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不,写一个反问句段用三句话构成的反问句。

扩展语句 学生卷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页¥3.0018页¥5.0021页免费2页¥1.0011页¥3.00 4页¥3.005页免费1页免费8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6页1下载券13页免费88页免费9页免费53页免费
扩展语句 学生卷|实​用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2009高考语文试题类型及应试谋略二(感谢方毅老师)
五、文学作品的阅读(全国卷22分)
&&1、答题要领:强调三句话,一是要全面审题,二要规范答题,三要完整表达。原则就是,答案一定是出自原文的(除了那种特别明显的让发挥的题)。答题的时候先定位,然后就在原文中整合文章找答案。尽量用原文的语句或者关键词回答。而不是自己去生造。另一个原则,答案都是有正面意义的(不一定是褒义的),因为高考具有社会导向作用。文学作品的阅读把握主题是核心。可以说,阅读题的四个小题都是围绕主题设置的,答每一题都要点到主题,只不过侧重点不同。因此,不管题目怎样问,答题时都要往主题上引。把握主题的方法是,找点题的议论句,它一般在篇首或篇尾。(有些在篇中或标题之中)
特别提示:①读懂全文,整体把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总是与整体联系着,确认某一浯言单位所负载的信息,准确地理解它们,离不开对整体的把握。
②锁定方位,认真探究。一般而言,散文阅读前两道简答题的顺序与所涉及的文段在文中顺序大体一致,但也有时是较难捉摸
的,这时就需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锁定作为答题依据的有关文句的方位,认真理解,以确定答案。
③返本求实,准确概括。
阐释、概括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词、句的意思,要努力探求其本义;是比喻的,要透过喻体看到本体;是象征的,要透过象征体看到象征意义等等。对于概括句段意思的试题,也要做到实在、明确而具体。
④如实赏析,力避拔高。要努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表现手法(比如渲染、烘托、对比、象征、人称[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表达客观]、联想、想象、引用、情景交融、以小见大、虚实相生等),重要的谋篇布局方法(比如线索、顺序、过渡、悬念、照应、引领、铺垫、详略、首尾呼应等),常见的语言技巧的通常作用,答题时再结合文章实际予以分析鉴赏。
&2、答题五步骤:
第一步:认真读题(文题)预测联想(分析语法结构,确定关键词语)文题往往是行文的线索;
第二步:浏览各段首句(标出段落符号),了解全文梗概;
第三步:阅读全文,边读边画(重点:表现作者情感和文章的主旨句,即中心句;语言的特点和修辞的作用;作者和年代,重要的时间、数据和有关资料、主要事实和典型形象;)。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起承转合),把握整体,把握主题;
第四步:审题干(判断答题的范围和要求A、认真读懂题干,利用好题干中相关的提示语。B、查语境。把命题所涉及到的内容放回到原文中→找准相关的信息区,然后还要认真搜索相关信息区的前后,看是否有与之有并列或承接或递进等关系的语句、段落C、看赋分,配答案);
第五步:开始答题(把握文体特点和作者的感情线索,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题。)解答主观题至少有两道题用原文中的原句或用原文词组、语句组装。表述模式:a回答语句的含义(比喻义、象征义、拟人义)这一类题目时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述,一是讲清楚它的意思,二是分析该句在它所处的最小意义层次里内容的作用,即对人物、事件等所表现出的作用。b回答句子的作用语句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结构的作用,比如:在开头多为铺垫、烘托、渲染等作用,在文章中间多是过渡、呼应等,在结尾多是点题、深化、升华主题等作用;一是思想内容作用,主要体现在表达了作者的何种思想情感或作品的某种中心等。这一类题目时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述,一是讲清楚它的意思,二、三句是分析该句在它所处层次里内容(作者情感)与结构上的作用。C
