动出击到应接不暇,凭借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对阅读的痴迷,张硕果一路寻找着与自己“尺码相同的人”。这个过程是艰难的,有人热血沸腾,有人将信将疑,有人半路退出,也有人中途加入,一切都是自愿。一位农村教师曾给她留言:“我有幸结识了您,希望在您的帮助下,和孩子们一起享受阅读的幸福,在孩子们小学生涯的最后日子里,给他们充实、幸福的毕业生活。”像这样被张硕果唤醒的老师有很多,虽然是未曾谋面的陌生人,没有任何行政命令的约束,但她们却走到了一起。
&&2009年冬天,在她的策划和组织下,焦作市“润德屋书友会”成立了,从《第56号教室的奇迹》到《给教师的建议》,大家津津有味地“啃读”着,分享着,阅读、反思、写作,成为教师成长的快速通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广亲子阅读的过程中,一些多年没有提笔写字的农民也开始和孩子一起阅读,修武县西村乡一位农民家长不仅因此爱上了阅读,还写下了十几万字的教育日记,并开始自己创编小说。张老师在她的总结报告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唤醒一个教师,就等于唤醒了几十个孩子,唤醒10个教师就等于唤醒了几百个孩子。我们所做的一切,这几十个孩子在乎,这几百个孩子在乎。”
&&焦作的阅读推广活动从一个人的孤独行走到一群人的结伴而行,再到今天的行政支持、区域推进,再次让我们相信,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也是不可小视的,一个人就这样影响了一个地市的教育。
&&■读书感悟&&
&&没有真正的阅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阅读就意味着教育。把阅读带给孩子,就是把诗意、温暖和幸福带给了孩子。“一个孩子走进学校,并不意味着接受教育,只有当他面对一本书沉醉不已的时候,教育才刚刚开始。”苏霍姆林斯基斯基的这句话影响着我的阅读观。在我看来,把一张书桌、一个书包带到孩子的面前,并不一定意味着孩子精神生命的成长。除非有人引领,有好书引领,这种引领将让孩子的生命成长呈现无数种可能性。
&&对于儿童阅读来说,阶梯式、全营养应该是一个基本的底线。所谓的经典,必须首先是适合这个孩子此时此刻精神生命需求的优秀的书籍。因为,一本书放在那里只是一本书,和普通的废纸毫无二致。只有当孩子用阅读去“吻醒”和“穿越”之后,这本书才会融入孩子的生命当中,书中的优秀人物才会成为孩子生命成长的镜像。而对于儿童的阅读来说,长期只读一类书的孩子,就像长期只吃一种食物的孩子一样,一定会患上营养不良症。所以全营养阅读是非常必要的,从童话、故事,到科普、自然,从天文、历史,到数理、哲学,每一个领域都有适合孩子阅读的童书。这样的全营养阅读会发现孩子成长的密码,为孩子的生命成长带来更加丰富的可能性。尤其是对于14岁之前的孩子,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将带有预言的性质,将决定着孩子一生的优秀或平庸。
&&对于那些没有足够的意识和能力引领孩子阅读的家长来说,教师将是孩子步入成年之前的最后一个加油站。对于教师来说,培养孩子的精神饥饿感,不断丰盈孩子的精神生命,引领孩子从平凡走向优秀甚至卓越,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吉忠兰:读书改变了我和孩子们
江苏省海安县曲塘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一个每天带领孩子徜徉于经典文字的人。&
& ■推荐理由
&&这几年,吉忠兰和班里的孩子、家长,还有网上的朋友们一起走在一条美丽的小路上,这条路上有大片的森林、广阔的大海、繁华的都市,也有寂寞的稻草人……这是一条用美妙的文字铺成的神奇小路。
&&走到哪里,她就把阅读的种子撒到哪里,每接一个新班,都得从头开始。她带领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诵读儿童诗,在想象中放飞天真和梦想;她给他们大声朗读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唤醒沉睡的耳朵和纯真的童心;和他们一起阅读图画书,在图文合奏的故事里,寻觅、游弋、品味和成长……阅读的日子,整颗心浸润在芳香的园里,焦躁不见了,喧嚣没有了,生活成为一条静静流淌的幸福的河流,心灵回归温暖、宽厚、执著和坚定。
&&2009年9月,她来到一所百年老校――江苏省海安县曲塘镇中心小学。在开学第一周的“读书汇报”上,她以《绿野仙踪》为例谈了班级读书会中整本书的阅读体验,赢得了全校老师钦佩的目光。11月,在学校的开放周,她执教了图画书阅读课《我家是动物园》。2010年1月,她在学校举办的“读书改变着我”征文演讲活动中获得了“探航奖”,她的演讲再次打动了很多人。身边的老师经常问她借书,和她探讨亲子阅读、班级共读等方面的话题。
&&学校领导给了她全部的信任和支持。这学期,又接了一个新班,她和孩子们一起开始了“梅语童声――王一梅作品共读”的微型课题研究。她给家长写信,发出亲子共读的倡议,现在全班50个孩子,每个人都拥有几本王一梅的书,每当做完作业,他们就兴致勃勃地拿出书来看。孩子们渐渐爱上了王一梅清新、诗意、富有想象力的故事。她也分明感觉到了他们那种内在的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感受到了她和孩子、家长之间的相通和相知。
&&她在努力融入这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时,依然执著于用自己的方式推广阅读。她在“凤凰语文网”开辟了博客,记录每天的教育生活,并与家长及网友们一起畅谈孩子的阅读问题。
