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哪些本科医学院接收外省专科学生,专业是安医大临床医学院。

查看: 5774|回复: 7
蚌埠医学院本科各专业介绍及专业代码
积分金币 个
本帖最后由 秋准 于
12:49 编辑
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免费医学定向生)(专业代码:100201)
一、概况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为国家订单培养模式。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其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综合性、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融为一体。全科医学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是面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全科医学方向是新开设的专业方向。2010年获安徽省教育厅批准,并于当年秋季开始招生,目前在校生180人。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全科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能从事全科医学教育、管理及全科医疗服务、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适应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多方面全面发展的综合型医学卫生专门人才。三、学制、学位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外科学、内科学、全科医学概论、康复医学、预防医学。五、实习基地建设主要依托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附属蚌埠第三医院的实践教学基地,另外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建立了40家临床实习基地,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临床医学(麻醉学方向)(专业代码:100201)
临床医学(麻醉学方向)(专业代码:100201)
一、 概况麻醉学是一门研究临床麻醉、生命机能调控、重症监测治疗和疼痛诊疗的科学,通常用于手术或急救过程中。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的学科。麻醉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新兴的、独立的学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1984年,卫生部1989年12号文件均已把麻醉学科列入临床医学二级学科。麻醉学已成为一门研究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ICU)、生命复苏(CPCR)、疼痛机制和治疗的专业学科。随着人们对麻醉学科在临床医学的重要性认识的增加,医学院校已越来越注重麻醉学专业高级人才的培养,目前全国已有52所医学院校先后开设了麻醉学专业。麻醉学科是一个主动发展的学科,①麻醉科工作领域:由原来的手术室逐渐扩大到门诊与病房;②业务范围:由临床麻醉逐步扩大到急救,心肺脑复苏、疼痛的研究与治疗;③临床麻醉工作重点将逐步转向人体生理机能的监测、调节、控制及麻醉合并的治疗等。现代麻醉学,无论在麻醉学理论,还是在麻醉药品、监测、设备、麻醉技术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进展,为外科学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突破了以往的手术禁忌,致使麻醉亚专科(心脏麻醉学、神经外科麻醉学、小儿麻醉学、老年麻醉学等)大大扩延。国外已提出将“麻醉科更名为围手术科(Department of perioperation)”的新思维。我校较早就有麻醉学专业办学经验, 1998年、1999年我校成教院各招收40名麻醉学专业(大专学历)学生,有成功的教学与管理经验。麻醉学专业本科为适应手术学科迅猛发展的需要,于2009年起正式自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本着自愿、公正、择优的原则,成功开班,迄今为止已招收了3届共90余名学生。2011年起独立承担麻醉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麻醉学专业方向主要依托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在学院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逐渐形成了富有特色,实力雄厚,在教学、科研、医疗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先进集体和重点学科,安徽省麻醉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已成为省内外知名、皖北地区龙头。经过多年的努力,已从单一的麻醉学教研室发展为麻醉医学专业,先后成立了《临床麻醉学教研室》、《麻醉实验中心》等。承担着麻醉硕士研究生、麻醉本科生、外籍留学生等不同层次的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本专业共有正式在编专业教职工30余人,其中主任医师9人,副主任医师7,副教授7人,讲师8人,助教8人。获得博士学位1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学位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其中50岁以下的教师占全系教师总数的96%。麻醉医学系有较好的学术梯队,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朝气蓬勃的专业师资队伍。近年来,学校为麻醉学专业先后投入大量经费,用于添置相关教学设备,以满足麻醉学专业教学的需要。采用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专业启动的方式规划人才培养。招收入校的新生在本科前2.5年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临床课程学习阶段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同步学习,从本科3年级下学期开始进行麻醉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和1年的专业毕业实习。二、专业培养目标麻醉专业培养目标是适应现代医学事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从事临床麻醉、危重症医学(ICU)、复苏和急救、疼痛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三、学制、学位修学年限:5年授予学位:医学学士学位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临床麻醉学。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麻醉设备学、麻醉解剖学、麻醉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临床麻醉学、危重病医学、疼痛诊疗学。五、实习基地我校有2个直属附属医院、10个非直属附属医院、实习医院30多家。仅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有手术台30余台,每年可安排100名学生的临床实习需要。六、目前学生就业、考研情况。省内外麻醉学专业人才缺乏,业务素质有待提高。我省更为突出,表现在麻醉医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无麻醉专业执业资质人员仍从事临床麻醉工作,高学历麻醉医师不足1/5;政府“民生工程”的推广,使百姓看病大大方便,目前现有的医疗资源,永远不能满足社会实际增长需求,特别对具有麻醉专业医师的需求量更为激增。据中华麻醉学杂志统计:麻醉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远大于其他医学专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毕业生的自主就业方式大大增加,使本专业人才就业前景看好。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专业代码100402)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专业代码100402)
一、概况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是现代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与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物学、临床医学、食品科学等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营养学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学科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用预防为主的思想,针对人群中营养问题和营养性疾病的消长规律,采用基础医学、营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食物和营养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和营养性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制定相应的营养防治对策,并通过营养干预措施,达到人群合理营养、提高健康素质和生命质量,保护人类健康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是预防医学系继“预防医学专业”后设置的第二个本科专业,并经国家教育部2007年批准公布,2007年秋季招生,现在校学生203名,营养学专业已培养3届毕业生127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达95%以上,其中在江、浙、沪等省外发达地区就业率均在70%以上。预防医学系现有专业教师和技术人员3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讲师11人、高级实验师1人、助教5人、实验师1人、助理实验师1人。有博士后1人,硕士19人,在读博士4人。有校级学科带头人2人、省教育厅、校级骨干教师3人;蚌埠市2010年第二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有国家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卫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师和鉴定考评员各2人。另聘请专业实习基地兼职教授、副教授30余名。自建系以来,加强与兄弟院校合作,积极开展教学、科学合作研究,现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等单位合作开展了多项科研课题研究。目前,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项,承担和完成安徽省教育厅科研课题9项以及校级教学科研课题21项。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上公开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120多篇,被SCI收录的论文11篇。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环保局科技成果证书1项,蚌埠市2009年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参编出版科技著作5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为学院重点学科、精品课程,儿少卫生学为学院精品课程。预防医学系承担国家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理论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目前已完成国家公共营养师职业技能培训10期,有80%学员已获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公共营养师(三级)”证书。