回答写作特点这一类题目侧重在感情和语言两个方面。d回答鉴赏题(对转或合部分整段的分析)一定要结合表现手法和作者的情感。
3、答题要点:
(1)散文阅读:散文离不开情。所以考题往往围绕“情”做文章,阅读时也要围绕“情”来思考:表达了什么“情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抒“情”的依托物是什么,用什么语言来表“情”的。
散文阅读的总体要求:①写什么(内容主旨)②为什么写(目的意图、思想感情)③怎样写(表现手法)④为何这样写(效果)
(2)小说阅读:小说主要把握作者在怎样的环境背景下,通过怎样的情节,塑造了具有什么性格特点的人物,从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生活。小说是通过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来揭示主题的,设题点是对形象的感知和概括能力。A分析人物(①分析塑造手法;②把握人物思想性格;③通过社会环境,认识人物的典型意义补充鉴赏人物形象;④分析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行动、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
B把握故事情节(领会所揭示主题的深刻性和人物性格发展的曲线);
C体味环境描写(着眼于小说三要素之间的联系)。
(3)戏剧阅读:设题点:通过戏剧冲突分析人物语言,即对话和独白。A
分析戏剧冲突(原因,性质及与人物塑造的关系)戏剧冲突方式:①人物的性格冲突(外部冲突),例如《雷雨(节选)》;②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内部冲突)例如《窦娥冤(节选)》;③人物与环境(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的冲突,例如《茶馆》。B
揣摩戏剧语言(舞台提示和人物语言)。
六、语言表达运用(全国卷15分)
(一)扩句:(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1、扩展语句四种类型:①给出主干句,主谓句的扩展;②给出语句或不完整语段,接续填补空白;③给出几个词语和中心词,定向联缀词语成句;④给出话题中心句或首尾句,话题情景阐发。
2、解题方法:对应以上四种类型。①添加修饰限制成分(添枝加叶);②比较、对比,因果论证;③联想想像创造,利用生活经验,搜寻记忆情景(重点部分的字数应占总字数的2/3);④举例扩展,借用修辞(比拟、排比、比喻)增强意蕴。
3、解题思路:扩展语句是铺陈。(1)要讲究意蕴,力求创新。(2)注意精心构思,展开联想和想象。(3)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4、解题步骤:(1)细审题干,按要求思考。(2)吃透原句,辨析隐含信息、
单句复句、扩展内容,修辞手法。(3)结合前两点考虑多设方案。(4)按题干要求比较筛选,修改确定。(5)注意语意连贯,句式与修辞格是否与要求一致。
(二)压缩:考查对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能力(将丰富的较长语段,按要求压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一两句话)
1、压缩语段考查的三种类型:①概括大意(导语新闻);②概括标题(精准、简练、有吸引力);③概括要点(准确全面)。&&&&&&&&&&&&&&&&&&&&&&&&&&&&&
2、解题思路:压缩语段是提炼,要抓关键词句,删繁就简,去次留主(删掉枝叶,保留主干),再仔细地组织好语言,既要把点答全,又不要超过字数。
3、解题步骤:(1)明确标准,弄清题干要求。(2)细读原文,弄清体式,分析层次,把握中心。(3)分析原文的内容要点。(4)根据原文中心,确定原文内容的删留。(5)根据字数要求对保留内容进行加工,得出答案。
4、体式与侧重点:(准确地判断体式,是确定解题方法的前提)
(1)说明体式抓对象和主要特征。(采用层分法)
(2)叙述体式抓主体经历与特征。短句注意首尾句,复句注意句末分句。(采用剔枝法)
(3)描写体式抓景或物的主要特征、描写角度和感情。
(4)议论体式抓话题、观点、论据和结论。(采用寻句法)
(5)新闻消息体式抓导语段。
(6)图文转换体式抓象征义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画面主体,即所指对象。漫画寓言=象征义+(批判了、讽刺了、嘲讽了、赞扬了)画面主体(现实社会中的现象)+创作意图(警示…)。(参考P10漫画作文)
(7)寓言(包括笑话)体式要正反两面探哲理。
(8)图表体式抓各项之间的关系,结合图表公式逻辑和生活实际领会其深刻意义。(为什么?什么原因?)
