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旧事,,文章。吴恩泽的近义词写的

吴恩泽:山重水复见铜仁
东经107度45’——109度30’,北纬27度7’——29度45’的范围內,有一片10——14亿年前就在火山熔岩的惊涛骇浪里峭拔出世的古陆。这片古陆鹤立苍穹的时候,放眼黄河以南的天宇下,依旧是横无际涯的茫茫大海。东边的神农架山脉,西边的喜玛拉雅山脉,还都在大海的子宫里蠢蠢躁动。这片古陆就是以梵净山为中轴的铜仁市,总面积逾一万八千多平方公里,主要居住着以苗、土家、侗等二十九个少数民族为主体的群众,总人口四百一十五万。
按旧志记载,这片地域即是古代蛮夷由黄河败退江南,由江南败退云梦洞庭,再由云梦洞庭败退的天之一隅。所以,这片最古老也最封闭的地域,自有人类历史以来,其建制沿革,都附诸于楚、渝之辖,“或郡,或砦,或司,沿革不常,至明始定为府,居荒陬。”(《铜仁府志》)
几千年血雨腥风的历史中,难以数计的失败个体、家族以至部落,都义无反顾地向她靠近,祈求她的收留与荫佑。在这里他们看到了无极的寥廓洪荒与绵延不绝的岸芷汀兰,甚至貎可倾国的山鬼与神通广大的云中君……于是溯着辰河,溯着酉水,也溯着乌江,他们或在蓼花盛开的皋地,或在枫叶飘红的沃土,落下了他们像浮萍一样的双脚,获取到了他们与生俱来的一衣一食。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一个日子,流浪在辰水上的少年沈从文正在湘黔边境无所事事的时候,一只从上游驶来的船吸引了他,船上面那穿着特别说话轻声的苗人,以及船周围刺猬一般的茅草,竟叫他的眼睛突然一亮,那一刻,他深情地感叹:“……形式上可谓秀雅绝伦。”
“秀雅绝伦”,是少年沈从文由衷献给铜仁的一句赞词。根据他在《湘行散记》中的一篇文章所说,他的草鞋曾经在辰、酉二水之源践起过几朵浪花。由于劳累,彼时彼刻的他已失去了许多的少年浪漫,但沿途那别具一格的民居建筑却留给了他深刻的印象——“沿河多油坊,祠堂,房子多用砖砌成立体方形或长方形,与峻拨不群的枫杉相衬,另是一种格局,有江浙风景的清秀,同时兼北方风景的厚重。”
这里确是浪漫主义文学大师们趋之若鹜的一片神奇土地。屈原笔下的奇异世界,陶渊明的乌托邦梦想,沈从文的边城美丽,以及《灵山》的文化追踪……都是这片不为世人所知地域的亦真亦幻的情景再现。应该说,正是这种草蛇灰线的风声雨迹,使辰、酉二水之源以及乌江流域成为了中国土地上最受人们关注的地方之一。
让我们慢慢拨开古城上空的历史烟尘吧。
明洪武大帝朱元璋十八年,经过精心策划和充分准备之后,在其第六子朱祯的率领下,一场为了打通云贵川通道为目的而具体针对梵净山、辰河源的征蛮战争开始了。对于这场力量殊异的战争,史书上称为“改土归流”。历经几十年的刀光剑影,终于拨开了一直对外封闭的辰河源的神秘面纱,一座山水园林一般的美丽城市开始了她那筚簬褴褛的城建之路。
时间是1413年春末夏初,一群人正艰苦卓绝地在那些被湮灭了的黄尘古道上跋涉。他们脚下的土地上还是一片荒芜,除了江边和稍许开阔一些的地方零散着一些村寨和人家外,都是黑压压的原始森林和密不透风的荆棘丛莽。那些人也不是我们现代的红男绿女,而是身着甲衣手执戈矛的明代士兵。此时,他们身上的衣服早被路道上的茅草和树荆撕成了襟襟片片,脚上的麻耳草鞋也踩成了一团绒泥,他们簇拥着一个骑马的人和几乘小轿,如临大敌般在崇山峻岭间踽踽前行。
马上的人就是铜仁首任知府田载,小轿中是他的家属。田载祖籍北京,随征蛮大军来到贵州,他书剑两精,更悉工造,在剪除狼烟时屡建功勋,论功行赏被任命为思南宣慰司长官。现在朝廷颁旨增设铜仁府,便将田载革去思南宣慰司长官一职,派为铜仁首任知府。
到得大、小两江汇合处时,田载面对着刚刚经历战火洗礼的一地荒凉,心里不禁无限的失落和凄惶。不过,这种不良情绪很快就过去了,因为他看到了兩座建筑物矗立在铜人江两岸,在寂寞的天底下甚是庄严肃穆。他带着部下连忙赶上前去,才知道一座是宋人章惇任湖北常平使时,为了感化土人而刻意在此修建的一座“众思堂”,宋代翰林大学士苏轼作的铭记镌刻其上;另一座是前人为防水害而精心设计的“川主祠”,专祭蜀主李冰父子。当下,他就断然决定将府城建在此地,府衙就与两座古建筑呈的掎角之势。众人不解。田载便先让大家面向东北,娓娓说道:“我府地处省治东北一隅,北则蜀、东则楚,松桃绾楚、蜀之枢,向为红苗盘踞之区,昔日的‘三不管’如今尽在我虎视之下矣!”见众人颔首,他又指着兩座古建筑道:“这是前代先贤留给我们后来者的锦囊妙计呀!‘众思堂’攻心,‘川主祠’镇水。这不明白地告诉了我们,只要我们做到了这两点,何愁狼烟不平,天下不靖!你们看,城依翀凤山,前临大江水,天乙之峰峙其左,铜岩之水绕其右,舟楫西來,溯沅江,过楚西,经府城可达江口、寨英。我断言,铜仁府城商旅辐辏之日必为西南重镇也!”
