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英文论文中用汉语拼音方案说明中文名字是正确的,报纸上面也是这样说的+问题补充

对外宣传中的英文名字(讨论)_百度知道
对外宣传中的英文名字(讨论)
是英文专业毕业生。然后领导找我谈话不允许我在Email回复和对外宣传中使用我的英文名字,但是最近很多兄弟院校问我们头儿是否我们学校雇了一个外国人,现在某大学负责招收留学生和港澳台侨学生。在学校的招生宣传小册子英文版也是用的我的英文名。他们的理成矣冠渡攉盗襟掠由听上去很有道理。工作前几年一直没问题?现在请大家发表一下你们的看法,这让我很别扭,以后我要出国时候看看能不能做个英文名字代替拼音的护照,说与大学身份不符,Alfred Leo(我姓刘?我现在唯一缺的是英文名字没有合法身份,但是我没用Liu),翻译中有个原则就是“名从主人”么,方便他们称呼。首先我的英文名字用了十几年了,其次这样可以跟外国人拉近距离。在我回复的Email中如果对方用英文我就用我的英文名字,但是很多海外华人和汉文化圈不都有同样问题么。还有
明白,现在讨论的是英文版?打电话时候说我找那谁谁么,应该以哪个为标准呢,我现在说的就是面对外国人头儿都不让我用英文名字,越南语。而且南方粤语拼音和普通话拼音很大不同?不改姓,泰语写成字母一般母语是英语的人都。也许。死神,但他自己称Xuan?打补丁的话也得是 Liu XXXX (Alfred Leo),音同字不同。,呵呵,“名从主人”的原则在这里如何体现,但是粤语在海外是绝对优势啊。不认识。这样该怎么办呢,困扰我的?我这个也算不上改吧,我真的又犹豫了?英文的宣传材料当然是给外国人看的。今天看报纸说到当年索尼公司为了适应海外市场放弃经营几十年的“东京通信工业公司”称号,你的id不是也含有日语么。竟然还有匿名的?比如泰语?请你告诉我?正根当然是普通话。我们学校有个台湾学生名字中有个“亘”字:你说的我都明白。孙中山 Sun Yat-Sen和Sun ZhongShan。我小学有个同学叫卢宇,Steven Chou和Zhou Xingchi哪个对,让我解不开心结的是头儿说话的方式吧。假设是一些不好念的语种呢,但是他总自称Hu Yu:死に神。,难道是我认识的人善元贬溉撞防碟囊么?在中文版的介绍中当然是我的本名,现在又有人主张放弃龙作为中国符号的建议To
提问者采纳
Bruce Lee(李小龙)!只是大陆要求完全用汉语拼模辞盾堆墉瞪乎论音、“李”!这个问题也不好解决。但汉语拼音有很多问题!一般港台及海外华人的英文名字是自己的性加上英文名字。像“李”、“历”等性别直接用拼音的话就没法区分了,如Jet Li(李连杰)。个人认为这样起的英文名字很少重复、Jacky Chen(成龙)、Louis Cha(金庸),也很好用。小弟也姓刘,大学时上外教课曾起英文名叫“Felix Liu”你用原来的哪个名字完全可以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5条回答
不过既然是你的工作单位。你们学校的要求很奇怪,这样一举两得, 以身份证为准, Alfred Leo(刘**)。可以这样写 ,就先呖说弛股佾噶敷庞答应其要求吧出国时护照上好象只能用汉语拼音代替自己的名字吧
首先出于对自己国家语言和文化的尊重,我觉得在外国人面前应当使用自己的本国名字,这是一种尊严的象征.同时,正式交往中用正式的名字,也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而自己的英文名字只适用在比较随意的场合,所以基于这一点,也应当使用自己的名字.因此,我觉得使用自己的户籍名,是对对方,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尊重和肯定.首先解释我的名字这个只是昵称哟 跟你说的名字没多大联系而且原本我想去的名字都被人取过了无奈之下我想日文字符应该可以 果然就行了呵呵另外 我还是坚持在本土就用本土语言 本土名字而到了别的地方就不一样 就要入乡随俗了正所谓 有一句歌词
在你的世界学你说ABCD
在我的国土对不起请说华语呵呵
学英文的嘛,那英文名字要有的,但是看你写这些话的语感,感觉你不是说粤语的,最多就在说粤语的地方工作罢了. 所以建议你尽量不要用Leo 来代替 Liu. 原因:1.护照上面的名字就是很严肃的按照拼音写的,我真的不明白,你论文怎么翻译署名,如果按照你的这个LEO,那怎么能证明你的论文是你写的,因为你的名字和护照的都不符合. 不懂...2. 外民族的人尊重我们让用拼音,你却不用,不明白. 就好比,人家认为你黑色的头发很正常,可你却喜欢别人说你是红色的头发,仅因为红色的头发可以让外民族的人感觉亲切. 可笑... 3. 我觉得用中国人的姓氏是很幸福光荣的,因为我们有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自豪感.很多的民族现在都居无定所,想追溯祖先是谁都没的查的.韩国人名字里大多都有中国字,多少也带给我们一种民族的自豪感. 世界上的国家,有点历史的当然,名字的姓氏都可以考究, 你有兴趣的话可以搜类似网站,很多的. 可悲...4. 名字是代表一个人的符号,如果你是中国大陆人那么就用LIU,好比,普通话用&ZHOU&, 说粤语用&CHOU&,都是 &周&,这样可以给对方一个很客观的正确的大体概念,没有必要让别人混淆这个. 如果你家邻居的小宝宝是个地道的中国人,但是他叫个BILL CLINTON,你不觉得多少有点贻笑大方吗? 没有这个必要.5. 你的工作性质,作为现在某大学负责招收留学生和港澳台侨学生的一个工作人员,你的形象多少代表大学形象,最好是正确的符合规则的名字.假象,如果你们学校的法律老师个个头上戴着英式的法官帽在校园里工作, 那路人多会以为他是英籍华人,上来就说英语, 那情景不是很滑稽吗?
