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滑水平面上上静止放着长L=1.6m,质量M=3kg,的木板(厚度不计),一个质量m=1kg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最右端,

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一场L=4m,质量为M=3kg的木板(厚度不计),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最右_百度知道
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一场L=4m,质量为M=3kg的木板(厚度不计),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最右
m和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u=0.1,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g=10m/s^2求(1)为使小物体与木板不发生相对滑动,F不能超过多少?(2)如果拉力F=10N,要使小物体从木板上掉下去,拉力F作用的时间至少是多少?麻烦过程详细一点,谢谢!!
提问者采纳
小物体与木板不发生相对滑动时,小物体与木板共同加速运动:F=(M+m)a单独分析小物体:f>ma,即:μmg>ma,a<μg∴F=(M+m)<μ(M+m)g=0.1*(3+1)*10=4N即F不能超过4N如果拉力F=10N:动摩擦力产生小物体的加速度:f=ma1,μmg=ma1,a1=μg=0.1*10=1m/s^2分析木板:F-f=Ma2,F-μmg=Ma2a2=(F-μmg)/M=(10-0.1*1*10)/3=3m/s^2x2-x1=L=4米1/2a2t^2-1/2a1t^2=4t=根号[2*4/(a2-a1)]=根号[8/(3-1)]=2s拉力F作用的时间至少是2s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北京四中,人大附中老师面对面教学,每天学习1小时,成绩提高30分。快来免费试听。
本题由精英家教网负责整理,如果本题并非您所查找的题目,可以利用下面的找答案功能进行查找,如果对本题疑问,可以在评论中提出,精英家教网的小路老师每天晚上都在线,陪您一起完成作业。你可以将你的习题集名称在评论中告诉我,我们将会在最短时间内把你的习题集解答整理并发布。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物理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导轨在B点相接,导轨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将弹簧压缩至A点后由静止释放,在弹力作用下物体获得某一向右速度后脱离弹簧,脱离弹簧后当它经过B点进入导轨瞬间对导轨的压力为其重力的7倍,之后向上运动完成半个圆周运动恰好到达C点.试求:(1)弹簧开始时的弹性势能;(2)物体从B点运动至C点克服阻力做的功;(3)物体离开C点后落回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物理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与一半径为R处在竖平面内的光滑圆轨道相切,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进入圆轨道,在图中虚线位置脱离轨道,重力加速度为g,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初速度v0应满足0<5gRB.小球脱离轨道后做平抛运动C.小球脱离轨道时的速度大小为D.在脱离轨道之前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保持不变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物理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MN左端挡板处有一弹射装置P,右端N与处于同一高度的水平传送带之间的距离可忽略,水平部分NQ的长度L=8m,皮带轮逆时针转动带动传送带以v=2m/s的速度匀速转动.MN上放置两个质量都为m=1.0kg的小物块A、B,它们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开始时,A、B静止,A、B间压缩一轻质弹簧,其弹性势能EP=16J.现解除锁定,弹开A、B,并迅速移走弹簧.(1)求物块B被弹开时速度的大小;(2)A与P相碰后静止,当物块B返回水平面MN后,A被P弹出,A、B相碰后粘在一起向右滑动,要使A、B连接体刚好从Q端滑出,求P对A做的功.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物理
(2013?如东县模拟)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粗糙的半圆形导轨在B点衔接,BC为导轨的直径,与水平面垂直,导轨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将弹簧压缩至A处.小球从A处由静止释放被弹开后,以速度v经过B点进入半圆形轨道,之后向上运动恰能沿轨道运动到C点,求:(1)释放小球前弹簧的弹性势能;(2)小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和落到水平面时离B点的距离;(3)小球在由B到C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物理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内,一根细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小球,现让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角速度一定时,绳越短越容易断B.线速度一定时,绳越长越容易断C.绳长一定时,角速度越小绳越容易断D.绳长一定时,线速度越大绳越容易断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当前位置:
>>>(18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置质量M=2kg,长L=0.84m的长..