这似乎应算为铜仁城建史上的第一次规划,而田载的预言也果然不虛。一座草眛未开结庐问事的茹毛饮血之地,刚刚过去一、两个世纪,就成就了响震远近的一座千户之城,被誉为“辰沅要隘”、“思石门户”、“黔东重镇”等美称。
其实,令世人刮目相看的首要一点,是田载为什么将府名定为“铜仁”。
这里隐藏着一个故事。
铜仁建府之前,不为外人所知的辰河源大、小两江,一直被土人喊作“铜人江”。据言,元时有渔人没入江底,在两江合流处的铜岩下面,捞得铜人三尊,乃儒释道三圣。此事传开,土人惊诧莫名。田载闻之则大喜过望,认定天赐铜人,意在以儒释道王化边地,改良民性。于是改“人”为“仁”——古“人”“仁”两字相通——铜仁之名于是传焉——铜仁江则更名为锦江。
首任铜仁知府是智慧的——这便给后来者哪怕是弱智者为官,只要依葫芦画瓢也可以大有作为。田载之后,有三人值得一提。
第一个名叫朱鉴,明景泰2年(1451年)知府。他的功劳是始筑土墙。启有四门,各覆以楼。城周七百五十八丈,三里许,连春秋战国时期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也不如,但无论怎么说,作为一个管理者,他使铜仁第一次成了一个完整的城池。
第二个值得彰扬的城建管理者是李资坤,1543年铜仁知府。祖籍云南。他在任上,不倦修建,先是加高朱鉴所筑土墙,加以砖石。后见旧城过狭,老百姓多数住在城外,当时战祸频仍,既不安全,又不好做生意,便勘察城北空旷地方扩建新城。苦于没有资金,他便想了一个集资的办法,鼓励老百姓进城做生意,用钱购买摊点或租赁摊点。他再用这些钱来扩筑城墙九百余丈。这很有一点像今天搞的房地产滚动式开发的雏形。新城扩建了,又没加重百姓的负担,结果皆大欢喜。李资坤上任,铜仁商城已具规模。
第三个人的名字叫冯弈垣,字弱壁,广东南海人。万历辛丑年进士,官巡按御史。他之所以和铜仁发生了如此血肉相连的关系,是因了一场漫天大水,而他,又是那次巡察灾情的钦点大员。
1607年夏天,铜仁古城又一次遭遇了洪水的袭击,闪电利剑般地划过古城墙,惨白的光照亮了茅屋陋巷里一张张惊惶失措的脸。霹雳一声接着一声地爆响,就像贴着城墙和屋顶滚动着无数的球状火焰,如注的大雨连日不停,平地顿时涨水三尺。大小两江洪波滔天,以包藏字内鲸吞天地的气势,咆哮着汹涌着扑向城墙。
以上场景,对于铜仁古城来说,决不是第一次。我们从那些发了黄并且散发着霉味的资料中草草统计了一下,自田载建府城以来,这样的洪水发了不下二三十次。
1607年夏天的洪水对于铜仁来说,是一场毁灭性的打击。大片的沃田沃土被洪水冲毁,百姓流离失所啼饥号寒;昔日雄壮的城墙已变成一片残砖碎瓦,十分之七的民居水卷沙壅,狼藉的大街小巷和河滩荒草上躺睡着奄奄一息的老百姓,青天白日有豺狗从东山上下来,拖走了一个妇女手中抱着的小孩,成阵般的乌鸦在古城的上空哇哇啼叫……
&冯弈垣是聪明的。他立即下文属下,要他们规度旧址,并增扩城池,周长定为一千一百多丈,高一丈五尺有余。积若干年建城经验,城墙为双层石墙,外墙用料石浆砌,内层用平毛石干砌;地形复杂地段,一律用料石灰浆实砌。城墙厚度一般为二——三米,墙石均采取青石巨料石,灰浆为纯石灰浆。
但府库空虚,民力衰竭,这大笔城建经费从何处筹集?冯弈垣紧急上书朝廷,陈述民间苦情并阐说铜仁存亡则黔东存亡的安邦要义,发官银九百两。由于工程浩大,入难敷出,冯弈垣又号召官吏们带头以俸银捐助,兵巡佥事倪壮献、知府李琼、思南府同知陈以跃、推官徐昌期、知县杨仕汉等都带头解囊捐俸,大户和商家纷纷呼应。灾民们无钱可献,但都踊跃出力,争先恐后到工地义务劳动。由于上下齐心八方支援,第二年秋天霜叶尽染的时候,府县城墙宣告完满竣工,被洪水冲坏的简陋的排水系统比如官塘、县塘、雷家塘及西门排水沟都作了一次整修,饥寒交迫的灾民也得到了较为妥贴的安置。铜仁城大街小巷共二十二条,每一条虽然都长不足里,宽不盈丈,并且多坡梯少平直,但都用青石板铺砌,看上去也甚清爽,也甚悦人。
这是怎样的一座城墙呢?旧日的串楼已经撤去,加高旧城十之三,加厚十之二,建造城堞二千二百六十四层台,建造城楼凡大小十一座,其中门楼七座、角楼四座。较旧日之城广十之六,高十之三,坚固精工,宛若天造。当时喻为奇观,真个是卓冠黔中。这是铜仁最为浩大的一次城墙建造,也是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城墙建造。此后志书记载,都只在修补而已。至今,当年的断壁残垣犹存,风骨依稀可见。
明王朝在铜仁设府的目的百分之百只是从军事方面考虑,所以选择能把握整个黔东的战略要地来建城。但田载却预见了舟楫往还商旅辐辏的盛况,而且也深悟前人所建众恩堂和川主祠的良苦用心,知道唯治水和攻心才是永保铜仁城池安康的千年方略,在封建官僚中实属翘楚。
&无论历经了多少次水淹,无论历经了多少次火烧,也无论历经了多少次民变,刚刚过去一、两个世纪,铜仁,就成了一座远近响震的“黔东护商栈”。“黔东护商栈”这个称谓,它使我们想起了“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画的繁荣景象。
你看,那些穿着古代长衫的莘莘学子,那些粉面含羞的青春少女,更还有沿街叫卖的小贩和才下码头的肥头胖脑的大商……都怡然地或在江边踏春,或上东山观景,或去那青石板铺就的街巷里选购……
让我们找回那些已被湮灭了的昔日辉煌。
史志载,未有铜仁这座城池之前的宋、元时期,就有湖南、江西和四川的客商,沿着锦江水路,来到这块被朝廷羁縻着的蛮荒地域做生意,他们用陶瓷及日用品换取当地土人的桐油、花生、兽皮和一些土特产品,然后又顺水回去。来去匆匆。
铜仁建府之后,由于外商的资本启迪,促使本地一些善于理财的人氏也投身商界。过去的行商也变成了坐商,挂牌立号;本地的商人则从农村收购桐油、花生、药材、皮张等传统农副产品,集小宗为大宗,远销常德、汉口,然后购回花纱布匹、陶瓷铁锅等日用百货,运销辰、酉以及乌江流域。铜仁这一座原来的用兵之城一下子变成了黔东地区的物资集散地。这一贸易方式的开放性改变,本地商人获利日多,商业资本不断扩大,以至形成了铜仁的新老八大商号,使铜仁经济进入了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
经济是城市运行的动力。抓经济三个字看似简单,其实复杂得很。没有一个安定的经商环境,谁敢来做生意呢?没有一个诚信的品格,谁愿意与你做生意呢?说白了,不是一个礼仪之邦,讲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所以随着古城建设的发展,有了府县衙门,也就有了学馆、书院,考棚、庙制,实行王化教育。
有一种文化,既不在这正统文化之内,却又是正统文化不可代替,可以让大众在目遇之成色耳闻之成声中就潜移默化了的文化。这就要说到一个人。这个人名叫蔡潮,浙江临海人,1517年官至参议。他一到铜仁,就被这里的自然风光震慑了。好久好久,他才感叹了一句:“不得了,不得了。”左右问他什么不得了了。他说:“风景好得不得了,风景好得不得了!”