5、解题方法:
(1)剔除枝叶法,适用于记述性文类,要去掉原因、过程和例子;
(2)层次切分法,适用于说明文类,把语段的层次划清,提炼各层次要点,然后将各要点相加,最后再比较、整理,使之符合题干的要求。
(3)寻找关键句法,适用于议论性文类,找出中心句或对语段内容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适当改造、整合。
注意:①多个段落构成的语段,要注意语段的结构方式。“并列式”要顾及到每个段落的信息要点。“分总”或“总分”式,要着重把握“总”中的信息要点(如,新闻导语),“分”中的内容可忽略不计。②多个句子构成的语段,需要从句间的逻辑关系(如,转折、条件、因果)入手,抓住表意重点,筛选出中心所在。③以上几种方法不是孤立运用,而是相互联系、综合使用的。
(三)句式变换:要求掌握常见的句式,按要求在这些句式间自由转换。八种类型:①长句和短句。②主动句,被动句和把字句。③整句和散句。④肯定句和否定句。⑤单句和复句。⑥一般语句和特殊语序句。⑦普通陈述句和排比句。⑧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和疑问句。
⒈长句和短句:
(1)长化短:1)准确地划出原句的主干和附加成份。2)主干部分添加直接修饰成分使之独立为一句。3)其他语句用代词作主语或用关联词连接。4)思考所变短句之间需何种关系才能保持原意,并且达到连贯的要求,进而确定其关系(因果条件、并列、顺承)及语句顺序。5)根据题干要求检验。
(2)短变长:主要将几个短句的主语、谓语、宾语紧缩为长句的主谓宾语,将其余内容有序的变成附加成分,如定语、状语。如果题干给出主语,则应当按照下定义的方式确定宾语。
2、单句与复句:&
(1)单变复:可以加上适当的关联词组成复句。
(2)复变单:关键是先确定好所要改成单句的主干,将复句的分句抽出来变为只有一套主谓结构的诸个小的表意单位。
3、整句与散句
(1)散变整: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一组句子(排比句、对偶句)叫整句,要使散句变成整句,就要使句子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先看散句散在那,如何变才能整齐,再找出重复的句子或词语作为主语确立基本句式,变完后要通畅。
(2)整变散:结构不整齐,长、短句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整句变散句,先找出重复使用的词语,提取“公因式”,然后变换主干句原来的位置,改变原句的语序。
4、单、复句重组:
(1)单句重组可将原句变成兼语式语句或“把”字句、被动句。
(2)复句重组,依题干要求改变原句关系的语序(因果变果因)重新组句,即调换其语句的偏、正或主、副语句的语法位置,或者先找出陈述对象(如果有被动句式存在,必须先将其变成主动句),确立基本句式,然后将相关修饰部分有序地排列,语句意义不变。
5、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
主动句变被动句技巧是:宾语+被+主语+谓语;被动句变主动句技巧是:被字结构(不含被)+谓语+主语。
6、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
肯定句变否定句,①常用的方法是将肯定句谓语后面的中心语(形容词如“美”),改成与它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如“丑”),前面再加上否定副词;②变双重否定句,则在肯定句谓语后面的中心语前,加“不能不”“无不”之类表双重否定的词语,或者是让谓语构成“非……不可”的格式。
7、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
①肯定的陈述句变反问句:反问语气+否定词+句号变问号。 ②否定的陈述句变反问句:去掉否定词+反问语气+句号变问号
8、常式句和变式句的变换
常式句是符合一般语法规律的句子,变式句是为了强调某一方面的意思而改变句子结构形式、改变某些成分在句中位置的句子。变式句有两类:一是单句,包括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二是倒置句,即把原来的关系、位置颠倒一下。如“请帮我买一本新版的词典”是常式句,变式句应为“请你帮我买一本词典,新版的”。
(四)简明(包括串台词):“简”是对量的要求,“明”是对表达效果的要求。简明指表达清晰,删去多余的语句,消除歧义、晦涩和罗嗦。
(五)连贯类型及解题要领:
A排序:①抓中心,中心是理解语句的纲,中心句往往在句首(总领句、总括句)。②抓思路,a记叙文,以时、空为序。b议论文多以逻辑为序,观点句在前,材料句(思想句于前,行为句在后)在中间,总括句在最后。c说明性文字和描写性文字,事理句于前,材料句于后,且循空间或逻辑关系。③抓标志a暗示性词语
(提示层次结构),b关联词语c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和相同句式,d音节的和谐变化。④题干要求只写出句子序号的语句排序,应采用局部组合法:依据选句的原则和方法(见第一大题6、选句)寻找中心句或联系最密切的语素与相关的语句,先接小组,再接大组。
B选句衔接:要语气粘连,话题一致,句子结构一致,语脉相承,情景相融,符合逻辑。
C修改不连贯语句:使用语法分析法,分析结构语序,关联词语及过渡、照应。
(六)得体:得体(包括公益广告词、对联、应用文等),指能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1、合乎表达对象(主体客体身份)&
2、合乎语言环境(感情色彩、用词的分量和程度的轻重)& 3、合乎语体特征(口语与书面语)。
(七)仿句:考查点①语言运用能力;②联想创新的思维能力;③修辞方法的实际运用能力(八种修辞格: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1、答题思路及方法:仿句是对所提供的语言材料进行仿制,从样句的思路到形式都要严格照原样保存,仿句要做到形似和神似(要求把虎画成虎,而不能画成猫)。内容上必须做到意趣相同,要注意:1&原句中隐含的意思;&
2&原句中用词的特点(褒、贬、雅、俗);3&原句的感情基调(忧伤、喜悦、沉重、明快)。形式上必须做到三同一对仗,即结构相同、句式相同、修辞方式相同,关于对仗没有硬性的要求,
2、两点要求:(1)形式上的约束性。(2)内容上的创造性。
3、解题两步骤:(1)答前准备:运用数学解题思维方式,对给出的句子进行分析,从内容、句式、修辞和结构(字数)四个方面审题,找出答题必须满足的全部条件。(2)后期制作:造出一个或两个满足全部条件的语句,检查衔接与照应。
4、对联拟写:注意符合特定的语境、仄起平落和三同一对仗的要求。遵循题材、情感、旨趣一致的原则,忌讳胡乱生造,忌讳上下联用字重复。
(八)综合改错题:这一类题其实就是修改病句,关键是要读清题意,注意潜在提示,然后按要求完成。主要参考前面的语病部分的答题技巧。修改病句要保持原意,保留基本结构和词语。四字诀:增(补充残缺)删(删除赘余)调(调整语序)
换(替换词语、搭配合理、)
七、作文(全国卷60分)
要点提示:A作文不是再现生活,而是表现(生命化、心灵化)生活,作文需要生活,更需要想像。B考场作文,求稳是第一原则。几个要注意的地方是:
1) 别跑题。一定要有扣题之处; 2) 积极向上。3) 最后一定要留1分钟时间检查作文,确保没有错别字。
写作要领:
(一)作文的体式与审题:审题好比是打靶,越靠近靶心成绩越好。脱靶即意味着离题。
1、命题作文:即给出既定的题目,按题目进行写作。它包括以下三种形式,
(1)词语式文题(又称为概念型),要抓住词语所反映事物事物的本质,既要理解这个词语的实指意义,更要在参透事物的本质特点的基础上,解读出该事物可能包含的象征意义、比喻意义或引申意义。如:“肩膀”“季节”等,要写出对这一事物的感悟。
(2)短语式文题,要关注短语的结构。
①偏正式、动宾式的短语,要抓准中心词,更要关注其修饰成分或限制语(它决定了写作的特征和范围),如:“北京的符号”“为自己鼓掌”“品味生命”等。
②并列式短语的文题(又称为关系型或思辨型),往往体现了两种以上事物之间的联系。如:“一步与一生”“人与路”等,要写出其深层的逻辑关系。
③句子式文题,往往表达了一个观点或隐寓着一个观点,这类作文要特别关注谓语动词,它是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所在。如:“我想握住你的手”“必须跨过这道坎”等。
2、新材料作文: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要把审题的注意力集中到对材料的解读上面。新材料作文立意立足于材料的整体含意或局部含意皆可,以不脱离材料的含意为底线。此类试题关键在审题。审题时要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句,抓住材料的核心意思立意。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