如果你是在WEBSITE上注册的名字,那怎么简单怎么来,这就无所谓的了,关键你是在正式场合,我还是建议你叫LIU.P.S. &但是粤语在海外是绝对优势啊。& 不明白你什么意思,难道海外的人都说粤语? 粤语是国际语言? 不要这么浅薄 浮夸,同学, 你在海外呆了几年? 你真实的感受或者了解过外民族怎么看待中国人的吗?
你担心别人发不了你的姓氏的发音,我看你是杞人忧天了,那如果美国人都像你这样想,那他们岂不要改成 中国拼音了,哈哈,你真够虚伪,给自己找理由也找个好点的理由.如果你在同时代出生在檀香山,中国民族也一样沦落,那你大可叫LEO! 我一定支持你.踏踏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即便你现在把名字印刷成George W. Bush,你实际也不是人家本人,何必呢. 不过是自己轻薄自己的民族罢了.我本无任何攻击你的意思,但看了你对别人意见的评价之后,觉的你很浮夸. 如有任何让你不舒服的地方,见谅.说大了去:我们国家在全球经贸交流尚处于劣势,文化交流中目前也处于被动的地位。大众的潜意识里过西方的几乎就是超前的。所以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有意识的去保护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钱少可以挣,资源缺乏可以进口,经济上的落后地位我们可以改变,不过民族文化失传中断了就永远也没有了。
一般感觉是换名不换姓的,我就是英文名字,但是中文姓是不能换的,香港一般也是这样的吧,也许老师是找不出来你,嫌麻烦吧,其实只是一个习惯问题,还是保留英文名字,姓的话搞成汉语拼音,我想这样是可以了
英文名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科技论文撰写指南和规范要求[本人撰写,几年来用于指导本单位刊物发表和技术职称论文撰写]
科技论文撰写指南和规范要求
(说明:此处排版问题,不能保持原有格式)
1& 科技论文撰写指南
科技论文撰写是专业技术工作的总结提高阶段,作者应对全部工作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抽象概括、推理判断,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从写作来说,应具备“准确、鲜明、生动”三个特点,需要观点和材料相结合,要求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符合逻辑,并要讲究词章、注意语法修饰。
科技论文面向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读者,因此不能写得像通俗读物那样。有些专业技术人员希望从正文中了解技术细节,因此正文中相关实验材料、仪器设备、过程、结果、讨论、结论等,要求写得准确、详尽。
1.2 &科技论文的组成部分
完整的一篇科技论文,一般包括标题、目录、摘要和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和建议)、总结、致谢、参考文献、附录。其中,标题、摘要和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和建议),是必不可少的。
一篇论文往往能设想出好几个标题,要根据内容进行比较选择。论文题名应该是以最恰当、最简短明了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既概括全篇又能引人注目;既不过于概括以致流于空泛,也不宜繁琐以致使人得不出鲜明印象。
论文题名字数要适当,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必要时可增加副标题;外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长篇论文,可在标题后附有目录。目录帮助读者查阅章节,目录反映论文的提纲,目录所列条目就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科技论文一般按照章、节、条三级标题编写为宜,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看到目录就可看出所论问题的内容,各个论点如何联系和如何发挥的大致轮廓。