&&这一路走来的过程也是她自我寻找、抗争和超越的过程,她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了自身的完整和认同。她也想努力为孩子们寻找一处别样的生活,她更期待能为那些“思维暂未苏醒”的孩子书写美丽的童话。
■读书感悟
2007年,在朋友的推荐下,我买了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等作品,开始了一段古诗词之旅。叶嘉莹以其学贯中西的理论涵养,把每一首诗词都阐释得尤为通透。
&&今年重阳节的晚上,在美丽的古城扬州,我幸运地聆听了叶嘉莹的演讲。叶先生回忆起20多年前,在北美的幼儿园给小朋友讲诗的情景。海外的孩子们不懂什么是诗,她就用象形文字加图画来说明,左边画嘴巴和舌头,表示用舌头发声;右面画一颗心,心上画脚趾,表示心在走路。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意在心中活动,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就成了诗。她说,几十年来她有一个愿望,就是培养儿童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从小的时候,就开始抓起,对儿童的品格、品行会有裨益。”
&&那天晚上,叶嘉莹主讲的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特质》。她从秦观的《减字木兰诗》中“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谈起,说中国的诗词注重的是感发,把内心的情思与感动诉诸形象……她就这样站着讲,一直讲了两个多小时。当全场起立,用长时间的掌声回报她的讲座时,我的眼睛湿润了。叶嘉莹能把个人小我融入到更为广阔高远的人生境界,毅然担负起中华古典文化传承的使命。
&&读叶嘉莹的书,我经常反观自身,我是一个来自教学一线的普通语文老师,一个执著于儿童阅读推广的母语教育工作者,我理所当然带领我的学生们“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我的生命的意义在于把更多的经典作品带给孩子们,让更多的儿童在书香的浸润中,长成优秀、优雅的人。
&&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一书中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希望有一天,我也有底气说“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
胡志远:实践内心深处的美妙梦想
河北省保定师专涿州分校教师,近年来致力于改变当地儿童阅读的落后状况。
&&&&■推荐理由
&&胡志远,曾在浙江师范大学学习儿童文学专业,毕业时,他没有回到温州的故乡,而是去了北方,在保定的土壤,种植自己的梦想。
&&2006年的那个冬季,胡志远自己掏钱坐车,拎着自己最喜爱的图画书,踏着雪,一所一所幼儿园去敲门,希望有人来聆听他关于图画书的见解。然而,膨胀的热情一下子就被凌厉的北风吹散,他连幼儿园的门都进不去!没有人愿意听一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的天真话语!人们不敢断定这位年轻人是在推销商品,还是在痴狂地追求自己的美丽幻梦?
&&2007年,那个酷热的暑期,胡志远没有回自己的家乡,而是埋头于陋室的书堆中,不舍昼夜的阅读思索,撰写一篇又一篇富有见解的阅读札记。
&&在他的感召和推动下,2008年开始,保定市成立了“儿童阅读点灯人研训营”,每年都安排大量的讲座研讨,交流如何推广儿童阅读。有老师说:“第一次听胡志远的讲座时,我们这帮原本总爱叽叽喳喳的年轻教师,在会场上却格外安静。文学所散发出来的魅力在一间不大的教室里弥漫……就这样,图画书走进了我们这样一个偏远的小镇。”
&&幼儿园的老师们拿起《爷爷一定有办法》、《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等经典作品纷纷开展教学尝试,开创出富有特色的图画书日常阅读交流模式――“四步教学法”,梳理出图画书阅读的最优模式,探索《彩虹色的花》、《小猪的爱情》等书的课堂教学方式、策略。
&&4年来,胡志远努力促成“行政、教研、幼儿、教师、家长”五位一体的紧密协作,改变了保定地区儿童阅读的状况。他的内心深处有美妙的梦想,对儿童阅读有真纯的喜爱,对儿童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责任感。他用自己的真心打动了一座城市,用自己的热情点燃了保定儿童阅读的火焰。
& ■读书感悟
我喜欢阅读,安静的阅读,与书对话,心灵的世界无限宽广。
&&有半年,我着迷于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书中人物命运起起伏伏,时而放荡不羁,时而贫困潦倒,时而暴富却空虚,时而因迷茫而探寻精神支柱,时而在战争中面对生命的威胁,时而大难不死,因祸得福。读之,叹之: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求索的过程。人的一生,可以为自己亦可以为社会做许多事情。
&&有半年,我专注于巴尔扎克的几部名著。从他的著作中,我发现:人是有许多弱点的,欲望会把人拖入一个无法自拔的泥淖之中。因而无欲则刚,人需要修炼,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有半年,我仔细地读茨威格小说全集。感受茨威格华丽的语言和对心理情感的细腻刻画。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常较极端,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女主人公,但正是这样的偏执与极端,深深地震撼了人心,让我们看到了真情的力量、生活惯性的强大……