二、专业培养目标通过专业四年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基础医学、营养学和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使毕业生能够成为从事人群的营养指导、保健和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防病治病、医院临床营养治疗和指导食品配制的高级营养专业人才。就业单位如学校、幼儿教育机构、宾馆、医院营养科、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卫生监督所、食品药品管理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和卫生管理机构等。三、学制、学位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营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主要课程:营养学基础、临床营养学、食品卫生学、烹调学、食品毒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英语、计算机等。五、实习基地预防医学系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上海交通大学新华医院、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临床实习医院,上海市杨浦区、扬州市及蚌埠市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局)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建立了实习基地(18个带教单位),有力地保障了营养学专业毕业实习和就业的需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卫生信息方向) (专业代码:12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卫生信息方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业代码:120102)一、& &概况随着卫生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推进,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对卫生信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国家已将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任务。我校紧跟信息化发展潮流,以国家卫生信息化发展战略为背景,利用新医改对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推动,瞄准社会对卫生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于2006年适时开办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卫生信息方向)。目前,在校生近200人,隶属于卫生管理系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卫生信息方向)又称医学信息学专业,是信息管理与计算机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具体应用。专业以医学知识为背景,以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思想与方法,利用现代信息科学理论以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卫生信息及信息系统进行科学管理。学生经过系统的培养,成为掌握医学、现代管理学和信息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既能满足医药卫生领域对信息服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研究与咨询人才的专业需求,又能适应其他各类信息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对信息人才的需求。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包括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信息管理、信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等学科人才在内的专业教师队伍。有专兼职教师44人,其中教授2人(含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3人,研究馆员1人,高级工程师1人,在读博士2人,专业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专业拥有信息技术实验室、网络实验室、硬件技术专用实验室以及医用电子、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情报检索等专业实验室;拥有实践教学基地20个,主要为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区的三级医院和大型医药软件公司,很好地满足了实践教学和学生毕业实习需要。 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卫生信息管理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现代管理理论,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有较强的应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资源管理能力,能胜任本领域科学研究,有较强的分析、判断、决策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信息管理专门人才。三、学制、学位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医学、管理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干课程 :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流行病学、管理学原理、运筹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组织学、医院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操作系统、C语言、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等。
五、就业方向 该专业的毕业生可在各级医院、医疗卫生事业管理部门、医疗卫生研究机构、疾病控制中心、医疗保险行业、计划生育部门、医药公司和医药软件开发企业等单位从事医疗卫生信息资源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管理和评价等工作。也可考研继续深造或在各类高校中从事信息管理工作。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专业代码101003)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专业代码101003)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随着医学影像学科和新设备的快速发展而建立的新专业,是利用医学影像设备获取、处理和分析医学影像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技术支持。该专业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知识,还应具备电子、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目前,医疗机构及相关行业急需学历层次高、知识结构合理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
蚌埠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专科教育始于1993年,1999年开始招收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是安徽省最早开设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本科高校。2001年独立建系,2006年经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具有“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学位授予资格。2013年获批开设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安徽省首家设立该专业的高校。目前医学影像系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为辅的医学教育体系。目前在校本科生874人、研究生28人。2009年医学影像学专业被评为学院特色专业,2010年被评为安徽省特色专业,2013年被列为安徽省卓越医学影像人才培养计划建设单位。
医学影像学系设有系党总支,教学工作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教学部门设有电子电工与医用设备学、放射学、超声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学教研室和医学影像学实验中心。实验中心建有电子电工、影像设备、X线、超声、CT、磁共振和电子读片等11个专业实验室,有大型实验室设备410台套,总价值960余万元,实验室面积达1500平方米。为加强实践教学和临床医疗工作,近年来,两所直属附院也及时更新了大批医学影像设备,现拥有1.5T与3.0T MRI、16排与64排螺旋CT、DSA、数字钼靶乳腺、SPECT、PET-CT、彩色多普勒等大型设备。实验室和研究室条件满足了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医学影像系有梯队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2人,其中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12人,中级职称11人;3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10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除承担医学影像系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外,同时还承担相关专业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医学影像学》、《医用电子学》、《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医用电子学》为院精品课程,《医学影像学》为院优秀课程,放射学科被评为学院重点学科。
医学影像系在巩固和发展现有医学影像特色专业的同时,始终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的发展思路,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申报省、部级和学院科研、教研课题。近三年来,承担省、市及校级科研和教研课题20项;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5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和教材4部;多项科研和教学研究成果获得省、市和学院的奖励。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热爱医药卫生事业,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刻苦钻研、开拓进取,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备较扎实的医学影像技术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从事影像技术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充分了解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限度,能利用医学影像设备从事医学影像检查、图像后处理及影像设备的研发、维护、测试等工作的应用型影像技术人才。
三、学制、学位