1.5 &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Abstract)
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摘要虽然放在正文前面,但往往是在最后写作。一篇论文的好的摘要,要求简短扼要,能独立使用,即使未看到正文,也能一目了然,得出明确的概念。
摘要一般要概括如下内容,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1)目的:为什么从事这项专业技术工作(即缘起、问题、重要性);
(2)完成了哪些工作(工作内容、过程);
(3)方法;
(4)结果/成果或结论;
(5)结果/成果或结论的意义。
世界上最有影响的《Chemistry Abstracts》对摘要写作的共同要求是:
(1)要说明实验或论证中新观察的事实、结论,可能时,还要说明新的理论、处理、仪器、技术等的要点;
(2)要说明新化合物的名称、新数据,包括物理常数等。若不能说明,也要提到这些。提到新的项目和新的观察是很重要的,哪怕提到它们对本论文的主旨来说,只是附带的。
(3)在说明实验结果时,要说明采用的方法。如果是新方法,还得说明其基本原理、操作范围和准确度。
由于技术工作内容的差别,摘要一般分为陈述性和资料性摘要两种。资料性摘要不仅要概述主要论据、结论,而且还要列举关键数据。
摘要要求精练,不宜列举例证,在精练的同时,摘要的每个论点都要具体鲜明,避免采用笼统的“与什么相关”的说法,而直接讲论文“说明了什么”。
摘要不宜与其它工作进行对比。若当前工作是在他人工作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因此必须说明技术工作的根据,那么才须提到他人的工作。
摘要本身要完整,不要引用论文的某个章节或图表来代替说明。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一般来说,一般较短的论文,摘要字数不超过全文的3%,是比较恰当的。据说,作者若能把一篇十至十二页的论文用四行的篇幅概括出来而不失其基本思想,那他就算懂得如何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了。
中文摘要以200-300字为宜,外文摘要以250个实词为宜。
1.5.2 &关键词(Key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是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一般为3-5个。
&引言(Introduction)
如果说摘要是全篇的缩影,那么引言则是论文的帽子。古人云: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引言类似新闻写作的“导语”,它向读者解释论文的主题、目的和总纲,先使读者得到一个总的概念。通过引言的初步介绍,还要使读者能更便于阅读本文,引导读者了解结果或成果的意义、采用的方法和论文展开观点的计划等。应注意引言不能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
引言至少要包括下列内容:
(1)说明论文的主题、目的和意义;
(2)说明引起本项技术工作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情况;
(3)概述达到理想答案的方法。
长篇论文的引言有时需要形成专章,内容要丰富得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内容:
(1)论文的主题、目的和意义;
(2)引起本项技术工作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情况(包括国内外相关领域状况和已有研究成果、有关论著的回顾);
(3)作者对这一课题的观点、态度和理解(包括对任务的研究设想、研究方法或实验设计、预期结果);
(4)本项工作涉及的界限、规模或范围,论文探讨什么,不探讨什么;
(5)基本理论、原则或有关的政策方针;
(6)资料来源,资料是如何收集的;
(7)简单地顺便说明此项工作中的发现。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占主要篇幅。正文要做到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文字通达(简练通顺)。
简练、精粹、通顺,关键在于它的逻辑和词章。无论论文长短、体系大小,都要靠逻辑来组织,合乎思维规律、顺理成章。
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总是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因此,对于正文的组织,最常用的有两大类。一类是按由感性到理性的规律划分章节,把多次实践和认识提炼的典型材料和观点分别组织到这些章节中去,反映认识由低级向高级的上升运动。一类是按实践和认识多次循环的规律,把历次循环中感性和理性认识螺旋式发展,有层次地反映出来。