我们都听说过一句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个从苏杭过来的人竟然被铜仁的边鄙风光征服了,那确实是不得了了。上有好之,下必兴焉。于是就有下级投其所好,找几个文人墨客陪同,今朝带他到这里踏春,明夕带他到那里赏月,年前节后,也曾去那山村野寨采风观俗,不用多久日子,不仅铜仁的山光水色使他一饱眼福,而且那些奇风异俗也让他惊叹不已。真有些乐不思蜀的意味。上上下下都认为他是一个玩家,殊不知他是在进行一篇大文章的构思呢。
他决定开发东山风景点和铜岩上跨鳌亭,给远来客商和城里居民一个赏心悦目的游览地方,寓教化于悦乐,以旅游启人文。他的这种思想后人用了七个字作了概括:“培灵秀而扶气运。”
东山为什么成了蔡潮第一个选中的景点呢?这是由它那城中之山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它那飞峙江边的灵秀形容所决定的。它俯江壁立,峭削嶙峋。四围千峰周列,远吞汤汤两江。鸟瞰则城郭蜿蜒市尘逦迤,远眺见绿野青畴林麓烟霞。山中古木参天,峻崖拔地,有清泉之澄澈,有曲径通幽深,真乃人间至境。蔡潮爱它玲珑剔透,发银在山上修造了“澄江楼”和“川上亭”,并亲题“舞雩退思”匾额于上。
至于跨鳌亭,我们前面说过,大小二江都是发源于梵净山,重滩澎湃两百余里,到古城之南两水合流,水中突出一崖,高百余尺,呼为铜崖。蔡潮看中的是它隐于水下的人文。据传,崖下有洲隐于水,每逢乡试,若洲露出水面,就预兆着有人中榜。因此乡人将洲称为挂榜洲。这也正中他的心怀。于是他发银在崖上修建亭台。绿树杂花之间,山光水色之上,落成那天,他着意铺张,在亭上大宴地方科士,兴之所至,挥巨毫写下擘窠大字:跨鳌亭。
从蔡潮发端,到万历年间(1619年),铜仁开辟了东山、铜崖、水星阁、文笔洞等风景名胜,兴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亭、台、楼、阁。铜仁十二景横空出世。所以那时有名传遐迩的赞誉:贵州各郡邑,独美于铜仁。
诚如维克多·雨果所说,这些景点将铜仁人的“又一种思想深刻在这些建筑艺术品上”。
&从清顺治到乾隆年间(1644—1795年),是铜仁古城文化建设的高潮时期。以明永乐年间实行改土归流为分水岭,之前,梵净山区百姓的文化基础是独崇巫术,敬畏自然;之后,则是三教普施,王化巫傩的多元文化互融的形势。
且让我们走进梵净山开发的神秘历史。铜仁古城西南去一百余里,高耸着武陵山脉的主峰——梵净山。翠峰飞峙,分为九支。中涌一峰,突兀陡绝,高千仞,宽数十丈,是山之金顶。
从万历皇帝朱翊君到清世祖福临都崇尚佛教,对反叛不止的梵净山区,他们更是主张用兵的同时宏扬佛法,促人心皈依,彻底剪除祸根。在他们的倡导下,那时的梵净山一里可见三庙,眼前香烟缭绕,耳边不绝钟鼓,朝山进香的人多如过江之鲫,诚如赐敕碑所记述的那样:“海内信奉而奔趋,不啻若云而若水;王公大人之钦谒,恒见日盛而月新。”与腥风血雨的改土归流的政治体制推行迥然不同,佛教与民间巫傩文化的碰撞,表现得则是相当的宽松、宽容与宽恕,这大概是佛中见傩性,傩中见佛性的微妙关系化造出的微妙结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黔东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铜仁,它的古城建设,必然要纳入以佛教文化为中心的开发中去。那一时期,铜仁先后建造了莲池庵、飞山庙、城隍庙、龙王庙,以及万寿宫、禹王宫、川主宫、天后宫等各大庙宇和会馆。那时铜仁的古典建筑的水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已臻至境。这些建筑皆气宇轩昂,布局严谨,飞阁流丹,雕梁画栋。
万寿宫可作为这一时期古典建筑的代表作之一。万寿宫又名江西会馆,位在西门内。一进正殿为关公殿,左右厢房为肖、晏二公祠。二进殿为真君殿,供真主许逊;两边厢房,左为钟楼,右为鼓楼;大殿前为奎星楼。左是天符殿。右是轩辕殿。第三进乃花台、池塘,池塘上建有水榭、戏楼。第四进是观音阁,为两楼一底四角阁楼,底层为过厅,二层塑有观音菩萨金身。顶层端坐奎星神灵,檐前额题“景开十二”四个鎏金大字。如此宏伟建筑全部采用斗拱之间的巧妙衔接和精确的榫卯技艺,将整个构件结合得天衣无缝。斗拱层层重叠,均衡支撑殿宇,工匠的高超技艺非比一般。再看屋面,一色的琉璃瓦修饰,兽脊耸黛,飞檐展翅。叫人叹为观止。从这些不同凡响的建筑群可以想见铜仁古城当时建筑工匠的水平了。
明代以前,只有着个别的工匠,而无系统的建筑业也无结伙成队的建筑队伍。明永乐以后,具体地讲就是明永乐十一年田载建府以后,建筑行业才初见端倪。最早的工匠是田载从思南方向雇请来的,因为他需要建造公署、学馆和一些祭庙等等。那时的形式还是民间的自行组织,这些木匠、石匠、泥水匠,或三个一伙,或五个一群,时聚时散时多时少,走村串寨,流动作业。他们都尊崇鲁班为祖师。长者为师傅,又称掌墨;幼者作下手,称为徒弟。师徒之间的关系有的是世代传袭,有的是族人拜继。外地师傅和本地徒弟经过了一个较长的相濡以沫的时间,娶妻生子,延师招徒,才逐步有了一种建筑的专业队伍。
铜仁古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宏大的规模,确实使远近的一些能工巧匠趋之若鹜。据遗老和一些族谱记载,远至京城曾经参与过皇宫建造的大师级的工匠也不远万里来到,在铜仁的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长卷佳构;有的甚至就在当地安家落户,与脚下这块土地血肉相连了。现在住在河西办事处新庄村的马姓族人,他们的祖宗就是明代从云南迁居铜仁的石匠师傅,至今还保持着精湛的石工技艺。
据其传讲,那个老祖宗长得武高武大,两只手掌大如蒲扇,一块石头放在手里,一握,就成了粉末。老祖宗的石匠手艺十分了得,最擅长的是雕龙刻凤,当时许多寺庙、会馆和学宫里面石屏上的游龙翔凤都出自他的手下,绝不比我们现在在故宫石屏上看到的龙凤呈祥逊色。那龙在水中,浪翻波涌,引吭长吟,让我们如处万钧雷霆;凤翔云霄,日丽天青,草碧花香,使我们如坐无边春风。每一个人面对着这些建筑艺术的时候,心中的所得难道就只是眼前的五彩缤纷么?
有了这一批堪称参与创建了铜仁灿烂文化的巧匠能工,铜仁的民居构建也在这一时期进入化境。明代之前,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十分简陋,一般都是草舍茅房,土坯石屋,有的山民只能在洞穴栖身,就是一些富户大家,也不过青瓦木构而已。但到了经济和建筑都发展到了一个高潮阶段的时候,就不能同日而语了。现在留存在中南门的一些民居建筑,就是那个时代的杰出代表。这时代的民居,在结构上主要采用穿排式圆木架构,以所谓悬山顶、硬山顶和单檐式,一般辅以封火墙。老百姓称为封火桶子屋、印子屋。一家一院,前为客房,中为正房,后为配房。有二进三进,但多以四合天井为佳。每院占地面积在一百——一千以上平方米不等。楼高不超过两层。除此之外,老百姓还特别热衷于精雕细刻,那石阶,那天井,必是细凿的,饰以形神各异的图案,那挂檐,那栏杆,必是精雕的,有花鸟有虫鱼,好叫人百看不厌,也好牵人神思的。
铜仁在建城仅两、三个世纪的时间内,就赶上了国内一些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原小城,考其原因,一是凭借一条连通潇湘的锦江,把黔东的经济活跃了;二是府城建设始终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开辟以佛教文化为中心的人文景观,经济和文化,城镇和自然相濡以沫而又相得益彰。在那时,在中国土地上一下子就像铜仁这样繁华起来的古城,为数不是很多。