&&有半年,我通读《世界经典童话全集》20卷,我发觉,“童话的发源地是每个人的‘纯真心境’”,童话是悬在庸烦生活暗淡云团后面的金色太阳,它等待着葆有天真的、时时怀着善心的人去接受照耀。
&&我的生活没有因阅读而添加忙碌,反而因阅读而澄静如水。我的生活没有因推广阅读而憔悴疲惫,反而因推动阅读而充实愉悦,愈加热爱生活,喜爱生命。
&&爱与真诚是可以传递的,书香是可以熏陶和感应的。我不图谋什么金钱利益,只认真专注讲述经典的故事,只用心忠诚地为孩子工作。
周益民:做一只歌唱读书的琴鸟
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2002年起倡导并践行“诗化语文”的主张。
& ■推荐理由
&&&&“在那永不落叶的大树的高高枝头,嘀哩哩,嘀哩哩,日日夜夜,琴鸟歌唱读书的幸福。”周益民非常钟爱法国作家雅克?夏尔庞特的这段读书感言。做一只琴鸟,歌唱读书的幸福,成了他寻找自我的一个意象。
&&他的童年是在文学浸润中成长的,也许正是这种情结,影响着他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与追求。周益民的儿童阅读推广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价值追求。他认为儿童阅读应该具体包含3个层面,即作为儿童的阅读、回归童心的阅读、为了儿童的阅读。在具体操作上,他一反惯常的活动推进模式,而着力于对课程与阅读生态的建设。
&&班级读书会:以伙伴共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的方式,帮助儿童获得群体归属感,结成精神同盟。
&&书香节日:周益民希望孩子们在童年时代就找到自己喜爱的作家。他想方设法把优秀作家请到学校,请到孩子们身边。每次的作家见面会都是一次孩子们的狂欢节,一次书香的节日。为了放大这一课程资源,他和老师们把握住“期待――活动――延伸”的链条效应,整体策划,努力激发孩子持续参与的热情。
&&阅读的文化启蒙:这几年,周益民开始从儿童哲学、儿童文化视角建构阅读课程。针对当今儿童阅读生态的失衡,他尝试民间文学的课程建设。他陆续开发的一些课例,将神话、颠倒歌、谜语、绕口令、摇篮曲等民间文学样式带入课堂,受到热烈欢迎。
&&“周益民守护孩子阅读的幸福”是《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5月22日发表的人物通讯的标题。周益民用他的课堂在践行,先后应邀赴20多个省市作观摩教学和报告。他也用自己的文字在呼吁、交流,先后出版了《步入诗意的丛林》、《儿童的阅读与为了儿童的阅读》、《周益民讲语文》等书籍。
&& &■读书感悟
在少年青涩的岁月,《少年文艺》一路陪伴,一路点亮。记得当时刊物的地址在南京“高云岭”。许多次对着这个地名遐想,不知道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不知道那儿究竟有着一间怎样的神秘小屋,怎么就有了那样的文字魔力,叫人的心飘啊飘啊,一直飘向遥远的地方。那儿,飘来过黄蓓佳的“小船”,飘来过程玮的“小草”,也飘来过郑渊洁的“魔方大厦”……
&&程玮、梅子涵、黄蓓佳……他们都住在我的童年里。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们的作品就给了我最初的文学启蒙,我惊异地发现了另一个世界的存在。从此,我的童年生命在语言中获得了欢愉与安顿。
&&至今,我仍能看见那些让人怦然心动的阅读场景,也还能闻到那些报刊散发的油墨清香。那些叫人想念的文字甚至成为了现在这个叫做“我”的重要的一部分,构成了我个人意义的经典。
&&李吉林老师说,教师也是播种者,教师“不把谷子撒进泥土,却把另一种金色的种子播在孩子们的心田上”。我是一个与童年生活在一起的人,是天真儿童与母语文化的“情感中介”,儿童世界既是我的大地,也是我的天空。让童年更美好,让童年在文学阅读中成长,不正是我应该做的事?
&&格林、安徒生、长长队列的儿童文学作家,你们的想象力、英雄主义、游戏精神,给孩子带来内心无限狂欢与深刻的想象启迪;是你们,让童年生活在别处。
岳乃红:语文课堂应有文学的味道
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区文化教育体育局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班级读书会的最早实践者。
&&&■推荐理由
&&2003年9月24日,在苏北的一个小县城宝应,“班级读书会”开始走进小学语文老师的视线。那一天,岳乃红执教了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草房子》,这可能是我们大陆第一次尝试将儿童文学的整本书阅读带进小学语文课堂。从此,更多的小学语文老师开始认识儿童文学,阅读儿童文学,并指导孩子们进行儿童文学的阅读。
&&几年来岳乃红在用自己的实践不断丰富着“班级读书会”的内涵,并有《班级读书会ABC》一书出版。
&&岳乃红希望给孩子们的童年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让孩子们的生命因阅读而变得更加精彩。正是这样一个朴素的愿望,让她在儿童阅读推广的道路上,用自己的真诚与热情,执著与坚韧,乐此不疲地播撒着阅读的种子。
&&接下来的日子里,岳乃红又有了新的思考:班级读书会这样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在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中没有应有的位置,难道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只应该讲授教科书吗?