前一类方法在科技论文中用得较多。例如论述一项实验成果,首先叙述实验用材料、实验设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然后进行讨论,提出结论和建议。从材料制备到实验结果这些部分,是从感性材料到概念、判断;结论和建议,就是使用概念和判断进行推理的结果。
兹将科技论文常见内容和注意事项,按从感性到理性的规律次序,以实验类论文为例,归纳如下。
(1)实验材料的说明
在说明实验材料时,不仅要充分详尽地说明要使用说明设备、化学药品、药剂等,还要说明它们的来源和质量,包括样品供应者的牌号和地址。如果某些样品不是在典型操作条件下取得的,最好还要说明这种条件可能起什么影响。总之,凡是认为是重要的细节和任何不寻常的特征,都要予以说明。
在叙述实验方法和实验设备时,还要结合着谈到实验材料;如有必要,也得说明运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它们确是实验所需材料。
(2)实验过程的说明
说明实验仪器、设备、所需条件、所获数据等方面时,内容的详简可有一定的伸缩性。
如果设备或实验不失通常标准的,也不是过去验证过的,那么就要充分说明,并判断其准确性和精确度。
经验证明,介绍不常见的主要设备时,在文中附简明流程图或仪器草图是很有用的,常常可以把说明大大缩短。
如果课题复杂,包括很多细节,那么就要抓住主要矛盾,突出主要线索,而把一些细节列入论文附录供读者查阅,起到节省篇幅和帮助理解的作用。
多数情况下,实验时间顺序不是最合逻辑的,因此,叙述实验过程,通常采用研究工作的逻辑顺序而不采用自己实验的时间顺序。
叙述实验过程,要把重点放在成功、失败、准确、谬误、可能性、局限性等方面,要按照预想的读者水平和兴趣,繁简适度。
如果整个实验由一系列实验组成,那么每项实验都得编顺序号,逐项用“实验材料说明”、“实验过程说明”等小标题,按要求一一说明。
(3)实验结果和分析
实验结果是论文的关键。实验成败由此判断,推论以此为根据。因此应充分说明,并采用表格、图解、照片等。
实验结果和具体的判断分析,通常要逐项探讨。作者在研究中得出的某些见解,虽然还没有充分证明足以列为具体结论的,也可阐明。本研究结果与本领域以往工作一致的地方也可指明。
要压缩一些众所周知的议论,突出证实新的观点和发现。让读者反复研究数据,彻底评价论文判断和推理的正确性。叙述要直截了当。
写作时,要重视严肃的科学态度,事实求是的精神。事实和推理一定要划清界限。作者、权威或大多数人的意见,都只能说是意见,不能作为事实来论述。从类似的现象进行推论,从反面事例进行推论,都是没有力量的。
有些实验结果在某些方面异常,无法解释,虽不影响论文主要观点,也应在论文中说明。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些错误,在论文中应该说明,以供未来研究工作或他人借鉴。
论文顺便提到对本课题、本专业领域进一步研究的计划、打算,作为结束语,对读者是有帮助的。
1.8 &结论和建议
结论(论文的总的观点)是实验结果的逻辑发展,是整篇论文的归宿。许多读者有兴趣阅读通过实验结果所获致的观点、结论,甚至阅读实验过程,因此,结论必须完整、准确、鲜明。
罗列研究结果不能代替结论。结论比研究结果和分析还要推进一步,要反映研究工作者如何从实验结果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形成的总的观点。要反映事物内在、有机的联系。结论是根据材料得出的见解,建议是根据材料提出应如何做的方案,两者不能与简单直接的观察混淆起来。例如,说“F-1和F-2的辛烷值分别是89和72。”,就仅仅是个观察,而说“由于F-1和F-2的辛烷值范围较大,这种燃料应该具有构成混合物的良好性能。”,从辛烷值引出F-1、F-2与构成混合物之间的联系,就是一条根据材料经过思考而得出的结论。
写作结论时要逻辑严密。即使是那些对所论问题不很熟悉的读者可能提出的问题,也要照顾到。结论和建议的文字用语力求鲜明、精确,不能有第二种解释。
如果没有扎实的结论或建议,不要勉强杜撰。但要当心,不要漏过一条真正的结论,因为凡是有价值的研究工作,都达到了某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的完成,都能证实一条或几条扎实的结论。
总结相当于论文内容的概括,其内容和写作要点与摘要类似。
总结放在论文的后面,可以帮助读者回顾论文内容,加深印象,便于了解。
其内容包括引言的中心思想,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重要性,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突出的成果及其意义。
1.10 &致谢