&进入二十世纪的铜仁,一直是军阀争夺的前沿阵地,比如,周西城和李晓炎争夺贵州霸主地位的仗就在黔东打的,双方动用了四万多兵力,为时一年,致使黔东地区赤地千里,民不聊生。此后,战祸虬结,天灾频仍,铜仁凋敝了。不过,这一个时期还是出现了一种新的东西,那就是西风东渐,古典式建筑向中西合璧式或西洋式建筑转变。主要是少数官宦和外国传教士修的公馆和教堂。我们可以从现存的陈家公馆、万家公馆、福音医院、基督教堂等建筑看到别一种文化的潜移默化。
抗日战争时期,铜仁作为大后方的一个重要城镇,许多难民和政府机关迁入,人口的突增,战略的需要,铜仁的市政建设赢来了一个小小的发展阶段。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拓宽街道;修建铜松、铜玉两条公路。
由于上海、南京、武汉、长沙等大城市相继失守,铜仁的经济进入了一个畸形繁荣的时期,那时的大商号不下十来家,中、小商号不下四百余家,小商小贩更是遍布全城每一个角落。据说,当时铜仁的常住人口已增至三千来户,一万多人口,而且商业户占了全部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古老铜仁的青石板小路再也走不下这种现代都市的繁华了。
1943年,铜仁县为了扩展城区街道,筹建了铜仁县市政建设委员会,由县长亲任主任委员,委员若干。下设工程队。另外征调附近十五华里以内的乡、镇民工予以协修,只供伙食。所需工程费用,一是由街道两旁房主担负,每市丈负担费用一千——四千元不等;二由各乡、镇筹募,每乡筹募六万元,每镇筹募十万元;无住户负责的街道,由县联社捐助。甲种路面为干线,路面扩宽七公尺,两边人行道各宽一公尺;乙种路面为联络干线,路面宽五公尺,两边人行道各宽一公尺;小巷修丙种路面,按原宽度翻修。还规定正街修暗沟,边街修明沟,两边房檐不得超过两市尺。
这次街道扩建,好像一个人暴食得了肠梗阻后的大动手术,虽说有些不情愿,但不动手术就得死人,所以上下齐心,排除干扰,一年后街道扩建工程竣工。铜仁狭窄的青石板路变成了较为宽直的三合土路,拥挤现象初步得到改善。
城镇管理工作有了进步的明显标志是,在中南门月亮坝、便水门罗家坝、西门内龙井巷、下南门内杀牛坳、下南门对河桐梓巷等处开辟了综合性农贸市场,为以后的市镇建设铺开了一个摊子,哪怕只是一个破旧不堪的摊子,有总比没有要强。
&1942年,日寇进逼湘西。为适应战争需要,决定修通铜仁——玉屏、铜仁——松桃对外公路两条。明、清时期,铜仁对外主要依靠锦江航运的同时也修有对外陆路六条,称驿道,也称官道,宽三——五尺不等。强敌压境,现有的交通设施很难保证即将开展的大会战,所以征调民工几十万,突击修建这两条战略公路,全长一百七十公里。1943年,铜玉公路通车,汽车第一次开进铜仁。
说到铜仁的交通,我们就想到了桥,因为铜仁是三面环水两江汇流的古城,你只要想越城池一步,便需要桥,各种各样的桥都成。据史料记载,明清时,铜仁大小江上即架桥两座,设渡口、码头七处,方便城里居民出城和外地客商停泊货船。当然那种桥是非常简陋的。抗战时期,因为战争需要,建东门公路大桥,同时,为了躲避敌机轰炸,便于疏散,在中南门、后水门、西门置架浮桥三座。
东门大桥建于1941年春天,历时三年通车。由铜仁人徐世祖土木工程师组织施工。全长一百六十二米,宽七米,分五跨,每跨二十五米,江中筑有四个高十一米的料石墩,南北两端有三顶各长十公尺的石拱引桥。此桥是当时贵州山区仅见的公路桥之一。
至于浮桥,我们现在还可以从照片上看出规模。那是几十只船在江面固定排列,上面铺以木板而成。有些像赤壁之战曹操的连环战船,很别致也很气势的。看着这桥泛了黄的照片,我们的耳边就会响起拉长了的凄厉的警报叫声,我们的眼前就会浮现出惊惶失措的男女老幼,从这样的浮桥上跑向城郊。杂沓的脚步声里,桥在晃荡,在呜咽,但却坚强地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让人们穿过危险。看着这样的桥,不由不让你有些伤心,不由不让你感慨万千。
是的,这一时期的建设,都是为了一场全民同仇敌忾的战争服务的。我们面对的敌人是世界上最野蛮、最残酷、最丧心病狂的日本法西斯强盗。那时的城镇建设者和城镇管理者,在最艰难的境况下,为发展铜仁经济支援抗战,为了帮助铜仁人民逃避敌人的屠杀,他们作出了贡献!悲壮的贡献!
透过历史的烟尘,我们看见一个消逝了的铜仁。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重新发现的世界。重新发现了的世界会教给我们一些建设铜仁、改造铜仁的智慧,会让我们透过曾经出现过的层层误区,更加勇敢也更加清醒地向未来寻觅。
我们接下的岂止是一座桥城,一座钓都,一座美丽的山水之城?不,我们接下的是那种生生不息的精神。
佛说生命能够轮回。一个地方也属于生命,也会轮回。铜仁,一个明代建府的边远小城,六百余年来魔幻了岂此数百计次。
粗枝大叶地翻阅一遍铜仁的人文地图,大歩流星地穿越一山两江的迷茫时空后,我们会立即在心头浮上一种莫名的惊异:铜仁地区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它那反差极大甚至相互抵触的内容,在相生相克中又融合于相辅相成。比如,一方面是名扬四海的弥勒道场佛光普照,另一方面则是原野上的血雨腥风不绝如缕;一方面是主流文化在两江之滨鲜花盛开,另一方面则是巫歌傩舞浪漫在幽林峡谷;一方面是永远的原始洪荒,长守化外之名;另一方面则是黔省文明摇篮,精英遍布天下……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在世界开始歩入二十一这个财富世纪的时候,一个崭新的新铜仁正在振翅欲飞。
现在,当我们的步伐穿过这片武陵正源的土地时,逶迤在髙岗上的南方长城遗迹,潜匿在深谷中的苗疆王城,美不胜收的十里锦江,雄奇险秀的乌江山峽,以及这里随处都在的奇山、异石、溶洞、暗河,以及这里放眼便是的小桥、流水、田园、牧歌……所有的一切都会令我们浮想联翩,让我们的灵魂在白云蓝天下自由而刺激地飞翔。
(摘自贵阳日报“黔说六百年&城记”专栏)
  老铜仁全景
  老铜仁的十字街
  老铜仁的小巷
  从西门桥看老铜仁
  穿城而过的小江
  西门桥头的明清建筑万寿宫
  矗立三江合流的江心铜崖
  抗日战争时期修的东门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阅读《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观潮》回答问题:_百度知道
阅读《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观潮》回答问题:
1.同是写景,但《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的感情是不同的,(
)。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本文从几个方面来描绘这一点?3.《记承天寺夜游》中,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从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3.苏轼面对挫折时的人生态度4.《观潮》中,“标枪,人物,席地”的今义是什么?5.《观潮》一文的眼点在“(