&&2007年9月,岳乃红开始和4位老师一道,开始了一项课题研究,并开始了语文课堂改革。于是,她们的语文课由原来的8课时,变成了现在的5课时,剩下的3课时,岳乃红给孩子们安排了丰富的“阅读点心”:图画书和整本书阅读,从图画书学写作,还有每天坚持做到“日有所诵”,并大声朗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等等。一个全新的小学语文课程,就这样出现在一间间教室里,一个个课堂中。如今这些孩子们已经升入四年级,他们诵读各类诗文共计400余首(篇),阅读图画书100多本,听读儿童文学整本书26本,再加上他们平时的自主阅读,累计人均阅读量达400多万字。
&&& ■读书感悟
记得儿子上幼儿园时画了一幅画,画上的我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皮包”(这是我的理解),儿子却说这是一本书,因为妈妈最喜欢读书了。儿子上了小学后,有一天回家告诉我,班上有几个小朋友都很羡慕他――说是有我这样一个妈妈,问他什么原因,他的回答很有意思:“妈妈的书多!”
&&家中的书橱里几乎都是我的书,其中有不少是儿童文学作品。做了妈妈,成了一名儿童阅读推广人之后,我也读了不少儿童文学作品,其中《时代广场的蟋蟀》我至今已读过6遍。我非常喜欢蟋蟀柴斯特,喜欢他的纯净,更喜欢他的淡定,那份不被名利所惑、毅然踏上回家之路的淡定。一如现在,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回到母语的家,回到生命的家。
&&在这条路上,我把一本本好书带到孩子们面前,至今已不知不觉走过将近10年。
&&我不得不承认,儿童阅读的推广之路是辛苦的。可是我们却又是这样快乐,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该走向何方。我们的内心无比宁静而又坚定,我们从一本本书中汲取了前行的力量,所以才会有了一次次美丽的出发。叶嘉莹先生常说“以无生之觉悟做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境过乐观之生活。”这样,我们才能站在生命的高处。
&&蜕变的过程总是会痛苦的,但痛苦之后将是更灿烂的起飞。于是在儿童阅读推广的探索之路中,我又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让课堂更多地散发文学的味道。
蒋军晶:以更自然的方式亲近图书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一小副校长,杭州市十佳教师,5年来一直坚持在课堂上与学生“聊书”。&
&&■推荐理由
&&2005年起,蒋军晶就尝试在课堂上和学生聊书,聊整本书。
&&一本书篇幅那么长,人物那么多,结构那么复杂,主题那么多元,意蕴那么丰富,聊什么?怎么聊?就在大部分老师望而却步、畏缩不前时,蒋军晶毅然上路。“只要你肯用心、有真爱、敢担当,在自己的班里推广儿童文学阅读,开展班级读书会,和学生聊书,没有什么真正难以逾越的鸿沟,只要你做起来了,就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艰难。”作为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全国青年名师,蒋军晶当时受关注度比较高,他走出的“这一步“,示范的不只是方法,也是一种责任和勇气。
&&作为先行者,蒋军晶开始像孩子一样看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他注重借鉴、吸收“他山之石”,在台湾交流期间,他的行李箱里就塞满了各种跟“聊书”有关的书籍。更重要的是,他在实践中努力将外来经验本土化。他一次次上聊书课,他在日记中写道“一次聊书,一次进步”。从曹文轩《草房子》到金波的《乌丢丢奇遇记》,从EB?怀特的《夏洛的网》到从米切尔?恩德的《毛毛》,从沈石溪的《疯羊血顶儿》到西顿的动物故事……他和自己班里的孩子聊,和图书馆的孩子聊,和参加报社主办的公益阅读活动的孩子聊,他在100多场大型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中,和不同城市、不同年龄的孩子聊。
&&蒋军晶的聊书课,老师们先是新奇旁观,然后是谨慎关注,最后是尝试着模仿。蒋军晶的聊书课的确有其自己的思考,并逐步形成特色。他的聊书课十分注重创设一个坦率、安全、自由的讨论环境,让孩子有话敢说。他的聊书课充分尊重儿童心理,善于提出孩子感兴趣又富有探索性的话题,让孩子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就在这“说来听听”的聊书过程当中,孩子们又总会有所收获:或者学到一些实用的阅读策略,或者悟出适于自我的人生哲理和意义。
&&如果问蒋老师为什么对聊书情有独钟?他会很认真地回答你: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那样,书籍的出版量如此之大,出版速度如此之快,但是与此同时,除了教科书其他书基本不碰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很多人没有真正享受过阅读的乐趣,而“聊书”是以一种很自然的方式面对和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