(18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置质量M = 2kg,长L = 0.84m的长木板C;离板左端S = 0.12m处静止放置质量mA =1kg的小物块A,A与C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4;在板右端静止放置质量mB = 1kg的小物块B,B与C间的摩擦忽略不计.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B均可视为质点,g = 10m/s2.现在木板上加一水平向右的力F,问:(1)当F = 9N时,小物块A的加速度为多大?(2)若F足够大,则A与B碰撞之前运动的最短时间是多少?(3)若在A与B发生弹性碰撞时撤去力F,A最终能滑出C,则F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题型:计算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3 m/s2&&(2)0.6s&(3)试题分析:(1)设M和mA一起向右加速,它们之间静摩擦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mA)a------------------------------2分得:----------------------------------------------------------2分,表明加速度的结果是正确的.(1分)(2)mA在与mB碰之前运动时间最短,必须加速度最大,则:--------------------------------------------2分---------------------------------------------1分解得:-----------------------------------------1分(3)在A与B发生碰撞时,A刚好滑至板的左端,则此种情况推力最大,设为F1,对板C,有:---------------------------------------1分----------------------------------------------1分解得:----------------------------------------------1分若A与C没有发生相对滑动,设推力最小为F2.A与B发生弹性碰撞之前,对A和C,有:-----------------------1分A与B发生弹性碰撞,因质量相等,A的速度交换给B,A静止------1分而后刚好撤去外力,A与C发生相对滑动,A滑至C的左端时A、C刚好共速,有:---------------------------------------------------------1分-------------------------------1分解得:------------------------------------------1分综合以上分析,推力的范围:--------------------1分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18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置质量M=2kg,长L=0.84m的长..”主要考查你对&&动能定理&&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的应用方法技巧:
&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 (1)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并分析运动过程。 (2)分析受力及各力做功的情况,求出总功:&(3)明确过程始、末状态的动能。 (4)列方程,必要时注意分析题目潜在的条件,列辅助方程进行求解。 2.应用动能定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找出始末状态的速度。 (2)要对物体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明确各力做功的大小及正负情况(待求的功除外)。 (3)有些力在物体运动过程中不是始终存在的。若物体运动过程中包括几个阶段,物体在不同阶段内的受力情况不同,在考虑外力做功时需根据情况区分对待。 3.几种应用动能定理的典型情景 (1)应用动能定理求路程在多阶段或往返运动中,如果摩擦力或介质阻力大小不变,方向与速度方向关系恒相反,则在整个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或介质阻力所做的功等于力与路程的乘积,从而可将物体在摩擦力或介质阻力作用下通过的路程与动能定理联系起来。(2)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多过程问题物体在某个运动过程中包含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小过程(如加速、减速的过程),此时可以分段考虑,也可以对全过程考虑,但如能对整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则可以使问题简化。根据题意灵活地选取研究过程,可以使问题变得简单。有时取全过程简单,有时取某一阶段简单。原则是尽量使做功的力减少,各个力的功计算方便,或使初、未动能等于零。 (3)用动能定理求变力的功变力的功无法用公式直接求解,有时该力也不是均匀变化的,无法用高中知识表达平均力,此时可以考虑用动能定理间接求解。涉及功、能的极值问题在涉及功、能的极值问题中,有些极值的形成是南运动形式的临界状态造成的。如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最高点、平抛运动等。有些极值的形成是由题设条件造成的。在解决涉及功、能的极值问题时,一种思路是分析运动形式的临界状态,将临界条件转化为物理方程来求解;另一种思路是将运动过程的方程解析式化,利用数学方法求极值。知识拓展:
&1.总功的计算物体受到多个外力作用时,计算合外力的功,一般有如下三种方法: (1)先由力的合成与分解法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然后由计算。采用此法计算合力的总功时,一是要求各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二是要求合外力是恒力。 (2)由计算各个力对物体做的功,然后将各个外力所做的功求代数和。当多阶段运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物体所受外力不同,即外力分阶段作用在物体上时常用此法求外力的总功。 (3)外力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在物体初、末状态已知的情况下可考虑从动能变化量来确定合外力做的功。 2.系统动能定理动能定理实质上是一个质点的功能关系,是针对单体或可看做单个物体的物体系而言的。所谓能看成单个物体的物体系,简单来说就是物体系内各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从而物体系的各内力做功之和为零.物体系的动能变化就取决于所有外力做的总功了。但是对于不能看成单个物体的物体系或不能看成质点的物体,可将其看成是由大量质点组成的质点系,对质点系组成的系统应用动能定理时,就不能仅考虑外力的作用,还需考虑内力所做的功。即:如人在从地面上竖直跳起的过程中,只受到了重力、地面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而人从下蹲状态到离开地面的过程中,支持力不对人做功,重力对人做负功,但人的动能增加了,原因就在于此过程中人不能被看成单一的质点,人体内肌肉、骨骼之间的内力对人也做功。再如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释放两带异种电荷的小球,对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来说,没有外力对它们做功,但它们的动能却增加了,原因也在于它们的内力对它们做了功。3.动能、动能的变化与动能定理的比较:
发现相似题
与“(18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置质量M=2kg,长L=0.84m的长..”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14005397950298499374773417999393239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L=1m,质量为M=3kg的木块,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可看作质点)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和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g取10m/s2)(1)为使物体与木板不发生滑动,F不能超过多少?(2)如果拉力F=10N恒定不变,求小物体离开木板时的速度大小.