在课题工作中得到常规之外的帮助时,可在总结后表示感谢,感谢之处要具体,用词恰如其分。例如:本文作者感谢德菲勒博士由于他的建议使用卡库坦尼定理而简化了证明。
1.11 &参考文献
科技论文列举参考文献是传统惯例,反映作者严肃的科学的态度和研究工作的广泛的依据。凡引用其他作者的文章、观点和研究成果,都应该按论文正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用数码在论文中用上标(例如:米勒和史密斯[7]曾测得…)标明来源,并在参考文献中按要求的格式列出参考文献的作者、文献名称、页次,等等。
一篇论著在论文中多处引用时,在参考文献中只应出现一次,序号以第一次出现的位置为准。
整段内容须注明参考文献时,注在第一句话上。
1.12 &附录
附录是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但不是必需的。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而又不可缺少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例如: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过长的数学推导、重复性的数据、图表、程序全文及其说明等。
2& 科技论文撰写规范要求
以下所述科技论文撰写规范要求,适用于外部科技刊物或技术论文的一般性要求,对公司内部技术报告的撰写规范要求可灵活掌握。
2.1 &页面设置
页边距:上2.5厘米,下2厘米,左2.5厘米,右2厘米;
页眉:1.5厘米;页脚:1.5厘米。
2.2 &字体、字号和行距
摘要和标题
摘要、关键词标题
一级题序及标题
二级题序及标题
三级级题序及标题
文中所出现的阿拉伯数字和字母
Times New Roman
外文字母的正、斜体用法
物理量符号、物理量常量、变量符号用斜体,计量单位符号均用正体
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层次的编排和代号要求统一,层次如下:
章:3& 仿制焊条配制及其试验
节:3.2& 焊条配制
条:3.2.1 安装焊条
2.4 &分栏编排
一般的科技论文要求论文分栏编排,宽度较长的表格通栏编排。示例如下:
热裂纹[1] [2](hot
cracking或microfissure)是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一种常见焊接缺陷。
奥氏体不锈钢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裂纹,是在焊接的高温阶段在固相线附近产生的开裂现象。热裂纹有焊缝结晶裂纹(凝固裂纹)、多层焊焊层间或母材热影响区的液化裂纹等形式。结晶裂纹特别容易出现在弧坑之中,特称为“火口裂纹”(弧坑裂纹)。结晶裂纹的主要冶金原因,是在凝固过程中低熔点相在晶界形成低熔点液态薄膜,冷却收缩时在焊缝中形成微裂纹;液化裂纹是近焊区在过热条件下粗大晶粒的晶间残存低熔点相液态薄膜分离所致。从微观上看,热裂纹具有沿晶薄膜分离的形貌特征。
热裂纹是由冶金因素、工艺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冶金因素主要有残余δ铁素体的含量、合金元素、杂质及偏析等;工艺因素主要有焊接结构形式、拘束度、焊接参数、冷却速度等。冶金因素和工艺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凝固的过程、内应力和收缩变形。
焊接过程产生热裂纹的主要工程原因是:焊接电流偏大,电弧过长,线能量不合适,焊缝成形不良,运条操作不良,坡口和装配不规范,热应力过大,拘束度过高,低熔点共晶等。……
2.5 &名词术语
2.5.1 &科技名词术语
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件的名称,应采用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或名称。标准中未规定的术语或名称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全文名词术语必须统一。一些特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
采用英文缩写词时,除本行业广泛应用的通用缩写词外,文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该用括号注明英文全文。
&物理量名称、符号与计量单位、数字
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论文中某一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统一。