本科学制为四年,成绩合格,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应用基础理论、电子与计算机科学。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电工电子、系统解剖学、临床医学概论、医学影像成像原理、放射物理与防护、医学影像信息学、数字图像处理、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影像设备质量管理、放射治疗技术。
五、实习基地建设
为了保障实践教学和有利于学生就业,先后在上海、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和安徽等省、市建立了42家临床实习基地。随着影像技术专业的开设,还将陆续增选一些大型医疗备公司作为实习基地,为专业实践教学和学生就业提供了切实的支持和保障。
六、学生就业和考研情况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教育部2012版本科专业目录新开设专业。目前我国影像技术专业人员难以满足临床诊断与治疗对所需支持技术的要求,高新影像设备的功能仅开发40% ~ 50%。在安徽省高等院校中,蚌埠医学院是唯一开设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本科高校,就业前景看好。医学像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可以满足学生考研(理工类)需求,可选考研专业范围较广。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代码101001)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代码101001)一、概况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免疫学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学科,对临床标本(包括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组织标本等)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以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因、病理变化等的客观资料,帮助临床医生对病人的疾病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并为疾病预防、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等提供有关信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分析检测方法和仪器不断涌现,医学检验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院是全国首批设置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的六所高等医学院校之一。医学检验专业于1982年筹建,198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2年成为“安徽省首批省级教学改革示范专业”,2007年被国家教育部遴选为第二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获批为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随着《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的颁布与实施,更名为医学检验技术。医学检验系下设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临床检验诊断学、核医学、实验室管理学、输血学六个教研室和免疫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两个实验中心,拥有价值2000余万元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医学检验系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50余人,教授8人,副教授16人,讲师2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1人,硕士研究生近40人,在读博士6人。“临床检验诊断学”为安徽省省级重点学科,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为安徽省省级教学团队,以免疫学实验中心为主体的“感染与免疫”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临床检验诊断学实验中心为安徽省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生物化学”、“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医学免疫学”等课程为安徽省省级精品课程。有“医学免疫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近30名。我院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素以“基本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在全国拥有较高声誉,毕业生分布于全国各地,工作在省、市、县级卫生医疗单位及高等医学院校等的教学、科研和医疗一线,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在华东、华南等地区,我校毕业生成为了很多医疗单位检验、输血等科室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在拥有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丰富专业内涵,拓宽学生就业方向,围绕特色发展规模,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了医学检验(临床输血方向)(五年制本科)专业方向,并于2007年开始招生,首届33名毕业生除三分之一考上研究生外,其余均已在二级甲等及以上级别的医院顺利实现就业。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方面知识,掌握医学检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能在各级医院、血站、疾病控制、卫生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医学技术、教学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检验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三、学制和学位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等。主要课程: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化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医学统计学、临床医学概论、临床检验基础、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临床免疫学及检验、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临床血液学及检验、临床寄生虫学及检验、临床检验仪器学、临床实验室管理学等。五、实习基地建设本着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的原则,既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又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我们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先后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和安徽省共50余家医院、血液中心及中心血站建立了实习基地,为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六、学生就业、考研情况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就业状况一直很好,多年保持近100%就业率。具不完全统计,自专业开办以来,已经有400余名同学考取了硕士研究生,30余人考取了博士研究生,50余人出国留学深造和就业。
医学影像学专业(专业代码100203)
医学影像学专业(专业代码100203)
医学影像学是以影像方式显示人体内部的结构形态和功能,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及介入治疗的科学。随着电子科学技术地发展,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引入医学影像领域后,促进了医学影像学科的进步,已由传统的放射诊断学发展成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医学、核医学、介入放射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目前该学科在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利用现代影像设备引导进行各种介入治疗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蚌埠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专科教育始于1993年,1999年开始招收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是安徽省最早开设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本科高校。2001年独立建系,2006年经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具有“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学位授予资格。目前医学影像学专业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为辅的教育体系,在校本科生874人、研究生28人。2009年医学影像学专业被评为学院特色专业,2010年被评为安徽省特色专业,2013年被列为安徽省卓越医学影像人才培养计划建设单位。
医学影像学系设有系党总支,教学工作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教学部门设有电子电工与医用设备学、放射学、超声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学教研室和医学影像学实验中心。实验中心建有电子电工、影像设备、X线、超声、CT、磁共振和电子读片等11个专业实验室,有大型实验室设备410台套,总价值960余万元,实验室面积近1500平方米。为加强实践教学和临床医疗工作,近年来,两所直属附院也及时更新了大批医学影像设备,现拥有1.5T与3.0T MRI、16排与64排螺旋CT、DSA、数字钼靶乳腺、SPECT、PET-CT、彩色多普勒等大型设备。实验室和研究室条件满足了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医学影像系有梯队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2人,其中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12人,中级职称11人;3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10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除承担医学影像学系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外,同时还承担相关专业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医学影像学》、《医用电子学》、《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医用电子学》为院精品课程,《医学影像学》为院优秀课程,放射学科被评为学院重点学科。
医学影像系在巩固和发展现有医学影像特色专业的同时,始终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的发展思路,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申报省、部级和学院科研、教研课题。近三年来,承担省、市及校级科研和教研课题20项;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5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和教材4部;多项科研和教学研究成果获得省、市和学院的奖励。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学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实用型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