答案加载中。。。
北京四中,人大附中老师面对面教学,每天学习1小时,成绩提高30分。快来免费试听。
本题由精英家教网负责整理,如果本题并非您所查找的题目,可以利用下面的找答案功能进行查找,如果对本题疑问,可以在评论中提出,精英家教网的小路老师每天晚上都在线,陪您一起完成作业。你可以将你的习题集名称在评论中告诉我,我们将会在最短时间内把你的习题集解答整理并发布。
解答:解:(1)物体与木板不发生滑动,则木板和物体有共同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m)a&&&&&&&&&&&&&&&&&&&&&&&&&小物体的加速度由木块对它的静摩擦力提供,则有:f=ma≤μmg&&&&&&&&&&&&&&&&&&&&&&&&&&&&&解得:F≤μ(M+m)g=4N&&&&&&&&&&&&&&&&&&&&&&&(2)小物体的加速度&&1=μmgm=μg=1m/s2&木板的加速度&&2=F-μmgM=3m/s2&&&&&&&&&&&&物体滑过木板所用时间为t,由位移关系得:2t2-12a1t2=L&&&解得t=1s.物体离开木板时的速度v1=a1t=1m/s&&&&&&&&&答:(1)为使物体与木板不发生滑动,F不能超过4N.(2)小物体离开木板时的速度大小为1m/s.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
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物理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导轨在B点相接,导轨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将弹簧压缩至A点后由静止释放,在弹力作用下物体获得某一向右速度后脱离弹簧,脱离弹簧后当它经过B点进入导轨瞬间对导轨的压力为其重力的7倍,之后向上运动完成半个圆周运动恰好到达C点.试求:(1)弹簧开始时的弹性势能;(2)物体从B点运动至C点克服阻力做的功;(3)物体离开C点后落回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物理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与一半径为R处在竖平面内的光滑圆轨道相切,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进入圆轨道,在图中虚线位置脱离轨道,重力加速度为g,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初速度v0应满足0<5gRB.小球脱离轨道后做平抛运动C.小球脱离轨道时的速度大小为D.在脱离轨道之前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保持不变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物理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MN左端挡板处有一弹射装置P,右端N与处于同一高度的水平传送带之间的距离可忽略,水平部分NQ的长度L=8m,皮带轮逆时针转动带动传送带以v=2m/s的速度匀速转动.MN上放置两个质量都为m=1.0kg的小物块A、B,它们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开始时,A、B静止,A、B间压缩一轻质弹簧,其弹性势能EP=16J.现解除锁定,弹开A、B,并迅速移走弹簧.(1)求物块B被弹开时速度的大小;(2)A与P相碰后静止,当物块B返回水平面MN后,A被P弹出,A、B相碰后粘在一起向右滑动,要使A、B连接体刚好从Q端滑出,求P对A做的功.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物理
(2013?如东县模拟)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粗糙的半圆形导轨在B点衔接,BC为导轨的直径,与水平面垂直,导轨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将弹簧压缩至A处.小球从A处由静止释放被弹开后,以速度v经过B点进入半圆形轨道,之后向上运动恰能沿轨道运动到C点,求:(1)释放小球前弹簧的弹性势能;(2)小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和落到水平面时离B点的距离;(3)小球在由B到C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物理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内,一根细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小球,现让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角速度一定时,绳越短越容易断B.线速度一定时,绳越长越容易断C.绳长一定时,角速度越小绳越容易断D.绳长一定时,线速度越大绳越容易断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长L=1.6m,质量M=3kg的木板静止放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m=1kg的小木块 放在木板右端,木_百度知道
长L=1.6m,质量M=3kg的木板静止放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m=1kg的小木块 放在木板右端,木
块与物块之间的摩擦因数u=0.1,向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若木块离开木板时的速度v=2m/s2,则力F为多大?(g=10m/S2)
提问者采纳
小木块一直在加速 向右加速的为 a0=umg/m=1m/s^2设木板加速度为 a 相对加速度为 a-1用x=1/2at^2 可得 l=1/2(a-1)t^2此时t=v/a0=2s然后解得a=1.8m/s^2F=Ma+ma0=6.4N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水平面是光滑的,滑块怎么脱离木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图所示长1.6m 的文章

 

随机推荐