)”上,立足点在“(
)”上,全文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
).(请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6.《观潮》的第一段作者从哪些角度如手写潮水的?7.“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表现了(
提问者采纳
5.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从四个方面写观潮:涨潮之状,水战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6.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第一段中,绘声、绘色、绘形、绘势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7.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术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 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1.《答谢中书书》文章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实欲界之仙都”,表露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总言之,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记承天寺夜游》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第一题答案中也包括了第3题答案 很不幸 我没能答出3与4题 对不起 我进我的所能了 谢谢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不仕。着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着数十种。善书画音律,能诗,尤好藏弃校书。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中国宋元间文学家。宋亡不仕。其词讲究格律,文字精美,词风与吴文英(梦窗)齐名,并称“二窗”。为宋末格律词派的代表作家。早期多酬唱之作,如〔木兰花慢〕《西湖十景》,韵美声谐,中期以后转为忧伤凄楚,多抒发思国怀乡之情,如〔拜星月慢〕“腻叶阴清”、〔秋霁〕“重到西泠”、〔玉京秋〕“烟水阔”、〔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等。他善自度曲,也有过分追求形式美的倾向。着述颇丰。《齐东野语》可补史传阙文,《武林旧事》掌故见闻广博。另有《癸辛杂识》、《浩然斋雅谈》。词集《苹洲渔笛谱》,入《强邨丛书》。《草窗词》2卷。又编有南宋词集《绝妙好词》,辑132家作品,有《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排印本。
两宋在中国历史上,社会的发展是相当畸形的。经济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最近有史学研究表明,宋的人均GDP相当于现在的2000多美金。无疑攀上了我国古代人均GDP的峰值。商业尤为发达,司马光曾说:“世风日下,贩夫走卒皆着丝袜。”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展现出的宋城繁华便可窥见一斑。科学文化事业也极为繁荣。沈括的科学巨着《梦溪笔谈》,光科技方面的记载就有200多条。宋文和宋词可谓星光灿烂,不胜枚举。而观其国防却是羸弱无比。宋人可以制造火药,但是却不用于火器而用之于烟花;宋人连弩技艺制作精良,却很少把其广泛用于实战。骑步兵的扩充对于冷兵器时代的国家意义显而易见,但是到了南宋,除了水军可以,陆军则快速萎缩,许多优秀战马成了贵族赛马的良驹。宋朝统治者的重商轻军思想使两宋理所当然的成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小朝廷。周密的《观潮》从侧面透露了上述信息,南宋水军的强大、宋人的善于水战从文章中表现的淋漓尽至。但面对从陆上进攻而来的强大敌人,一隅水军再强,对保卫广大陆地国土所起作用毕竟有限。两宋在中国历史上,社会的发展是相当畸形的。[编辑本段]原文
观潮(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浙江②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③为盛。方其远出海门④,仅如银线⑤;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⑦,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⑧。
注释:①节选自《武林旧事》(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卷三,略有删改。周密(),字公谨,宋代湖州(现在浙江湖州)人。②〔浙江〕就是钱塘江。③〔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既望,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④〔方其远出海门〕当潮远远地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方,当……时。其,指潮。出,发、起。海门,浙江入海口,那里两边的山对峙着。⑤〔仅如银线〕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仅,几乎,将近。⑥〔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玉城雪岭,形容泛着白沫的潮水像玉砌的城墙和大雪覆盖的山岭。际天,连接着天。⑦〔沃日〕冲荡太阳。形容波浪大。沃,用水淋洗。⑧〔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杨万里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样的景象。这两句诗是《浙江观潮》一诗里的句子,意思是,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郭;浙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是也”,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每岁京尹①出浙江亭教阅水军②,艨艟③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④,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⑤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⑥,水爆⑦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⑧,仅有“敌船⑨”为火所焚,随波而逝。⑩