新材料作文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话题式”的材料。在所给的一段文字中表达一个相对集中的中心,或者是一个相对明确的语意指向,把这一中心总结出来后,按照“中心”来构思,就是围绕“材料”来写了,这类材料作文,把它看成是“话题”作文,只是多了提炼中心的环节。审题时要概括其中心,明确材料的主旨,这就是作文要确定的主题;。另一类是“选择式”的材料。在所给的文字中展示出所给话题的几个方面,只要选择一个方面来写就可以,这种形式多见于“格言”、“哲人说的话”中。这类材料作文的审题,需要选取一点,并确定这一点的主要方向,从而确定作文的主题。注意:寓言式材料的理解,应当采用类比法。
3、“漫画作文”:属于给材料作文的一种,与命题作文相比,其难度在于抽取漫画的寓意,并依此立意写文。图文漫画抓寓意:①明确画面内容的主体,把握所指对象。②将画面表现的内容还原为现实社会中的现象。③可以先将图文依照“先中心[主体]后周边,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转化为文字,转述为文字后,就能发现其中的内容重点。
4、话题作文:由话料(材料)、话引(材料的提示语)、和话框(话题作文的要求和限制)组成。注意各项的作用。(话题作文源于材料,不限于材料,但不能脱离材料。注意材料的暗示作用)
5、材料命题式作文:同时给出材料和命题,这类作文不同于纯粹的材料作文和纯粹的命题作文。确定立意时,既要考虑所给材料,又要考虑给定的题目,必须将它们结合起来思考。
6、审题程序:①审材料(明寓意),②审提示(定范围),③审类型(选角度)。注意:要吃透材料,揣度出题意图,根据命题意图和体式(关系型或概念型)确立观点。
7、要准确地把握材料和话题概念的内涵,避免脱离命题范围。牢记符合要求是行文的前提。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①抓对象——材料中有哪几个对象?②分主次——几个对象间孰轻孰重,材料重点写哪个对象,这是立意的根本点。③抓关键——关于这一重点对象,材料中有哪些关键语句?④辨是非——这些关键语句是对是错、是善是恶、是肯定还是否定,亦即命题者意图。⑤查原因——造成材料中的这种现象的原因。
8、审题切忌:⑴任意扩大材料和话题概念的外延,脱离材料的含意(走题);⑵阉割话题,然后取其局部,以偏概全(偏题);⑶仅朦胧地存在相关材料和话题的概念,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离题);(4)抛开材料和话题,另起炉灶(离题)。
(二)立意:
⒈立意的宗旨:健康个性,健全人格(也是高考设题的原则)。
⒉立意的标准:紧扣材料(内容方面),充满哲理(表达方面),贴近时代(切入角度、焦点),启迪人生(社会性和启发性)。
⒊立意的思路与步骤
:(1)说什么(把握材料和话题内涵、暗示和限定范围,通过相关链接――自然的、社会的、古今中外的、家庭的、个人的、彼此的等等,确定内容角度)。(2)为什么这么说(确立观点或主旨)。(3)怎么说(确立写作提纲或内容梗概,通过适宜的.手法、方式、结构展示观点和主题)。好作文力求“我以我笔写我心”,写出“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作文。
⒋立意的方法:
根据材料或命题写作文,审题立意,不能偏离材料和命题自行确定立意,而要全面仔细地阅读材料和命题,从材料或命题的形式出发选择立意的角度。
高考作文一个中心
:个人的科学发展观。两个基本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即: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两个切入点:其一:人与自我的关系: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其二:人与他人的关系:厚德载物(仁爱精神)。
(三)拟题的思路及要求:
1、考场作文的拟题要确切、精练、生动、新颖、有意蕴。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题目要尽量体现文章的主题,使人一看就基本上了解了文章的中心、主旨是什么,不要让人看了不知所云,如坠入云里雾里。
(2)题目的形式可以设计得新颖一些,起到引人注意的效果。
2(1)符合主旨:既要理解材料的意思,又要吃透材料的精神。把握材料的主旨,这样拟出的题目才能扣住题意,符合主旨。
(2)紧扣文体:虽然同一标题可以写成不同的文体,但大多数标题还是能体现出一定的文体特征的,如明明是记叙文的话题,以议论文的题目文不对题。
(3)要有文学色彩:好的标题往往通俗易懂而不晦涩难解,简洁流畅而不繁冗板滞,新颖出奇而不平庸俗套,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文学色彩很重要。
(4)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泛。