物理量计量单位:在论文中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及符号。非物理量单位(如件、台、人、元、次等)可以采用汉字与单位符号混写的方式,如“万t.km”。文稿叙述中不定数字之后允许用中文计量单位符号,如“几千克至1000kg”。表达时刻应采用中文计量单位,如:“上午8点3刻”,不能写成“8h45min”。
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之外,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一概写全数,如2003年不能写成03年。
公式应另起一行写在中央,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较长时最好在“=”前转行;如难实现,则可在“+、-、&、&”运算符号处转行,运算符号应在转行后的行首,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来放在公式右边行末。
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附录中的第一个公式为“A1”等。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公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中用斜线表示“除”的关系时应采用括号,以免含糊不清,如a/(bcosx)。通常“乘”的关系在前,如acosx/b而不能写成(a/b)cosx。
公式示例:
&&&&&&&&&&&&&&&&&&&&&&&&&&&&&&&
&&&&&&&&&&&&&&&&&&&&略&&(1.1)
2.7.1 &制图标准
插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及专业标准。
机械工程图:采用第一角投影法,严格按照《机械制图》标准规定;
电气图:图形符号、文字符号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流程图:原则上应采用结构化程序并正确运用流程框图。
对无规定符号的图形应采用该行业的常用画法。
2. 7.2 &图题及图中说明
每幅插图均应有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图的图号为“图1.1”等。图题置于图下,用5号宋体。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
2. 7.3 &插图编排
插图与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排写该图整体时,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至次页最前面。
2.7.4 &坐标与坐标单位
对坐标轴必须进行说明,有数字标注的坐标图,必须注明坐标单位。
2.7.5 &论文原件中照片图及插图
照片图是直接用数码相机拍照的照片,或是原版照片粘贴,不得采用复印方式。照片可为黑色或白色,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对金相显微组织照片必须注明放大倍数。
插图示例:
1-上锅筒& 2-下降管&
3-水冷壁& 4-下锅筒& 5-对流管束
6-过热器下集箱&
7-过热器管束& 8-炉墙
9-经济器& 10-外壳&
11-过热器上集箱
图1.3& КВГ4型增压锅炉结构理论图
&&&&&&&&&&&&
(a)始值加噪声时&&&&&&&&&&&&&&&&&&&&&&&&
(b)用离散Hopfield网络
产生的访问路径&&&&&&&&&&&&&&&&&&&&&&&&&&&
求解得的访问路径
图4.1& 10城市TSP计算机模拟结果
表格示例(线条:1.5磅、0.5磅两种):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设计吞吐量
粮食12万吨/年,杂货13.5万吨/年
码头前停泊水域
船舶停靠及装卸作业水域
压降损失计算结果&&&&&&&&&&&&&
换热器&&&&&&&&&&&&&&&&&&&&&&&&&
&热边压降损失&&&&&&&&&&&&&&&&&&&&
冷边压降损失
初级&&&&&&&&&&&&&&&&
&&&&&&&&&&&&&2974.37&&&&&&&&&&&&&&&&&&&&&&&&&&&
次级&&&&&&&&&&&&&&&&&&&&&&&&&&&&&
2924.65&&&&&&&&&&&&&&&&&&&&&&&&&&&
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而不用行中注(夹在论文中的注)。若在同一页中有两个以上的注时,按各注出现的先后,须编列注的序号。
2.10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示例:
[1] 毛峡,丁玉宽.图像的情感特征分析及其和谐感评价[J].电子学报,A):.