&& ■读书感悟
和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整本书,悄悄、慢慢改变着学生――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的阅读视野、学生的阅读习惯。这种改变甚至波及到周围书店的经营,在那些书店里,原本只卖练习册、同步读物以及漫画,现在,他们也会把凯斯特纳、把圣?埃克絮佩里放在书架上。
&&但是,改变最大的还是我自己。在一次又一次的聊书中,我终于有了一些“新经验”的积累。并且,这点新经验,又反过来影响着课堂上我的教学方式。我的教学观也正在发生改变,我也越来越热爱儿童阅读推广事业。
&&儿童阅读推广人,肯定是一个热情的阅读者,阅读孩子在读的书,阅读“研究阅读”的书,阅读学生,阅读自己,阅读社会……
&&儿童阅读推广人,一定希望孩子们被书吸引,但是当他看到孩子们在阳光下奔跑,在艺术中熏陶,在大自然中呼吸,在科学中思考……他也会由衷地高兴。
&&儿童阅读推广人,会想尽办法引导孩子去阅读他们喜欢的书,但不会简单粗暴地要求孩子停止阅读他们自己不喜欢的书。
&&儿童阅读推广人,会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但不会发布权威的解释;会对孩子的想法作出回应,但不会作出评判。儿童阅读推广人,把文学阅读当作问题思考的源泉,而不是要接受的答案。
&&儿童阅读推广人,知道孩子不是天生会阅读的,有些阅读的策略和方法是可以教、应该教的。
&&儿童阅读推广人,会竭尽全力帮助孩子,但他也会承认,有些阅读障碍是没法克服的。
&&康德说过,没有讨论的阅读是无趣的,没有阅读的讨论是空泛的。在与学生一起阅读的过程中,我的心柔软起来,得到了回应与温暖。
韩兴娥:教材突围的先行者
山东潍坊北海学校语文教师,成功地从教材中“突围”,大胆进行“课内海量阅读”的实践探索。&
&&&■推荐理由
&&一本现行教材教授一个学期,这是全国绝大多数学校撼不动的铁律,可是韩兴娥只用两个星期就将一册语文教材教完了,剩下的课堂时间她用来带领学生一起到处搜罗图书,不停地“读、读、读”。
&&早在几年前,潍坊市教研员薛炳群听韩兴娥的课时,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让他连连惊呼:“个个是播音员,人人是小天才!”于是韩兴娥的“课内海量阅读”催生了全市的“主题学习”实验,潍坊市的语文课堂有了颠覆性的变革,学生一节课学习一个单元,甚至一节课学完十几篇文章成为许多语文教师的教学常规,每学期在课堂上和学生共读100多万字在潍坊成为普遍现象,也成就了学生轻松愉快的海量阅读。
&&走进韩兴娥的课堂,我们会发现,“两周教完一本教材”简单易行。她提供给一年级孩子的读物竟是简单有趣的儿歌。她将学生在幼儿园里读过的那些熟悉的儿歌编成小册子让学生“自学”,不露痕迹地把学生领入读书识字的天地。
&&创造情境识字,是韩兴娥的独门招数。她把学生的姓名做成大卡片,一面是汉字,一面是音节,在课堂上练习拼读,学生不亦乐乎!以阅读的大环境为训练场,使学生在口诵心读中获得了识字的神功。
&&走好第一步,奠基一百年。韩兴娥在刚踏入校门的学生心中播撒下阅读的种子,孩子们欢呼雀跃地走进书的沃野。到了三年级,一本新教材只用两个多星期就能学完。她把以前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反复咀嚼课本知识的时间用来“海量阅读”。学生诵读的文章多了,内化于他们心中的文学甚至哲学的种子就会萌生嫩芽,破土而出。
&&她把大量的读本带进课堂,师生共读,家校共读。她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成为当当网上的畅销书,唤醒了诸多深陷教育泥潭的家长和语文老师。从2010年春季开学后,潍坊市教育局为韩兴娥等3名老师开通了“课堂直播系统”,每个星期通过网络直播她的7节语文课,引领着更多的师生踏上幸福的书香之路。
& ■读书感悟
&&我是一名极其普通的语文老师,没有好的口才,也不擅长写文章,教改的出发点仅仅是想让自己的教学不再有那么多烦恼。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启示:“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
&&我带领学生在“海量阅读”中识字,实现了教多本读物的大跨越。我们把课本当作一本极普通的“读本”,用两个星期就能学完,然后把海量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我的学生只用十分之一的课堂时间去学习课本,但基础知识扎实、成绩稳定。“腹有诗书”的学生们不但能挥笔成文,而且富有灵性与文采。
&&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师生共同在课堂上进行海量阅读才能让“轻负担高效率”的美梦落到实处。海量阅读走进课堂,使“腹有诗书”的孩子们“下笔如有神”。他们在大量阅读中所积累的丰富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为个人的文化素养,并自然而然地外化成写作时的妙语连珠。最重要的是,书香墨韵对学生心灵的浸润是一笔难以估价的财富。