三、学制、学位
本科学制为五年,成绩合格,毕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医学影像物理学、系统解剖学、断层解剖学、影像解剖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学、医学超声影像学、影像核医学、放射治疗学、介入放射学。
五、实习基地建设
为了保障实践教学和有利于学生就业,先后在上海、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和安徽等省、市建立了42家临床实习基地,为专业实践教学和学生就业提供了切实的支持和保障。
六、学生就业和考研情况
医学影像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能够在医疗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治疗、超声医学、核医学及影像技术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等相关领域的工作。建系以来,共培养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毕业生1304名,就业率达100%,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直名列学院前茅,现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由于基本功扎实,基本素质好,备受用人单位青睐。2013届毕业生173人,其中26位同学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
专业(专业代码:100205)
精神医学专业(专业代码:100205)
一、概况精神医学专业是研究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发展规律以及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有关问题,并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对人们的健康和疾病影响的一门科学。精神医学专业是安徽省唯一的本科专业。2005年开始招生,2006年11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2010年批准硕士学位授权点。本专业以生物医学和人文医学相结合,注重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为特色,通过本科5年临床医学、精神医学、临床心理学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实践,在教学、科研、医疗、管理等方面,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优秀的精神医学专门人才。目前在校生共有5个年级,583人。本专业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出发,实施培养高素质的精神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实践教学,早期接触临床;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积极培养创新精神,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学院的肯定。精神医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7,其中高级职称15,中级职称12;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5人,在读博士1人。设有临床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和3个教研室、精神医学实验中心和学生年级办公室。精神医学实验中心,包括:认知心理实验室、精神病学临床技能实验室、临床心理学评估实验室、行为干预实验室、临床精神病学实验室并配套相关实验与科研设备。依据学科发展特点和专业的特殊性,积极进行项目申报以促进专业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教研、科研项目共立项省级9项,院级16项,发表教学、科研论文30余篇。多项科研和教学研究成果获得省、市和学院的奖励。省级重点教学项目《应用型精神医学专业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创新性构建了新型的精神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该项目获得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精神医学专业是全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全国精神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单位,参与构建了“十一五”、“十二五”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精神医学专业规划教材的规划设计,主编与参编国家级及省级“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教材8部:《心理学导论》、《临床心理学》、《性心理学》、《性心理学学习指导》、《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调适》、《变态心理学》。为了实践教学需要,自编了《精神医学专业英语》、《临床心理学实验指导》、《心理学导论实验指导》、《心理咨询实验指导》等教材。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站设立在本系。
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精神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诊疗技能,能够在各级医疗部门、精神卫生机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机构、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和科研院所、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机构从事精神医学、临床心理学及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三、学制和学位修业年限:五年授予学位:医学学士学位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精神病学、心理学。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医学遗传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社会医学、医患关系学、预防医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学导论、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学、基础精神病学、临床精神病学、精神药理学、儿童精神病学、司法精神病学等。五、实践教学基地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实习医院相关要求,结合高等医学教育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要求, 积极推进临床学院模式,实现专业教学“多实践,早临床”的目标,先后在安徽、天津、上海、浙江等省市的18家实习医院作为我系实习基地。实习医院均具有较高的医疗水平和丰富的带教经验,均为三级以上综合性或专科医院。六、就业情况我专业毕业生可以到全国各级医学院校、综合医院、脑科医院、心理咨询中心(心理门诊)及各级精神卫生机构、各级卫生管理和科研机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各级各类培训机构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精神障碍防治、精神司法鉴定及相关教育培训工作。我系新型的精神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毕业的学生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目前,已有毕业生四届,共282人,初次就业率达100%,研究生录取率均达20%以上,往届毕业生医师资格考试报考通过率100%。就业覆盖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江西、河南、云南、河北、四川、广东等省市。
药物分析专业(专业代码100705)
药物分析专业(专业代码100705)
药学专业筹建于2000年,同年获批药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批国家新药I 期临床研究机构, 2008年被遴选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被批准成为安徽省生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0年建立药学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获批安徽省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卓越药学专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3年牵头获批“安徽省生化药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 & 药学专业下设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中医药基础5个教研室和药学实验中心、学生年级办公室、系办公室。现有专、兼职教师3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名,高职比占51.3%;博士12名,专业课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历, 硕博比85.3%。教师队伍中有全国优秀教师、省模范教师、省教学名师、省高校学术带头人、省德育先进工作者、省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省教坛新秀、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工作者、学院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等。药学实验中心现拥有实验教学、科研用房面积达2120M2,配置有美国AB SCIEX QTRAP 5500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LCQ Advantage MAX离子阱质谱仪、Bio-RAD凝胶成像、GC-2014岛津气相色谱仪、PowerLab数据采集分析系统、LC-10ATVP液相色谱仪、3111型二氧化碳培养箱、Mill-Q超纯水系统、流式细胞仪、凝胶渗透色谱仪、离子分光光度计、REVCO超低温冰箱、Bio-rad RT-PCR、ALC4239R高速大容量台式离心机、CDR-1差动热分析仪、ALPHA 1-2 STANDARD冻干机、TU-1901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MA45水分测定仪、CK-30-12PHP倒置显微镜、智能药物溶出仪、数字熔点仪、KQ-500B超声波清洗机、旋转蒸发仪、9203A数显式电热鼓风干燥箱、各种规格的电子分析天平及试验配套仪器等价值近千万元的现代化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承担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省级、院级教学和科研课题及横向课题共160余项,现已获得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共发表科研论著3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
药学专业秉承学院“笃学精业、修德厚生”的校训精神,坚持“博学笃研、培智育才、勘药助医、立皖事国”的办学理念,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培养崇尚知识、尊重科学的卓越药学专业人才为己任,已向社会成功输送药学专业本科毕业学生912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66名。& &