(5)要合理出新,不落俗套。简洁、鲜明、内涵深刻,不雷同他人。要具有吸引力。
3、拟定文题的角度有以下九种:
1、引用式:《冷水泡茶慢慢浓》(表台海关系)、《小荷才露尖尖角》;2、比喻式:《一箭双雕的决策》、《小心背后的陷阱》;3、夸张式:《世界很小是个家》、《一花一世界》;4、呼告式:《妈妈再给我一点爱》、《请大家不要为难我》;5、对比式:《我是天才还是蠢才》;6、设问式:《我是谁》、《谁是最可爱的人》;7、反问式:《21世纪你美吗?》、《你不是学生?》;8、借代式:《倾听自己的心跳》、《见义勇“围”》;
9、对偶式:《遍寻不同答案、砌成完整世界》。
(四)精心选文体:文体不限不代表没有文体,用什么文体写作,就要符合该文体的要求。一是采用该话题更适宜的文体写作;二是采用考生本人更擅长的文体作文。自己擅长,行文才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记叙文要三分之二的篇幅落足于叙述,议论文反之。
(五)作文的内容要求:
1、思想健康(2007评分标准新添此项),感情真挚(感动心灵,用抒情的笔触写出理性的情怀。),中心突出,内容充实,富于个性(就是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
2、心中有模式,考生心中要有文章的基本结构模式:〖参考课件《写好规范作文提高作文成绩》〗
①议论文,破题开篇+分析论证+结题收篇;(参考②)议论要抓论题、观点。(论据即举例当概述忌描述)
②供材料或看图作文的基本结构模式:引材开篇(引出观点或主旨,采用排比\设问\比喻)+析材明理(分析评议观点或主旨,使用引用\比喻)+联材写事(铺排三段式复杂并列结构)+
概括深化 + 点材收篇(照应文题,画龙点睛);
起承转合:指出存在的问题或亮点+(…应该…)+(是的…)+铺排列举现象或事迹 +
揭示原因,阐释正确做法(之所以…是因为…但是…)+呼吁期待,回应文题;
③写事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式:事件发生(清楚明白)+事件发展(生动曲折)+事件结局(含蓄启迪)。
叙事要抓意义,写景状物要抓特点及寄寓的感情;
④写人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式:契入(用外貌、语言、环境、细节入题)+铺垫(简述几个事件)+高潮(详叙典型事件)+点化(用点睛的议论或抒情句收束)等等。记人要抓思想、品德。
特别注意:①主题表达是比较含蓄的作文,一定要点题或倒叙。②上述结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演绎出许多的变式来。
3、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少谈宗教话题,不要单纯发牢骚,不要写早恋等敏感话题,避免使用网络语言
①记叙文最好要有细节描写。推己及人,以情动人,且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用第一人称入文,让“我”的激情在文章中闪光,情真意切,引起共鸣。少写深奥的科幻小说,写童话、寓言不要过于含蓄,“允许”编写故事,不等于提倡“编写故事”,滥编、胡编,绝对不会得高分。即使编写故事也要做到“大胆想象,自圆其说”。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严禁照搬照抄别人的范文,杜绝“无我文章”和“抄袭文”的出现。
②议论文切忌大话、套话、废话,要避免空发议论,无情而“抒情”,无病呻吟,滥提口号,乱发号召,空表决心、滥用第二人称等等。不假思索就能想到的东西,绝对不要写;稍加思索想到的也不要写。
4、素材书中找,要写好一篇考场作文,除了掌握写作模式,还要有写作素材。当因缺少素材而抱笔时,别忘了学过的语文课本,那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文章开头要有“爆竹”效应,力求做到一简二美三有哲理。简,就是开篇语言简洁,直奔主题,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美,就是开头的语言能给人以美感,或文采斐然,或意境深远,或情趣盎然;哲理,是一种深度,一种高度。析材明理即阐明作者态度和亮点。所谓“亮点”并非“狗咬人”,而是“人咬狗”。这一层次宜采用比喻、引用、排比等修辞方式,增强力度和形象性。
文章首段五忌二要求:忌虚张声势,忌故弄玄虚,忌无病呻吟,忌大而无道。开头要引人(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引人注意;说明情况,交待背景)。忌犯