注释:①②〔每岁京尹(yǐn)出浙江亭教阅水军〕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京尹,京都临安府(现在浙江杭州)的长官。浙江亭,馆驿名,在城南钱塘江岸。③〔艨艟(méngchōng)〕战船。④〔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意思是,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尽,穷尽。五阵,指两、伍、专、参、偏五种阵法。⑤〔乘骑(jì)弄旗标枪舞刀〕乘马、舞旗、举枪、挥刀。骑,马。弄,舞动。标,树立、举。⑥〔略不相睹〕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⑦〔水爆〕水军用的一种爆炸武器。⑧〔一舸(gě)无迹〕一条船的踪影也没有了。舸,船。⑨〔敌船〕指假设的敌方战船。⑩〔逝〕去,往。
吴儿善泅者数百①,皆披发文身②,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③,出没于鲸波万仞④中,腾身百变15⑤,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注释:①〔吴儿善泅(qiú)者数百〕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②〔披发文身〕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文,动词。③〔溯迎而上〕逆流迎着潮水而上。④〔鲸波万仞〕万仞高的巨浪。鲸波,巨浪。鲸所到之处,波涛汹涌,所以称巨浪为鲸波。万仞,形容浪头极高,不是实指。⑤〔腾身百变〕翻腾着身子变换尽各种姿态。
江干①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②,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③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④。
注释:①〔江干〕江岸。②〔珠翠罗绮溢目〕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珠翠罗绮,泛指妇女的首饰和游人的华丽衣服。溢目,满眼。③〔倍穹〕(价钱)加倍的高。穹,高。④〔僦(jiù)赁(lìn)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僦、赁,都是租用的意思。看幕,为观潮而特意搭的帐棚。席地,一席之地,仅容一个座位的地方。容,许,使。[编辑本段]译文
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啊。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为最盛。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射,吞没宇宙,冲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描写的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校阅水军,数百条战船分列两岸;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只听得)传来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如同山塌了一样。(待到)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地健儿,披散着头发,浑身(正在,名作动)画着文采,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惊涛骇浪中浮沉,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但是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在江岸南北上下十余里之间,满眼都是穿戴着华丽的首饰与衣裳的观众,道路被数量众多的车马堵塞。所贩卖的饮食物品,比平时的价格加倍的高。但是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编辑本段]课文研讨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全长四百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钱塘观潮也成为古今盛事。本文就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本文用十分精练的笔墨,分四段写了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的健儿和观潮的人群。
第1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开篇就是一句“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先声夺人。接着交代海潮最盛的时间,然后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由远及近地写出了海潮的雄奇壮观。描绘又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出之,简短的“如银线”“玉城雪岭”“如雷霆”“吞天沃日”几句,把海潮从远方奔涌到眼前的形状、颜色、声势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最后用杨万里的诗句对上文进行形象概括,呼应了首句。
第2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开头仍是一句总述,说明每年京尹都要在海潮最盛的时候教练水军。然后描写了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短短一段文字,却生动描绘了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不仅是一种动静相衬的写法,也为下文别开生面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了铺垫。
第3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这时潮水已经来到,众多的吴中健儿在惊涛骇浪中作精彩表演。