目前在校生761人,其中本科生721人、研究生40人,实习基地主要有解放军总医院、北京304医院、北京307医院、总后药检所、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海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医院、上海睿智化学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药明康德有限责任公司、第三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等35家。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八年维持在100%,实现高质量就业。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药物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在药物研发生产中实施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和药品质量监管、检审,通晓药物疗效和风险检测规范、具有职业道德、明确社会责任、肩挑社会道义的药物分析技术人才。
三、学制、学位
本科,学制四年,学业期满,成绩合格,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化学、药学和医学基础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临床医学概论、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药事管理学。
制药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1302)
制药工程专业介绍 (专业代码:081302)
一、概况制药是一种特殊的行业,药品的研究和生产流通过程不仅与有机化学及化工过程密切相关,还要考虑产品的药理药效问题,更要考虑其使用的安全性和毒副作用,因此医药工业的发展和制药技术的进步,在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应对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的开发和设计人才为目标的化学、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专业。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它涉及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及它们的制剂。我院制药工程专业已于2013年秋季开始招生。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6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6人;硕士生导师7人;专任教师中药学和生物类专业42人,化学与化工类专业19人,工程型素质人员5人,高学历、高学位、高职称教师比例较高。拥有全国优秀教师,省模范教师,省教学名师,省高校学术带头人,省模范德育工作者,省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省教坛新秀,校教学名师,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的优秀人才。近五年来共获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内的各级科研课题20余项,公开发表包括SCI、EI收录的各类教学和科研论文100多篇。学术研究方向涉及药物合成、药物分离分析、药物动力学、药物制剂、纳米材料、无机功能配合物、有机合成材料等方面。本专业建有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基础化学实验室、制药工程综合实验室、化工原理实验室、细胞层流室、药学虚拟实验室和应用化学研究所,另外安徽省生化药物工程技术中心、国家新药临床I期研究机构和安徽省司法鉴定中心的落足,为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研究应用型技术人才筑就了平台,为教学、科研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实验室配备了表面等离子共振仪、液质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傅立叶红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析仪、原子吸收光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工作站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二、专业培养目标& &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制药工业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备制药工程专业知识和从事药品、药物中间体以及其他精细化学品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能力,在工程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开发型和技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制药及相关企业、科研院所、设计院、高等院校从事创业、产品开发、工程设计、教学研究、科学管理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三、学制、学位学制:四年。 学位: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化学、药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学。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生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合成、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制药工程学、制药工艺学、制药工程制图、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等课程。
五、实习基地与就业领域专业与广东、河北、重庆、安徽等省、市多家制药集团公司、化工研究所、药物研究所、药物中间体研发机构就实习实训基地达成初步意向。& & 本专业就业领域广泛,毕业生可进入到制药工程领域和医药生物技术相关的生产企业、营销企业、科研院所、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高等院校从事药品生产、检验监督、产品研发、工程设计、教学研究、科学管理及技术服务等工作。也适于报考制药工程、生物技术、药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药学专业介绍(专业代码100701)
药学专业介绍(专业代码100701)
药学专业筹建于2000年,同年获批药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批国家新药I 期临床研究机构, 2008年被遴选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被批准成为安徽省生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0年建立药学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获批安徽省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卓越药学专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3年牵头获批“安徽省生化药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 & 药学专业下设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中医药基础5个教研室和药学实验中心、学生年级办公室、系办公室。现有专、兼职教师3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名,高职比占51.3%;博士12名,专业课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历, 硕博比85.3%。教师队伍中有全国优秀教师、省模范教师、省教学名师、省高校学术带头人、省德育先进工作者、省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省教坛新秀、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工作者、学院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等。药学实验中心现拥有实验教学、科研用房面积达2120M2,配置有美国AB SCIEX QTRAP 5500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LCQ Advantage MAX离子阱质谱仪、Bio-RAD凝胶成像、GC-2014岛津气相色谱仪、PowerLab数据采集分析系统、LC-10ATVP液相色谱仪、3111型二氧化碳培养箱、Mill-Q超纯水系统、流式细胞仪、凝胶渗透色谱仪、离子分光光度计、REVCO超低温冰箱、Bio-rad RT-PCR、ALC4239R高速大容量台式离心机、CDR-1差动热分析仪、ALPHA 1-2 STANDARD冻干机、TU-1901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MA45水分测定仪、CK-30-12PHP倒置显微镜、智能药物溶出仪、数字熔点仪、KQ-500B超声波清洗机、旋转蒸发仪、9203A数显式电热鼓风干燥箱、各种规格的电子分析天平及试验配套仪器等价值近千万元的现代化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承担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省级、院级教学和科研课题及横向课题共160余项,现已获得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共发表科研论著3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
药学专业秉承学院“笃学精业、修德厚生”的校训精神,坚持“博学笃研、培智育才、勘药助医、立皖事国”的办学理念,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培养崇尚知识、尊重科学的卓越药学专业人才为己任,已向社会成功输送药学专业本科毕业学生912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66名。& &
目前在校生761人,其中本科生721人、研究生40人,实习基地主要有解放军总医院、北京304医院、北京307医院、总后药检所、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海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医院、上海睿智化学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药明康德有限责任公司、第三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等35家。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八年维持在100%,实现高质量就业。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科学发展、符合社会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药学和药物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医学专业相关基础知识与技能,能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合理用药、从事药学教育、药品流通、药物开发和药品检测检验工作的实用型药学技术人才。
三、学制、学位
本科,学制四年,学业期满,成绩合格,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化学、药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事管理学。
口腔医学专业(专业代码:100301)
口腔医学专业(专业代码:100301)