“入题慢”的毛病,把大段的原材料全部照搬;把本来简洁的原材料进行扩展;在开篇时摆材料,古今中外,慢慢道来,而真正应该说的内容却“千呼万唤不出来”。开篇松散,占去了大量的篇幅,后面的议论无法尽述,只得一笔带过,草草收兵,比例严重失调。议论文要尽早进入分析说理,扣住话题,三言两语,击中要害,干脆利落。
(七)谋篇布局的要领:袖手于前,成竹在胸,疾书于后,一气呵成(凤头、猪肚、豹尾)。
(八)文章结尾三注意一要求:结尾是全文的归纳,不是重复前文;注意提高引申;结尾要有力(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要给人以回味激励,启发和思考,即要有“撞钟”效应。结尾的方法也很多:总结全文,以揭示主旨;展示未来,以鼓舞斗志;抒发情怀,以增强文章感染力;造语含蓄,让阅卷者掩卷而思遐想不已。
(九)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后期备考阶段不妨训练写信,因为写信可以记叙、议论、抒情、编故事,而且还是应用文。另外,要把每一段的首句写好。每一段的首句犹如人的眉目,把首句写好,“眉清目秀”,整个段落都显着精神。“写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字要写好不涂抹,二是写成提摄全段大意的中心句。
(十)1、字数:一是字数不足往往被认为文章内容单薄,分数很难上档次;二是字数太多。洋洋洒洒千字以上,给人一种臃肿的感觉,阅卷者一看这种文章就反感,这样的作文得分高低就可想而知。
2、书写:书写要认真。不要写草字,以免妨碍辨认。标点的书写也要规范,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1)一行之首不要出现句号、逗号、问号、叹号、顿号、分号。可以把这些符号挤在前一行的末尾。
(2)引号、括号、书名号前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可以在这些符号后面挤着写一个字。引号、括号、书名号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可以把这些符号挤在上一行之末。
(3)省略号、破折号占两个格,不能断开,写不下时挤在一行之末。
附:2009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一等(20-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分
内容较充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中心不明确
思想不健康
符合文体要求
符合文体要求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语言不通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点新意
1、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 为重点。
2、发展等级评分,以“有文采”、“有创意”为重点。
3、发展等级,用一点评分法,即发展等级中的一点特突出,这个等级即可给满分或高分;有一点较突出,可打二类;句子通顺,找不到突出的地方,打三类。只要能找到有发展等级的,就给这一块得分。
4、有铁证是抄袭的,发展等级给0分。
5、不跨类打分,即内容表达发展三者中有一点是一类,另两点不能低于二类。
总体评分原则:
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宽严有度,公平合理。总体分为四类:一类:60—50分,以55分为中间线;二类:49—43分,以46分为中间线;三类:42—36分,以39分为中间线;四类:35分以下。
扣分标准:
& 关于字数问题:
(1)不足400字,不成文章,参照四等作文打分,内容表达不得超5分,不给发展等级分,最高不超10分;
(2)超400字不到800字,表达扣分,内容、特征都扣,少50字扣1分,80亦扣1分。不到100个字不准扣2分,无标题扣2分,错别字每个扣1分,重复不计扣至20分为止。标点错三处扣1分。一点到底看作标点错误要从严,但逗号、句号两可的不扣。&
关于发展等级:
(1)深刻、丰富、有创意原则上与基础等级判分相互联系,两者不可分离,前者高后者才高;
(2)基本合立意的发展等级最多只能是二等,可三等,不可一等;
(3)偏离题意,抄袭作文等,发展等级不给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写一个反问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