第4段写观潮人数之多。观潮人群如此密集,说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具有吸引力,所以写观潮之盛,是为了从侧面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本文是一篇在艺术上很有特点的写景记事佳作。
首先,本文结构得当,语言精练。钱塘潮雄伟壮观,水上表演头绪纷繁,场面众多,观潮者人数众多,但在这篇短文中,作者却写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结构精巧,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另一方面也由于作者惜墨如金,用语十分简练的结果。其次,本文描写十分生动。不仅用了比喻、夸张等描写手法,而且即便是简洁的白描,也十分形象生动。
一、熟读课文,并将第三段译成现代汉语。
设题意图:熟读课文是为了培养语感,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领略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和弄潮的民俗。第三段描写了弄潮儿高超的技巧,写得简练又精彩。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一定要对译,可以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适当润色,争取用现代汉语表现出弄潮儿的风采,译文也不要强求一致。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3.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4.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5.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6.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设题意图是使学生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记住它们的意义。
1.既望:农历十六。
2.方:当……时。
3.倏而:突然;略:一点点。
4.逝:去,往。
5.文:画着文采。
6.溯迎:逆流迎着潮水;出没:健儿在水中忽隐忽现。
三、把下面这首宋词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设题意图:这首词同课文的题材一致,本题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联想,参照课文中的有关描写,将词中描写的内容展开,不限字数。
词的上阕写观潮,下阕写弄潮儿的表演。写观潮,写到了人群涌动的盛况和潮水汹涌的气势;写弄潮儿的表演,写到了他们高超的技艺和观潮人的感受。所以在改写时,可以选取第一人称的视角,抓住观潮人、潮水、弄潮儿、自己的感受四点来写,重点要放在潮水和弄潮儿上面。
潘阆宋人,生年不详,卒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字逍遥,大名(今属河北省)人。曾在洛阳卖药,北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以能诗受荐举。自制《忆余杭》多首,一时盛传,曾得苏东坡的欣赏,把它写在玉屏风上,石曼卿还使人照词意作过画。
《酒泉子》原词共十首,都是对杭州名胜的回忆。它们和唐五代词人所填的《酒泉子》不同,是潘阆的自制曲。钱塘,今杭州市。
万面鼓声中江潮来时,潮声像万面金鼓,一时齐发,声势震人。
弄潮儿指钱塘江畔观潮时踏潮献技的人,他们都年轻力壮,善于泅水。
一、本课可用两课时教完。除生字外,要注意常用词的教学,如方、倏尔、文、溢目、江干等。
二、有条件的可组织学生观看钱塘江潮的录像资料,以增强直观性。
三、要多练习诵读。预习时可布置学生根据注释把文章改写成白话文。
四、教学难点:学生可能不了解南宋的国都在临安,这将影响对课文内容的把握。教师可稍作介绍:杭州在南宋时称临安,是国都。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本文描写的水军演习、弄潮表演以及观潮情景,既衬托了钱江涌潮的奇伟壮丽,又共同组成了南宋都城生活的风景画、风俗画,表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编辑本段]有关资料
钱塘江简介
钱塘江,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最好的地方是海宁市的盐官镇。古称浙江、渐江、罗刹江和之江,是祖国东南名川,浙江省最大河流。钱塘江全长605公里,流域面积48887平方公里,流经杭州市闸口以下注入杭州湾。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成著名的“钱塘潮”。钱塘江干流在杭州市境内,建德梅城以上泛称新安江,自梅城以下,分别称为桐江、富春江、钱塘江。钱塘江两岸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全省最重要的旅游线。钱塘江发源于安徽南部黄山地区的青芝埭尖,流经14个县市,注入杭州湾。因桐江和富春江河段景色极佳,统称富春江。闻家堰以下河口一段才称钱塘江,这段水道貌岸然曲折,形如反写的“之”字,西湖正好是反“之”上的一点,故称之江。现丰钱塘江或之江称全江。钱塘江河口呈巨大的喇叭形,杭州湾口南北两岸相距约100公里,至钱塘江口缩小到20公里,再上至海宁盐官,仅为2.5公里。河床纵剖面有庞大的沙坎隆起,从乍浦起以1.5/10000的坡度向上抬起,到仓前附近达到顶点,再以0.6/10000的倒坡伸展到闻堰。此河段受江面束窄、河床隆起的影响,潮波破裂汹涌,形成天下奇观“钱塘江潮”。钱塘江干支流开发历史悠久,沿河两岸许多名山、秀水、奇洞、古迹。在这辽阔的钱江流域,特产富饶,人杰地灵,风土民情,丰富有趣,被称为“黄金旅游带”。
钱塘江大潮典故
原先钱塘江的潮来时,跟其他各地的江潮一样,既没有潮头,也没有声音的。
有一年,钱塘江边来了一个巨人,这个巨人真高大,一迈步就从江这边跨到江那边了。他住在萧山县境内的蜀山上,引火烧盐。人们不晓得他叫什么名字,因为他住在钱塘江边,就叫他为钱大王。钱大王力气很大,他打着自己的那条铁扁担,常常挑些大石块来放在江边,过不多久,就堆起了一座一座的山。
一天, 他去挑自己在蜀山上烧了三年零三个月的盐。可是,这些盐只够他装一头,因此他在扁担的另一头系上块大石,放上肩去试试正好,就挑起来,跨到江北岸来了。
这时候,天气热,钱大王因为才吃过午饭,有些累了,便放下担子歇歇,没想到竟打起瞌睡来。正巧,东海龙王这时出来巡江,潮水涨起来了。涨呀涨的,竟涨到岸上来,把钱大王这头盐慢慢都溶化了。东海龙王闻闻,水里哪来这股咸味呀,而且愈来愈咸,愈来愈咸。他受不了,返身就逃,没想逃到海洋里,把海洋的水都弄咸了。这位钱大王呢,睡了一觉,两眼一睁,看见扁担一头的石头还放在硖石(就是现在的名的硖石山),而另一头的盐却没有了!