一、& & 概况口腔医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牙及牙列、口腔软硬组织和颌面、颈部各类疾病防治的综合性学科。口腔医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医学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同属一级学科,是新中国医药门类中4个最早的一级专业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口腔医学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口腔医学已经成为备受注目的热门专业。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口腔医学专业更是趋之若鹜。口腔医学专业是蚌埠医学院新开设的专业。2010年获安徽省教育厅批准,2011年通过教育部评审,并于2011年秋季开始招收本科生,2014年口腔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已获得安徽省教育厅审批通过,口腔医学专业依托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强大的附属医院,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口腔医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硕博学位17人。口腔医学专业设3个教研室(口腔外科学教研室、口腔内科学教研室、口腔修复正畸学教研室),1个口腔医学实验实训中心(仿真头模实验室、口腔临床示教室、口腔技工操作实验室、口腔内科实验室、口腔修复实验室、创新实验室),口腔基础实验室中心(口腔解剖生理实验室、口腔组织病理实验室)。口腔医学专业近年来完成和在研项目有: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5项;省卫生厅研究项目3项;院级科研项目2项、蚌埠市科研课题1项。教师主编、参编专著、教材、工具书多本。二、培养目标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训练,掌握口腔医学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能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预防工作的口腔医学应用型专门人才。三、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掌握口腔医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医疗技能;
3.具备口腔及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诊病例的初步处理能力;
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口腔医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外科学、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预防学。五、学制、学位本科,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六、实践性教学& & 教学见习、生产见习(不少于1周),临床医学实习(不少于12周),口腔医学专业临床实习(毕业论文)(不少于45周),其他实践环节。
护理学专业(专业代码101101)
护理学专业(专业代码101101)
一、概况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理论基础,研究有关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及康复过程中护理理论、知识、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蚌埠医学院护理学专业筹建于1985年,1987年开设全日制普通护理专科教育,1995年被安徽省教委批准为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学专业主考单位,1996年开设护理学专业五年制本科教育,1998年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巾帼建功先进单位”,2004年被安徽省教育厅遴选为“高校省级教改示范专业”建设项目,并开始面向全国招生,2006年被批准为护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被遴选为第一批省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同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2010年护理学专业教学团队荣获“省级教学团队”称号,201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12年获批安徽省“护理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并获省级“优秀教学管理单位”。
护理学专业现有专兼职教授6人、副教授12人、讲师、实验师11人,助教7人,具有硕、博士学位22人。与香港护理学院(香港护士训练基金会)建立了合作关系,先后有14名教师赴香港学习。专业教师中有全国优秀教师、省模范教师、省教坛新秀、省高校优秀辅导员等,承担多项教学、科研课题,获国家级、省级教学奖励十余项。
护理学系设系办公室,学生年级办公室,护理学实验中心以及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管理学等7个教研室。护理学实验中心于2003年被遴选为安徽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拥有SimMan高级综合模拟急救训练系统、AMBU心肺复苏训练系统等各种先进的仪器和仿真模型1110件(套),实验中心实现了教学、考核、管理的信息化,为教学、科研奠定坚实的平台。
& & 护理学专业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积极探索与实践教学教育改革。现有1门省级“重点建设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曾多次获国家级、省级教学类奖项。在安徽省内率先开展护理学专业临床学院教学模式,强化理论与临床的紧密结合
护理学专业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重点,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注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多种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等,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活动、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2012年获批3项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项目。护理学专业自创建以来,已培养护理专业毕业生7011名,其中研究生45名,本科毕业生1863名、专科毕业生2028名、高职生3075名。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在98%以上。学生就业领域广,并积极开拓国际就业。2003年开始开发国际护士培训项目,鼓励护理学专业毕业生国际实习与就业,促进护理教育与国际接轨。目前共有24人通过国际护士资格认证(CGFNS)考试,已有89名本、专科毕业生在英国、新西兰和爱尔兰带薪实习、就业和深造。二、专业培养目标护理学本科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社区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研究等工作的高等护理人才。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护理学专业毕业生应系统地掌握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能力,初步的教学、管理和科研能力,并具备自我发展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良好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的“应用型”护理人才。
三、学制、学位本科,标准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1、主干学科:基础医学、护理学、人文社会科学。2、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导论、护理伦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健康教育学、精神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教育学、护理研究等。五、实习基地与就业领域现有实践教学基地20余所,主要分布在上海、杭州、南京、宁波、扬州、合肥、徐州、连云港、台州、泰兴、绍兴、嘉兴等地的三级医院及本校附属医院。学生就业领域广泛,可在各级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老年护理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临床护理或护理管理工作,也可在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亦可考研或出国深造。临床医学专业(专业代码:100201)
临床医学专业(专业代码:100201)
一、专业概况临床医学专业是我校1958年建校之初最早设立的本科专业,50余年来,总计招收、培养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47届3万余名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为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该专业为我校传统优势专业,也是目前我校招生最多的专业,2008年被遴选为校级特色专业和安徽省省级特色专业,2011年被遴选为安徽省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卓越医师计划),2012年被遴选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2年、2013年分别获得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二等奖,2014年获得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东区唯一特等奖,并将参加全国总决赛。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掌握思想品德,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人文素质教育,自然科学,生物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具备临床岗位胜任力。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培养主要依托12所直属和非直属附院医院以及其他30余所实习医院,教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学校校本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有16个教研室、2个实验室和1个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临床医学专业中的《外科学》是省级精品课程,《诊断学》、《内科学》、《儿科学》是院级精品课程。临床医学专业为国家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目前我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已经基本完成了由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向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以及早期接触专业、早期接触临床的趋势并逐渐形成了“临床学院”的教学模式。二、培养目标临床医学专业是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初步临床工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进一步深造基础,能在各级卫生保健机构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与监督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的应用型人才。三、学制、学位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文医学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药理学、诊断学、外科学、内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传染病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五、实习基地建设目前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建立了40家临床实习基地。& &预防医学专业(专业代码100401)