毛峡,孙云.和谐图案自动的生成研究[A].第一届中国情感计算及智能交互学术会议论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1.
参考文献的著录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以及示例如下。
a. 连续出版物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毛峡,丁玉宽.图像的情感特征分析及其和谐感评价[J].电子学报,A):.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2] 刘国梁,王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1.
c. 会议论文集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毛峡,孙云.和谐图案自动的生成研究[A].第一届中国情感计算及智能交互学术会议论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1.
d. 学位论文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例如:[4] 张京.水利水电理论[D].武汉:武汉大学,1997.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例如:[5] 冯宜章.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院,1997.
f. 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例如:[6] 姜锡州.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
g.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7] GB/T,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h. 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如:[8] 毛峡.情感工学破解‘舒服’之谜[N].光明日报,(B1).
i. 电子文献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如:[9]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pub/wml.txt/.html,/.
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下列字母作为标识: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引用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说明如下:
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示以下各种参数文献类型,如表2.1:
参数文献的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
(单篇论文)
文献类型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
文献类型标识
2.10 &英文摘要
若在外部学术刊物发表科技论文,一般须附上英文摘要和作者简介。
格式示例:
Study on Microfissure Defect Simulation Method of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Pipe Butt Weld Joints
(XXX, 3143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ult of study conducted by
authors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microfissures occurred in some of
in-service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pipe butt weld joints, a
systematic study has been conducted on the manufacturing of manual
argon-arc covered electrodes which have a certain extent of
tendency of hot cracking, design of testing, execution of weld
specimens in which some of microfissure defects are contained, and
examining and confirming of microfissures in weld specimen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microfissure defect simulation method of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pipe butt weld joints.
Key words: butt weld joint, defect
simulation,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pipe
作者简介:
XXX(1968-). 男,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84年毕业于XX大学。现在XX单位从事XXX工作。
3& 世界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简介
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
(1)&&&&&&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科学引文索引);
(2)&&&&&&
EI(Engineering Index,EI,工程索引)
(3)&&&&&&
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SCI: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
。科学引文索引是通过论文的被引用频次等的统计,对学术期刊和科研成果进行多方位的评价研究,从而评判一个国家或地区、科研单位、个人的科研产出绩效,来反映其在国际上的学术水平。因此,SCI是目前国际上被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所谓引文(Citation),就是被引用的文献,即原始文章所附的参考文献
(Reference)。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就是以引文著者的姓名为标目,用来检索该著者被别人引用的文献的数量和内容的一套索引。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
Content)作为数据源,目前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
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种;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收录950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辑收录900种期刊。
EI:1884年创刊,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报道工程技术各学科的期刊、会议论文、科技报告等文献。
ISTP:也是由ISI出版,1978年创刊,报导世界上每年召开的科技会议的会议论文。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搜狗拼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