钱大王找来找去,找不着盐,一低头,闻到江里有咸味,他想:哦,怪不得盐没有了,原来被东海龙王偷去了。于是他举起扁担就打海水。一扁担打得大小鱼儿都震死;两扁担打得江底翻了身;三扁担打得东海龙王冒出水面求饶命。
东海龙王战战兢兢地问钱大王,究竟为什么发这样大的脾气。钱大王说:“你把我的盐偷到什么地方去了?”东海龙王这才明白海水变咸的原因。连忙赔了罪,就把自己怎样巡江,怎样把钱大王的盐无意中溶化了,使得海洋的水也咸起来的事情,一一说了。
钱大王心里好气呀,真想举起铁扁担,一下把东海龙王砸烂了才甘心。东海龙王慌得连连叩头求饶,并答应用海水晒出盐来赔偿钱大王;以后涨潮的时候就叫起来,免得钱大王再睡着了听不见。钱大王听听这两个条件还不错,便饶了东海龙王,把自己的扁担向杭州湾口一放,说:“以后潮水来就从这里叫起!”东海龙王连连答应,钱大王这才高高兴兴地走了。
从那个时候起,潮水一进杭州湾,就伸起脖子,“哗哗哗”地喊叫着,涨到钱大王坐过的地方,脖子伸得顶高,叫得顶响。这个地方就是如今的海宁。举世闻名的“钱江潮”就是这样来的。
八月半是最佳观潮时间。其实,钱塘江涌潮变化是有规律的,潮汐的大小受天文、地理、河床高程、径流的大小、主槽(航道)的走向和气候等许多因素制约。其实阴历每月的月半、月初均是看潮佳期,不必一定选在八月半。但是秋潮要比春潮大,因为钱塘江流域降雨主要集中在3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的梅雨和台风季节;10月至次年2月降雨量相对较少。
笔卷江涛,墨泻江潮——《观潮》析(吴功正)
钱塘江潮是一大胜景。古人称之为“壮观天下无”。钱塘江大潮与其独具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其一,因江口呈喇叭形,宽处过百里,窄处仅十里,巨潮被狭窄江道约束,当然会形成波澜壮阔的涌潮。其二,是河口有巨大拦门沙坎,潮水涌进遇到如此巨阻,当然会掀揭天上;前浪遭遏,后浪又上,波赶波,浪叠浪,潮水就会奔腾咆哮、排山倒海般地呼啸而来。我国古代的墨客词人多以钱塘大潮作描写对象,例如宋朝柳永著名的词《望海潮》中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周密的《观潮》则是用散文的形式,绘形绘色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点出题旨,揭示描写对象。行文吐墨,亦饱含着激赏之意。“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收拢文势,以示集中写此。接写潮来之状,进入直接描写。作者观察细微,而又大笔淋漓,由远及近,渐次写来。“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水天相接之处,如银线一丝,触入眼帘。以“银线”为喻,显示出作者极目远眺之态,立足点高,视线远,方能看清潮起之时的景况。以“银线”为喻,又写出潮来之前的情境,很有生活实感。不亲临其境,亲睹其状,是决计写不得如此逼真的。“既而渐近”,因潮头奔卷而来,描写由远镜头,骤然跳成特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文势突兀而起,如山峦陡耸,文墨则横泼纵洒,恣肆淋漓。作者倾万丈狂澜于卷面,声、色、形、势四者俱佳。有其色:“玉城雪岭”,见其“白”,托喻新颖,环扣上文的“银”字,比喻城、岭,亦见其形;有其声:“声如雷霆”,比譬形象,显其声威激壮,撼人心魄;有其势:“际天而来”“震撼激射”,如同自天际压将下来,飞腾激卷,喷玉溅珠,极富动态,蔚为奇观。“吞天沃日”,欲给焰焰红日洗澡,欲将浩浩苍天吞下,尽夸张之能事,又该多大笔力!这是极写雪涛之威猛,气派之壮阔。作者眼耳并用,目之所即,耳之所及,尽纳篇中;作者笔酣墨饱,飞旋挥洒,以动势写动态,大开大阖,文情有如繁管急奏,又有如劲弩连发。读来令人豪兴大旺,意志倍振。然后,作者用杨诚斋(杨万里)诗句“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作结。引用诗句不是炫渊夸博,而是为着证之他人,是增强作者这样写的逼真感和真实性。
接着文章转入另一重境界,写“教阅水军”演兵之形。“艨艟数百,分列两岸”,一层;“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一层。两层之间,互相勾连,映前带后。以“分列两岸”之状,突出“奔腾分合”之势。“奔腾分合”四字,文词高度简约而概括的内容甚为广泛,以少许胜多许,生动地描写了战船操演的情景:时而劈浪疾飞,时而跃波腾起,时而分隔两厢,时而又合舷并驶。虽未明言操舵驾舟本领之高超,但其生动的情景刻画却将此意,尽传句外。“并”字使文意有了迭进。“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写出船上操练的具体情景。“乘”“弄”“标”“舞”等动词要言不烦,出神入化,其龙腾虎骧之状,自可想见。“如履平地”,写出其从容裕如的悠闲神态,矫健纵踉而如此起落平稳,其手段之高明,又自可想见。然而,作者却又有未明言的笔墨暗寓在纸外,这就是,水军操演不是在平波展镜、水浪不兴的江面之中,而是在掀天揭地、“震撼激射”的江涛之上。如果我们联系上文,就会深察作者在这里作如此描绘的深刻意图,以水涨船高的暗托、烘染来突现水军健儿。尔后,文章进入演阵的实战演习描写。“倏尔”以示来得迅敏,也使画面转换显得迅速。作者声态并作地描写了这幅情景。“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以人物隐形,示黄烟之浓;用“声如崩山”之比,喻“水爆”威力之大。烟雾激卷,爆声震耳,是动的画面,惊魂撼魄。当人们的视线被动的画面所牵引,当人们的心灵被动的情景所黏吸,情景又迅速转入静的画面,“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显示出实战演习的战斗效果。“一舸无迹”与“人物略不相睹”相照应,正是说明战船趁烟雾蔽江时,已疾驶远去。夺魂褫魄的水军实战演习于此结束,文章转入意趣盎然的弄潮之景的描绘。
第三节主要句读以逗号,一气如注。“披”“持”“争”“鼓”“迎”“出没”“腾身”等动词蝉联而下,令人眼花缭乱。“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猛勇;“出没鲸波”写弄潮儿的矫健,抓住富于特征和表现力的情态,作传神的刻画。巨浪滔天为弄潮儿设置了险恶的环境;披发文身,是民间习俗的出色点染。“彩旗”“文身”则相映生色,使文章平添意趣,一幅古代的民间弄潮风俗画,鲜活壮美,悦人眼目。上面所写“溯迎”“出没”只是写弄潮儿“鼓勇”之“勇”,下面“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的对比成文,则是突出弄潮儿本领之“强”。可见,持彩旗弄潮不是为了装饰,乃是为着“夸能”,用某一具体的物体把某种无法直接显示出来的效果和情景突出地强调出来。这是“彩旗”的主要作用。“旗尾略不沾湿”在句中虽轻敷一笔,实在有扛鼎之力。这是对弄潮儿本领的最高妙的称颂和赞叹。
在对江上的潮、船、人作了恣情淋漓的描绘后,镜头摇到岸上,观“观潮者”的盛况。“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作者特意点出“十余里”,逶迤而去,以路途的长显出观潮的盛;若仅有咫尺,是不见其盛的。珠绮满目,车马拥道,是盛况的具体化。行文至此,作者犹觉不足以尽意,再作侧面烘托。看棚之内,席地无暇,插足不得。作者泼墨在饮食看棚上,运意却在人潮上,真是人山人海啊!江心江岸,江潮人潮,连成一片。而作者写观潮之盛又非目的,乃是以此反衬出江潮之美;否则,江潮不美,何能吸引如此多的观众呢?这实在是兴发此而意归彼的精妙笔墨。
你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记承天寺夜游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恩泽的近义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