俞正强:送书背后藏深意
浙江省金华市站前小学校长,特级教师,最喜欢给师生送书,力主建设书香校园。&
&&&&■推荐理由
&&俞正强一直认为,一个不读书的人是不好意思去当教师的。只有爱读书、会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乐于读书的学生。
&&有一位学生曾问俞正强:“你看过《窗边的小豆豆》吗?”俞正强说没看过。看到学生失望的样子,他在惭愧之余,深感读书的重要。要教师们读起书来,就要有书的存在。于是,校园中的书渐渐多了起来:
&&500个座位,藏书10万余册的阅览大厅建起来了,班里的图书角建立起来了,教师办公桌上的案头书摆放起来了,校园中的“书乐”台建起来了,校园中的“书亭”建起来了。学校中的“书”多了起来,走到哪里,都有书相伴。
&&俞正强喜欢给教师送书,“以书为礼”。
&&有时候是一本一本地送。在教师个人心情不佳或工作受阻的时候,他会从自己的书架上拿一本书,请教师们看看。
&&有时候是一叠一叠地送。在学校图书馆采购图书的时候,全体教师上书店选自己喜欢的书,学校统一购买,教师阅读后图书室收藏。
&&有时候是一类一类地送。什么书适合年轻教师,什么书适合中层领导,什么书适合退休教师,分门别类,人手一套。
&&有时候是送报刊杂志,有时候是送文章的复印件。
&&有时是在业务教研需要的时候送,有时是在教师节、青年节等重要节日里送。
&&以书为礼,书在校园中渐渐时尚起来。
&&每学期开学的时候,俞正强会组织教师们随机汇报“我读过的美文”。全体教师的名字都装在一个盒子里,抽到谁就请谁来推荐并朗诵,并将“文眼”书写在黑板上,供教师们交流。其中有位教师写的是“如果一个人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金钱作为报酬,那么,她一定能得到等额的愉悦。”这个“文眼”也成为那次活动的主旨。相信教师们有了这样的信念,一定会愉快地投入工作。
&&就这样,在校园中,爱读书、乐读书的教师渐渐多了起来。读书,渐渐成为教师们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读书感悟
&最初读书是件开心的事,后来有段时间会觉得读书很苦,因为有更多诱惑在身边。重要的是能坚持住这种阅读。捱过这段苦,读书就成了一件真正开心的事。一个好教师的意义,就在于缩短学生的苦,帮助学生乐观地捱过这段苦。
&&正心诚意是读书的起点,也是读书的归宿。心正,则书中皆为芝兰;意诚,则处世无不圆融。一个好教师的意义,就在于以自己的正心诚意,在孩子读书之前,启蒙出孩子的正心诚意。如此,孩子的心便会日益强大。读书则是一件造福人间的事。
&&教材只是书的一种,以罗列介绍人类知识为主,却非真正的书。因此,读书不可只限于教材。如果将读书只限于读教材,人生则已落于苦痛之中矣。
&&天下之书何其之多,人生却匆匆而过。因此,对书的选择十分重要。人生所以优秀,也许只因为选对了一本书。
&&书是人们对世间物态的观察与思考的记录。所谓的行走、交流、考察、远望,等等,无非是另一种读书。
&&读书,是一种惊诧的美丽。
黄绎霖:文学启蒙从婴儿开始
婴幼儿教育专家,阳光视界早期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快乐阅读推广人,婴幼儿分体创意阅读发起人。&
&&&&■推荐理由
&&作品连续获得2006年、2007年两届“冰心儿童图书奖”的黄绎霖被评论为“开创亲子游戏儿歌先河”的儿童文学作家。
&&她认为,从小接受文学熏陶对提高孩子的人生观及艺术鉴赏力至关重要,孩子的文学素养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更关乎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和民族未来。她推动了《婴儿潜能开发阅读优先计划》,并提出“文学启蒙从婴儿开始”的倡议。
&&从2007年开始,她通过举办大型公益讲座来激发成人对儿童文学的兴趣,提高婴儿家长的文学素养。起初,家长一听到“文学”就觉得深奥、觉得离自己的生活过于遥远。黄绎霖告诉大家:只要每天坚持给孩子讲3分钟的故事,孩子的文学素养就会生成、扎根。家长们眼前一亮,原来读书可以这么简单!
&&黄绎霖提出了分体创意阅读策略,为家庭成员制定不同文学体裁接触方案,采用“镶嵌法”、“留句法”将长辈、家长和保姆定位为儿歌、童谣的口头文学信息传播群,用简单的方法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掌握说儿歌和用儿歌的技巧。她创编了500多首亲子游戏儿歌,有运动游戏、手指游戏、生活游戏,等等,让家长掌握了众多可随时应用的口头文学素材,在给宝宝洗脸时家长咏唱《洗脸歌》,穿衣时诵说《穿衣歌》;她指导家长为婴儿读《声律启蒙》,指导家长选择名家诗歌进行配乐诗朗诵,并录好音,在宝宝游泳、按摩时,放给宝宝听,让文学成为快乐文学、生活文学。
&&她将孩子父母定位为诗歌和故事等书面文学信息传播群,提出家长读思想,宝宝看画面的绘本策略,为他们举办《朗诵技巧短训班》、《15分钟爱表演》、《绘声绘色讲故事》的课程,教给家长亲子阅读的心法、技巧和操作手册。她告诉家长:孩子在诗歌的熏陶下,成长的是心灵,是素养,更是智慧!