预防医学专业(专业代码100401)一、概况预防医学以“环境-人群-健康”为研究模式,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预防为主”思想为指导,采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自然和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和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制定疾病防治策略与措施,以达到控制疾病,保障人民健康,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及延长人类寿命之目的。蚌埠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成立于2001年,设有预防医学(五年制)和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四年制)2个本科专业。预防医学专业2001年秋季开始招生,营养学专业2007年秋季开始招生。预防医学系现拥有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环境与劳动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职业卫生与卫生毒理学等5个学科平台;拥有预防医学实验中心、国家公共营养师职业技能鉴定站和营养与毒理研究室等3个实验与服务机构。预防医学系现有专业教师和技术人员3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讲师11人、高级实验师1人、助教5人、实验师1人、助理实验师1人。有博士后1人,硕士19人,在读博士4人。有校级学科带头人2人、省教育厅、校级骨干教师3人;蚌埠市2010年第二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有国家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卫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师和鉴定考评员各2人。另聘请专业实习基地兼职教授、副教授30余名。我系承担预防医学和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本科的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并还承担全校研究生、临床医学、护理学等专业本、专科的《卫生学》、《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卫生毒理学》、《预防医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自建系以来,加强与兄弟院校合作,积极开展教学、科学合作研究,现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等单位合作开展了多项科研课题研究。目前,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项,承担和完成安徽省教育厅科研课题9项以及校级教学科研课题21项。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上公开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120多篇,被SCI收录的论文11篇。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环保局科技成果证书1项,蚌埠市2009年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参编出版科技著作5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为学院重点学科、精品课程,儿少卫生学为学院精品课程。预防医学系承担国家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理论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目前已完成国家公共营养师职业技能培训10期,有80%学员已获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公共营养师(三级)”证书。二、专业培养目标预防医学专业通过五年培养,使学生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综合素质,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成为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人群社区卫生服务、保健、健康教育、卫生监督执法和卫生管理等应用型预防医学人才。三、学制、学位学制五年,毕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主要课程: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英语、计算机、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医学心理学、健康教育学等。五、实习基地预防医学专业已在上海市虹口区和杨浦区,江苏省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泰州市和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浙江省绍兴市和嘉兴市,安徽省马鞍山市、芜湖市、滁州市、阜阳市、亳州市和蚌埠市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和临床实习医院等建立了18个实习基地,有力地保障了专业实习和就业的需要。目前在校学生877人,其中预防医学专业674人,营养学专业203人。生源来自安徽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山西省、四川省、河北省、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和黑龙江省等11个省。预防医学系已培养8届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660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达95%以上,其中每年在江、浙、沪等省外发达地区就业率均在70%以上。& &生物科学专业(专业代码071001)
生物科学专业(专业代码071001)
生物科学是研究自然界所有生命现象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生物科学是21世纪前沿学科,将生物学与医学有机地交叉和融合,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主流方向。生物科学将在促进生物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提高医疗诊治水平,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我院生物科学专业于2003年秋季开始招生,生源地主要包括安徽、河南、江苏、四川、青海等省份。已有六届学生毕业服务于社会,就业率在95%以上,目前在校学生320人左右。
担任生物技术专业教学的师资队伍为生物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以及相关的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任课教师,师资力量雄厚。承担主要课程的教授有13人、副教授22人、讲师8人,其中博士14人、硕士29人。学术研究方向涉及神经生物学、胚胎发育生物学、肿瘤分子生物学、人类遗传疾病的分子机制等多个方面。
近五年以来共参与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内的各级科研课题20多余项。公开发表包括SCI、Medline收录各类教学和科研论文100多篇。获省、校级教学成果奖5项目。本专业相关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先后建设成为省级或校级精品课程。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本专业从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型实验三个层次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本专业建有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中心实验室,如:层流室、干细胞实验室、共聚焦显微镜室、人类染色体分析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遗传学实验室和生态学实验室等,配备了日本尼康全光谱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细胞融合仪、Olympus荧光倒置显微镜及图像采集分析系统、PCR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染色体图像分析系统等,可完成细胞培养、细胞融合、免疫组化、染色体分析、遗传杂交、蛋白质分析、基因扩增、重组、转染和耐药性物种筛选等实验。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一批既熟悉生物学基本理论和现代生物学技能又熟悉医学基本理论与诊疗技能,在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的不同水平掌握生命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致力于探索遗传与人类疾病的关系,从事医学生物科学基础和应用研究,临床分子生物学诊断和治疗及生物制剂研发的复合型、实用型高级人才。
三、学制、学位
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生物学、医学
主要课程:细胞生物学、现代与医学遗传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生态学、蛋白与酶工程、生物医药技术、流式细胞术、生物信息学、发育生物学、免疫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人体结构与功能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和其他临床医学相关课程等。
五、实习基地与就业领域
在广州、深圳、北京、上海、宁波和南京等地的二十余所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医院和生物技术公司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有力地保障了实践教学,也为学生就业铺平了道路。本专业就业领域广泛,可从事科学研究、疾病分子检测、生物产品研发、生化制药等工作,亦可考研深造,社会需求广泛。本专业连续六届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呈现出蓬勃发展生机。
生物技术专业(专业代码071002)
生物技术专业(专业代码071002)
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是生命科学的两个姊妹学科。生物科学重在探索生命本质与规律,侧重基础研究;生物技术重在应用基础与技术研究和应用,前者为后者提供理论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拓展和延伸,也是激活前者发展的重要因素,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生物技术专业是生物学领域一个新兴的本科专业。生物技术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主导性产业,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成为我国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实现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最有前途、最有希望的领域。将生物技术与医学有机融合,必将发挥生物技术在人类疾病防控领域更大的作用。为适应这种形势和社会对生物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我校于2014年开设生物技术专业。生源地主要包括安徽、河南、江苏等省份。