& ■读书感悟
人生这本书每人只能读一次,可书中的墨香却静待人们细细品味。培根说:“知识本身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乃在书本之外”。这让我更深地领悟到向外学习在读书,向内学习在用书。
&&韩愈一句“学海无涯苦作舟”,让我置疑而后产生推动文学启蒙教育之念,因为我要让更多的孩子从小就爱上读书,让他们感到读书是件快乐的事。
&&也正是这句话不断警示我要提出适合孩子和家庭的阅读策略。当我把10年来指导婴幼儿家庭阅读的经验用在北川的小学生们身上时,当我让孩子们分角色把课文表演出来,用留句法让孩子们把诗歌画出来时,仅仅10天就让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喜欢上了诗歌,爱上了语文课!孩子们从不愿写日记到乐意用写日记的方式表达自己,这种转变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文学的力量!
&&读书让我明白:能创作不是自己多有才华,而是文学让我拥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更让我拥有了聆听能力和创作灵感,我只是需要把听到的大自然最美的乐音记录了下来而已。
聂明智:办一所最好的书香学校
山西运城新教育学校校长,特级教师,致力于“晨诵―午读―暮省”的校本课程。&
&&&■推荐理由
&&小时候,家里困难买不起书,借书读的情景给聂明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1976年踏上教师工作岗位的聂明智在领到首笔工资后买了整整一箱书带到学校,和孩子们开始一起读书。
&&1998年,聂明智又从教育行政部门回到了学校,他深谙教育资源对学生的重要性,在省内率先上互联网,建电子阅览室,派教师到北师大进修。因此,他和北师大门口的春雨书店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在该市教育局的门口办了一个教育书店,为教师和师范学校的在校生捐了一万册《素质教育学习提要》。
&&朱永新提出的“小学生读一百本书”的目标让他激动异常。2004年,他办了一所实验学校实现他的教育理想。早上安排20分钟用于诵读,中午安排20分钟进行读书,下午安排30分钟写日记,每月安排三节课作为阅读交流,他的这个校本课程被命名为“晨诵――午读――暮省”。在学校,聂明智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这三件事上。他安排一年级学生读绘本图画书;二年级时,要求教师一字一句地把整本书大声读给孩子听,学生则人手一本相同的书,“手到、眼到、心到”地去阅读;三到六年级的学生,每天坚持20分钟默读。学生读书的时候,教师也必须坐到讲台前,给学生做一个“模特”,全校的其他员工在各自教研组集体“默读”。他常说,要求学生读书,教师和家长必须带头读书,要求教师读书,校长则必须带头读书。他要求自己每年读书50本,写随笔100篇,听课100节,这些他都坚持做到了。
&&出自对书的渴望,学校门口的商店他要求必须是书店。他坚持多年每年给每个教师购买200元的图书,印刷了几万张学生、教师阅读的书目赠给来访的家长和教师。他每次出差都要去书店购书,学校每周都有“宅急送”到学校送书。他还把自己学校学生阅读过的书送给农村学校。
&&他希望“办一所中国阅读最好的学校”,“让每一个学生爱读、能说、会写”。他非常羡慕朱永新、梅子涵、徐冬梅、阿甲,他说,做一个儿童阅读推广人的感觉真好。
& ■读书感悟
阅读分好几类,有为消遣获取资讯和信息的,有为提升境界慰藉心灵的,有为研究专门进行分析阅读的。第一类专家谓称之不了读书,第二三类层次又太高,我还没能达到。我的读书介于两者之间,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读书对于我来说,有时像是在淘宝。
&&人只靠经验生活,恐怕提升较慢,教育的创新,不可能靠空穴来风。灵感来自学习,来自实践,来自学习和实践的融合。
&&别人的一个项目,可能不适合我,但可能对我有所启示;书中的一句话,不可能给我全部的智慧,但可能让我产生一些联想与想象;一个关键词,甚至任意一个词语,慢慢咀嚼,就有可能启发我,从而进入我的思想或理念。教育革新,仅仅有“理念”是不够的,这些“理念”,应当有故事、有更多的情景、有反复的语境帮助你去理解、感悟、同化,这时候的“理念”,才能真正变成你的理念,才能真正为你所拥有。甚至,成为你对教育的一种信念和信仰。这时候的书,才算真正变成了你的书。
张学青:永不厌倦的引路人
江苏省吴江市实验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致力于儿童阅读课程研究与儿童阅读的推动工作。&
&&&■推荐理由
&&张学青认为,好书与儿童之间并非天生相互吸引,而是需要媒介的。教师应当努力搭建儿童与好书之间的桥梁。推动儿童阅读工作,处于第一位的,不是阅读的策略和方法,而是你的“仓库”里起码得“装备”百本适合儿童阅读的书。这个“装备”,不是听介绍把它们买到手,而是应当一本一本淘洗,一本一本阅读,知道它们适合什么年龄段的儿童阅读,并且有自己的阅读体验。
&&好书是需要遴选的。烂书的生长速度永远快于好书,而且比较适合于庸俗的市场机制。为了推进儿童课外阅读的课程化研究,为了编制一份儿童阶梯阅读的书单,张学青不放过她目力范围内的任何一本书。对于书目的选定与编制,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口味作为标准。为此,她研读儿童文学理论,从刘绪源的儿童文学三大母题出发,对童书进行系统归类,以“儿童的”、“优秀的”、“有一定阅读坡度”作为选书原则,构建了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目体系。