担任生物技术专业教学的师资队伍为生物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以及相关的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任课教师,师资力量雄厚。承担主要课程的教授有13人、副教授22人、讲师8人,其中博士14人、硕士29人。学术研究方向涉及细胞和组织工程、神经生物学、胚胎发育生物学、肿瘤分子生物学、人类遗传疾病的分子机制、生物制品和制药等多个领域。
近五年以来共参与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内的各级科研课题20多余项。公开发表包括SCI、Medline收录各类教学和科研论文100多篇。获省、校级教学成果奖5项目。本专业相关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先后建设成为省级或校级精品课程。
生物技术是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科学,本专业从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型实验三个层次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本专业建有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中心实验室,如:层流室、干细胞实验室、共聚焦显微镜室、人类染色体分析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遗传学实验室、生态学实验室、生物制药和制品实验室、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发育生物学实验室等,配备了日本尼康全光谱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细胞融合仪、显微操作仪、Olympus荧光倒置显微镜及图像采集分析系统、荧光定量PCR、凝胶成像分析系统、染色体图像分析系统等,可完成细胞培养、细胞融合、胚胎干细胞诱导与克隆、免疫组化、染色体分析、遗传杂交、蛋白质分析、基因扩增、重组、转染和耐药性物种筛选等实验。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全的人格、较好的人文修养、良好的身心和专业素质;具备现代生物技术、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具有系统的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及研发技能、一定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致力于人类疾病防控及相关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研究型或技术型人才。
三、学制、学位
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 & 主干学科:生物学、基础医学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免疫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细胞工程学、发酵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学、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制品概论、药理学、药物分析、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临床医学概论。
五、实习基地与就业领域
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深圳和宁波等地的二十余所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医院和生物技术公司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有力地保障了实践教学,同时为学生就业铺平了道路。本专业就业领域广泛,可在医院、疾控中心和药检所等部门从事生化检验、分子诊断、病理诊断、辅助生殖等与人类疾病防控相关的工作,或在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等行业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营销及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攻读研究生学位。
&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代码:082702)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全为先。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国际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不断增加,消费者对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警觉性日益提高。中国加入WTO后,在发展国际食品贸易的同时,也受到来自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压力和挑战。由此,我国政府把食品质量与安全作为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将更加重视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面对我国食品品质管理和安全检测需求量日益加大的现状,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今后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本专业以医学院校为依托,发挥办学优势,充分利用我国食品工业资源,加强校企社会联合办学力度,培养“懂医学、精检验、强防控”的卓越食品安全人才,以适应目前现代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及消费的发展趋势,建立以技术标准为基础,以法律法规为保障,以质量检验检测为手段的标准化监管体系;建立和实施以预防控制措施为核心的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形成覆盖“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网络体系,为保障国民食品质量与安全提供优秀的人才资源。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70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50人;硕士生导师38名,教授6人,副教授28人;食品卫生、药学、制药工程和生物类等专业教师29人,化学与化工类教师25人,工程类教师5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省模范教师、省教学名师、省高校学术带头人、省模范德育工作者、省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省教坛新秀、校教学名师、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近五年来共获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内的各级科研课题20余项,公开发表SCI、EI收录论文100余篇。
安徽省生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蚌埠医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以及现代化的校园计算机网络中心、院图书情报检索中心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科学研究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还与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举办公共卫生硕士(MPH)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蚌埠医学院公共营养师职业技能鉴定站承担国家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考前理论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并充分利用周边食品企业资源的优势联合办学,如与安徽丰原集团、蚌埠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蚌埠市疾控中心等企事业单位签订长期联合培养人才的协议,聘用上述单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我院兼职教师,把上述单位的实验室和研究室直接作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直接接触和了解食品生产工艺过程,熟悉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的各项指标等。
本专业建有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配备了表面等离子共振仪、液质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傅立叶近红外光谱仪,荧光分析仪,差示热分析仪,原子吸收光光谱仪、电化学工作站、超低温冰箱等仪器设备。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医学、生物学、食品科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检测、监测、评价、预警、控制、认证的基本技能、并熟悉国内国际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和标准。
三、学制、学位
标准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
主要课程:医学基础概论、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理化分析、食品中毒预防与控制、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食品毒理学、食品添加剂、食品质量管理学、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食品标准与法规。
五、实习基地与就业领域
专业与国内、安徽省、蚌埠市多家大型食品企业、商检、卫生防疫、食品药品违法侦查及有关社会中介机构等部门就实习实训基地达成意向。
& &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就业领域广泛,毕业生可到食品企业、商检、卫生防疫、食品药品违法侦查及有关社会中介机构等部门,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领域的质量管理、分析检测、质量认证、安全评价、打击食品药品犯罪等工作,也可到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学生毕业后还可以进一步深造,报考江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硕士研究生。
展开脚印▼
积分金币 个
发布人:招生考试处&&
招生科电话:
招生科传真:
积分金币 个
有专科的吗?我们蚌医有专科的招生吗?
meiyou没有的&
积分金币 个
有专科的吗?我们蚌医有专科的招生吗?
meiyou没有的
积分金币 个
我记得好像有专科的
这里介绍的是本科
专科没有了 只有专升本&
积分金币 个
我记得好像有专科的
这里介绍的是本科&&专科没有了 只有专升本
精彩不容错过! /1
  ←扫一扫,发现惊喜!关注蚌医热门资讯,了解蚌医最新动态,查询蚌医情况,已有超过33306位蚌医学子加入,你还在等什么?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医大临床医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