&&推动儿童阅读,有不同的路径和方法。张学青选择从课程的高度去把握、去推动师生共读整本书工作。她把共读的目标定位为:以一本书为核心,师生围绕着它共同进行一段阅读的旅程,以彼此的经验和生活唤醒一本书。同时,书也将打开师生的心灵之门,从而使书中的故事,化为师生的文化积淀、精神养料。一个月精读一本,两个学期就是10本(不含图画书阅读),小学6年60本,这就是张学青眼中值得骄傲的“打底工程”。在长达6年的实践中,她逐渐建立起“我的儿童文学课”的操作体系,积累了大量可供一线老师借鉴的师生共读个案。张学青认为,在人生阅读的最初阶段,应该有人去带,有人去领,而非将书扔给他们了事,犹如吃核桃,只有学会敲开坚硬的外壳,才能品尝到里面的果实。教给学生敲核桃的方法,便是共读的意义之一。
&■读书感悟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和看电影、打牌什么的,没什么两样。嗜好打牌的人天天打,夜夜打,永不厌倦。我想,妙在把牌一张张摸起来的时候,永远会有新鲜的搭配出现在你面前。而嗜书的人,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大概也在于每一页都有新的未知。
&&世界上的每一门学问,都是一个无底洞。不读书,根本不知道洞在哪里,更不知道它的深处。而读了一些,便觉得处处有洞,深邃无比。于是便生出一种渴望,想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对于近视的我来说,没有眼镜,就等于没有眼睛。而读过的这些书,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我的眼镜――戴上它,从前看不见的,现在看得见了;从前看不清楚的,现在看得比较清楚了。鲁迅先生说,乡下人常把硫化铜当金矿,空口跟他说不明白,但如果给他一点真金掂一掂轻重,他就死心塌地了。我也是乡下人,目力不远,听力不深,借助这些书,掂一掂“金矿”的分量,也认识了“硫化铜”。于是对世界多了一点理解,也不再轻易受别人的欺骗了。
柯中明:阅读是“根”的工程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实验小学校长,致力于在学校推行“亲近经典”、“穿越文字”、“小手牵大手”阅读工程。&
&&■推荐理由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阅读的理由,但柯中明给出的理由却是最朴素、最浅白的。当这些朴素的话语在不同场合响起的时候,阅读的种子便悄然在人们的心中萌发。
&&每一届学校读书节上,柯中明总会和孩子们一起高呼,“爱读书的孩子更聪明!书是香的,还是甜的!”当稚嫩的声音在广场响起的时候,孩子们脸上写满了欢愉和憧憬。
&&每一次家长会上,柯中明谈得最多的就是阅读:阅读哪些书目,怎么进行亲子共读,怎么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等等。他总是不遗余力地把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理念告诉家长: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学业不好,就是对文字不敏感造成的。要提高成绩,就要阅读。他还总是说,读书是最好的美容方法。“爱读书的妈妈更漂亮!爱读书的爸爸更帅气!”阅读,既能带动孩子,又能让自己美起来。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几句朴素的话让许多家长怦然心动。
&&教师会上,柯中明经常向全校老师推荐经典的图书。《世界是平的》、《静悄悄的革命》、《第56号教室的奇迹》、《教学勇气》等一批书籍就是通过他的介绍走进了老师们的视野。他总喜欢举身边老师的例子来激励老师们读书。在他的“鼓吹”下,学校爱读书的老师越来越多。
&&在柯中明看来,阅读是“根”的工程,来不得半点马虎。为此,他在学校推行了三大工程:“亲近经典”学生阅读工程、“穿越文字”教师阅读工程、“小手牵大手”家庭阅读工程。
&&一个简单的理由,再加上一串坚实的脚印,身边的人便追随他,走向阅读的深远……
&■读书感悟
读书,需要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之言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每读一本好书,我都会觉得是结识了一个新的好友,细细地倾听作者的述说,或哲思的,或绵长的。我也喜欢与书的作者对话:做读书骨架图,梳理作者思路;摘抄书本精华,吸纳作者智慧;勾画批注,留下思维痕迹;书写读书笔记,记录得与惑。渐渐地,我融入了书,书也融入了我。我走近了书,书也改变了我。
&&读书,需要交流。“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读一本好书,三五成群,或争辩,或认同,或互为注释,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每当和几个好友谈论新书、好书之时,那份默契,真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读书,需要践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本为长智明理,修身养性。一边读书,一边践行,以书中智慧指引前行,又以实践真知修正书中缺陷。每有解惑,快哉快哉!
&&最是书香能致远。静心阅读,心灵获得安宁。带领师生阅读,书籍将使更多的师生内心获得安宁。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没有相关信息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6 深圳东升教育集团萍乡实验学校
页面执行时间:171.875毫秒
地址:萍乡市汪公潭深圳东升教育集团萍乡实验学校 电话:0
校长信箱: 招聘信箱:
&&&&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65533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